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修改好的建国大业解说稿

时间:2019-05-14 20:3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后修改好的建国大业解说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后修改好的建国大业解说稿》。

第一篇:最后修改好的建国大业解说稿

《建国大业》解 说 词

1.故事背景:A《建国大业》是2009年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电影,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的日子。《建国大业》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时代为背景,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同舟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以及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B.《建国大业》讲述的是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中国的决战由此展开……其中影片的主要人物有:毛泽东(唐国强饰)(比一般中国人高大、厚实一些,有一头浓厚的头发向后梳着),蒋介石(张国立饰)(个子不是很高,小八字胡,有一个非常醒目的光头)周恩来,朱德,刘少奇,李济深,张澜,宋庆龄,宋美龄等等.2.现在画面上出现的是“谨以此片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60周年”。

3.“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饱经战乱的中国依旧前途未卜。中国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的深刻命题。八月二十八日,为了最终实现和平民主的建国大业,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 权进行和平谈判。”

4.影片开始屏幕中央出现了“建国大业”四个大字。

5.新闻发布会现场,毛泽东与蒋介石相对缓缓走下楼梯,面向场下记者互相握手,记者们争相提问。相互谦让一番后,蒋介石先回答道。记者们全体鼓掌。

6.国民党司令部,各军官齐坐一桌,商议问题。副总参谋长白崇禧说,蒋介石在收音机旁静听议程。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杜聿明起立听令。

7.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边倒茶边说道,毛泽东拿上来一些点心瓜果,和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及中国民主同盟执委罗隆基等人分析当前国家的局势。8.周恩来和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一同走入会场。

9.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

10.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召开新闻发布会。

11.蒋介石和宋美龄坐在别墅花园里的阳台上喝下午茶。

12.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现场。

13.暴雨中,国民党众人站在蒋介石府门外,青年政治部主任蒋经国看着窗外,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向蒋介石谏言。

14.1946年重庆校场,一群爱国人士聚集演说,几位民盟人士也在看着。一群特务狂奔出来,见人就打,现场极其混乱。

15.一辆轿车停下,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走下车,随手拿起旁边士兵手中的步枪,对着天空就开了一枪,人群四散奔逃,军警听到枪声跑了过来,冯玉祥对着骂骂咧咧 的警察头子脚下又开了一枪,冯玉祥的手下逮了一个打人的特务,扔地上连踹几脚,那些警察见状落荒而逃。周恩来目睹了这一切。

16.上海街头,报童连声喊着最新消息,张澜和罗隆基坐在一辆黑色的汽车内买了一份报纸。

17.1946年6月,国民政府的首都搬回南京。中山陵里下着小雨,蒋介石拄着拐杖带着夫人缓缓走在人群的前面。蒋介石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了中山陵,与夫人一同上车离开。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撕毁《双十协定》,内战全面爆发。18.云南昆明,闻一多先生正在为李公朴之死作着慷慨激昂的演讲,当天,闻一多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残酷杀害。

19.蒋介石拿起电话。一身军装的冯玉祥挑着一盏死气沉沉的灯笼走进了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在里屋听他们交谈。

20.傅作义一边指挥部队一边和美国记者交谈。

21.延安枣园,毛泽东发表讲话。

22.1946年11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

23.1947年3月,国民党派战机轰炸延安,战机向下投放大量的炸弹,一颗颗炸弹从天而降,覆盖了大半个延安。

24.中共中央进行战略转移,迅速撤离延安。大批解放军战士浩浩荡荡的走出了延安。

25.陕北 毛泽东等人坐在炕上,围在小桌旁开会,突然毛泽东吹灭了蜡烛。

26.为了反对独裁,争取共和,无数解放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奋战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到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了战略进攻,战争从解放区进入到了国民党统治区,至此拉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战场迅速蔓延,在国统区多点开花,国 民党实力迅速瓦解,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到河北。27.1948年5月,国民党单方面在南京召开了选举大会。正在接受祝贺的蒋介石听到延安失守的消息脸上露出了尴尬而沉重的表情,他带着僵硬的微笑站在祝贺的人群中。

