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

时间:2019-05-14 02:3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

第一篇: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

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8-12 15:15 | 提问者:輫輫侳

最佳答案

孔雀开平的春节习俗

碉楼之乡----开平市。它比邻港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全国著名侨乡。开平的碉楼潭江、苍江相会,穿流而过,水深河宽,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所以又名孔雀开平。

如大多数人一样,开平人很注重新年的团聚,本来大散四地的家人朋友们,一到新春佳节都会如潮水般回笼到自己的大家庭里,一起忙活气氛浓重的节日,很是热闹。我们这里的新年应该从年廿五就要开始准备了。

准备新年是一件很烦人的事,但这种烦人的事情能跟至亲至爱的家人一起分担的话,却变成了一副祥和的画面,画面中众人的笑容告诉你,他们只是在进行一个快乐而兴奋的游戏罢了。年廿五到年廿七这几天里,就要准备年货过年。这里没有年夜逛花市的习惯,所以一盆桔子和几盆鲜花都会在年廿九之前买好,图个大吉大利、花开富贵的意思,过了年廿八就不会再买这些了。

广东就有句“年廿八,洗邋遢“的俗语,就是说在年廿八那天要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好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这样的大扫除通常都得全家总动员,女的负责洗唰唰,男的就要发挥他们的男子汉精神---搬重的,洗高的。

到了年廿九,就是要准备最后的努力了,贴春联、对子,是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一道工序。跟所有的广东人一样,比较注重“意头”,门口上、墙上都得贴上写满吉祥话的对子、春联,把家里帖的红红的,增加喜庆气氛。有钱一点的人家还会买上灯笼、闪灯之类的装饰品,把家布置的象春节晚会那样子,煞是隆重!还会准备一些橘子、新鲜蒜苗以及小红包,将这三样东西用红线扎在一起,挂在门楣、床头、车上等等地方,寓意吉利和辟邪。

年三十,是女人们最繁忙的时候,准备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现在城市人都喜欢在饭馆上订上一桌,乐得清闲自在。但是遵循传统的还是大部分人的选择,特别是在农村就更不用说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呗!鸡和鹅是年夜饭必备的菜肴,还有的就是其他应节又有意思的菜式,如蚝油生菜(生意兴隆)、发菜干蚝(发财好市)、焖猪手(横财就手)、白灼猪舌(顺顺利利)等等。会一边吃一边说上这些吉祥话,挺有意思的。女人们虽然说烧菜弄的自己焦头烂额的,但是看到家人们相聚一堂、欢声笑语的,相信心里除了说不出的高兴外就没有他感了吧,毕竟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才是最重要的。

吃过年夜饭,年轻一辈就喜欢在外面转转,或者放放烟花爆竹什么的(只有农村那里可以)。在晚上,只要你愿意仰起头来,你都能看到黑幕上绽开的一朵朵或大或小的烟花。炮竹声不断,锣鼓声不断,喜庆音乐不断,当然笑声更是不断,这是农村新年里晚上的一大特征。而叔叔阿姨辈的就喜欢晚上打打小麻将,或者开个棋局对战开杀。老人家就喜欢围在一起聊聊家常,嗑个瓜子这样子。在村里一路走过,每个画面都会让人会心恩慰地露出笑脸。不禁说上一句“新年真好!”

到了年初一的凌晨,就是12点一过,如果你还没睡的话,就会听到由远到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不断,一声声囔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如果你还在街上的话,看到的将是一群群的孩子拿着一大叠卡片大小的红纸条挨家挨户送财神的画面。他们会停在一户人家门口,大声喊着“财神到,接财神”,然后那家主人就会出来,拿出红包去换那些写着财神二字的红纸条。有些有毅力一点的孩子,会从晚上12点送到早上的7、8点。当然那收入对一个孩子来说,还是挺可观的!

