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筝》讲课稿四稿操作
《风筝》说课稿(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从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场景中体悟、欣赏童心、童趣。2.让学生走入文本,用心感受童年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能体现童心、童趣的词语和句子。2.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引导孩子去体验并表达童心、童趣的美。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0课——板书《风筝》
手指二字问学生:什么(学生齐读标题),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问问题,你们要快速抢答。
听好了//,第一个问题(低沉的语调):围绕风筝,孩子们做了哪几件事?请在风筝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手指着风筝)(板书:做、放、找)
只是简简单单加上一个字,就把全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很好,快速解决了一个问题,现在第二个问题:这三件事,每个过程的心情各不相同,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2.导入新课——点明主题
哇,同学们抢答得很热烈呀,在这个过程中,(手指着板书说:)不管是憧憬、希望、快活;不管是兴奋、激动、自豪;还是焦急、失望与伤心欲绝,这所有的一切都写出了作者最朴实、最纯洁的。对了,童心(画童心),也是最天真、最浪漫的童心。
(二)教授新课
1、划出最能表现童心的句子
那好,请拿起笔把课文中最能让你感受到很好玩、很可爱、很有童心的句子划出来,注意哦,这些表现是大人没有,只有你们才有的。找出来了吗?请你„„,哦,找到了5句,效率真高,哦,你还要补充。好,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富有童心的句子,看来这篇文章一定很有趣。现在,我们一 起来看刚才同学说的第一句(ppt),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这句?
我觉得他们很可爱,做的什么都不像了,还开心,这就是我们孩子呀。
其实,我们本想做个
蝴蝶样儿的 ,可现在却成了(口头说)什么样儿呢?的样子。谁能想象出风筝的样子,想象你笑我,我笑你,自己笑自己的情形?
生1:我来我来。Oh,my god!我们做的是什么蝴蝶呀,身体像锅盖、翅膀怎么长到脑门上去了,好像蜗牛头上安了两个大扇子。
生2:这是什么东东,没见过,不会是昨晚你梦见了这怪物,今天照着它做出来的吧。生3:我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它就是被山火烧成光秃秃的火鸡,身上只剩下两根毛了。哈哈,我看可以串起来吃了。
师:天哪,看来这只风筝够丑的了。这么难看的风筝,撕了吧,踩了吧,扔了算了,重做一个。生:嗯,不行,怎么说也是我们亲手做的,我舍不得哦。
生:是啊,我觉得它好好玩哦,再说了,谁还能做出像这样的蝴蝶呀?就是拿钱来买我们也不卖。
师:是啊,孩子们一点也不嫌弃啊!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还把
写在上面。一边写,一边得意洋洋地说:你说:这可是我们的杰作呀,我得留下我的大名;哦,你也要说:当然要留下大名了,它可是与众不同、举世无双啊。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这就是孩子最纯粹、最朴实的童心啊。也许在大人眼里这根本不值一提、不屑一顾,可在孩子眼里是那么的有意思,这就是童
心。现在,谁来试着读这句话,把孩子们的开心、可爱读出来。
生读: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要故意读不好)
师评价: 我没有听出你的开心呀,倒是读得太一本正经。我教你一个办法,加一个笑音,想象他们边说边笑的样子,试试看。(师读正确)
师:真好!同学一起来一遍。
嗯,这回可真是开心啊。
师:刚才还有好多同学喜欢这句话。(课件出)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边出示图片边说:你看,这就是那群孩子,他们是怎样的孩子? 天真可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这可是孩子的表现,如果是大人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就是那个大人,你们就是那群孩子,我说一句,你们用课本上的内容对上一句。我们比比看,怎么个不一样。
我们大人放风筝时常常一句话都不说,默默无语地看着风筝,而你们呢? 我们快活地喊叫着。
我们大人放风筝时就那么站着、坐着,拉紧了风筝线,眼睛随着移动,而你们呢? 我们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我们大人放风筝:放一会儿也就回家了,而你们呢? 从早晨玩到下午,还是歇不下来。
我们大人放风筝时也许还惦记着工作,惦记着家人,而你们呢? 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我们大人的风筝线断了就断了,风筝飞就飞呗,而你们呢? 会伤心、难过、悲痛欲绝。
我们是怎样的伤心、怎样的难过呢?读完课文后,看能不能填上准确的词语。我们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
我们都
哭 了,在田野里 四处寻找,找了 半个下午
; 我们
垂头丧气 地坐在田埂上。
同学们,这几个词,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 生
1、我觉得“半个下午”用得最好。
师:啊,“半个下午”,这很一般呢,有什么好稀奇的?
生:老师,这就是我们孩子,为了找一个风筝,我们会花上半个下午,不找到风筝誓不罢休,大人才不会这样呢。
师:是啊,大人不会。
生
2、老师,我觉得‘“哭”用得好。也许爸爸、妈妈打他,他都不“哭”,可风筝飞走了,他却“哭”得稀里哗啦(师评价:太可爱了)
生
3、我觉得“垂头丧气”用得好,你看他们刚才还热火朝天,现在一个个耷拉着头,就像泄 了气的皮球,没劲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每一个词都写出了孩子们的焦急、难过。现在让我们用朗读将孩子们的伤心、难过,甚至是绝望表现出来。
生朗读(读好就不用指导了),师:读得真好。
大家看,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的悲伤全都是由这只“什么都不像”的风筝掌握着。这就是孩子,这就是
童心(提高声调,强调)。贾平凹先生围绕着这只风筝,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孩子的特点,写出了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心。
2、联系生活,体悟童心
在课文中,这么一样平平凡凡的东西,在孩子的眼里却那么地宝贵。孩子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会让你如此的痴迷,也藏着你无限的快乐?
