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朱立会
论文提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课程内容观、语文课程资源观、语文学习方式或学习观和语文课程评价观六个方面都有深刻创新。在课程理念有所更新的情况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必然要求随之转换,即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为主动创造者,由课程成绩的评判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理念创新
教师角色转换 当今世界上,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已经提高到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由此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格外令人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毁誉参半的语文课程更是以其崭新的课程理念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解读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深感字里行间内蕴丰富、新意迭出。处处体现着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本文拟就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学者和广大一线教师。
一、关于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的内容结合在“目标”中作了阐述。“前言”即是这个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而基本理念又渗透于“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之中。这个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将素质教育新的理念融注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据此可将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归结为:语文课程性质观的创新、语文课程目标观的创新、语文课程内容观的创新、语文课程资源观的创新、语文学习方式或学习观的创新、语文课程评价观的创新。(一)语文课程性质观的创新是语文教育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来看,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对语文课程特征的准确界定,使语文课程从长期的“工具倾向性”中解脱出来,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也是语文课程理念创新的重要体现。
(二)语文课程目标观的创新是语文课程价值取向上的突破性选择。《语文课程标准》基于对语文课程特点的深刻反思,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甚至明确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标志着语文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也表明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功能的显著升华。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个阶段目标不只是“知识、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这其中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到“语文素养” 这个概念,“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等。“语文素养”包含了“语文能力”同时又对其有所突破,以此为目标来充分发展和培养学生个体能力体系和人文修养。因此,语文课程目标观的创新是语文课程价值取向上的突破性选择。
(三)语文课程内容观的创新是语文课程建设上人本意识的重要体现。很长时间以来,语文课程内容的选定和设计都是以知识为中心,有着严格的系统性和序列性。且有些内容陈旧、老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偏旧和模式化阻碍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鉴于此,这次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经验世界、情感世界的内在联系,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而对课程内容予以不断调节和更新发展。由此出发,新课程标准对作为课程内容具体体现的语文教材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要新,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在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植学生的爱国情感的同时还要具有全球意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如自然、环境、和平等。其次,教材内容的安排应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优化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最后,教材要富于开放性和弹性,既合理安排作为共性要求的基本课程内容,又要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个性化开发和选择的空间,特别是为学生主体留出自主取舍和拓展的空间,等等。简言之,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充满个性活力,以学生主体生机勃勃的发展为逻辑始点和最后归宿,从而体现了语文课程建设上浓郁的人本意识。
(四)语文课程资源观的创新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不少名教师提出“大语文”的概念,在语文教学界,也逐渐形成一种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但正式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提出:“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尚属首次。如果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还是停留在教科书及其围绕它的直接的教学辅助材料上,那么,语文素质教育就难以有效落实,语文课程的改革就仍然是悲哀的。有鉴于此,新课程标准引导师生走出“课堂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的误区,用多种分类来呈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新概念,如根据课程来源列举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根据课程性质来列举自然、人文和社会课程资源等等。并引导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运用的积极性,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语文课程资源观的创新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
(五)语文学习方式或学习观的创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能力。在一次次自主、合作、探究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语文学习方式的创新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六)语文课程评价观的创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现代教学观。传统的课程评价观,评价方法上偏重定量和结果而轻视定性和过程,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和智性而轻视情意要素,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新的课程评价观弥补了上述评价的不足,要求教师对学生评价的重点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同时,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此外,“评价建议”还明确指出据于语文学习体验和感悟的特征而不能以量化和客观化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这种评价的实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二、关于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在课程理念上的创新,要求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教师要尽快地适应新课程,就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必须对新型教师的角色作认真的思考,并加以重新定位。
(一)由知识单方面传授转变为教学上的双边对话。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追求固定答案和统一认识,信息交流以单向交流为主,片面地分析语文语法和逻辑知识,使语文教学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现在,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这里,语文教师要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发展意识。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容器,也不是一个任人塑造的物体,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传授既有知识,更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能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是为了终身发展。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思想,变单向的灌输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人本意识。既然学生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全面发展其情感、意志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即新课标所强调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教师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主要责任就应该是在知识与情感领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而不是强行的灌输。教学的内容不仅是现有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和学生一起“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这样,课程才具有生命价值,才能超越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获得抵达人性深处的底蕴。
三是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可变性和多元化,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对话的无限多元性,这尤其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正如新课程标准所一语道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实质是确认学生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之一,故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同时教师也会在对话中得到启发,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二)由教材及课程的被动执行转化为主动创造
