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应届生:史上最难就业年,我是如何拿到北京户口的?

时间:2019-05-14 02:4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给应届生:史上最难就业年,我是如何拿到北京户口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给应届生:史上最难就业年,我是如何拿到北京户口的?》。

第一篇:给应届生:史上最难就业年,我是如何拿到北京户口的?

给应届生:史上最难就业年,我是如何拿到北京户口的?

有志于毕业后在北京发展、并且想要解决北京户口的传媒毕业生,毕业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就业方向,来解决户口问题。

来源丨

应届生求职招聘

2017年的校招已拉开大幕,回想去年的求职路,历历在目。上半年一直忙着论文毕业,现在,我终于有时间把去年这段求职经历写下来,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即将参加2017校招的学弟学妹们,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能对你们接下来的2017校招有所帮助。

首先,明确一下这篇帖子的主要针对群体:有志于毕业后在北京发展、并且想要解决北京户口的外地生源,或者你毕业后想进入国企央企工作的同学。

本人背景:帝都211软件硕士、2016届毕业生,本科不在北京、非知名院校、普通本科,本硕均为计算机专业(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软件工程),京外生源、山东汉子。1 关于北京户口,多唠叨两句

对于即将毕业的各位来说,有一个问题你需要去考虑:你需不需要北京户口?

个人看法:如果你确定将来不会留在北京,你只是想在北京多挣点钱多闯闯,然后过两年就回老家或者去其它地方发展,那你大可不必考虑什么北京户口,只需要找一份你喜欢的或者薪酬好的或者职业发展好的工作等等。

但是,假如你确定说我就打算以后在北京长干下去了,或者我现在还很迷茫,也不知道以后到底会不会留在北京,会不会压力太大就走了呢?

以上两种想法,个人建议还是优先考虑一下解决北京户口,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外地生源,你这一辈子可能就只有这一次机会去解决北京户口,再准确点说这是最容易的一次机会。

有童鞋肯定说了,不是还有什么国考、什么人才引进,这两天积分落户政策也出炉了云云,正好我也大致看了下积分落户的政策,总体感觉要求非常苛刻,只是连续7年缴纳社保就足够难了,这7年可是你用到北京户口最频繁的时候,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孩子上学等待,而且这样意味着你这7年几乎不能跳槽,一旦有离职,可能缴纳就会中断,就又要从头算。

所以说除了靠应届生的身份落户北京,其他的办法呢?北京多少牛逼的人虎视眈眈着呢,轮的到你?总之一句话,现在不解决京户,以后再想解决,难度很大。

北京户口的好处呢,我也不多说,大家都有所耳闻,百度一大堆。个人感觉这东西也不是说有多少好处,就是会省很多事,少了很多麻烦,甚至说北京户口主要是为下一代考虑,你的孩子上学,这是个大问题。所以呢,有男女朋友的各位,你们一方有北京户口也可以,同样不用纠结这个问题了,哈哈,身边有北京人的同学,赶紧下手吧。2 关于求职时间表

8月份下旬、9月份这两个月,可能会持续到十月份,是计算机专业进入IT行业的黄金求职期,各种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在进行校园招聘,包括BAT、搜狐、美团、京东、优酷、新浪、360等等,计算机专业的可以试试手,参加一些笔试面试,多长点经验。

9月份,预热阶段。9月中下旬开始,已经有部分银行国企发布招聘信息了,但还是少点,关注一下,不要错过最开始的机会。

10月份,撒网阶段。10月国庆长假后,真正的校园招聘开始了,大量的国企招聘启事会铺天盖地的砸来,每天就开始疯狂的投简历吧,注册账号填写信息。

这段时间,更多的是简历筛选,会有少量公司进行面试和线上笔试。

11月份,捕鱼阶段。这一个月,持续到12月中旬,如果前期投了大量的简历,会有非常多的笔试面试,各种各样的,线上和线下笔试,群面、单面、专业面试、HR面试等等,最忙碌的一个月。

12月份,收网阶段。经过前期各种笔试面试,到这时候,如果表现好的话,应该手里有好几个offer了或者有一些也进入了最后的面试、领导面试HR面试等,此时应是有所斩获的时候了。

1月份,好多公司进入了最后的签约和体检,秋季的校园基本结束了。3 关于求职准备

证件照和正装不用说了,这是标配,没有的现在可以着手准备了。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简历了,这个一定要用心,获奖信息、社团经历、科研项目、实习经历等,要精练不要太泛,再来一瓶类似的获奖就不要罗列了,要有说服力的奖项和经历,要重点能突出你的能力,而且,最好能有证明的纸质材料,比如证书;

简历是会让面试官拿来问的,所以上面的东西你必须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才能不至于让人感觉你是在造假,如果只是略懂,还不如不写;最后的自我评价也要好好用点心,如何既谦虚还又能突出你的能力呢?

