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演讲稿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慢”的艺术。早在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曾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罗里斯·马拉古兹也曾说过:“我们非常留意和尊重儿童的时间,我们真的需要放慢脚步,给予儿童所需要的时间,我们需要等待孩子。”可见,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深耕细作、精心呵护,更需要教师耐心等待。在等待中尊重、赏识生命;在等待中发现、助长个性;在等待中守望成长,静待花开。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早已开启了快速发展模式。看看我们的孩子,学英语、学奥数,学吹拉弹唱,考级、考证,生怕输在了起跑线上;每年的中考、高考,更是硝烟弥漫,家长如临大敌;很多教师的课堂像做工程一样赶抢进度、赶时间,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快节奏、大梯度;有的老师在面对学生的好奇和疑问时,没有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也没有进行耐心的“等待”,而是直接“赠送”给学生答案或结果„„ 在今年5月份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2016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监测结果中有20%的四年级学生和26%的八年级学生对每一门课程都无法提起兴趣,20%,这是学生的五分之一啊!试想、浙江省乃至全国有多少这样的学生?没有知识的翅膀,他们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没有兴趣的教育,我们教育的未来走向何处?面对上述的种种现象和惊人的数字,我们难道不警醒吗?我们不反思吗?
在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也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以前上公开课,自己总是认真地设计,反复地演练。到了上课时,却一直担心:准备这么多内容我能不能上完?于是一心背教案,一心赶速度,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准备的内容很快上完,尴尬地提前下了课。后来经常去听别人的课,总算明白一点: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有没有把准备的内容上完,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习速度。当遇到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就应该放慢速度,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学生一起静静地享受我们的课堂。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它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在等待中去发掘、去唤醒每一个灵魂,用智慧与爱的火把去点亮他们的人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最后,我想引用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只要我们有水滴石穿的耐性,带着舒缓自然的节奏,我们的教育一定会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谢谢大家!
第二篇: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
近几年,随着离婚率的逐年攀升,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破碎的家庭和爱的残缺给单亲孩子的心灵刻下难以抚平的伤痕,使他们的行为形式或孤僻或放任,有时如刺猬一样自我封闭,有时又像脱僵的野马一样难以驯服,常让老师束手无策,既头疼又奈。
我所带班级中的少华就是这样一个单亲的孩子,他聪明伶俐,反应敏捷,在七年级时学习成绩还比较好,可父母离异后,母亲又重新组织了家庭,父亲根本就不管他,他像个皮球一样被踢给了年迈的祖母。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变得支离破碎,幼小的心灵根本承受不起如此沉重的打击,他开始自暴自弃。经常夜不归宿,上网打游戏,打扑克,上课打瞌睡,和照顾他生活的祖母顶嘴。不吃她辛苦做的饭菜。
我总想着把这位极富潜质的孩子拉上正道。为此,我经常找他谈心,并在学习上给他开小灶,可是收效甚微。后来学校组织春运会,少华体育很好,我就在班上开展优秀运动员评比,他成为班上的优秀运动员,他很高兴,我并适时的让他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他有所启发,经过这个事,少华在班内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观,上课不再打瞌睡,听课认真了。经我的劝说,上网的次数也明显减少,尤其是劳动时,总是干得满头大汗也不停手。我又趁热打铁,在班会课上表扬他热爱劳动,并任命他为劳动委员,这一下,少华的积极性更高了,由他负责的包干区总是打扫得最干净,我又发动几个成绩优秀,为人正直的学生和他交朋友,让他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对自己负责。从此以后,小郑对我就有一份特殊的敬意,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出面跟他谈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次,因一件小事与祖母发生争执,少华一气之下不回家吃饭。祖母找到我,我得知这一情况后,让他学习中学生礼仪常规,在家中应该咋样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高兴地回家吃饭,并向祖母道歉,少华的进步是可喜的,他的眼里少了一份惘然,脸上多了几许灿烂的笑,但是,作为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他需要的不仅是一片阳光,更需要在他的心里种下一颗火热的太阳。