在师生关系的层面上,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在教师与学校、社会的关系层面上,教师是最大的被动者。在以往的课程编制中,课程具有既定性、凝固性和封闭性。教师只是消极、被动的忠实执行者,对教科书的选择、重组、评价和传输方式都没有自主权,更不可能对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创造。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得到充分释放,从而要由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塑造者。
其一,就课程内容而言,教师要对教科书进行“裁剪”。新课标要求“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师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对教材作出适当的取舍,切忌简单照搬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变化着的“人”。要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价值,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外延和内涵。
其二,就课程的发展而言,教师要将课程面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新课标提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语文教师要着力于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构建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语文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的充分发挥。诸如让书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素材进入语文教学流程。这样语文课程才可谓面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其三,就课程实施而言,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新意和活力。教师要建构崭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即以激发学生超越语文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生命活力为课程的价值追求,突破语文知识体系的束缚,发展学生洋溢着灵气和才情的个性化言语能力。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就应为学生的审美鉴赏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为其个性化的课程体验铺设多种路向,从而培养其个性化的领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由课程成绩的评判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课程评价观,内涵窄浅、标准单一,重终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内在主体性人格发育,教师一直扮演着最终的课程分数的评判者,致使学生总是处于被测试、被区分、被选拔的评价客体地位。新课标评价理念要求语文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教师评价角色转向为学生的发展的促进者。语文教师要在评价过程中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更新评价观,“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重视定性和过程,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与学生在情感上相融。就情感取向而言,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虽不成熟却经过自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要予以肯定和鼓励,摒弃求全责备;在语言上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努力发挥出潜在的智慧和情意能量。再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隐性和较漫长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既要关注现实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也要关注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进步。语文教师要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呵护和发现学生的进步,以对待明天的信心去保护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氛围。最后,教师要接纳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如果不顾及学生原有基础差异和个性差异而用统一标准去评估其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将会扼杀许多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并使其产生挫败感。教师应承认并尊重课程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及其所处的位置。并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其潜能,弥补其不足。语文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改善个体之间的差异,这一点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体现了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处处洋溢着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光辉。在新的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师的角色也必将发生转换,由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向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重塑课程、促进发展的创新主体转换。由此而产生的语文教育必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的教育,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维护和升华的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版)《语文课程标准》问答1(作者 崔 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
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德强学校初中部 朱 立 会
第二篇:试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理念创新教师角色转换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理念的一系列重要更新,热切呼唤着教师角色相应做出深刻的转换。这种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新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这就需要首先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感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换言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经过多年广泛论证和反复实验,终于出台。这一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课程理念的创新,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纲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的标准、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熟悉新课程标准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前置条件,每个语文教师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自始至终予以贯彻落实。同时,要搞好新教材通研,熟悉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以达到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广实施,语文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的历史定位发生变迁,语文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基础重新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成为一名开放型教师,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新课程向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的转换很有必要。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先进、明晰的教学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主要在于如何看待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者、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学习的帮助者。传统教学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
作为开放型教师必须拥有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教改方向的先进教学思想: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学基本素养的综合性训练;营造民主、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建立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得在教学中切实转变过去的一些做法,如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重理解轻感悟。要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情境,把教学当作教与学二者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学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始终充满真情、激情,让自己的一切活动都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是创新语文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由国家制定,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统一性。语文老师的任务是忠实而有效地传授课程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成绩达到考试要求。这样,语文这个本应最富有灵气、活力的课程走向了封闭、僵化,走向了难、繁、偏、旧。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整齐划一的: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使语文老师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了死胡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莫大悲哀。因此,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的角色到了非改不可的情况。
