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南雄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关于南雄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父母以及社区中的其他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了解民间风俗传统。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访问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互联网查询等方法。
调查时间
2014-10-3至2014-12-30 调查内容
南雄民风民俗。
一、调查目的: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但是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对自己家乡南雄进行一系列调查研究,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南雄民俗民风。
二、南雄历史文化背景
南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粤赣边境的商品集散地,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市总面积2361.4平方公里,辖17个镇,1个街道,31个居委会,221个村委会,人口47.48万人(2012年)。除雄州及全安、主田、古市等乡镇的部分村落通行城关话外,其余各地均为客家人分布区,占总人口的80.5%。素有“中国黄烟之乡”、“中国岭南银杏之乡”等美称。市区内雄姿犹存的三影古塔是广东省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宋塔;面积达 1800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层”,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恐龙等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
服饰习俗:男无特殊,妇女劳作时腰系围裙,头扎黑头帕,手戴手套。
饮吃习惯:城乡皆吃辣椒,农村尤甚,无菜不辣,春节吃腊味,家家以腊鸭、腊肉、腊肠等腊味和自制的糯米酒款待来访亲朋。婚姻习俗:旧时同姓不通婚。
节日习俗:在佳节庆典时候南雄人民喜欢以舞龙舞狮等数十种民间艺术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象香火龙、茶花灯、飘色、龙船歌、推车灯、高脚狮等民间艺术非常有特色。
南雄珠玑镇被评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曲调优美、清新悦耳的采茶戏是南雄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
三、相关节日
(一)清明节
清明节,是华夏民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敬祀祖先,企望祖先庇佑自己,以满足尘世间后世子孙的世俗欲望。南雄人扫墓祭祀先人有两种:一种祭祀本族的开山祖,叫做“祭祖”,即“食公堂”;另一种是祭祀自父亲上至祖宗五服之内的祖辈,这叫“家祭”。
“食公堂”这句南雄话,源于古代郡民之习俗。南雄人一直很重视本姓的开山祖,旧时,清明扫墓对于孝子贤孙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迁徙在外省外县或在外做生意的人也要赶回来,与本族男丁一齐出动,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带着纸钱、蜡烛、香、“三牲”(即煮熟的鸡、猪肉、鱼)和茶酒、果品、点心等。如本族拥有公堂田和房产租金较丰的,用全只金猪(烧猪)。孝子贤孙敲锣打鼓吹唢呐来到祖墓前,首先将墓上的杂草和小树除掉,把坟墓前打扫干净,给墓顶加上一大块草土,插三炷香和三页纸钱及在坟墓上挂放纸钱。然后把“三牲”或烧猪放置在碑前,点燃大红龙烛和香火,一边奏乐,一边奉祭祀先祖,放大爆竹、放单响龙南炮,气氛非常浓烈。
拜祭开山祖后,由族长吩咐各户男丁,把带来的鸡、猪肉、油豆腐、鱼、青菜、大蒜等在山上煮熟,全族老少男丁在坟墓前吃午饭,即“吃公堂”,南雄人“吃公堂”方言一词由此而来。如吃不完所剩余的菜饭,按户或男丁分给族人,意在勉励孝子贤孙墨守祖业,谨遵孝道。家族中财大气粗的富有人家,祭祖后会大摆宴席,凡本族老少男丁均可列席。
“家祭”是祭年老已逝自父母上溯至五服之内的祖辈。拜祭“家坟”,也叫“家祭”。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家祭”做法:备雄公鸡一只,猪肉一方,鲜鱼一尾,纸钱、蜡烛、香、茶、酒、水果和包点、爆竹等,把墓前的杂草除掉,将坟墓打扫干净,给坟顶上一块草土,再插上一炷香和三页纸钱。然后在坟前宰公鸡,把鸡血滴沥在坟顶和墓碑上,将公鸡和猪肉、鱼和包点等放置盘中供于碑前,点燃红蜡烛、香,烧纸钱后,斟茶酒各一杯,孝子贤孙三跪九叩,众人离开前放一盘大爆竹或放单响龙南大爆竹。
清明扫墓,北方人叫“上坟”。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广府人,为避开“坟墓”二字,称为“拜山”。而南雄人也很讲究,既不叫“上坟”,也不叫“拜山”,更不称“扫墓”,而婉称为“祭地”。“祭地”是南雄人方言词。宋季之后,老人谢世后多为土葬,把灵柩埋入地下的墓穴,使死者入土为安。南雄人,为避开“坟墓”或“扫墓”之词,用“祭地”之说替代“上坟”、“拜山”之解,从而显得更为古雅。
(二)香火龙
南雄香火龙发源于百顺镇白竹片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村民每逢春节的初二到元宵节都要组织舞龙活动,当地人称“闹春”。
香火龙有公、母之分,公龙体长9.9米,母龙稍短约9米,有“地久天长”之寓意,每条龙一般由7到9人舞动。其独特之处是整个龙身均用干稻草捆扎而成,而且龙身插满燃香,需夜间表演。
表演时,由一位站在中央的老者舞动龙珠(火球)逗引双龙出场,舞龙者双手举着火龙,脚下踩着“龙、虾”步法,时而“双龙戏珠”、“跳跃龙门”;时而又“双龙出海”、“游云四海”。浑身金光闪闪的龙身在夜幕中狂舞,上下翻腾、左右旋转,场面颇为壮观热烈。高潮时两条火龙在空中快速地飞舞盘旋,点点燃香流光溢彩,令人叹为观止。
相传康熙某年,百顺一带大旱,蝗虫肆虐,瘟疫流行。一天,村中一老人梦见村边响水塘飞起二条金龙四处游走,所到之处灾衍尽除。
第二天,老人将梦中所见告诉村里人,并带村民去响水塘察看,发现那里堆着两堆干稻草。受此启发,老人便倡导村民以稻草扎成两条草龙,并在草龙身上插满燃香,让村里身强力壮的青年打着香火龙在村里各处游走,以示驱灾祈福之意。果然经此一闹后不久,天降大雨,旱情解除,疫害尽消。从此,每年村里便有舞香火龙之举,并传承至今。
1986年,白竹村成立了民间艺术表演队,不但每年春节期间在村里穿村道串田间游走祈福,还多次参加省、市各类艺术节。2009年,中国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国申报的3136个项目进行评议,认为南雄香火龙其独特造型,充分体现民间艺术文化的精髓,是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姓氏节
南雄以乌迳为中心的孔江、界址、新龙、坪田、南亩、大塘、油山等镇,盛行姓氏节。一般以该族祖先的生日或对该氏族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为姓氏节节日。届时,由轮值首事(头人)牵头筹办(公尝出资),设坛祭祀,抬菩萨(祖像)出行游村,请戏班日夜演戏,各户则广邀亲朋戚友前来作客,为时三五七天,合家团圆,全族聚会,各姓亲朋相庆,祥和友爱,热闹非凡,比之春节元宵有过之无不及。一姓过节,百家联欢。姓氏节把敬祖崇先、文化娱乐、情谊交流融于一体,群众乐于参与,自古以来,盛行不衰。
姓氏节的具体情形,且看龙口叶族见闻。
龙口叶族姓氏节定于农历八月十六日,即先祖叶云兴都统的生日。叶云兴是叶族二世祖,南汉时任千夫长,为保境安民,战死白石岗,敕封都统。龙口叶氏祠堂——金玉堂设神龛,置都统塑像,并以其生日为姓氏节日。
初十日,主持姓氏节头人(当值首事)组织人员进祠堂打扫卫生,搭戏台,蒸酒杀猪,购置祭品等。
十四日,都统菩萨下座开光。把都统木雕像从神龛中抬下来,抹去尘灰,换上新袍,张贴新联:“都从武艺树洪勋,想当年尽忠尽孝尽名节;统率英雄建伟绩,看今朝祐国祐民祐子孙。”下座时还要依仪行礼祭拜,是谓开光。当日开始唱戏,有日场夜场,全村顿时热闹起来,一片鼓乐升平。
十六日,都统菩萨出行,各家亲戚朋友亦于是日前来作客。这是姓氏节进入高潮的日子,整个村庄都沸腾起来了。
菩萨出行既隆重又热烈,以礼炮、花灯、华盖、采帜为前导,接着是六堂故事(一房装扮一堂,一堂一种故事人物)然后是菩萨神轿,随之乐生吹打跟进,最后是几十位“先生”身穿白长衫,头戴白礼帽,一手托香盘,一手持白纸扇,盘中香烟袅袅,手中白扇轻摇,潇洒而又庄重。游行队伍从龙口金玉堂出发,浩浩荡荡直到老龙圩停轿,菩萨坐坛,各方子孙备带香烛供品前来敬奉,一群又一群,络绎不绝。但见老龙圩人头攒动,香烟缭绕,纸钱飞扬,鞭炮阵阵。午后,又依原阵势浩浩荡荡地抬着菩萨回祠堂。
在菩萨出行的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十位如翩翩白鹤的“先生”。他们都是名登祠堂黄榜的读书人。旧例,凡是庠生(秀才)都在祠堂张贴黄榜。名登黄榜者均称为“先生”,在宗族中优礼相待,有资格参与行礼、迎送菩萨,依例每人可得胙肉二斤半。
十七日,各家自摆筵席宴请亲戚朋友,丰俭由便,重在聚会,主客欢聚一堂,看戏喝酒,叙谈问候,在欢声笑语中增进情谊。
十八日,都统菩萨归座。在祠堂依例行礼,把菩萨抬回神龛。姓氏节到此结束,宾客陆续散去。戏班继续唱戏,唱够六天,到十九日收场。
其他各姓姓氏节形式大体相同,日期有别,敬奉的菩萨有别。新田李氏姓氏市为农历九月十二日,是新田李氏祖先李金马的生日。李金马是唐元和间户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政声卓著。姓氏节联云:时维九月,庆九功,歌九德,岁岁共祝重九后;序属三秋,祝三多,行三礼,年年同庆十三辰。
上朔彭氏姓氏节为农历十月初八,敬奉的是福祖菩萨。福祖即上朔彭氏二世祖彭旴。后周时,彭旴征南海贼,英勇善战,遇伏阵亡,宋熙和间敕封将军,上朔立祠祭祀。上朔彭族十四房,人丁兴旺,姓氏节尤其隆重热闹,唱戏一连七天七夜。
界址赵氏姓氏节为农历七月十四日,敬奉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和赵子龙。界址赵氏都是赵匡胤的后裔。在龙头坊(赵屋)搭戏台演戏,一连五天。十四日菩萨出行到赵氏聚居的部分村庄,十五日菩萨进界址圩(是日为界址圩日),十六日散客。
界址董氏姓氏节为农历八月十四日,敬奉的是南雄董氏始迁祖董玮及其曾孙董双保、董双生兄弟,两人因讨寇有功,敕封将军。十三日菩萨下座,十四日菩萨出行,十六日散客,唱戏三至五天。
各族姓氏节流行至今,情况已大不相同,日期依旧,内容简化。迷信色彩大减,敬祖睦族之风犹存。各族都保留亲戚朋友聚会的活动,起到了缅怀祖先、增进情谊的作用。
四、调查结论
南雄的风俗民情植根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浓厚的乡土情绪以及热爱生命、祈盼太平的炽热情感。这种风俗民情既是中原与岭南文化的融合,也是粤赣之间民情的交汇,最重要的是南雄人根据本土风俗而进行的约定和创造。通过对家乡南雄传统民俗民风的调查,加深对南雄民俗民风的了解,从而认识其重要意义,继而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及其优良传统的情感。
第二篇: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地民俗民风。
(二)时间
2014年2月10号—2014年2月16号
(三)过程
① 问卷调查个人情况
我调查的主体人群为16—20岁的年轻人,其次是中老年人,少数几分为小学生。
②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他们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像清明祭祖,端午包粽子,中秋团圆等,这些节日都由来已久,文化底蕴丰厚,值得的我们了解。除此包括24节气也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铭记与探究。
③ 我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传统节日有助于我们了解传承中国文化,但我们不能把过节的形式僵化了,我们不能固守一些相对保守落后的封建形式,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发展结合一些地方特色进行活动。
④ 实践感想
本次的民俗民风调查选择在我老家黑田铺进行,总体来说收获较大,了解了些平时不知道的风俗及其来历,同时也给了我一次与老人们交流的经历。一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不识字,我就把题目给他们念一遍,解释清楚,然后将他们说的一些风俗记录下来,总体如下:
正月初一早上必吃油煎糍粑,邻里拜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初五破五,十五元宵节做汤圆食之。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蒿另有艾蒿煮水沐浴等,女婿送粽子至岳家。邵东还有称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也有包粽子一俗,但不似小端午风行。六月早稻收割有尝新一俗,现已少见。
七月初七有乞巧小孩子拜乡间小桥为亲娘者,谓之桥亲娘,传如此小孩能茁壮成长。七月初十左右开始中元节,放鞭炮烧纸钱迎接逝去先人谓之接老客,十四放鞭炮烧纸钱送之走
谓之送老客。期间天天上供烧纸并以烂熟绿豆为馅做糯米粑粑以油桐树叶裹之谓之桐子叶粑粑上供。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敬老而已
十二月二十四谓之小年,家家大扫除,亦隆重过之。小年以后开始舂糍粑杀年猪。俗传小年以后死人皆为阎王误做年猪收之,故丧家秘不发丧直至翌年破五之后。大年三十举家团圆,乡间多在中午团年。
(四)如何保护传统节日
保护传统民俗的首要工作时进行记录传承,我们需要把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单纯的记录更多的只是原始的,传承才是更大意义的保护。首先对其进行现代化认定,即对其现代生活中存在价值的认定,以这为基础对传统节日的一些形式筛选,认定那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化价值,然后推动文化保护法,建立相应的文化博物馆交流各地民风民俗。
从小学开始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民俗文化素养与兴趣,同时开展各类民俗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让大家更多的接触与了解。
测控1302谢锦
第三篇:民俗民风调查报告
民俗民风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调查,加深对民俗民风的了解,从而认识其重要意义,继而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及其优良传统的情感。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社区中的其他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了解民间风俗传统。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访问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互联网查询等方法。调查时间
2011-1-23至2011-1-30
调查内容
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等。调查结果
