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民:改进工作作风,做好群众工作(上) 党建 讲稿 首都大讲堂
李民:改进工作作风,做好群众工作(上)
党建
讲稿
首
都大讲堂
李民,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香港大学荣誉研究员。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领导科学,领导人才研究,香港问题。在国家级及省部级报刊及海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二百三十余篇。参与撰写专著《领导干部的素质》、《毛泽东建党思想研究》、《中国20世纪通鉴》、《政治与传媒》、《执政党直面大众传媒等》、《领导干部应对传媒案例评析》等20余部。点击查看
本稿完整报告:改进工作作风 做好群众工作(上)本稿精彩观点:搞好党群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本稿ppt : 改进工作作风,做好群众工作(上)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我们每一个人去年都经历了中国和世界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换届,我们党的十八大。这次的十八大和十七大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中央的领导集体要进行一个集体的交接仪式,当然这个交接仪式是在全体党的代表的选举下进行完成。
那么这一次新的中央一上来,就是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中央的政治局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做出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这样做就抓住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突出问题,也是树立好党和政府的形象,凝聚起党心、民心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这也充分地体现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要继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端正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的坚定决心。新的一届的中央上来之后,紧接着就是新年和春节,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届的领导集体的成员都纷纷深入到各个地区、各个厂矿、各个农村,而且没有这种讲排场的送往迎来,深入到人民群众深处,进行很亲切的一些交流。这次抓作风建设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个特点就是抓得具体。你看一开始做的规定,八项规定非常具体,摆不摆花,封不封路,会议怎么样去开,领导人讲话怎么去做,甚至一些很多具体的规定。以前没有规定过这么具体的内容。
第二,要求从严。从八项规定到现在,中纪委已经对违背八项规定的一些违规的行为,进行了通报和查处。这种通报和查处一共有六起,比如有公款的吃请,也有借着开会的机会搞公费旅游,还有县委书记违规进越野车自己用,还有借着一个源头乱发一些补贴,另外也有,有的乡党委借着办公场地的搬迁摆宴席。这一次对于这样的问题都进行了通报和查处,要求很严。
第三,中央的领导率先垂范。这样的事例非常多。为什么从作风建设开始入手呢?现在各个部门各个很具体的基层的党委党组织,很多来请我们去讲八项规定。有的认识到八项规定实际上是属于什么方面的问题,有的提出来直接解读八项规定。那么我觉得要想把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搞清楚,和八项规定相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问题,这个理论问题对于执政党的建设起着什么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上对这些理论有了一个正确的了解,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更自觉地践行八项规定。因此我们今天就从“改进工作作风,做好群众工作”这个角度入手,来谈一谈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一、党的作风建设事关大局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我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党的作风建设事关大局。为什么说事关大局呢?因为大家知道,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个话最早是粉碎四人帮时期的时任中纪委书记陈云说出来的。陈云同志曾经在延安时期做了八年的中央组织部长,对于党的建设、党的组织工作、党的干部工作有过很多系统的精辟的论述。粉碎四人帮以后做中纪委的书记,他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理论,这个一直到现在也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党。前年是建党九十周年,2009年是我们建国60周年。在建党90周年和建国60周年前后我们的影视传媒出了很多关于建国前夕和建党前夕的中国当时的时代社会背景的资料。大家能够看到,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四分五裂的局面,我们的国家,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军阀混战,各个政治集团竞相角逐,很多优秀的政治人士在演讲的时候就被暗杀,而且还有外敌的入侵。也就是说中国屈辱的一百多年近代史证明了,中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面貌就焕然一新。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两次翻天覆地的巨大的变化,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对世界起到了一个积极的震撼:一次就是新中国的诞生,第二次就是邓小平做成了毛泽东晚年想做没有做成的事情,找到了一条民富国强的路。
十八大的召开和两会的闭幕,使大家更紧地凝聚在新一届的中央周围,因为总书记又一次强化了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已经不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已经朝着这个愿望在一步一步地前行,一步一步地接近。那么要想真正实现中国梦,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强而有力的政治集团的领导,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的政治集团的领导,我们的民族就会呈现一盘散沙。那么近代史证明了,这支强而有力的政治领导就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我们能不能在近年,在现在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把国家做强做大,实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盼望的中国梦,重新走向世界的前列?因为中国曾经领先了世界14个世纪,是近170年以来才落后的。所以我不同意叫“崛起”,确切的词应该是“复兴”,“复兴”就是回归到原来的位置,现在我们正在这个轨迹上向前走着。能不能实现这个梦,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治集团,而中国的近代史证明,这个政治集团非中国共产党莫属,那就是关键在党。党能否担起历史重任的关键: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 党的建设搞得好不好,能不能担负起这个历史重任,就看什么呢?就看我们党能不能制定出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这是讲的第一个问题第二点,一个是关键在党;第二个,党能不能制定一个正确的政治路线。我们大家都知道政治路线是什么?政治路线是党的学说中的一个名词,也是在党的学说中党的最低纲领。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什么?党的最终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最低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
