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政策指导 不断优化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强化政策指导 不断优化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09-5-
5信息来源:
近年来,承德县中小企业局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加强政策指导,坚持依法行政,着力优化环境,有效促进了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搞好法律法规学习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河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的颁布和施施,标志着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学习好、运用好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是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的重要一环。《河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颁布以来,我局狠抓了一法、一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局机关内部学习。将一法、一条例发放到每个人,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在组织集中听辅导和培训的基础上,把一法、一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重点内容摘要刊登在板报上,每周一个重点条款供全局人员学习、熟记,在学懂、吃透的基础上,进行单独学习考试,将考试结果作为公务员年终考核的一项内容。
二是搞好面向政府相关部门和重点骨干企业及支柱产业的学习宣传。一法、一条例实施后,我局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由县委办和政府办联合组织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58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利用2个双休日,集中学习了发展民营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县制定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各职能部门制定了鼓励支持的措施,并由县中小企业局负责对涉及部门落实的问题进行综合协调,增强了支持企业发展的合力,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和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企业负责人获取了政策信息,找准了自身发展的方向。
三是面向社会进行宣传。为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组织活动宣传《条例》。在《承德县周讯》上连续介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将《条例》涉及的政府职责、财政支持、税收支持、金融支持等九大主要问题分别进行了阐释;在县报上用问答形式以五分之一的版面分九次刊发一法、一条例重点内容;县局抽调6名工作人员、印刷1500份传单、制作3块展版,历时1个月,在县中心广场组织专题宣传活动,接受咨询者的咨询。还聘请市党校专家来我县共同研讨如何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通过这些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制定配套措施办法
我县县委、县政府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中小企业、工商、税务等经济发展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政策措施、制度规范、法规执行等方面保证了政策法规支持工作机制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性文件,为把这些落实到实处,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局采用综合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做了3次不同层面的调研活动。针对我县前置审查审批方面还存在的一些不符合规定的程序和规定。建议县委、县政府办公室牵头,中小企业局具体联络,协调相关部门制定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承德县保护扶持重点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全县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意见》、《关于对上板城电子工业园区实行若干优惠政策的决定》、《鼓励投资优惠政策》等鼓励支持的政策措施,对708个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审核,取消了23个行政审批项目,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建立和完善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等涉及七大环境方面的制度1000多条,规范执法措施近300条,修改、废止过时的规定700多条。成立了县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环保、建设、中小企业等14个部门进驻中心,实行“一口对外、一门受理、一次告知、一站办公、一地办结”“五个一”工作程序,实施“九放宽七支持”市场准入政策,使软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是发挥政策措施的规范作用,扼制不合理的收费行为。不合理的乱收费,反映了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侵犯。石材业在我县是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财政贡献逐年增加。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个别部门借机增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影响了企业投资热情和行业的健康发展。鉴此,局长带队,对石材行业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写出了《放宽政策,但不放松管理;减轻负担,但不减少税源》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了由人大、政协和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重点石材企业负责人共同参加的石材产业发展座谈会,认真研究、讨论了我县石材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并制定扶持措施,抽调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中小企业等部门专职人员对涉及石材业收费的国土、环保、水务、工商等9个部门42项收费项目进行清理、核实,依法对不合理的收费进行废、减、免等措施,并出台了《石材工业区企业行政事业性规费统一征收标准》的政策措施,对涉及到石材产业收费项目实行一费制,由管委会依照标准统一征收,其它部门不得进区再收费。
三是发挥政策的支持作用,支持调整产业结构,扶持成长型企业和产业。针对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近年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营造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氛围。我局在了解到承德市有不少成长性强、有发展前景的电子仪器仪表企业欲拓展发展空间,寻求项目用地的信息后,多方收集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产业集群和园区发展的政策信息,建立了电子产业园区,一期引进了16家电子仪器仪表企业。提请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制定了《关于对上板城电子工业园区实行若干优惠政策的决定》的政策措施,还规定设立我县科技进步奖励基金,对进入园区的外来投资企业,将其上缴税金按一定比例逐年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扩大再生产。同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了一期占地330亩,由16家高新企业为主组成的高标准、高科技的电子工业园区。二期计划占地130亩,已有5家电子仪器仪表签定了入驻意向。还出台对自主创新的奖励措施,积极引导其它行业开展创新活动,促进了全县骨干企业素质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是发挥政策措施的引导作用,形成 “招商、亲商、安商”的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为了创造更加开放的招商引资环境,我县出台了《承德县鼓励投资优惠政策》,对于在县内投资的企业给予全新的优惠政策,让利于商,视外商如亲人、全心全意帮助、扶持企业,促进其快速发展。我局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纵向延长产业链,横向聚集产业群,加快培育骨干企业,提升工业化水平。今年6月份,由我局提议,县委、政府组织专人将我县民营经济引资项目进行整理、汇编,印制成册,从我局、发改局、工商局抽调骨干力量,奔赴北京、天津、唐山等地,与当地民营企业协会沟通、洽谈,为双方的民营企业搭建相互交流、互相合作的公共平台。目前,已有3个项目签定了合作协议,5个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之中。通过此次活动,民营企业家增加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了政府服务企业的形象。