节日文化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并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有关,尤其是后来划分出的农历节气更与传统节日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传统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众多,现代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由远古发展而来、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在亲身体验、参与和创造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传统、消费观念和生活情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节日文化相应地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仍在民间广泛沿袭。人们不仅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健康内容,并且赋予它新的形式。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日渐改变,节日的庆祝方式也产生了变化,追求传统与时尚的结合。能够体现中国人往来礼仪的新鲜内容也进入了人们的选择视野,网络、短信等等已经成为人们互相庆贺、表达美好祝愿的新载体。中国的节日和中国人的节庆生活越来越丰富精彩。
服饰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而其中有很多民族就生活在美丽的云南省,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而她独有的原始风情、清幽古朴,却为这片迷人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神秘色彩。例如苗族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而配饰以银饰为多见;回族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做,式样为无檐小圆矛,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以成为民族标志;鱼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赫哲族的鱼皮服饰不仅面料为鱼皮,连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线。鱼皮服饰具有抗寒、抗湿、耐磨、防水、美观等特性。
礼仪服饰是参加宴会、晚会和出席各类喜庆礼仪活动穿着的服装,或出访迎宾穿着的服装。我国古代有特制的各式汉服,现在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男式凡西裤、中山装等;女式凡连衣裙、汉服礼服、旗袍、套装等只要整齐,大方、穿着合身、衣料略好者,都可作为礼服穿着。
饮食文化
中国地域广阔,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除南米北面、南细北粗外,共有八大菜系,分别是粤菜,鲁菜,川菜,湘菜,苏菜,徽菜,浙菜,闽菜。饮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产生了许多有着古老渊源的节日,而饮食文化正是由此而来。如端午节一般地区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黄梅、雄黄)三白(白酒、白肉、白蒜头)食物;腊八节是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春节年饭中,小麦产区的北方,节日主要食物是以饺子为主,水稻产区的南方,则以汤圆、年糕、煎堆、素食为主;元宵节人们吃汤圆(元宵);中秋节则一定要吃月饼。
民族文化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如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彼此理解、尊重才能营造良好氛围,使中华民族更加团结,让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有利于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举例说明,傣族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
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悠久的历史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石狮、飞天、太极、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鸟笼、盆景、芭蕉扇、风箱、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唐诗、宋词、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等都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典范。
调查体会
通过此次调查,我了解了更多关于民俗民风的知识,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受益匪浅。
第四篇: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关 于 巴 中 民 风 民 俗 调 查 报 告
信息工程系专业:GIS 姓名 贺潘学号 16012072
摘要:民俗被视为历史的传承,忠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是先者智慧的结晶,是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巴中历史悠久,民俗资源聚集。其融入了文化、地理、历史人物等诸多元素,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时代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民俗事象也快速的变异和消失。挖掘、展示巴中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整理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遗产,记录传播巴中民俗文化,提升巴中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巴中民风民俗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婚姻、家庭生活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统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关键词:习俗种类 特点 变化原因 历史与发展
调查过程及内容
名胜、戏剧、民歌、诗文、故事、史话、文物、民俗
(一)调查背景
根据学院工作安排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时代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民俗事象也快速的变异和消失。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巴中本地民俗民风。调查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和亲身感受,了解巴中的传统习俗,展示巴中淳朴民风,继承并将良好的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发扬光大,让它们成为老百姓心中珍贵的活化石,激发对巴中、对国家深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对陈规陋习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各种低俗的东面,在全社会传播正能量。
(三)调查内容
一、巴中概况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东邻达川。下辖巴州区(人口148.5万)、通江县(人口 80万)、南江县(人口70万)、平昌县(人口106万)。
全市森林面积4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4%。系中国著名的“银耳之乡”、“南江黄羊之乡”、“核桃之乡”、“金银花之乡”。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河之间,田连阡陌,风景名胜,星罗棋布。雪山屹立,气势雄伟;灵山耸翠,风光独具;石窟胜迹,名冠巴蜀;桃园仙境,诺水风光,使人流连忘返。巴中幅员122930.3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513米,最低267 米,其中耕地面积258.8万亩。大巴山属秦岭支脉,延绵数百里,山势雄奇,云海茫茫。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悬岩绝壁,峡谷瀑布,幽深秀丽,山花野果,奇珍异兽,无不包罗其中。
远古时期属禹贡梁州之域。秦和西汉时期为巴郡地。东汉时期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年至105年)始置汉昌县。东汉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改属巴西郡,后继属宕梁郡,又先后置归化郡、大谷郡。南北朝时期北魏宣武帝延昌3年(公元514年)首置巴州。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地区辖原达川地区的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巴中地区行政公署驻巴中市。
岁月已逝,精神永存。巴文化深植于民族民间文化之中,构成了巴中深厚的人文积淀。那些迷人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仍在代代讲述;那些悠远的民歌仍潆洄在我们耳畔;那些或刚健或柔美的舞蹈仍涌动着生命的激情;那些传统的技艺仍进行着视觉、味觉、触觉等多维度的美学表达;那些民俗节庆仍释放着人性的狂欢„„
美食文化 1.疱猪汤:
杀猪饭通常在寒冬腊月操办,快到过年的时候,按照农村风俗人们会把自家养的猪杀了,然后邀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吃饭,都会摆上几桌,用年猪身上最好的里脊肉、猪肝、五花肉....而菜的主要内容就是猪肉,如:炒猪肝、烧血旺、回锅肉、红烧肉等等。各个村子热闹非凡、香气四溢,也由此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巴中的杀猪饭是独具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男人们围坐一桌喝着小酒,开始火热朝天的侃一年收获;小孩和女人们围坐一桌说说家常。这番和乐融融的景象,就是巴中家乡人一年的盼头。
2.熏腊肉
杀年猪随后会熏腊肉、灌香肠、烧猪蹄等等,为春节做准备。为了防止腐烂、人们会把它挂在通风的地方,直到吃完。新鲜猪肉经过花椒、干辣子、料酒的腌制,再用清香的柏树枝小火温熏。腊肉蒸出来后,醇香扑鼻,肥而不腻,瘦而不僵,入口回味无穷。腊肉制作的目的是为了长久保存肉制品,因为在过去农村不是天天杀猪,再加之没有农贸市场,而在腊月杀猪后,需在一年内保持家中有肉,而传承下来的一种农家传统。传统的储藏方法是将腊肉洗干净,晒干后用稻谷或糠壳掩埋于大柜子中;最好的储藏方法是将腊肉抽真空后包装或用保鲜膜将腊肉包裹置于冰箱冷藏。现在,外出农民工也会出外带上一部分,品尝家的味道。
2.清江芝麻壳
川东北大巴山南麓有一个小镇名叫清江镇,镇上有一种名小吃叫做芝麻饼,它是一种以面、盐(或糖)为原材料,用炉火烘烤而成的面食品,外面裹有芝麻,因此而得名“芝麻饼”。由于它皮薄如壳,所以又称“芝
麻壳”。细细品味,芝麻壳既有香的味道,又有脆的口感。时代更替,岁月流逝,小小的芝麻壳不仅烙下历史的印迹,而且见证了生活的变迁。古时候,由于交通不发达,物流不顺畅,因此就有了挑夫和背二哥这个行当,由于路途遥远,路上便形成了一个个供挑夫、背二哥歇脚的“幺店子”。据说清江镇原只是一个幺店子,镇中心有一棵青杠树,所以,那时清江镇叫“青杠渡”(实际上是一个旱码头),树旁有一户人家,专门烤芝麻壳和烧茶供挑夫、背二哥之用,他们路过此地填饱肚子之后,还要随身携带一些芝麻壳作为“干粮”,以便路上充饥。那年头,挑夫和背二哥虽然口里嚼着香脆的芝麻壳,喉里却咽着生活的艰难和苦涩。
民间文学
1.民间语言
巴中的语言主要是典型的土家族语言,如连二杆、倒拐子、的到八子、扑爬跟头等。
部分地方方言释义:
耙:软,熟
股:逼,强行
践:好动,捣蛋
歪:厉害,凶
尖:聪明,狡猾
咬:痒,诽谤
山:野蛮,粗野
诀:骂,计策
扎:支持,帮助
咚:拌,挥霍
告:试
苕:土里土气
冷子:冰雹
扯闪:闪电
令雨:连阴雨
牯牛风:狂风
麻麻亮:黎明
伯伯:爸爸
老汉:爸爸
依娅:妈妈
大佬馆:大哥
干妹儿:未婚妻
挑老壳:姨姐夫
帽根儿:辫子
倒拐子:胳膊肘
坨子:拳头
列巴:排骨
连二杆:胫骨
理麻:处理
闷龙:愚笨
诀架:对骂
日白扯谎:哄骗
榻榻:地方
欺头:占便宜
嘎嘎:肉食
吃抹合:白吃
山喳子:喜鹊
野娃:野兽
三儿:猴子
乌老二:乌梢蛇
癞茄包:蟾蜍
茄麻子:青蛙
黄婆娘:蟑螂
麻龙:蜻蜓
灶鸡子:蟋蟀
硬是:就是
相因:便宜
把连:全部
背时:倒霉
弯酸:刁难
焦湿:湿透了
莫使处:没能力
扯拐:出故障
超劳你:麻烦你
逗毛惹臊:惹是生非
巴南不得:但愿如此
滴到把子:急急忙忙
三麻两逛:干脆利落
皮耷嘴歪:精疲力尽
帽儿跟头:急忙,快
(选自《巴中与巴文化》“巴中常用方言集译”)
2.诗词(部分)
巴中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名人墨客来这里观光游览,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作。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唐•王勃
(一)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夜月,谁见泣离群。
(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题南龛光福寺楠木诗
唐•严武
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
临溪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
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
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
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雾敛使人愁。
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
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
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
送令狐岫宰恩阳
唐•韦应物
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
居家犹苦寒,子有千里行。
行行安得辞,荷此蒲璧荣。
贤豪争追攀,饮饯出西京。
樽酒岂不欢,暮春自有程。
离人起视日,仆御促前征。
逶迟岁已穷,当造巴子城。
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
从来知善政,离别慰友生。
巴中逢故人
唐•项斯
劳思空积岁,偶会更无由。
以分难相舍,将行且暂留。
路歧何处极?江狭半猿愁。
到此分南北,离怀岂易收?