“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真心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的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勿庸质疑,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奚落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当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嘛!在我所接任的班级中,有一位同学学习成绩很差,考试经常是十几、二十几分,而且有不少老师对他进行过教育,但他都是屡教不改。但是,他的绘画基础较好,我就从正面引导他,充分肯定他的优点,让他好好学习,到毕业考的时候,各科考到了中等水平。加上自己的专业绘画,一定能为社会出力。从此,志伟同学有了很大进步。
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程,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不论现在或是将来,我们都有为人父母的一天,如果换做你的孩子由于某些原因受到他(她)老师不公平的对待或是被老师放弃了,你又做何感想呢?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最重要的是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石,没有这块基石,师德的大厦是无法建立的。
第三篇: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
家庭教育 润物无声
台前县实验小学胥燕家庭教育事迹材料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家长是每一个人终生的职业,它具有最重要、最复杂、生产期最长等特点,没有哪一种职业能够像家长那样把一个初来世间的小生命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可见,家庭教育绝不是小事情,所以,作为家长,终生都要学习和修炼。教师是人类最光辉的职业,除了担负着教学生掌握知识的职责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养成好习惯……因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幸运的是,我不仅是孩子的家长,而且还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十七年,我深知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家庭教育方面很用心,一方面积极配合孩子的老师对我的孩子施以合理的、科学的家庭教育 ;另一方面,我也经常进行家长学校授课,引导学生家长配合我的工作,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让我的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双重的身份,让我收获了不少教育心得,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方法。
首先,我坚持给孩子幸福感。不论对孩子还是学生,我都让他们感觉和我在一起他们是幸福的。今天的孩子在物质上是幸福的,而在精神上,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忧虑,这些忧虑势必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从我大量的案例中发现,一些具有偏激行为的孩子一般都生活得不幸福,所以,我认为,幸福感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一旦有了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东西,自然会激发内心积极的一面,主动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和实现属于自己的幸福。即使一时实现不了,也会有一个方向。说白了,幸福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东西,有了它,内心才有支撑,成功才会水到渠成。那么孩子的幸福感来源于哪里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来源于父母。许多家长朋友急于选择家教理念,寻求教育技巧,其实,夫妻关系应该最先关注的。在家庭中,父亲、母亲、孩子构成了“爱的三角”,其中,夫妻关系是基础,最为重要,其次才是亲子关系,这是自然的次序,也是家庭稳固的保障,对孩子经营自己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大有好处。如果这个关系弄错了,会衍生出许多问题。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和丈夫相处和谐,因为我性格外向,丈夫又挺幽默,所以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经常逗笑,儿子说我们是一对长不大的父母。当然,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总是避免不了的,如果出现意见分歧,我们也不会大吵大闹,更不会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不休,而是采取先冷静再处理的方法,让孩子始终感觉自己在安全的港湾里幸福成长,所以,孩子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下辈子还做我们的孩子。从孩子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我的家庭让孩子生活得很幸福。所以,儿
子的性格也比较活泼开朗,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朋友也不少。孩子是家庭的根基,孩子优秀,家庭自然也幸福,家庭幸福,孩子没有后顾之忧,能不优秀吗?因为我有这种观点,所以,在家长学校授课中,我不止一次向家长朋友传授这种教育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夫妻关系是“看不见”的家庭教育。我班曾有个学生叫小磊,我发现他情绪非常低落,有自闭倾向,通过我多次和他交谈了解到,他的家庭氛围很糟糕,父母经常争吵,而争吵多半是因为小磊的学习成绩引起的,小磊的成绩并不算差,在班里中上等,但这样的成绩远远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如果哪一次考试小磊没考好,父母一定会爆发战争,互相指责,埋怨,每当此时,小磊就会深深内疚,情绪非常低落。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抽时间分别和小磊的父母进行交谈,让他们认识到这样下去的后果会毁了孩子,他们也深深地剖析了自己,都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议,改善家庭氛围。不久以后,我就看到小磊的变化,上课举手次数多了,下课也活跃了。所以说,家庭“爱的三角”好比是花园中三条交汇的小径,每条小径都应该掩映在花草之中,都应该沐浴在阳光之下,如果两条小径荒芜了,第三条小径也会有凄凉的寒风。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我一直注意在孩子面前保持自己的正面形象,给他们做个好榜样:我要求孩子勤奋学习,我自己首先做到工作踏实,并