28.毛泽东在河北城南庄召开会议。

29.新华广播电台将共产党的倡议向全国播报。张澜、宋庆龄,李济深等都知道了这一消息。

30.1948年5月,傅作义和他女儿傅冬菊跟随部队进入北平城。

31.河北的城南庄,毛泽东翻着一本名单。周恩来起身为毛泽东倒水。郭师傅和刘从文走了进来,郭师傅没有点烟,而是夹在耳朵上,主席见郭师傅不舍得,把整包烟都给了他,郭师傅拿出一个辣椒递给毛主席。随着发报机滴滴声,“大鱼在城南庄村北近山两颗杏树之间平房内”。发报的竟然是军区小灶事物长,刘从文,原来他是一个间谍。

32.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正向蒋介石汇报.敌机飞至城南庄,飞行员正在用对讲机汇报。看到敌机在头顶呼啸,大家忙碌的转移和隐蔽。郭师傅为了给主席拿菜刚跑出去又返回了厨房,警卫兵用担架抬着毛泽东跑向了防空洞,炸弹在主席及警卫员身后不断爆炸。郭师傅刚跑进厨房,一颗炸弹把厨房炸成了一片废墟。

33.周恩来正在紧急联系主席方面。战士们捧着郭师傅给主席做的菜,伤心的流泪了。34.1948年5月,山岗上,通信兵将电报递了上来,中共中央向西柏坡转移。35.蒋经国向蒋介石汇报,一辆轿车停在上海交通银行门口,蒋经国从车上下来,上海市市长吴国桢说。说完蒋经国走进银行。

36.昏暗的小房间里,毛泽东看着信纸得知冯玉祥死了的消息,气氛的踢翻了面前正在泡脚的盆子,披着外套,边穿鞋边冲到另一间房前,这时房间里也传来周恩来向同志 们发火的声音,毛泽东走了进来。

37.阳光明媚的郊外,毛泽东与周恩来边走边谈。

38.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前线,共产党几百门大炮齐齐向对方阵地发射,对方阵地瞬间被炮火覆满。炮火过后,解放军集体开始冲锋。指挥部内,周恩来听着最新的战况,朱德在地图前做战术调整。周恩来来到指挥部的院子,看到主席正在房顶看着远方,周恩来也爬上房顶,和主席坐在一起。

39.河北平山西柏坡,毛泽东等人坐在小院中。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林彪等人准备入关40.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排除万难,在冰天雪地里浩浩荡荡的南下入关。

41.北平中南海居仁堂,傅冬菊正给傅作义洗脚。42.一架飞机停在北平南苑机场,蒋介石从飞机上走了下来,傅作义走过去迎接蒋介石。傅作义亲自为蒋介石打开一辆吉普车门,目送他上车离开。

43.晚上,傅作义在家里来回的走着,叹着气。傅冬菊端上一盏茶转身欲走,傅作义叫住了她。

44.云层下的祖国大地上成千上万的士兵与卡车正在渡过淮河蒋介石的江山岌岌可危。45.战壕前,一颗颗手榴弹炸响,一名士兵跑出战壕,向突击团长汇报情况,照明弹升空,把对面照的如同白昼,团长拿起望远镜看了看远方的北平城楼。

46.毛泽东正在屋内拿着本书看,周恩来走了进来。1949年1月,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战场上炮火轰鸣,解放军吹响了向全国进军的号角。47.一名士兵飞奔着给正在开会的毛主席等人传递捷报。

48.大江北岸,胜利的人们载歌载舞,庆祝来之不易的成果,大家扭起了欢乐的秧歌。中央的主要领导们喝着酒,幸福的唱起了《国际歌》,唱罢,大家满含眼泪,抱在了一起。窗外的两个孩子看着熟睡的主席在睡梦中露出婴儿般的微笑,似乎在睡梦中想像新中国的诞生。领导们与群众一起手拉着手,跳着胜利的舞蹈。49.蒋介石一人拄着拐棍在台阶上坐下,蒋经国走了过来。

50.傅作义听着蒋介石寄来的信件。傅作义沉默不语,看向窗外,外面大雪纷飞。51.1949年1月,傅作义起义,北平和平解放,为新政协顺利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共产党军队进入北平城,人们在路旁热烈欢迎,载歌载舞,庆祝北平解放。