三、完善政策法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政策调研、制定工作机制。我局设立专门股、室负责政策法规工作,每年提请由县领导带队进行一次政策环境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写出报告或提出建议,制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宣传贯彻、辅导培训机制。我局选定了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几年来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政策法规培训班,搞好面向本系统和企业的宣传教育。利用三个清华远程教育基地辐射全县的优势,积极开展政策法规方面的培训,有力的提高了全县民营企业法律意识和水平。三是协调、督导工作机制。发挥政策效力关键在落实。作为中小企业的综合协调部门,我们注意抓了涉及企业政策落实的协调督导工作。近两年来,我们协调税务部门,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规定限额的企业,实行低档所得税率;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实行简易征收;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一定期限内减免营业税;对新办第三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减、免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使众多的企业有了宽松的税收环境。四是政策信息发布、咨询工作机制。利用我县政府网设立中小企业专页。每年辑印、摘录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发给各企业。五是政策指导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全程服务指导工作制度。指定专门股室、专职人员到项目现场服务,帮助企业跑、办各种执照,组织企业联合编写产业政策评估报告,指导企业了解产业政策信息。有力地避免了盲目上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使全县的新上项目呈现出有史以来最多、最快、最好的势头。承德县中小企业局
第二篇:强化医院内涵建设__促进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泗洪县中医院臧光炬 刘晓辉
【摘要】探讨医院的内涵建设及发展问题。结合地区及本院实际情况提出医院内涵建设与发展的思路,通过强化管理,提高执行力,提升效率,优化结构,引进人才,培养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医院整体实力的大幅度跨越,走出一条优质、适价、高效和“政府满意、群众满意、职工满意”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关键词】医院管理内涵建设
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管理不仅仅存在着技术、设备和资金方面的压力,更面临着经营管理模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挑战。而医院竞争力不仅局限于医院的硬件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包括医院的文化内涵和外在形象。因此,重视医院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医疗业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还要增强人性化服务理念,更要加强医院的文化内涵建设,这对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进一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两个效益,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者认为,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实施管理创新、优化结构、因地制宜,提高执行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疗服务不断向纵深发展,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才能使医院各项工作上一个台阶,真正实现医院快速、健康的发展。作为一所基层的二级医院,我院自综合大楼建成以来,特别是这一年多,以医改试点工作为契机,从内涵建设入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人员素质,狠抓学科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项目,有力的促
进了医院全面、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医院发展概况
我院自2012年8月新的综合大楼的投入使用以来,医院抓住这次机遇,医院领导班子开始着手思考医院今后发展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内涵建设,制定了“新的医院发展规划”、启动了二甲中医院的创建、实施了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了医德医风、纪律作风整顿和医院文化建设,医院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并与2013年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汇聚全县各类中、西医技术人才。现有职工309人,医技人员264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57人。拥有宿迁市名中医1人,宿迁市优秀科技专家1人,宿迁市135医学重点人才2人。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突破,针灸科已成功申请成为市级重点学科,是我院特色专科。
二、医院内涵建设
2.1坚持内涵建设为主,不断加强外延发展
医院内涵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勤政高效的作风为依托,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服务安全为核心,树立“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服务理念和“质量立院、品牌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方针,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提高素质,走一条优质、适价、高效和“政府满意、群众满意、职工满意”的质量效益型发展
道路。同时,医院的外延建设也是与内涵建设息息相关,内部管理提升了,医院硬件投入不够也会造成病源的流失和医院工作量的下降。医院领导班子在资金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一大批的先进医疗设备,使医院的整体规模上了一个档次,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已经能够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2.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职业道德教育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思想宗旨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正确引导,树立典范,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现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二是进行技术能力培育。精湛的医疗技术与高尚的医德是医院发展的两只抓手,缺一不可。我们按照“科技兴院”的战略方针,积极鼓励医务人员钻研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推动医院的建设。三是进行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奖优罚劣,增强医务人员廉洁行医的自觉性,确实树立白衣天使的高尚形象。
2.3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民生民需的日趋重视,我们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已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今后病人就医的选择肯定是“优质、适价、高效”的医疗机构,所以,我们必须在内涵建设上下大力气,在服务意识、态度、方式、程序、质量上下狠功夫。为此,我院提出了“一切为了病人健
康”的服务理念和“营造可信赖的优质服务新氛围,树立现代化的特色医院新形象”的质量方针,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强化诊疗工作的全程质量监控,积极开展优质护理和星级护理工程;在就医环境明显改善之后,我们将逐步延伸服务项目,逐渐开展院前预防、健康指导、院后随访、康复指导、心理卫生咨询以及家庭病床等卫生服务。在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同时,我们仍要充分体现医院的公益性,承担医院的社会责任,定时开展义务咨询和义诊活动,开设健康教育课堂,完成政府指令性工作,积极支持“下乡支医”活动等等。