新年初一是最热闹的一天,开平人初一都不会去探亲的,要等到初二才去。年轻的早上一起来去跟爸妈拜了年,讨了红包。就会出去玩了,周围走走。看到年长的结婚了的,拜个年,说上几句吉祥话准没错,都会收到大大小小的红包,走一圈回来,口袋通常都会满满的,不亦乐乎。早上还会有醒狮贺岁,就是村里的或者是其他村的青年舞动狮头,打起锣鼓,给每家每户拜年,这样的活动会一直持续到初三。妇女们早上就忙这拜东拜西的,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宅平安,风调雨顺。早饭一过,大家就会各找各的乐子去了。

初二开始就要去探亲拜年了。拿着个篮子,装上礼品水果之类的,去亲戚家去了。逗留的时间很短,现在家长都会把探亲交给孩子们去,孩子只要接到红包就会走人了,有时快的话,一天可以走十多处亲戚,平均每家坐上15分钟左右。很形式的一种拜年方式。

开平的习俗是必须要开了年才能在家里洗头发,才能扫地。所以如果要到初五初六才开年的人家,他们的孩子的发型都会很前卫的。年轻人的话就会去发廊洗高价头。

春节活动在十五才会结束,但很多人在开了年,吃了开年饭就会转入正常的生活状态去了。

开平婚嫁习俗

(一)旧式婚嫁

旧式男婚女嫁,都是奉父母之命,凭媒妁之言,一般经过相亲、文定、迎娶等过程。男女婚嫁一般花16岁左右。

l、相亲、文定

共和国成立前,礼教森严,男女青年很少有自已的择偶机会,大多都托媒相亲。在这种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专以撮合男女婚姻为业的媒人,他们平时走东访西,对许多未婚男女的出生时辰、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都了如指掌,一旦谁家子女相亲,就可以为其提供情况,穿针引线。相亲后,如果男女双方都满意,男方便择日把礼金、礼饼送到女家,女方收下便是正式答应男方的婚约。共和国成立后,“相亲”仍然存在,但内容和形式都有所改变。

2、嫁娶

嫁娶,根据不同的俗例要经过以下几种仪式。

匿阁姑娘出嫁前一个星期左右要上阁,由姐妹轮流陪着,不让别人看见,这就是匿阁。所谓阁,就是在屋内一角用床板搭成可容若干人坐卧的平台,四周围上布帐。匿阁期间,主要是反复练习出嫁时唱的“女哭歌”(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兄嫂教导之情和嘱咐弟妹要听长辈的话等),每次练习哭唱时厅里都挤满听唱的亲人。

上头新郎在成亲之日的早上要行“上头”礼,市内水口龙塘地区的“上头”礼最具代表性:新郎成亲之日,天末亮,长辈在家中摆设一个圆形大簸箕,并在其上面放一小木斗,斗内放一些谷、一枝柏和若干个铜钱;新郎坐在木斗上,臀部将斗口封严以示保住钱物,再由多子多孙或有名望的长辈为新郎梳头,边梳边唱为新郎祝福之歌,然后戴上插红插花的礼帽。

出阁上轿 结婚之日,新娘沐浴洁身,梳装打扮,待花轿一到,由择定的人背着出阁上轿;花轿抬至闸口时,弟妹上前“嘱轿”;随花轿而行的,有送行的姐妹,有挑嫁妆的人。新娘从离开娘家直到被抬出村外都唱女哭歌。

坠轿当新娘乘坐的花轿抬到男家的村口时,花轿要停下来,由同来的一名妇女撑开纸伞,由另一名同来年长妇女手捧谷斗把“爆谷”撒向花轿,取落地开花、谷米满地之意,此时新娘就要和送行的姐妹一一道别,当轿夫起轿时姐妹们突然上前把轿杠压一下,这叫“坠轿”,以示依依不舍之意。

踢轿古时,男的不用前去亲迎,待花轿到了男家巷口,新郎披红簪花在伴郎陪同下用纸扇在花轿门上轻叩一下,这叫做“踢轿”。接着,由一名妇女打开轿门把新娘背出,另由两名妇女撑开纸伞遮护新娘;新娘被背到男家门口时,由男家人丁兴旺的亲属中选一男孩给新娘递上门匙,意思是要新娘从此应照顾好男家门户。

