第一篇:关于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见(修改后)
中共固原市委 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见
(送审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宁夏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固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努力实现森林资源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林业生态建设目标,按照《固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委、政府“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活动总体要求,现就我市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优先发展,着力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城乡大环境绿化和林业产业培育等“六大” 1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森林资源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林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772万亩,森林面积达到306万亩,森林价值达到350亿元,其中森林生态价值达320亿元,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2.8%提高到现在的17.6%,草原植被覆盖度由35%提高到73%,治理水土流失2000多平方公里,初步建立起了以山脉为骨架,以流域为单元,以城市及旅游景区绿化为亮点,乔灌草复合配置的林业生态体系。
1.林草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市共完成各类营造林65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94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完成退耕还林466万亩,其中退耕地212万亩,荒山254万亩。随着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林草面积逐年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风沙天气明显减少,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明显增多,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治理”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2.农业结构快速调整,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市退耕还林受益群众涉及17.8万户98万多人,农业人口人均退耕达到2亩,累计兑现粮款补助折合现金31.7亿元。仅2010年,全市退耕还林粮款补助3.5亿元,退耕户户均1966元,全市农民人均粮款补助2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77元, 2
比十年前翻了两番。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不仅使退耕农民享受到政策补助,而且大部分退耕农民从赖依生存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壮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同时,促使农业结构快速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全面发展。
3.林业产业不断壮大,特色优势逐步显现。我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培育“两杏”、枸杞、中药材、苗木花卉等林业产业,全市林业产业达到了130万亩,建立起以彭阳、西吉、原州区为主的经济林基地104万亩,以泾源、隆德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26万亩。据统计,2011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将达到9.9亿元。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大亮点。
4.城乡绿化步伐加快,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自2000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城乡大环境绿化24.9万亩,县乡村道路绿化3132公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1.6万亩,城市绿化率达到28.63%。打造出了市区的古雁岭生态园和长城梁生态农业科技园建设工程、原州区的贺家湾水源地保护工程、隆德县珍稀植物园、彭阳县茹河治理工程、西吉县的“两山一湖”工程、泾源县城绿化等一批绿化亮点工程,使固原市区及各县的城市环境面貌发生极大改变。彭阳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国园林县城”目标。
(二)面临的重要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发展战略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我市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党中央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以六盘山为主的黄土高原区纳入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陕甘宁革命老区集中连片扶贫规划中,明确将生态建设置于重要战略地位保障优先发展。自治区生态移民工程、宁南山区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战略举措,为我市林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同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固原区划为“生态功能区”,自治区高级专家组将固原定位为休闲、文化、旅游、低碳“生态中心”,国家拟将固原市列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要求,“把宁夏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紧抓好,扎实努力,长期努力,使生态环境不断有新的改善,为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屏障做出贡献”。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张毅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宁夏中南部地区是黄河支流泾河、葫芦河、清水河的发源地,保护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非 4
