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管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学院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强校企合作,创新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师资队伍质量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加快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校企合作的原则、目标、适用范围
(一)校企合作应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二)校企合作的目标是: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优化学院专业设置;创新多元化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展企业在岗人员培训,提高学院开展社会培训的服务能力;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建立适应企业需求的招生就业渠道。
(三)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学院及各系、部门与国内外的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合作。
二、校企合作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一)学院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
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院校企合作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协调与管理,研究决定校企合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
组 长:贾二元 副组长:岳澎
成 员:马联合 闫建辉 郭敬仁 张晋江 张晋升 张鑫 贾庭
—1—
俊 刘临英 安建伟 赵瑞婷 张志瑛 尤彩虹 王玉杰 孔丽琴
校企合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
(二)校企合作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校企合作年度工作计划。
2、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校企合作运行与管理体系。
3、加强学院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与途径,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负责指导各系部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申报与建设工作;对跨专业、跨系部的校企合作特色项目加强协调和管理。
5、负责组织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审核和报批。
6、负责校企合作合同审查与管理。
7、加强校企合作项目的跟踪了解、现场考察、实地走访,强化项目运行监督和经费管理。
8、负责组织校企合作项目中期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
9、负责筹办校企合作有关交流、研讨、联谊会、总结表彰会等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校企合作先进经验,巩固、拓展、提升校企合作成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10、建立校企合作网络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建成校企合作资源库,实现校企合作信息与资源共享。
11、负责校企合作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
12、负责校企合作经费的预算、使用和管理。
(三)各系部是校企合作工作的主体,是具体实施单位,并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日常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2—
1、根据专业特点和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或实施办法,规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2、制定本系校企合作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制定适合专业特点的校企合作方案,积极探索订单培养、冠名班、企业学院等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3、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联系合作单位,引进合作项目,并组织做好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校外实训基地要有相对稳定性,能充分满足学生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4、拟定《校企合作协议书》,组织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合同条款不得承诺超过学院规定的条件,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必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
5、项目立项后,督促项目负责人按计划实施,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6、按时报送校企合作相关材料,接受学院的考评和验收。
7、积极组织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每学年各专业应进行1次,调研报告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
8、校企合作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习实训技能等教学任务,为教师举办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内容的培训班和讲座;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单位实践锻炼。
9、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引进合作企业为校内的实训基地投入部分资金用于购买教学实习设备,或企业将设备无偿赠送给学院,建立专业实训室。负责对企业冠名的实训室加强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10、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实习指导、日常管理及实习考评,—3—
与企业共同做好实习的安全培训工作和实习期间的劳动保护、安全工作。
11、校企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针对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工作或根据企业的要求,组织师生为企业提供信息资料、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
12、聘任行业企业专家能手指导教师或工作稳定的毕业生组成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队伍,反馈学生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适应性等方面的信息及对学院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建议或意见。
13、联合企业举办或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
(四)教务处、学生处、招就处、实训中心、财务处、后勤处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校企合作的有关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教务处主要负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开发。实训中心主要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
学生处主要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学生管理及安全工作。招就处主要负责校企合作项目招生计划的编制及落实合作项目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财务处主要负责核算校企合作项目运行成本,审查校企合作项目运行收入分配方式的合理性及财务管理。