一颗小石头、一堆沙子、一串过年的鞭炮,一个布娃娃、学校后花园里的一只蜗牛、一条自己发现的秘密通道,等等等等。
(三)拓展延伸
对呀,这一个个小玩意儿里都有一颗颗可爱的童心。难怪有人说儿童是这个世界的太阳,是童心的纯真、童心的朴实、童心的可爱、童心的无邪照亮了这个世界。现在,让我们走出课文,走进一个更大的文学世界,去发现它的浪漫、天真,去发现它迷人的光芒。
1、出示《我爸爸》图片
这是一本图画书,获得了图画书国际安徒生大奖,它是作者安东尼·布朗为了纪念父亲而作的,他的父亲在安东尼·布朗17岁时突然去世。创作这本图画书时安东尼·布朗已经54岁了,你们猜猜一位老人眼里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说得真有意思,你们觉得作者的父亲一定很伟大、很勇敢、很有才华、很爱孩子,很慈祥、很严肃。那么我们去看看作者是怎么写自己的父亲的。
Ppt呈现
师总结:哈哈,你们笑得可开心了,这个作者都这么老了,还说得这么孩子气,把自己的爸爸比喻来比喻去,最后他竟然像一个小小孩那样说:“我爱他,他也爱我,永远爱我。”这句话让我非 常感动,童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爱的温馨、世界的温暖。(ppt)童心还可以赶走死亡、照亮世界。(ppt)同学们,相信童心的力量吗?
2、出示《女孩和死神》的图片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小女孩正在做功课,这时,死神来了,要带她走,她对死神说:“请等一会儿,我得先完成家庭作业。” 死神说,“好的,家庭作业很重要,你快点做完吧。”然后她就开始做作业,当她遇到不会的题目,死神都会帮她解决,例如3×6、6×7等于多少,当他们遇上了9×8时,死神也不知道答案。小女孩安慰他说:9×8肯定是唯一一道你不知道的算术题,我明天去问老师,他肯定知道答案,等你明天晚上再来的时候,我就可以告诉你结果了,那样你一定又是算术最好的人了。死神夸她是个善良的孩子,并答应她明晚再来,还告诉她:明天,你一定要跟我走。
孩子们,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大人,死神来找他时,他会怎么做?
哦,你们说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吓得趴在地上?也许,大人们就是这样做的。可是,这个孩子呢,她好可爱、好善良哦,如果我是死神,我也不忍心带走她的。你看,小女孩的童心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打败了死亡,童心真的可以赶走死亡,可以照亮世界。
你们都想知道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是吗?老师告诉你们: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中去寻找吧。(出示《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封面)
描写童心,充满童趣的作品太多太多了,老师再给你介绍一些:你可以在贾平凹的《月迹》里看到孩子们充分享受幻想的快乐和自由;还是贾平凹,你可以在他的《天上的星星》里看到大人威严下孩子的忧伤;你可以在《绿拇指男孩》奇妙的“绿拇指”和盛开的鲜花中看到生活里最明亮、最纯净的诗意,还可以在《长袜子皮皮》这个充满奇思妙想、自由率性、富得像一位财神,壮得像一匹马的女孩身上,看到恶作剧、听到童言无忌,尝到童年生活真正自由自在的美妙滋味。
(四)活学活用
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童心。我们要感谢这些作家,是他们将童心真诚地表达出来,给我们带来了想象、快乐、感动还有忧伤等等等等丰富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准备好去童心世界畅游一番了吗?
好,现在旅游车已经在门外等着了,不过,导游员说要有通行证才能上车。通行证是中年段阅 读推荐篇目。怎样获取通行证呢?请看上节课发给大家的材料,请你找出哪首诗哪句话最让你感动、最让你看到那颗纯洁的童心,只要获得了同学的掌声,你就会拥有一张通行证。
生
1、我喜欢作业机,每一句都喜欢,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做作业好累哦,要是有作业机该多好啊。只要把作业放进去,再投进一角硬币,按下按钮,等上十秒,你的作业就会出来,又干净,又整齐。
师:所以心里怎么想的,就可以怎么写。因为童言无忌就是一种美呀。
生2:我喜欢《下课时间》的最后一段: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么可惜啊!要削铅笔、吃点心、排队等着玩„„下课要做的事太多了。我想,校长是不是把上课下课的时间弄颠倒了„„
我也这么想的,上课才一件事:听讲,而下课却要做那么多事情,要上厕所,要吃点心,要玩。老师你能不能建议校长把上课下课时间颠倒一下呀?
师:哦,我想校长肯定会说:如果你能把白天、黑夜颠倒一下,那我们上课、下课时间的颠倒一定没问题。
哇,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看来这几篇小短文深深地吸引了你们。回去写几句感言,可以吗?到时候老师给大家颁发通行证。
(五)总结:好了,同学们,刚才听着你们的发言,老师仿佛看见了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听过一首歌吗?——《童心是小鸟》。有童心的孩子就是只快乐的小鸟。童心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就在朋友的恶作剧中,也许就在让人惊奇的想象中,也许就在你的童言无忌中。孩子们,老师把这首歌曲送给你们(放音乐)希望你们永远保持童心,在作文中也能有这样丰富的童心。
附:
作业机
[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
作业机,哦,作业机,来看看——“9+4=?” 世界上最完美的机器。
答案是“3”。
只要把作业放进去,再投进一角硬币,3?
