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与民族政策演讲稿五篇

时间:2019-05-14 20:2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与民族政策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与民族政策演讲稿》。

第一篇: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与民族政策演讲稿

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与民族政策

主要是红军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从政治、思想、精神、心理诸领域、诸层面展开对敌方军队攻击、对红军官兵激励以及对民众施加影响的一种作战样式,它既独立开展任务,也依托和配合武力打击进行。不仅大大减少了己方的伤亡,而且为从认知上彻底征服强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长征中红军政治作战的实现途径

政治优势塑造:所谓政治优势,是指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新生事物的一种本质属性,是事业的正义性、路线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及其总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革命力量,是完全地为着解放人民的,因而就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精神心理瓦解: 精神心理瓦解的方针是:扩大红军和土地革命的影响,利用敌人内部阶级矛盾和派系矛盾,从政治上实行分化瓦解.。精神心理瓦解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在敌军内部开展兵运工作,争取敌军的哗变、起义。(二)开展对敌宣传工作,争取敌军官兵放下武器。红军的对敌宣传工作多种多样,有火线喊话,特别是白军家属工作。(三)做好俘虏兵的工作。还广泛发动红军官兵对俘虏进行抚慰和宣传教育,对愿意回家的俘虏,举行“兄弟欢送会”,发给路费,敲锣打鼓送出驻地.。通过这些工作,不但有力地瓦解了敌军,而且争取了大批的俘虏参加红军,成为当时扩大红军队伍的主要来源之一。

舆论宣传引导:由于在实力上暂时处于劣势,红军在与对手的舆论交战中也很难占上风,经常处于蒋军舆论封锁之中。,红军被国民党妖魔化,如果不打破国民党反动宣传的黑色铁幕,红军这支中国革命的正义之师、希望之师将被绞杀,一场意在匡正视听的舆论宣传引导不但迫在眉睫,而且还要长期进行。长征时,红军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书写大量的宣传标语,出版大量报纸,同时还对敌占区进行了少量的广播宣传。长征所经过的大部分是偏僻地区,那里的群众此前没有见过共产党,没有见过红军。通过舆论宣传引导,他们了解到共产党和红军的方针、政策和主张,从而拥护共产党,参加红军。

二、长征中红军政治作战的主要作用 第一,红军的政治作战是降低作战成本的必然选择:长征中,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在装备技术和人员数量方面,红军都处于绝对劣势。第五次反“围剿”中,王明等人错误地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失败后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分兵把口,同强大的敌人拼消耗,结果造成严重失败.纯粹靠现有条件进行武力战与敌人拼实力的代价是非常高的。为了弥补武力战的这种不足,红军必然大力推动和实施政治作战,在军事打击中提升政治攻势的地位,力求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第三,红军的政治作战是运用军事力量的自然延伸。红军的政治作战没有固定的作战地域、作战方向,在军事力量综合影响之下,以突然不定的扰乱、破坏,给敌军以精神上、气势上及力量上的消耗,导致敌人精神

恐慌。饮誉中外的“四渡赤水”之役,红军指战员在广阔的战场和流动不定的战线上实行大踏步的前进和后退,出其不意地大穿插、大迂回于敌重兵之间,使蒋介石的身心疲惫不堪,甚至到了神经错乱、六神无主的地步,根本不能对红军的行动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当他看到红军“打下贵阳城,活捉蒋介石”的标语口号后,竟失魂落魄,准备就俘。

第四,红军的政治作战是作战时空维度的有力拓展。政治作战中非暴力性因素的发展,为作战行动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从有形军事力量的对抗方面来看,敌对双方摆兵布势可能标志着作战行动的开始和结束。但从认知领域的对抗来看,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往往很难找到明显标志。政治作战不仅存在于长征过程之中,更存在于长征之前和长征结束之后.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是一场敌我双方认知领域对抗的全方位、全时域的“持久战”。第二,红军的政治作战是实现作战目的的重要工具:长征自始至终处于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中,红军必须为胜利完成战略转移而寻找有利战机,因此,不能再将攻城掠地作为主要作战目标。当时,红军的作战目的之 一就是要创造有利的战区环境。红军长征作战共经历了10余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长期以来国民党政府实行大汉族主义,造成了民族隔阂,少数民族同胞对汉人军队痛恨至极。到达这些地区后,红军广泛地宣扬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帮助少数民族建立了红色政权和武装。民族政策