常重要。王正伟主席在固原调研时作出“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重要指示。固原是全区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我市正处于发展战略转型关键时期,抓好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市委、政府也提出了建设自治区级森林、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在把握诸多良好机遇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林业生态建设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仍存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承载能力脆弱、生态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林业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人居环境较差,森林资源管护任务繁重等问题,与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构建西部生态屏障的目标任务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高对林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定位要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苦干,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全力构建西部生态屏障,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思路,进一步明确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
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城乡大环境绿化、生态移民区造林绿化和林业产业培育“六大工程”,切实做好生态建设保护、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旅游“三篇文章”,实现林业发展方式从单一的注重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并举、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两大转变”,奋力开创林业生态建设新局面,为构建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的原则,在半阴湿土石质山区建成以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为核心的水源涵养林生态功能区;在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建成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生态林草复合功能区;在河谷川道区建成以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和特色经济林为重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林业产业示范区;在城镇构建起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村镇绿化网络体系,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积极争取将固原列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力争到2015年实现森林面积达到39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市区和各县城创建国家、自治区级森林园林城市达标,有稳定收益的林业产业基地达到100万亩、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三大目标”。
三、突出重点,全面落实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任务
(一)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1.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抓住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重大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支持,坚持退耕还林还草与治理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将移民区以及全市部分低产坡耕地、宜林荒山荒沟全面实施造林绿化,推进生态体系建设。积极争取退耕还林200万亩,荒山造林180万亩。继续做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每年完成补植补造50万亩,确保林木保存率和造林密度达到国家阶段性验收标准。
2.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宗旨,以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扩大六盘山及其外围天然林保护范围,全力实施好国家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50万亩。
3.认真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以原州区三营镇,西吉县兴隆镇、蒋台乡,彭阳县红河乡、城阳镇、白阳镇,隆德县沙塘镇,泾源县泾河源镇等地区为重点,结合全市百万亩库井灌区综合治理,认真实施河谷川道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工程,完成三北防护林建设30万亩,保护农田200万亩。
4.切实做好生态移民区封育造林工程。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后的生态恢复和建设工作,将迁出区全部划为无人居住区,对移民原有宅基地按照“迁出一户、平整一户、绿化一户”的要求,全部转化为生态建设用地。对宜林区加快人工造林步伐,对不宜造林区实行全面封禁,恢复生态。
(二)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构筑城乡生态体系 1.全面推进城市大环境绿化。以实施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战略为契机,以固原市区为中心,以各县(区)县城为重点,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特点鲜明的城市森林体系和城镇绿化体系。全力实施市区“三山三园”(东岳山、黄峁山、九龙山,古雁岭<长城梁>森林公园、叠叠沟森林公园、清水河湿地公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切实做好盐化工示范区绿化、城市道路绿化、市区公共绿地建设等,营造景观林10万亩,使市区绿化率达35%以上,把固原市城区打造成为生态文化山城。加快各县(区)县城、集镇绿化,完成大环境绿化10万亩,全面提升城镇绿化整体水平。力争固原市区、泾源县城、隆德县城、西吉县城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彭阳县城达到国家级森林城市标准。
2.加快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8
水是城市的灵魂。要坚持以湿地保护引领城市建设,结合污水处理、水系疏浚、引水入城工程,加大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力度,打造城市综合湿地景观。全面实施市区清水河湿地、隆德渝河湿地、彭阳茹河湿地、西吉震湖湿地和葫芦河湿地等保护修复工程,大力营造浅滩湿地生态林,建设沿河护岸生态景观林,切实做好河道治理、岸道建设、给排水建设及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加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的保护,恢复水生植被群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重点申报建设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集水上活动、农家乐、动物展览、苗木花卉生产观赏及风景林带为一体的城市湿地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品位。