按下按钮,等上十秒,哦,我的天!
你的作业就会出来,看来它没有我想的那么神奇。
又干净,又整齐。
摘自《阁楼上的光》
我喜欢你
①我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②我喜欢你。
当我说鬼故事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起坐在石椅上谈天说笑,你居然比我还紧张; 也常常一起追赶跑跳; 当我说笑话的时候,我们常常躲在树丛里学猫叫,你的笑声比我还响亮。也常常摘野花拔野草。
③我喜欢你。
有时我们运气好,如果你找到两棵幸运草,有时我们不那么好运。你会分给我一棵;
如果我找到四棵幸运草,④我喜欢你,我会给你两棵; 无论春夏秋冬,如果我们只找到三棵,无论刮风下雨,那么我们就继续找下去。
天天我都喜欢你们。
下雨的时候
咚隆隆!咚隆隆!咚隆隆!一艘扬着黑帆的海盗船,大声地敲着战鼓,从天空的另一头由远而近的航行过来了。
弟弟拿着纸筒卷成的望远镜,来来回回地跑着,一面探测战况,一面报告敌情。我躲在妈妈用圆板凳和长板凳拼起来晒棉被的「防空洞」里,紧张又兴奋地等待战争爆发。
果然,咻───地,一瞬间,防空洞被炸裂开!哎呀!糟糕,我只身暴露在战火天光中了。真没想到最安全的地方竟然是最危险的地方!不!等等,我不是孤单一个人,还有妈妈呢!她还在胸前紧抱着一个大包袱,准备和我一起逃亡。不!等等,那也不是一个包袱,是一条棉被。正是我的“防空洞”哩!
妈妈小跑步地把「防空洞」运回大后方的屋里,还回头对我和弟弟发出了撤退的军令:“要下雨了!快点回家!”
不一会儿,天空已经聚集了成队的船只。大大小小面的黑旗,风动飘扬,随时准备向大地宣战。当大炮“轰!”一声响起,无数透明的雨箭落下,射在低着头的花儿上,花儿的头更低了;射在发着抖的叶子上,叶子抖得更厉害了;小鸟儿噗噗拍着翅膀,疾飞在箭阵中,惊叫得更仓皇了。
我退守在窗前,看着被雨攻占的大地。
斜斜的雨箭变成了长长的雨线。一段一段交织成一匹从天空垂泻而下的白丝缎。我想,如果能学“杰克与豌豆”里的杰克,从地面攀着丝线爬到天上,不知道会不会看到大巨人的妈妈,正在织着这匹“雨的布”?透明的布上还绣着远远的山和蒙蒙的树,还有妈妈家这幢红色的小屋。
当雨愈下愈大,圆圆的雨珠子一串串挂在屋檐下,成了一面水晶帘幕。我摇身一变成水濂洞里的美猴王,让自己在内心世界的花果山中,持着“想象”这根金箍棒,腾空翻筋斗。雨哪里能阻挡我呢!7 不知不觉,雨渐渐地停了,连单调的电线杆也变得活泼起来。亮滚滚的雨点儿像附点音符地缀在电线上,几只麻雀飞来,像八分音符地停在第二线和第三线,照着五线谱,唧唧喳喳地唱起“雨后”这首歌。歌声唤来了阳光和一道美丽的彩虹,还有傻傻的弟弟。他说:
“我们再来玩刚才的游戏好不好?”
摘自林芳萍《屋檐下的秘密》
刮脸
小贝当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他嚷道:“我要剃头!” 老板笑眯眯地说:“哟,是我们的小贝当呀!请坐。”
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对老板说:“我是大人了,你应该叫我贝当先生。”老板递上报纸,改口道:“请先生看报。”
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句子他还读不懂,但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轮到小贝当剃头了。他坐到椅子上,叫理发师给他理个小分头。
洗净、理好头发,小贝当又叫理发师给他刮脸。他指指边上那位腮部光净的先生说:“我要像他一样。” 理发师把椅子放平,让小贝当仰面躺下,自己坐到一边看报去了。
小贝当等了半天也不见动静。店里其他客人都一个接一个走了,只剩下小贝当一个人,傻乎乎地躺在椅子上。
小贝当大声喊道:“理发员,你怎么还不放下报纸?你要让我等到什么时候才刮脸呀?” 理发师说:“等到你长出胡子来。”
朱家栋 编文
摘自《树叶的香味》
下课时间
钟声响了以后,老师说:“好,现在下课。” 大家一动也不动。
老师告诉大家:“下课时间,就是让你们到外面去玩,去上厕所,吃东西,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听起来真不赖!
糟糕的是,我对学校还不熟,根本不知道哪里有好玩的地方。全班的小朋友也都乖乖坐着,大概情况跟我一样。坐在我前面的小胖子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从书包里拿出一包洋芋片来吃。割一会儿,他又拿起水壶,他每节课下课都要倒一杯水来喝。其他的人都坐着发呆。我想,我明天也得带包糖果什么的,否则下课时间那么长,怎么打发啊?