52.中共中央总部,毛主席与各领导在一起开会。1949年3月,西柏坡的院子里架起了 摄相机,拍下了中共领导走入小院的历史镜头。进入会场,大家高兴的打着招呼。接着周总理讲话。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53.几辆车驶到张澜所住医院门前,阎锦文带着一群士兵闯了进来,护卫想拦,被阎锦文一把推开,闯入张澜的病房。阎锦文带张澜驶到哨岗,下车点燃了两根烟,负责哨岗的军官迎了上来,阎锦文递给军官一根烟。哨岗放行,载着张澜的车安全离开。54.河北的茶馆里,毛主席等领导在谈话。

55.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北平的西苑机场,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和各民族党派代表,无党派人士怀着胜利的喜悦和对民族未来的伟大责任,齐聚到了北平。北平的人们高举彩旗热烈地欢呼着。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车队开了过来,傅作义亲自为毛主席打开了车门。

56.毛主席来到了阅兵场,阅兵场上气势恢宏,在一面面飘扬的五星红旗和一排排雄伟的人民军队注视下,毛主席登上最前面的吉普车。一名老兵在毛主席车前立正的报告。随着礼枪鸣放,阅兵式开始,广场两边站着整齐的士兵,胸挺腰直,口号整齐划一,长长的车队载着主席和中央领导人缓缓开到受阅部队中,领导们也向人民解放军行礼致敬。此刻主席的眼前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万里长征和转战大江南北的情景,毛主席再次激动地向大家行礼致敬。

57.南京总统府白崇禧在屋里踱来踱去。1949年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签署《国内和平协议》,谈判破裂。

58.1949年4月21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渡江战役正式打响,百万解放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划着船支,冲向河对岸。一举粉碎了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取得全面胜利。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国民党白日旗从楼顶飘落下来。1949年5月,解放军解放上海。

59.宋庆龄的别墅里,秘书为她披上了披肩。宋庆龄来到大街上,看到疲惫的解放军战士兵们全部整齐的睡在大街的两边,城市仍然井井有条,除了地上熟睡的战士们,没有一点战后侵袭的痕迹,宋庆龄被他们这种行为深深的感动着,也沉思着,眼里含满了泪水。

60.北平中南海,毛主席等在门口迎接张澜。1949年6月新政协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开幕。

61.会后,毛泽东与张澜、李济深单独谈话。毛主席沉默了一会说到。主席站起来把手 伸向李济深,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62.苏联莫斯科,斯大林面见刘少奇。斯大林与刘少奇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63.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商谈请宋庆龄来北平一事。邓颖超在宋庆龄的别墅里。一群小孩子欢快地跑了出来。

64.北平火车站,毛泽东带领大家迎接宋庆龄,站台边上站满了拿着鲜花的人。毛泽东走上火车来到宋庆龄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

65.中南海怀仁堂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毛主席发表讲话。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再次响起,掌声经久不息,全体委员起立鼓掌,主席欣慰的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和各界代表576人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各党派发表了自己对国家建设的意见,选举通过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国家国体,政体,治国方针。会议决定国家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改名为北京,为共和国首都,《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世界公元纪年,每年的10月1日为国庆日。会上选举出56名中央委员,其中27位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委员席位占了近半,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刘少奇,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66.蒋介石和俞济时讨论关于飞机轰炸北平的事宜。俞济时在离开时走到门口突然转身看到蒋介石落魄的看着门外,心情和下雨的场景一样沉重。

67.旭日东升,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们齐聚在天安门广场前,热烈地欢呼着,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1949.10.1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象征和平的鸽子满天飞舞。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冉冉的升起,飘扬在天安门上空,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崛起,预示着光辉灿烂的明天。开国大典上这些发自真心的无邪欢笑,让人想到这个国家曾经也是个有着无邪笑容的婴儿。这部电影拍摄了一个国家诞生前的阵痛和血污,一个充满希望的婴儿年代。

电影《建国大业》就为大家解说到这里,感谢您的欣赏!