那么这个基本路线已经制定了,制定了还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最低纲领,那么最低纲领下头还有一个什么呢?近期奋斗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纲领是一个体系,有最高纲领、最低纲领、近期奋斗目标,然后再细化到各个时期、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单位部门的具体的工作任务,乃至细化到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党员的具体工作。这是第二点,能不能正确地制定和执行。正确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要靠广大领导干部
第三,那么想要正确执行,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广大的干部。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靠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贯彻和执行我们的政治路线,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那就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在他的工作中体现出什么样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到人心向背
从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样几个层次,最后我们党究竟做得如何,最终关系到什么呢?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也就是关系到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否发自内心的拥护中国共产党。你有没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贯彻了没有,在贯彻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说了一些什么,又做了一些什么,人民群众对这个满意不满意,关系到人心向背。
这个八项规定的提出只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并不是对我们全党的一个最高的要求的标准和一个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改进党的工作作风的第一步,第一步,一个起步,一个号令,一个开始。2.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第一个大问题党的作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有这样几层意思,第一层是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党;第二,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风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
大家都知道,党的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梳理。如果按照党的代表大会十八大和十七大等党的代表大会的文件进行梳理,那就是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是这样的几块。
党的作风建设在党的其他几个方面建设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简而言之,就是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综合的、外在的体现。党的思想建设如何,组织建设如何,反腐倡廉建设如何,制度建设如何,由哪体现出来呢?由党的作风建设。党风建设的主体是谁?
接下来就是作风建设究竟指的主体是谁?是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一个领导班子,还是指的是谁?这个党的作风建设既指的是每一个党员,也指的每一个领导干部,同时也包括每一个领导班子和我们的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它就是指党的各级组织的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它既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综合的外在体现,就是因为它是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世界观在行为上的表现,它反映着党的整体的风貌。这是第二部分,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讲了什么是党风,它是综合的外在体现。党的作风有什么特征?(1)鲜明的直观性
党的作风,具有自己独到的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呢?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比如基层的老百姓,要想判定中国共产党好不好,他直观地从哪判断?从他身边的这些党员,他身边最基层的党组织究竟做了一些什么事,他满意不满意,去判断,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也具有很显著的群体性。(2)群体性
所谓“风”,它是一个群体的行为。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一个手中的权力范围大了,管的资金也多了,权力也重了,这个时候用手中的权力干什么?市场经济的各种诱惑席卷而来,怎么样去对待啊?这有很显著的群体性。(3)发展的可变性
还有发展的可变性。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中取得了胜利,毛泽东曾经在《论联合政府》这一篇著名的文献里说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得益于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第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第二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第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到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权,一些领导干部手里有了公共权力之后,特别是我们走向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领导人民搞建设之后,有一些人就把这三大优良作风变成了什么?密切联系领导,理论联系实惠,吹捧与自我吹捧。这不是变了吗?变味了。
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还有一个补充,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前,曾经在河北的西柏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对全党进行了谆谆告诫,说了什么?说了“两个务必”:我们要从农村进入城市,要从战争转向建设,那么我们的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胡锦涛那一届的中央2002年刚刚上来的时候,政治局做的第一件事,是胡锦涛领着政治局的委员到西柏坡,面对着当年的七届二中全会开会的古屋古墙,那个礼堂,进行了宣誓,宣誓的就是要继续坚持这“两个务必”。习近平这一届中央上来,就提出了更加细致的八项规定的要求,从党的作风建设切入,这个是一个对于全党从作风突破切入,搞好党的建设的一个号角,吹响的一个号角。