后来,终于有人发现,秋千、跷跷板是可以让我们玩的,只要我们抢得到。不然,也可以在操场上玩“骑马打仗”或“一二三木头人”。现在,我们都认为下课时间太短了!
上课了,小胖子举手说要上厕所,老师不高兴地问:“刚才怎么不去?”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么可惜啊!
要削铅笔、吃点心、排队等荡秋千、倒合作社买簿子„„下课要做的事太多了。我想,校长是不是把上下课的时间弄颠倒了„„
台湾王淑芬
摘自《树叶的香味》
第二篇:风筝讲课稿
今天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到了风筝讲课稿这一优秀教学资源,这篇风筝讲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相信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一起来看看。
《风筝》说课稿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 于晓梅
一、说教材
《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贾平凹。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中表现童趣,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孩子们心理变化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而开放式的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风筝》这篇课文位于第三单元,此单元的主题为心中的秋天。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些铺垫;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3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词语。
二、说学情
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一个转型期,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所欠缺,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文中描写的事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风筝》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通过学生自能学习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感悟童真童趣。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较好地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快乐和伤心 的心情写具体的。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着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词析句法,角色转化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能力,力求达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学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做风筝部分,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放风筝、找风筝两部分的内容;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学习课文,学会积累词句,为写作积累词汇,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六、说教学流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完成的,本课我预设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第二课时:感悟课文,体会我们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课前谈话,复习引入
1.同学们放过风筝吗?谁愿意把放风筝的情景给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畅谈)
(设计理念:由回忆放风筝的情景,引入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勾起了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再次感受放风筝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知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复习,加深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围绕风筝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放、找)
(设计理念: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既是检测他们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朗读感悟,找出我觉得有趣的部分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你认为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哪一部分最有趣?
2.全班交流:你认为哪一部分最有趣,谁来说说?说出你的理由。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能阅读课文,尝试以自己特有的目光认知、感知课文,将课文内容的学习巧妙地融于情感的交流之中,初步实现由对文字的感知过渡到情感的体验。)
(三)细读探究 体悟情感
课文主要讲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叙述层次清晰,结构一目了然。通过这三部分内容,让学生体会文中孩子的心情起伏变化。在教学时,我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再有感情朗读体会他们在做风筝时的快乐心情。然后由扶到放,力求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合作的学习。
A.扶学第2自然段,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让我们先来感受他们做风筝时的快乐吧。请同学们读读有关的自然段,看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伙伴快乐的心情?用笔做好标记。
2.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看来大家的心情是相通的。憧憬是什么意思?(向往)你是怎么知道的?对,通过查字典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我们在做风筝时最憧憬什么?
(2)是啊,我们心中充满了美好的向往,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这时候大家的心情(依然快活)
(3)理解依然。
依然你理解吗?(依旧、仍旧、还是)你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很好。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三年级的学习要求: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环节主要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这些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指导朗读
(1)我们开始做风筝时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我们依然快活。请你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向往等)试着读一读。
(2)指名读,读后生评议。
(3)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兴奋、向往的心情读出来吧。(齐读)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环节运用试读、指名读、齐读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做风筝时的快乐心情,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为下文的自能阅读文本奠定基础。)
B.扶放第3、4自然段,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做风筝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快活,放风筝时,我们的心情会更快活。我们在学习第二自然段中,先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再有感情朗读体会了小伙伴的心情。现在请你们运用这种方法,默读学习三、四自然段。(自学)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1)说说你的体会。(预设:托、牵、一紧一松、跑起来)
(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边读边做动作,一会儿,找同学上台表演。
(3)指名表演(一人读课文,两人表演)。学生评价。
(4)全班齐表演。
(设计理念:儿童在兴奋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情态把课文内容表现出来。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去表演,使他们得到心理的满足。这样,学生读得兴致勃勃,演得津津有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如见其景,如可触摸,从而进一步激发情感,感受放风筝的乐趣。)
除了这里,你还从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到小伙伴们的快乐?
课件出示: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1)说说你的体会。(快活地叫喊着、拼命地奔跑)
(2)如果你就是那些孩子,你们会叫喊什么?
(2)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快活喊出来吧。(齐读)
你还从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到小伙伴们的心情变化?
课件出示: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1)小伙伴们的心情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2)谁能说说大惊失色的意思?(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3)怎么叫千呼万唤?(呼唤的次数多,人数多就是千呼万唤。)他们在呼唤什么呢?
(4)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后评议。齐读。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这一环节是在总结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通过自学,找出重点词句,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伙伴们的心情变化。这一部分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C.放学第5-8自然段,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过渡:风筝飞走了,我们千呼万唤。最后,我们找到风筝了吗?请自学5-8自然段,体会小伙伴们找风筝的心情。
1.全班交流
(1)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是啊,你体会的很好,他们伤心的哭了,你还从哪里看出他们的伤心?
