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

时间:2019-05-14 02:1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

第一篇: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

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愈发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政策,含括了教育、种粮、养殖、日常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给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带来了实质性利益。然而,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执行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农民群众对此看法强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惠农政策作用的发挥。如何把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强农惠农资金和政策落实情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相关部门对中央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知晓率和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涉及惠农政策的部分业务部门和乡镇政府对惠农政策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将惠农政策简单的理解为“发钱行为”,加之我县处于落后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财力资金有限,对政策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往往仅限于以文件讲政策和以会议谈政策,不能够直接深入群众中间宣传政策的核心要点,农民群众对政策的核心本质难以充分掌握。二是“五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农村村务不公开现象尤为突出。村委会本应对各项惠农政策执行的范围、发放方式、资金额度等内容进行提前公开和预知,但往往得不到落实,导致群众对相关政策不知晓、不熟悉,只能是 1 在村干部执行政策后才得知该政策的存在。三是政策资金数额较低,群众积极性不高。惠农资金项目多,涉及的范围广,惠及了几乎所有的农民群众,但个别惠农政策划分到农民个人之后,只有十几元到几十元,农民群众却需要提供各种证明,专门到乡镇机关所在地农村信用社领取,由此产生的交通费用和其他费用较高,农民群众对此类政策往往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力。四是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行政运行成本较高。为保证每项政策的落实,县、乡政府和村组织都需要层层部署,安排专人进行落实,要召开会议、转发文件、制作宣传资料、编制账卡表册、核实面积、协调矛盾纠纷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这些由县、乡政府承担的配套资金,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一定压力。

2、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违纪违规操作现象。一是惠农资金存在截留和挪用现象。目前,我县惠农资金的发放实行“一卡通”方式,但就群众反映来看,仍有个别乡镇对惠农资金存在截留和挪用现象。主要是乡镇政府和所在地信用社机构通过“打招呼”或“说情”的方式,延迟惠农资金的上卡时间,移作他用。二是惠农资金的发放渠道单一。作为陕北欠发达地区,我县大多数乡镇往往只有农村信用社一种银行类服务部门,惠农资金的发放渠道“单一化”现象较为普遍,加之个别信用社职工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农民群众不能够及时领取惠农资金。各乡镇信用社也存在着“以人力不够,工作量太大” 2 为由延迟惠农资金发放时间,从而赚取高额利息收入的现象。三是以惠农资金抵消个人账务的问题时有发生。个别乡镇信用社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对一些在该社有账务情况的农民群众实行“以资抵债”,拒不兑付农民群众合法享受的惠农资金,个别村干部也利用手中权力,截取部分群众的惠农资金抵消个人债务,严重违反了惠农资金发放的有关规定。四是个别惠农政策的推行实行“一刀切”,未体现公平原则。个别乡镇和农村干部,责任意识不强,“不愿得罪人”心理严重,对相关政策不分类、不评比,直接“一刀切”,缺乏公平。如,个别村对农村低保的发放,实行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方可享受低保的制度,严重削弱了农村低保对保护其他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五是骗取惠农资金和冒领现象严重。个别村组干部和乡镇干部勾结,采取虚报、瞒报、漏报、多报等方式,夸大个人土地面积,骗取国家惠农资金。个别乡镇干部利用农民的弱势地位,采取恐吓、强制等手段,骗取农民惠农设备,如,2010年初,我县纪委严肃查处了个别乡镇干部以农民不会计算机操作为由,低价购买省、市扶持我县农村地区建立信息综合服务站的计算机设备。

3、相关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不够。一是职能部门缺乏责任意识。一些政府部门推行惠农政策过分依赖乡镇政府,对乡镇政府提供的各项数据统计不作深入调查,完全信任,对乡镇政府执行政策情况也缺乏必要 3 的监督检查。同时,个别乡镇政府不能正确看待惠农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惠农政策的推行和惠农资金的发放看成是对农民的“施予”,在执行过程中方式方法简单,手段单一。如,部分乡镇对农村低保评选工作仅仅以村组上报的人员名单为依据,不做具体调查评判;对个别惠农项目资金使用上监管不力,导致农民群众不能满意频繁上访。二是专门监督部门监督能力有限,效果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业务不断增多,加之干部人数有限,只能通过开展定期的专项监督,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无法开展长期的专门监督。同时,乡镇纪委难以有效发挥监督检查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惠农政策的执行效果。三是群众监督意识淡薄,无法形成监督合力。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个别数额较小的惠农资金往往不放心上,对这类资金的发放采取漠视的态度,不想监督,不愿监督思想严重,难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难以发挥作为最直接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