最早提出作风建设这种思想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到了列宁的时候,列宁把作风做了一个提炼:俄国人的勇气与美国人的务实精神。把这个作风进一步细化、系统的是我们党的毛泽东主席。大家知道延安的时候有延安整风,延安整风有三个整风文件,其中一个叫做《整顿党的作风》,提出了转变宗派主义,以端正党风;改变党八股以改变文风;改变主观主义以端正学风。这几个“风”合起来都是党风,就把党的作风和党风是个什么关系讲清楚了。这是我们说的党风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它是诸多,党的诸多各方面建设的一个综合的外在体现,他关系到党的性质和世界观在行动上的表现,反映党的整体风貌。(4)受制度和环境制约
党风建设还有一个特征,受到制度与环境的制约。光说党风建设、转变作风,但是没有制度做保证,也不行。邓小平曾经讲了,制度好,坏人不能横行霸道,制度不好,好人也可以变坏。因此说习近平在政治局提出八项规定之后,又有一系列关于党风建设的论述,其中讲到要把公共权力关进笼子里,也就是讲到了制度建设对于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制约。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的第二层,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三个部分就是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时代背景:信息时代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一切的速度都在加快,人们的参与意识在增强,世界的民主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人们的参政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在信息时代人们对于领导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领导者如果仅仅靠施展手中的权力的威力,而不具备领导能力和人格的魅力,就不足以服众。
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三种社会形态并存,社会处于转型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作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看一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刚才讲到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是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到了信息社会。在西方的世界,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呈现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发的一种态势,走了两百年到四百多年的时间。英国走了四百多年,美国走了两百多年,是一种自然的自发的走过来的,走到今天。
当今的中国处在哪种社会形态?有人说我的家乡很贫瘠,还是农业社会,有的说我们的家乡正在朝着工业化迈进。我们党的文件也写,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的道路,整个国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如果实现了工业化,也就是实现了现代化。可是有一些行业,比如金融行业,还有一些地区,比如说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率先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综合起来就是我们的国家现在呈现“三种社会形态并存”。
一种社会形态就有一种时间段,比如说农业社会走了多长时间,工业社会走了多长时间。那么这个时间段跟它相应的有一个空间,三种社会形态并存就是三种社会形态时空交错、重叠、混杂,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它这个社会形态所与之俱来的优与劣。三种社会形态的优劣都被信息时代包容并放大
在当今的时代,三种社会形态的优与劣,都被信息时代所收容,并且放大。一个领导干部身上具有农业时代的诚实守信,你现在做到领导岗位上,你的诚实守信会被扩大。同时农业时代也有一些它的弱点,农业时代他是农民,因为受教育少,眼界短,眼界看得不宽,所以很短视,而且很狭隘。不懂得共赢,怕与别人分享。那么这种弱点也会被信息时代扩大。社会的风气、人文景观也一样。所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环境,是三种社会形态并存,社会进入到转型期,时空巨变,在这种时空巨变中同时共存,并且中国和世界相融相通。那么这样复杂的执政环境,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执政党都没有遇到过的,在这种执政环境中又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一穷二白,又要改变国家的命运,让这些人吃饱饭,让这个国家稳定安康,走向富裕和发达。中国的事情做好了,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那就是我们的任务很艰巨,我们的环境很复杂。
转型期出现权力的真空:作风建设尤显重要
转型期,什么叫转型期?那就是过去的旧的东西要逐步地摒弃,新的东西新的制度要一步一步确立起来。领导干部,执政党也要展示出一个崭新的风貌。在新旧交接中,难免会出现权力的真空,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权力的真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于是在中国就出现了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环境,不同的领导人能够做出迥然不同的事来,出了很多让人民群众感恩戴德、可歌可泣的改革开放的闯将,有人以身殉职,最后万人空巷为他送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迥然相反的,贪污的数据成为天文数据之多的大的贪污犯。这就是在转型期出现的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因而在这个时候对于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每一个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领导班子,乃至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究竟用手中的权力做什么?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说党风建设至关重要,要想搞好党风,面临的严峻的考验。要想搞好党的建设,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就必须从抓党的作风建设做起。因此新的一届中央上来就从此切入,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和抓作风建设,进而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作为第一步,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第二个问题,党风建设的核心。既然党风建设这么重要,它的核心是什么?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后,中央下发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在这个决定里就提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就是说党群关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我觉得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仅仅是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前头讲到,关系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与执政的合法性,什么叫合法性?法律上认定是合法的,叫做具有合法性,这是法律。政治学上的合法性是什么?就是最广大的民众认为是合理的,才是合法的。