(2)理解垂头丧气
a.谁能做一下垂头丧气的样子?
b.齐读体会他们失望的心情。
课件出示: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3.想象写话
(1)我们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2)全班交流
(3)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提醒写字姿势)
(4)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文章开放式的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是很难得的练笔内容,同样是语言训练的延伸,给了孩子们更大的空间去想象,在这里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续写文章,把所想的变成文字抒发出来,从想到说到写,练笔变得有梯度,为以后的成篇成文作铺垫,同时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总结回顾,朗读全文
1.朗读全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再次走进文中,感受他们童年的美好时光,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
(设计理念: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的主旨中心思想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从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心理特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先对文章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再对各部分作具体分析,最后再回到整体上进行综合归纳,从而达到对整篇文章内容的准确感知和深入理解。)
2.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再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学习了《风筝》一课,我们知道了作者做风筝时是充满憧憬的,放风筝时是快活的,找风筝时虽然垂头丧气,但也是为了寻找快乐。通过再一次读文,我们又有了更深的感受。老师相信,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也有许多快乐的事情,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文中和课外积累的词句来说说或写写自己快乐的心情。
(设计理念:为了体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理念,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让学生运用文中和课外积累的词句来说说或写写自己快乐的心情。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孩子主动积累语言的好习惯,又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实现了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七、说教学理念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方面的表述中,突出了还学生以阅读主体的地位。据此,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快乐、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使学生拥有更多地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还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课改新理念。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风筝讲课稿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第三篇:四风讲课稿
坚决反对“四风”现象,努力增进党群干群感情
“四风”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党风问题的集中表现,也是其它许多问题和弊端的源头。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就是要查“四风”、改“四风”、聚焦“四风”、清除“四风”。“四风”解决好了,党风才能正得起来,政风才能清得起来,社会风气才能好得起来,党群干群关系才能亲得起来。
一、“四风”问题是最有害的党风问题,必须以坚定的政治责任感坚决抵制
形式主义就是指凡事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讲究外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往往表现为借党和国家利益之名,窃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之私。形式主义看上去是很“像样”,实际上是很“走样”。比如: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重部署、轻落实,开会多、落实少;有的领导照抄照搬上级文件,或者层层转发,文件要求形不成实际行动;有的领导片面追求政绩,脱离实际和群众需求,喜欢搞“面子工程”、“路边工程”;有的干部说话漂漂亮亮,干事马马虎虎,热衷于编典型、出经验,做不出一件脚踏实地的事来。群众最期盼的是解决问题,群众最担心的是新的形式主义。不解决问题,不发生变化,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就是指一种以权力本身作为权力运行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背离党性、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比如:一些领导高高在上,不讲同志感情,不了解实际情况,靠经验办事,甚至经常开黄腔;有的干部习惯坐办公室,很少下基层,或者调查研究走马观花,一听二看三拿资料交差了事,接触干部不接触群众;部分党员干部认为领导应该获得比群众更高、更好的照顾和待遇,享受特权“天经地义”,超标准占用办公用房、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违规占有多套住房、违规长期占用公共财物。不深入基层,不到群众一线去掌握民情,得“机关病”、行“衙门风”,就是最大的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就是指以享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一种由思想上的腐化蜕变,导致生活上堕落的行为。比如:有些干部经过若干年的“奋斗”取得一定成绩和地位后,认为自己努力够了,贡献够了,产生了“补偿”心理;有的掌握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后,就成为拉拢腐蚀、贿赂利用的对象,享乐主义成了攻破他们心理防线和道德底线的利器;有的党员干部意志消沉,信念动摇,贪图安逸,干工作怕苦怕累,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不愿意到边远乡村下基层、解难题;有的干部情趣低俗,沉迷于吃喝玩乐,出入于灯红酒绿,纵情于声色犬马。生活低俗,交际庸俗,行为媚俗,是最大的享乐主义。
奢靡之风就是指公款大吃大喝,开支挥霍攀比,节庆华丽泛滥,生活奢华无度,甚至昏天暗地、腐化堕落的行为和风气。比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热衷于造节办节,耗资大操大办项目
剪彩、周年纪念、节日等庆典活动;有的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超规格、超标准接待;有的党员干部生活要求过高,住宽敞房子,开豪华车子,吃精美菜肴,戴名表名饰;有的作风不检点,形象败坏、生活放荡,突破基本道德底线。
“四风”问题的根源从主观上看,一些党员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性修养不强。学习少了,思考少了,情操陶冶庸俗化了,相反,饭局多了,酒场多了,花花世界淹没了思想底气和形象定力,脑里没了组织,心中没了群众。茶楼里,经常茶凉一边,麻将声热、洗牌声热;豪包里,经常菜摆满桌无人问,大杯小杯、豪言壮语。表面的繁荣滋长了实际的庸俗,表面的丰富折射出生活品位的低下。从客观上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在一些方面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对一些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特别是有的党委和党支部领导乏力、组织无方、权威丧失,存在领导不像领导、党员不像党员、干部不像干部的现象。
二、“四风”问题我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须以务实的现实紧迫感坚决整改
“四风”问题不是一个地方的典型问题,各地方、各部门、各级党员干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xxxx总体上风清气正,党员干部主流、主体是可信的。但确实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个别领导干部带头意识不强,表率作用差,有一定的官僚主义气习。清除“四风”顽疾,必须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一级做
