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类—活动类】北京科技大学“贝壳青年节”顺利举行(xiexiebang推荐)
【新闻类—活动类】北京科技大学“贝壳青年节”顺利举行
为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彰显北科大学子的青春风采(先交代目的主旨),北京科技大学团委携九大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及20余家学生社团、10余个班级团支部于2010年5月9日下午在北科大奥运五环广场举办了以“吾动贝壳,肆意青春”为主题的“贝壳青年节”大型活动,全校千余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贝壳青年节”分为“中心舞台”、“心语茶舍”、“青春站台”、“学院特区”和“活力街区”五个主题活动区,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相比起以往学生活动以展示为主的形式,本次文化节在形式上更加注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总写活动的内容,下面分别描写各个具体的亮点)
搭建在奥运场馆前的中心舞台凭借着绚丽多彩的歌舞演出和独具特色的轮滑、魔术、太极拳等表演成为最具人气的活动区。吉他协会、“追逐”乐队等演唱的摇滚歌曲点燃了现场观众火热的激情,现代舞团精彩炫酷的街舞表演将整个演出推向了高潮,各种高难度的轮滑表演更是引爆了现场观众的掌声和尖叫。
坐落在中心舞台正前方的心语茶舍成为大家品茶论道、沟通交流的温馨小屋。在这里,校党委副书记谢辉与青年学生共赏茶艺表演,交流思想感情,同时表达了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他希望我校学生能继续弘扬五四精神,在拼搏奋斗的同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谢书记高度赞扬了本次文化节,称“本次活动比以往的活动更加丰富和与时俱进,更加迎合青年学生的文化需求”。
在中心舞台南北两侧的青春站台上,一辆由北向南“开往青春的地铁”分为“五四风云录”、“青年英雄谱”、“科技报国志”和“贝壳新青年”四个展区,向同学们讲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和北科大青年的奋斗历程,求是学会宣讲团的同学们为大家进行了现场解说。
在学院特区中,北京科技大学九大学院齐聚一堂,进行独具学院特色的文化展示与互动体验活动。土环学院的智能车竞速、趣味结构赛,机械学院的机器人表演,信息学院的数字时钟小发明无不彰显着科技的魅力;应用学院的“快乐理学嘉年华”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理学的美丽;经管学院的“多人合写毛笔字”让人对团队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法学院的“盲人贴像”等小游戏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外国语学院的“微型世博会”展示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多彩、匠心独运的活动让同学们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活力街区内,校内的20余家学生社团和10余个团支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绿盾环协“物物交换市集”向同学们宣传着低碳环保的理念;红十字会现场教授急救知识;曙光公益协会通过教授折纸鹤的方式传递爱心;材料0906班级团支部现场进行了双节棍表演„„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其中,皮影协会精美绝伦的皮影小人吸引了广大学生的注意,不少同学纷纷拿起小人儿学起了皮影戏表演,体验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演出用的所有皮影小人都是自己做的。虽然制作的过程比较繁杂,但是每学期我们都尽力完成一次公演,扩大对这种传统技艺文化的宣传。”该协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道。
广大参与“贝壳青年节”的学生均对本次活动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希望日后能经常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很多关于五四运动、关于青年精神的东西。通过各种张扬青春个性和展现自我才华的活动,我对新一代青年人所应当具备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文法学院一名大四的学生说道。(采访观众)
“这次活动很丰富,很精彩!”,“中心舞台的表演真是太棒了!”,“比较有新意,能够看出来是经过长期和精心准备的!”,“我的节日,我做主!”,“要做北科新青年”„„在出入口处的“青春宣言”板上同学们留下了参与此次互动的体会和感受。
忆往昔,钢院学子勇立潮头,树立钢铁强国之志向;看今朝,北科青年意气风发,投身科技报国之洪流。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代的北科大青年将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秉承北科大“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谱写青春赞歌!(最后的总结)
