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环境文明建设活动简报第11期
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环境文明建设活动 简
报
第11期
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
文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10月17日
[工作动态] 双鸭山市全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和建设
大兴安岭地区整治工作明确重点 落实责任 健全机制 尚志市全力打造大冬会环境文明建设示范带 嫩江县多措并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同江市召开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成员单位工作汇报会
双鸭山市全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和建设
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后,双鸭山市立即召开四县四区和牵头部门、责任单位领导参加的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滕喜魁提出,要把城乡环境综合 治理做为党和政府关心百姓的德政工程、利民工程,作为各级文明单位回报社会的爱心工程、利民工程,作为各级文明单位回报社会的爱心工程、利民工程,作为人民群众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工程、和谐工程。要以“治脏、治乱、治差”为抓手,迅速掀起新一轮环境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的高潮。
明确思路,完善工作方案。按照《全省城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活动的方案》的要求,结合双鸭山市实际,重新完善了年初制定的《双鸭山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对今冬明春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明确了从强化对公民文明行为和习惯养成教育入手,深化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从强化职能部门监管入手,深入开展联合执法、联合检查活动;从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入手,加大对整治工作的人、财、物力资源投入。重点加大主城区车辆乱停、无照车辆营运、行人横穿马路、车站附近街头占卜、宅物随处便溺、马路工厂挤占人行道、商服噪声扰民等现象的治理。目前,已经完成了16条街路的改扩建;完成了建设路休闲广场和奥体广场续建工程;完成了北秀公园的改造工程。组织了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义务劳动,参加单位达到90%以上。清理堆积物3200余处、占道经营商贩2300余人次、马路工厂31处、垃圾40余吨、建筑残土30余吨、拆除违章牌匾和落地式牌匾273块、整改破旧粗制滥造牌匾312块、陈旧破损条幅301条。2 规范了一大批早市场、集贸市场和停车场。
调研督导,推动整治落实。为提高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凤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玉文等同志带领市文明办多次深入到县区调研,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巷路、过境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乡镇所在地进行重点考察,对改善、新建的文体设施、便民利民功能设施、生活配套设施情况进行调研,提出改进意见。市政协主席蔡炳仁同志率调研组就落实省、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工作推进和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考察,促进责任区包保、目标分解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巩固成果,扩展整治工作。年初,市委、市政府就与县区签订了“五个四”工程《责任状》,即“四清”:清垃圾、清堆垛、清边沟、清占道物;“四建”: 建村路、建巷路、建硬质边沟、建文体活动设施;“四栽”:栽护城林、栽护村(校、企)林、栽护路林、栽农田防护林;“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舍;“四通”: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在全省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活动中,各地更加注重整治与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相结合,加大环境治理、管护和齐抓共管,巩固治理成果。进一步加大社区、物业和城区山体树木、绿地等管理力度,使环境卫生和环境文明建设逐步达到规划科学、建管结合、分工明确、人人有责、监督有力。
大兴安岭地区整治工作 明确重点 落实责任 健全机制
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宋希斌在10月14日召开的地委委员会议上强调,环境卫生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形象。要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健全机制,使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活动展开以来,大兴安岭地区从实际出发,在明确六项整治任务的基础上,把地区所在地、县区局址、中心林场和乡镇作为重点治理区域,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把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把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变成日常性工作。
尚志市全力打造大冬会环境文明示范带
作为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雪上比赛项目的承办地,尚志市加大力度落实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任务,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活动方案》,对大4 冬会雪上比赛项目承办地“两点两线”(“两点”即亚布力镇和帽儿山镇,“两线”指公路沿线和铁路沿线)的8个乡(镇)、31个村、55个自然屯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已经完成“两点两线”重点村屯道路硬化58994延长米,修建石砌边沟38318,修建铁栅栏30451延长米、建木栅栏83220延长米,清除垃圾70575立方米,建卫生厕所900座,安装路灯201盏,改造房盖47547平方米,粉刷墙面75007平方米,栽植绿化树141800棵,修缮、改造危房285座,铺设彩色步道板54230平方米,建休闲广场8处,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嫩江县多措并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嫩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农村环境建设的目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规划先行,为农村环境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他们从村镇规划入手,以布局调整设计为重点,把村镇规划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两年来,投入资金40多万元,完成3个集镇、1个建制镇和2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和总体规划。制定了示范型生态文明样板村建设达标考评细则和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五个一”制度,下发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生态文明村建设推进方案,使农村环境建 5 设有了科学的依据。