跨禾竹 一些地方,在新娘人屋时,还有“跨禾竹”俗例,其做法是:由男家的司礼人预先把扁担(禾竹)横搁在门槛上,在门前堆放些黄茅草,待新娘来到家门口时就把茅草点燃,让新娘跨过。此时,伴娘高声提醒新娘把脚抬高,不要踩中禾竹,否则,会给家姑“带来不幸”。

拜堂 新郎、新娘共行拜堂之礼,仪式较严肃隆重:由司仪赞礼,新郎、新娘依唱礼顺序行礼,共同跪拜天地、祖先、家长,最后行互拜鞠躬礼。

宴客 新婚宴客,一般人家都重视,富裕人家还到酒楼大摆筵席。

乱房(也叫闹新房)当新娘进入新房时,先让一群孩子爬在床上,由一名妇女把糖果、橙桔、炒米糖等撒在床上,让孩子们争抢,以取“满堂子孙”的意头。接着,一大群伴郎和看热闹的乡亲走进新房,先看新郎新娘在龙凤烛案前按司仪人赞礼进行交拜,随即开始闹新房。闹新房,主力是那班伴郎,他们各出“奇招”要新娘解答各种难题或做各种为难动作,若被难倒就要受罚,即使有时玩得“过火”一点,新娘新郎也尽量忍让,目的是令大家高兴。

这套旧的迎娶方式,到共和国成立以后已逐步加以革除。虽然拜堂、宴客等活动仍保留,但是其封建迷信的内容已基本摈弃。

(二)新式婚嫁

新式婚嫁的主要特征,是男女间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合,即使有些是经过介绍相识、“相亲”活动也离不开最终自由恋爱而结合。

市内新式婚嫁始于民国时期,那时有少数上层文化知识界人士提倡男女婚姻自由,并在这基础上举行新式婚礼;而政府当局,亦藉此新风举办过新式集体婚礼,以图改变旧式婚俗。但是,在旧观念、旧制度没有多大变动的情况下,新式婚礼始终难以形成风气。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婚姻法》,用法律形式规定男女婚姻自由,简化结婚手续,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提倡婚事新办,还不定期举办集体婚礼,从而形成新式婚嫁的新风尚。近十多年来,新式婚嫁又出现了一些新中有旧的现象,在婚姻自主的前提下,一些家庭又复兴“礼银”、“礼饼”,一般农村家庭又复兴旧式“拜堂”、“送礼”和宴客等仪武。

(三)特殊婚俗

1、童养媳

贫苦人家无力抚养女孩,将女孩送与有男子人家童养,待长大后就让其男子择日拜祖圆房。此俗,到共和国成立后已由政府明令禁止。

2、用公鸡代新郎举行婚礼

不少在国外谋生的男子,到了当婚年龄,自已希望在家娶个妻子以代他侍奉父母,或者父母希望为在海外的儿子成家立室以完夙愿,但由于侨子收入不多,且交通不便而不易远归,或者因为侨子业务缠身而抽不出时间远归,回乡结婚便成了难题,于是人们想出了用活公鸡代替新郎举行婚礼的方法。其做法是:用活公鸡代新郎“上头”,就如真新郎一样,由长辈执梳在公鸡头上梳理,也边梳边念诵好意祝词;用“上头”的公鸡去迎接新娘,行“踢轿”礼,把新娘引进屋里,让新娘与公鸡一起共拜天地祖先,随即将公鸡缚在新娘房里以示与新娘共度“良宵”(到第二天天亮才将公鸡捧走)。

这种特殊的婚俗,其发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婚后妻室留在乡下,以代侍父母,甚至还收养一子以增添家中天伦乐趣;一种是婚后托人带新娘出国团聚。前一种情况较多,其出现的时间较早也较长。这种特殊婚仪,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

(四)其他婚俗

守切 未婚丧夫,女到夫家与神主牌或公鸡拜堂成亲,夜则与木主同卧,行守孝之礼,这叫“守切”,女则被人们称为“切娘”;如不愿守切,要待亡夫举行冥婚之后才能改嫁。此俗,在民国期间已渐渐消失。