3.积极实施道路村庄绿化。以县乡村道路绿化为重点,在主要国道、省道过境段、旅游景区路段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绿色通道景观,完成道路绿化工程1000公里。重点围绕生态移民新村,开展生态示范乡镇、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完成乡村“四旁”植树2000万株、造林10万亩。创建生态乡镇建设25个、生态示范村250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切实巩固建设成果 1.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坚持专业队伍管护、集体管护以 9
及个人承包管护相结合,落实林木管护责任,切实做好林木管护。强化封山禁牧工作,加快植被恢复步伐。建立跨区域林区治安防范协作机制,深入实施林区警务战略。继续做好森林资源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毁坏林木、侵占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
2.全力抓好森林防火。继续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力争建设固原市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与技术培训中心,实施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重点林区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火情了望监测和林火信息及指挥系统。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完善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扎实推进依法治火、科学防火和群防群治,构建快捷高效的防火保障体系。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村级联户承包责任制,严防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3.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六盘山珍稀野生花灌木保护工程,创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及六盘山珍稀植物培植基地,切实增强对自然保护区及各重要林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好重点时节、重点区位和重点疫病的监测防控。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完成病虫鼠害综合防治900万亩(次)。
(四)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1.做大做强种苗产业。充分发挥六盘山地区的气候和地 10
域优势,以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发展为目标,重点在开拓市场、科技入园、示范引导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抓好科技示范点,创建示范基地,实现以点带面,推动苗木产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建设苗木基地40万亩,其中以泾源、隆德为主建设针叶树、六盘山特色花灌木基地30万亩,以彭阳、西吉、原州区为主建设阔叶乔灌木基地10万亩,形成冷凉型苗木产业优势,把我市建设成为西北最具区域特色的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加快科技引领和创新,引进推广外来树种,提纯复壮本地树种,培育壮大特色高效树种。切实做好市场调研与分析,及时掌握和发布供求信息,积极开拓市场,广辟销售渠道。
2.做优特色经济林产业。充分发挥宁南山区产业特色、产业优势和潜在优势,合理利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有利条件,做优经济林产业。重点发展以“两杏”、枸杞、花椒、核桃等为主的经济林基地20万亩,在河谷川道区发展以花卉、林果为主的设施林业基地5万亩。因地制宜地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草等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建设一批枸杞(沙棘)鲜果加工厂、柠条精饲料加工厂、果脯加工厂等企业,进行林产品深加工,增加综合效益。
(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1.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老龙潭自然风光、火石寨地质森林公园为依托,整合人文资源、生态资源,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伐,拓展森林旅游线路,开发森林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渡假、农家乐等森林旅游业。
2.推进生态文明基地建设。新建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主题公园、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展现固原生态风貌。
3.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类“纪念林”、“青年林”、“军民共建林”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森林旅游节、湿地文化节等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全面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面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通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军营、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生态建设。积极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生态林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六)着力深化林权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紧紧围绕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目标,规范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流转,优化林业要素配置,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处理好放活经营与加强管理的关系,既放活 12
农民经营林业的自主权,又要在林木采伐、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指导和管理,做到放而有序、管而不死。积极调处林权纠纷,全力打好明晰产权攻坚战,确保2011年全面完成集体林地确权任务,2012年全面完成林权证发放任务。