语文教学的创新由“专制”走向民主,由“统一”走向了多样,语文课程不再是“课本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成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就是课程之一,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问的互动过程。传统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中心”的现象,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问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文章的理解、语段的分析、语言的揣摩、文章感情的把握都以老师的答案为标准,更有甚者,作文都是按老师设计的套路模式。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创造,这样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师成为语文教学的主宰。语言课程创新要求通过师生的互动,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教学相长,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语文教师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学精妙传神。语文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神圣使命,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大,甚至有点讨厌语文。这里有教育观念的原因,更与我们语文老师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有关。
语言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极广,涉及古今中外,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人点,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汩汩清泉。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还需要有钻研精神。因为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课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研究教材时要有创新,不要只看教参,要以自我研究为主,选准角度,突出新意,“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体现自己独到的看法。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钻研教材时要挖掘教材的内涵和语言特色,使教材的思路成为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训练目标,大胆取舍,合理地使用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富有探索实践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教学能力
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首先,创新精神是语文教师角色转换中重要的因素。教师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教师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对学生形成无形而强有力的精神召唤。其次,应该充分地了解和信任学生。相信“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相信学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充分挖掘潜能,开展创造性教学。再次,应该不断提升自己。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以更快速度更新。师生之问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教师应成为一潭活水,应该永远新鲜、充沛而不枯竭的创造之源。
课程创新将教师的自由空问扩大了,教师对教材有了自己的处理和开发的权力,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比较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过去是教教材,现在是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具备对教材的甄别、选择、重组、改造、开发能力。
课程创新要求教学追求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的开放性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自由不等于散乱,开放不等于无序。教师在创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能力。如体验学习,教师就必须具有预计、判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能力等等。
过去,我们教书只知道教知识技能,只在认知领域里面进行探索,而今天还要发展学生的情感,于是,怎样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怎么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怎么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便成了教师需要研究的新的领域。首先,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和理解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其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总之,在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不再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应试,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修改发展。从教师教学的角色转变来看,教师由“权威者”转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合作者、高级的支持者”,学生也由“配角”真正走向了“主角”地位。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不再是课程传递与接受的过程,而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不仅关注自身的教,更重要的是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学。面对教师角色的变化和教师过程的巨大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挑战和机遇。语文教师要在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更新知识、掌握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道德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以适应创新语文课程理念下新型语文教师角色的需要。
第三篇:浅谈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论文
摘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依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师角色转换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韩愈曾说:“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育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不断地丰富着内涵,教育是科学、是艺术、更是希望和未来。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也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作为为教育注入生命血液的教师,责无旁贷地在这场以创新教育为中心的变革中,应准确地转换角色,并不断地完善自我从而成为推动这场变革进程的合格主力军。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依靠创新教育。这样,前提是教师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创新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改变过去仅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只停留在完成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上。这就需要教师转变只知道让学生学习与继承的单纯教与学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创新教育中,教师应深刻领会的关键。教师能否正确进行角色转换是创新教育的根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个会学习的能力,学会自己去学习的能力。这就是说教师应着重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掌握知识的方法,而不应只关注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这就需要将“以教为主”转变成“教为不教”的教学观念。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使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出现革命性的变革,教师必将由一个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顾问。在计算机的使用上,有些学生可能超越老师,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来得比老师快,这给教师的知识存量提出了挑战,在知识爆炸世事繁复的时代,这也给教师历来以传授知识为神圣使命和习惯于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教师应从“神坛”上走下来,由原先的“传道者”,转向知识的引路人;从过去的“授业者”,转向创业的开拓者,从“解惑者”,转向问题的启发者。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资质提升到一个新层次。这就需要教师全方位的学习、追求和探索,并加以规范。
创新型的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之中,并且还要具有独创的见解,能够发现和作用行之有效的新的教育方法。及时地把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科技动态及成果引入教学,以保证教育和科技发展相适应,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尽快地参与到社会活动的实践之中,并且具备超前意识,这样才能在科教兴国中发挥积极作用。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与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从职业素质出发,真正地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转换角色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新的时代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对教师而言压力确实加大了。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把原先习惯按系统知识的体系对学生灌输的这种强制性、划一性带有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向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开放性、创造性和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推进。
现在,由于社会上各种观念及不良风气的影响,及部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养成的“娇”、“骄”二气,使得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更加大了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以开阔的心胸、豁达大度的爱生情结、以满腔的热情、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发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用教学艺术的穿透力来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面对各个不同的受教育者,教师都应充满信心给予精心的呵护和耐心的指导,把爱的温暖洒向每一位学生。爱心是角色转换中的灵魂。