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政的地位,是政治学上的合法性和法律的合法性的有机的统一。现在也有人质询,说你们管中国共产党叫执政党,严格来说不合适,因为执政党怎么样能够具有合法性呢?得人民选举,人民投票选举,中国共产党执政没有例行这个过程。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倒退63年,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政地位之前,如果向全体的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做一个问卷,你认为具有执政资格的是哪个党?我想一定回答是中国共产党,因为那个时候的那么多民族党派在新中国成立前期,很多知名很有威望的人士自愿选择留在了大陆,没有去台湾,也没有去香港,那就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希望。毛泽东那一代的人民群众选择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邓小平这一代人们也认可了邓小平,跟着向前走。但是党的先进性能不能一劳永逸,不尽然,历史的惯性可以推行一段,但是不等于会永远地认同下去,这要看后几任的共产党人是否能够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得到人民群众的忠心拥护。1.什么是党群关系
既然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首先通过今天的课大家就要知道,什么是党群关系?党群关系有这样几个层次:
首先是人民群众。什么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认定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总和。那么人民群众和党是什么关系?可能有人说了,就是党领导着人民群众。这是从党往下说。从人民群众跟党的联系说是什么呢?要我说,人民群众是党力量的源泉。什么叫做力量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类文明的一切的结晶都是人民群众在劳动实践中、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聪明才智是党智慧的源泉。力量的源泉有精神层面智慧的源泉,还有物质层面的呢?党的成员是不是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先进分子组成的先进的政党。党又靠人民群众来滋养。所以党和人民群众比起来,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没有了人民群众,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成其为执政党。
所以党和人民群众是少数和多数、部分和整体、公仆和主人、先锋队和大部队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党的承载者、依存者、依靠者、滋养者。
人民群众对党是这种关系,那么党对人民群众是什么关系?所以说党是人民群众的领导者,基层的领导干部是什么?是当官的,是人民群众的老爷,这对吗?党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公仆是谁说的?是马克思说的。工具是谁说的?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说的: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实现特定目标的工具。你是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力,人民群众不能每个人都上台上去指挥,总要推出优秀的代表,代表他的意愿,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工具。
党是工具了,党的领导干部就是公仆,就是勤务员。好,我们上面讲了人民群众是党力量的源泉,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那么党跟人民群众是个什么关系?现在来说最简单的也体现我们党的时代的精神,那就是党跟人民群众是一种积极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人民群众是党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的优秀成员党吸收进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党吸收进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引领人民群众向前进。先进部队,你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绝不是做人民群众的尾巴,你要吸收他的先进的部分,引领整体的人民向前走,不断开创出新的生活,这才是先进的政党,它是一种互动关系。然后吸取了又来制定政策,又来引领,推动实践向前走,然后再去吸取,这样的一个互动。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大问题的第一点,我们先交代一下什么叫做党群关系。2.党群关系决定党的社会地位
第二,党群关系在当今的时代发展中,对于政党起什么样的作用?那就是党群关系如何,决定着政党的社会地位。我们党近些年来在研究什么呢?研究执政规律,这样的规律那样的规律,大家说一个执政党的最大的规律是什么?最大的规律应该是什么?连封建的君主都明白,叫“得人心者得天下”。执政党的执政的根本的规律是赢得人心,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不是游离这个规律之外?不,也要遵循这个规律。那么就是说,共产党也同样要遵循这个铁的定律。
既然是规律,是铁的定律,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执政党,只要他脱离群众,都要下台,这是一个公认的、屡试不爽的、必须遵循的执政规律。无论是资产阶级政党,还是共产党。年龄大一点的知道,文革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罗马尼亚的共产党领导人齐奥赛斯库,经常到中国来出访。可是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时间,罗马尼亚也发生了政变,齐奥赛斯库在出访的一个多月之前和之后,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出访之前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个广场上的礼堂做演讲,他的演讲曾经被寄予热烈的掌声,被36次热烈的掌声所打断,讲完话这些参加会议的人和外边的老百姓都在广场上游行,高呼“罗马尼亚共产党万岁,齐奥赛斯库万岁”。
可是事隔才一个月,讲完话的齐奥赛斯库就出访了,出访期间国家发生了政变,从上到下都有什么工人农民的武装纠察队。齐奥赛斯库一回来一看国家政变了,就要和夫人说要逃,刚开始说上外省的别墅,不行,坐飞机到国外去也不行,被迫降。最后劫持了一辆吉普要逃走,结果驾车的是一个集体农庄的庄园主,认识他,那是国家的重要领导,经常见报,于是就拉着他,心里就有谱了。后面齐奥赛斯库夫人拿枪对着他的后脊梁叫他,叫他往哪开。最后这个司机想来想去,开着想着,就是说不行,我不能把他拉跑,最后就推说汽车发生了故障,把他们拉到了一个基层的起义军的指挥部。那些指挥部里的人正兴高采烈地看电视呢,电视里报道齐奥赛斯库夫人已经被抓到了,这个一报说我把他拉来了,人家不信,不信你来看看,一看果然是,于是马上请示总部,成立临时法庭,就地审查。就地审讯,审讯问了很多的问题,齐奥赛斯库都理直气壮,背着手,扬着头,那么多问题他都不认,最后冷冷的说了一句:“好好的为什么造反?”他不理解,底下这些人就七嘴八舌:为什么不造反?一无面包,二无暖气,造反。