第二篇:北京科技大学 “青年工作大讲堂”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活动顺利举行
我校“青年工作大讲堂”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活动顺利举行
团委组织部 2013-4-7 13:04 Sunday 团学快讯 浏览14 评论0
4月2日晚7点,北京科技大学“青年工作大讲堂”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在镭目报告厅举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祥阳同志为我校团学干部带来了“青年工作与学生干部成长”的主题报告。校团委书记会成员、各学院团委书记、校团委委员及校级学生干部近200人参加了培训。校团委书记刘晓东主持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高祥阳老师首先表达了对北京科技大学的特殊感情。高老师说,因为工作原因曾经不止二十次来到科大,对于科大的学生工作水平和团学工作队伍印象深刻,今天来到这里非常亲切。
随后,高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思考。第一,关于高校工作中对“变”的思考。高老师曾经长期从事高校学生工作,他认为高校应该立足于对“变”进行思考,对思维活跃的新时代青年学生,不能拿着过去的尺子丈量今日的青年,学会如何用过去“静”的理论引领如今“动”的事物,在工作的覆盖面、透视度等方面下功夫。第二,关于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人影响的思考。高老师曾在北京市委教工委从事安全稳定工作,对于社会思潮的影响有深入的研究。高老师说,青年人十分迫切地希望从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但常常进入无意识非理性的绝对选择,这已经成为青年群体的基本面。高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曾经开展的关于高校学生舆情预警模型的研究,这项研究揭示了主流价值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传播的基本规律,将青年学生的信息选择定位于“小众、多元”。高老师指出,过去的尺子一直在变化,但高校工作者要善于把握青年人的规律。
对于新时期高校青年工作特点的思考,高老师希望大家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身与心,二是知与行,三是虚与实,四是德与才。第一,努力做到身心健康。高老师说,强健的体魄是生命和知识的载体,一切活力的来源。近年来,因身体原因发生的意外猝死和因心理原因发生的自杀案例呈上升趋势,形势堪忧。作为学生骨干,既要养成和保持锻炼的习惯,有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体质,更要注重加强心理修养和价值观养成,有强大的内心和主流的价值观,正确看待挫折并从中汲取养分,充满正能量。第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高老师希望大家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不仅具备高深的知识,还要有行动力和执行力。作为团学骨干,学业上要尽可能优秀,始终不放松自己的学习,让自己学有专长,这也是今后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积极参与团学工作,参与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勇于担当,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全面素质。第三,努力做到虚实结合。做事要务实,谋事要务虚。高老师说,我们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但是务虚不是空谈。作为团学骨干,策划活动,开展工作,包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任何事情,要实之又实,讲实用,求实效。但工作之外,务实的同时要注意务虚,用理论武装思想,深化理念认识,总结提升思想境界。第四,努力做到德才兼备。高老师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才不足无以报国,而德有亏足以害人,足以误国,不堪大用。作为团学骨干,要致
力于成为可堪大用之才,不仅要有高深的知识,要有过人的才干,关键还要有优秀的品德。一是注重个人品德和修为,仁义礼智信,不可或缺和偏废;二是社会公德,勿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勿以人为而为之,勿以人否而不为;三是政治品格,与党保持一致,对祖国和人民深怀感情,对人民的利益和情感具有深切的体会和认同,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双转交织”特殊阶段的社会问题保持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看法和思考。高老师说,在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中缓释的变化比激烈的社会变革更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作为优秀大学生青年,要有理想、有情怀、有坚守、有追求,不为杂音噪音所扰,不为社会浮华所惑,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今胜于昨的基础上跟随我们党和国家创造新的成绩。