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跨越发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林业生态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要实行林业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林业部门要搞好牵头和组织实施。发改、财政等部门要抓紧完善林业扶持政策。水务、交通、建设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支持林业发展。金融部门要细化林业投融资各项措施。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及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的积极性,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参与林业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全市 13
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加快完善体制机制。理顺林业管理体制。为更好地对接国家和自治区林业部门,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尽早实现我市创建森林、园林城市目标,将市区城市绿化职能合并划转到林业部门,整合林业、园林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将六盘山土石质山区300万亩林地全部纳入公益林范围,实行生态补偿。建立社会化林业建设新机制。鼓励、支持一切有经营能力的投资主体,采取承包、租赁、购买、流转等多种形式开展宜林“四荒”治理,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投资兴建林业产业实体。引导和支持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业服务社会中介机构。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财政方面,市财政将林业生态建设纳入财政预算,2012年安排林业生态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以后每年按10%逐年增长,主要用于森林资源管护和林业产业发展。市财政还将建立城市绿化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各县(区)也要将林业生态建设纳入本地财政预算,每年安排林业专项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发改、财政、林业部门每年都要筛选一批林业生态建设重大项目,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林业专项资金支持。对于重大造林 14
贷款项目,要积极争取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贴息政策。税收方面,对种苗生产者、经营者、绿化企业等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对林木管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公益性事业一律免税。融资方面,金融部门对林业建设等项目以及群众造林育林所需贷款,要择优给予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优先为发展种苗产业的农户、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
(四)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加大乡土造林树种苗木的培育力度,推广抗旱节水造林技术。加快林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快低产林和劣质品种的改良步伐。继续实施林业科技引领计划、林业科技富民示范工程和林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加大林农的科技服务和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科技示范户、示范点、示范片,提高林农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加快示范园区、种苗基地的技术创新,提升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创新科技管理体制,鼓励林业技术单位和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创办、领办科技型实体。
(五)增强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管护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严格按规划设计施工,按工程质量标准验收,按工程进度拨付建设资金。继续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质量监理制、项目物资招标采购制和项目投入报账制,加强工程责任、15
质量和资金的管理。切实加强林业法制建设,严格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审批管理。大力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覆盖全市林业行业的市、县(区)、乡(镇)三级网络信息化体系。
(六)抓好林业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林业干部培养管理,加大竞争上岗、挂职锻炼力度,抓好关键岗位轮岗交流,优化机关干部配置,选派一批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的干部充实到关键岗位。加快推进森林公安、林业工作站、基层站所等队伍建设,稳定机构队伍,强化职能作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公条件。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努力提升综合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林业干部队伍。强化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抓好勤政廉政教育,加强对重点领域、环节和岗位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促进干部职工廉洁从政,依法行政。
第二篇: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意见
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着力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程,根据《******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XX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要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紧紧围绕生态和民生两条主线,着力构建“一区两带三网多点”的林业生态网络格局,促进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林业服务经济转型水平,为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提供生态基础。
二、建设任务