医院的发展靠人才,人才是一所医院能否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端人才和院校毕业生不是引进来就完事了,要想办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此,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给予他们精神需求和政治荣誉,最大限度的为他们提供事业平台,坚持经济与文化建设并重,激励人才发挥内在潜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我院坚持从人才发展需要出发,创新人才使用观念,积极搭建人才干事平台:引进先进设备,满足骨干人才救治病人的硬件条件;适时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打破论资排辈的旧习,树立重用能人的导向;在生活中关心人才,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比如家属工作安排、子女教育、住房安置等,尽力使引进人才无后顾之忧;积极探索人事制度、奖金分配制度的改革,把政策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高风险科室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完善考核量化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坚持“以制度管人、以规章办事”,竭力推动执行力和效率意识。
2.4建设新医院文化升华职工团队意识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21世纪医院的竞争就是文化力的竞争。优秀的医院文化具有振奋医院精神、提高职工素质、塑造医院形象、凝聚群体意志的重要作用,所以,现代医院管理必须强化医院文化工作。我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提出了“团结奋进、激情争先、诚善行医、和谐发展”的医院精神和“厚德、精医、传承、创新”的医院院训,院长作为医院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和第一宣讲者,敢闯、敢干、敢为、敢试,不断提高自身以及他人的创造与创新能力,破旧立新,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大家团结进取、勤政务实、完善自我、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现在,全体干部职工精神勃发,主人翁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大大加强,在医院升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后,大家自豪感增强,干劲十足,这些都为医院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3以提高医院文化内涵为落脚点,打造医院健康行为品牌
3.1坚持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自创与借鉴相结合,围绕不同主题,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全院职工和广大患者营造一种主题鲜明、充满热情、和谐融洽、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使职工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并能以良好的思想文化素养和文明行医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2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依托,不断拓宽医院文化内涵,提升医院健康行为品牌建设。以文化建设为主线,通过积极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职工的思想情操,满足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培养集体主义、乐观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医院文化
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3.3医院精神是通过大力倡导和舆论引导培育的一种精神,必须抓住核心,以人为本。医院文化建设可以跟政治思想教育和精神文化相结合,促进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医院精神、医院形象和医院环境要围绕这个重点,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职工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以院为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荣誉感,使“爱院如家”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第三篇:关于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关于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90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提 案 人:致公党中央
主 题 词: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趋势,而且由于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已极大地缩短由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与经历的环节。中小企业在经济总量、税收、解决就业等指标的比重均已超过75%,对稳定就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外贸订单锐减,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这一状况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小企业内生创新能力不足,拥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核心技术依然不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抗风险能力弱,生存和发展空间比较狭小;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初级产品居多,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三是创新人才匮乏,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人才战略,忽视了对高层人才储备、培养和选择,忽视了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训练;四是我国现有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单一且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项目不全,服务质量不高;科技中介服务的不畅通,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不畅。
因此,建议:
一、支持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推行企业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造,促进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转变,引导一批有实力的非公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从境外引进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着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和推动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实现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的升级,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平台要为中小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研发人员。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扶持基金,加大产业升级和行业转型的奖励基金投入,有重点地、有倾斜地培育有市场、有效益、带动示范作用大的创新型企业,逐步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核心技术示范中小企业。着力抓好技术创新、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有关协会、促进会、服务中心、商会、合作组织的作用,为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开展服务。建立中小企业创新辅导中心组织专家顾问,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完善扶持政策,优先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一是引导商业银行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技术、管理创新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适当减轻企业利息负担。二是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培育和发展小金融机构体系,强化小金融机构主要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市场定位,严格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简化信贷办理手续。三是创新担保方式,大力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采取由中小企业联保、企业管理层团队保证、经营者家族保证三种形式相结合的贷款组合业务,或者是依托地方政府和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根据不超过担保基金的五倍左右金额提供贷款。也可采用专利权价值评估后以专利所有权担保。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四是大力开展股票市场融资,积极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开展创业风险投资,努力为成长性较好、主业突出、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机会。