标本兼治,强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以“三清、两治、一改、一有”为目标,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全县整理柴草垛2万多个,清运垃圾1.2万吨,新建垃圾箱200个。村村建立文明示范街,实施“榆树墙工程”,计划用4年时间使全县70%以上的村屯的街道都能榆树墙化。今年还将完成1500座卫生户厕所建设任务,使农民庭院卫生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植树、栽花、种草,仅今年县乡两级财政就投资145.3万元用于村镇绿化工作。推进泥草房改造工程,今年已经完成1880户,村镇砖瓦化率达到64.1%。加快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全县已有10个乡镇实现了通畅,57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整体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部门联动,形成综合整治工作格局。坚持远程教育与实地指导相结合,利用电视媒体、板报和宣传单,发挥科技、农业、教育、广电等部门职能,依托科普之冬、科技讲堂和专业协会,举办各类科技卫生培训活动,引导村民树立讲究卫生和爱护环境的观念。宣传和民政部门组织修订《村规民约》,编辑印发《乡风文明手册》,规范村民行为。还把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活动与生态文明村创建、“四进农户”、文明单位帮扶文明村共建活动相结合,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志愿者,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共青团示范街”等群众性6 创建活动,结合“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树立农民典型,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县有45个单位对各村进行了帮扶,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14亿元,全市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工作格局。
同江市召开环境卫生整治汇报会
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后,同江市加大整治力度,取得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果。10月13日,召开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汇报会,总结前期工作,查找存在问题。
各单位普遍感到,灵活多样的宣传发动,在全市营造了环境卫生整治“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落实环境卫生整治责任制,对部分难点、重点地区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清理乱搭乱建、违章占道等问题,使道路畅通、环境面貌等到改善。对村屯环境卫生采取点面结合、干群结合、环境卫生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办法,重点整治了13个试点村。整治公路两侧村屯时,很多村屯出现了多年不见的人人参与,个个动手,锨铲车拉,美化环境的壮观场面。采取典型引导的方法教育村民以环境干净为荣,以与周边大环境相协调为荣,使“讲 文明比贡献,讲卫生比庭院”的新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同江市也认真查找了有些地区群众的参与率还不够高,整治工作仅靠责任单位在推进,群众不良卫生习惯的纠正和根治还需要长抓不懈,环境执法办度和监控力度有待于加强等问题。近期同江市将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包扶单位联系制度,实行奖惩制度。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环境卫生整治的投入力度。计划建1000户沼气池,公路沿线乡(镇)村屯全部实行统一铁栅栏。三是在美化绿化方面突出特点,把通往三江口两侧农田建成观光农业小区,沿公路两侧的乡镇村屯栽种统一的树木,重要地段修建花带。四是规范农村柴草杂物堆放,由村民堆放在自家院内,或由各村划出若干相对隐蔽的地方作为堆放地。五是整治河道,清除江河中障碍物和漂浮物,保证水道干净畅通。
──────────────────────────── 发:各市(地)、县(市、区)文明办,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哈尔滨铁路局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文明办 报: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委主任、副主任,省委办公厅、省委宣
传部、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E-mail:hljwmb@hotmail.com ────────────────────────────
共印140份。
第二篇: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兴国镇按照县委办发(„2011‟32号)文件精神,围绕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促进环境文明建设活动,培育新城区、新市民;新农村、新农民,发展新文化、建设新环境。
一、加强教育引导,转变部分居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转变部分城乡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我镇坚持思想教育与实地指导相结合,利用广播、板报和宣传单等,并依托远程教育网络、科技讲堂和专业协会,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引导群众树立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观念。提高现代生产技术水平,掌握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使“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逐渐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转变部分城乡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各类公约的重要内容,修订了《村(社)规民约》,编辑印发了《乡风文明手册》,规范城乡人民群众的不文明行为,明确责任和义务。将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村(社)建设、“四进农户”、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和文明单位帮扶文明村(社)共建活动相结合,使这项活动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
二、坚持整建并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加强环境文明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一是加强集中整治。今年四月初,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会战,集中整治城乡环境“脏、乱、差、臭”问题。截至目前,全镇共清理杂乱废弃柴草垛247个,清运垃圾230吨,新建垃圾箱、点63个;并充分利用农村柴草资源充裕,新建户用沼气池39个;二是积极开展环境文明建设。以创建生态文明 1