后勤处主要负责校企合作校内工作场地、设备的管理与监督使用及项目终止时固定资产(包括捐赠仪器设备)的清理与回收,积极为校企合作提供相关支持与服务。
三、校企合作条件、内容与形式
—4—
(一)合作条件
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拟合作的项目应符合学院定位和发展需求,校企双方应具备项目合作的硬件或软件实力。
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范围:拟引进的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二)校企合作内容
校企合作的内容可以涉及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实训、教学评价、招生就业等领域。
各专业要充分发挥学院办学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找准校企利益共同点,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推动我院校企合作工作取得实效。
四、校企合作项目管理
(一)项目申报与立项
系部组织项目负责人填写《山西管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项目立项申请书》,由系部对项目负责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提出具体推荐意见,报校企合作办公室办理立项手续。
学院实行校企合作项目审核会签制度。由校企合作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后勤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各自履行以下职责:
校企合作办公室:主要审查合作企业的资质;审查合作项目是否符合学院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学院定位和发展需求,是否符
—5—
合学院专业建设规划等。
教务处:主要审查合作项目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否符合实践教学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实践教学的参与度等。
后勤处:审查占有资源总量和成本的合理性,进行成本效益评价。
财务处:审查运行成本承担单位和方式,以及运行收入分配方式的合理性。
校企合作项目占用学院资源量范围广、数量大,或学院一次性投入(含年运行成本)在2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应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组织业内专家评审。
不占用学院资源、不需学院投入经费的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审核会签后,报分管领导审批立项。
占用学院资源、需学院投入经费的合作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审核会签或专家评审后,提交校企合作领导组会议研究审批立项。
(二)校企合作合同管理
凡批准立项的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双方应签订合作协议,承担校企合作项目的系部应按合同规定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校企合作协议书》由承担项目的系部负责拟定。校企合作项目的合作期限原则上为1~3年,最长期限不超过5年。协议到期后,校企双方可根据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续签协议。
(三)项目实施及过程管理
项目立项后, 承担该合作项目的系部应在一个月内启动项目。
—6—
承担校企合作项目的系部要加强对项目运行的管理、指导和督促检查;要采取有效措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应经常到合作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开展相关工作交流,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原则上每年应不少于三次。
项目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办公室将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进度,合作单位提供设备到位情况,学生在合作单位实习实训情况,合作单位对项目承担部门及项目负责人的意见反馈,项目已取得的阶段性合作成果等。
占用学院资源或学院投入了经费的合作项目,实行中期报告制度。自批准立项时起,项目实施时限过半时,项目负责人应填写《山西管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项目中期报告书》,经项目承担部门审核认可后,报校企合作办公室备案。
(四)经费及资产管理
学院在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均应建立台帐,单独收支和核算。
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期间,承担项目的系部应明确固定资产权属,并分别列明仪器设备清单。合作项目自然终止或违约终止,学院固定资产(包括捐赠仪器设备)均应收回。事先约定属于合作企业的资产,应由后勤处资产管理部门按明细清单清点后,由合作企业进行处置。
知识产权管理。凡校企合作项目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专利等),均应按协议署合作双方名称,系双方共同所有,并纳入科研处管理范围。
(五)项目验收
校企合作项目合同期满,承担项目的系部应督促项目负责人
—7—
向校企合作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填写《山西管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项目验收报告》,同时提供项目合作成果相关材料。
项目验收由校企合作办公室组织实施,主要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
项目验收结束后,相关材料由校企合作办公室存档。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未通过验收”二种。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按“不通过验收”处理:
1.未实施《项目申请书》中规定的合作项目和《校企合作协议书》中规定的合作内容;
2.预期成果未能实现;
3.提供的材料数据不真实、不完整;
4.占用了学院资源或学院投入了经费的项目无中期报告。
(五)激励措施
项目负责人、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业绩和工作量列入个人绩效考核中,可享受相应加分,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校企合作工作的相关内容将纳入学院系部年度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中。
未经校企合作办公室立项,个人擅自以学院名义私下与企业进行合作的,学院给予相关责任人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未按协议履行职责或合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未书面通知校企合作办公室,造成的后果由项目责任人承担。
本管理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8—
第二篇: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是帮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为创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精神,积极落实人才培养优先服务区域经济,加快校企合作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适用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与省内、国内的企业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服务、社会培训、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开展的合作(以下简称校企合作)。
第三条 机构
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组织管理,制定校企合作计划,指导校企合作各个环节的工作,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保证校企合作工作的正常运转。具体职责另行规定于《校企合作办公室职责》。
第二章 合作
第四条 原则
校企合作坚持服务、互利、统一的原则。即校企合作应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坚持统一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目标