补充一点,求职的心态。坚定信念,有信心,一定要自信!相信自己,只要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差!我的求职方向

去年的此时,我就是这样明确了我的求职目标,找一份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还希望薪酬能高点,平台能大点,职业发展能好点(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所以,方向就定在了在京的央企和国企,而没有去考虑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大神聚集地:BAT等互联网公司。

主要来说有这几类:一是银行(五大行的总行、软件中心和数据中心,人行机构和一些商业银行中信民生北京银行、农商行等);

二是三大运营商(电信联通和移动),不得不吐槽它们各种子公司真是多,什么设计院研究院终端政企等等;三是解决户口最多的央企,包括中科院和航天X院的各种研究所(数量更是多的惊人),四是其他著名央企和一些事业单位国企等,如大唐、中航、中粮、中核、中石油、铁路交通建筑、人寿、国家电网、工信部、人民日报社,出版社等等(帝都的国企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些单位都肯定有北京落户指标,不过不如前三类靠谱,而且每年都在减少,越来越少,五大行今年的毕业生都有相当一部分没能解决京户。

最后还有一个途径是考取国家和北京的公务员,其实对我们应届生来说不是很难,这个后面再讲。5 关于我参加的笔试面试一些经历

去年此时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后,重点还是定在了银行和运营商,最想去的还是银行,主要是银行各方面都还不错,家人也倾向于这。

去年8月份9月份,我还在实习,结果好像是9月份上旬,看到了工行总行的招聘启事,有点意外,怎么这么早。然后也是有了紧迫感,开始正儿八经准备,虽然工总简历没过,但是给我带来了紧迫感,同时取消了十一回家的打算,专心准备校招。

爸妈也深明大义说不可误了正事,遗憾错过了父亲五十大寿,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是给父亲最好的生日礼物。参加的笔试面试着实不少,捡一些我印象比较深的分享给大家,其他有想具体了解的可以再单独讲。

人民日报

我觉得人事部门非常的人性化,面试时间是分批通知的,所以你按时到达地点之后不会等待太长时间。到了11号楼5层之后,休息一会儿,马上就会轮到自己的。面试时候是5个面试官。不同的应该就是岗位不同,所以问的问题不太一样。人民日报

我被问到的问题主要有:

1、你读人民日报吗?电子版还是纸质的?

2、你发表过文章吗?喜欢写什么题材的?

3、你织“围脖”吗?为什么没有?时间关系还是设备问题?

4、给出两个支持“京十五条限制外地户籍买房”这一规定的观点;

5、你怎么看待网络水军?

6、因为上个问题答得不好,最后一个问题就变成:如果人民日报给你6000一个月,去当网络水军20000一个月,你选哪个?然后面试就结束了,每个人都是大约10分钟左右。5位面试官都听nice的,不会很紧张。移动政企

国庆假期刚过,10月12号参加了第一次的校园招聘面试—移动政企,第一次穿正装,群面,无领导小组讨论,大约十个人讨论设计一个方案,跟专业毫不相干,就是考查你在团队中的表现。

第一次面试,有点紧张,没经验,讨论时说的有点多,总想着要表现表现(后来知道这是大忌),面的不好。移动政企也是发布信息最早的,国庆后10月8日收到在线笔试通知,笔试行测。由于初面不好,没能进入第一轮的二面,结果在一个多月后11月30日突然收到二面通知,技术面和HR面,不过没多少技术含量。面完才知道因为没户口结果没招满补招,当时面完就放弃了。移动研究院

报了三个岗位。11月8号在北邮的线下笔试行测和晚上的线上笔试(技术类,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最后还有两道编程题),参加了两次面试,这个要吐槽一下,其中一次是群面,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文和英文都有,英文的直接被虐傻了~~另一次是技术单面、主要问的是项目经验和实习经历。这两个岗位都是面完就没信了......移动设计院

9月份报名的时候有一个线上笔试的初筛,行测。11月11日在北邮参加了初面,群面和HR单面,比较轻松。5天后11月14日在北邮参加了技术笔试,是根据你报的岗位笔试,专业知识,涉及到通信的,好多不会的,好在通过了笔试。

11月24日参加了在设计院总部丹棱街的终面,全是大领导,要求做一个PPT讲一个课题,项目经历或论述大数据相关,大约20分钟,最后会问几个问题。

当时前后面试的一个清华一个北大,压力山大……12月中旬收到了实习通知,去打了两周的酱油,然后元旦过后通知签约。北京航信

笔试时间大约是在11月中旬,中国航信的全国统一笔试,在北五环联合大学,包括行测和技术笔试,设计到JAVA和网络,编程知识居多,当时就报的开发岗。

12月1日进行了初面,技术面,两个人面的,有点非正式,面的也很简单,问了问项目经验,做过什么,会点什么。二面就比较久了,12月16号,有领导,HR、CTO,问的就比较开放了,技术非技术的都了解了下,还有职业规划等等。通过了之后报集团审批,然后就是等了。大唐电信-兴唐通信、大唐移动

兴唐号称已43年100%解决北京户口(口气最大的),10月24在清华笔试,上午还参加了中粮的笔试(行测),兴唐就是根据岗位进行的专业笔试,报的嵌入式结果考的C语言和单片机,后面的就一窍不通了,做的不好。

10月27号在大唐电信的总部参加了一面,几个领导单面,大约十几分钟,说了说项目经历,然后让我用C写了个冒泡就over了,后来杳无音信。

大唐移动11月7日在北林机考笔试,和兴唐一样嵌入式的专业笔试,又是一塌糊涂,11月14日下午初面,和工行笔试冲突了就放弃了。银行

前面说了,银行是我求职的重心,在京的这些银行基本上网申都投过了,不过很遗憾,好多简历都被刷了。

首先是人行,总部没敢报,下面直属机构笔试时间太晚了1月9号也没必要去了。

五大行里农行、建行、交行的总行和软件数据中心简历都没过,各北京分行倒是简历都过了。

中行简历过了,工行过了数据中心和北分。然后中信和农商行过了简历,北京分行没过。

关于简历筛选,本人通过率实在是低,不好妄加分析,各位再寻求下其他途径经验分享。

参见了中行、工行、中信的全国统一笔试,农商行冲突了没去。

中行是在11月15日下午机考,大约四个小时,真是啥都有,行测,专业课(也是很全,408的东西加上C语言和Java),还有考脑力考眼力等等,考的头昏脑涨,考完自然是被刷无疑。