4、惠农政策落实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惠农政策的推行以“单向式”为主,对于政策推行的效果和惠农资金的使用往往缺乏一定的信息反馈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只管推行政策,却不注重对政策实施效果特别是农民群众对该项政策实施的意见建议,导致既不能为政策制定部门改进和修订政策提供依据,也不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确保强农惠农资金和政策落实的对策和建议

1、注重开拓创新,做到便民便管。首先要创新性地建立健全一系列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办法和制度规定,将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范围、分配、配套、拨付、使用、报账、监督及农业财政支出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用制度规范强农惠农政策的执行,使得政策落实快捷有序,切实有效地防止政策落实过程中“截留”、“变相””、“肠梗阻”等问题产生。其次要积极探索惠农政策和资金整合直通发放的路子,实现所有惠农资金“一折通”。整合补贴种类,简化合并惠农补贴的类别,使计算依据相同的补贴合并为一种补贴。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其计算依据相同,对一家一户的农民来说,怎样计算,享受的补贴数额是一致的,农民没有因此而受损,与其分开不如合并;退耕还林的粮食补贴、种苗补贴和现金补贴均以退耕面积为依据,也可合并为一种退耕还林综合补贴。通过对财政补贴的整合,可大大减少补贴的运行成本。改革发放模式,在补贴发放的时间要求上,不能分项制定,应该统一发放。对一个地方而言,无论补贴的种类有多少,发放的次数不宜超过两次。补助资金发放方式总体上要围绕“整合资金、规范程序、集中打卡、社会化发放”的工作思路进行,重点是建立以指标统一下、资金一户管、服务一站办、结算一线通、补助一折发、核算一本账为核心内容的“六个一”改革模式。通过探索创新,国家各项惠农补贴的种类、内部管理职能的分工来一次重新整合,以 5 达到便民、便管之效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做到政策深入人心。强农惠农政策是党和政府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事关党和政府形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各地、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工作,应采取形式多样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和掌握政策。结合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执行力和操作力,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例如有的地方把中央、省、市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编制成册,在政策分类、项目名称、文件依据、扶持对象、扶持标准、落实情况等方面加以明确,以致“农民朋友一封信”的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发放,特别是向自然村发放。有的地方组建了教职工演艺队的农民演艺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广泛宣传。有的地方把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工作作为全省正在开展的“三万”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逐户进行宣传,使党强农惠农政策家喻户晓。

3、加大“五公开”力度,做到公开透明。凡是涉及到强农、惠农的政策,各级党委、政府,村级组织都要实时公开,不仅要在政策推行前进行公开,也要把政策推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严格落实村务公开,按照村 6 务公开的要求,加强惠农补贴资金的公示力度。发放惠农补贴的对象和依据、数据,村、组要严格把关,各职能部门要严格审核,经公示并且村民无异议后才能上报,补贴下拨后及时张榜公布。与此同时,各相关监督部门也要全面掌握各类强农惠农资金的种类、数额和发放标准,核实各类资金的管理、发放和使用情况,做到“三公开上一墙”,即公开政策标准、公开举报电话、公开受理单位,各类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在乡、村两级政务公开栏上墙。对各类强农惠农资金实行阳光操作,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政策公平公正执行到位。一是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首先要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纠风网站、纸质问卷调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举办现场的征询意见活动,并聘请村级纠风监督员等多种渠道和方法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其次要深入基层,主动下访,就是变上访为下访。二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每年,由县纪委、县监察局牵头,从财政、审计、物价、农业、林业、等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乡、村三级当年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做到监督检查常态化。对检查中发现的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私分强农惠农资金以及违纪违法问题要认真调查,加大对违反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行为和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在新农村建设中违反有 7 关规定、不顾农民意愿,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损害农民利益的各种行为,严肃查处贪污、挪用、克扣、套取各项惠农资金以及与民争利的行为,严肃查处在贯彻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权益。并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建立健全政策推行的信息反馈机制。重点抓好对各项惠农政策执行效果和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收集、研判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篇: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市监察局