巴南舟中夜市
唐•岑参
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渡喧。
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孤舟万里夜,秋月不堪论。
巴江
五代•王周
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
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
题严将军祠
宋•韩驹
先生大节重如山,云让孤高雪让寒。
一曲巴江城下水,年年留照旧衣冠。
九日约同官游南龛至云间阁
宋•张垓
清江一曲抱村流,古柏千茎绕径幽。
天畔峰峦俱秀峙,壁间珠玉烂迎眸。
遥看细菊重岩下,共作携壶九日游。
回首家山白云外,遽兴归思漫悠悠。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江柳
唐•李商隐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泛舟入后溪(二首)
唐•羊士谔
其一
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
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鱼潭。
其二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过奇章僧刹
宋•陆游
转尽穷山入翠微,松阴拂拂冷侵衣。
长天秋水自一色,断岫孤云空四飞。
客路何年闲马足,蟠溪平昔负渔矶。
僧窗不得吟清昼,又拥篮舆到夕晖。
游王望山 宋•杨虞仲
白云环其巅,流水绕其趾。古木与云齐,偃蹇龙蛇似。飞仙渺何许?风驭叹莫企。手种空流传,岁月尚谁记。化鹤空归来,其树还可指。仙凡隔咫尺,世人谬千里。丹灶空伏火,河车争挽水。学仙仙益远,槁死空山里。我欲问其诀,岂惮航一苇? 便当捐冠簪,超然谢尘滓。仙人拍手笑,物外倘来尔。个中自昭昭,一点非非是。随缘了世缘,他年竟语子。
3.传说故事
巴中流传的民间文学众多,典型代表有民间传说《吴幺姑》、《鲁班》、《赵巧》、《章怀太子》、《斩巴蛇》、《赵琼瑶四下河南》等;民间故事《长工和地主的故事》、《非人的故事》;民间叙事诗《十里坪》、《月儿落西下》等。
《十里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长篇叙事诗,产生并流传于川东北地区。《十里坪》讲述了马公子与小姐一见钟情、夜半相会、两情相悦、小姐自缢的凄婉的爱情故事,叙事详略得当,语言清新明朗,比喻巧妙绝伦,想象力十分丰富,意境悠远,表现手法匠心独具,音乐婉转优美,一唱三叹,情景交融。
我是天上佛一尊,坐在堂前有神灵。我是天上娥眉月,照得万国九州城。我是月中梭罗树,树大也有万年根。我是河里鲤鱼精,见过多少打鱼人。我是河里九尺浪,大小船儿哪敢行。我是山中饿老虎,吃过多少打虎人。我是天上桂花树,量你不是采花人。
你是天上佛一尊,我是龙宫拜佛人。拜得天来天也贵,拜得地来地显灵。你是天上娥眉月,我是太空陪月星。你要走来我要跟,你照九州我照城。你是月中梭罗树。我是地间鲁班神。踏一脚来吼一声,哪怕树高万条根。你是河里鲤鱼精,我是太公钓鱼人。你是河里九尺浪,我是天河闯浪人。你是山中饿老虎,我是梅山打虎人。一枪打在虎心内,虎不心软虎自倾。你是天上桂花树,我是蜜蜂花间行。一翅飞到花枝上,扑到花蕊花献粉。
(民间文学《十里坪》选段)
《月儿落西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长篇叙事诗,产生并流传于川东北地区。《月儿落西下》讲述了一个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悲惨爱情故事。该叙事诗长达千余行,由序、进五香酒、十绣、十写、十劝、十送、十许、十二月等八章组成,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其文学价值可与《孔雀东南飞》媲美。
一绣一天星,天子管万民,又绣文武管百姓,坐在北京城。
二绣月儿落,月落照黄河,又绣神仙连台会,洞房绣一个。
三绣包文正,坐官坐得清,日管阳来夜管阴,算得有名人。
四绣四朵莲,绣在半岩间,又绣观音和神仙,算得真神仙。
五绣得季文,外国去和番,张公庙内活神仙,何时才团圆。
六绣杨六郎,交战与孟良,又绣五人把仗打,坐在白虎岩。
七绣七仙姑,平那槐英树,又绣董永结成夫,付家把活做。
八绣八神仙,档子上终南,丢下林英送少年,少年守孤单。
九绣樊梨花,她的武艺大,又绣丁山把仗打,分赴到天涯。
十绣我二人,二人要专情,要像天上二众星,日月照乾坤。
(民间文学《月儿落西下》选段)
巴中民间艺术
巴中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类别众多。绘画有年画、版画、壁画、风俗画、宗教画等;雕塑有石雕、木雕、骨雕、竹雕、皮雕等;工艺有刺绣、织染、纸扎、糖塑、编织等;音乐有山歌、号子、小调和管乐、弦乐、打击乐等;舞蹈有节令舞、礼仪舞、宗教信仰舞等;曲艺有说书、说唱、清音、扬琴等;戏剧有川剧、傩戏、灯戏等;杂技有古彩戏法如上刀山、下火海、滚油锅等。
1.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产生并流传于川东北,源于“背二哥”长途背运的劳动之中,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歌词多采用赋、比、兴等手法,多为上下句结构和徵调式,其旋律流长,节奏自由,声音高亢,风格粗犷,极具地域特色。
2.翻山铰子
翻山铰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产生并流传于平昌县龙岗乡、西兴镇一带,为汉族民间舞蹈代表,因表演时挥动铰子或甩过头顶、或绕过腰腿形似翻山而得名。该舞蹈起源于傩戏,流传于民间,定型于明清,成熟于民国,分高台铰子、平地铰子、异形铰子等,是研究巴文化的活化石。
3.巴中皮影
巴中皮影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皮影戏是真人在亮子(白布档子)上操纵皮人利用灯光之影,配合真人道白、唱腔表演各类动作进行演戏,内容以神话故事为主。4.巴中爨坛戏
“爨”字在古代为表演小戏,可见“爨坛”一词的实质含意应为表演与宗主神有关的民间地方戏,学名为“傩戏”。“傩”是指“行步有节奏的样子”,端公班子称“禹步”或“罡步”,为此“傩”则是指表演这种民间小戏的步法。古人讲的“傩戏”实为古人逐鬼之行为。表演者佩戴“黄金四目”之面具,执戈扬盾,驱除瘟疫、鬼神时表演的一种祭祀性的仪式戏,古人称之为“傩祭”。有专门的演出剧本、服饰、道具。伴奏乐器为锣鼓、唱腔为民间灯戏曲牌、伴奏的拉弦乐器为竹制的胖筒筒。爨坛这种民间地方戏的表演内容除驱鬼逐疫之外,大量的内容是以世俗生活内容为主的娱人戏。民间端公称爨坛分“正坛”和“耍坛”,二者内容极不相同。“正坛”为娱神戏,做法事为主;“耍坛”为娱人戏,以娱乐为主,就是唱灯,耍傩傩、送财等。巴中民间把爨坛戏称“大铺盖”的席子戏。因为表演场地为一张竹席,而观众通宵观看。巴中民间技艺
巴中民间技艺分劳动工具制作、农牧产品加工、烧造、织染、酿造、造纸等。
1.酿造技艺
酿造技艺主要包括酿酒、醪糟等制作技艺。以江口醇和小角楼传统酿造技艺为代表。江口醇酿造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技艺以优质糯米、高粱为原料,谷壳为辅料,小麦制曲,采用混蒸续糟,泥窖固态发酵,边糖化边酒化的复式发酵工艺,为“中华老字号”。小角楼则形成了浓、酱、清三香合一的风格。2.通江银耳
产生并流传于通江县涪阳镇一带,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每个环节均采用纯手工操作,以青冈树为栽培载体,整个过程包括祭山、砍山、剔桠枝、铡棒、架晒、发菌、排堂、管理、采耳、制耳等过程。
3.民间习俗
巴中民间习俗主要有农业、生产商贸、生活消费、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类别。
巴中节令习俗
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普遍、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民间过年风俗多样,节前节后礼仪最多,有不少古老的风俗,传承至今。春节过年,尤以孩童最为欢喜,故有“大人望挣钱,细 娃望过年”之说。
办年货:小寒、大寒天,家家户户杀年猪,烘腊肉、香肠,做豆豉、臭豆腐、血丸子。到腊月下旬,还要磨豆腐、做灰菜(魔芋)、灰水馍、汤圆,烘豆干,做醪糟、年糕、麻丸子,炒米花,做米花糖、苕干,炒花生、向日葵、瓜子等。旧时许多农民还要烤酊缸酒(烧酒)。要备办的年货,主要是饮食。同时,大人小孩都要做新衣、新鞋一套,作过年穿。杀年猪时,还要请左邻右舍的人和至亲“吃庖汤”,酒肉招待。但贫苦农民家庭,就没有多少钱办年货,有点肉吃就算过年。
祭灶:在巴中一些地方叫“过素年”。相传灶有“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视黎民百姓的天使,是“人间司命主,天上引月神”。腊月二十三,灶神要升天向玉皇大帝交差,反映一年来人间为善作恶的情况。人们害怕灶神在玉皇面前说坏话,招致灾祸,于是家家户户或到街上买一张灶神菩萨的画像,或用红纸写成灶神牌位贴在靠灶的墙壁上。灶神菩萨画像画着一男一女,据说是灶神爷、灶神婆;两侧写着“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横额写“隐恶扬善”。祭灶时间是当晚点燃香烛,备素食、瓜果、麻糖(但无芝麻),虔诚叩拜,请求灶神在玉皇面前多说好话。腊月二十四,新灶神下到人间,人们又像头一晚在灶房那样焚香祭祀,表示欢迎新灶神。祭灶这天,全家老小不得在灶房发脾气、打人、骂人;猪肚、猪大肠和脏臭之物不得在厨房淘洗;不得烧不洁净的柴火。此俗建国后不传,今又有所复生。
扫尘:腊月二十四后,家家户户都要搞一次大规模的清洁卫生活动,把屋内外、房上房下、墙里墙外灰尘(俗称“扬尘”)、蛛丝扫得一干二净,同时还要彻底清除屋后阳沟的污泥浊水。有的地方老人还教小孩唱:“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具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扫走;一派新气象,除尘把岁守。”