冥婚 为夭折的少年男女举行婚礼,叫冥婚。此种婚礼举行之日,女方将女儿灵位、年庚及彩纸制作的嫁妆送到男家,在男子灵前或门前焚烧成礼;男方家,一般置薄酒宴请亲友。“结婚”之后,双方家庭以亲家礼往来,俗称神亲戚。

入赘 男到女家落户结婚,称为入赘,除行谒祖礼外,农村一般不举行仪式。

寡妇招夫 男子被称为“入门郎”,又称“返生某某”。

续弦 丧妻再娶称续弦,后妻以父母礼事前妻的父母前妻父母亦以女相待,俗称此女为“返生女”。

“两龙”舞动开平中秋民俗风情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10-14 11:41 江门日报 第7319期 C3版

赤坎大梧村舞火龙 百合虾边村舞草龙 “两龙”舞动开平中秋民俗风情

大梧村八月十六日摆了45桌“龙饭”。伍安平摄

大梧村舞火龙现场。伍安平摄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凡是华人,无不对中秋节看得很重,而各地过中秋的习俗,则各有各的精彩。在开平,过中秋节除了亲人团聚、外出烧烤、燃放烟花等习俗之外,乡间还有舞龙的习俗。赤坎镇灵源村委会的大梧村、樟村、虾村,每逢中秋,必舞“火龙”,而百合镇厚山村委会的虾边村在中秋之夜,则舞“草龙”。两地中秋舞龙的习俗,延续了数百年之久,既是一种民俗的延续,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以及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开平市文化部门将大梧村舞火龙和虾边村舞草龙都列入了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积极引导和保护,两地的舞龙习俗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今年中秋,大梧村、樟村、虾村的舞火龙活动,虾边村的舞草龙活动,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让当地的群众享受了一场热闹而又精彩的文化盛宴。

舞龙习俗传承数百年

赤坎镇灵源村委会主任、村支部书记关锡柱告诉记者,每年的中秋节当晚,该村委会的大梧村、樟村、虾村都有舞火龙的习俗,而其中以大梧村最盛,除了中秋节当晚舞龙之外,八月十六的晚上也要舞龙。舞火龙的时候,由穿统一服装的村民举着龙身下的30多条竹把,在村场和村巷中游舞,还伴有醒狮,敲锣打鼓,燃放“山炮”,龙拜社坛,看者云集,热闹非凡。

关锡柱说,大梧村是开平关族始祖荣公的故村,当地舞火龙的习俗是随着当年荣公南迁从中原带来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间断过之外,数百年来年年都舞火龙。之所以叫做“火龙”,是因为舞龙的时候,龙身上要插满点燃的香,而且龙头、龙身、龙尾都以灯饰作为装饰,舞动的时候,整条龙遍体火光和灯光,甚为醒目和威武。火龙的龙头和龙尾是从别处定做的,而龙身是用稻草扎成的,舞龙之前扎好,舞过之后,则又将龙身的稻草卸下,龙头和龙尾则收藏在祠堂里,等来年再用。

百合镇厚山村委会虾边村,在每年的中秋节,则有舞草龙的风俗。开平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艺术、演出管理科科长廖卫民向记者介绍说,虾边村的村民,每逢中秋,便用150多公斤的稻草,用麻绳扎成一条40多米长的大草龙,以两支手电筒点缀为龙眼睛,并在草龙身上插满点燃的大香,龙身下用竹枝丫托住,在中秋节的晚上由30多个青壮年男子托着竹枝将草龙舞动,同样伴有龙珠醒狮,敲响锣鼓,燃放鞭炮,而且还游村穿巷,极为热闹。

虾边村舞草龙的习俗,同样已有数百年历史。当年,从中原一路南迁而来的先民们,在虾边村定居下来,开发了这一带的荒地,种植了水稻,同时亦带来了中原地区流传了数千年的龙文化。虾边村的龙之所以叫做“草龙”,是因为制作龙的主要材料都是当地出产的稻草。虾边村的舞草龙活动,与大梧村的舞火龙有所不同,除了在本村村场、村巷中舞龙之外,还要到周边的四条村庄和百合墟游街串巷,舞龙之后,随即将草龙烧化,俗称“龙上天”,这样舞草龙活动便告完成。