随着城乡统筹建设步伐的加快,投入农业、农村、农民的资金不断加大,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今年4-8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依托新成立的42个片区纪工委监察分局,整合力量,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专项检查,发现由于制度机制设计以及县乡财力不足、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强农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检查主要围绕2008年以来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新农合、农村五保、低保及到户各类补助补贴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在组织形式上,采取以市纪委监察局督导、区县纪委监察局业务指导、片区纪工委、监察分局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整个检查从2010年4月下旬起至8月下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各区县作好动员、人员组织,政策法规培训,相关情况摸排等工作。二是检查治理阶段:片区纪工委监察分局牵头的各工作组,开展对辖区内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治理工作。三是整改提高阶段:各区县及相关涉农部门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对苗头性、普遍性问题通过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此次检查突出了四个特点:一是创新检查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监督检查力量:全市以片区纪工委监察分局为主体,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为督导,区县纪委、监察局、纠风办业务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成立42个工作组开展检查工作。二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突出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重点对2008年以来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特别是前期已发现存在较多问

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退耕还林、救灾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强专项检查,并要求各区县针对本地实际情况,选取一两个专项,加强重点检查。三是注重实效,不走过场:利用5个月的时间进行专项集中检查,保证各检查组有充分时间,走村入户,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开展工作,逗硬检查。四是注重综合效果:注重在检查中宣传党委政府政策;注重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对于检查中发现的线索,利用纪检监察的优势,迅速组织调查了解,确有违纪情况的,立案调查,迅速处理;注重经验总结,通过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检查,各检查组共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建议150余条,形成调研文章10余篇,并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到户补贴“一折通”当中存在的问题等形成专报信息、情况参阅报相关领导决策参考。全市共查处涉农政策、资金案件34件,挽回经济损失156.76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21人,组织处理12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检查工作成效明显,广大农民群众反映良好。省纠风办两次发专报通报全省要求学习推广宜宾的做法,市委冬生书记也对此项工作做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二、强农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投入资金总量不足,投入主体过于多元。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农民普遍存在收入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要办的事很多,尽管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力度,但资金总量仍然严重不足,尤其在农田水利、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为突出。此外,支农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分配涉及发改、财政、扶贫、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民政等多个部门,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投资渠道过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少数项目限制条件过多,基层工作较难开展。一些惠农项目的限制条件过多,资金安排不足,实施难度较大。如:粮食直补种粮面积难以核实,导致

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引发矛盾;“能繁母猪”数量和界定核实困难;农村低保对象界定缺乏适用性强的评定标准等等。

(三)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单位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由于县乡两级财政困难,未及时安排相关专项资金,导致强农惠农资金被挪用。二是资金拨付进度较慢。由于部分项目实施时间长、进度慢、验收结算不及时或未实施,导致资金拨付慢。三是未严格执行专账专户核算。个别单位未按专项资金管理要求,严格执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造成专项资金与单位正常工作经费混列混支,账目反映不清。

(四)项目管理未形成合力,项目效益发挥较差。一是由于强农惠农政策涉及部门多,部门的条条框框多,“越位”与“缺位”同时存在,影响项目建成的管护。二是一些项目在前期申报时,未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造成管护责任、管护措施不到位;三是乡镇和部门在意识上“重建轻管”,没能很好地引导群众建立管护的长效机制,这种现象突出反映在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后期维护不到位,项目效益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五)同类工程预算定额标准不一致,项目推进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乡镇、同一整合区域,实施同类型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一致,但投资标准不一致,并且有的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差距还比较大,如:金土地项目与农综土地治理、高产稳产农田、旱山村等项目引用定额就标准不一,造成在推进过程中矛盾突出。