贴门神:家家户户在门板上贴门神。旧时所贴的是门神,有秦琼、尉迟恭、关羽、张飞等被神化了的古代武将,人们认为那是避鬼驱邪的“保护神”。大户人家还用丹青将这些神像画在门板上。买不起门神的农家,书以“开门大吉”、“启户迎祥”以充作门神。建国后,所贴的门神,多为英雄人物画像,以及“寿星献桃”、“年年有鱼(余)”、秀丽风光画等。
贴春联:腊月底临近大年三十天,家家户户都将有关表达喜庆和美好愿望的联语,用红纸写成对联贴于柱和门的两侧,内容多为生财有道、人寿年丰、春色满园、福喜盈门、人口康泰、家兴国强等吉利话语。
团年:腊月三十天中午,全家男女老幼欢聚一堂,同桌共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午饭,叫“团年”、“吃团年饭”。外出的家人都要从远处赶回团年。饭前要放鞭炮、敬祖先。旧时在团年前还要先送“刀头”(猪肉或鸡头)到离家距离远的祖坟上敬祖宗,在神龛前摆上“刀头”、“敬酒”,作揖磕头。团年的食品一定要有鱼,意表“年年有余”,有猪头肉、猪尾巴,意表“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一些地方把猪尾巴叫“节节香”,意表“越吃越香”。一定要多煮饭菜,吃了有剩,使之能吃到正月初一,意表年年月月吃不完,说剩得越多,来年就多。吃团年饭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奉菜;长辈要封赠晚辈吉利话。
除夕:腊月三十晚除夕夜,家家户户的人不走亲戚、不串门,人们说:“讨口子(乞丐)都有个三十夜。”除夕夜普遍有三项礼仪:一是守岁,三十晚上通夜不能熄火,意表“火红兴旺”,故有“腊月三十晚的火,正月十四日的灯”的谚语。在农村,一般是在过年前就在山坡上挖树疙篼,以备三十晚上在火炉房烧来烤火,而且把烧树疙篼称“烧猪脑壳”,树疙杚蔸越大,来年的猪就长得越大,当晚全家人围着熊熊炉火或火堆,边吃干果品或糖食糕点,边叙家常,摆故事。而今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改善,绝大多数家里是围着火炉看电视、听音乐。二是给“压岁钱”,就是老年人要给未成年的儿孙们过年钱。三是出天行,在腊月三十夜半零点,即旧岁已送走,新年即迎来,各家各户要燃香秉烛放鞭炮,叫出“天行”。
挑金银水:无论除夕夜睡得再晚,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得早起。凌晨起床后,要到水井或河里挑两担水,第一担叫“金水”,第二担叫“银水”,意表新的一年有“金银水”往家里流。过去在城镇中,以挑水卖为生的人,初一早晨会忙碌地往顾主家挑水,一边走一边喊:“送金银水啰!”主人即以红纸封上比平日买一挑水多一点的钱或者加倍的“喜钱”给送水人。挑金银水至今在农村依然存在;城镇已有自来水用,俗已不存。初一早餐吃汤圆,意表招财进宝,一家团团圆圆。并且初一,乃至到初三不得打人骂人干坏事,人们认为这三天天上诸神下界,看民风,察善恶,如果打人骂人,做了坏事,会受到神的惩罚。
拜年:从正月初二到十六为拜年时间。姑、舅、姨、表亲戚要相互上家里去拜年,岳父岳母家是必去的。至亲家里一耍就是三五天,一般是耍一两天。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慢慢行,初三初四拜乡邻”的俗谚。拜年时兴送刀菜(一条形猪肉块)或猪膀(猪腿与猪身相接的一块肉)、粉条、挂面等物。还要准备拜年钱,遇到晚辈给长辈、小弟妹给大哥大姐拜年,长者要给小辈拜年钱。旧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须拱手作揖、磕头跪拜。而今是行礼,说:“新年好”;见到老人则拱手祝“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游乐:从正月初一到初八,除了拜年就是游乐。边远山村,大人、小孩到附近风景名胜地和庙宇耍,年轻人喜欢吃瓜果、花(劈)甘蔗(把一根甘蔗立着不用手扶,用刀从顶端劈成两块,以比输赢)、荡秋千。在乡下,有龙灯、狮子游乡串户闹新春、拜年。在场镇和城里,有龙灯、狮子、闹花灯等大型游乐活动,且有龙灯、狮子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拜年。游乐期间,城乡都十分热闹。
破五:正月初五这天,商店开始营业,工人上班,农民下地生产,但除了商店营业外,工人、农民这天上班、下地生产仅是象征性的,一般不认真干。俗称“破五”。
过小年:正月十四(有的地方十五)中午过小年,家家户户又要团聚一起设宴聚餐。少数地方把腊月三十中午称为过大年,把正月十四日中午称为过小年。过小年时,农村有很多风俗:一是“喂果”。一边用刀将果树根部砍上几个口,把饭、肉、汤等灌进去,一边用唱歌的强调吼,“我给你吃个饭,你给我结一担;我给你吃片肉,你给我结个够„„”二是烧土蚕。在自家的菜园子里点燃一把谷草,一边烧一边说:“烧啥子?烧土蚕。烧死了没有?烧死了。”三是吼麻雀。吃过午饭,沿着自家的田埂,一边走一边大声吼:“吼啰嗬!吼啥子?吼麻雀,吼到河那边去吃谷子„„”四是送跳蚤。傍晚在山坡里砍回一抱柴火,扫去屋里的渣滓,将柴火堆放在火炉房边烧边说:“跳蚤公,跳蚤母,河那边请你过十五,酒也有,肉也有,爬到他床上就莫走”!五是赶老鼠。晚上手拿小铁锤或木棒和烂瓜瓢一把,在屋里边敲边走边说:“十四敲破瓢,老鼠下儿不长毛,落窝!落窝”!六是赶毛狗(狐狸)。傍晚时,一人倒披蓑衣从屋后开始绕住房一周,一人拿响叫棒(将竹子砸破做成),一边追赶毛狗一边摇着响叫棒,以示赶走了毛狗,使家禽免遭其害。六是“偷青”。未生未育小孩的年轻妇女,在十四日夜晚,悄悄地在别人家的菜地里“偷”一点带青色的蔬菜,以此求子,称为“偷青”。除此之外,这天晚上有的人家请“火姑娘”、“七姊妹”、“筷儿神”、“鸡毛神”、“扫把神”,还请神“打林拳”。这些既带有娱乐性、又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建国后不传。
过元宵:正月十五称“元宵节”,要闹元宵。这天人们有吃汤圆的习惯,闹元宵有观花灯的活动。晚上龙灯、狮子、彩船、花灯,城镇有时还有“社火”、“烟火架”、“烟花”,都一齐出动。人们用鞭炮、烟花烧耍龙灯的人。还有放彩船的,沿河住的人家用纸制彩灯、彩船,将点燃的彩灯放在彩船内,置于河水上,看谁漂得远,灯燃得久。旧时县城内除各大庙宇的火龙出动外,“烧拜香”的也要在这天晚上赶热闹。耍龙灯、狮子的,烧烟花的,放彩船的,来来往往的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狂欢半夜之后,各种花灯均拆除烧掉,称“倒灯”。春节活动到此结束。
登高节:农历正月十六登高是巴中传统的民俗节日活动,源于巴人正月十六游山走百病的习俗。正月十六登高位列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巴中正月十六登高的习俗形成已久,迄今已上千年。其渊源与“游山去百病”和民间传说《太子贬巴州》有关。据说,唐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8月,唐太子李贤被贬巴州,是年正月十六,太子登山,北望长安,祈其早归京都。太子被贬期间,恤民情,重农垦,太子登高之时,在南龛设劝农台,鼓励和传授百姓种桑养蚕和农耕技术,巴州百姓感念交集。因此,万众相邀尾随,纷纷登山到劝农台下学习种桑养蚕和农耕技术。其后相约入寺,叩拜神灵,祈免灾咎,于是久之成俗,历代不衰。
正月十六登高习俗已经沿袭了千年,至今已成为巴中人雷打不动的民间节日。每逢其时,无论是巴中当地人,还是外来亲朋无不融入登高旅行,一则为健身强体去百病,扫除旧年积结的郁气;二则联络感情,广结人缘;三则登高望远,领略秀美山川。
登高期间,各种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十分丰富。有焚香转山、“打儿洞”求子、过桥去病、摸福摸寿的祈求活动;有传承千年的皮影表演;有草编泥塑艺人的精湛技艺;有传统美食的制作销售;有增添气氛的秧歌表演。这些活动对于研究巴中的民俗历史、民俗信仰、民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加之多年来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偏见,有的传统习俗,如“打儿洞求子”,已经濒临绝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存在濒临绝迹的危险。
清明节
旧时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清明祭祖扫墓之日。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用清明纸做成“长串钱”挂在祖先的坟墓上,叫“挂清”,并把坟墓上的刺草除掉,打扫干净,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旧时每一姓有族长、有祠堂,清明这天,要在祠堂开合族祭祖会,又叫“清明会”,族长主持,族众齐祭,举行迎神、参神、礼乐、晋爵、献馔、祭文、辞神、阖户等繁冗礼仪。族众向列祖列宗跪祭后,族长讲论人伦族风,公布清明会收支财目,按族规调处族内纠纷。会后,入祖坟扫墓、挂清。最后聚餐,叫吃“清明会”。旧时办“清明会”,未出嫁的女儿无论大小不能参加,因为认为女儿是人家(外姓)的人。而今清明挂清扫墓的风俗犹存;并有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献花、栽树的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民间又叫“端阳节”、“蒲阳节”。端午节后气温逐日升高。民间还有大端阳节和小端阳节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阳节,五月十五为大端阳节。节日这天,女婿要上岳父岳母家送节贺礼。各家各户要悬菖蒲、艾蒿于门,在小孩衣襟上系香袋,吃粽子、包子,喝雄黄酒;有的家庭,还用红纸写上“五月五日五,天师骑艾虎,诸神归天界,邪魔入地府”等话贴在门上,以示驱病除邪。旧时兴喝雄黄酒,并将酒底雄黄末涂于儿童面部耳边,认为有益于杀菌解毒,后经医学界验证,说雄黄为砒霜之母,害多益少,故今少有人喝雄黄酒了。端午节这天,沿河近水的场镇,多有举行龙舟竞赛活动。男女老少,着夏日盛装,于河岸水边观景,看彩船,划龙舟的在水上争速度,比高下,龙舟上鼓乐喧天,歌声飞扬,觥筹交错。酒酣歌罢,则燃黄烟,放醉鸭子,小舟则竞渡抢鸭子。有的地方龙舟赛时还有龙灯、狮子、车灯表演。