用良好的工作态度去感染他们;要求孩子爱劳动,首先做一个勤奋的好妈妈,好老师……
在家里,一年四季,我都坚持六点起床。数九寒天,最冷的时候是清晨,我要求儿子一定要早睡早起,有时儿子讨价还价,但我只要一说:“妈妈起得比你还早呢。”听到这儿子就会乖乖起床,因为在孩子的记忆里,每天等他睁开惺忪的睡眼时,妈妈已经在忙碌了,在我以身作则的带动下,儿子早已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从上学开始,儿子从没迟到过,他因此而感到骄傲。我想这是一个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在学校,我也为学生做表率。我是一个很重视仪表的人,每天出门前,我都在镜子前照照,非常注意自身形象,我把这种心理毫不保留地告诉学生,并且告诉他们“衣贵洁,不贵华”,所以,我们班学生衣着都是干净整洁。除了注意自身形象外,还引导他们注意环境卫生。每次上课前,我都在教室外面转一圈,看到小纸屑就弯腰捡起来。这个动作坚持了没多久,我就再也捡不到纸屑了,因为我的学生不给我机会了,因为每天学生在翘首等待我上课时,我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弯腰捡起几片纸,这无疑让孩子们感到自责而不好意思,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他们不注意保护卫生带来的结果,所以,他们都再也不乱扔垃圾了,并且在我的带动下,他们养成了无论在学校的哪个角落,看到垃圾就自觉捡起来的习
惯。可见,我的言传身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再次,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我采用“外松内紧”的教育方法以及从小培养孩子进行广泛阅读的习惯。所谓“外松内紧”,是指平时并不给孩子多留作业,不整天盯着孩子,表面上看好像不管,平时不怎么跟孩子唠叨,而在关键时刻给以点拨。这种方法不易造成逆反心理,不易形成厌学情绪。有不少家长整天和孩子唠叨学习,唠叨得孩子都烦了,家长又是给请家教,又是给报补习班,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孩子能不厌学吗?总的来说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过度”,我认为应该给孩子松一下绑,稍微宽松一点,这样可能更益于孩子学习。
因为热爱家庭教育事业,所以,我总是自觉执行上级和领导的安排,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外,积极支持关工委的工作,并为本校的德育建设出谋划策。我知道,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2011年8月,我参加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并取得了“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除此以外,我还经常看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自费订阅《现代家长》、《家庭》等大量家庭教育相关的杂志。我还关注有关家庭教育的微博,从而积累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因此,工作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优
秀辅导教师”称号,2004年,被评为台前县优秀班主任,2007年,被评为台前县优秀教师,2010年被濮阳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先进个人”,同年又先后被评为“濮阳市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语文教师”,2011年被台前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文明教师”,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2013年,被评为“濮阳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所写家庭教育论文也被发表。一项项荣誉只代表过去,今后,在家庭教育这块沃土上,我会不断进取,以家长学校为阵地,发挥学校和自身各种优势,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第四篇:教育是慢的艺术(推荐)
教育是慢的艺术
——享受教育的悠闲人生
摘要: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耐心和耐性;慢,需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足和错误:慢,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教育好比种田,从播种,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每个过程都需要精心呵护,是“慢活”,是“细活”。“慢”不是“怠慢”。“慢”是一种感悟。“慢”需要等待。
关键词:少一些责骂,多一些理解 激励与唤醒 等待与克制
正文:
不知不觉已经在三尺讲台奋斗了14年,曾经的青涩冲动如今也逐渐变得内敛平和,这应该得益于心态的转变。想当年,一有学生不做作业,考试成绩差,上课不听讲,下课追逐打闹,我总是忍不住训斥几句甚至大发雷霆,又或者让学生请家长,渐渐地变成了急性子。这样的心态也渐渐带入到了生活中,遇事特别容易着急上火,时间久了,自己也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如果连自己都没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又如何去教育祖国的未来呢?于是我尝试着慢下来,尝试着去理解学生,尝试着倾听他们的心声,尝试着心平气和,反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让我意识到教育好比种田,从播种,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每个过程都需要精心呵护,是“慢活”,是“细活”。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耐心和耐性;慢,需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足和错误:慢,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
一、“慢”不是“怠慢”。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有一部分“问题学生”,他们有的学习基础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有的比较好斗,追逐打闹甚至打架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有的在班上就像隐形人,基本不说话,文静的让人几乎忽略他的存在。因此我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但
是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细想之后,我认为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学习不出色,但不代表其他方面能力差。只要能找到其中一个闪光点,就可以作为切入口,拉他一把,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也摒弃了以往只会一味指责的急性子,更多的是倾听,慢慢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给他们多一些倾诉的机会。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学生A特别好动,几乎隔三差五就要有人来报告他的“英雄事迹”,我不胜其烦。批评教育多次,可他就是屡教不改。后来学校开运动会,我见他平时挺能跑,于是推荐他参加了三个项目,没想到他很争气,居然得了三个第一,向我报喜时神采飞扬。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好几次,并且号召班里孩子向他学习,让他带着班上孩子锻炼,我心想你不是好动吗,我就让你天天动起来。A感受到了我对他的重视于是更加卖力,这样过了一段时间,A明显懂事了不少,很少再主动惹是生非,作业也比以前有进步,令我倍感欣慰。
二、“慢”是一种感悟。
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经验是不断地摸索、积累和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作为老师,我们天天和孩子打交道,所以对待孩子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多一份细心,多一些克制。现在遇到学生犯错时,我总是会先在脑子里想一想,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办?而且我不会立刻处理,而是冷静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再去处理,因为我也需要思考最佳的处理方法,再说郭冬临小品里也说过“冲动是魔鬼”!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即使我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会试着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也许,我的宽容和理解能换来学生的真心。我以前教过一个孩子B,她很懂事,但课堂上、下课后她从不与人交流,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着。一开始我以为她只是害羞,于是课堂上有意多喊她,一次、两次、三次,连续几次她都只是站起来,就是不开口,不管我怎么引导就是不说话。我的急性子最终没按捺得住,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才觉得畅快了些。
可无意间一抬头,我瞥见了她眼角的泪水,当时只觉得心头一震,心里立刻就有些后悔,自己还是太急躁了些,得慢慢来呀!后来,我经常找她聊天,聊生活,聊家庭,也常动员班里孩子下课多带她一起玩,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慢慢融入班级。虽然她还是冷淡性子,但比之前总算有了起色。之后有一次,她的妈妈来找我,想见孩子,我热情地把孩子叫到了办公室,没想到孩子刚进来看见妈妈扭头就跑,经过了解,原来孩子父母离婚了,心里一直对妈妈有意见。我终于明白孩子之所以如此“文静”事出有因啊!我把孩子找来,耐心地问:“为什么不想见妈妈呀?”她当时回了我一句:“因为离婚时妈妈没有要我!”我只觉得鼻子一酸,孩子的心灵是多么敏感多么脆弱呀,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这次谈话后,我找她聊天更勤了,还特地找了很多离婚案例和她讨论,同时联系孩子的妈妈,让妈妈常来学校,用行动告诉孩子,即使离婚了,爸爸妈妈也依然爱她。慢慢地,孩子脸上笑容多了,也逐渐开朗了许多,我也发自内心替她高兴。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它总是一次次提醒我学生错了,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
三、“慢”需要等待。
“慢”要有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的浮燥与功利,静待花开。要深信这朵花一定会开,只是早开与迟开的区别。而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和错误。我以前的一个学生C,平时一直很懂事,可有一次她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她偷拿别人的作业改成自己的名字,以此逃避写作业。之前有两个学生来向我报告作业本少了我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之后又有两个孩子作业本失踪了,我才开始明察暗访,最终发现了她的伎俩。在得知真相的一瞬间,我真的很愤怒,很想将她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骂一顿,因为她辜负了我的信任,她作为语文组长偷拿作业本是多么恶劣的行为啊!