高老师生动精彩的讲解引发了团学干部们的积极思考与踊跃提问。在交流环节中,当谈及如何在团学工作中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高老师说,在团学工作中我们有权利选择,同时更要坚定选择,即使外面有再多的扰动也要坚定前行,不要把团学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来做而是要当作一种事业。在工作中,思考和谋划未来,分享心得与感受,做更适合自己的选择,从而心定、心静、心强。当回答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引领青年思想时,高老师感慨万分,指出要对青年充满信心,注重青年成长规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加深研究、调整改进工作,才能有效激发青年的创造力与活力。
交流最后,高老师深情地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伟大的时代,青年
人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我们要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好,明天的美好一定会有我们的创造和贡献。中国梦也是青年人心中的梦,青年人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用行动让国家和民族的梦早日实现。
此次培训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据悉,为深入学习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团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团学干部青年工作的理论素养、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团委于今年特别启动了“青年工作大讲堂”,讲堂将以往“集中式”培训模式调整为“常态化、不断线”的教育系列活动,紧密围绕青年工作实际,力求“高水平、有深度”,邀请青年工作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团学干部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讲堂每月一场。
附:高祥阳,1998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制史专业毕业,法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在校期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学生处处长。2006年起,曾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副局级)、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等职务。
第三篇:北京新闻类书店导购说明
北京新闻与传播类图书导购建议书
1)新华社的新闻书店——以出版购买新华出版社为主的一家新闻
类书店。从环线地铁长春街站下车(东北出口),向东走100米即到,可办理邮购托运。
2)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发行部——以广播电视类书籍为主的新闻
书店。从一线地铁南礼士路站下车(西北口),乘车向南一站到西便门站下(或向南步行15分钟),滨河路2号即是。联系电话:86092865或86093583,负责人刘利东。可办理邮购托运。
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书店——以人大出版社出版的人大新闻学
院书籍为主,专门有一个新闻类书籍专柜。从广院北门向西到定福庄农行前坐车(731路)直接到海淀黄庄站下车,过天桥向前(北)30米大十字路口即是。可办理邮购。
4)社科院书店——以出版社科院书籍为主,也有新闻类书籍。坐
一线地铁到建国门站下车(西北出口)下前(西)路北社科院大楼下即是。
5)万圣书园——以各类社科书籍为主,也有一个不大但可能
“淘”到好书的新闻类书籍专柜。从北广北门坐731路汽车(建议坐空调车)到蓝旗营站下,过马路(大概)回走20多米即是。
6)风入松书店——北大大门(南门)口附近,从北广北门坐7
31路车到中关园站下,该店以社科、文学、艺术类为主,但有时也能买到新闻类书籍。
7)海淀图书城——一个大型的图书集散地,但新闻类图书不太多,乘731路车到中关村站下再西行。图书城的地下一层即为著名的国林风书店。
8)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综合类图书城,从广院北门农行门前坐
846(建议空调车)路到美术馆站下车,前行右拐即是。