村为突破口,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制发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生态文明村(社)建设推进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组织召开了6次现场推进会,在各村(社区)梯次推进,从低到高,从易到难,从点到面,大力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社)活动。将生态文明村(社)分为过渡型、普及型和示范型三个层次,确保每年都有一批村(社)晋升到上一个层次。在重点推进的16个示范型生态文明村、2个示范型生态文明社区中,建设了5个、1个生态文明样板村(社区)。三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满足城乡人民群众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开展了“富裕、知识、新风、娱乐”四进家庭住户活动,培养和树立了一大批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典型示范户,领着其他群众学、做给其他群众看、带着其他群众干、引导其他群众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新社区建设。
三、强化组织保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兴国镇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社区党委、各村党支部、镇属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注重实效,加强服务。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志愿者,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共青团示范街”,“比洁净、比文明、比奉献”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环境文明整治活动。镇党委、镇政府还于今年5月中旬选派8名副科级、28名后备干部到各村、社区,专门督导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工作。二是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卫生建设。相继制订了全镇各村(社区)
示范型生态文明村(社区)建设工作考评细则、示范型生态文明村(社区)建设达标考评细则、生态文明样板村(社区)建设达标考评细则和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五个一”制度,对巩固建设成果、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提供资金支持。通过采取文明共建单位帮一点、有积累的村集体添一点、居民群众自愿出一点、“一事一议”议一点、以工抵债抵一点、向上争取要一点等形式多渠道融资,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2011年1月以来,全镇共有17个单位对16个村(社区)进行了帮扶,累计投入资金5.74万元。
第三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XXX工商局
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情况
2011年8月17日,安塞县城关工商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和领导下,在同相关职能部门的紧密协作下,结合我局实际,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评价体系标准,我局积极牵头组织实施了市场秩序整治。现将我局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市场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此次行动中,工商系统共出动监管执法人员14人,检查经营户335户,重点检查县城餐饮、住宿、娱乐、个体工商户等公共消费场所。要求个体工商户及企业做到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着装统一规范、店容店貌干净整洁、卫生消毒设施齐全。严格规范城镇户外广告及店名、牌匾、霓虹灯等广告,对内容陈旧、画面污损、文字短缺、规格不一的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必须进行更换维修。加强对过街横幅、布幔广告及车身广告的治理。整治过程中,大力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管理。
通过全体工商干部的共同努力,安塞县城街道市场卫生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较整治前有了明显改观,卫生死角、“四害”孳生得到有效治理,市场卫生全天候保洁,基本达到了治理标准。全县市场环境卫生、容貌和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市场基础设施得到了新的提升,市场管理工作显著加强,取得了市场环境治理的阶段性成果。安塞工商执法为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得到新展现。
第四篇:环境卫生整治及文明长廊建设
车拉乡关于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及文明长廊建设”
活动的总结
车拉乡“环境卫生整治及文明长廊建设”活动在县委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在乡党委的全面安排、周密部署下,我乡的此项活动得到了全面推进,并取得开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乡党委在四月初就对全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做了安排,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全面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主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集中力量对车拉河、儿家湾、吊堡子、好地坪、、路家山、坡里、小寺麻、代家庄、茹树、扎玉河等10个村容村貌重点村开展了环境大扫除活动,并规定在每周一、五全乡各村发动群众,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打扫住活动。通过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全乡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
乡党委要求各村党支部结合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把“环境卫生整治及文明长廊建设”活动引向深入,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抓好宣传活动,宣传到每一个村;二是抓还典型培育,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特别是在各项制度建设上,该上墙的上墙该装订成册的要装订成册;四是把“环境卫生整治及文明长廊建设”长效活动长期抓还,抓上手;五是切实抓好整改工作,特别是把制度建设贯穿到整改中。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评议,特别是对个项目施工单位,提供便捷服务,对脏乱拆迁等问题及时解决,把评议与整改相结合,边学边改,进一步把我乡“环境卫生整治及文明长廊建设”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切实推进全乡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二、主要成效
(一)营造了氛围,树立了形象
通过一系列环节卫生整治的举措,全乡党员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干部队伍中谋发展、抓项目、优环境的劲头在加大,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乡形象明显改善。
(二)加快了项目建设
环境卫生整治集中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今年,整乡扶贫开发项目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整乡推进项目进展比较顺利。新建设了代家庄、茹树、车拉河、扎玉河四村10处3360米河堤;实施了危房改建223户,正在实施七固、扎玉河、代家庄、好地坪四村人畜饮水工程,开挖埋设主管道8000米;实施“一池三改”100座;推广太阳灶1400台;建设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8个;新修隆家山通村公路3.6公里,加宽改建大寺麻、阳坡通村公路6公里,新修昔西路通社公路2.6公里;茹树和代家庄两村实施地膜马铃薯500亩;硬化代家庄巷道3000平方米。二是积极探索造血式扶贫模式,创建科技示范户50户,培训农民科技明白人300人,培训农民技术员60人,在茹树和代家庄两村推广地膜良种马铃薯600亩。在车拉河等8村实施测土配方实肥12000亩。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组织输转力度,乡新疆移民98人,占任务76的130%,劳务输转3500人,动员发动新疆灾后重建移民109户、479人。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五篇:整治城乡环境提升社会文明