在长达2年时间、行程数万里的长征中,红军经过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宁夏、河南、湖北、甘肃、新疆、陕西等15个省区的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彝、苗、瑶、壮、布依、土家、侗、纳西、白、傈僳、藏、羌、回、维、蒙古等少数民族直接交往,使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制定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了正确推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这一时期,红军所经过的地方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上民族压迫造成的民族隔阂,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所进行的造谣和诬蔑,加之国民党军阀和当地的反动头人、土司推行诸如“凡给红军当通司和向导者,凡卖粮给红军者,均处死刑;若不执行坚壁清野者,所有牛、羊、粮食等财产,一律没收”等高压政策,使得本来就对共产党和红军知之甚少的各少数民族民众要么对红军充满了疑惧和仇视,要么迫于压力不敢与红军接触。为使红军陷入困顿,有的群众将粮食和其他食物藏匿起来,不肯卖粮、借粮给红军,有的还在红军出没的地方设伏,一旦见到掉队的红军士兵,他们就“闪电般地扑过来⋯⋯抢走粮食和背包,扒光他们的衣服,然后把他们留在树林里。”面对这样的情形,共产党和红军始终将民族工作、军事和政治贯穿始终,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根据所经少数民族区域的不同,针对少数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习俗,采取了不同的民族措施,使民族政策的运用同宗教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深入人心

为尊重藏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打消藏族百姓对红军的疑虑,红军指战员们忍着饥饿与寒冷,坚决不住寺庙,而是冒着高原的寒风在野外露宿,即使寺庙中空无一人,也同样保持着严格的纪律

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到达甘肃的哈达铺、通谓回民区的时候,由于回民信仰伊斯兰教,为尊重其宗教习俗,红军政治部特颁发了《回民区域政治工作》条例,规定:进入回民区,要先派遣代表同阿訇接洽,获得许可后方可进入回民乡村宿营,否则只能在野外露宿;保护回民信教自由,不得擅人清真寺,不得毁坏回民经典;不准借用回民器皿用具;各部在回民地区不得吃猪肉、猪油等。

二)结合各地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处荒僻、信息闭塞以及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语言沟通不畅等情况,在宣传民族政策时,方式灵活机动、语言简明扼要。红军采用了发表有关决议、布告、宣言,张贴有关标语、口号、法规,传唱歌曲以及让红军指战员用简单的民族语言进行喊话和宣讲等形式,宣传民族政策。红军通常所使用的宣传标语和口号包括:“红军是番民的好朋友”、“番民们,不要听信谣言”;“番民群众各安生业”;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遵守纪律,买卖公平”等等,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三)在民族政策的运用与实施中,对各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采取了不同的斗争策略,既团结和拉拢了进步开明人士,又分化和打击了反动统治者及其武装 强有力的政治作战说服和影响了少数民族同胞,播撒了革命的种子,创造了有利于红军长征的有利条件它为日后开创共同抗日的局面和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舆论和群众基础。

第二篇: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

同志们、朋友们: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它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

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

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这时候,远隔千里的蒋介石指着地图狂妄地叫道:“他们是走向深渊,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后,当他面对追获的一大堆烂草鞋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股头戴红星、足踏草鞋的铁流是不可阻挡的。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演讲稿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实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

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思想汇报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

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当轻歌曼舞的大款们狂饮“人头马”“XO”的时候;当某些达官贵人们大腹便便地剔着牙,潇洒地钻进锃明闪亮的“现代王”“蓝鸟王”“公爵王”的时候,当你为酒绿灯红而意乱神迷,当你美好绚烂的向往化为乌有……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形象,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我们的红军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他们的骨头无疑是最硬的。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们的性格无疑是最可宝贵的。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每个中国公民都具备长征的铁骨精魂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20几万不屈的英魂!