校企合作的目标是: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实施多元化办学模式;优化学校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推进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全面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加强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帮助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创新;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学历水平。第六条 条件
(一)合作企业的基本条件
校企合作的企业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其所在行业应与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特定专业相关,管理体系、技术水平在本行业居于领先地位,或其所在行业是朝阳行业,为国家政策所支持,其管理体系和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处于中高水平。
(二)合作项目的基本条件
校企合作项目应符合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的定位和发展需求,符合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要求,符合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设置条件,具有持续提供同类产业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并能提供工学结合的实训、实习的平台和高职专业教学、科研平台。校企合作办公室要对合作企业的信誉与实力做详细调研,合作协议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得承诺超过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规定的条件。
(三)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范围
1、拟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
2、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第七条 审批
一般性合作项目(一般性合作项目指小型简单合作项目,比如简单的顶岗实习合作、员工培训合作、教材编写等)的审批分别由各专业教学团队自行负责,各专业教学团队在签署合作协议前,要对合作企业的信誉与实力做详细调研;合作协议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得承诺超过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规定的条件。校企合作办公室不保留合作协议,仅对合作项目进行统计。
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对校企合作中的重大项目实行立项、审查、批准制度。重大项目是指占用学校资源范围广、数量大,或者学校投入(含运行成本)大于2万元人民币(含2万元)的项目。一般性项目由相关部门自行负责立项、实施、管理。但仍必须经过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主任办公会议授权,并需在校企合作办公室登记备案,接受校企合作办公室考核。
重大项目的审批程序如下:
(一)立项
拟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的各专业教学团队相关组长需向校企合作办公室申请,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办理立项手续。
(二)审查
为规范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行项目审批制度。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牵头审查校企合作项目总体情况,重点审查校企合作项目合作企业资质;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整体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符合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定位和发展需求,审议学科先进性、装备先进性、技术先进性,评价专业教师科研参与度;审查是否符合实习教学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实习教学效益,评价学生实习教学参与度,审查占有资源总量和成本的合理性,并提出具体意见,报主任办公会审查,同时视项目情况还可以召开专项论证会。
(三)批准
校企合作项目经审查,提交中心主任办公会审定通过后,由中心主任签署后方有效。凡批准立项的校企合作项目,应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也必须经校企合作办公室审核、中心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实施;所有项目均应首先协商制定合作协议(合同书),经中心法律顾问审核同意后正式签约。
第八条 形式与内容
各专业教学团队应在探索校企合作新型办学模式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在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1、共建专业结构,校企共同研究专业结构,使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更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企业发展提供高级技能型人才;
2、共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根据技术发展和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引入行业企业标准,与企业专家一起编写修订教学参考资料;
3、共建师资队伍,引进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派出学校教师到企业定岗进修,共建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服务教学,服务企业发展;
4、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优化实习实训条件,让实习实训更加贴近实际工作过程;可以考虑设置校中厂、厂中校,可以聘请企业技能大师进入中心开设工作室。
5、共建教学评价体系,用企业标准来评价教学效果。
6、合作可延伸到共同开展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以及学校教学项目研究等领域,也可以由中心为企业加工产品,实行产教结合。
7、在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基础上,中心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要求,对学生实施定向培养。实施订单培养的班级可以采取冠名制等管理形式。无论是长期合作还是短期定向培训,均可视为订单培养。
8、中心按照协议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素质和学历水平。
9、探索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
10、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植入行业、企业认证证书相关课程,视作校企合作的一个特殊类型,纳入校企合作管理范畴。
11、企业对以任何名义对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进行捐助,包括企业奖学金等形式,视作校企合作的形式之一,但可简化手续。附加条件的捐助,应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履行完整的审批手续。
第三章 管理
第九条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与合作企业建立共管机制。校企合作项目由校企合作办公室统筹协调,根据项目类型归口管理。校企合作办公室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条效益评价校企合作项目将实行效益评价。校企合作项目的效益评价,主要从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使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成果、师资培养、社会培训、功能利用等情况进行效益评价,并按照合同(协议)规定检查履行情况。对效益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应通过与归口管理部门讨论,向上级领导提出终止或者继续项目的建议。考核评价的计划应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过程应有企业参与,考核结果应与企业共享。考核年报表每年12月25日-30由项目管理部门撰写并交校企合作办;