月半节
月半节俗称“鬼节”,亦称“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四。月半节是超度亡魂、敬祭祖先的节日。旧时城乡庙宇神坛兴办“中元会”,月半节前两天举行庙会,请和尚、道士诵经礼拜,为附近乡民超度亡者。民家在这天要迎祖先归宅,用纸或木牌书写祖先的姓名,供奉中堂神龛上,三餐具酒肴供奉,请祖先亡人入席。同时要将草纸打成串串似铜钱状,封成长方形“袱子”(一种冥钱),右下边写“今当中元之期虔备冥钱×封”,后书后裔(名字)奉上;正中边写故(称呼、亡者名)×位受用;中左写“火中化纳”;左下边写年月日焚化(化帛);背后封包编号。到了农历七月十四日傍晚,家家在祖坟前或野外十字路口,作揖磕头烧“袱子”,泼洒水饭。此外还用散纸钱焚烧,名曰“赏孤”,赏无后无主的孤魂野鬼。举行的庙会,是夜也就此结束。如今月半节民间祭祀化纸烧“袱子”的风俗依然存在(在长辈去世后下葬日、头七至七七四十九天、一周年、三周年等日子也要“烧袱子”祭奠)。
中秋节
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在秋季的正中故称此名。中秋秋高气爽,月亮正圆,且分外明亮,农家秋收绝大部分完成。中秋节后气温逐日下降。中秋节有吃月饼和吃“糍粑”的风俗。是夜各户以月饼、水果为供品,焚香秉烛敬月亮,报答上天赐予丰收之情。中秋节是阖家团圆之时,吃月饼、吃芝麻裹的“糍粑团”,象征团圆。也有青年夫妇或未婚女婿到岳丈家送礼贺节的;至亲好友之间也有送月饼贺节的。中秋之夜,阖家团圆赏月,观看“月华”(雨后初晴无云的夜空升起圆圆的明月,明月周围因水蒸气折射,在月亮周围出现圆圆的彩环),阴云之夜则在家中坐叙。是夜,老人给小孩讲天上月宫一些优美的故事;少数人家还在院中供有“巧芽”(各种种子分装碗内,育成一尺多长的芽),以助赏月之兴:一些诗书之家,对酒赏月,吟诗作赋,兴尽方散。
重阳节
《易经》上讲,偶为阴数,奇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又称“重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习俗。旧时重阳节农家要煮“重阳酒”,装至腊月底才烤,亦用糯米做醪糟(甜酒),装坛封口,过年才食用。现在农家不煮酒了,做醪糟者亦少,因为市场上可买得到;城镇秋游登高的人越来越多,且把重阳节作为敬老之节,专门举行老年登高和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巴中生产习俗
巴中人民,历来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老百姓的主业。所以巴中民间的生产风俗,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习俗。
农业生产习俗中,传承到现在的主要有迎春耕、保青苗、抗旱魔、护耕畜、祈丰收、敬新等。这些习俗中,又表现出多种文艺形式。
1、迎春耕:有立春试耒、说春、开犁破土等俗。
立春试耒。《蜀中名胜记》云:“在(巴)州南二里有美农台,相传,东晋梁州刺史桓宣,于此劝农所筑。”《太平寰宇记》引《梁州记》云:“后汉安帝时,太守桓宣,每至农月,亲载耒耜,以登此台劝民,故后号曰美农台。”两种说法虽无定论,但说明立春试耒古时早有所行。在民国前,县官在立春前一日都要在南江县城春场坝举行迎春仪式。其仪式有简有繁。繁的是预先备一纸扎春牛,再扎一芒神牵牛在手,置于县衙大堂。届时,有二十八宿仪仗队,芒神、春牛在前引路,县官端坐轿中,其他官吏、春官等随其后。锣鼓喧天,唱至城郊数里外。先观看斗牛。将两头牯牛牵至场地上,尾系火炮,点燃惊牛,引起牛斗,以乐观众。再驯牛就耕,县官扶犁,叱牛耕地,往返三次,以示政府重农。最后由春官手拿木雕小牛、香炉架,上系麻丝,演唱春词,说吉利话。
说春。说春是由春官说唱的歌谣。春官,最早是《周礼》所说的六官之一,称宗伯为春官,掌典礼。相传巴中说春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在统一全国期间,见长期战乱,土地多荒,加之当时农民季节观念不强,往往错过播种时间,农业歉收,社会不安,朝臣将这一民情启奏朝廷,隋文帝便命宰相根据农事季节制成“春帖”,由地方官送发给各地农民。交帖时用善言美语进行解说。农民把送春贴的官叫做“春官”;把“春官”说善言美语称为“说春”。从此,流传后世。唐代武则天掌朝时,曾一度改礼部为春官,后世以春官为礼部通称。自唐到宋、元、明、清,又把春官称之为管天文历法的官,皇上发给官衣官帽。民国时期,春官由县民政科主管。每年在立春前一日试耒后,当晚民政科设宴招待春官,县长为春官敬酒,洗尘开步,表示春官开始到民间去说春了。
说春一般在每年春节(立春)前后盛行,春分左右结束。在游说中,春官自己编一些歌谣,用简单的曲调,似吟似唱地为农民演唱,农民以粮、钱相酬,或以粮、钱买春官卖的历书,女主人拿一绺白麻缠在春官手
执的木雕春牛头上,以示女织之勤。
春官的歌谣,内容十分丰富,见到什么说什么,见农耕说《二十四节气歌》,见药铺说《药王春》,见打铁说《老君春》,见打猎说《梅山春》„„俗称“见人说”,七十二行,行行有歌谣。说春歌谣,全是说春的人见啥说啥,随口编出来的。其中有很多内容还根据当前形势而编唱出来,从某种角度来说,还起了一些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开犁破土。旧时农民在正月里耕第一次田地时,先将“刀头”(煮熟的一块约三寸见方的肥猪肉)和敬酒摆在即将要耕的田地上,点香蜡,化纸钱,向地叩拜,祈祷一年耕作顺利、庄稼丰收,然后才扶犁破耕,开始新一年的农事活动。这是旧时农民缺乏科学知识,寄希望于神灵保佑的一种表现。民国以后,这一习俗,逐渐被农民遗弃,而今已不复存在了。
2、保青苗:旧时农村春耕春播以后,要请道士或巫师做会禳灾,画符驱虫。为保庄稼不受病虫和鸟兽危害,栽秧过后,唱“灯影”、木偶戏,名为唱“青苗戏”。还有赶萤火虫、嫁毛虫、扎草人驱雀、涂白灰驱兽等多种习俗。
萤火虫。在巴中,农民认为萤火虫是吃瓜茄小菜叶子和桑叶的飞虫,于是利用晚上焚香点火进行驱赶。
嫁毛虫。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农家用各色纸张架成十字架形贴于墙上。纸上写着:“毛虫毛虫,黑耸黑耸,嫁到青山,绝种绝种”;或写“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到青山去,永世不回家”,以祈求病虫不危害庄稼。
扎草人驱雀。播种后谷物成熟时,在田间地头扎草人。草人身穿烂衣服,头戴烂斗笠,手执挑着笋壳的竹竿,或执着点燃香的假枪,以驱赶践踏粮食的雀鸟。
涂白灰驱兽。用石灰或白柴灰涂在地里的石头和树干上,或专制木牌涂以白灰插在地里,以吓唬野猪、野兔等不在晚上损坏庄稼。
3、抗旱魔:旧时农民在天旱时,多进行带迷信色彩的祈雨活动,如做雨会、耍水龙、赶旱魃等习俗。建国后,这些习俗随之消失。
做雨会。有的地方叫“呼天”。干旱严重时,有的地方请道士或巫师设坛祈雨,高搭雨台,旗幡飘扬,巫师登台,书符念咒,步罡宣法。有的地方农民会集在一起,光头赤脚,手执柳条,由一个领唱“呼天词”,众人随声唱和,甚至在干旱的村落里集会的农民拉着长长的队伍边走边唱,一路悲声撕心裂肺,惨不忍闻,以示向天求雨的殷切。在雨会期间要耍水龙、唱“雨戏”。“雨戏”唱的是《精忠传》、《斩泾河老龙》等。雨会没有时间限制,有的一直到天降滂沱为止。雨会期间城乡禁止宰杀猪、牛、羊、鸡、鸭等牲畜家禽,这叫做“禁屠”。
耍水龙。用柳条扎成九节龙形,由一群头戴柳条圈的剽悍青年人赤着上身,各举一节柳条龙在烈日下,一边敲锣打鼓,一边游村串户,边走边舞,挨家挨户玩耍,各农户先备好水,柳条龙耍到时,用水向龙猛泼。玩龙者左遮右挡,直至水泼完再走第二家。柳条龙耍完后,将其掷于山涧或河中,预示天会下雨。
赶旱魃。魃(BA音),传说僵尸修成妖之后,变为魃。变魃之后的僵尸能飞,也称飞僵,据说可以杀龙吞云、行走如风。所到之处赤地千里,算是僵尸之王了。干旱严重时,农民集会赶旱魃(即引起旱灾的魔鬼)。一人用色墨涂面涂身化装成旱魃,请巫师设祭念咒后,集合一群青壮年向空中放火枪,并拿着棍棒四处追赶化装成旱魃的人,直到把“旱魃”赶出本境,化装人在河中洗去头、身的墨痕,去其装束为止。
4、护耕牛:耕牛历来是南江农家的宝贝。旧时供奉牛王菩萨,农历每年九月十三还要办“牛王会”。耕牛老死时,不少农家要含泪埋去,不食其肉。在保护耕牛上,有削牛蹄、扎牛鼻、教牛、用牛的规矩。
削牛蹄。就是牛蹄上的硬壳有变异或受创伤时,要将牛的蹄子抬起来削去残痕,削时不能将牛仰卧。农民说,因牛的眼睛不能仰着看天,如仰着看天,牛会死亡。
扎牛鼻。时间固定在农历三月三、九月九,认为此时扎的牛鼻不臭。扎牛鼻的针,扎前插在人的头上;扎后插在人的腰杆里,不再插在头上,防止牵牛时牛望头。
教牛。在冬腊月及正月教牛耕田犁地,不准在青蛙叫时教牛。认为在青蛙叫时教的牛,使用时会气喘、吐白泡。
用牛。惊蛰节不使用耕牛,认为这一天使用了牛,牛的骨节会响,易扭伤。
5、祈丰收:古书上说:“春祈秋报,农夫之常规。”旧时农民为获丰收,常祈求于神灵保佑,较普遍的是开春要做春祈会,秋后要做秋报会,生产过程中还有做青苗会的。有些地方还有“打醮”的习俗。春祈、秋报做会排场很大。开春向上天和神灵祈祷,秋后向上天和神灵回报。做会时,各庙附近乡民推举会首(办会的头头)敦请佛、道教中的经教先生(做法事的人)十余人,敲打鼓乐,念经拜忏做“法事”。设文武两坛,请水,申达文表,祈求年丰岁稔。会期三至五天。有的地方在一乡中,按保轮流举办,一保中以中心大庙为会址。最大的活动是最后一天的“飘香”。各户青壮年参加,数百人上路。行间有庄严肃穆的仪仗队,人人穿上黄马褂。最前面的两人并行,各敲一面大锣(“号锣”)在仪仗队前鸣锣开道;号锣后面是执金瓜、月斧威严而庞大的仪仗队伍;再次是身穿长袍马褂、手捧香盘的会首;再后是身穿袈裟或道袍,手执木鱼和各种乐器的和尚和道士,后面是跟着手捧信香的从会人员;最后是用大轿抬着木雕的“执年大王”与火神和二目圆睁、龇牙咧嘴、红须红袍的瘟祖菩萨的道班。有人扮八仙、孙悟空、猪八戒及判官、小鬼,举着旌旗雨伞,打着“扫荡牌”,抬着纸船,一路吼声唱道,锣鼓、鞭炮、乌梢鞭响声不断,在会首的带领下周游四方。有的地方还到各保大庙拈香拜佛,“飘香”所经沿途,家家都得焚香、秉烛并且烧柏桠枝烟堆,以示迎送菩萨驱散晦气。凡遇菩萨行经时的过路人,得停步作揖、叩头,待菩萨抬走后方能行走。在城镇和乡场上的居民每户还要出会钱。有的地方还发“灵符”,“打醮”称做“醮符”(一种用木刻印成的长纸条,事先由经教先生做成)。人们就将此符贴在猪、牛圈门上,以此避邪,以求六畜兴旺。同时将符折叠成三角形,撇在竹篾板上,然后插在秧田中,以示避虫害,使其五谷丰登。每户农民都要给庙会撮一碗米,或者出钱给会首。散会后,以活鸭宰头,丢于纸船内,街上跑“火鸡公”,家家泼水,表示祛疫。最后火焚纸船、旗、伞等物。6.石工号子