给一级看、一级督促一级办、一级推动一级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作风建设各项规定,要有“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胸襟和勇气。二是部分单位衙门作风严重,机关管理松散,干部慵懒闲比较突出。有的部门服务意识差,在位不谋政,在岗不尽责,对群众缺乏感情,态度“生冷硬”,缺乏人人代表机关形象,事事关系单位声誉,处处体现个人修养的认识。机关要加强形象经营,干部要加强形象提升,增强为民办事理念,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三是工作用心不够,做事不认真,作风不务实比较普遍。很多同志存在开会认真、记录较认真、传达不认真、落实零认真的现象。开展工作不投入,没有执着干事的工作态度和韧性。四是坐好车、吃好饭、喝好酒、抽好烟,多拿奖金的想头还存在,对廉洁新规持观望、等过风头的消极态度。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不强,心存侥幸,总认为反“四风”只是一个阶段性要求,风头一过又可以“过好日子”。五是文山会海仍然见效不大,文山依旧,会议照多。有的部门和领导仍然“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报告贯彻报告,以讲话贯彻讲话”。特别是有的领导喜欢讲长话,喜欢拟长稿,喜欢四处送简报。六是党员干部学习风气差,能力不足、本领不强较突出。有相当部分党员干部不学、不问、不钻,凭经验干事,依赖领导干事,不是越干越学,而是不学不干,能力月月降,水平日日低。学风问题是xxxx党员干部最大的问题。七是乡镇干部走读较严重,深入村组户、密切联系群众做得不够。有的乡镇干部管理不规范、不科学,走
读现象群众有反映,有极少数甚至乡镇机关化,60%跑县上、30%留乡上、10%下村组。乡镇要严管干部,杜绝走读现象。同时,作为直接面对群众的一线阵地,要加强密切联系群众,架好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八是开展惠民工作厚近薄远、厚富薄穷现象存在,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有些领导和部门开展惠民工作,图省事、图方便、带私心,公路沿线受益多、受益反复,边远乡村受益少、受冷落。要摒弃为了完成而完成的思想,切实做到深入实际,摸清实情,把惠民工作做到最边远、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农牧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九是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讲组织纪律,当着一套、背着一套,会上不说、会后乱说,不讲团结,不讲风格。有些党员干部私下口无遮拦,惯于传播小道消息,甚至以说反话、发牢骚为荣。有的党员干部会上“坚决拥护”,会后“做小动作”,原则性不强,人格不坦荡。十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干工作不敢担当,解决问题打太极。有的同志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四平八稳当“太平官”。缺乏敢于直面矛盾,主动承担责任,不揽功推过,把工作干出水平、干出亮点的气度。
对这些问题和现象,我们必须承认、面对和反思,要站在全县发展大局中去一样样地对照、一样样地整改,一样样地见效。特别要对照习总书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新要求,注重作风建设,注重用心干事,真正当有形象的党员干部,真正做有作为
的党员领导干部。
三、“四风”问题中外教训深刻,必须坚持以史为鉴,坚决走好强国复兴之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四风”危及国家生死、民生兴衰,国外有之,国内有过。
苏共倒台教训深刻。苏共倒台就是腐败盛行,官员耍特权,百姓失寄托的结果。自1917年2月到1991年8月,苏共执政了74年就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成了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苏共20万党员时,取得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沙俄专制统治;35万党员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夺取了国家政权;540万党员时,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近2000万党员时,却走向了亡党亡国。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总书记“带头”腐化堕落,拜金主义盛行,拜官主义疯狂,最后逐步走向失控,党旗被拿下了无人问津,党组织解散了党员麻木不仁。
唐朝由盛及衰教训深刻。唐代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生产力发展,对外贸易发达,经济文化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国都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但唐玄宗后期宠幸杨贵妃,荒淫奢侈,任人唯亲,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唐朝迅速转入衰败。
清朝由世界第一到丧权辱国教训深刻。清朝乾隆年间,GDP
占世界总量的32%,超过了欧洲诸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晚清官场腐败严重,比如慈禧,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不断、财政几濒破产、统治岌岌可危时,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为自己修建颐和园并兴建“三海工程”。三海大修工程白银600万两经费中从海军衙门经费中挪用就有436.5万两。中法战争吃败仗,中日甲午海战吃败仗,相继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进入最黑暗的深渊。
中外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政权最大的敌人是腐败,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执政党上下必须心念群众感情,恪守勤政奉公。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顺应时代不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坚决清除“四风”,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才能扎实筑牢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才能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向前发展。
四、“四风”问题作为作风顽疾,必须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坚决清除
破除“四风”,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必须标本兼治,形成破除“四风”的强大合力。
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着重解决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履职不到位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机关作风严重、下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少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公款大吃大喝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攀比和骄奢庸俗的不良风气。
另一方面,就是要抓要害,抓治本,加强制度建设。从根
本上解决“四风”问题,必须靠制度。中央制定八项规定,就是把制度建设作为改进作风的关键的强烈信号。建党93年、执政64年、改革开放35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作为85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要实现从严治党,不可能像革命时期靠血与火的战争来实现,不可能像建设时期靠隔三岔五的群众运动来实现。只有定制度、织笼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党长期执政、核心领导的问题。
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严刑重典者成,弛法宽刑者败”,遏制“四风”滋生蔓延,必须保持惩治“四风”高压态势,让任何人都不敢触碰这根“高压线”。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真切回应群众对纠正“四风”寄予的厚望和殷切期待。一是切实从党员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改起,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抓起,出台八项规定,从治理“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到发出四项禁令、月饼禁令、贺卡禁令、烟花爆竹禁令,清理会员卡、商业预付卡等。二是严打“老虎”勤拍“苍蝇”。中央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四风”工作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实际。目前,已有上万名违反“四风”问题的官员被查处,其中,省部级高官多达20余人,表明了中央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坚定意志,体现了中纪委铁面执纪、决不手软的态度,彰显了清除“四
风”紧盯不放的决心。