中信银行是11月22日下午在首经贸,那天下着大大大雪,回来正好停了,踩着雪咯吱咯吱的,很有感觉~~。三个小时机考,行测加专业课,题目不是太难但是很广,考完感觉还可以。

12月3号在富华大厦参加的初面,三个人单面,十几分钟,当时桌子上有好多专业题,抽一道回答结果我还回答错了,汗……然后就简单问了问,后来应该是被刷了。

工行。当时收到工行简历通过的短信还是很兴奋的,毕竟之前三大行全把我刷了。11月14下午在天玉大厦笔试,机考三个小时全是行测。

工行的笔试真是有意思啊,寻宝图的形式,整个试题的流程就是寻宝路线,很有文艺范,每一处宝藏就是一种类型的题目,靠答题来挖宝,题目不是很难,做完感觉不错。12月6号在北洼的银泉大厦参加了一面,部门领导面,三个面试官VS五个学生,技术面和非技术面,一共半小时左右,先是自我介绍,然后每人会被提问一两个基础性的专业问题,然后是面试官发问一个个回答,最后是学生提问。面试官很不错,基本没有为难学生,气氛也很好。12月11日在数据中心的大本营西三旗进行了终面,对面六七个领导,很有气场,当时进去好像是六个学生,我最后进去的感觉很紧张。终面就是领导发问挨个回答,全是考查人品和素养,比如你看重什么,为什么选择这儿,什么职业规划,你有什么缺点等等,像是表忠心(偷笑)。

面完没几天就收到体检通知了,差额体检意味着不一定能签约。提心吊胆半个月,圣诞节下午收到了签约通知,新年礼物到了。

其他笔试面试还参加了不少,北京移动(笔试和一面),移动终端(两面),中粮(一面),中国外运(两面),中石化(笔试),农建交行北分(笔试),中科曙光(一面),北京联通(笔试一面),京东方(两面),中文在线(两面),中石化国电(笔试)……就不一一说了。笔试面试总结

笔试:一般都是行测+专业课,甚至专业课都只是少部分会考,但是行测绝大多数的央企国企都会考。行测就是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到数学、推理、总结、提炼、分析、判断等,真是考的杂,而且时间一般都不够用,所以可以前期尝试做下历年的公务员真题,而且后期有很多考试会有原题,甚至不在少数!

(你想想企业哪有那么多精力给你出新题),前期要掌握做题的方法,要有自己的节奏,好多同学做行测是做不完的,所以要控制好速度。我个人之前没怎么准备,但是对这个比较感兴趣,觉得挺有意思的,线上线下笔试做的挺多,最后自己也找到节奏了,完全是以赛代练练出来的,到后来也能很好的把握准确性和速度。所以,还是多练。

面试:一般央企国企的面试初面都是群面,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个大家也可自己查查百度的攻略,本人也不怎么会说,所以往往变现的也不好。

个人感觉,还是不要想着总出风头,言多必失,哪怕不说也比说一堆废话强,你要想好再说,而且一定要说到点子上去,最好你说的每一句都能被大多数认可或采纳,这会给你加分不少,所以,谨言慎行。

通过群面后二面或三面一般就是技术面或者领导面或者HR面,上来一般都是自我介绍,这个要准备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展现你自己,不要泛,要精,展示你最精彩的一面,而且面试官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问,所以,介绍的内容一定是你最擅长的,最懂的,要把面试官往你擅长的方向上去引。

一般的技术面针对你报的岗位问你一些专业的问题,大多是比较简单比较基础的,还会问你学校里做过的东西,经历啊,项目啊等等,不懂的不要装懂,诚实一点,谦虚一点。领导和HR面试一般就是人才素质、道德品行的面试,这一点把握好礼貌和谦虚的态度,一般别太张扬即可。6 关于公务员 前面已经说了,国企的笔试大都是行测,而行测又是公务员考试的大头,所以经过前面一系列的笔试之后,你的行测能力已经炉火纯青了,十一月下旬和十二月的国考京考,完全可以去试一试,至于申论,鄙人是直接裸考的,最后考的也还不错,差0.1进国考的面试,京考还进入了面试。而且说公务员不难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好多岗位是只针对应届生的,所以这个竞争压力会小很多。不要在乎难不难,不要想太多,你去试了就知道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关于签约

在进京指标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秋招的很多的公司是不承诺解决户口的,这就需要你自己去了解去衡量了,根据去年的情况和今年的大形势去判断,当然任何选择都会有风险,所以,签约需谨慎。

一旦签约,这里指的是正式签订三方,意味着你的就业协议书有了法律效力,同时约束着你和公司。

若想再签其他公司,将变得困难重重,有公司的限制,也有我们学校的限制,总之,毁约不好毁。

再次提醒各位,签约前和毁约前多打听多考虑,一定要慎重。另外,再多唠叨两句,求职是你的人生大事,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关系到你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走向,不要草率的做决定,多打听一下,多请教请教过来人,而且你一定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征询一下爸爸妈妈的意见,听听他们怎么说,父母视你为宝,你若是独生子女他们会更关心,这不仅关系到你一个人,更是一个家庭,有对象的也要考虑下双方。

所以,冷静的权衡下,包括最开始的求职方向和最后的签约。想分享的也就这么多了,基本能想到的都写下来了,过去了大半年了,拖了这么久,不过这一段求职的经历还是感触很深的,在这里也要感谢家人同学的关心和鼓励,感谢韬哥阿臣傻强的一路陪伴,都在心里呢!