巴山石工号子。巴山石工号子是汉族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又称“岩工号子”、“送石号子”,流传于南方的开山采石工地,其中以四川、湖南、浙江、福建等省为最普遍。“家乡的面貌,谁改变哟呵。匠儿哥的双手喂,绘蓝图哟。”广泛流传于巴山地区的石工号子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传唱的越发响亮。
巴中工艺风俗
巴中民间工艺形式多样,有雕刻、剪贴、刺绣、编织、蓝印、糖画、扎纸、泥塑等十余种。以前曾在民间征集具有特色的剪纸、刺绣、蓝印、泥塑、雕刻、编织等各种古今工艺品60余件,其中有许多精品展出,有的工艺品还享誉中外。
1、雕刻:民间雕刻技艺主要有石雕、木雕、皮雕、竹雕、等形式,技法各异,分平凸、镂空等技法来表现人物、飞鸟、走兽、鱼龙、山水、花草等物象。
木雕:多用镂空法,常见于木结构建筑、木制家具,以及香案、香炉、烟斗、手杖等物件。民间根雕属木雕的主要形式,利用山上的树根,雕刻出大小不同、品类形态各异的作品。
竹雕:多见于竹制的笔筒、墨盒、烟杆、手杖等精巧物件上,一般多刻有装饰图案和诗文山水,以花草飞鸟、走兽鱼龙等为内容。
石刻:多用阴阳雕刻法。从今之所存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大墓碑、石牌坊、石刻标语等可以看见大量的精美石雕。无论是花草龙蛇、虎豹鱼虾,还是人物及字刻,都令人赞叹。川陕苏区时期,主要是红军石刻宣传标语,大跃进时期主要是刻“总路线”。“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是刻毛主席语录,城镇农村、街头巷尾、路旁山口到处可见,由于是政治宣传,有的技艺较高,大多因突击应付,其技艺不高。20世纪70年代又有石刻标语宣传“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备战备荒为人民”等。并且还有石嵌字,即在显眼的山面,铲光坡上的草木,勾画上巨幅标语大字,然后挖去笔画中的泥土,再用卵石或片石嵌进,最后用石灰或水泥涂上字的笔画,字的见方往往阔达数丈,分外醒目。如今,巴中的石刻更技高一筹,在南江民间用大理石、花岗石雕刻的餐具、酒具、玩具、其他艺术品等,畅销各地,其精制的作品成为人们的礼物赠品。
2、剪贴:在建国前,城乡沿街叫卖的花婆,提着盛满各种花草、鸟兽、虫鱼的剪纸叫卖。其剪纸艺术是供有钱人家闺秀、少妇绣鞋帮、贴裙角等用。剪纸艺术无甚造诣,平平淡淡,仅可适应当时的社会风气。因为当时的大家闺秀如果不穿花戴朵,就显得寒酸土气,家教不良,引起非议。这些工艺尚未完全失传,现在用作广告、招贴,以及标语等贴边装饰可见。
3、刺绣:刺绣工艺与剪纸工艺密切相关,剪纸画可用绣花针和花线刺绣出来。旧时,是未婚女子必须学习的主要工艺。被单、枕套、手帕、汗巾、围腰、袜跟、鞋面、荷包、小儿衣帽和罩裙等都常有刺绣或挑花。建国后,由于地方纺织缝纫技艺的进步,刺绣逐渐被机扎花所代替,至于刺绣技术中的刺、挑、架等法,如今通晓者甚少。
4、编织:民间有竹编、藤编、草编等,编出的篼、箩、桶、箱、椅、提篮、帽、鞋等各种器具和用品,南江县双桂乡民间编织的水竹凉席,备受人们青睐,畅销不衰。
5、扎纸:清光绪年间,巴中人还善扎“人物战场”,所制“麻姑献寿”中的麻姑和寿星,不但形象逼真,还会灵巧转动。春节时扎的“牧童”和“春牛”迎春,打春时抬到街上游行。为办丧事人家扎的纸人、纸马、纸轿、青狮白象、童男童女、“寿心跨鹤”和灵房等,发丧时抬在街上送葬,都很吸引观众。
6、泥塑:民间的泥塑,旧时主要有庙宇中的菩萨。建国后,破除迷信,一些庙宇倒毁,泥塑菩萨停止。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地方庙宇恢复,泥塑菩萨的工艺又得到一定发展。
7、其他工艺:过去和现在都有做儿童手工玩具和扎鸡毛掸子等工艺的匠作。制作的儿童手工玩具有:木制品。用剃头刀子,将去皮的干水麻柳粗枝,削制成鸡公、小猴、老鼠、桃子等物的形状,分类彩画,再用鸡毛、细竹管等配套组合,制成“鸡公叫鸣”、“老鼠啃烛”、“猴子爬树”、“猴子吃桃”等各种儿童玩具。用小楷毛笔在等长的薄松板上钩画各类人物形象,分头、躯干和四肢刻制,再“开脸”彩画帽、鞋和衣服,制成川剧里的黑脸包公、红脸关爷、文武小生和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头、身、手和脚相连制成可以提拿玩耍的“木灯影”,这类玩具,儿童颇为喜爱。
竹制品。竹蛇:先用干水麻柳木削成制蛇头,并安上触须,再按竹筒粗细分节制成蛇身,用细小竹管做蛇尾,彩画后,相连成为可以活动的竹蛇,其形象逼真,儿童初见,还望而生畏。还有编制的如鸟、蝈蝈等。
纸制品。用白纸染着色,或买各种颜色纸,制成“翻花”、“小旗”、“彩带”、“花环”,再与小竹管相配合,可制成“太公钓鱼”、“红公鸡”、“毛猴孙悟空”、“小鸭”等各种纸制玩具。
小摇鼓。用等长薄松木皮作鼓圈,用肠衣皮绷鼓两面,经加工彩画,后系上小木果即成小摇鼓,儿童用手搓摇小鼓就会不断地“咚咚”作响。
巴中生活习俗: 滑竿
滑竿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至今仍在民间流行,只不过乘滑竿是山区人的一种时髦,也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抬滑竿的人报路像在表演对口相声,如见前面有两位姑娘,必须小心让路,前面抬夫报:“路边两朵花”,后面抬夫回答:“过路莫挨她”。假如前面来了很多人要与滑竿争道,前面抬夫报:“天上一朵云”,后面抬夫随答“地上一群人”等等。情歌
巴中自古以来山民爱唱山歌,山歌是巴中市的一大特色。巴中山歌从内容上看以情歌为主,其它内容的山歌为辅;从曲调上看有平腔和高腔两大类,但以平腔为多;从演唱形式上看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合(薅秧歌),从山歌演唱形式看以对歌最有特色。《情哥下了恩阳河》
草帽子儿边边薄,情哥下了恩阳河; 刚刚走了一个月,三十个晚上没睡着。《难找一个比上她》
不是我今自己夸,干妹的确像朵花; 左右团转几十里,难找一个比上她。
注:“干妹”在大巴山,男青年把已同自己定亲但未正式结婚的姑娘称干妹。“团转”意思是周围。打三朝
“打三朝”习俗是指姑娘出嫁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第三天至第七天内举行的仪式。一般分“取名”和“长命钱”两大部分。当母亲生下孩子后的第二天,孩子的父亲要带上一只鸡到岳父母家中报喜,生下男孩子带只公鸡,生下女孩带只母鸡。所生孩子的外婆则要选择从生下孩子的第三天到第七天中的吉祥日子举行“打三朝”仪式。民间有“男不打三朝”之说,故参与“打三朝”的客人均为女客,主要客人是外婆,舅婆等其他客人。客人要送去提前为产妇准备的丰富营养食品和所生小孩子的衣物,请若干挑夫一同送到产妇家中。并在产妇门口搭几张大桌,将送去的礼物摆到桌上,在上方位搭椅子,女支客司便请孩子外婆入席,入席后“打三朝”仪式正式开始,女支客司开始吟诵词句。
婚嫁
旧婚俗:旧时男婚女嫁,按封建礼教规矩,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自己没有选择配偶的权利。对女子的束缚更严,在大巴山区流传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螃蟹横起走,嫁给讨口子背背篼”的歌谣。个别男女自由恋爱,私订终身,一旦父母知晓,则看做违背家规,难建国后已经废止。但旧时的婚嫁程序、礼仪,在山区一些地方,遗风免受责打之苦,因而抗婚外逃者时有所闻。这种落后的婚嫁制度,尚存。其程序、礼仪是:
探亲。由媒人探询男女两家有无结亲意向,再议是否定亲。
取话。男方又名稳话,女方又称准话。由男方备办礼品,邀媒人送到女方家,作为第一次通行走,稳定话口。
合八字。一些地方又叫插茅香、落首拜、磕准头、走小人户。由男方家备办礼物,同媒人到女方家将女子的生辰年、月、日、时写在红纸上拿到男家;男家压在神龛香炉下,七日内家中无破败,即请算命先生“合八字”。以合八个字为最好,合六个字可以,合四个字勉强,只合两个字则不能订婚。
吃会面酒。合八字如不相克,则由男家邀请女家父母、尊长吃“会面酒”,表示同意定亲。
相亲。男女八字相合,双方父母相亲。男家父母到女家看媳妇;女家父母到男家看女婿及家境情况,弄清门东门西,是否柴方水便。
落拜。又名拿红庚、落大拜、走大人户,也叫行聘。是男方到女方认族的一次大礼仪。男女家双方约定时间,男方家备办衣料(或衣服)、首饰、食品、礼盒,外加一个红帖,在红帖“大开门”左边,写出男儿生庚,出一个对联上联,给女方对下联的人一个红包;上午,男方根据礼物多少,央请四个或八个长得伸展、能说会道的年轻人,与媒人、男方及家长一起,送礼物到女家;下午,女家在红帖上对好下联,右边写上女儿的生庚,连同回敬礼物返回男家。这又叫男家开庚,女家回庚。
报期。又名下庚书、请期。男方请算命先生查定婚期,用红帖书写“期书”,备办礼物,由媒人送往女家,商定结婚事宜。此后,女方根据男方送去“彩礼”多少置办嫁妆。
迎亲。又名过礼、度礼、接人。婚期头一天为“歇客”,男家中午宴请媒人、押礼先生、吹鼓手及过礼客。下午过礼的人吹吹打打到女家迎亲。去过礼的人有新郎、正亲家、押礼先生、媒人、娶亲娘及云抬司、鼓乐司等,过礼的人到了女家院坝边,押礼先生进中堂投“报入柬”,“九拱十八揖”后,即说酒礼,知客司答礼,然后过礼人员进屋落座。晚饭后“交礼”,有若干规定:礼物摆齐,押礼先生首先投知、禀、礼、拜、启“柬”,如礼物不周要道歉;“下厨礼”少了要补足,再是报“厨柬”,请厨倌师“开盒”;最后报“宿柬”,方安排过礼人员就寝。
哭嫁。女家姑娘在婚前三天早晚哭爹娘,以表惜别之情,怀念养育之恩。歇客天早上请人“开脸”(用灰线绞去脸上汗毛),姑娘从此忌食,以免婚期入厕不便;歇客天下午起,姑娘要哭爹娘、亲友,并请一些姑娘陪哭;围坐在摆满糖果和茶点的桌边,一边吃一边哭唱,以单调的似哭似唱的声腔哭诉。在哭的时候,陪哭姑娘走出房门,在客人中去请被哭的人,被哭的人将准备好的哭钱送到姑娘的歇房一并劝哭。
巴中一带旧时姑娘哭嫁,内容十分丰富,有 “哭媒”、“哭嫁”、“哭爹娘”、“哭别亲”、“哭梳头”、“对歌”、“歌尾”甚至有“哭厨倌师”等。出阁。女子出阁,先用红布将头部盖上,叫“搭盖头”,然后用花轿抬到男家。出阁前,由女方有德望的长辈掩轿,说能避轿内的“煞气”。出阁前,女子蒙盖头,穿红衣,戴凤冠,胸前挂照妖镜,一妇女搀扶出门,到堂屋辞祖宗、父母、亲族后,过天桥(用板凳搭在堂屋门槛上)、踩斗、撒筷子(前后各撒一把),然后入轿,由兄弟四人先抬,短送一程。花轿到男方院坝后,厨师把鸡冠咬出血,从轿顶甩过,叫做“回煞”。拉亲的掀开轿帘,递进婆家父母给的红包,请新娘下轿(如红包钱少,有的新娘不出,人称“熬下轿礼”)。