四、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及创新联盟,弥补中小企业创新资源不足
高校及科研院可通过共建研发机构,直接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引领作用。产业集群内的核心企业,依据紧密的专业分工,实现技术创新资源由核心企业快速传递给中小企业。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加快建设政府协调服务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以及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多层次服务体系;鼓励技术评估机构、技术经纪机构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企业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人才、信息、财会、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网络,扩大孵化面积,增强孵化功能。
五、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内生动力
企业家创新意识和决心、员工创新能力、研发人员比例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一方面,要培训与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加快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要重点考虑拓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开发力度。目前,各地人才引进计划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创新型中小企业受惠不多。建议设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人才引进计划”,不但要注意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还要注意培养和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但要引进领军人才,还要引进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同时确保聘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人才。
六、加大对引进海外人才创立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人才、科技政策的推动下,目前有大批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海归企业大多属于高科技中小企业,其主要项目一般都适应转型升级需要,前景好、附加值高,但也具备一定风险。对于此类企业,我们首先要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引进海外人才创立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估。在全面掌握项目价值、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对符合要求的海外人才创立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政策层面充分给予倾斜,加大税收、信贷、财政补贴和风险投资支持力度;在企业合作层面,积极牵线搭桥,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资本力量雄厚的本地龙头企业与海外人才创办企业的嫁接。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四篇:关于强化政府主导,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提案
关于强化政府主导,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95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强化政府主导,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 提 案 人:李钺锋 主 题 词:教育,儿童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2009年,全国共有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约7000万,占世界相同年龄儿童数量的1/5,共有幼儿园13.8万所,在园儿童265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1%。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2010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
众所周知,我国的学前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学前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在各类教育中基础最弱、矛盾最多、呼声最大。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法律地位不明确。目前我国尚无学前教育的全国性法律。由于学前教育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不顺,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二是办学体制混乱。学前教育办园形式多样,结构不尽合理,无序和恶性竞争突出,无证办园现象严重。江苏常州市192所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仅占10%,其余分别是集体公办民营和纯民办性质的幼儿园。北京市2009年尚未正式注册的幼儿园已达1298所,数量超过正式注册的1266所幼儿园。三是经费投入不力。由于我国学前教育没列入义务教育范畴,各级财政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成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以重庆市为例,2009年学前教育经费仅占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的1.05%。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资金匮乏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如安徽省安庆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入园率不到30%,远低于国家规定的50%以上的标准。五是幼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许多幼儿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师身份,加之超负荷的工作和较低的待遇,导致现有幼师队伍不稳定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抓好“国十条”的贯彻落实、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建议:
一、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步伐,落实各项配套措施。一是建议尽快将学前教育纳入人大立法计划,通过制定《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属性和地位功能。二是尽快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资金投入比例以及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三是按照国家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各地人民政府要承担起主导责任,切实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四是各地人民政府要健全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切实将职责履行情况纳入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中。