第二篇:思修观后感 建国大业

步步为营,蹒跚而行

——《建国大业》观后感

在2009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中国的电影人给祖**亲献上了一份大礼——《建国大业》,所以按照通常的概念来说,这是一部标准意义的献礼片。这部由韩三平出品的史诗巨著可谓亮点颇多。毕竟是国家队,又逢甲子华诞,必然出手不凡,一百七十多个华语影坛明星零片酬客串的星海战术已经足够夺人眼球,百花奖夺冠更是出尽风头。毫无疑问,《建国大业》在票房和口碑上赢得了双赢,作为一个最经典的营销案例,《建国大业》也会写进中国电影的影史。

然而,《建国大业》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更是因为它从一个全新的、更为包容的角度重现着历史。所谓历史片,一定是打了时代的标签,《建国大业》所讲的,其实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前的国家编年史,并顺便道出“人心向背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道理。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历史书上已经讲了无数遍,正义和邪恶也摆的明朗,《建国大业》所突破的一个思想关卡,就是把国军从牢笼中解放,用“国民党也是人”的全新观念替代了“国民党是吃人老虎”的陈腐思想。这当然是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既顺应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又弘扬了“和平解放”的思想,相信海峡那边的朋友听到这样的消息,也会觉得宽慰的吧。

一个让观众比较共识的观点是,《建国大业》最丰满的人物形象是蒋介石父子,张国立对蒋介石张弛有度的表演证明他不只是电视皇帝,更是一个演技扎实的电影演员。蒋介石父子的刻画成功,恐怕是因为《建国大业》在主旋律影片中难得的尝试不把“解放战争”纯粹当做“敌我斗争”来刻画,而真正是一次探讨在试图建立国家的两种力量中,共产党能赢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在我们接受过的历史中,“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直被当做一个必然命题来证明,在过去的很多电影中,我们一直渲染的是这种必然性,把蒋介石当做整个国家的敌人来塑造,《建国大业》所试图做的中立视角,让影像还原的历史变得更具可信度。

影片从1945年抗战胜利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开始,那时的蒋介石可是踌躇满志,用着居高临下的不屑眼光看着从山沟沟里钻出来的共产党领袖毛主席的。也难怪,那时应该是蒋介石一生中最为辉煌的顶峰了吧,作为当时中国的领袖,抗战胜利,民族英雄,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手中又握着400万美式装备的精锐国军。但是作为国共两党的最高领袖,两人之比,蒋介石无论是文采武略,还是人格魅力,和毛相比都差上相当大的一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这首传唱至今的诗词就是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写下的,词中英雄气魄尽现。然而,造化弄人,从那时算起也就四年的时间,蒋公就逃到台湾岛上苟延残喘了,在念叨着反攻大陆的梦话中了此余生了。这个蒋介石与以前中国银幕上出现的色厉内荏的蒋总裁完全不同,而是更加深入到一个逐渐远离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失意老人的内心世界,片中的国军溃败前夕,蒋介石坐车穿过总统府空荡荡的甬道,而眼前依稀所见却是当年当选民国总统百官朝贺的场面,这种心境的落差不禁令人唏嘘。

“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部电影拍的是一个国家诞生前的阵痛和血污,是充满希望与危险的婴儿年代。从她诞生开始,一步一步慢慢成长,她一直步步为营,蹒跚而行。

第三篇:建国大业观后感 思修

《建国大业》观后

摘要:本文将先以近代中国史为背景,反映民主革命的紧迫性、正义性。再以顺序方式讲述电影的总体情节,叙述中国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从中分析中共获胜与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以史为鉴,探讨这部影片对当代政治经济的警醒作用。

关键词:《建国大业》、战争、革命、民主

该影片由中影公司发行,韩三平导演,由唐国强、张国立等主演,以明星的阵容庞大豪华著称。通过观赏该影片,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毅然选择了以暴力革命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然而,革命派领导的同盟会虽然成功领导武昌起义,但革命成果却为袁世凯等北洋势力所篡夺,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依旧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民族前景依然一片黑暗。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方向,民族解放的号角再度嘹亮响起。

经过十多年战争的洗礼和锻炼,中国共产党已发展壮大为国内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1945年,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国民党首脑蒋介石邀请中共领导人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和平建国”的大计。这部电影以此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的风云岁月,正面再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酝酿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画卷。

影片伊始,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抵渝,开始与蒋介石和谈。此时的国内形势是:国民党军队主力在西南大后方,一时难以全部调往华北、华东、东北等前线。中共在西北、中原、山东、华北等地拥有多个根据地,并力争夺取东北这一战略大区。国际形势是美苏冷战格局正在形成,局部战争的爆发条件尚未成熟。国内外舆论尤其是国内民心强烈反对内战。百姓渴望和平建国、安居乐业。