第十一条 资产管理
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期间,归口管理单位应明确合同(协议)所涉及的固定资产的权属,并明列仪器设备清单。属合作企业承诺或书面约定赠予学校的仪器设备,应办理入帐手续。校企合作项目设立的实训室可以用企业的名字命名,或按照企业要求命名,但名称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
第十二条 知识产权管理
凡校企合作项目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的产学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均应按协议确定管理方。未明确定义知识产权管理方的,应确定校企合作双方为共同管理方。
第十三条 知识产权归属
校企合作项目实施后的最终成果,校企项目合作归口管理部门应明确合同(协议)所涉及的校企合作项目的最终成果的权属。中心专业教师从事的非中心校企合作伙伴企业开展的科研项目,不受本办法约束,但应按中心相关规定履行手续和义务。
第十四条 财务管理
校企合作项目中的费用支出、收入以及对外服务收入等财务收支情况由财务处统一设立台账,集中管理。能够具体产生效益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心收入部分的20%为中心管理费,其余80%由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使用,主要用于设备维护更新、原材料采购、外请技术人员工资、本校教师指导学生加班费等。该部分资金仅能用于校企合作项目的运营,不得他用,不得体外循环,不得设立小金库。
第十五条 档案管理
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档案的管理。必须收集归档的资料包括:校企合作申报表、校企合作项目立项书(或批准文件)、校企合作办公室的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过程资料等数据、文字、图形资料。
第十六条 奖励及责任追究
(一)奖励
校企合作办公室每学年末召开总结会,对当年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总结,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专业教学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引进重大校企合作项目,或者合作项目对专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对专业招生就业具有整体性的促进作用,中心将给予引进该项目的个人5000-20000元的奖励。对确有发展前景,但启动过程较长的项目,中心将给予政策支持,并在项目效益实现后对引进该项目的个人给予5000-50000元的奖励。奖励在项目签约之日同时以文件形式确认,在项目效益实现当年发放。
(二)责任追究
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以中心或专业教学团队、部门名义私下与企业进行合作,否则中心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由此产生的后果由相关人员自行承担。对在校企合作工作中不按章办事,工作推诿的专业教学团队、部门或个人,由中心通报批评;对由于工作不负责任,以权谋私,给中心造成损失的专业教学团队、部门或个人,中心给予相应处分或进行经济处罚。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其他
(一)中心及专业教学团队等开展的校企合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本管理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2011年3月18日
第三篇: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贯彻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建设意见》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的文件精神,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实现教育教学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合作目的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目的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校与企业在实习实训、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科研及技术服务、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带动招生、教学、就业良性循环,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研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应根据所办专业主动与相关企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学校及专业科、处室与企业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科研、技术开发与服务、培训、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开展的合作(以下简称校企合作)。
第三条 合作的原则
(一)服务企业原则。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的追求。为企业服务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二)校企互惠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惠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与学校以服务换服务,共建共享、共赢共进。
(三)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第二章 机构设置与职责
第四条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企业领导或企业代表、教务处、专业科、招就处、学生处、总务处等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全面领导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由学校校长担任,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学院校企合作项目,实施归口管理。
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确定同学校合作的企业以及合作的方式及步骤,加强对相关工作的宣传;
(二)指导并协调校企合作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科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审批重大校企合作项目;
(三)督促、考核、宣传专业科及相关部门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过程和工作业绩;
(四)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讨校企合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对各部门校企合作工作进行考核,奖励校企合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主任兼任。
校企合作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起草和修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负责制定中长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规划和工作计划,统一协调和管理学校工学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
(三)全面掌握并了解专业科学生顶岗实习、培训企业员工、校企科研和技术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双师”队伍建设和生产性项目合作等情况;
(四)组织有关部门审定校企合作协议实施方案、检查校企合作成果;
(五)制定专业科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方面的目标责任和考评机制,督促各专业校企合作方案的实施;
(六)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讨、协调解决校企合作的重要问题等;
(七)负责校企合作中的其它事项。