二、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扶持力度。一是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财政性教育支出,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普惠性幼儿园教育事业经费、园舍改造维修、学前教师培训,以及优质民办幼儿园奖励等。二是建议可参照中小学的生均拨款方式,给每个幼儿园每年一定的生均公用经费,用以保证学前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要积极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对民办幼儿园的投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允许其适度放开收费标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政府部门则要重点建设好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农村幼儿园。
三、理顺管理体制,推动学前教育规范有序发展。一是发挥好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管理和监督等职能,切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统筹制定出台标准化幼儿园的建设标准、管理要求、安全制度、办园审批制度、收费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二是建议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尽快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恢复学前教育管理职能处室,配备专职管理干部,加强对区域内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指导。三是要加快幼儿园布局调整步伐。坚持取缔非法举办的幼儿园,合理撤并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幼儿园,着力建设一批体现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并且上规模、上档次的公办园。
四、提升幼师队伍素质,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同时将幼儿园教师纳入职务(职称)评审系列,以保障师资队伍的规范管理。特别要将民办园、农村园等非公办教师纳入教师序列管理。二是针对幼儿教师现有的数量和素质状况,建议各级各地政府出台刚性政策,严格准入制度,择优录用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师资力量。三是实行幼儿教师任职资格、注册和聘用等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幼儿教师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抓好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程。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五篇:打造多方支持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1
打造多方支持平台 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市财政局
近年来,**市财政局始终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壮大县级财源,促进兴工富县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多方打造融资平台,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取得了良好成效。截止2009年上半年,全县各类中小企业达到3785家,同比净增376家,其中工业企业达到2057家,其中规模企业达到242家,同比新增68家;从业人员达到7.6万人。全县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其中规模企业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税10.9亿元,同比增长43%。回顾近年来财政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历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帮扶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努力打造好发展平台
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是起点比较低,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产业链不长,缺乏竞争优势。**市财政部门结合本县实际,把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强县立本、广辟财源的重要工作,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打造良好平台。
一是制定帮扶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输血强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更需要政 策的呵护。在政策的制定上,财政部门做到了积极参与,主动参与。2007年参与制定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帮扶措施。2009年,为帮助企业渡过金融危机难关,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保增长、保发展”的目标,参与制定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22条措施。根据这些措施,**市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按不少于上年财政支出1%的比例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创新项目、创业园建设、产业集群协作配套、社会化服务等;确定了重点企业扶持目录,对目录内 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补贴;对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具体的奖励办法;对企业设立了财税贡献奖;对金融机构出台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对中小企业争创湖北名牌、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按级次分别奖励。这些措施的出台与实施,为推动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至2008年,全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40万元,用于乡镇结帐、企业贡献、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等奖励资金达到了324.5万元,本级财政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达到了100万元,税收奖励资金达到了2200多万元。另外,还安排资金31万元,支持了“品牌立县”、“质量兴县”战略的实施,支持了鸡蛋等一批创国家、省级知名品牌和免检产品,增强了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支持工业园区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园区建设促工业发展是当前节约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的重要方式,也是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策。财政部门多方筹集资金,加大了园区建设力度。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始建于2004年,在建设中资金非常紧张,财政部门通过整合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安排、支持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达3亿多元用于园区建设,仅200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内筹集资金达到5000万元。目前已建成总面积达11.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做到了“三通一平”,即通路、通电、通水、平整土地,完成了“三横九纵”的骨干路网及各种配套设施建设。在**工业园内规划了机械加工、纺织、电子、医药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五个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到2009年上半年,园区落户企业61家,其中规模企业25家,投资过亿企业10家,在落实的61家企业中已投产38家,2008年园区内企业提供税收超过1亿元。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县中小企业创业的乐园。