第三篇: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

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长征的铁骨精魂

同志们、朋友们: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它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原创:wenmi114.com

“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

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

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这时候,远隔千里的蒋介石指着地图狂妄地叫道:“他们是走向深渊,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后,当他面对追获的一大堆烂草鞋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股头戴红星、足踏草鞋的铁流是不可阻挡的。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原创:wenmi114.com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实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

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

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当轻歌曼舞的大款们狂饮“人头马”“xo”的时候;当某些达官贵人们大腹便便地剔着牙,潇洒地钻进锃明闪亮的“现代王”“蓝鸟王”“公爵王”的时候,当你为酒绿灯红而意乱神迷,当你美好绚烂的向往化为乌有……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形象,原创:wenmi114.com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我们的红军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他们的骨头无疑是最硬的。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们的性格无疑是最可宝贵的。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每个中国公民都具备长征的铁骨精魂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20几万不屈的英魂!

第四篇:2018红军长征演讲稿4篇

2018红军长征演讲稿4篇

回忆革命时期的历史,不得不说红军长征这一段,那不畏严寒、不畏酷暑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红军长征演讲稿4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晚上(下午)好,我来自禄劝工商局,我演讲的题目是:长征魂红盾颂。

魂是什么?魂——是信念,是向往,是精神。毛主席曾说过:“人是要有精神的”。一个人若没有精神作为导航,那就成为无帆之船;若没有魂作为支撑,那就是行尸走肉。由于精神和魂的存在,我们的旅途才会如此精彩,我们的追求才会如此执著,我们的生命才会如此澎湃!

金沙江是我的母亲河,我出生在金沙江畔的农家小院。从咿呀学语的那天起,红军长征的故事就伴我成长。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抢渡金沙江到飞夺泸定桥,从皑皑雪山到无边草地,那硝烟搏杀中的惨烈,那战天斗地里的艰险,每每想起,每每说起,总在我的心海深处泛起层层的波澜。

我总幻想,要是有时间隧道,我愿径直穿越,直达当时的情,当时的景,与英勇的红军一起踩出这不灭的足迹。

我总遗憾,是时空的交错,使我如今战斗在红军走过的

故里—皎平渡,却只能置身历史之外,聆听红军长征的星火往事。

我总思考,是什么力量,使这群人,这支队伍,遭百折而不回,遇万难而不退,满怀胜利的希望,走过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

当我从孩提时代慢慢长大,当我可以用双手编织自己的理想,我逐渐读懂了,那是一种精神之魂——是长征魂,是为普天下人民之福祉而舍身忘我的理想和信念。从此,长征魂就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有了长征魂,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一九九六年,我满怀莘莘学子的书生意气,来到禄劝工商局,成为一名肩负市场监管重任的工商执法干部。十几年间,工作几番调动,始终在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辗转迂回。这一切似是偶然的工作际遇,使我和红军、和长征于不同的时空,在相同的地点紧紧相连。在这块热土上,我留下了最美好的青春韶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从收取国家规费到食品安全整治,从打假查劣到红盾护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和我的同事们走村入寨、巡查市场,从不懈怠。当我们查处几十吨的不合格大米,把劣质大米堵在老百姓的口粮之外时;当我们成功调解了投诉,把补偿款交到受劣质种子坑害而欠收的农民手中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刹那间一种穿越时空的心灵感应油然而生:当年红军长

征是为了谁?是的,是为了人民,是为了人民得解放,而今我们工作又是为了谁?同样,是为了人民,是为了人民谋幸福。我们是和平年代的人民公务员,人民是我们名的定语,更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或许您会觉得这种想法世俗而清高,但当我站在金沙江畔,皎平渡口,聆听金沙水拍那仿佛当年红军战斗号角的惊涛时,一切刹那间变得如此清晰和透彻,使我更加理解这平凡的岗位所蕴涵的光荣职责,这就是我为之耕耘,为之奋斗的新长征。

有了长征魂,我的人生旅途便有了永不偏航的方向。我参加工作十二年,走遍了金沙江畔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我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我娶妻生子,深深地扎下了我的理想之根。我爱我的工商执法工作,在这片天地间,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

看着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龄人,或是职务晋升,或是调到城里,一家人其乐融融,而我仍偏安一隅,妻儿各在一方。孩子早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却只能在农村的老家里挥洒着童年的天真和无聊,作为丈夫,作为父亲,我也有过痛苦的挣扎与浮躁。多少个不眠之夜,我静思着我的人生、我的价值、我的奋斗。但每在此时,红军的故事、红军的精神和那不朽的长征魂,总会交织着进入我的脑海。我想起红军革命先烈的精神和意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同前堵后追的百万敌人争,与老天布下的艰难险阻斗。我想到家乡千辛