由于本人各方面条件都一般,软硬实力都比较弱,才导致这一路走得这么艰辛,但确实也是收获不小。至少目前来看,当初选择来北京读研,毕业后选择在北京工作,还是比较明智的。

两年的生活学习求职,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这比本科四年要成长和成熟了不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强化了自己。求职时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人才比比皆是,这才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同样也给了压力和斗志。相信自己,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只要努力,一切都会有的!也许每一步走得很艰辛,但每一步走得很坚定很踏实。

第二篇:是谁助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形成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是谁助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形成作者:钱兆成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3期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昔日天之骄子现如今降格为普通劳动者,在年复一年的就业难的嗟叹声中,大学生们迎来了史上最难就业年,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年,谁该负责?归纳起来,原因有四。

一是大学教育向学生们灌输的是精英观念。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不少大学生依然抱有“学而优则仕”的优越感,认为读大学就理所应当有个好工作,有高工资,留在沿海发达地区及大城市,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由于求职的期望值太高,人为地提高了就业的门槛,加大了求职的难度。

二是资源错配的影响,一直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中国的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的时间很短,中国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有时候很难到位,势必造成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畸形的经济结构片面地促使劳动力流向重型和劳动密集产业,却忽视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建立,造成了知识产业的滞后和发展,使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不甘心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

三是目前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报道,报忧的多,报喜的少,对学生择业进行引导的少,流于表层的多,深入分析的少。由于媒体过分渲染大学生就业难,使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错误认识,造成对人才的盲目高消费和缺少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初期培训的意识与责任。

四是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不注重人才的发展潜力,过于看重工作经验,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会使大学生产生消极就业观。

第三篇:史上最难就业年,又谈“拼爹”

0

史上最难就业年,又谈“拼爹”

又是一年毕业季。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由此今年也被很多人戏称“史上最难就业年”。不幸的是我也是今年的毕业季受苦受难同胞中的一员,作为应届毕业生,为了逃避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幸中的万幸,我提前通过高支队协管员的招聘,成为高支队一名协管员,也算是临时就业成功。从今年年初实习期到6月毕业后,经过跟好友同学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同学好友中少数人南下广东进工厂、部分人在长沙或家乡找一份勉强维持生计的临时工作、部分人投身公考队伍、还有少数人找不到工作呆在家中,只有极少数我们口中的“二代”,家中父母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丝毫无压力。还谈到一毕业就面临的“就业难”、“高房价”、“裸婚”等现实难题,隐隐感觉到他们似乎多了些牢骚。牢骚中无非这几个观点:一是“出身论”:“出生决定出路”、“拼搏不如拼爹”;二是“读书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对于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家中父母养育我二十余载,并供我读完大学,已实属不易。我没有“拼爹”的资本,也不想用简单的家庭不如别人而自暴自弃,别人家里有条件,并能充分利用也无可厚非,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子女花父母的钱,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子女发展,在哪个国家都合乎情理。但俗话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易于懈怠,如果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一旦失去了荫庇,“其亡也忽焉”。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道理就在此。“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奋斗,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我相信我能通过自己之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康生活。

青春,本该是热血拼搏、永不服输的,所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年轻是冲锋陷阵的资本。我虽没有特别远大高尚的理想,我只有某一个时间段的简单的目标。高考结束后,我以21分的差距无缘二本,差20分以内可以补录医科类二本的机会也与我失之交臂,当我看到三本昂贵的学费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兴趣,我选择了读一个学费不多的专科,最终来到了湖南警察学院。大学三年,在警院非公安专业的专科生在同学口中用俗语形容就是后娘养的,既然选择了这专业我别无他法,不求学业上有多大成就,我只给自己定下几个目标:散打技能健身、入党、拿驾照、广交友。经过在学校两年半的时间里我通过参加学院散打队,也学到了非公安专业接触较少的散打技能;通过参加学生会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良等一系列因素顺利的成为为数不多的预备党员之一;驾照自然是顺利拿到,并在实习期前顺利就业,算是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业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一个:在2014年年底前,考上公务员。为了这个目标,我参加了2013年国考与省考,并在省考中有幸通过笔试进入面试,面试前夕,听到最多的就是你家里有没有关系,不然你面试就悬了,换句话说就是面试是要靠“拼爹”的。但真正经历了面试才知道,公务员面试是公平、公正的,我这次的没入围也是我自己修为不够,答题失误所致,一个好爸爸可能让你接受好的培训班,但最终还是靠你自己去提高各方面能力,纯粹的用关系走后门还是趁早放弃这一思想。

结合自身经历,我不否认有个好爸爸的同龄人是比我们走的路要顺利,没有一个富爸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此为借口,丢了拼搏的勇气和斗志。“如果总认为别人抓住机会,是因为他有什么社会关系,是因为世道太黑暗,那么我这辈子肯定不可能坐在这里。”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如是说。总有年轻人抱怨自己没有资本、关系、机遇,却不愿反思自己是否把时间都浪费在看肥皂剧、看小说、刷没有营养的空间与微博、在淘宝“血拼”或者不分昼夜的玩游戏上。“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顶住风吹雨打,忍住腰酸背痛,不断攀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与其对别人拼爹“羡慕嫉妒恨”,不如趁年轻好好奋斗拼搏。莫等青春散场,才后悔来不及、回不去、得不到。