交拜、入洞房。新娘下轿后,在阶沿男左女右与新郎同拜天地,进堂屋,拜祖宗,进洞房喝交杯酒、揭盖头。在此过程中,为使新娘进新房前脚不沾地灰,得用两床毯子轮流铺垫;新郎由堂屋到洞房途中,要跑得快些,防避多挨同辈拳头,俗称“打喜”;夫妻交拜中,都争着先踩地毯,说是先踩者能把对方“压住”;喝交杯酒时,二人也要翻心胸,如暗中把对方衣角坐在臀下,即可“压倒”对方。午饭后拜客,知客司请宗族长者开拜;接着姑舅姨表一一受拜,都要“挂红”(将红绸缎或红布披挂在新郎、新娘肩上);最后请父母受拜,给喜钱,交给儿、媳各一碗米,表示给的衣食,儿、媳边走边刨至新房中。新娘入洞房前,要找一个五岁以下的小男孩在新房的床铺上打滚,表示新郎、新娘婚后可生男孩。
闹洞房。晚上,一些青年到洞房去吃喜烟、喜糖、花生、瓜子,逗新娘子说话、嬉笑,深夜才休息。
回门。正酒第二天早上,新媳妇要给父母送枕头、鞋子、手巾,表示孝敬。随后到厨房参灶,赠给厨师红包、糖果、手巾,厨师回敬吉利话。然后新娘要象征性地做一顿早饭,这叫“打早火”。早饭后,送亲客临去前,向男家交请柬,请新婚夫妇“回门”,有的是结婚后三天回门,称“归宁省亲”,又称“走回头”。当日新郎、新娘带上礼品,坐滑竿或步行到岳丈家,单日去、双日回,双日去、当天回。有的地方过七天后,新娘又回娘家去,人称“翻七”,满九天回的叫“过九”。婚礼至此结束。贫困人家比较简单一些,有的童养媳,男女成年了,便在腊月三十晚上拜堂成亲,一切礼节从简。20世纪40年代,一些城市青年结婚,举行“文明婚礼”。
旧时其他婚俗:民国时期,婚俗种类较多。以女抱婿为儿,称“指女抱男”;女娶男称“招亲”。以媳抱儿,称“指媳抱男”。以一子娶二媳继承两家,称“双祧”。夫死,改嫁堂兄弟称“下堂”;改嫁他姓称“出门”;夫死招男上门,称“招上门汉”。男到别家与寡妇为婚,称“上门”;别家有子,称“上门抚子”;为得子,称“上门求子”。妻死再娶,称“续弦”。有妻再娶,称“接小”。家有妻又到别家上门,称“管闲”。姐死,妹嫁姐夫,称“填房”;弟死,兄娶弟媳,称“转房”。无偶老年男女,不经结婚同居,称“扯伙”。一妇二夫,称“关妇”。凡再婚妇女,结婚时,多是晚上出门,不准坐轿,不准带走原结婚嫁奁,称“脱白”。民国时期,还有近亲婚,又称竹根亲、回头亲(姑姑亲)、姨娘亲。还有引童养媳、冲喜、指腹婚、早婚等。
新婚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新《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媒人称为介绍人,婚前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商定日期举行婚礼。结婚仪式大都简单。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到场时奏乐,鞭炮齐鸣,司仪人员喊:新郎、新娘就位,主婚人就位,证婚人就位,来宾就位,新郎、新娘向父母、祖父母、亲朋、来宾敬礼,新郎、新娘相互敬礼,主婚、证婚、来宾讲话,新郎、新娘讲恋爱经过,礼成。农村女子出嫁,不哭嫁、不坐轿,几个姑娘打起秧歌锣鼓陪送,新娘打花伞出行到男家。有的人头夜摆起歌堂,唱些新歌,热闹喜庆一番。但在嫁奁和聘礼上,则成逐步升级之势。20世纪50至70年代,农村普通人家,女方制铺笼帐被、箱柜桌椅六至十抬,少数富裕之家陪嫁“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男方给女方送二三十斤肉,下厨礼数十到百元,缝衣服四至六套,加上一些糖果、香烟、花生、向日葵,就算很可观了。80年代后,女家嫁奁增到十至二十抬。包括大小沙发、大小立柜、各式桌椅、电视柜、梳妆台等,电器设备则升为“三机一扇”(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风扇);男家给的聘礼也随之“涨价”,猪肉半边,各种烟、酒、糖、糕点、水果等,动辄三五个抬盒,还要下厨礼三四百元,加上给新娘衣服八至十套,给老丈人、丈母娘及老祖宗从头制到脚后跟,且讲求“高级”,全部费用少则两三千元,多则四五千元,少数贫困之家,简直无法承受,因此债台高筑,数年难安。城市则与农村有异,洞房内的家具及装饰品多由男方购置,床上用品及电器设备、炊具由女方陪送,每方都要耗资数千元;新娘到男家是坐小汽车。近年有男到女家落户的,其礼与陪奁,大致与女子出嫁相同。
祝寿
巴中一带自古以来祝寿盛行。古人说:“六十曰耆,七十曰耋,八十曰耄,九十曰鲐,百岁曰期颐。”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八十为上寿。活满六十岁认为有幸,亲戚朋友来家祝贺。俗称“办生朝”。一般人满“六十花甲”才办生,但也有些富裕人家不在此限,青、壮年生日也在办,但有祖父母、父母健在,儿女婚嫁未完不能办生。有的官绅权势人物张灯结彩,大操大办,借寿扬名显威。内亲外戚、乡党邻朋送寿幛、寿屏、寿联、寿匾等礼物登门祝贺。中产人家,遇父母大寿之期,一般不讲排场,只约姑娘姊妹、至亲好友相会,办一两桌酒席,欢庆祝福一番。祝寿者,多以“寿联”、“寿匾”和糕点之类相送,伴以锣鼓、鞭炮凑热闹。祝寿之日,选威望持重的名人学者“拜匾”、“赞礼”。平家小户遇到生日,买肉、沽酒,合家欢聚,以享天伦之乐;有的贫穷人家,父母生日这天,只给父母煮一顿较好的饮食,或煮几个鸡蛋加挂面,鸡蛋寓合家团圆,挂面寓父母长寿;有的母寿,子女吃素一日,思念母亲十月怀胎之苦。
在巴中,历来祝寿礼俗不很隆重,习惯要求年满花甲(六十岁)后才可举行,而且寿庆的多是富豪人家。寿庆一般是三年、五年一庆,“起一”大庆。中等生活水平的人家祝寿,只是亲戚朋友团聚欢笑一次而已,酒宴简单,不尚馈赠。贫穷人家的生日,合家简宴欢聚,以示庆祝之意。
旧时祝寿,一般要举行寿仪。寿仪有简有繁。比较繁的是事前要设寿堂,有知客司司仪。
建国后,较长时间没有祝寿活动。20世纪60年代,民间祝寿有至亲送以面、蛋以表贺意;70年代末期祝寿风气渐盛,后来多数人借此大操大办。21世纪初,机关、团体一些退休老人,有的又兴起请吃不送礼的风俗,即老人在生日这天,自己在街上酒家或“农家乐”办起宴席,请至亲好友前来团聚游乐,热闹一番,但不要至亲好友送钱送物。
丧葬习俗
巴中一带旧时丧葬仪式极繁,以死者年龄和丧家贫富而异。小孩死了只用草席裹尸或火匣装殓,随意埋入荒山或丢进干石岩;青壮年死了装棺请阴阳先生开路发丧,无后者不入老茔腹地安葬;在外死亡搬尸回乡的,尸体上摆一只公鸡,沿途抛“买路钱”,停尸房外,备棺安埋,不举行丧仪;有后代的老人死亡,丧仪较为隆重,贫简富奢,迷信色彩甚浓。一般有以下程序:
儿孙戴孝:人死后,死者儿孙要身穿白衣,头包白帕,头后还拖着一节白帕,并系青麻一绺于背后。远方亲友,要由孝子(即死者的儿孙)披麻戴孝登门报丧,俗称“拜孝”;也有用讣文方式报丧的。
烧倒头纸:死者断气后,抬到堂屋椅上净身(女的梳头),即用湿巾擦洗胸部或背部以示。净身后穿新衣、新鞋,平放中堂席上(年满六十岁以上的死者,方能停尸堂屋中心,为“寿终正寝”)。以棉线束腰、足,棉线以死者寿年数定根数,烧“倒头纸”,搭“盖脸纸”(或白布),点脚灯,并把神龛上的昭穆神主用草纸遮盖。这一环节,与儿孙披麻戴孝同时进行。
设灵:一般用竹和纸仿照华丽的住宅做“灵房”,表示死者的住房。将“灵牌”(写有死者姓名和称谓的木牌或相片),供在灵前的香案上。灵前左右两侧,陈放花圈和亲友送的挽联、挽幛,上贴白花。
入殓(装棺):有的将死者在堂屋摆放三天才入殓,防止死者一时假死,寄予复活的希望;有的当死者穿戴好后即可入殓。棺材通常是用六块或八块木料做成,呈船形。入殓前,在棺内铺草木灰、草纸,纸上铺松柏枝,枝上铺白布单。尸入棺后,以纸为枕,覆红布或红缎盖单,富家还要给死者戴金银玉器镯子或戒指。人殓后暂不掩盖封棺,棺呈灵堂,棺下点脚灯,昼夜长明。死者生前亲友瞻仰遗容。死者儿孙合家穿白衣白鞋,披麻戴孝,夜间守灵,女儿、媳妇早晚哭丧,亲友吊唁亡灵,孝子含泪“谢孝”。一日三餐,在灵前献肴献饭,设祭致奠。
祭奠:死者装棺后,棺呈灵堂,子孙祭奠和亲友吊唁时,有司仪人以悲痛的语调念设灵文、朗诵悼念诗文。
开方、做道场:普通人家只请阴阳先生开路,请和尚或道士做半天或一天开方道场,开坛申文,念几卷经了事。有钱人家则要做三天四夜以至七天七夜、九天十夜大道场,给前来吊唁者三尺白布孝帕,叫“开孝普”,纸扎金山、银山、青狮、白象、金童玉女、纸人纸马、水旱八仙、显道神(高丈余、四人抬)等纸扎数百件,“请水”时,执杖数百人绕亡者家房屋附近山寨一圈,宴客数百席。做道场分热、陈两种,死后就做称“热道场”,数年再做称“陈道场”。超度亡灵升天,有落气道场、十三道场、酬谢天地、血河拜塔、三上灵山、十殿轮回等多种。做道场时,有些家还请当地有功名的老爷“点主”,亡者原栗木牌位上的“主”字无点,老爷即在“王”字上加一点,并在牌位上点“天聪”、“地座”,表示亡者得到封赠。也有做“活道场”的。在做道场时,要设祭坛,除和尚念经外,要做“出堂三献”或“对灵三献”。备办三牲酒醴,献于死者灵前。有的还要“放河灯”(用纸叠虎或做成河灯,灯内置煮熟的面窝,窝中置油浸纸捻点燃放于溪河水中,顺水漂流,意为亡者在阴间水、旱路都明亮好走,亦是悼念亡者的一种形式)。孝男孝女在道场期中要向死者灵位三跪九叩,三奠爵,三献馔,坛上有念祭文、唱孝歌的长者,用极为悲伤的曲调念唱事前写好的诉说死者生平和功德的祭文,唱二十四孝,统称为唱丧葬歌。
发殡、埋葬: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出殡仪式,俗称“出丧”。出丧是整个丧仪的高潮,亲朋好友和家族都要送香烛纸钱,后来通行送花圈、挽幛。家庭富裕的亲属还要抬祭猪(即宰杀后,烫时项上留一撮毛,待丧家厨师“搬鬃”后的整体肥猪才能祭灵),敲锣打鼓到死者家看望死者和慰问死者家属,孝子要到门外迎接。出丧前要举行祭奠仪式,一般有封棺、迁柩、祭奠等几个程序。祭奠结束,接着是出丧。由孝子、鼓乐师、抬柩的“八仙”、送葬亲人等组成庞大的仪仗队伍(俗以队伍越大、孝子越多越荣耀),前面是孝子、花圈挽幛和鼓乐队,中间是灵柩,后面是送葬亲友,一路鞭炮轰鸣,锣鼓喧天,把死者送往坟地。