1.森林资源培育160700亩。其中人工造林107900亩,飞播造林30000亩,森林抚育22800亩。人工造林按工程分:山区营造林工程92000亩,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15000亩,农田林网工程17000亩,社区绿化美化工程932亩,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8000亩,经济林4000亩。
2.林业育苗10000亩。其中普通育苗7000亩,花卉苗木2000亩,设施育苗1000亩。
三、重点工程
1.绿化基地工程。建设以全民参与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绿化基地12个,总面积14500亩。其中市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建设工程10000亩;县(市)绿化基地6个,每个面积不少于500亩;区属绿化基地5个,每个面积不少于300亩。
2.道路绿化工程。绿化面积3600亩。一是完成人民路、林邓线、新洛路等重点道路的高标准绿化,绿化长度80公里;二是按照省政府3年完成高速公路绿化提升工程要求,确定******四条高速公路2013年绿化任务。
3.城市绿化工程。******市中心城区加快推进西部万亩森林生态园建设;启动建设******、******三个城郊森林公园。县级城区主要建设******公园、******森林公园、******公园、******公园、******公园等10个公共园林项目。
4.社区绿化美化工程。完成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美化14个,其中:******各一个;******各两个;******各3个。社区全部按照园林式绿化要求设计施工,绿化面积932亩。
5.花卉苗木工程。在******建设苗木花卉基地6处,面积5000亩。以生产高档绿化苗木和花卉为主,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四、保障措施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的重大意义,要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形成四级书记抓生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2.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要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出绿化目标和工作措施,共同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改革部门要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突出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地位;财政部门要保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林业部门要做好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技术服务;交通运输、水利河务、旅游、住房建设等部门要分别做好公路、河渠、堤防、风景区、城市建成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工作。形成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格局。
3.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2013年开始,高速公路两侧30米内绿化每亩每年奖补1000元(市级财政600元,县级财政400元),连奖三年;林邓线两侧及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山脚线以南范围的绿化,每亩每年奖补1000元,连奖三年。鼓励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每年奖励一个规模达到2000亩或产值达到1000万元的林业科技示范园。积极探索和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专业合作社贷款、林农小额免评估贷款等金融服务业务,支持引导林农及各类经济实体扩大造林、营林规模,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业。
4.加强督导,严格奖惩。建立完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督导体系、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严格按照督导办法和考核标准对各县市区生态建设目标进行督导与考核,并按照《关于建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核奖惩机制的意见》兑现奖惩。大力开展国家级绿化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县、绿化模范单位,以及省、市级绿化模范乡(镇)、绿化模范单位创建活动,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篇: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市2013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着力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程,根据《******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XX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要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紧紧围绕生态和民生两条主线,着力构建“一区两带三网多点”的林业生态网络格局,促进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林业服务经济转型水平,为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提供生态基础。
二、建设任务
1.森林资源培育160700亩。其中人工造林107900亩,飞播造林30000亩,森林抚育22800亩。人工造林按工程分:山区营造林工程92000亩,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15000亩,农田林网工程17000亩,社区绿化美化工程932亩,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8000亩,经济林4000亩。
2.林业育苗10000亩。其中普通育苗7000亩,花卉苗木 2000亩,设施育苗1000亩。
三、重点工程
1.绿化基地工程。建设以全民参与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绿化基地12个,总面积14500亩。其中市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建设工程10000亩;县(市)绿化基地6个,每个面积不少于500亩;区属绿化基地5个,每个面积不少于300亩。
2.道路绿化工程。绿化面积3600亩。一是完成人民路、林邓线、新洛路等重点道路的高标准绿化,绿化长度80公里;二是按照省政府3年完成高速公路绿化提升工程要求,确定******四条高速公路2013年绿化任务。
3.城市绿化工程。******市中心城区加快推进西部万亩森林生态园建设;启动建设******、******三个城郊森林公园。县级城区主要建设******公园、******森林公园、******公园、******公园、******公园等10个公共园林项目。
4.社区绿化美化工程。完成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美化14个,其中:******各一个;******各两个;******各3个。社区全部按照园林式绿化要求设计施工,绿化面积932亩。