第四篇:史上最难就业年 四大报考热门专业就业大调查

史上最难就业年 四大报考热门专业就业大调查

“史上最难就业年”来袭,在广东求职的7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日前,中国美术高考网从广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悉,截至5月24日,全省高校毕业生签 约率已达63.96%,这比5月6日52.4%的签约率飙升11.56%,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随着毕业日期的临近,毕业生心态有所改变,认为“该出 手时就出手”,找到合适的“婆家”就签了,多数人不再“骑驴找马”。

今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99万人,同时受宏观经济 不景气影响,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这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根据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 告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 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目前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

为了了解广州各高校的真实就业情况,本报记者自6月份以来启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大调查项目,对广州六所高校(中山大学、暨南 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8个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以期还原今年毕业生找工作的现状。在采访中,这些被调查的学生普遍表示,今年找工作确实比以往更难了,主要体现在企业招聘岗位明显减少了,特别是外企,一些企业开放网申的职位比 去年少了一半,今年一些待遇好的国企招聘也减少了,一些学校里的“牛人”拿到的offer也不算太多。

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年”,广东将出台新的刺激毕业生就业的优惠举措。“毕业生就业有困难可以上网求助。”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省教育厅将在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网站开辟“助你就业”专 栏,利用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多方资源,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确保每位有意愿就业的学生都“有业可就”。

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也还不错

管理学是近年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其中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一直是众多考生青睐的报考方向,当然就业前景也还不错。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2.9%)。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大型企业比较重视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和协调性,中小型企业比较重视管理人员才能的全面性。管理学类各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色,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对应位置是中层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对应位置是HR部门,会计学专业的对应位置是金融结算部门,公共管理专业的对应位置是助理、秘书,工程管理专业的对应位置是相应的规划部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对应位置是酒店的管理部门。华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对薪资要求降低了

主人公:罗同学

就业状况:班级人数30人;读研2人;出国1人;找到工作25人左右。

主要就业方向:公务员、银行、企业等。

罗同学现在已经考上公务员,工作内容与专业相关,薪酬福利待遇中等,他感觉很满意。考公务员是罗同学主要的找工经历,老师让他们背800道题,他当时直呼:“压力山大。”后来才觉得老师是对的,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对于周围同学找工难的氛围,罗同学说确实感受到,校园招聘招人少了,大家对薪资要求都降低了。罗同学认为找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个人能力个人努力很重要!幸运之神喜欢降临最努力的人!”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就业集中在房企、旅行社

主人公:郑同学

就业状况:班上44个人,四五人读研,三四人出国,其余基本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房地产企业、旅行社等。

郑同学已应聘到一家房地产企业,从事酒店管理的相关工作,工资每月3000元多一点,虽然刚开始辛苦一点,她想以后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找工作给她的印象是,不停地投简历、网申、面试,很辛苦,但是次数多了就知道面试的一些技巧,渐渐地就熟能生巧了。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到机关、银行、企业工作

主人公:陈同学

就业状况:班上总共32人,5人读研,3人出国,约20人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公务员、银行、企业HR等。

陈同学已经被恒大酒店集团录取,从事酒店管理工作。他的待遇令不少同学羡慕,月薪达到了6000元。对于找工作,他的建议是要有针对性地制作简历和投简历,而不是毫无目标地广撒网。

主人公:王同学

就业状况:班上总共50人,有35人已找到工作,有7人出国。

主要就业方向:外企、银行、公务员等。

与班上同学找工作的忙碌状态相比,王同学显得颇为轻松,因为他已经被国外大学录取,准备出国读研了。

不过,他感觉周围同学们确实工作不好找,而且薪酬待遇都很一般。他建议师弟师妹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不会被取代。

经济专业:文理兼收就业状况严峻

作为文理兼收的经济学专业,在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双重眷顾下,理所应当成了许多学校的热门专业。经济学作为一个大的专业学科,下面还有很多的分支,像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等专业。近年,普通院校经济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比较严峻,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比较理想的职位对学历要求较高,二是经济学虽然课程设置“广”,但存在专业技能不“专”的弊端。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在广泛学习的同时,要力争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找好突破点。

中山大学金融系:国内国外读研各占50%

主人公:P同学

就业状况:班级大概有140人,60多人找工作,有工作意愿的基本能找到工作;剩下70多人选择读研,国内国外读研各占50%。

主要就业方向:世界500强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

P同学已经被保送读研,对找工作的艰辛并没有太大感触。不过据身边的同学所说,今年很多他们心仪的岗位都比往年少招人,另外在面试的时候,到处都能遇到研究生。如果不是特别有经验、特别有才华的本科生,很难在研究生里面脱颖而出。很多比较好的工作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这也是这么多同学读研的一大原因。P同学认为,找工作,合理定位与脚踏实地最重要的。每个人都说自己找的工作不好,因为找了月薪3000元的,会觉得5000元才是好工作,所谓就业形势严峻,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的“不满足”。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找到工作的主要是定位不准主人公:叶同学

就业状况:班上34人,基本找到工作,还有少数读研和出国。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居多,传媒、酒店管理等等。

叶同学认为国贸专业说得好听点就是比较多元化,说得难听点就是什么都没学精。他的工作已经落实,在某大型课外辅导机构担任教育顾问,主要工作是为报读的学生量身定做各学科的课程辅导安排,平时也会参与机构的宣传推广工作。虽然与所学专业不相关,但是符合他的兴趣。对于福利待遇,他给出了三个字:“靠自己”。班上没有找到工作的,主要是因为自我定位不准,又或者是给自己太多限制例如工作地点等,他觉得刚刚毕业没必要这么挑,也没资格挑。现在的面试根本就不是面试那么简单,简直就是一个选秀PK节目,面试分3个环节,给你各种挑战,让你展示自己,所以没点真材实料还真不行。