(六)地方配套资金过多,难以落实到位。上级在安排强农惠农项目时,往往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投资配套或只有政策无资金,由于西部地区相当比例的县级财力困难,一些项目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到位,项目实施受到影响。

(七)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行政运行成本较高。为保证每项政策的落实,县乡政府都需要层层部署,组织人员抓落实,召开会议、转发文件、制作宣传资料、编制账卡表册、核实面积、协调纠纷等,相应增加政府行政运行成本,而这部分经费按项目要求,均完全由县、乡政府自行承担,普遍感到压力很大。

三、对策与措施

(一)理顺强农惠农的关系。在制定政策时,应对强农和惠农政策做一个基本的界定,强农政策应侧重从增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设计,着眼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惠农政策应侧重于让农民群众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着眼于保障农民群众生活,提升农村生活水平。惠农是基础,强农是方向,应紧密结合实践经验梳理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同时从条条上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避免投入主体多元,确保最大限度发挥涉农资金综合效益和项目政策效应。

(二)建立补贴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机制。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需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需要工业的反哺,需要城市的帮扶,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要探索建立补贴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效果,发挥补贴资金的效益。要引导带动各方面的投入形成强农惠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财政直补、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代补等多元投入激励格局,形成新型工农、城乡互补关系。

(三)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针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问题,要及时纠正,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针对滞留、资金拨付进度较慢问题,要督促各项目单位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强项目过程的跟踪检查和完工后的验收管理,严格按合同履约,及时做好资金拨付。针对专项资金未专户储存、专账核算、账务核算混乱的情况,要加强检查督促,及时纠正,同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各乡镇和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四)统筹兼顾,尽量减少地方财政的配套压力。鉴于西部多数县级政府财政比较困难,省、市政府应尽可能减少配套或适当降低地方配套比例。同时,要

进一步严格控制出台新的要求县级配套的政策,应区别不同类别的县(区)财力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配套政策,减轻县级安排配套资金的压力,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五)完善项目建管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自下而上”的竞争申报机制,坚持工程规划“民评”、工程方案“民选”、工程内容“民晓”的工作运行机制,激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热情。认真落实建设责任和管护责任,积极探索农村公益设施管护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强农资金投入效益。加强项目资金使用中的监督管理,提高各项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简化工作程序,改变补贴方式。充分利用乡镇便民服务站,在不改变主管部门政策解释权、补贴对象认定权、补贴资金确定权、补贴程序审核权的前提下,将各类强农惠农补贴项目、标准、金额、领取时间、地点和方式,以“一册明”通知到户,以 “一卡通”发放到户,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七)建议财政支农项目归口申报和投资计划早下达。一是能整合的各类强农项目,统一向上级部门申报,减少基层工作量,降低项目管理运行成本。二是尽可能统一同类工程的项目投资标准。三是提前下达项目申报指南及投资预安排计划,留足时间确保项目前期方案编制,以更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调动群众筹资投劳、参与和监督政策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篇: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愈发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政策,含括了教育、种粮、养殖、日常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给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带来了实质性利益。然而,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执行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农民群众对此看法强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惠农政策作用的发挥。本文将以绥德县执行惠农政策情况为例,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相关部门对中央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知晓率和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是涉及惠农政策的部分业务部门和乡镇政府对惠农政策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将惠农政策简单的理解为“发钱行为”,加之我县处于落后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财力资金有限,对政策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往往仅限于以文件讲政策和以会议谈政策,不能够直接深入群众中间宣传政策的核心要点,农民群众对政策的核心本质难以充分掌握。

二是“五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农村村务不公开现象尤为突出。村委会本应对各项惠农政策执行的范围、发放方式、资金额度等内容进行提前公开和预知,但往往得不到落实,导致群众对相关政策不知晓、不熟悉,只能是在村干部执行政策后才得知该政策的存在。三是政策资金数额较低,群众积极性不高。惠农资金项目多,涉及的范围广,惠及了几乎所有的农民群众,但个别惠农政策划分到农民个人之后,只有十几元到几十元,农民群众却需要提供各种证明,专门到乡镇机关所在地农村信用社领取,由此产生的交通费用和其他费用较高,农民群众对此类政策往往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力。

