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南京地铁三号线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渗漏水治理技术总结(许峰)5篇

时间:2019-05-14 02:4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8 南京地铁三号线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渗漏水治理技术总结(许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8 南京地铁三号线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渗漏水治理技术总结(许峰)》。

第一篇:28 南京地铁三号线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渗漏水治理技术总结(许峰)

南京地铁三号线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

渗漏水治理技术总结

许 峰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 510010)

摘 要:

文章以南京地三号线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渗漏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该类车站及区间施工存在的问题、渗漏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治理方案、治理技术及治理效果。关键词: 区间隧道 站线砼结构 渗漏水

1工程概况

南京地铁三号线为南京重点青奥工程,在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已与世界接轨,南京地铁三号线沿南京南北走向,其中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隧道砼结构所在位置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层、粉质粘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粉土夹粉砂层,混合土层、强风化土层而地下水分布为两层,第一层为潜水,第二层为承压水,其中承压水层埋深约为26m。区间隧道砼结构渗漏水点基本处于承压水范围,地下水对隧道混凝土衬砌无侵蚀性。区间隧道混凝土规格为C35/P10 防水混凝土,区间隧道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钻孔桩围护结构,喷射混凝土、防水板、钢筋、防水混凝土。区间隧道砼结构建成后,出现了侧墙及底板不同程度的渗漏水,渗漏水病害严重,将影响区间隧道结构的交付使用。

2渗漏水情况及原因分析

2.1渗漏水情况

区间隧道结构完成后,主要表现在区间隧道侧墙、拱部、及底板渗漏水,站线则主要表现在侧墙(图1)。侧墙、拱部及底板的渗漏水汇集到轨行区并引起轨行区积水。尤其是下雨过后,区间隧道侧墙、拱部渗漏水更为严重,因此必须进行彻底的渗漏水处理,以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图1 站线侧墙渗漏水图示 2.2渗漏水原因分析 2.2.1具备汇水地质条件 区间隧道及站线结构位于粉土层上方在承压水的位置,由于土质属于粉土,粉土质渗漏水能力强,再在承压水的共同作用下必定更加快渗水速度。当区间隧道开挖后,由于基坑的开挖改变了地下水的水压平衡,一部分地下水向基坑压力小的地方排泄,从而形成地下水新的排泄通道。

2.2.2防水板及钢筋的施工

区间隧道结构主要的防水施工工艺就是铺设防水板,区间隧道采用EVA防水板,防水板施工质量要求高。基坑内防水板铺设应采用沿基坑纵向铺设,否则则增加了T字型焊缝和十字型焊缝数量。由于防水板固定时拉的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导致做完结构混凝土后防水板断裂引发渗水,铺设好的防水板与基面凹凸不一致时,做完二衬后也会导致防水板断裂。防水板之间接缝采用双焊缝进行热熔焊接,当搭接宽度小于10cm时承压水则会挤破焊缝引发渗水。钢筋绑扎施工时,施工过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钢筋头等锐利器物划伤划破防水板留下隐患。

2.2.3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种多孔胶凝人造石材,属刚性体,主要特点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延伸率微小、易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工程裂缝最常见出现问题是由于收缩变形受到约束引发的收缩裂缝和由外部荷载作用引发荷载(受力)裂缝。由于混凝土的种种特性,导致裂缝的产生从而引起渗漏水,从混凝土的配比.运输,天气.等待浇注时间的长短.混凝土的振捣.拆模时间.保养时间,这些都是导致裂缝的种种原因,也是渗漏水的先题条件。2.2.4回填注浆

回填注浆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整个区间隧道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因为结构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之间不可能做到十分密实,基于各种原因必定会有空隙及不密实区,防水板在浇注混凝土的时候可能有破坏,可见回填注浆在增强混凝土强度和修补防水板残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结构混凝土浇注预留回填注浆管的时候,由于工人的粗心导致很多回填注浆管被混凝土封堵,基本上成为废品,无法回填注浆这就给渗漏水提供了条件。

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分析,渗漏水的治理重点还是在于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加强混凝土的强度.3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应采用“预防为主 排堵结合”的方案,对于混凝土的渗漏水,采用灌注水泥浆和化学浆剂结合的方法,水泥浆采用超细水泥浆进行灌注,水泥浆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治大的渗漏水点,化学浆剂的作用用于修补混凝土表面有裂缝的渗漏水,因为超细水泥颗粒不能完全封闭混凝土表面的细小渗水裂缝,化学浆剂具有遇水膨胀性,能在较短的时间封闭裂缝,达到止水目的.化学浆液在施工艺上较为简单。

4水泥浆注浆技术

4.1 注浆机的选择

注浆机的选择尤为重要,压力、流量、体积等,根据区间隧道站结构混凝土的厚度,压力应该控制在1Mpa以内,而根据以往经验压力控制在0.3~0.6之间效果最好,如果压力超过这个范围不但起不到封堵裂缝的效果,反而会在结构上挤出新的裂缝。4.2水灰配合比

水灰配合比按2:1进行配比,有时候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按2:1的配比,水泥浆太稀释,可能从初支背后跑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不能无休止的注浆,因为这将是个无底洞,不得以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水灰比,可以从2:1调节到1:1,也可以先从1:1的配比开始注浆,过一段时间可以调回2:1效果会好很多,当灌注水泥浆超过十分钟压力表不显示压力时,可以把配合比调节到0.6:1这个配比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压力.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填补大的空洞和不密实区,对于水泥浆的配比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4.3注浆前的准备工作

在回填注浆没有封堵的裂缝渗漏水,在这次注浆时应采用治标又治本的原则,要针对性的打眼注浆,打眼工具包括冲击钻、水钻。应根据混凝土的厚度进行选择工具。4.4施工工艺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渗漏水点的实际情况选择打透防水板注浆还是不打透防水板注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果发现在50米内大小渗漏点有多处的话,应选择采用打透防水板注浆的方案,因为50米内大小渗漏点较多的话,说明在50米内有一处或几处防水板出现了问题,如果采用不打透防水板注浆的话,可能会无法注进水泥浆,可能此处压力要远远大于注浆机的压力,导致注浆机压力过大,当打透防水板时,防水板背后原本储存着水,刚打透时水肯定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注浆建议调整水灰配合比,水灰比大约在0.6:1就可以,水泥浆借助防水板后的水作为载体可以封住50米内的所有大小裂缝。

注浆示意图

5结束语

南京地三号线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全部完工,但渗漏水问题一直都围绕着我们,而且在堵漏过程中承包商往往做了很大的努力,结果差强人意,从该段施工过程中看,想避免主体完工后的渗漏水问题,必须从平时工作点滴抓起,从基坑开挖注浆、防水板施工工艺、预留回填注浆管、混凝土浇筑和回填注浆这些方面做起,如果每步都尽善去做的话,渗漏水才有可能顺利解决。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下载28 南京地铁三号线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渗漏水治理技术总结(许峰)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8 南京地铁三号线吉印大道~秣周路明挖区间渗漏水治理技术总结(许峰)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