5.花卉苗木工程。在******建设苗木花卉基地6处,面积5000亩。以生产高档绿化苗木和花卉为主,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四、保障措施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的重大意义,要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形成四级书记抓生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2.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要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出绿化目标和工作措施,共同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改革部门要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突出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地位;财政部门要保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林业部门要做好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技术服务;交通运输、水利河务、旅游、住房建设等部门要分别做好公路、河渠、堤防、风景区、城市建成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工作。形成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格局。
3.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2013年开始,高速公路两侧30米内绿化每亩每年奖补1000元(市级财政600元,县级财政400元),连奖三年;林邓线两侧及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山脚线以南范围的绿化,每亩每年奖补1000元,连奖三年。鼓励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每年奖励一个规模达到2000亩或产值达到1000万元的林业科技示范园。积极探索和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专业合作社贷款、林农小额免评估贷款等金融服务业务,支持引导林农及各类经济实体扩大造林、营林规模,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业。
4.加强督导,严格奖惩。建立完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督导体系、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严格按照督导办法和考核标准对各县市区生态建设目标进行督导与考核,并按照《关于建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核奖惩机制的意见》兑现奖惩。大力开展国家级绿化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县、绿化模范单位,以及省、市级绿化模范乡(镇)、绿化模范单位创建活动,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1.******市******生态景观带建设实施方案;
2.******市******线两侧绿化实施方案;
3.2013年
******市营造林计划明细表;
4.2013年林业重点工程计划明细表;
5.******市******生态景观带绿化任务分配表。
附件1
******市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决策,加快推进“半城青山半
城水”的建设目标,全力打造中心城区生态屏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内容
1.总体目标。从2013—2017年,用五年时间,在中心城区北部******三区的33个行政村,建设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的生态景观带,新增绿化面积20000亩。
2.工程期限。整体绿化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三年时间(2013—2015年),完成造林10000亩;第二期两年时间(2015—2017年),完成造林10000亩。
3.建设标准。按照适地适树原则,规划设计两大地理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为山脚线以北浅山区,按山地公园标准进行绿化;第二单元为晋新高速公路以东,山门河以西,山脚线以南,影视路、南山路以北,按园林绿化标准组织实施。
二、任务分配
1.分配原则。按系统归口划分责任区域;根据人数、企业产值,结合立地条件、造林难易程度确定任务指标。
2.安排。任务分配及造林地点详见附表。
3.质量要求。整地及造林绿化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和技术规程施工。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分工。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立项;林业部门负责第一单元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园林部门负责第二单元的规划设计及技术指导;水利部门负责水利设施规划和建设;交通部门负责道路规划和建设;电业部门负责项目用电线路的架设;国土部门负责景观带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土地调整;规划部门负责将景观带绿化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财政部门将基础设施等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市财政投入建设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责任区内的造林整地、苗木、栽植费用和工程建设期内的管护费用由责任单位自行解决。******区政府负责本辖区行政区域内土地协调,协助市有关部门做好工程建设的组织、服务以及技术指导。
(二)严格考核。纪检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并根据结果严格奖优罚劣。各单位要在责任区内设立永久性标牌,展示绿化成果,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2
******市******线两侧绿化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和高标准绿化林邓线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任务
******线绿化工程东起******县与******市交界处赤庄,西至******交叉口。两侧绿化长度52834米,绿化面积1895亩。
二、建设内容
按照旅游通道绿化景观化要求,在路基外5米至30米之间营造25米宽的绿色长廊,树种以女贞、杨树为主。
三、技术标准
*****线绿化工程必须坚持高标准规划,严格执行造林绿化标准。工程建设与管理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施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护模式”。
1.树种选择。根据立地条件,结合绿化美化和经济效益,确定女贞、杨树为主栽绿化树种。
2.配置模式。1行女贞、9行杨树带状混交配置。
3.苗木规格。女贞树高2.5米、米径4厘米;杨树为两年生苗木,树高3.5米以上。
4.整地标准。全部采用穴状整地方式,规格大小为80×80×80厘米。特殊地段规格为100×100×100厘米,并进行客土回填。
5.栽植密度。女贞栽植密度2×3米,每亩110株;杨树栽植密度2×2米,每亩167株。