三是依托特色,支持产业整合。为改变过去相同产业过多、过乱的局面,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把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较高、产业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机械、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上,加快了产业整合步伐,既有利于促进大型企业的发展,又做长了企业产业链。财政部门在资金和政 策上予以了大力支持。如利用品牌支持整合全县粮食加工企业,不仅促进了粮食转化增值,提高了农附产品的附加值,而且使我县40多家粮食加工企业摆脱了恶性竞争的局面;支持公司向产业链两头延伸,使养殖业得到了较好地发展,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鼓励集团等企业争优创牌,促进笔菜产品上档次、上规模,提高产品知名度等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努力打造好融资平台
为缓解中小企业投资难问题,财政部门在打造融资平台,建设多元化投资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是加大本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本级安排和向上争取的办法,财政部门筹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逐年增加。2008年县财政筹措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达到了6000多万元,同比增长了20%。其中县本级财政直接安排的资金达到了608万元。在财政筹资中,为中小企业申请流动资金3000万元,支持纺织产品技术改造资金达到490万元,支持湖北、硅节能减排资金260万元,支持产业集群资金280万元,为中小企业贴息贷款50万元,年终结帐奖励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金融部门45万元,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2009年上半年县本级财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达到811万元,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 金达到2000多万元。
二是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为发挥财政投资担保公司的作用,吸纳更多的融资担保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发挥原财政投资担保公司作用的基础上,县政府于2007年1月决定由县财政局出资1030万元,**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4000万元,对“**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组,使注册资金由原来的1556万元扩大到5030万元,增强了投资担保公司的担保实力。自担保公司成立以来,已累计为*有限公司等40家多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6亿元,有力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今年上半年已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4800万元。
三是依托激活民资突破融资“瓶颈”。在招商引资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对启动民间资本非常重视,提出了 “三个一样”的指导思想,即:内资外资一样欢迎,县内县外一样对待,大老板小老板一样重视。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资金整合、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杠杆的作用,引导民间资本用于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2008年全县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民间资本达到11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民间资本达到6亿元。其中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政策杠杆的作用引导民间资金1.5亿元。仅涉农资金整合一项引导民间资本用于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从而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加强环境治理整顿,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优化服务平台。
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我们把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作为服务宗旨,在打造服务经济发展环境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开展了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近年来,财政部门加强了非税收入的管理,在严把项目审核关、票据管理关的同时,加大了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力度。按规定对200个收费项目进行了取消和降低收费标准,每年都要汇同纪检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仅今年上半年检查单位40多个,查涉资金500多万元,清缴入库资金130多万元,达到了规范收费行为,切实为企业减负,促进财经秩序好转的目的与效果。
二是积极组派驻企工作服务队。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26家重点企业派驻了工作服务队,其目的是为企业上门服务,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反馈和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跑市场、跑项目、跑资金,为企业排忧解难。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财政部门向公司派驻了工作队。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了厂房搬迁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帮助企业申报项目争取科技改造资金50万元,协调召开了银企座谈会,帮助解决了企业的流动资金问题。
三是开展测评工作。为了打造全社会支持经济发展的良 好坏境,解决制约经济发展过程中“小鬼”难缠问题,2008年**市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定人、定岗、定向为主要内容的测评工作。测评的范围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重要职能的科(股)室负责人及二级单位负责人,参与测评的人员主要是测评对象行政管理者相对人或服务者,包括企业法人代表、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社区居民、基层党员干部等,测评的主要内容是在行政管理、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廉洁自律上有无不作为、乱作为、服务质量不高,有无吃、拿、卡、要等问题,对测评不合格的人员分层次实行免职、诫勉谈话、调离工作岗位等处罚。县财政局非常重视,由主要领导挂帅负责。向全社会142个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对各股室、局直各单位负责人,从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方面向县直各个部门与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认真整改。出台了《**市财政局人员管理办法》,全面开展了以“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理制” 和“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活动。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简化程序、方便群众”的原则,减化了财政资金的申报与拨付程序,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全县测评考核中,财政部门得分最高,群众比较满意。通过“三定”测评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发展意识。
四是规范执法检查行为。针对社会上反映的多头检查问 题,出台了关于规范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文件,由各职能单位将应检查的内容报监督局汇总后,统一制定方案,实行一次性检查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切实做到了执法不扰民,高效不添乱,树立起了良好的财政形象。
以上是我县财政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作法与成效,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东风,不断学习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发展力度,使其成为我县财政收入新的有力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