舞龙活动广受追捧

记者了解到,今年大梧村、樟村、虾村舞火龙活动和虾边村舞草龙活动的规模,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观看和参与的群众数量非常之多。

关锡柱告诉记者,今年大梧村舞龙,吸引了大量在外地工作的人回乡参与和附近数千名群众观看,八月十五日当晚从8时多至晚上11时多,整个大梧村成为了一个欢乐的海洋。八月十六日晚的舞龙,则更加盛况空前,当晚吃“龙饭”时,村场上摆了45桌,比去年多了15桌。吃完龙饭舞龙时,临近村的村民群众也都前来观看,村场和村子周围停放的小车就有四五十辆。今年的舞龙,大梧村还请来了专业的摄影师拍摄录像和照片。

虾边村舞草龙的传承人关泽超告诉记者,中秋节当晚8时多,虾边村舞龙开始了,“草龙”沿村子游行,拜过社坛,拜过村庄,穿村过巷,然后再经过永安村、治安村、东社村、西庄村等村子,周围家家户户的村民纷纷出来,摆上供品,点燃炮竹迎龙。到了晚上11时左右,舞龙结束,村民们将火龙烧化,“龙上天”了,一年的美好愿望也寄托出去了。

关锡柱告诉记者,舞龙活动深得民心的表现,不但在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观看,还在于群众的“热心”。每年的舞龙活动是需要一定经费的,但这笔钱根本不用村干部操心和发愁,大部分钱由村民们自发筹款,也有海外华侨踊跃捐资,比如今年大梧村舞龙活动就收到了16000多元的捐款,已够今年的开支。同样,一直以来,虾边村舞草龙也得到了群众和海外华侨的热心支持。舞龙习俗传承的价值

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龙”,是数千年来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图腾。舞龙,既是一种民间习俗,更是一种崇拜图腾的精神活动和传统文化。不论是舞火龙还是舞草龙,都是对中华民族“龙文化”的传承,都具备了吉庆、祥和、祝福、许愿等方面的深刻内涵,都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梧村的舞火龙,虾边村的舞草龙,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之重可见一斑。

廖卫民指出,大梧村的舞火龙和虾边村的舞草龙活动,都是从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农民艺术,是农民思维与物质观念的产物,它不但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龙文化,而且还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两地的舞龙活动,举办于中秋喜庆场合,张灯结彩,舞龙击鼓,祥和热烈,表达了侨乡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狮龙共舞亦鼓舞着人们要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共同奋斗。

另外,舞龙活动在祈求美好生活的同时,还大大增添了中秋节的热闹欢乐气氛,为歌颂盛世升平,社会和谐,振奋人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锡柱告诉记者,大梧村每年举办舞火龙活动,为海内外游子和长居该村的村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大大减少了村民之间的各种矛盾,让大梧村民风纯朴,和谐美满。

廖卫民还指出,两地的舞龙活动,不但龙的造型美观、色彩艳丽,而且具备了运动、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舞动的时候更是具有动态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民族艺术精品,因此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保护舞龙习俗正在进行

舞火龙、舞草龙,两种习俗都延续了数百年,今与昔比,都遭遇了一个同样的境况——如今的规模大不如前。

关锡柱告诉记者,据村里的长者回忆,舞龙的规模在以前非常之大,那时候,由于村民群众长居村里的多,参与的人数也就更多,气氛也更热闹,而且龙也做得特别大,要四五十人才能舞动,几乎是如今的两倍,而且,除了大梧村、樟村、虾村有舞草龙的习俗外,以前附近五龙村委会的个别村子也有舞火龙的习俗,如今却只剩下大梧村、樟村、虾村3个村子了。以前,除了中秋节当晚舞龙之外,中秋前后都有舞龙活动,而且还有其他地方请他们去表演,如今,大梧村的火龙已经很多年没有“外出活动”了。关锡柱说,这种变化,主要是在于如今社会发展了,村民群众外出工作的多了,即使是中秋这样的重要节日,外出工作的人也不一定能回家过中秋,所以,人气已经没有以前旺了,规模也就越来越小了。