四、时间要求
2013年2月底前完成绿化区域内土地协调、造林土地平整和挖坑工作;3月底前完成栽植任务;4月15日前组织造林工程验收;10月底前造林成果验收。
五、奖补标准
市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政策,对新造林地每亩奖补1000元土地占用费、30元管护资金,连奖三年;对造林困难地段每亩一次性奖补整地费1500元;对边角地按新造林地土地占用费标准奖补。相关县区政府负责造林地的协调和整地、栽植、苗木及管护等所有费用。
第四篇:林业生态建设 文档
关于做好我区2011年春季造林和林业生态建设
工作的通知
区属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于去年12月8日和今年2月20日分别召开了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动员会和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现场会,全面部署了我市2011年春季造林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现根据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就做好我区2011年春季造林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要求如下。
一、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确保完成林业目标任务
今年的春季造林和林业生态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从当前的实际
看,天气持续干旱,气温回升快,任务重,如果稍有疏忽就会贻误时机,影响任务的完成。全区上下要抢天夺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一)强力推进当前的植树造林工作。各单位要统筹组织协调人
力、财力、机械,凡是已整好地的地方,一旦墒情适合,要迅速组织群众进行造林。要组织林业干部和技术人员到造林一线加强技术指导,从苗木起运,到整地、栽植、浇水等各个环节,全程跟踪,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坚持不是良种不上路,不是壮苗不造林,栽植不合格一律返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各单位必须在3月底以前完成今年的春季造林任务。
(二)高标准实施好林业重点工程。突出抓好山区生态体系建
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建设工程、村镇绿化工程、森林抚育和改造等六大工程建设,同时要因地制宜抓好以茶叶、油茶、杉木、石榴、苗木花卉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工程建设。要继续将发展茶产业作为林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林业项目资金上对茶园建设实行以奖代补,优先支持茶产业发展;在林业用地上,适宜种茶的优先安排种茶,全力保证茶园面积的落实。各单位要结合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在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交界处、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部位,实施高标准绿化。
(三)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各单位是搞好全民义务植树的责任主体,要建立责任制,实行属地管理,明确部门绿化和每个适龄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动员全社会力量,投身林业生态建设。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形式,拓宽义务植树渠道,通过建立固定的义务植树基地、认建认养绿地、参与抚育管护、缴纳绿化费等方式,履行公民义务,提高适龄公民的尽责率。对各责任单位造林任务完成情况要严格检查验收、统计、通报和考核,确保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扎实有效开展。
(四)积极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市绿化委员会年前已下发文件,对今年的示范村绿化、环城林业、精品路段绿化、义务植树基地和领导绿化示范点、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低产林改造示范点等六项重点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这是落实市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王铁书记对林业工作要求的核心,也是综合试验区建设对林业工作的新要求,是推动我市林业工作创亮点、出精品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必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后花园、生态示范区”新的发展定位的第一年,各单位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制创新,积极筹措资金,抓好质量监督,落实工作责任,推动我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植树造林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来抓,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合力抓造林。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林区和山头地块,严格考核验收。要加强督查力量,加大督查力度,实施造林进度通报制度。各单位领导要身先士众,深入造林一线,督导林业,办好自己的绿化示范点。
(二)搞好科技兴林。目前,我们的造林任务尽管还很重,但绝不能忽视造林质量,既要抓进度,又要抓质量,避免为赶进度而忽视质量现象的发生。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选择造林模式,形成多树种、多林种、多模式的绿化格局。在苗木选择上,要大力推广适应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实行良种壮苗造林,原则使用一级苗造林,严禁使用三级苗造林。在林种树种配置上,要突出特色,多树种多林种结合,乔灌花草结合,绿化彩化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绿化美化,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育苗和造林技术,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
(三)加强林木保护。三分造,七分管。要坚持造林、管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要落实管护措施和责任,创新管护机制,对管护不力、造成毁坏的个人和单位,要坚决追究责任并责令其限期补植补造。要搞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有效控制重点生态廊道、林业生态工程、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的生物灾害。要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当前持续干旱,气温回升快,火险等级高,一定要严格野外火源管理,狠抓预防和扑救措施的落实,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要坚持依法治林,对乱砍滥伐和故意毁坏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造林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错过这个季节,全年的造林任务就无法完成。当前正值植树造林的关键时期和黄金季节,各单位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扎实推进,打好春季造林绿化攻坚战,全面完成我区今年的春季造林和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第五篇:林业生态建设