教师职责要求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以自身的教育思想,教育能力、人格魅力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创造出一种强烈、愉快、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真、善、美,用智慧和情操去滋润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位学生都喷发出探索的激情,去体验知识的魅力,享受美好的未来。要实现创新教育,教师仅有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去掌握和探索新的事物。这样我们就会在创新教育的转换角色中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
在教师的角色转换中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学校营造创新教育发展的绿色通道。培养一大批名师是维系创造教育和树立品牌学校的关键。学校必须建立起一套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机制;拟定出研究和解决创造性的课题来推动教师开展创造性工作;同时还应制定出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和氛围;配置一定的有助于创新教育开展的资源和调动创新教育的积极措施。这样,我们相信通过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创新教法来。
第四篇:教师角色转换
参与到幼儿的“工作”当中去,帮助、引导幼儿发现、解决问题。
教师注重观察,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
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
(1)在活动区域中,首先我们相信孩子,通过观察,我们看到幼儿并不是一些“无知无能”的弱小群体,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富有创造性的小主人。
(2)在幼儿活动中,我们关注幼儿的活动,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考虑教师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特别是幼儿在活动时,我们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我们认识到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先观察再指导或多与处理好游戏中主客体关系,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利,使我们组织的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而不致使游戏失去“灵魂”。
(3)我们运用了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引导孩子们,主动地去参与活动。
但是活动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幼儿的区域记录方法还不够理解,还需我们加以引导。有的幼儿区域活动积极性还需提高。
总之,解决区域活动中的主要障碍,不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只要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努力做好师幼互动,把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不断开拓活动空间,解放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每个区域真的活起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也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在区角活动时,教师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做教师的,我应与儿童一起做游戏,如果我只是教导、要求和强制,那我就会成为一种外部力量,也许这可能是一种有益的力量,但不能成为接近儿童的一种力量…”幼儿年龄小,能力弱,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基于对儿童游戏权的尊重,教师应确立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意识,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地调整自己在其中的身份,积极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个性的充分展露、智慧能力的充分体现,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自我实现的欢愉。
第二,首先,教师要学会做一个观察者。
教师要指导幼儿,首先就要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要进行观察。教师进行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观察要有连贯性。教师可采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整体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为幼儿所喜欢,是否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不但要注意幼儿做了什么,更要了解幼儿是怎么做的。教师还可以采用个别观察的方法,小班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社会交往能力较差,教师就应观察是否还有幼儿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他是怎样进入某一个区角的。只有认真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一言一行,教师才会有新的发现,为指导提供了素材。
教师做一个参与者。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特别强调,生物体不仅依赖环境,也要对环境做出积极的反应和“回答”,而这就要依赖于生物体自身的积极性。儿童是刺激的主动寻求者,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儿童自身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教师应激发幼儿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表现出对活动也有较浓厚的兴趣,这样可带动幼儿积极的参与。小班幼儿总喜欢成人和他们一起玩,而且易受大人的感染,一旦有教师的参与,他们的兴致会更浓。针对不同的区角,教师参与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平行参与: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教师和幼儿玩同样的材料,主要是给幼儿一个示范。如美工区投放了彩色的橡皮泥等,幼儿只是摆弄其中的材料,对于不同的造型缺乏一定的经验,教师以一个玩伴的身份进入了这个区角中,用以上的材料进行不同的创作,幼儿看了以后也就模仿着去做。
2、合作参与:教师以一个角色的身份和幼儿平等地玩,就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小班幼儿喜欢独立地玩,合作性不够。如
表演区的幼儿总是不能协调好同伴间的关系,谁也不愿意扮演大灰狼,教师发现后就扮演大灰狼进入幼儿的游戏中,并适时地进行间接指导。
3、指导性参与:教师可介入一些指导性的语言、暗示性的动作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的深入。区角活动提倡的是幼儿自主地玩,但并不是放任自流,环境的创设中融合了一定的教育目标,教师以实现其目标点拨幼儿的活动。如科学探索区中放了红、黄、蓝三种颜料,幼儿不知怎么玩,教师就提示幼儿:“用这几种颜料变出许多种颜色来,谁会变出绿色?”同时要求幼儿把调出的颜色来装饰衣服,幼儿不只是随便地玩,而是有目的地去探索了。
第三,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掌握幼儿的行为表现,适宜地加以引导。首先是应适时,即把握好时机。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看到同伴在使用某一物品,他们心里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自控能力较差,发生争抢的现象就较多,教师就应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这种情况,及时地解决幼儿的这一纠纷。其次应适度,即避免教师过多或不及的引导。教师引导时过多,幼儿就缺乏一种自我独立性,往往会依赖于教师,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而教师的引导不及,幼儿在活动中就会在存在盲目现象同样也是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的。
第五篇:论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论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一、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新时期教师角色转换的必然选择
1、“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作出的决定,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集中反映了学生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与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发展。
2、基础教育现行课程存在许多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诸多弊端
■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必将发生巨大变化,引起人们许多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教育观念、特别是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将面临重大挑战。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创新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关键是教育。教育必须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习社会化。学习社会化,要求学会学习。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学习不再是学生的权利,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是学习者,学习者必须终身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期越来越短,社会需要的知识和学校的教学内容都要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面临挑战。要求的教育各个方面必须全面创新,要求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要求我们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习时代要求。
□审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比照新形势发展对人的高素质的要求,现行课程存在的弊端十分明显: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
§课程实施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学生主体性高度压抑,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于单一,且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管理高度集中,课程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课程评价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挥。
■现行课程弊端和其它综合因素造就了“教师是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
§教师讲,学生听。信息交流单向传输;
§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被动学习;
§教学以知识传输为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教师关注不够;