9)西单图书大厦——有新闻类图书专柜(一楼),坐一线地铁到西
单站下(东北出口)。
10)王府井图书大厦——坐一线地铁到王府井站下(建议东北出
口)。继续向北走(过步行街)是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书店。
11)北广出版社读者服务部——院内快餐厅东门对面。
12)北广书店——北广南门东侧。
13)北广远程教育图书中心——北广西门外中蓝公寓入门左手,以影视、广电、传播类图书为主。
14)网络购书——当当网、卓越网等。
编纂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磊(博士)
2004年9月
第四篇:学校活动新闻类拍照注意事项十五条
学校活动新闻类拍照注意事项十五条
学校工作,经常有上级领导、专家督导员来访检查指导、各类教研会议活动等,需要拍照后制作简报或公众号推送之用。这方面的照片一般只能抓拍,领导在现场忙于工作,没时间也不适合给你摆拍。那么,如果校长把拍照的任务交给你了,有些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我以前干过这个事,有些心得,说几点,供参考。
1.尽量不要拍逆光照,把专家、领导拍得灰头土脸的照片肯定不能用。如果是室内,而且专家背对窗户的话,可以拉上窗帘,所有灯全部打开。
2.会议类的活动要抓拍专家抬头讲话的形象,最好是开场白或中间展开讲话时,读稿时不要拍(可以参照各类报刊上的会议类照片)。
3.人物特写,一定要用闪光灯,不管是近距离拍摄还是远距离拍摄。近距离拍摄的时候,闪光灯一定要把闪光灯向上调一点。让闪光灯对着天花板进行闪光,利用反射光对人物补光。这样不至于人物脸上过于光亮,显得发白失真。
4.相机有防红眼功能,打开这个设置,以防止拍出来的照片很可能人物眼睛泛着红光,就成了废片一张。
3.全景至少要拍两到三个镜头,到时再选优,坐在下面的听众也要拍进去。重要人物的特写也要拍几张。人多的话,拍会议室前景设置成广角模式,尽量根据“横平竖直”的原则,给人以四平八稳的感觉。会议的横幅、标题要拍进去,不要切割。
4.多拍几张,每种场合至少拍四五张,这样可以有所选择,表情不自然的或有其它不和谐状况的就删除。
5.拍照要抓紧时间,拍好就快速离开。主席台附近拍的时间过长,就会对会议的活动有干扰,拍好就赶紧撤。
6.如果是领导来校视察的,要到校园各处走走的,尽量拍一些室外校园视察时的图片,比较生动自然,背景也好看。
7.构图要注意,一般主要领导要安排在画面中心或前面的位置,主要领导必须是正面朝向镜头,尽可能照顾到全体陪同的人员。
8.相机尽量不抖动,最好是提前踩点,准备好,等相关人员进入镜头就拍,按下后停一秒再移动,边走边拍往往不清楚。
9.自动相机曝光是平均值,背景最好不能有强光。
10.拍照时要兼顾多人,张三李四王五发言时最好是每人一张,挂新闻时尽可能兼顾。
11.取哪些镜头,可到网上去查类似的活动,看人家是怎么取镜构图的。
12.如果在会议室拍照,所有的灯都要打开,要有足够的亮度。PPT的背景最好不是白色的。
13.会议刚开始时就拍照,这时坐在上面的领导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坐在下面的听众还有新鲜感,注意力、精神状态都比较好,一般开始的时候看手机什么的小动作少一点,看上去比较整齐。
14.留意一下背景,如有不和谐的物品,要提前放置在其它拍不到的地方。
15.尽量用单反专业相机,更清楚。实在没有,那就用手机拍。
第五篇:新闻传播学院记者节活动之传媒类主题辩论赛初赛落幕
新闻传播学院记者节活动之传媒类主题辩论赛初赛落幕
11月4日晚18:30,新闻传播学院记者节系列活动之传媒类主题辩论赛初赛的第三、四场圆满落幕。
出席此次辩论赛的评委有演艺学院学生会主席李德龙,新传院辩论队队长王茜以及新传院现任学生会副主席邵伟里。
第三场由作为正方的传播一班对阵反方的新闻五班,两方就红领巾与绿领巾之分是种鼓励还是歧视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认为红领巾与绿领巾之分是一种鼓励。辩论中,正方重点阐释红绿领巾的定义与意义,强调对方不要以偏概全。而反方的一辩更是以其激昂的语气一次次提升了辩论赛的气氛。在最激烈的自由辩论中,正反两方毫不示弱,沉着应对。
初赛第四场的选手分别是正方新闻四班和反方传播三班,他们的辩题则是在当今中国,快餐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两方选手针对当今中国的现状、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南广学生自身的情况等方面展开了辩论。在盘问环节中正方三辩的幽默回答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同时也巧妙地规避了对方的咄咄逼人。
在辩论结束,评委进行打分时,两方观众也与选手进行了很好的互动,问出了犀利的问题。而评委点评环节中,新传辩论队队长王茜和新传院学生会副主席邵伟里也作出了细致的点评,不仅指出了参赛选手着装、礼仪上的不到位,也对辩题的解读和正反两方的每位辩手进行了分析点评。
最后,由演艺学院学生会主席李德龙宣布了比赛结果。第三场中,反方新闻五班以1175的高分晋级了复赛,而正方一辩则获得“最佳辩手”称号。而初赛第四场中,则是正方新闻四班以微弱的优势赢得比赛,反方一辩夺得“最佳辩手”。
新闻传播学院记者节活动之传媒类主题辩论赛的初赛告一段落,根据初赛四场的结果,最后新闻一班、新闻四班、新闻五班和传播二班进入复赛。虽然是新生辩论赛,但我们同样能看到各班的团结和每位辩手在辩论中迸发的热情。对于复赛,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