万苦的父老乡亲,他们离这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还那么遥远,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他们最渴望的财富就是鸡鸭成群、猪牛满圈。他们付出很多很多,得到的却很少很少,可他们依然感到满足。忽然间我明白了,我们困惑是因为物质太多、选择太多,我们不解是因为心中缺少仁爱,我们浮躁是因为没有精神之魂。红军革命前辈们就是因为心中装着对老百姓的爱,有着为人民谋幸福的追求,所以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显出惊人的意志和决心。只要我们的心中充满仁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家园;只要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弘扬一种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工作和生活中还有什么坎不能过,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指引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正努力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作为市场经济卫士的工商部门担负着日益艰巨的光荣使命。为此,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高屋建瓴提出了“四个统一”要求,省工商局求真务实提出了“三个到位、六个好”目标,为工商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绘就了发展的蓝图,也吹响了我们每个工商干部新长征的号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头顶国徽,肩扛红盾,作为工商一分子,我将责无旁贷,义无反顾,用满腔热

血倾出我的奉献,用无悔青春书写我的忠诚,踏着红军的足迹,履好职,站好岗,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将红军长征精神播洒传扬。亲爱的各位工商同仁,也让我们一起心手相连,挽起臂膀,共同铸就新时期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强红盾,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征途上付出我们的汗水和奋斗,让红盾的颂歌一路传唱。

谢谢大家!

篇二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它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

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

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这时候,远隔千里的蒋介石指着地图狂妄地叫道:“他

们是走向深渊,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后,当他面对追获的一大堆烂草鞋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股头戴红星、足踏草鞋的铁流是不可阻挡的。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演讲稿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实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

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思想汇报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

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当轻歌曼舞的大款们狂饮“人头马”“xo”的时候;当某些达官贵人们大腹便便地剔着牙,潇洒地钻进锃明闪亮的“现代王”“蓝鸟王”“公爵王”的时候,当你为酒绿灯红而意乱神迷,当你美好绚烂的向往化为乌有……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形象,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我们的红军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他们的骨头无

疑是最硬的。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们的性格无疑是最可宝贵的。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每个中国公民都具备长征的铁骨精魂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20几万不屈的英魂!

篇三

7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伟大的长征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民族复兴的献身精神;坚决服从****中央的正确领导,坚定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高度团结统一的精神;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强大动力,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

斗。

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战胜艰难险阻,就是因为共同的理想和坚强的信念,将人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铸成一种摧不垮、压不倒的巨大力量。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样需要树立这一坚强信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学习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在前有天险,后有追兵,既无后方依托,又无物质保障的条件下,红军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克服了困难,扭转了危局。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是一场全新的事业,是一次新的长征,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出现挫折。比如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企业的改制问题、“三农”问题、反腐败等问题仍然困绕着我们,犹如一道道无形的封锁线,考验着每一个党员、每一个人。克服这些困难要有一种精神,要像当年红军那样,满怀信心,勇于拼搏,去夺取胜利。

弘扬长征精神,夺取新长征的胜利,不但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政策,还必须有一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长征的胜利是一个历史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红军队伍中,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全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把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弘扬长征精神,必须同加强社会主义的四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为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并努力把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因此加强四个文明建设,必须把党在长期革命和生产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下来,将其贯注到亿万人民群众中去,贯注到广大青少年中去,形成强大地鼓动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篇四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它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

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

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这时候,远隔千里的蒋介石指着地图狂妄地叫道:“他们是走向深渊,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后,当他面对追获的一大堆烂草鞋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股头戴红星、足踏草鞋的铁流是不可阻挡的。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

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实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

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当轻歌曼舞的大款们狂饮“人头马”“xo”的时候;当某些达官贵人们大腹便便地剔

着牙,潇洒地钻进锃明闪亮的“现代王”“蓝鸟王”“公爵王”的时候,当你为酒绿灯红而意乱神迷,当你美好绚烂的向往化为乌有……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形象,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我们的红军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他们的骨头无疑是最硬的。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们的性格无疑是最可宝贵的。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每个中国公民都具备长征的铁骨精魂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20几万不屈的英魂!