最后审讯也没有什么结果,就给弄到大墙根底下,乱枪射死,两个胸窝就像马蜂窝一样的。齐奥赛斯库曾经领导罗马尼亚共产党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在一个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了一个新的国家,但是后来呢?变成了家天下,最后也有了他的特权和一些腐化,人民群众不满意,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悲哀的结局。
那就是说,所有的政党,你是共产党,曾经有过功勋的党,你只要脱离群众,都下台,这是一条铁的定律。当时我正在读博士研究生,听了这个消息传来想了很多真是,我也彻夜难眠,我要写我的博士论文,这个博士论文写什么呀?苏联党是那样的,东欧又那样,中国共产党何去何从啊?最后我得出结论,我们绝不会像苏联和东欧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党虽然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虽然苏联也老想指挥我们,但是我们和东欧不一样,我们不是为苏联输出革命、输出领袖,我们有一个植根于中国大地的领袖群体。这个群体来于人民,和人民共呼吸、同命运,那就是毛泽东这一代的群体,再往前追就是李大钊、陈独秀这一代人,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追溯就是从他们那个时候,绝不是仅仅是现在的事情。所以这一次习近平在两会闭幕上的讲话中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追溯,不仅是现在改革开放的30几年,还有建国的63年,还有近代的170多年,然后还有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说了好几个数字。那么毛泽东这一代的领袖群体,毛泽东执政时间长一点。李大钊他们很早就过世了,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因为他植根于民众之中,少年时候的毛泽东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生、民机、民苦,为民请愿,为民伸冤,为民去争个公平。所谓“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和肖子生,肖子生写的一笔好字,毛泽东做得一首好诗,好对子,走到哪个村子有什么问题,他们就给解决,人家写什么,毛泽东出口成章,肖子生提笔就写下来很漂亮的字,一贴,于是就挣下来吃饭的钱、盘缠和住店的钱,搞了一路的调查研究。(所以是)中国农民问题专家。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就是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
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的心贴在中国老百姓的身上,因此中国共产党具有自己的政治优势。我们在民主革命的时候,和国民党的纷争中,能够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最终走上执政的位置,得益于什么?得益于我们的政治优势,这个政治优势是什么?就是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尊重。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由于跟人民群众有了紧密的联系,得到了人民群众越来越广泛的支持,才使得当初建党的几十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了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8230多万党员。党的群众路线及其贯彻
有这样的政治优势,是因为我们的性质里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我们党有自己的工作路线。大家知道不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工作路线是什么啊?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怎么表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路线相依相存的还有一个“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什么?“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然后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后来就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合二为一,成为“群众路线”的组成。
这个群众路线就是党的工作路线,大家不要小看这几个字,就这几个字,集中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这个认识论在毛泽东的两论之一《实践论》中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示出来了,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那么群众路线要工作,你要从群众中来,调查研究、民心民意、民怨,从群众中来,然后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再到群众中去,就是实践。群众是实践的载体。通过实践,认识上升到规律性的东西,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又符合时代前进的趋势,制定政策了。认识,再实践,到新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去推广,然后实践推向前进,于是又有了新的认识,以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那么贯彻群众路线的载体是什么?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从基层的党员、基层的村、社区的最基层的干部,一级一级上来,一直到中央,这样一级一级地完成这个循环的过程,最后提炼到了中央,就是中国的国情,制定每一次代表大会下一步的总布局,由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走。而在这个向前走的过程中,这个实践认识,这个认识不断的提升过程,成为规律,写成了理论,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观乃至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提炼出来的新的理论,都是马克思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应用,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不同阶段的体现和成果。这是良好的党群关系使我们党取得了领导执政的地位,因为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政治优势,和我们有一条非常优秀的、非常高明的、非常深入人心、非常有成效的工作路线和群众路线。那么这个群众路线和政治优势体现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各个环节。密切党群关系也成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讲第二层,党群关系决定党的社会地位。
3.搞好党群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既然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执政的地位,得益于我们党群关系好,我们也取得了这样在实践中和理论上的优良的成果,那么要搞好党群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什么因素决定党群关系好不好?