暨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事业单位招人明显减少

主人公:陈同学

就业状况:班级人数62人,读研3人,出国10人左右,2/3的同学找到工作。主要就业方向:银行、外企、外贸公司等。

陈同学目前找到了银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有点相关。他认为今年国贸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是有些难,从周围班级的就业率来看不及以前高,事业单位招收的人数也明显比以前少。对于找工作,陈同学建议,提前定位好自己,有方向是很重要的,找工作前要提前做好各种就业准备,要有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心态。

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就业集中在银行

主人公:郭同学

就业状况:班级人数77人,读研11人,出国7人,50人左右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主要是银行类的工作,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其次是会计事务所、投资咨询类的公司及企业。

郭同学已经顺利找到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从事银行柜员的工作。这份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试用期间月薪2000元左右,转正之后大概3000元左右(不含绩效),个人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他找工作的途径大部分是通过网申来进行的,在一些招聘网站或者公司的主页上寻找适合自己工作意愿的招聘信息,然后进行有选择性的网申。郭同学曾经有一次参加在暨南大学举办的招聘会,招聘会开始的时间是早上9时,虽然他们8时就去到了暨南大学,但还是已经人满为患了,招聘会的现场排起了长队。不知不觉到了中午12时,但还有很长的队伍。

更悲剧的事发生了,现场工作人员通知大家:由于时间有限,今天的面试就到此结束。这让等待了一个上午的求职者情只得无功而返,而他,也是悲剧者之一。

关于史上最难就业年这一说法,郭同学个人体会并不是如此,因为身边的同学至少是本专业的同学就业情况还算可以,这也凸显出了“结构性就业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贸专业:靠求职小组突围

主人公:陈同学

就业状况:班上55个人,七八人出国,没找到工作的只有一二人。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居多,地产、外贸等。

陈同学说,这一年找工确实不容易,不过她的专业偏向实操型,相对会好些。在找工作过程中,她们听从师姐建议,4~6个人组成一个求职小组,各自收集招聘信息,大家资源共享,大家还会分享自己的网申感受,交流面试经验,同时模拟面试场景提前做好准备。至于这个小组的成员会不会产生利益冲突,陈同学说,组队也有技巧,一般室友组队不好,小组里的成员一般找工作会各有侧重,比如有的侧重银行,有的侧重快消等企业。

目前,她已经成功被安利录用,做管理培训生。陈同学认为,国贸专业就业领域非常广,但同时也有劣势,因此,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专业优势,而且采用商业案例教学法,令学生就业更有竞争力。

中文专业:“万金油专业”今年工作挺好找

调查发现,被称为“万金油专业”的中文专业今年工作还挺好找的,特别是男生,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两极分化,优秀的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及较广博的文史哲知识基础。这类毕业生多选择各级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各级教学和科研单位、各类企事业单位等,能力普通的学生也能够从事文秘、文案等职业。但总体来看就业选择余地大,范围广。

但是由于中文专业技术性不强,很多文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起点不高,有较大的可替代性。因此建议学生,不妨在大学期间选修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政治学等等作为第二专业,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在求职中也会加分不少。中山大学中文系:大部分找到工作

主人公:Jason

就业状况:班级人数136人,保研、考研40人左右,出国留学12人,其余大部分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媒体居多。

Jason原本在一所互联网公司做网站编辑工作,现在又在长沙的某媒体同样做编辑工作。毕业季时拿到了6个offer,全是媒体,大体方向都是和文字工作有关的,两家的工资待遇都在4000元左右,Jason表示挺满意。

Jason认为今年确实是“最难就业年”。“中文男”向来是很抢手的,去年师兄基本上都很顺利地找到工作,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有约30%的男生没找到。Jason认为,对于大多数文史哲专业的同学来说,除非去做相关专业的老师,否则大学学到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是很少的,所以实习经历、课外相关知识、学校的学生会、社团经历的储备远远比成绩重要。

“明确目标,并读一些与自我目标相关的书籍,累计一些比较成熟的观点,并在面试和笔试的时候展示出来,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无可取代性!”

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媒体、文员居多

主人公:陈成就业状况:班级人数30人,读研5人,出国2人,找到工作20人。

主要就业方向:编辑、文员、记者等。

陈成现在已经顺利找到一份在中国邮政江门分公司的工作,工作内容与自己专业还算相关,自身还挺满意公司提供的薪酬福利与工作环境。之前他还去过一些培训机构参加面试,感觉并不难,后来也顺利进入中国邮政,所以对找工作的艰辛并没有太大感受。陈同学认为,找工作之前要多学习、多体验社会。找工时简历要做得好点,要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文科生知识面要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言专业涉外文化管理班:应聘小企业的居多

主人公:韩同学

就业状况:班上48人,12人已经签了三方协议,3人出国,读研十几人。

主要就业方向:广告公司、媒体、公务员等。

韩同学就读的方向是涉外文化管理,现在在一家广告公司负责文案策划等工作。她之前也有拿到其他offer,但她本人喜欢广告公司、媒体的工作,对策划也很感兴趣。于是她选择了现在这份工作。她感觉今年找工作竞争非常激烈,一些热门招聘企业前排长龙,一天只能投递2份简历,效率非常低。以往师兄师姐去一些国企事业单位较多,但今年同学应聘小企业的居多。

韩同学建议师弟师妹在学习期间要尝试多实习,特别是申请名企实习生,这样可以为简历增光添彩。她本人大四上学期就在一家公关公司实习做策划,了解到这行非常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为企业提供新想法、新创意。