§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由教师决定,学生的任务和职责就是彻底“应试”和接受评定;
现行课程弊端的革除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现实背景,也为教师角色的转换提奠定了现实基础。
3、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其总目标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总目标决定了教师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现代性。教材内容和课程编制依据教育心理学统整教学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选择和增加新内容;教育手段吸纳、采用新技术;§基础性。保证和满足每一个学生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人类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开放性。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评价标准体现差异性;
§创新性。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要。
素质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总目标的确定为教师角色的转换奠定了理念基础。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体现课程改革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领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时作了如下阐述: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新课程的亮点,其主要目标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对自己周围生活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突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同时,注重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性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教师转换角色奠定了课程基础。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促进自我发展的学习者
1、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同时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的生活,促进学生发展。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基础的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但这并非意味着与教师无关。必须坚持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是学生兴趣体现、个性发展、探究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教师的指导从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而言,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
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专门从事从和实践活动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教师即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并非不需要知识传授,它需要的是新课程条件下新意义的知识传授,主要体现为:
◇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由只重“结果”向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既是新角色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主要表现为:
◇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识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新思考;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
◇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2、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的实施,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大量增加并变得非常复杂,因此“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科学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研究内容主要表现为:
◇素质教育观念的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为教育实践和研究寻找理论依据;
◇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新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协同组织、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新课程目标整合研究;
◇教育科研方法特别是教育行动研究法的运用与研究。
教师由传统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多元化转变特别是向“教师即研究者”这一创新型角色的转变,不可能是一次性整体完成,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研究方法本身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而言,教师行动研究法是比较适合教师发展与富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其主要过程及*作程序包括:
◇寻找探究的起点:
§从教师自身的兴趣出发;
§从教学的困难出发;
§从教学中一种不明情况出发。
◇收集资料
§收集已有资料;
§观察和记录情境;
§在师生的交流中寻找必要的信息;
§通过内省激发自己的隐含知识;
§教师间交流与合作。
◇分析资料
§阅读、选择资料;
§分析、解释资料及做结论。
◇形成行动策略
§不要只满足于一个构想;
§不要过多的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干扰;
§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的多种资源和力量。
◇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
§行动策略的实施,真正将行动策略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行动策略成果的标准:收到了改善情境的效果、未产生副作用、改善能较
长期的保持下去;
§行动策略检验时可能发现的问题:在执行的方法上、在行动策略的构想上、在教学情境的分析上、在收集资料的全面上、在问题的界定上等。
明确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研究内容和掌握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师即研究者”角色转变的关键。在新形势下,教师缺乏对教育教学的探究,是无法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的。
3、教师是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者和开发者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社区,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教科书转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社区实际。因此,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外的,蕴藏与社会、社区生活之中的课程资源,直接影响到这一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教师是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实质上的开发者,没有教师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社会生活这一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会枯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这一角色是教师的全新体验,也是一种考验。为此,教师必须明确认识三个问题:①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②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③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的计划。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
§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
§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重视积累相关资料,不仅能根据课程实施指南执行课程,而且能结合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发和设计、利用教育资源。
§善于把本学科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吸纳新知识,改善能力结构,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4、教师不仅是与时俱进的学习者,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者
教育专家指出,作为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一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应该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其中体验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冲动所浸透着的欣喜。教学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般性和偶然性的联系在教师那里不断形成新的专业知识。教师专业创新的潜力主要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具有挑战性教学情境的探究。创造是唤起教师内在尊严和欢乐的原动力。教师具有创新潜力,素质教育具有把教师创新潜力外显的内在要求。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实践是创新的重要途径。传统知识传授者角色的教师显然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努力学习,由职业教育者成为教育学习研究者,从他人成果的消费者,变成为自身成果和新知识的创造者,从为获取从教资格而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一旦你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一位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是学生中的学生。”如前所述,素质教育观念和先进教育理论要学习,新课程理念需要学习,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自身同时学习,教育教学方法需要学习,教育研究方法需要学习……,可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没有学习,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没有终身学习,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主要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07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