整治城乡环境提升社会文明
深入开展乡镇街道整脏治乱绿化行动
今年是开展乡镇街道整脏治乱绿化行动的第三年,通过近两年努力,特别是去年来着力以“五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改造,突出环境综合治理,全州城镇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市民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但由于长期来我州城镇建设历史欠账太多,社会文明程度亟待提升,加上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高、工作不力,我州城镇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脏、乱、差、堵”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与周边省、区相比存在不少差距,整脏治乱绿化行动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为此,相关管理部门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应进一步强化目标,落实责任,深入推进。整治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清醒认识整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断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区域综合环境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集中外在体现,涉及区域经济、基础建设、社会秩序、文化理念、市民素质以及政府执政能力等各个方面。开展整脏治乱绿化行动就是治理区域综合环境,提升社会文明整体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各项准备,长抓不懈,一抓到底。随着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更多社会深层次的矛盾集中暴露出来,整治工作将面临更多的困难,整治任务将更加艰巨,各管理部
门要提振信心,清醒认识到环境也是生产力,也能产生效益、促进发展,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到认识上不淡化,工作上不懈怠,标准上不降低,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凝聚人心,提升素质,鼓舞士气;要推介经验,创新管理,加大投入,把整治工作与城镇形象、经济效益捆绑起来,与干部职工、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盘活机制,形成整治的强大合力,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要明确责任,加强考核督查,对敷衍塞责、玩忽职守的部门和个人,实行强硬追责。
二、紧抓整治重点,以“五化”建设为推手,大力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治理
整治工作的重点是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属地实际,抓重点,突难点,对症下药,科学确立整治突破口。非示范乡镇重点整治主街道、集贸市场和单位院落,加强对公路、河流沿线的环境治理,并将整脏治乱拓展进农村作为创建目标,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大改观。示范乡镇以“五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切实对辖区进行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改貌换颜,去陋存新。城区街道办事处和县城镇要大力配套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以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为重点,全面抓好城镇各个区域的环境治理,营造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文明城镇。各县市要重点归集各类专项资金,保障示范点的垃圾、环卫设
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理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定编定人,统筹城乡建设,解决当前我州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盲区;启动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突出以规划引领城镇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实现乡镇控规全覆盖。当前,“五化”建设是整脏治乱绿化行动的有力推手,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硬件方面的核心所在,在一定意义上,“五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治行动的成败,决定着城镇文明的时代进程。在整治行动中要突出抓好“五化”项目建设,已完成建设的要切实抓好设施维护管理,真正服务市民群众,同时不断扩大整治成果;新启动建设的要充分发挥实施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争资上项,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设,用最大的努力打造良好的城镇环境,出亮点、创品位,科学规划,不留遗憾。
三、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常态管理,将整脏治乱绿化行动向更深层次推进
整脏治乱重在长效,整治的结果就是要建立一个常态的有效的城乡环境管理运行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公众参与、全民动手、齐抓共管、互促共进的管理格局。今年是建立整脏治乱绿化行动长效机制之年,政府部门要加强长效的人员机制、岗位机制、考核机制、追责机制、执法机制建设,建立领导责任、联合会议、举报公示、目标考核和属地管理等制度上着力,形成责任跟着目标走、绩效跟着奖惩走的管理机制。各基层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日常环境保洁、秩序维护、建设管理等工作,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定岗定责,各负
其责;要进一步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开展联合行动,集中整治,严罚重管,以高压的整治态势,着力解决好造成城乡“脏、乱、差、堵”的陋习顽症。村寨要以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为重点,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整治氛围。具体要在以下机制上着力:建立垃圾定时倾倒和辖区清运机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环境干净舒适;要建立乡镇垃圾清运填埋机制,启动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建设;要落实辖区“门前三包”机制,做到市容市貌整洁、店面经营有序;要强化车辆管理机制,践行车主承诺制,做到停车位设置合理,机动车规范停放,公交、出租车站点停靠,无车辆闯红灯、逆向行、乱鸣笛、乱倒车等违章行为,辖区公共交通“车进站、客进点”。通过加强整脏治乱软件建设,切实巩固整治成果,促使整治工作逐步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由被动整治向主动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