新闻专业:需要跨媒体人才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有几条新闻令记者这个职业从无冕之王跌下神坛,先是2013年出炉的美国职业预测报告显示,报社记者获评全美最差工作;接着在某省高考志愿现场,在采访现场上,记者奉劝一位学生别填报新闻专业;而一篇《不干苦逼的媒体,我去干公关了》的文章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各类媒体朋友圈中,并被冠以“含泪推荐”、“泣血推荐”等修饰语。干新闻行业真的那么苦逼吗?其实,就就业前景而言,新闻人才的需求始终不会减少,但如今最急需的是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

暨南大学新闻专业:找工作与个人能力有关

主人公:小红

就业状况:班上62人,10人读研,10人出国,其余基本都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外企、机关、事业单位、媒体等。

小红已经找到了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从事文字工作,这家单位的福利待遇还不错。她觉得自己找工作还是挺顺利的,就是要多跑招聘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史上最难就业年”,小红认为还是跟学生的个人能力有关。

华南理工大学广告学:基本都找到工作

主人公:陈同学

就业状况:班上34人,读研4人,出国2人,其余基本都找到工作了。

主要就业方向:游戏公司、银行、报社、网编等。

陈同学目前在报社做财经记者,对此,他很满意。

找工作时,他倾向于找文字类的工作岗位,包括记者、编辑、文案策划之类,他感觉今年工作是比较难找,不过还是看个人能力,还是有很多人一下子就找到了工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专业:找到工作的不到一半

主人公:王同学

就业状况:班上49人中读研6~7人,找到工作的不到一半。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纸媒、电视媒体、公关公司、培训机构、公务员等。

王同学现在已经在广州找到一份教育培训行业的工作,虽然与专业不相关,但她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对薪酬和环境也比较满意。王同学认为一些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主要原因是定位不准确,有选择困难症,其实她觉得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要好好把握。

对师弟师妹们,她的建议是:不要等到大四才迈出校园,接触社会,越早明确自己的方向越好。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就业集中在互联网和广告业

主人公:KK

就业状况:班级48人中读研加出国不超过5人,其余基本上都找到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小部分当公务员和去事业单位,大部分集中在互联网和广告业。

KK已在一份报纸媒体工作,与他专业所学相关性很强,对此,他表示很满意。去年年底,KK向一家家具行业报纸投了简历,后来通知去东莞面试,与他和一起面试的约有20个人。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家所谓家具行业的报纸,就是给家具企业打广告和写软文的。KK表示,今年大部分同学还是能找到工作的,但待遇都不是很好,很多人拿着两千多三千的工资,在广州过得很差,但依然选择留在大城市,在蜗居中奋斗。

第五篇:上海应届生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 签约率仅30%

近日,记者从沪上多所高校获悉,今年是近十多年来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严峻程度甚至要超过发生金融风暴的2008年,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各校签约率大多在30%左右,比往年要低10个百分点。在全国范围,今年共有699万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2013年也因此被戏称“史上最难毕业季”。高校就业部门老师和职场专家指出,就业问题是社会大问题,需要社会和学校、学生共同重视。他们诚恳地建议,部分“90后”大学生切勿眼高手低,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哪怕待遇差一些,也不妨先就业再择业。

【学校现状】

名校一经济类专业签约率不到10%

“今年是近十几年来,就业情况最糟糕的一年!”外贸学院就业中心主任徐家仪告诉记者,截至4月25日统计数据,外贸学院的签约率只有32%,而且近来增幅很缓慢,这个数字要同比去年低8个百分点。

外贸学院的就业一直在上海高校中较靠前,部分经济类专业长期都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不过今年某经济类专业当下的签约率只有9%!去年此时已经超过了40%,也就是说,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即使是历年来的就业王牌院系金融学院,去年也低了15的百分点!“学校八大学院的签约率,只有会展和旅游两个学院同比去年稍高一点,其他六个学院都下降不少!”

华东理工大学学工部部长王爱祥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校本科生的职场签约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6%,本科生与硕士生的平均签约率较去年下降5%。“虽然这个比例不是很高,但从学生的绝对数量来看,还是不小的。”

事实上,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近日举行的一次教育部会议上,教育部领导就谈到严峻的就业形势。“从我掌握的情况看,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内外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国内就业人数增多及就业结构性矛盾。”王爱祥说。通过几家大型国企的招聘变化,他感觉到了今年与往年不同。比如,中石化往年都会来到华东理工召开现场招聘会,让这所以化工为特色的高校充满人气;而今年该公司没有来,改成了网上报名,招聘人数则大幅减少。

上海海洋大学截至目前的就业签约率,也比往年有所降低。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朱克勇表示,目前该校60%的大四学生处于在岗实习状态,这一比例比去年要低。谈到原因,朱克勇的观点与王爱祥类似,认为是宏观经济形势、就业结构性问题造成的。他还指出,社会提供的岗位与大学生的要求不匹配也是一大原因,“这就是所谓的摩擦性就业矛盾”。

【案例】

日语专业学生找工作难上加难

上师大日语专业的小黄同学今年毕业,前不久,她进入一家做网络广告投放的传媒公司。谈起自己和同学们的求职经历,小黄打开了话匣。“今年就业形势不好,我们读日语专业的又赶上中日关系冰点,找工作好难。”小黄叹了口气说道。据她介绍,许多企业来上师大开宣讲会,他们都去听了,但绝大多数企业招聘的人数只有个位数。“讲了老半天我们企业怎么怎么好,最后只招五六个人,对我们毕业生来说,真的很残酷,也很无奈。”