第五条 各专业科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以专业为单位的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科科长为主任,每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至少需要选择3-5家企业组成。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
(一)联系更多更好的企业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原则上要求每个专业要有实质性校企合作项目,学生较集中的专业可开设多个项目。
(二)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的调研与合作项目的洽谈;向学校提出立项申请。
(三)按照专业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校企合作协议的拟定和签订,起草和修改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方案。
(五)与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
(六)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共享人才需求信息,搞好本专业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安置。
(七)与企业联合组织技能大赛等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
(八)加强校企间的科技合作,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服。
(九)建立合作企业管理平台,管理好重要的合作客户,建立深度校企合作机制。
第六条 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可以下设校企合作项目工作小组,校企合作项目工作小组组长一般由教研组长或专业学术带头人担任。主要进行个别企业与专业开展某些或某项专题合作。
第三章 合作内容与运行管理 第七条 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一)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
(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
(三)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经营实训基地;
(四)校企合作科研开发,联合进行技术推广,共同实施生产性合作项目;
(五)技术人员相互兼职,合作建立师资培训、职工培训;
(六)教学见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七)联合办学、订单培养;
第八条 学校支持专业科与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制定校企合作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合作项目报校企合作办公室备案和立项。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按计划任务书检查和考核工作执行情况。
第九条 校企合作工作流程
(一)合作项目调研。为保证校企合作的成功运行,在本部门校企合作需求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调研。
(二)提交合作方案。各部门在与合作单位在较为深入的协商、酝酿基础上,向校企合作办公室提交合作方案。合作方案必需体现人才培养的教学性要求。
(三)合作项目论证。由校企合作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合作项目评价审查和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形成报告,以决定该项目是否立项,报分管领导审批。对涉及学校财、物的重大校企合作项目需提交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四)拟定合作协议书。对于确定立项的项目,由合作部门与合作单位充分协商,在学校统一制订的校企合作协议文本框架的基础上,补充并完善具体条款,形成校企合作协议书,经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查并报分管校领导批准后签署。
(五)签署协议。不涉及学校人、财、物的校企合作协议由合作部门负责签署,涉及学校人、财、物的校企合作协议由校长或校长委托分管校领导签署。
(六)合作项目和协议备案。对于已签署的校企合作协议及合作方案在一周内报校企合作办公室备案。
(七)合作项目的实施。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主体是专业科和专业老师,学校各职能部门根据协议与方案做好配合和支持工作。
(八)项目落实情况检查。校企合作办公室将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履约情况,并做好项目实施的协调工作。
(九)合作项目资料归档。校企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档案资料(含图片、影像资料),由专业科负责整理、归档。
第四章 校企合作工作的激励机制
第十条 校企合作实行考核制度。主要从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使用、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培养、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等情况进行考核。专业科每学期要向校企合作办公室上报校企合作工作总结,及时反映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第十一条 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奖励机制,表彰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第十二条 对确实有发展前景和操作的良好的合作项目,学校将在政策上给予重点保证和倾斜。
第十三条 对参与引进、捐资共建、设立奖(助)学金等合作项目的专业科和个人,学校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
第五章 经费及资产管理
第十四条 各科(处)在立项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项目预算,报送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分期分批投入;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均应建立台帐,单独收支和核算。
第十五条 属合作企业承诺或书面约定赠予学校的仪器设备,应办理入帐手续。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的收益部分应按财务规定执行,不得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
第六章 其它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学校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山西经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接受毕业生就业协议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接受毕业生就业协议
甲方: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甲方向乙方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乙方实习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义务及培训专业
1.根据乙方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甲方应为乙方优先推荐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应乙方要求,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2.应乙方要求,甲方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承担或参与乙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甲方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乙方转让。
3.应乙方要求,可在甲方挂牌设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为乙方提供设计讲座、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考证等方面的服务,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4.乙方有对甲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或“企业员工培训”等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乙方人才培养质量。