入墓、垒坟:灵柩入墓穴要经过阴阳先生择向口、拨字头、掩土、撒五谷等仪式,孝子坟前跪哭。葬井挖好后,要用芝麻秆、黄豆秆和草纸烧井,火灭后放棺,孝子背井而跪,阴阳先生在后面撒五谷、诵吉利话,子孙用后衣襟接谷,说接得越多,衣禄就越多。仪式直到掩土结束,坟墓垒成,才完全告以结束。但民国时期,有的人死后,说是犯凶,则不急于入土埋葬,要将装死者的棺材抬于荒丘空地为厝,以稻草覆棺,称为发“丧殡子”,待死者尸骸烂过才埋入土,这种露天丧,尸骸腐烂,臭气冲天,路人无不厌恶。大多数人都是死后即葬入土。孝子服丧期间,从死日算起,每隔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叫“烧七”。百日内,孝子不剃头,要蓄圆发搭(直径六七公分,父死留左边,母死留右边),烧百期时全剃。其后,满一、二、三周之际,称为“小祥”、“大祥”、“除服”之期,分别设祭吊唁。旧时丧葬风俗,建国后大多废止。只有孝子戴孝,或衣袖上佩带黑色布套,设灵祭奠和瞻仰遗容,开追悼会,致悼词,入土埋葬等风俗至今尚存。而在城市(镇)基本是改土葬为火葬。
建坟墓:旧时贫穷之家建坟墓只垒一土丘,砌几砣乱石。新坟要在春节前后加垒土石,但按阴历计当年没有立春节气的年则不给新坟加垒土石。中产之家用条石立墓盘碑。富户或官家修神主碑,有的内修石椁苑山、拱山,外修月亮碑,桃园三洞,四柱顶帽。建国后修碑基本废止,但而今部分人又兴起一些旧的丧葬仪式,少数人又开始建造墓碑。
居住习俗
在以前,一般民众住宅,建筑材料单纯(木、石、土),造型单一,有一户人独门独户居住的,也有若干户人居住在一起的,整个院舍由正户、侧房、阶沿、院坝和猪牛圈等部分配套组成。集镇多木架板壁房,青瓦盖,常见对称式,一楼一底,内有天井。农村多低矮土墙平房,草盖屋顶约占50%~60%,青瓦屋约占30%—40%,半草半瓦约占l0%左右。部分修三合、四合院,四水归堂,部分只修钥匙头;极贫之家,草棚既小又破,三代同屋,人畜共居;富户则住穿斗木质板壁楼房,或土墙瓦盖四合院。有的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装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格子。夹壁一般人家多用篾编,外糊草泥;富户外用石灰粉刷。建新房必建堂屋,称中堂。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转角不设燕子口视为庙。三合院的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下又称小二间。四合院靠下小二间又是转角,挨下转角一间名小堂屋,中间便是槽门和过廊。房高者,正房后面接房称后房,转角及厢房后面接房称厦子。室内布局和设置亦有定规。中堂双开门,堂中壁上有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神龛,龛上敬有财神、药王等,龛下方设土神,门侧上方设天神位。凡迎客、训子、祭祀和婚丧嫁娶各种仪式皆在堂屋举行。中堂横梁挂“红”或画太极图。转角设厨灶及火炉。最小的转角称巴壁转,最大的转角为洪门转。横堂屋多为接待室,下小堂屋多为书房。正房长辈居住,小二间及厢房由晚辈居住。房前有阶沿,堂屋正前阶沿称大阶沿,多有北水柱,宽可逢事设席。厢房前为小阶沿,宽窄不定。阶沿外的院坝,富裕人家多用长方形石板铺成。猪牛圈一般在屋侧,厕所简陋,不分男女,一般在猪圈旁边。磨子、碾子多数安在房子侧面或前面,有“磨子推左不推右,碾子碾前不碾后”之说。南江北部深山区,旧时农村草房居多,瓦房少数,许多贫困农民住“千柱落脚”的窝棚,个别的住岩洞。所建房屋一般多就地取材,修筑简易住房。用泥土筑成四壁的称土墙房;用片石和泥砌成壁的称泥座石;用土砖垒壁,外糊草泥的称水糊筋;用圆木横着架成四壁的称垛木光。有的以土筑墙,扎草为盖,挖洞为窝,房低光暗,家中原木为凳,架木为床,凿木为盆,以瓢当碗,四壁空空。但深山区住瓦房的家里特别注重火炉屋安排,火炉大到五尺见方,便于冷天烤火煮鼎罐饭。房舍周围多栽竹木。竹以慈竹和斑竹居多。木以果树、柏树和青冈树居多。富贵人家筑围墙、建花园、凿鱼池的,亦有建楼台、立桅杆的,但不多见。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前,农村房舍的修筑样式变化不大,大多数草房改建成瓦房。自80年代起,农村普改住房。新建住房多是砖木结构,也有砖混结构的。直排直扇,房架增高,大开间,大窗户。改造旧房,多是青砖砌门面,开玻璃窗。修筑土墙房,也是白粉墙,开窗子,石院坝,房上坐脊,防风刮瓦。改中堂为会客室,贴字画,置沙发、茶几。水缸多为石制。寝室内设衣柜、书桌。环境布局日趋净、美、香、实惠。猪牛圈、厕所多与住房分开,院坝平整宽大,多用长方形石板铺成。院坝前多有花木,不少人家建有鱼池。周围栽树讲究层次,近栽桃、李、橘等矮干果树,稍远栽梨、柿、核桃等高干果树;再远则栽松、柏、香樟、桉树等常绿乔木。旧时城镇街坊多建在河边及交通要道处。天然石板铺街道。居民建房以街道为准,在两侧纵向延伸。面街房间较宽敞,伸有柜台作店铺。楼间及后房为住房。民国前,房屋面壁多为木板。店铺门面使用活动长条木板。旅食店门外悬挂红灯或招牌。部分场镇设有风火墙,其墙高出街房。现在城镇建设,讲究街面宽大,街房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
日常用具
炊餐具:计有锅、盆、碗、盘、碟等百余种,唯罐搭钩、铁罐、背桶具地方特色。
罐搭钩。亦名火搭钩,悬在火炉上挂铁罐、茶壶,亦可挂双耳锅。罐搭钩的质地有铁木之分。木罐搭钩用竹筒、木钩制成,铁罐搭钩用铁钩、铁链制成,起升降作用的机关称“管家婆”。钩一至三个,二三钩均在高山区使用。
铁罐。又名鼎罐。根据大小分抬元、头元、二元、三元、四元等不同型号,抬元是最大的铁罐,多用作煮猪食。四元俗名尿包铁罐,只能一人烧水煮饭用。高山区一家人有多到七八个铁罐的。
背桶。系木制扁形长桶。以篾条或铁丝作箍,棕辫作背系,山区坡陡路远,用背桶背水比担水方便。
工农具:计有犁、耙、刀、斧等数十种,尤以烘笼、檑子、笆篓、月锄等别具特色。
烘笼。类型多种。其中一种专用于烘干谷物的烘笼,篾编,高约五尺,两头略细,中间粗大,内为管状空心。用时放在石灶上,灶内生炭火,便可迅速烘干笼内的谷物。
檑子。有木檑、石檑及多个檑子组成的群檑,其形状和功用与大磨近似,是农家檑稻谷和玉米的工具。用时一人或两人推动檑啄为动力。
笆篓。篾编,口呈喇叭状;颈细,以拳头能通过为宜;腰呈梯形,下部为长方形。供采收银耳用,亦称耳子笆篓。
月锄。高山区薅草的锄头,形似每月初七八的月亮,角尖、板薄、口利、幅宽、中凹陷,锄把长约三尺。
其他器具:较具特色的有草墩和马桶。
草墩。有编织和辫制两种。编织草墩用篾圈草编,可高到一尺余;辫制草墩只用稻草编成,成蒲团状。草墩在穷人家宜于老人和小孩坐。
马桶。系木制鼓状便桶,用红漆染色,上面加盖,便于老人在室内使用。民国时期,嫁女还制马桶作陪嫁。
巴鱼儿
四川本地土话叫巴鱼子,是一种长的很小粘在石头上的鱼。学名蝮吸鳅。鲤形目平鳍鳅科腹吸鳅亚科鱼类的通称。有15属52种,中国有 8 属38种。体呈圆筒形或平扁,腹面平坦,头及体前部平扁且薄;一般具吻须 2 对;偶鳍宽大平展,许多种类的腹鳍后缘左右相连,形成吸盘;鳃裂较窄,从胸鳍基部之前稍延伸到头部腹面
第五篇:关于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关于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风俗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每个地区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生活习惯和生活变化是不同的。只有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风俗,才能更好的了解、认识这个地区,才能更容易得在这个地区生活。“入乡随俗”这句成语就在某些程度上道出了了解一个地区风俗的重要性。为了更多更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我深入村落,对那里的民风民俗作了全面深入的调查。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年货、贴春联,可谓忙得不亦乐乎。这种特色又主要体现在了春联上。中国人的特点,春联的内容一般都是关于幸福的、健康的、财富的。然而,在我们村,春联的内容却丰富多彩,真实淳朴。一句“情投意合,婚姻自由”道出了村民对幸福美满婚姻的向往;一句“提高警惕,保家卫国”表达了军属家庭对当兵子女的殷殷期望;一句“六畜兴旺猪为先”表达出养猪人家对来年的憧憬;一句“一心为主”表现出基督教徒的忠诚``````横批的内容也有特色,一般的横批都由四个字组成,而在西夏峪村竟然有三个字的横批,横批的内容是“恭喜发”。想想,这必是这家主人的高明之处,人家用四个字只能表达一个愿望,而他用三个字却能表达出数种愿望。
这边的春联只包含三个部分。一部分两边的小对子,一般由7到8字组成;一部分是门上的大对子,一般由4到5字组成;最后一部分是横批,一般由4个字组成。因此在我们那边被称之为“门前子”的春联在这里是不被包含在春联的内容之中的。在这里,春联有的贴法也是又有讲究的。对于家里有丧事的人家来说,在丧事的第一年是不允许天春联的第一年要贴白的;在丧事的第二年,要贴黄色的春联;在丧事的第三年,要贴绿色的春联。在丧事的第四年才可以贴红色春联。横批的贴法也有所不同,一般贴横批是一张纸是不分开的,而在这里。几乎有一半的人家在贴横批时一张纸是分成两半的,每半两个字,然后对称贴。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除此之外,春节期间,大家也会有些娱乐活动,在以前的时候,这个村子的村民会自发组织起来,组成一支锣鼓队和秧歌队,大家在一起娱乐娱乐。但由于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几乎家家都配上了电视机、VCD等,这种娱乐活动也就渐渐退出了舞台。现在大家主要活动就是全家坐在一起看电视,或者出去看看高跷队。春节期间,村子还有些小的风俗,例如:初二的时候媳妇们都回娘家拜年。对以一些订了亲的的年轻姑娘来说,初二至初六这几天要一直呆在婆婆家。对于一些家族长辈来说,初一到初三摆弄家谱,了解一下一年来家族成员的变动情况。
放爆竹是春节期间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传说燃放爆竹可以驱妖除魔,所以每年从除夕之夜起,到处就响起了接连不断的爆竹声。阵阵烟花,声声爆竹,给节日增添了无比热闹喜庆的气氛。
风俗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动而不断变化.或许它会演变成另一种形式,或许它会从此会消失。上述的风俗是否会延续下去,是否会流传百年,相信,不久的
将来,我们自会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