然而,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此时的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已不是清末民初的同盟会、国民党了。以“蒋陈宋孔”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垄断了抗日战争以来的国民经济命脉,成为权势熏天的政治经济势力,故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在农村,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根深蒂固,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在中共领导下的解放区,广大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中共凝聚力不断增强,人民军队的作战能力也大大提高。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内战还是爆发了。国民党军队向全国各地的解放区进攻、但被逐一击破,迫使蒋介石改变策略,对陕甘宁及山东根据地发动“重点进攻”。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认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他要求各部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失,要保存有生力量,打“运动战”。为此,他率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这是何等高明的决策!这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影片中,毛泽东在驻地遭国民党飞机轰炸,他临危不惧,表现了革命家的巍巍风范。

在国共双方正面厮杀的背后,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民族党派。影片中,民盟主席张澜多次出现,他在“第三方”中享有很高威望。他对蒋撕毁双十协定感到不平:中共已履行诺言将江南根据地让出来,却没有换来和平。“第三方”开始向共产党一方靠拢了。

另外,随着李公朴、闻一多等著名民主人士的被害、“反饥饿、反内战”运动的爆发,国内逐渐形成了一条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毛泽东语),与正面战场形成夹击之势。国统区经济的日益混乱也动摇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

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全面推行“土地改革”,中国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在下一年的“三大战役”中,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前支军,陈毅有言:淮海战争的胜利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此言充分说明了中共获胜的重要原因。

1948年,国民党一手操办的“国民大会”召开,蒋介石获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此时,传来了“延安丢了”的消息,这无疑是中共赠予蒋介石的“一大贺礼”。而在国统区经济日趋崩溃,各种矛盾十分尖锐。为挽救危局,蒋介石长子蒋经国“临危受命”,担任上海经济改革督导专员。小蒋在沪大刀阔斧,锐意整顿,谋求改革金融体系。作为影片中的重要矛盾冲突之一,蒋经国在杜月笙的引导下,将矛头对准“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孔家公子倚仗“皇亲国戚”及“江南财阀”的赫赫权威,以蒋介石、宋美龄等为后台,拒不配合,使小蒋的励精图治化为泡影。宋美龄赴美求援亦遭冷遇,“党国”已呈日暮西山之势。

随着战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全国革命前景已日趋明朗。中共筹划举办新政政治协商会议,并力邀张澜、李济深、宋庆龄、冯玉祥等等民主人士、国民党左派参加,共商“建国大计”。张、李、宋、冯等因种种原因未能北上,新政协会议一时难以召开。而“南方”的国统区,蒋与桂系首领李宗仁的斗争愈演愈烈。国民党蒋、桂两大系势力貌合神离,呈分裂对抗之势。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发动三大战役,东北野战军解放东北全境,中原、华东野战军全歼蒋嫡系主力,华北、东北野战军化解傅作义集团,使北平和平解放。从此“长江以北无战事”。蒋介石被迫“下野”,由李宗仁继任总统。张治中率团北上与中共和谈,但成果不被国民党承认,和平希望破灭。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二、三、四野百万大军扬帆起航,浩浩荡荡,破长江天险,直捣南京“总统府”。在上海,宋庆龄清晨外出散步,看见解放上海的三野官兵伏地而眠,宁可夜宿街头也不打扰市民,深为震撼,坚定了北上的决心。张澜则在敌人败退前的“疯狂”中被地下党营救,安全抵达北平。各路民主人士齐聚一堂,召开政协会议,一齐欢庆民族的新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最后,在轰炸北平计划胎死腹中后,蒋介石感叹道:“国民党败在自己手里的喽!”此后背景由苍凉昏暗变为云开日见,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过去,也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向光明。天安门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的宣告震撼世界!