开平舞火龙和草龙的民俗,既然遭遇了“今非昔比”的事实,那么,就应该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可喜的是,开平市文化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种“忧患”,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以期能永远发扬光大。

去年,开平市文化部门将大梧村舞火龙以及虾边村舞草龙都列入了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广泛搜集了历史资料,拍摄了VCD,并在积极向上级申报更高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步,开平市文化部门计划成立“舞火龙”、“舞草龙”历史研究会,并计划联合该市教育局第二课堂开展“舞火龙”、“舞草龙”兴趣小组活动,请老师傅给学生讲课,派出学生代表到现场参观、学习;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老师傅给予大师的称号,给予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

好评率:57%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壁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自明朝(1368 — 1644 年)以来,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开平碉楼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作用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开平设县,希望从此开始太平,故取名“开平”。自建县后,“社贼之扰”有所收敛,治安较以前安定,故清朝碉楼数量不多。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时期是开平碉楼发展的初期阶段。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实施排华政策,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开平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他们把建房、买田、娶亲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标,不断将自己积蓄的血汗钱寄回开平,从而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建设提供了充实的经济基础。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为防贼患,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中西合璧的碉楼大量兴建是这一时期开平村落最突出的变化,林立的碉楼从此成为开平乡村壮观的文化景观。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便成为开平碉楼与村落发展的兴盛时期。

特点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石楼、夯土楼、砖楼、混凝土楼。

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目前开平现存石楼10座,占碉楼总数的0.5﹪。

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现存100座,占碉楼总数的5.5﹪。

砖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所用的砖有三种:一是明朝土法烧制的红砖,二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当地烧制的青砖,三是近代的红砖。用早期土法烧制的红砖砌筑的碉楼,目前开平已很少见,迎龙楼早期所建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存。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少部分碉楼用近代的红砖建造,在红砖外面抹一层水泥。目前开平现存砖楼近249座,占碉楼总数的13.6﹪。

混凝土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又称“石屎楼”或“石米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碉楼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国进口,当时称为“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极为坚固耐用。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有的碉楼内面的楼层用木阁做成。目前开平现存混凝土楼1474座,在开平碉楼中数量最多,占80.4﹪。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16 22:49

按使用功能,开平碉楼可以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

●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

●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16 22:51

开平无人村

这条11年前最后两户心惊胆颤的人家撤离后,就完全变为人去村空的村庄,流水将村隔成田野阡陌中的一座小岛,高大的老树和穿插其间的藤蔓又构成一道10米左右厚度的绿墙,看不出一点象征村落的标志,逝去的岁月给它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村落四周被水沟和水塘环绕,村边被杂草树木丛生的荆林完全包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奇者进去探险。走在从开平市区到三埠石海村委会的乡间小道上,如果不是有人带路,大家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一条辉煌过的村庄,更不敢轻易走入这条许多年前就令胆小者毛骨悚然的无人村。无人村原名叫<邓边村>,在 1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人居住,住过58户人家,村民是甄、伍两姓其中大部姓甄。上世纪20年代,侨乡开平兴起漂洋过海创业风,村里的青壮年相继到西方国家淘金,赚了钱的就把部分寄回来。由于战乱频繁,土匪多次趁火打劫村庄,村人便集资在村的南面修筑了一座七层高的碉楼。碉楼虽然给村庄带来了稳定,但并不能给村人制造财富。于是村人在“金山伯”的影响下,纷纷再度搬迁到国外。到解放初期,无人村<邓边村>只剩下十多户人家。土改时这些留守户出走后,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56年,无人村<邓边村>只剩下五户人家留守。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村里只有两户人居住。村庄杂树遮天蔽日,几乎密不透风,处处充满着空虚、孤寂和恐惧。到了晚上,两户人家大门紧闭,村里时不时响起像人也像乌鸦的惨叫和悲鸣,小偷常常出现使人转辗难眠。两户人家心惊胆颤,无法忍受恐惧的长期折磨,在1998年最后两户人家搬到开平市区置业安家。带不走的房子和家什只好被遗弃在岁月里了。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16 22:54