我记得我2006年,我有一个学生毕业,他要写他的学位论文。那个时候我们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有一个《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第一次把西方的政党政治引入到中国共产党建设之中,于是就出现了“党执政的合法性”这样的字眼。年轻人老想使自己的论文有点新点,想用点新词:李老师,我想写一个关系到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问题。我说那你想从哪个角度写啊?他说我想从“意识形态”写,觉得意识形态挺神秘的、挺有理论范儿的。我说那你觉得关系到党执政合法性的最要害的问题是意识形态吗?他说你看好多人都有信仰危机,我说是,是有这个问题,但是你要想写合法性,这个问题是不是最要害的问题,你再好好琢磨琢磨。
我这个学生,我说中国共产党最注重教育,最注重意识形态,最注重这方面,你还写这方面,是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吗?我就给他举个例子,比方说三大战役,最后取得政权的第三个战役是什么?是淮海战役。陈毅有一个名言,说淮海战役是山东和河北的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人民解放军小米加步枪,能够打败80万武装到牙齿,美式武装的机枪、大炮、坦克等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是因为对这些军队、对我们的人民军队、对老百姓,成天给他上课,成天给他意识形态灌输吗?是吗?有那个功夫吗?这些民工都是编外,没有算进去,有号称“百万民夫”,还有一些小脚的老太太,小跨车推着送给养、送物资,还有送伤员、送情报。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预测五年的解放战争,三年结束了。这些老百姓为什么冒着枪林弹雨,男人、女人、只要是青壮年有体力都上前线去,推着车去帮助解放军?大家说为什么啊?是因为被搞了运动、被上了课吗?是吗?因为人民军队所到之处都打土豪、分田地,代表了人民最大的利益。如果人民军队取胜了,中国共产党胜了,那个地是谁的?是他的。如果国民党胜了,那些地主老财,黄枪团又回来,那个地方又成谁的了,又成了地主的了。他能不起来奋力起来保护土改的胜利果实吗?这是农民世世代代的愿望啊。
所以说,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搞的好不好,取决于什么?取决于是否能够代表、实现和不断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你对人民的利益代表了没有,实现了没有,发展了没有,这个谁来判定呢?是共产党自己自话自说吗?自己说我做得挺好,我代表他们的利益,判定者是谁啊?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空的吗?不空,每个单位员工,每个地区老百姓,每个部门的干部群众,每个党组织的党员,很细化。我那个时候有一个在职研究生,是个基层领导干部,说“李老师我很热爱人民,但是我那个地方净是一些刁民”。我就给他讲了这个道理。我说刁民,什么样的刁民?举出来我听听。“拆迁,征地,不听话,钉子户”。我说你深入进去没有,换位思考没有,他为什么有这个问题?遇到这些事,他的难处你怎么给他解决的?
这就是说我们深入进来,党群关系深入到决定因素,我想这一点大家一定能感同身受。那么既然决定因素是能否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话又转到了党的作风建设,究竟好不好的分水岭是什么?试金石是什么?什么是好的作风,什么是不好的作风?那就是一切好的作风都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切好的作风带来的结果都是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不好的作风,都是以脱离群众为特征的,最后的结果代表的是个人或者私人小集团,或者既得利益集团的私利。
那么最后的结论就是,凡是脱离群众的执政党都要下台,凡是不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最终都要走向权力的衰微和权力的转移。这是我们讲的党群关系,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这是我们讲的第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