纵观全片,影片表现的重点之一是中共与宋庆龄、李济深、张澜等重量级人物的关系,旨在再现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民主党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结下的深厚情谊。《建国大业》在立意和题材上有所创新,而在领袖的形象塑造上,更加人性化、生活化,把领袖们还原成一个个普通人。比如,淮海战役胜利后,几位领导人把酒言欢,颠覆了以往革命题材影视剧中领袖“高大全”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警醒后人。《建国大业》不仅是一部描绘民族解放历程的煌煌精品,是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鸿篇巨制,更是一部刻画国民党从执政到下台、从辉煌到失败全程的史诗大作。

总结国民党执政末期的过失:其一,不顾民心向背,悍然发动内战;其二,纵容四大家族巧取豪夺、党政腐败。治标尚且夭折,遑论治本。蒋经国在沪改革遇阻后,老蒋对他说:“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骨子里了。反贪腐是件大事,难哪!反,要亡党;不反,亡国!”道出了当时国民党的严酷局面与深层矛盾。其三,镇压学生运动,迫害民主人士,阻塞外部监督途径;其四,党内派系林立,尔虞我诈,倾轧争夺。蒋、桂、晋等派系彼此猜忌,勾心斗角。影片中,李宗仁与孙科竞争“副总统”获胜,蒋介石大为意外,连与李握手时都尴尬不已。

如今我党正大力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汲取以上深刻教训,防微杜渐。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从严治党,毫不手软地惩处腐败。在经济改革中,要“利为民所谋”,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造福基层百姓。在新的征程上,党必将带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病句修改好

病句修改

修改原则:多留少改,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可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的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尽量不改变原意。

病句修改的方法:

1.提取主干、分析枝叶法:

例: 我国相继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结束了在我国神圣领土上最后的殖民主义痕迹。

保尔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采取紧缩法,先看“主干”再看“枝叶”是否有毛病——成分是否残缺或多余;搭配是否妥当;修饰是否恰当;包含正反意义的判断是否前后呼应。

2.分析句意是否合乎事理、语言习惯。

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二、常见病句分类修改训练

(一)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①: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提示:并列短语共做一个成分,易出现搭配不当语病,故应特别注意“和”“与”“跟”“及”“一齐”等连词和表并列关系的顿号。

2.主宾搭配不当

例②:这次在工厂的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3.动宾搭配不当

例③: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④:即使日本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5.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5: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强化训练题

⑴.同学们以钦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杨红樱的报告。

⑵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

⑶由于今年冬天气温持续下降,空调市场很火,市家电大楼平均一天的销售额达五十台。

⑷上课了,王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⑸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⑹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⑺他深沉懂得来自群众的信任是最高贵的。

(二)成分残缺或多余

1.主语残缺或赘余

例1: 在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2.谓语残缺或赘余

例2:派出所反扒教育活动。

3.宾语残缺或赘余

例3: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郑渊洁以五年的精力完成了童话故事《皮皮鲁和罐头小人》。

4.缺少关联词

例4: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竹枝。

强化训练题

⑴ 由于《皮皮鲁传》具有特色,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⑵ 暑期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对我印象很深刻。

⑶ 好书好比慢慢品味上品的牛肉干,要仔细咀嚼,才得其妙。

⑷ 经过玉树地震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⑸ 学生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

⑹ 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⑺ 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⑻ 伦敦奥运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叶诗文的奋力拼搏,终于或得女子400米混合游的金牌。

(三)语序有误

1. 关联词搭配不当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例1: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例2: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3.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例3: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3.不符合规律:

例4:在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强化训练题

⑴尽管南极气候恶劣,我国科考队员还是完成了各项科考任务。

⑵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⑶昨日,已逝女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追思会在台北举行。

⑷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市人。

⑸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护士叶欣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激励、感染了众多的白衣战士。

⑹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7)武汉市张惠妹的粉丝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非十分丰厚,难以承受百元甚至数百元的高价。

(五)表意不明

1. 指代不明

例① 电影《英雄》试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分析:“其”是指电影还是小说中的画面?不明确。

2.有歧义

咬死了猎人的狗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他胸前戴着五彩夺目的大红花。

2.概念误用: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辞海》、《百科全书》等。

3.主客倒置:那时,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很少。

4.否定不当:没有人能不否认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

5.前后失衡,缺乏照应:小李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强化训练题

⑴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⑵台独分子进行分裂活动,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所反对,他们是爱国、维护祖国统一的。