四是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行政运行成本较高。为保证每项政策的落实,县、乡政府和村组织都需要层层部署,安排专人进行落实,要召开会议、转发文件、制作宣传资料、编制账卡表册、核实面积、协调矛盾纠纷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这些由县、乡政府承担的配套资金,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一定压力。

二、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违纪违规操作现象 一是惠农资金存在截留和挪用现象。目前,我县惠农资金的发放实行“一卡通”方式,但就群众反映来看,仍有个别乡镇对惠农资金存在截留和挪用现象。主要是乡镇政府和所在地信用社机构通过“打招呼”或“说情”的方式,延迟惠农资金的上卡时间,移作他用。

二是惠农资金的发放渠道单一。作为陕北欠发达地区,我县大多数乡镇往往只有农村信用社一种银行类服务部门,惠农资金的发放渠道“单一化”现象较为普遍,加之个别信用社职工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农民群众不能够及时领取惠农资金。各乡镇信用社也存在着“以人力不够,工作量太大”为由延迟惠农资金发放时间,从而赚取高额利息收入的现象。

三是以惠农资金抵消个人账务的问题时有发生。个别乡镇信用社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对一些在该社有账务情况的农民群众实行“以资抵债”,拒不兑付农民群众合法享受的惠农资金,个别村干部也利用手中权力,截取部分群众的惠农资金抵消个人债务,严重违反了惠农资金发放的有关规定。

四是个别惠农政策的推行实行“一刀切”,未体现公平原则。个别乡镇和农村干部,责任意识不强,“不愿得罪人”心理严重,对相关政策不分类、不评比,直接“一刀切”,缺乏公平。如,个别村对农村低保的发放,实行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方可享受低保的制度,严重削弱了农村低保对保护其他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

五是骗取惠农资金和冒领现象严重。个别村组干部和乡镇干部勾结,采取虚报、瞒报、漏报、多报等方式,夸大个人土地面积,骗取国家惠农资金。个别乡镇干部利用农民的弱势地位,采取恐吓、强制等手段,骗取农民惠农设备,如,2010年初,我县纪委严肃查处了个别乡镇干部以农民不会计算机操作为由,低价购买省、市扶持我县农村地区建立信息综合服务站的计算机设备。

三、相关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不够

一是职能部门缺乏责任意识。一些政府部门推行惠农政策过分依赖乡镇政府,对乡镇政府提供的各项数据统计不作深入调查,完全信任,对乡镇政府执行政策情况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同时,个别乡镇政府不能正确看待惠农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惠农政策的推行和惠农资金的发放看成是对农民的“施予”,在执行过程中方式方法简单,手段单一。如,部分乡镇对农村低保评选工作仅仅以村组上报的人员名单为依据,不做具体调查评判;对个别惠农项目资金使用上监管不力,导致农民群众不能满意频繁上访。

二是专门监督部门监督能力有限,效果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业务不断增多,加之干部人数有限,只能通过开展定期的专项监督,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无法开展长期的专门监督。同时,乡镇纪委难以有效发挥监督检查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惠农政策的执行效果。

三是群众监督意识淡薄,无法形成监督合力。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个别数额较小的惠农资金往往不放心上,对这类资金的发放采取漠视的态度,不想监督,不愿监督思想严重,难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难以发挥作为最直接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

四、惠农政策落实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惠农政策的推行以“单向式”为主,对于政策推行的效果和惠农资金的使用往往缺乏一定的信息反馈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只管推行政策,却不注重对政策实施效果特别是农民群众对该项政策实施的意见建议,导致既不能为政策制定部门改进和修订政策提供依据,也不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

对策及建议:

一是要创新方式,拓宽载体,进一步加大对各项惠农资金的宣传力度,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为各项政策的推行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二是要加大“五公开”力度。凡是涉及到强农、惠农的政策,各级党委、政府,村级组织都要实时公开,不仅要在政策推行前进行公开,也要把政策推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三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政策执行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和服务意识,制定明确的工作方案,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查分析。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定期不定期专项检查活动,逐步加大对乡镇纪委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县乡两级纪委的沟通力度,严肃查办违反惠农政策规定、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同时,积极发挥农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在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优势,积极引入群众监督。