小黄告诉记者,目前,她的大部分同学都在实习过程中,还没签约。许多同学对目前实习的工作并不称心,做前台的同学也有。“有个同学学习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现在进了一家日本企业,只是做一些杂活,她觉得很没意思。”

与许多同学相比,小黄还是比较幸运的。她没有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凭借在传媒公司实习过的履历,从去年10月份起开始应聘传媒广告公司。最终,在今年年初的一家公司的面试中被录取了。“我的月薪是税后3500元,还算比较满意吧。”

历经艰难找到一份两千元月薪的工作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大四学生小杨刚刚找到一份在电影公司的工作,主要从事电影道具的周边开发。在他看来,这是一份让他心仪的工作,但还称不上满意。“主要是收入太低,每月到手只有2千多元。我的理想工资收入是5千元。”小杨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美术类的艺术生,工作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难找。他之前有过几个工作,一个是教别人画画还有一个是在工作室搞设计,虽然收入都高些,但他都不喜欢。“我不想过那种学校家里或者是办公室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太枯燥了。现在这份工作,虽然收入低,但我觉得很有意思。”

小杨是安徽人,每月2千多元的收入如何在上海工作生活呢?小杨告诉记者,对于他想目前,仍是父母为他解决租房子的问题。但他也知道这并非长远之计,接下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就目前来看,他觉得工作喜欢与否比收入高低与否更重要。“我真心觉得对一名大学四年里认真学习的大学生来说,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到一份既喜欢又能得高收入的十全十美的工作很难。要在其中做出选择。”小杨说。

【学校措施】

开通手机App推送招聘信息

为了推动就业,华东理工和海洋大学都采取了很多举措。

据王爱祥介绍,华东理工启动“就业引导工程”。该工程给每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发了一封公开信,希望他们不必把目光只盯在上海和长三角,要志在四方,目标长远,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该校联系了10个中西部省份的80多家化工型企业,鼓励学生去那些企业就业,签约后就给予奖励。学校还开展了“全员送岗位”“给校友写信”“企业走访”等活动,挖掘学校老师、校友们的各种资源,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早日找到工作。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招聘信息,华东理工建立了手机短信平台,向每位毕业生推送招聘信息。

海洋大学建立了“上海海洋大学就业速度”App,已在安卓和苹果系统上发布。已有600名左右学生在App上填写了自己的专业,这样他们就会收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求职信息。据介绍,这是海洋大学“基层就业引导工程”的一个项目。该校还开通了热线电话,为学生提供求职个性化咨询,并定期举办讲座,传授应聘面试技巧。对于异地求职的学生,学校会给予经济补贴,鼓励毕业生“放眼全国”。

“已进入5月份了,我建议同学们一定要主动利用学校资源,多渠道应聘,把握好一切机会。”朱克勇说道,“另外我想说的是,能签就签吧,不要再挑来拣去了。先就业,再择业,后事业嘛,先走出这第一步,一步步来。”

【建议】

当前就业形势下,不妨先就业再择业

中智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主要因为国际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导致不少企业招聘预算缩减;比起应届生,一些企业宁可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以降低培训成本。“老生常谈”的高校扩招也是绕不开的一个原因,根据教育部去年发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这样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企业也越来越习惯于“挑挑拣拣”。

不过,专家及业内人士强调,导致应届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也不少。在前不久沪上举行的多场应届生招聘会上,许多企业HR表示,如今不少应届生找工作目标不明确、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盲目“海投”——这在简历里体现得最直观,一些应届生简历里写的求职岗位与应聘的岗位不符,或是完全看不出来对某个企业有针对性的求职意向,很容易在海量简历中被淹没。

曾有调查显示,近七成应届毕业生都希望在一线城市发展,他们看中一线城市工作机会多、薪资高,有的希望通过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过,求职区域集中加

剧了竞争的残酷程度。此外,应届生对工作期望值太高,有些应届生“薪水低的不考虑,职位低的不考虑,无明确发展前景的不考虑,非500强企业不考虑”,往往陷入相互攀比,使求职屡屡碰壁。

专家建议,大学生应重视实习与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积累实际经验、提高综合能力,毕竟企业非常看重大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同样十分重要的是,大学生职业定位要清晰、发展方向要明确,要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市场缺什么,并分步分阶段地逐步向自己理想的岗位目标去努力靠近。

专家强调,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应届生不妨先就业再择业,不要眼高手低、过分纠结公司的规模大小、薪水高低,要看公司提供的职位是否与自己条件相符。先找一份自己能做的、能累积到实践经验的基层工作,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后再去选择理想工作。

IT、电商、金融、生物制药等行业机会多

尽管看似寒风凛冽,但应届生就业仍有广阔空间和良好机会。日前,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家对应届生就业的行业情况做了一番调研和讨论。专家透露,对应届生需求较多的行业主要有IT行业、电子商务、生物制药、金融行业等。

从IT行业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大量的软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随着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软件开发应用来实现,业内预计,未来几年国内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量至少要达100万。随着传统行业涉足电子商务,如苏宁、国美、万达、正大集团等,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要进入电商领域,更多的投资者及创业者投身该领域使电子商务行业未来就业空间变得非常可观。就生物制药行业来看,我国新医改方案提出后,跨国企业加快进入中国市场,且以基因工程为主要标志的生物制药在我国尚处于发展期,正需要大量人才。此外,虽然跨国金融企业需求减少,但国内的金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高企,留给应届生的机会也不少。

下载给应届生:史上最难就业年,我是如何拿到北京户口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给应届生:史上最难就业年,我是如何拿到北京户口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