⑶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4)饺子包好了。

(5)他原来住在这里

(6)这次卫生大扫除,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全部参加了。

三、综合训练: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山东的花生是全国产量最高的省份。

B.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冬春出现的旱情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D.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程老师的事迹。

2.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全省广大青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3.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充分展示了美国政府不尊重生命的“假人权”的本质。

4.学生语文成绩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

5.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米电池”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6.大家看了赵本山的小品,往往会忍俊不禁的笑。

7.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8.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9.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10.迟回家,我真担心被唠唠叨叨的妈妈挨骂。

11.我国的石拱桥到处几乎都有。

12.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13.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4.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1)把废墟变成城市。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2)消失得销声匿迹。

改正:(1)(2)

第五篇:《建国大业》观后感-马克思,思修论文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电影中老蒋跟经国说了这么两句话,一句是”反贪腐,反,则亡党。不反,则亡国”,另一句则是“国民党是败在自己的手里”。

这两句话可以放在所有执政党的前途命运当中,在我看来对现实是个不大不小刚好够味的讽刺与暗喻。多一分则被删,少一分则不够味。

第二,所有的战役都用黑白片的剪断,而且配乐不是当年打胜仗的高调,而是更偏向悲切且壮阔的曲子。每个战役胜利的字眼打出来的时候,片景中的炸弹仍然在人群里炸出花。完全没有党史纪录片里那种“打了个大胜仗”的欢庆镜头。换之而来身边没有一个人因为内战的盛衰而欢喜,无论谁赢,死伤的总是中国人,没了男人的总是中国女人,没了父亲的总是中国的孩子。

战争的特效都多少有点水墨风格,暗暗含着一丝忧伤。混杂了太多希望和失望,混杂了太多屈辱和荣耀生存和死亡。谁能知道这一段历史该怎么讲。又想起范伟出现时大家都在笑。甚至是死时也一样。我却没办法不悲天悯人的转上几滴泪来,一个好好的大活人,为了一锅饭,就这样没了。又想起张涵予最后的欲言又止,我更希望他是要去跪在老郭的墓前。

第三,很巧妙的选择不献媚。把KMT的失败更多的归于党内斗争。虽然事实也正是如此,但选择不献媚的表现历史而不是夸大TG的神勇是需要勇气的。这在电影里是一小步,但是在赤色领导下的文艺界是一大步。

当看到几位伟人拉着手唱国际歌的时候,我的眼泪真的止不住了。

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怎样单纯的理想和豪壮的誓言。

他们有着如此博爱却纯洁的梦想,他们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梦摸索,奋斗,战斗。

坐在我前一排右手靠边的老爷爷,电影结束后他和老奶奶两人良久都没有离席。爷爷的手悬在胸前,嘴唇反复抽动,好像有很多话想说。

我突然觉得,这片子根本就不是给我们看的。

我们也根本无法体味那个世界里,那支初生的像太阳一样红艳的TG给人民带来的是怎样的希望。

一切的沉重在我们的嘴里只剩轻薄和嬉闹。

这是他们关于人生最初却最深刻的记忆,也是他们走后将永远封存在史书里的故事。我们嚼着汉堡谈笑风生的情节,又可能体会到,曾经都沾着爷爷辈的血泪和体温。

下载最后修改好的建国大业解说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后修改好的建国大业解说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一)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这是望上很经典的名句。起初只是抱着看群星的想法去看这部片子——《建国大业》。于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我认真的去看影片,但......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昨天晚上,公司集体组织观看了一场电影---建国大业。影片讲诉了我军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的全过程。这场电影看得我热血沸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挺、贺......

    《建国大业》观后感

    观《建国大业》有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电影《建......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云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话题人物齐聚,四大天王中的两位捂婚天王刘德华,黎明,功夫之王成龙,李连杰,华表奖......

    《建国大业》观后感

    “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泽东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但影片中一幕幕令人振奋、令人悲愤的场景,仍在脑海中回荡。 影片以上世......

    建国大业观后感

    观《建国大业》 昨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全体团校学员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这部电影将我们这群成长在幸福中的青年带回了六十年前的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共产党人见过前的......

    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大全]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作为为祖国六十年献礼的电影还是不错的,而是它的故事的整体布局,它节奏的整体把握和它......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读后感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短短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甚至没有时间细细品味影片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但影片自始至终,都散发着一种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