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书记调任中央深改办 温州每3年出1个部级
市委书记调任中央深改办 温州每3年出1个部级
发稿时间:2015-12-02 07:41:43 来源: 长安街知事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7
最新消息: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上调中央深改办专职副主任。在“十三五”开局之时挑起改革大梁,对陈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陈出身文职,主政地方之前,主要在浙江省委办公厅任职。2000年以后,他开始担当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并成为省委副秘书长。
在省委工作期间,陈先后与张德江、习近平、赵洪祝三任省委书记有过交集。如今,这三位省委书记均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总主政浙江时,陈是省委政研室主任,算得上是书记“智囊”了。
陈一新是温州人,对当地的情况十分了解。在温州工作的这两年,不露身份到基层暗访是常有的事,即使是公开调研,他也常常不走事先确定好的路线。
长安街知事查找公开报道发现,陈一新从去年9月到今年8月,一共有过6次暗访,基本上是两个月一次,涉及到安全生产、机关作风、农村基层工作等多个方面。去年11月,他到瑞安暗访,直奔高楼镇塘岙村村支书谢丙存家中。谢丙存回忆,当陈一新问他村里发展有什么困难时,他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用水问题。直到陈一新离开,他都没有认出这是温州市委书记。离开后,这个问题被立刻送到镇干部手中,四个月内迅速解决。
陈一新还要求当地领导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随机调研:不要光听汇报、看数据,不要仅满足于去下级安排好的点上走访,不要小官僚骗大官僚。今年6月,温州市委专门发文,确定每位领导干部每年不少于5次“微服私访”,这是温州首推“随机调研”制度。
2012年,是温州经济增速由9.3%降到6.7%,垫底浙江,甚至低于浙江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这被媒体称为“断崖式下滑”。2013年6月,陈一新接任温州市委书记,升级“温州模式”,推行涉及各领域的“十大举措”,经济发展逐渐走出低谷。2013年和2014年,经济增速分别达到7.2%和7.3%。“金融风险解决之日,就是温州走出困境之时。”这成了陈一新重点甩掉的“包袱”。2012年以来,温州共化解了818亿元不良贷款,陈上任的第一个完整年份就化解了394亿元。
习总曾说:“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今年陈一新在接受采访时,主动提出这句话,想必他已将此作为自己主政温州的工作目标。陈在温州干了2年就上调中央,说明他干得不错。
长安街知事梳理发现,温州虽然只是一个地级市,正局级配置,但当地党政“一把手”均有着过人的发展前景。从2000年以来,温州平均每3年换一次市委书记,这些市委书记无一例外的荣升部级。
陈一新之前,温州市委书记是陈德荣,主政温州的四年间,以勤政出名,曾经因为劳累三度晕倒,去年8月赴宝钢担当总经理一职。在2013年两会期间不幸去世的杭州市长邵占维也曾在温州担任3年的书记,此后他成为杭州市长。杭州是副省级城市,邵也官至副部级。在温州动车事故中负责救援善后的王建满是邵的前任,离开温州后,他升任浙江省副省长。
陈德荣
现任浙江省长李强也在温州担任过两年半的市委书记。李强主政温州期间,力推“一港三城”发展战略,东南沿海大商港、国际轻工城等一批项目纷纷上马,温州GDP也在他任上破千亿元大关。
李强
另一位从温州走出来的省长是蒋巨峰,在1998年到2002年,他曾在温州担任市委书记,任上升任省委常委。此后离开浙江成为四川省长。值得一提的是,陈一新与蒋巨峰简历相似,都是从浙江省委办公厅起步,分别担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后主政温州。
蒋巨峰
习总对温州期许高,正说明了温州对于浙江发展的示范作用。由于地位特殊,温州市委书记一职经常“高配”,比如陈德荣、陈一新均是以省委常委的身份兼任,这也为他们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温州领导屡获重用,也同全国各地复制应用“温州模式”的需求有关。温州过去一直是中国改革的先行区,现在也是中国改革的试验田。这几年,温州的国家级改革试点有36个,省级改革试点也有28个,一个地级市能有如此众多的改革试点,十分罕见,足以体现温州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至关重要的位置。
温州改革中遇到的两大问题,一是应对金融风险,二是产业“低小散”升级,这也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改革必须跨过的两道坎。五中全会刚闭幕不久,中央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调陈一新更显得意味深长。陈一新曾公开说:“以底层创新的成果来赢得上级的认可和支持,并为顶层设计提供更多经验。”而今,他一语成真。历经多年“底层创新”历练后,陈一新带着大量的改革经验到中央报到,竭力为“十三五”期间中国改革“顶层设计”出谋划策。
原标题:市委书记调任中央深改办 温州每3年出1个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