神秘的开平无人村

不知是怎样传开的,开平市有个神秘的“无人村”。于是,三五成群的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开平,都想一睹这个传说中的“无人村”的真面目。这条8年前最后两户心惊胆颤的人家撤离后,就完全变为人去村空的村庄,长不过800米,宽不过600米,流水将村隔成田野阡陌中的一座小岛,高大的老树和穿插其间的藤蔓又构成一道10米左右厚度的绿墙,看不出一点象征村落的标志,逝去的岁月给它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村落四周被水沟和水塘环绕,村边被杂草树木丛生的荆林完全包围,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好奇者进去探险。走在从开平市区到三埠石海村委会的乡间小道上,如果不是有人带路,谁也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一条辉煌过的村庄,更不敢轻易走入这条许多年前就令胆小者毛骨悚然的无人村。

无人村也叫邓边村,在120多年前就开始有人居住,住过58户人家,是甄、伍两姓的“天堂”,其中甄姓人家占了90%。上世纪20年代,侨乡开平兴起漂洋过海创业风,村里的青壮年相继到西方国家淘金,赚了钱的就把部分存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1956年,邓边村只剩下五户人家留守。在香港回归的1997年,村里只有两户人居住。偌大的村庄杂树遮天蔽日,几乎密不透风,处处充满着空虚、孤寂和恐惧气氛。白天,这里听不到外面半点喧嚣。到了晚上,两户人家大门紧闭,村里时不时响起像人也像乌鸦的惨叫、悲鸣和啜泣,使人转辗难眠,神经高度紧张。两户人家心惊胆颤,无法忍受恐惧的长期折磨,想尽办法在1998年急急搬迁到4公里外的开平市区置业安家。在搬离的村民中,也有迁居至大都市广州的,带不走的房子和家什只好被遗弃在岁月里了。

无人村的建筑颇有清末时期的文化品味。门眉、大厅的墙壁上,多雕有壁画,以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或景象为主。无人村每座住宅的建筑风格都是一样的,都是使用青砖、水泥板、地砖和木板作为建筑材料。在结构上均为两层,底层中间是大厅,前面是厨房,左右各有一至两间房。楼上中间设置木屏风,有的在其上搁置神台。屏风前面有一个长宽各1米左右的方洞,据说是为了方便楼上与楼下通风用。屋顶除了少数后来更换成水泥板外,其它的都是瓦盖。大厅前面没有正门,左右侧各开一个门口出入。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16 22:54

户与户之间的距离很窄,仅可容纳一个大人行走。外墙用双砖砌成,并参考了碉楼的模式,双砖之间留有一个青砖大小的空心,据说一是为了隔热,二是为了均衡支撑力量,比实心墙更坚固耐用。从一楼左侧的房间,有一梯可上二楼。二楼地板几乎全是木板铺设,连楼梯也是如此。在上面走动,数米可闻脚步声。

在村的北面,有一间名叫“光东书屋”的文化室,是专供村人读书看报的。进入任何一座住宅内,都会明显感觉到一种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氛。走进这条被无情岁月尘封了不知多少年的无人村,只见到处长满了树木、杂草、藤蔓和荆棘,100多种植物由于多年无人打理,便疯狂地“见缝插针”,遮天蔽日,将整个村庄隐藏起来。许多植物已爬上屋顶开花结果。在村中行走,与在大森林中泼涉没什么两样/无人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园林。龙眼、芒果、洋桃、黄皮等果树,在杂树中长得非常茂盛。一些珍贵花卉散发出阵阵幽香,国家级保护植物椤莎也随地可见,还有许多不知名的中草药让人惊叹不已。身处无人村会感受到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

第二篇:节日来历和习俗

节日来历和习俗

春节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龙抬头节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 1

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腊八节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

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国庆节

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中国教师节

教师被人们称为“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受到全社会尊重的一种职业。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定教师节为 9月10日,是考虑到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师生要有新的感觉。新生入学伊饱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中国青年节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圣诞节