第五篇:红军长征

红军岩的故事

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的红军岩,长约10来米,形状有如龙的舌头,老百姓原来叫它龙舌岩。岩石上留下的一幅红军标语至今还清晰可见。岩石旁边还有一座风格别致的凉亭。有关这块岩石和这座凉亭的历史。

1934年的时候,红军长征从我们这里路过,有几个红军伤员就住(躲)在这个岩洞下面,当时我们村民就把粮食呀、生活用水呀送给他们,他们伤好后为感谢我们的村民,就在岩石上刻下标语:'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后来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当地百姓就把这个岩石改叫”红军岩。

泗水乡白面瑶族寨的瑶族老人还告诉我们说,当年红军进入龙胜后,桂系军阀派遣特务混入红军宿营的村寨四处纵火,散布谣言诋毁红军,挑拨红军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频繁的火灾引起红军的高度警觉。在龙胜县龙平镇,当时担任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同志,白天经过了一天的行军,晚上又开了几个小时的会。半夜刚回来休息,不久忽然有哨兵高喊“起火了!”同时,噼噼啪啪的闹声响成一片。警卫员惊醒起来一看,周副主席睡觉的房子已经被火光包围,烟火往房内直喷。警卫员顺手提着一条军毯冲进房内。周副主席正在向外摸。警卫员把军毯蒙在副主席的头上,拉出门外来,才脱离了危险。周恩来派出侦察员,抓获了几名纵火犯。红军在这里召开群众大会,揭露挂军敌特的卑鄙行径,同时不发放救济款接济受损失的群众,宣传红军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群众了解事情真相后,消除了误会,开始积极帮助红军,不少青壮年还加入了红军。

其实,红军与广西各民族人民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年的12月,邓小平、张云逸、韦拨群领导百色起义,开辟左右江根据地,把革命内的火种撒向了广西这个多民族聚集区。

百色起义之后成立的红七军,后来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劲旅。1931年,毛泽东曾经亲手授予转战到中央苏区的红七军一面锦旗,上面书写着“转战千里”四个大字。此后,毛泽东还多次称赞:“红七军特别能打硬仗!”

英勇的红军突破湘江之后,向越城岭以西的地域前进,原计划进入湖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这个计划被蒋介石察觉,立刻调集重兵,布置好口袋,张网以待中央红军。

在这个紧要关头,已被剥夺了军事领导权的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设想,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

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挺进贵州,这就使刚刚经过湘江战役鏖战的红军,避免了在不利条件下和敌人硬拼,使敌人准备将红军一网打尽的计划破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934年12月3号到6号,中央红军越过了长征以来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

长征历程---中央红军血战湘江

70多年前,中央红军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进入广西境内。蒋介石急忙调集30万大军,依托湘江屏障,构筑起第四道封锁线,妄图把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关系红军生死存亡而又空前惨烈的湘江战役就发生在广西东北部的兴安、灌阳、全州一带。

当年湘江战役的战场如今美丽富饶

说起湘江战役,很多听众可能会觉得它发生在湖南。虽然“湘”是湖南省的简称,湘江也贯穿湖南全境,流入长江。但它的上游和源头则在广西境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下令开凿灵渠,连通了湘江和漓江,随即发兵50万一举统一岭南。

人们说兴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两次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一条灵渠成就了秦始皇的统一大业;血战湘江突破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此走向了胜利。湘江战役虽然胜利突破了国民党中央军、湘军和桂系、粤系等地方军阀3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但这也是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战斗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也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经过这次战役,中央红军从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红军当年的漫画标语——国民匪党

湘江战役8万红军与30万敌人血战了7天7夜。从我们的直播所在地兴安县城沿322国道顺湘江北上,约40公里就是全州县城。今天的322国道就是当年连接湖南与广西的主要通道---桂黄公路。作为保护中央纵队右翼前锋的红一军团过江后,在脚山铺一线切断 桂黄公路,阻击从全州县城急于南下封锁湘江的湘军。

脚山铺一战,惨烈异常。因为脚山铺一旦失守,湘军将沿着桂黄公路一路南下,与由南北上的国民党桂系部队连成一片,中央红军将被蒋介石30万大军彻底包围在湘江以东。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悬于一线。

这是一场恶仗。当时,红一军团利用有利地形在脚山铺构筑了两道阻击线。军团首长林彪、聂荣臻更是下定决心:把前线指挥部设在第一道阻击线的米花山上,实行近距离指挥作战,誓与阵地上的战士共存亡,以保证中央红军抢渡湘江。