幸好当时我深吸几口气忍住了,这样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拆穿她残忍了些,我选择放学后单独和她交谈。在一番推心置腹后,她不仅承认了错误,而且郑重的保证今后绝不再犯,我选择相信她,给她一次机会。之后,她真的没有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语文成绩一直在班里遥遥领先。毕业前她写了一封信给我,真心地感谢我指出她的错误,感谢我的手下留情。我暗自庆幸当时忍住了心中的怒火,才有了她后来良好的转变。其实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生犯错时,多给他一次机会,慢慢来。人人都会犯错,这个过程也是跌下去爬起来的过程。如果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经历C的事,我常常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对待“问题”学生,要宽容,要等待,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简单粗暴。所以我改变了以往遇到他们“作乱”时批评、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当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然后以自己的热情和真心感染他们,以欣赏他们的优点为出发点,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基础,在等待中欣喜地看到他们的蜕变。
作为泰州人,我们享受着水城慢生活带来的惬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可以尝试用“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享受教育的悠闲人生。
参考文献: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
第五篇: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
对于“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自己当教师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平淡无奇,每天工作的痕迹就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被海水冲洗过后马上就会归与平静。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之后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开始了慢慢地审视。他说教育是“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艺术。难不成是因为在“慢”字上出了问题?
昨晚看电视剧,里边一位教师长者收到了他几十年的一位学生的信和两张戏剧票,信上邀请老师去观看自己的第一次演出,因为老师是他心里所尊敬的人。虽然离开老师多年,但心里一直有老师的陪伴。这对年长的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 我想这位老师的心里的滋味应该不是一个甜字所能形容的吧。看着听着我的心里也洋溢着幸福的滋味,因为我也是一位教师。
然而,我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吗?并且是当我老了,我的学生长大了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老师是他这一生中优秀的向导吗?这个结果我得等到我老了才能分晓。然而,这个过程却需要我此时此刻就开始。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的,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缓慢所以很难立竿见影。然而我脑中却装着必须要立竿见影的命令。来想想我今天的教育。
班里总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我是很负责地给他们课外进行再次辅导。但是扪心自问,我的出发点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绩能提高一点。估计这样的辅导也就成了纯粹的功课辅导。只要他会做这样的题目就行了。其实这样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但如果仔细地想想看,当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我没有生气?没有焦灼?是的,我生气,甚至愤怒。也有老师说:“我宁可教100个好学生也不想教一个教几十遍都不会的学生。”当然这是没办法时的调侃。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家长说:“看你什么脑子,这点也记不住。考试题目一样的都不会填。”老师说:“就是这么做,等到考试像这样的题目还是这样做,懂了没?”小孩累啊,我们累不累啊?就为了一道等过段时间孩子自然就会的题目。那如果放弃这道题目怎么样?那就是家长要抱怨:“才考这么点分数。”老师要抱怨:“你这道题目做对了,班级的优秀率就高一些了。”原来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哦!
书中也有一行小字提醒了我。“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
“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它到底会对学生一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它成全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把眼光放得这么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
育行为有所思考。我是任教小学语文的老师,于是我的眼光对文字有所偏向。若干年以后,我想我所教的知识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不足挂齿了。然而我的小学语文有没有在他童年的时候给他沉淀下什么了吗?
当我年老的时候,如果我也能说上这么一句“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那我想,即使我一生的工作再怎么默默无闻也是值得尊敬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