抚仙湖径流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简介莫绍周抚仙湖径流区内天然林植被稀少,人工林树种结构单一,森林覆盖率不高。径流区内居民点多,人口密度高,开荒造地、樵采林木、放牧等,加剧了植被的破坏。林地内下木、地被植物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每逢雨季,特别是突降暴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同时夹带大量N、P、BOD、COD等污染物质入湖,导致湖泊淤积、水质变坏、危及湖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安居乐业。为保护抚仙湖,于2001年开始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一、项目建设规模及布局
(一)布局原则
1、项目建设布局于抚仙湖径流区的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及二个国有林场范围。由市政府全面规划,以县为单位分期实施。项目建设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先面山后远山、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
2、因地制宜,按不同立地条件,以种植乡土树种为主,尽可能 多营造针阔叶混交林,低效林改造以多植阔叶树为主,实现林分树种结构合理、有效。
3、对现有林分加强管护,逐步实施分类经营,合理利用。
4、以生态效益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以营 造公益林为主,多林种、多树种结合,乔、灌、草结合营造多层次的混交林,加大封山育林(管护)力度。使湖盆坝区近面山先绿起来、1覆盖起来。
(二)建设规模
①工程造林10.36万亩。其中:澄江县6.40万亩,江川县1.22万亩,华宁县2.74万亩。
②低效林改造20.92万亩。其中:澄江县15.08万亩,江川县2.74万亩,华宁县3.10万亩。
③封山育林(管护)32.45万亩。其中:澄江县21.60万亩,江川县3.75万亩,华宁县7.10万亩。
④退耕还林2.70万亩。其中:澄江县1.53万亩,江川县0.67万亩,华宁县0.50万亩。
⑤绿色旅游通道81公里。其中:澄江县45公里,江川县25公里,华宁县11公里。
⑥环湖湖岸绿化77公里。其中:澄江县35公里,江川县30公里,华宁县12公里。
⑦建中心苗圃45亩。
(三)建设时间
1、前期2001年至2005年完成:
①工程造林62624亩。其中:澄江县38380亩,江川县7700亩,华宁县16544亩。
②低效林改造125580亩。其中:澄江县90480亩,江川县16500亩,华宁县18600亩。
③封山育林(管护)192215亩。其中:澄江县129615亩,江川
县20000亩,华宁县42600亩。
④退耕还林16165亩。其中:澄江县9165亩,江川县4000亩,华宁县3000亩。
⑤绿色旅游通道81公里。其中:澄江县45公里,江川县25公里,华宁县11公里。
⑥环湖湖岸绿化77公里。其中:澄江县35公里,江川县30公里,华宁县12公里。
⑦中心苗圃45亩。
2、后期2006年至2010年完成:
①工程造林40976亩。其中:澄江县25620亩,江川县4500亩,华宁县10856亩。
②低效林改造83620亩。其中:澄江县60320亩,江川县10900亩,华宁县12400亩。
③封山育林(管护)132285亩。其中:澄江县86385亩,江川县17500亩,华宁县28400亩。
④退耕还林10835亩。其中:澄江县6135亩,江川县2700亩,华宁县2000亩。
(四)造林树种选择
1、荒山造林树种:华山松、云南松、云南樟、黑荆树、木荷、圆柏、栎类、刺槐、车桑子等。
2、经济林树种:板栗、李、梨、花红等。
3、湖岸道路绿化树种:雪松、银杏、榕树、云南樟、缅桂、黄葛树、清香木、水杉、喜树、龙爪柳、迎春花等观赏树种。
4、四旁美化绿化树种:雪松、银杏、紫薇、缅桂、柏类、榕树、黄连木、清香木、滇扑、龙柏、龙爪柳等。
5、绿色旅游通道绿化树种:雪松、龙柏、银杏、迎春花、黄葛树、云南樟、喜树等。
6、石灰岩裸露地区绿化树种:圆柏、车桑子、黄连木、苦刺、清香木等。
7、低效林改造树种:樱桃、木荷、圆柏、刺槐、苦刺等。
二、项目组织实施
工程造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此,必须高标准、严要求,集中人力、财力,一片一片的开展,反对撒胡椒面。应按照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治理的原则开展工程造林。
林业局成立了抚仙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室,负责编制计划任务、资金使用、施工设计,进行监督检查,筹措和调配项目建设资金,对竣工项目组织检查验收并作好工程项目分报表和验收的申报工作。
工程项目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实施单位签订责任书,任务落实到人,定期检查,列入当年任期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工程项目施工采取招投标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组织施工,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理。
三、项目效益分析
抚仙湖径流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以培育、保护、优化公益性森林
植被为主要目的,通过造林、封山育林、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不断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和地被物的覆盖度,提高林分质量,实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减少空气中粉尘,改善生态环境。在森林培育过程中,也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包括活立木储备,适当间伐被压木可获得一定薪材、木材等林产品。
1、生态效益。一是增加森林覆盖率和地被植物的覆盖度。抚仙湖径流区目前有林地面积193469亩,有林地覆盖率仅29.5%,通过林业生态建设,有林地面积可增加177563亩,新增森林覆盖率19.8%,地被物的覆盖率将提高0.3左右。工程完成后,径流区森林覆盖率可达到49.3%,林分内树种结构合理,郁闭度增大,林冠下草本植物、灌木共同组成多层结构,保水、保土、净化水质功能将显著提高。二是基本控制径流区的水土流失,显著地提高湖区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了可持续发展后劲。三是极大地改善湖区自然景观,还湖区山青水秀的本来面貌,促进抚仙湖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2、直接经济效益。在林业生态建设中能有效利用社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此外有林地在第11年开始第一次间伐抚育,第21年进行第二次间伐抚育,可有相当的间伐木材收入。在营造生态林的同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经济林,有一定经济收入。
四、工程实施进度
到2002年12月止,已完成工程造林6.7万亩,低效林改造3.55万亩,封山育林28亩,澄江路绿化50公里,投入资金2854.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