红军当年路过的瑶寨

脚山铺阻击战

脚山铺这个小山村的周围有几座小山,这些山就叫“脚山”。这个时节山上的树木和植被郁郁葱葱,一片翠绿。这些小山夹着“桂黄公路”,这条路是广西通往湖南的重要干道,公路上一派繁忙景象,货车和客车川流不息。70多年前,红军血战湘江三大阻击战之一的脚山阻击战,就发生在这里。

当时战斗在黎明前打响,隆隆的炮声打破了山野的寂静,敌人的一批批敌机俯冲扫射、投弹,整个脚山阵地上顿时土迸石裂、断枝横飞、尘土弥漫、硝烟四起。敌军密集的炮弹几乎把整个脚山翻了个个儿。凶狠的敌人投掷燃烧弹,把前沿阵地烧成一片火海。敌人以为红军伤亡得差不多了,嚎叫着、冲了上来。没想到红军战士从尘土中钻出来,抖掉身上的断枝落叶,居高临下猛烈开火,打得敌人不知所措。

但阻击敌人的红一军团一师和二师,人数不足一万,对手是何键的湘军,有六七万人。11月30号,一师阵地米花山、美女梳头峰相继被突破,红军退守到赤兰铺、白沙、夏壁田一带构筑第二道防线。12月1号,湘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再次发起猛攻,第二道 防线又出现了一条空隙。一股湘军端着刺刀竟摸到了距林彪、聂荣臻指挥所门口40米的地方,幸亏警卫员邱文熙及时发现。大家赶忙收起地图转移。撤退路上,林彪说:“今天真是好险啊,再晚几分钟,我们可真要成为湘军的„座上客‟了!”

这场阻击战中,红军将士牺牲人数达2000多人,二师五团团长易荡平就是在这场阻击战中身负重伤后,誓死不当俘虏,毅然举枪自饮,一师四团团长杨成武也在这场战役中负伤。

在当年阻击战发生的脚山铺村,记者见到了曾见证过这场战役的王寅修老人,他今年已经90岁了。老人说,红军在脚山铺一带打了三天三夜,他和红军呆了两天两夜。敌人有飞机大炮,红军的枪不好,很短,有些子弹头还是竹子和木头做的。子弹打出去,“叭”的一声飞出不远就落在了地上。这场战斗,有的部队整连整营的全拼光了。

红军渡过湘江的指挥所红军堂

红军撤走后,米花山山槽里牺牲的战士垒成了堆,仅一个米花山就有上千人,都来不及埋葬。因为山上有太多尸骨,村里人好久都不敢上去。不久,山上不知为什么起了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半边天都烧红了。

当年脚山铺这一带的战场,如今也成了一望无际的稻田。很难再去寻觅当年战场的痕迹了。

从脚山铺到界首,60华里的湘江沿线成为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为守住这60华里的湘江沿线,掩护中央纵队安全过江,就在脚山铺阻击战进行的同时,担任左翼前锋的红三军团四师在界首的光华铺阻击由兴安县向北扑来的国民党桂系部队。

1934年的11月28日,红三军团四师10团赶在敌军达到之前抢先一步渡过湘江,占领界首,并为后续部队搭起过江浮桥。11月29日,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的光华铺阻击战打响。

由于江边上无险可守,无数的红军战士在这里洒尽了最后一滴血,在他们倒下之前,射出了最后一颗子弹,抛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作了最后的刺刀拼刺。

下载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与民族政策演讲稿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与民族政策演讲稿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军长征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中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现和产物。而长征文化,便是“五四”以来形成的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文化之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 是播......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红军的长征实际是不得已的。由于没有粉碎国民党的围剿,在原来的根据地没有办法坚持下去,只好进行战略转移。但是究竟到哪里去,是没有明确方向的。北上抗日只是后来的......

    红军长征

    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于1934年10月10日率红1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

    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大全

    明白了当年红军长征是为了给穷苦老百姓打天下,更加深深的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新时代好少年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长征精神,学好知识和本领,践行初心使命,努力成长为......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

    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

    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

    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长征1935年8月18日,右路军先头部队——红30军的264团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265团在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的率领下,最先踏上了草地......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 红军长征最后胜利到达陕北,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然而红军长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确定北上抗日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

    红军长征路上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