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同时也是普遍庆祝的世俗节日。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期与时值仲冬的农节和太阳节这两个非基督教节日巧合,因此庆祝习俗来源不一。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12月17日农神节是寻欢取乐、互相馈赠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义之神密特拉的生日。古罗马人在元旦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屋,并向儿童和穷人赠送礼物。条顿人各部族渗入高卢、不列颠和中欧等地,又带来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的宗教仪式。于是,有了团聚欢宴、燃烧大块柴木、品尝大木形糕饼,张挂树枝、陈放枞树、访亲问友、来往馈赠等庆祝活动。象征温暖和长寿的火与灯光,一向是冬季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内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习俗都是如此。常青树象征奋斗生存,自从中世纪以来就与耶稣圣诞节庆祝活动发生联系。由于历法不同,东正教及其他东欧教会的圣诞节日期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国际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国际儿童节

1925年8月,世界54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发表了爱护儿童、保障儿童福利的宣言。关心儿童的各国代表,对于救济贫苦的儿童、避免让儿童从事危险的工作,以及怎样养育儿童等问题,纷纷提出建议。大会结束后,各国政府先后订立儿童节。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作出决定,规定6月1日为新中国的儿童节,同时宣布废除旧中国国民党政府1931年起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

父亲节

第一个提出建议确定父亲节的是华盛顿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亲早亡,其父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亲养育之恩,准备为他举行庆祝活动,同时,想到所有的父亲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于是给当地一家教士协会写信,建议把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该协会将建议提交会员讨论,获得了通过。

1910年6月,人们便在此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亲在世的人则佩戴红玫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但是开始时父亲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为父亲节的象征,有的地方则用衬有一片绿叶的白丁香作为父亲节的象征。直到1934年6月,美国国会才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母亲节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 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于1905年世纪,在母亲去世时,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 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 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第三篇: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一、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二、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三、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第四篇: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二、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但中秋节的习俗共同之处不外乎: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民间拜月、月光马儿、兔儿爷、中秋宴俗、舞火龙、燃宝塔灯、偷菜求郎、窃瓜祈子、中秋博饼、祭月烧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桥等等。

中秋节习俗代代流传。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节文化的多样性。我们都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传统,让亲情永恒,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知识:

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答案是: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的英文是?

答案是:the Moon Festival or the Mid-Autumn Festival(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答案是: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元代末年;另一说为,明朝洪武初年。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

答案是:描写中秋节的诗句非常多,最著名的是: 《静夜思》 作者是【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另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千古绝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当我读到此句,不知不觉就与之共鸣。内心深处,思绪涌动,思念之情由然而生。……

第五篇: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六、二班 姚远

一、春节的由来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二、春节习俗

1、腊月二十三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2、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对联‛。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最后简化为在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贴春联一般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

3、除夕守岁

自汉代以来,除夕守岁就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4、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拜年。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一是串门式的拜年。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二是走亲戚。初二以后到亲戚家,须带礼物。进门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三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四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不好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当然,由于我国封建历史很长,在过年的习俗上仍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残余存在,这需要大家注意。

一些地区晚辈则要给老辈的人磕头致以拜年。

正月初二:回娘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在大年初二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5、‚送穷‛

正月初四‚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

6、‚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不许搞卫生,否则会将好运气弄掉,‚破五‛这天要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当日通行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等,寓意发财、甜蜜和美。

7、发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是传说在以前,有一个叫‚岁‛的妖怪,来吃小孩,人们发红包赶走‚岁‛。就这样,发红包的习俗在民间传开了。

下载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元旦的来历和习俗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本资料由负离子行业第一品牌森肽基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摘要 端午节还没想好怎么过,就先预热一下六一该怎么玩。当六一撞上端午,有的吃、有得玩还有故事,这......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时节话中秋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秋节。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早 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有中秋节了。不过不在八月十五,而在立......

    年夜饭的来历和习俗

    夜饭的来历和习俗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 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传说端午节的由来 是为了是纪念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遭惨去职,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模版)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端午节简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