四是要建立健全政策推行的信息反馈机制。重点抓好对各项惠农政策执行效果和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收集、研判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篇:[修改版]浅谈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查报告 龚万炳

听过要钱要出纠纷的,没听过给钱给出矛盾的,可这种怪事却在惠民政策执行中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乡镇作为直接面对农民的最基层国家政府机构,就理所当然的成了矛盾的集中点。

1、“三免一补”。

由贫困生或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写《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申请表》,后由校长、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审,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教育局、财政局审定,再由学校发放。这就是“三免一补”现行评定发放程序,其中《申请表》上乡村两级盖章的栏目,引用一名校长的话“请你盖章那是尊重你”。作为评审主体,校长和教师们早被繁重的教学业务和各种达标累得“鞠躬尽粹”了,就三、五十号人又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100多平方公里内群众的贫富和病灾?而所谓的学生家长,评审时不过就近找几个做做样子罢了---家长们跑的跑、忙的忙,学校又上哪儿找人去?即使家长们都来了,即使抛开私心杂念,诺大个面积里谁又能对谁知根知底?而所谓“公示”,不过是将名单贴在校园公开栏内,教职园工看看、年幼学生看看罢了,让家长们来回跑个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去看“公示”,估计也不太现实。这样的评审,即使不存在循私枉法、优亲厚友,它也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应享尽享,存在问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而一旦出现问题,群众和社会各界便将矛头直指基层政府,政府因其职责所在,还不能一推了之!

既然存在问题,就一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三免一补”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评审主体权责不符和评审程序不到位。解决办法:由贫困学生或家长填写《申请表》,统一交村委会,由村两委、组长、村民代表集中初审后报学校,由学校拟定资助名单及资助方式,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十天后无异议的,由政府盖章并返交学校填写《“三免一补”学生名单拟定表》报县教体局、财政局审定,方可定为资助对象。

2、粮食直补。

粮食直补是国家将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是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然而,由于补贴依据、补贴对象、补贴方式、补贴时间的不协调和不配套,造成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问题多多,矛盾重重。

如果依据实际种粮面积,一是上级分配下来的指标可能大于或小于实际种植面积,按亩分配,区域范围内亩均补贴标准将无法统一;二是粮食种植在本县分春秋两季进行,直补到农户时间如果要求在8月底前完成,秋季作物面积根本无法计算。

如果依据税改面积,一是上级分配指标面积与税改面积能否相符;二是部分土地撂荒户直补资金发放将成为矛盾焦点。解决问题的建议:按照统计惯例,明确上秋季至本夏季为本粮食直补周期。严格以税改面积为依据,各乡镇在5月底前将群众撂荒耕地认真统计并在税改面积中减掉,然后将补贴标准、到户面积以村为单位公示确定,群众无异议后方可录入财政补贴管理系统,数据上报县财政局核对无误后进行数据锁定,最后严格按照核定数据进行足额补贴到位。

3、农村低保。

农村低保作为国家“全民低保”的一部分,使广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切实保障,让广大农民切实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然而以“人均纯收入”这个抽象而动态的数字作为评定依据,却让乡村两级在执行过程中左右为难,踌躇难定,吃足苦头。

没有统一且适用性强的评定标准和明确的政策界限(别提什么“人均纯收入”,那数据对群众根本没有说服力),让乡镇如何操作,农民如何评定?但钱还得想办法发下去,如是就出现了“各乡各规矩、各村各评法”,评定依据五花八门,评定标准千奇百怪,最终导致该项惠民力度最大的“香饽饽”变成“乡怕村怨民恨”的“烫山芋”,钱发了多少,矛盾就有多少。一个乡镇干部作联自嘲曰:“你也要、他也要,只些许银子,给谁是好?穷也争、富也争,就一帮懒人,不发也罢!”。

解决办法:

一是具体评定条件,明确保障对象。

⑴应保未保户:不够农村五保条件,而又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三无”特困人员;(2)重病重灾户:家庭主要劳动力患重大疾病或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无法维持基本生活。(3)特殊困难户:生存条件差且年老、体弱或多病,又无其他经济来源的特困农户;(4)残疾人: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弱智或重度精神病人;(5)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⑹政策范围内规定享受低保的特殊对象。