“四风”问题是大问题,它事关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四风”问题是具体问题,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生活中存在,都可以从自身改起,都可以从身边做起。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反“四风”的领导责任,全县党员同志要旗帜鲜明作表率,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格自律转作风,真心实意联群众,实实在在做反“四风”、清“四风”的坚定贯彻者。
第四篇:22理想的风筝.讲课
22《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高新区中心小学 毛建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过程和方法:自学引导、小组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典型事例,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难点:学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几件事? 刘老师的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资料补充】补充苏叔阳生平资料。【语言文字训练点】
1.“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抓住描写刘老师板书的动作的词语体会刘老师的顽强和对工作的热爱。
2.“他故意地撒脱手,……我自己来!”抓住表示动作、语言的词语感受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可以进行的练笔训练点:环境描写
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开头第一段)、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预习作业:
1.自读课文,5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音和和书写容易出错的记下来,并多读几遍,多写几遍。
3.思考并概括课文主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
师?在书上进行圈画批注。
4.找出课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小问号。【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1.同学们好!今天 我展示的是我们班级最近积累的细节描写语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来读一遍。
2.朗读一遍,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3.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最好。(起头,开始)
一、导入新课
1. 这节课我们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随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同时通过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规范本课生字的“筝”字,感受汉字的美,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字
(1)下面给每个小组2分钟时间,把本课的生字、二类字读会、写会。小组合作,根据预习卡,交流难读易错难理解的生字词,并集体交流。(主要中等偏下学生)
(2)出示生字词。(找学生领读,一般是稍差的学生)
出示大屏幕:风筝 连翘 蜈蚣 倘若 眯着眼
跳跃旋转 急速一转 转向 预设:转的读音(3)听写:风筝 连翘
把笔轻轻放下,同位交换批阅。纠错,错的写三遍。改完的同学练习朗读课文。
2.读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文中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用小标题概括。笑谈腿疾 板书 放风筝
【设计意图】用加小标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选取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可以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苏叔阳在回忆刘老师这些动人心弦的事情时有这样一段心灵独白: 出示:(指生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4.师引入: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让作者魂牵梦绕了30年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随着作者的追忆,一起走近这位特殊的老师。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深化前置性学习出示:前置性作业:
这三件事中,刘老师的哪些细节拨动了你的心弦?将相关词句圈画出来,用心读一读,想一想,写下自己的感受。补充完善自己预习时的批注,准备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按平日要求在小组中分享你的读书收获。要求:小组内学习最弱的那个同学先说,其他同学补充;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包容,耐心帮助学习吃力的那个同学;交流时要学会倾听,组长适时组织成员进行记录、修正,使组内意见达成一致
(2)全班交流。(指一个小组来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设计意图】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刘老师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对刘老师这个人物的感性认识用口头表达的形式进行交流,同时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学生会交流到如下内容:(尊重课堂生成,以学生交流为准)
预设一: 主持人1带领学生交流笑谈腿疾
“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
甩掉了一条腿的。”
预设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细节。
1.学生可能抓故事谈,这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刘老师。这是一个笑对人生、乐观向上的刘老师。
2.学生可能抓“笑”字谈,这个词我体会到刘老师的幽默风趣 坦然面对自己的残疾。
朗读指导:
师:你们能透过文字的表面更深层次的去思考人物,很好。我觉得无论怎样,一个正常人失去一条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而刘老师却是笑着说自己的腿残,是何等的乐观啊!谁能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来说一说?试读——指读——评价——再读。
老师引导:大家有没有发现,作者在写这件事时,先记叙了老师笑谈腿疾的事,然后抓住同学们的反应抒情,这是先叙述后抒情的写法,同学们以后也可以学着运用。
预设二: 主持人2带领学生交流旋转板书
1.“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预设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细节。
学生可能会通过“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用圆木棍撑地”“急速地一转”“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体会到刘老师对待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他很很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工作。
如果学生没有关注到“激动的心跳”这个词, 师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学生看到刘老师这个转身动作时内心受到的巨大触动,指导学生进一步读好描写老师转身的句子。
预设三:主持人3带领学生交流放追风筝(第8自然段)
过渡语:刘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1.“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预设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细节。
学生可能会抓住“绝不肯”“亲手”“总是自己手持线拐”“仰望”“注视”“漾出那甜蜜的笑”这些词语感受到刘老师没有把自己当作残疾人,他不会去注意和考虑别人的眼光,他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亲手放风筝时内心很快乐,体会到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最精妙的是黑燕子风筝。”体会到刘老师的心灵手巧、热爱生活、乐观。他能扎出这么精妙的风筝,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略处理)
出示: 语言文字训练。
此时的刘老师没有说一句话,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也许会想————————————————
(预设:这只小燕子,多可爱,多自在。这只小燕子不就是我吗?多快乐,多自由。风筝啊,飞吧,你载着我的梦想高飞吧。)
师:对!此时,他也把自己当作小燕子,他还会将风筝想成谁?