5.根据乙方生产经营的需求,为乙方提供企业规划、发展、管理、经营和科技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6.甲方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合作、专业实习、人员培训等活动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乙方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其他合理要求,严守企业的商业秘密。
7、征得乙方同意的基础上,甲方拥有利用校企合作、借助乙方的社会效应开展宣传的便利。
二、乙方权利义务及单位主营业务和岗位需求
1.根据甲方的教学需要,可在乙方挂牌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为甲方相关专业学生的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必要的协助。
2.乙方应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甲方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用甲方的毕业生。
3.应甲方教学改革需要,乙方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选派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成果归双方共同所有。
4.应甲方科学研究需要,乙方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参与甲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成果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5.乙方应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对甲方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建议和咨询。
6.甲方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乙方及其下属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队伍。挂职期间乙方提供相关食宿条件和工作岗位,保证挂职效果。
7、为甲方学员提供劳动保护用品,保障学员的实习安全,不安排实习内容以外的危险工作。
8、对参加生产性实习的学生,可向学员支付一定的劳务实习费和补助。
三、附则
1.为加强沟通和联系,甲、乙双方应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通过不定期的会面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2.双方的具体合作项目可在本协议的基础上另签协议;双方合作过程中因实习、培训、技术开发和咨询、生活安排、劳务等发生的费用,由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加以解决。
3.本协议有效期 年,协议期满可根据双方需要确定是否续签。4.本协议履行中出现纠纷,双方应尽力协商解决。
5.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二份,乙方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第五篇: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
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打造职业教育航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实施工作的通知》,组建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名称: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
第二条 理事会的性质:以推进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校企双赢为基本目的,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单培养、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由职业学院、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按照平等原则组成的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营利性行业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在市政府、市教育局、市工信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以诚信为本,以契约为保证,以合作项目为依托,以有限资本为纽带,以教学、培训、科研为主要内容,组建的跨行业、多元化的教育理事会。
第三条 理事会的宗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形成以职业学院为主体、以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市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第四条 理事会的准则:平等、合作、诚信、创新、共赢。
第五条 理事会的制度:实行会员理事制。
第二章 目标
第六条 理事会的目标:通过组建理事会,加强企业、行业协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有效推进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促进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和“零距离对接”,形成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
第三章 工作任务
第七条 理事会的工作任务:
1.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对接,沟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信息和教育改革信息,开展联合办学,共同联手打造技能型人才;
2.实现师资和专业的优势互补,探索教学改革,组织对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教学计划、质量考核标准等有关人才培训的事项进行研讨和交流,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
3.实现职业资格和培训考核鉴定以及实验室、实习基地等短缺资源的共享,为职业学院学生实习、实验及专业课教师培训提供支持,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4.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的相互共享,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订单式培养”和“工学结合”等方式,设立“校中厂”、“厂中校”。举办校企联谊恳谈会,满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人的需求;
5.开展与省内外其他兄弟产业(行业)理事会(或职教集团)的交流活动。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成果转化链、就业链,促进理事会各成员单位的共同进步、提高和发展。
第四章 成员
第八条 理事会实行单位成员理事会制。
第九条 凡自愿遵守理事会章程,恪守理事会宗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有较大影响与较强实力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经申请并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后,可成为理事会成员。
第十条 单位加入理事会的程序:
1.递交申请书及单位基本情况;
2.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第五章 权利 义务
第十一条 理事会成员共同的权利与义务
(一)理事会成员享有以下权利:
1.理事会成员地位一律平等,有参与理事会重大问题决策的权利;
2.发展中遇到困难,有要求协调支援的权利;
3.理事会成员有优先享受信息交流、教学咨询、科研成果转让、实验实习设施及实习基地使用的权利;
(二)理事会成员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1.承认本章程,参加理事会议及理事会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
2.理事会中企业成员有提供用工信息的义务,学校有提供师资、毕业生和设备信息的义务;
3.理事会成员单位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团结和协作,自觉维护集体信誉。
第十二条 成员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一)职业学院的权利:
1.有对本理事会名称的使用权、保护权及命名决定权;
2.授理事会委托,有权召集“专业课程设置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开展活动,决定“职教论坛”的开展形式;
3.办学中遇到困难,有要求理事会成员协调支援的权利;
4.接受理事会成员捐赠,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职业学院的义务:
1.开好每年理事会会议的会务工作;
2.及时向理事会成员通报办学情况;
3.应理事会成员要求,提供业务咨询、技术服务、员工培训服务及科研成果转让。第十三条 成员企业的权利与义务
(一)成员企业的权利:
1.指导学校办学,参与学校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学生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和招生、就业指导工作;
2.有用人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享受人才“订单”,优先挑选优秀毕业生;
3.要求学校为其培训在职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为科研开发提供条件和支持;
4.通过多种方式联合办学。
(二)成员企业的义务:
1.对学校办学提供专业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的新信息;
2.在企业生产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学校的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提供方便;
3.及时反馈对学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进行就业指导;
4.向学校推荐教学所需聘请的专业人员和指导教师。
第十四条 理事会成员如有违反本章程的行为,损害集体的声誉和利益,情节严重,经劝告无效者,由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责令其退出或予以除名。
第六章 管理体制
第十五条 理事会在市政府、市教育局、市工信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理事会设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理事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常务理事会是理事大会的执行机构,在理事大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秘书处设在理事长单位,是理事会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第十六条 理事会成员单位各推荐1名代表担任理事。理事原则上由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担任。理事代表其所在单位参加理事会的工作及有关活动。理事须具备下列基本资格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2.热心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和学习型企业建设;
3.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4.有一定的职业教育工作经历或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
5.身体健康。
第十七条 常务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常务副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若干名,常务理事若干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若干名。
第十八条 理事长人选、常务副理事长人选由牵头单位推荐,并须经理事大会通过产生。副理事长人选、常务理事人选,在理事会成员单位中经民主协商推荐后,须经理事大会通过产生。正副秘书长人选由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提名,并须经常务理事会确认通过。
第十九条 理事大会和常务理事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决议重大问题时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或常务理事同意。
第二十条 理事大会是理事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召开—次理事大会,如遇特殊情况,由理事长提议,可临时召开理事大会。在召开理事大会期间,理事长因故不能出席时,由常务副理事长主持。
第二十一条 理事大会的主要职责是:
1.制定和修改本章程;
2.选举和罢免常务理事会成员;
3.审议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
4.审议通过常务理事会或理事提出的议案;
5.审议和决定理事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是理事大会的执行机构,在理事大会休会期间,行使理事大会权力。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常务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
1.举行理事大会决议;
2.向理事大会提交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议案;
3.制定实施理事会工作方案;
4.审核和接受新的成员单位;
5.确定理事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主要内容;
6.讨论和决定理事会的有关重要事项。
第二十三条 理事长全面负责并主持工作。主要职责是:
1.主持召开理事大会和常务理事会;
2.组织实施理事会工作计划,向理事大会作工作报告;
3.负责向理事大会报告工作;
4.主持理事会日常工作;
5.常务副理事长协助理事长主持日常工作;
6., 副理事长协助理事长工作,完成理事长交办的任务,分管某一方面的工作。
第二十四条 理事会以职业学院为牵头单位,秘书处设在该校。秘书处是理事大会及其常务理事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理事会成员的联络协调工作;
2.筹备组织理事大会和常务理事会议,负责起草会议文件;
3.召集、发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信息、人才供求信息;
4.负责理事会的宣传和档案等工作;
5.负责完成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交办的日常工作。
第七章 经费和资产管理
第二十五条 理事会经费来源:
1.协会、企业捐赠;
2.政府拨款;
3.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4.经济实体的经营创收;
5.通过科研项目、课题研究、社会培训、教材编写、实训基地有偿使用等多种方式筹集的资金;
6.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六条 理事会经费必须用于理事会内的业务工作和事业发展,不在成员中分配。第二十七条 建立严格的理事会财务管理制度:
1.具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
2.实行严格的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3.确实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4.每向理事大会及其常务理事会报告财务情况。
第二十八条 理事会换届或更换理事长之前,必须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的财务审计。第二十九条 属于社会捐赠和资助的资产,理事会将以适当的方式公布。
第三十条 理事会的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侵占、挪用。
第三十一条 理事会资产管理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制度,接受理事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第八章 章程的修改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常务理事会审议后经理事大会表决通过。
第三十三条 修改后的章程,须在理事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生效。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经理事大会表决通过后生效,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常务理事会。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其他未尽事宜由常务理事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