二是公开操作程序,群众民主评议。

⑴将保障对象评定条件以组为单位上墙公布并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⑵由困难农户提出书面申请,村两委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实到人数占应到人数的60%以上有效),公开民主评议保障对象;⑶民主评议保障对象名单上必须附简要享受原因,并以村为单位公布15天,群众无异议后完善相关资料报乡镇政府审定;⑷乡镇组织人员按名单逐人核实,对不符合享受条件的要与当事人面谈并形成书面材料备档。审定享受保障的对象名单再以村为单位公布10天以上,确无异议,方可报县民政局审批。

惠农政策的落实,只要实现了政策配套、机制健全、权责分明、评审公开、程序到位、监督得力,乡镇才有打造亲民政府的基础,干群关系也将得到彻底改善,广大农民就能真正享受政策的实惠。

2009年3月10日

第五篇:强农惠农政策初稿

连五乡强农惠农政策、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

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连五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前来我乡检查和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连五乡强农惠农政策、灾后重建和危房改造工作汇报如下:

县委强农惠农工作会议之后,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负责我乡强农惠农等各项资金自查自纠工作,现就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灾后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真正落到实处。

一、连五乡基本情况

连五乡位于张家川县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全乡共有14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3421户,总人口16468人,其中回族人口11170人,占总人口的67.8%,分布在八杜沟流域和偏牛沟流域,三道梁两道沟四面坡,平均海拔1865米,共有耕地面积45710亩,人均占有耕地2.72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回汉杂居的贫困乡。2010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936元。

二、我乡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 2008年粮食直面积32260亩,补贴资金13198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113109万元;2009年粮食直补面积30233亩,补贴资金127585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045264万元; 2010年粮食直补面积27353亩,资金124314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18465万元;2011年粮食直补面积27985亩,补贴资金14499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91603万元。

2、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2009年2906.6亩,粮食补贴资金58132万元,现金补贴21386元;2010年3975.9亩,粮食补贴资金278313万元,现金补贴79518元;以上资金全部打入了农户一折通账户。

3、家电下乡、汽摩补贴

我乡从2009年开始执行国家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资金已补贴127500.37,全部由一折统发放。

4、农村低保、五保、医疗救助

现我乡享受低保1063户3656人,五保92人,2009年发放农村低保503户,1864人,资金1128984元,五保供养 92人197432元。2010年低保2022456元,五保202032元。2011年低保604697元,五保141174元。已按季度将资金全部打进农户的一折统存折。

5、各种军人生活补贴资金

2009年复退军人21人,在乡退伍军人19人,伤残军人3人,共计发放补贴资金137928元。2010年复退军人21人,在乡退伍军人22人,伤残军人3人,共计发放补贴资金176390元。2011年前半年,复退军人21人,在乡退伍军人24人,伤残军人2人,建国前老党员4人,共计发放补贴资金92030元。已按季度将资金全部打进农户的一折统存折。

6、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两女户结扎奖励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2009年8户8700元,2010年8户7830元,2011年7户6960元;独生子女奖励2009年3户 360元,2010年5户2800元,2011年7户720元。

7、良种补贴

良种补贴2009年2511户156000元,2010年2597户156000元,2011年2640户156000元,全部打进农户的一折统存折。

8、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食宿、课本费用,困难补助资金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食宿2009年275人103125元,2010年399人172625元,2011年522人261000元;课本费用免除2009年6106人,2010年5749人,2011年5190人

9、新型养老保险

我乡共核实参保人数8327人,征收现金979560元,60岁以上待遇领取老人1568人,发放补助金943745元。

10、村干部报酬

2009年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42人250500元,养老保险补贴42人12600元;2010年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42人,250500元,养老保险补贴42人12600元;2011年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42人250500元,养老保险补贴42人12600元

三、灾后重建进展情况

我乡严格遵照《张家川县农村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精神,按照“户报、村评、乡定、县审”的评估程序,全乡确定分散自建。分散自建农户已完工入住的675户3375间,资金兑付到位。