他想到这风筝就是我的学生,正在蓝天上自由翱翔,茁壮成长。他还会想着什么呢?(他希望他的学生在未来的日子里和燕子一样高飞; 师:你想得太对了,这就是刘老师的理想,这是一只理想的风筝。(指着课题说)
朗读指导
此时此刻,我似乎看到了刘老师那张洋溢着快乐与满足的笑脸,我也为他感到快乐。那么就请你带着这份快乐与满足读一读这句话,也把这份快乐读出来。
指读——齐读
主持人4带领学生交流放追风筝(第9自然段)
预设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细节。
1.“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学生可能抓住“笑着”“叫着”“蹦跳着”“喊着” 这些动词来谈,对于正常人来说,这是一个极简单的动作,但是对于一位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人来说,这是何等的不易。这些动词体会到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2.相机指导朗读
3.主持人小结: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刘老师的坚强与乐观,在作者的心中从小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时时影响着他。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再次细读文章的所得,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出示作者照片及资料:)文革期间,他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与迫害,是刘老师的乐观与坚强激励着他笑对命运。93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到他身上,他患了肾癌。94年切除了左肾,2000年切除了左肺,后又发现脾脏内有一块肿瘤,躺在病床上的苏叔阳又一次想到刘老师那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就这样,他一次次与病魔抗争,抗癌十几年中,他始终笑对人生,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他创造了人类战胜癌魔的奇迹。
听后你想谈点儿什么?(学生自由畅说)带着你刚才的体会,让我们一起来读11自然段。
四、升华情感
1.是呀,苏叔阳就是刘老师放飞祖国蓝天的一只理想的风筝。
同学们,不见刘老师已经30年了!可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绵绵不绝,刘老师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给学生深远的影响。他放起了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也让我们的心饱胀着浓浓的敬意与感动。最后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再次奏响这永恒的思念之歌(配乐)朗读:
出示: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 我深深地、深深地 思念您……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要关注表达的运用,让阅读的生命得到延续。
五、拓展延伸,放飞“思念” 1.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
学生思考:课文开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一看到这种情景,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
预设:第一段中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物,而且这些自然景物充满活力,对下文描写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同学们,思念,是一种牵挂,也是一种关爱。从你们迈进德馨小学的第一天起许多老师用他的智慧和心血陪你们走过了六个春秋。时不待我,你们即将毕业,那就像苏叔阳写他的老师一样写一写你们的老师,给自己的小学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六、总结梳理板书,布置作业
阅读《我的青苹果》,预习23课,完成前置性作业。
附板书
理想的风筝
笑谈腿疾 乐观自信
板书 顽强执着
放风筝 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理想的风筝》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无论谁读都会为之感动,教完这一课,主人公刘老师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身残志坚的高尚品德,对生活的不懈追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动。当然,课后深深反思,也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自己只感动于文章的优美,恋恋不舍地要与学生品悟许多细节,以致于课堂时间不够,前松后紧,教师
还是讲的太多,放手让学生自我交流的时间缺少了。看来上课还是靠老师主观情感控制太多,理性教育缺乏了。
第五篇:“道德讲堂”讲课稿(四)
“道德讲堂”讲课稿
时间:2017年12月20日 宣讲人:罗
军
内容:道德诚信,我们的社会守则
近年来,人们对诚信的呼吁越来越强烈,这也许并不是中国古人的诚信记录比现在好得多,而是现在人们的诚信意识在缓慢地苏醒。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无价,你要把诚信作为完美价格来追求,把诚信作为事业的坚实基石来实践,你能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的。我们要教学生懂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们要让学生思考:一次别人的托付,一次自己对别人的承诺„„当我们满口答应时,是否经过深思熟虑了呢?是否想到过“一诺千金”呢?因此,中国人现在如此迫切地呼唤诚信,并非倒退,而是我们正在爬坡。
古时候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他作为寒士之一是有切肤之痛的;而白居易吟唱“地不知寒人要暖,少把人衣作地衣”时,我相信他尽管位高爵厚,但也是出自真诚的。因为我们曾经太贫苦,所以诚信可能总是一种在梦中浮现的奢侈品。现在中国渐渐地走向富裕了,因此诚信问题一下子就凸现出来,各种极其富有想象力的欺骗,例如给馒头里放点洗衣粉;给猪喂点瘦肉精或多多注水;给甲鱼鳝鱼喂点避孕药等等,让人叹为观止,为什么诚信突然缺失而我们如此迫切地呼唤诚信?
现时人们对诚信的渴望,实际上具有某种预言的性质。如果我们仍然一无所有或者要斗私批修,那么我们自身尊重生命、财产和自由的意识就仍然沉睡未醒,恰恰是改革开放,唤醒了人们内心沉睡的意
识,其实背后,不过是个利字也!但这依然是一种进步而不是倒退。但现在地方经济和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自己就起来要讲究诚信,并且已经和当年之吴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别。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衣食足然后知荣辱,仓廪实然后知礼节的意思吧!
陶行知说过:“人的最大美德莫过于诚实”。那就是让我们呼唤诚信的春风,积极投身于争分铸造诚信的浪潮中去吧!让我们处处兑现诺言,为诚信广而告之。无须感叹世态炎凉,不必埋怨人心不古,因为美好的一切就在你我手中,正如诚信的期盼同样在你我心中一样!太阳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升起,让我们诚信吧!让我们教学生诚信吧!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让我们勇铸诚信的丰碑,让诚信之花开遍校园吧!道德诚信也将必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社会和文明的标准和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