前后14次共计接到并发放各类救灾物资59多种4037件(包),救灾面粉12000斤,救灾帐篷310顶,“三孤”人员生活补助资金215004元,“三无”人员生活补助资金818400元。

三、扩大内需进展情况

1、危房改造

2009年县上共下拨我乡危改农户181户,共下拨资金97.4万元,(含中央补助50户,45万。)2010年县上下拨危改农户140户,共下拨资98万元,(含中央补助70户,70万元);2011年县上共下拨我乡危改农户100户,其中中央补助危改农户80户。档案以完善,资金已兑付。

2、沼气池建设

2009年我乡黄家村,张家村,陈家村共建沼气池150眼。2010年我乡李家村,兰家村,四合村,连五村,中心村共建沼气池200眼。2011年我乡马咀村共建沼气池30眼。

3、一事一议项目

2010年我乡黄家村,张家村,兰家村,陈家村实施一事一议巷道硬化项目,已全部完工,县财政奖补59万元。2011年我乡中心村,李家村实施一事一议桥梁建设项目两座,李家村桥梁建设已竣工,中心村桥梁基础工程已完工,两座桥梁县财政奖补8万元。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

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我乡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方案,并且报县财政局备案。针对每一项惠农资金、生活补助和救灾款物都分别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并抽调专门人员组建专门机构,以此来加强对每项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每一项救助资金发到需要救助的人手中,每一批物资都发放到受灾群众的手中。

2、严格审批程序,依法依据办理

所有的财物都经过各自分管部门登记造册、申报、评审、公示,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进行实名制发放,严防财物被乱占乱用,对私自造假、徇私舞弊者进行了严肃处理,并且依法追回财物。乡上与各村负责人、驻村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谁分管谁负责,层层抓落实,把责任落到具体人上。

3、大力开展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

对农户进行强农惠农政策、贫困救助程序,合作医疗报销程序等相关信息进行大力宣传,悬挂横幅20多副,书写标语50多条,板报40多期,有效地宣传了党和国家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策方针,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

4、及时查漏补缺,建立健全机制

我乡领导对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走访查问,对资金落实不到位,修建不力,整改不及时的人和村进行督促,强力抓落实。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让群众真正的实惠。

五、存在问题

1、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户对粮食直补与农资综合补贴的性质理解不透彻。

2、财政所人员较少,由于两册互换工作量大面宽,造成两册互换工作开展难。

六、今后打算及建议

1、继续完善种粮农户的耕种面积,以实际种粮为准,将资金兑付给农户。

2、加大公示力度,增减透明度,坚决杜绝双重领取补贴的现象。

3、协调银行,加快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发放工作,将补贴资金及时兑付到户。

下载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强农惠农政策

    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汇编 一、农业系统 (1)、粮食直补 文件依据:中央1号文件 扶持对象:种粮农民 扶持标准:按计税面积每亩补贴13.5元。 (2)、良种补贴 文件依据:中央1号文件 扶持对象:种......

    强农惠农政策自查自纠

    皂户李镇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 贯彻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汇报为切实把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按照上级要求,皂户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具体抓,形......

    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单

    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单一、促进生产发展及各类补贴政策 1、2011年粮食最低收购价(中央政策) 2011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

    落实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大全

    落实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县 农 办 纪 检 组 (2009年8月)近年来,东安县县委、县政府推行“基层工作法”, 狠抓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通过加强组织......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县财政局关于强农惠农补贴政策 落实情况的汇报 县政府办: 根据你办的通知要求, 现将我县近年来强农惠农补贴政策落实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农惠农补贴落实情况及成效近年......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报告(定稿)

    平农办发„2012‟43号 中共平凉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关于强化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重大原则、各项制度和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情况的总结报告 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制度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办法 一、为使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进行监督。 二、监督对象。 (一)农业、民政、卫生、教育、林业、畜......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选编

    ***镇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选编 1、目前,我县实施的强农惠农财政补贴项目资金有哪些? (1)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农资综合补贴;(3)农机具购置补贴;(4)能繁母猪饲养补贴;(5)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补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