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游泳课动员会讲话稿
三年级游泳课动员会讲话稿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到这里,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我校游泳课程的具体情况及安排,今天我们要对相关事宜进行一下说明,希望得到大家的配合与支持。
游泳这项运动技能既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同时能塑造孩子健美的体形,培养孩子的毅力,在特殊情况下也是一种保命的技能,可以说是终身管用。前奥运游泳冠军菲尔普斯幼年学游泳的初衷是为了治疗哮喘,没想到这个举措成就了一名世界冠军。四年前,外小为三年级学生特设了游泳这门课程,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门课程中收获健康,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因为这是一门课程,所以要求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并按照学校的教学常规严格执行纪律,我们相信这项一劳永逸的活动,每位家长也一定会积极配合。如果个别同学因身体特殊原因实在无法参与上课,学校要求在正规医院开具相关证明,并由体校教练审核后,方可批准。
游泳课共开足20次课,上下学期各开设10次,每周1次,每次授课90分钟,学会一种泳姿(自由泳),培训费、场地费和交通费每学员每学年800元(平均一次课40元)。每次上课由班主任陪同孩子们乘坐校车前往体校恒温游泳馆,由专业教练进行教学,三年级结束时会对同学们进行考核,(上届三年级就考核了“拿板打腿”、25米自由泳,并组织了亲子游泳接力)也会邀请全体家长进行观摩。
游泳课在开学第二周正式开始,希望大家提前为孩子准备好以下物品:中号收纳箱尺寸大约(40cm*20cm)、游泳衣(裤)、硅胶游泳帽、背漂、质量较好的眼镜、浴巾、带一小杯水便于游泳课结束后漱口。
在开课的第一个月,我们每次会邀请2位爸爸和2位妈妈陪同观摩和协助孩子们换衣服、吹头发,请有时间的家长朋友找班主任老师进行登记。同时,我们也会邀请上一届游泳课的优秀学员为同学们进行展示。
通过前四届学生上游泳课的情况来看,我们也得出了一个经验,只要是家长配合、学生认真学习、做到良好的出勤,一般一学期差不多就可以学会。另外,学习过程中不排除有天气变化引起感冒、咳嗽、流鼻涕等,教练建议,只要是不发烧,上述问题都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和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孩子能够坚持上课,希望家长们积极配合并对孩子多加鼓励。
另外,请各班家委会在会后帮忙把游泳课的费用收起来,并交给体校教练。辛苦大家了!
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这项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会这项重要的求生技能的同时收获成长!
第二篇:课改动员会讲话稿
振奋精神,树立信心,确保我校课程改革深化推广工作顺利实施——赵锋校长在课改深化推广年活动动员会上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在县、乡“课程改革深化推广年”动员会之后,我校经过精心细致准备,今天我们召开课程改革深化推广年动员会,目的就是落实县、乡课程改革深化推广年会议精神,总结我校在课程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课改工作目标和任务,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增强课改紧迫感和使命感,确保我校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顺利推广。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树立新课程的改革的信心和决
心。
我校的新课程的实施是2006年秋开始的,这几年来,全校教师积极摸索新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在探索中学,在学习中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抢抓这一机遇,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新教法,形成了自己全新的教学特色。
该教学模式称之为“271模式”,其主要内容是“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预习为 1
先,小组为辅,展开为主,反馈为宝,活动为线,讲解为本”,其明显优势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形成“愉悦的、高效的、充满激情的课堂”。同时在“271”模式探索中有深化推广的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这个多元评价有单一的课堂评价,走到校园评价延伸到走入社会的综合性评价、我校的课程改革使课堂活了,学生学了,教法新了,互动灵了,自学多了,质量高了。在课程改革中我校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为我校课程改革工作做出了贡献。如杨新东老师开放式课堂,教法新颖,师生、生生互动活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成了学生的学习乐园,开发智力的起跑点,奠基人生起源地,学生乐在其中学,教师乐在其中教。2009年我校开展了教学能手选拔赛,通过层层选拔,最后选拔1位教师参加乡“十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这些成绩,这些良好势头,都为我们在新课改革工作积
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们课程改革深化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对课改的信心和决心。课改势在必行,课改在必走之路,问题和困难挡不住新课改的步伐。
二、课改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在课改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几个方向:
1、个别老师长对课改认识不足,存在“等”、“看”、“观”
“靠”的思想。
2、有个别教师对课改认识不到位,对新课改没有树立改
革的信心,更没课改的长期打算。
3、有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率
过低,教学手段落后,尽管现在学的是课改新理念,但教的还是传统课,教学效果不佳。
另外,如果从更大的角度去审视课改的推进,势必会
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教育观念或办学理念与课改实践不相适应,课改管理与教育实践不相适应,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课改理论水平要求不相适应等等,这都需要进一步的解决,因此,课改之路艰难,我们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
三、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对课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课程改革是就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之源。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素质人才。现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的凸显出来,教育观念滞后,学生的死记硬背,笼中课堂,大量习题等都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这说明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不改没出路,不改没人才,不改没希望。
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机遇。同时课程改革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也是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全面适应新课改的教师队伍是不可能在改革创新就准备好的,只有在改革的过程中,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加强培养,统一认识,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推出的改革任务和发展目标,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课程体系。
做到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培植课程改革的亮点和特点。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次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改变命运,任务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并努力探索建立保障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制度,促进课程改革和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三)、做好宣传,搞好培训,营造课程改革氛围。课程改革是一场范围广,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方位综合运作,引导社会各界关心,理解支持我们的课改,特别是一些家长对我们课改有模糊认识,说我们瞎糊摆点子,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宣传不到位造成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宣传我们的课改的重要意
义,要通过开放式课堂,举办家长会,发放家长宣传手册等途径,把新课改的理论,课堂发生的可能变化,及时地展示给家长。
同时我们要做好课程改革的培训提高工作,要炒热每位教师思想,激发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好校本培训,把培训与教研结合起来,努力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新型教研风气,要边实践,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同志们,课程改革是一场回归教育本质,真正实现教育价值的深刻变革,即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让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添新措施,就一定推动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定能推动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课程改革深化推广年活动
动员会讲话稿
2010年3月
第三篇:课改动员会讲话稿
振奋精神,树立信心,确保我校课堂转型深化推广工作顺利实施——课堂教学转型动员会上讲话 各位老师:
在扎鲁特旗“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暨加强教学反思促
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利用知识树说教材提高教师基本功”动员会之后,我校经过精心细致准备,今天我们召开“课堂教学转型暨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利用知识树说教材提高教师基本功”动员会,目的就是落实《旗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会议》精神,总结我校在课堂转型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课堂教学转型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目标和任务,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增强课堂转型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紧迫感和使命感,确保我校课堂教学转型工作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实施和顺利推广。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树立新课堂转型的信心和决心。
我校的新课程的实施是2010年开始的,这几年来,全校教师积极摸索新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在探索中学,在学习中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抢抓这一机遇,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新教法,形成了自己全新的教学特色——“2+X少教多学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预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解引导,课后练习巩固,其明显优势在于 1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形成“愉悦的、高效的、充满激情的课堂”。
我校的课程改革使课堂活了,学生学了,教法新了,互动灵了,自学多了,质量高了。在课程改革中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语文学科的“2+X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已申报国家级课题,并且进入结题阶段。多次选派教师参加通辽市教学能手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13年中考取得了全旗第三的好成绩,并且在我校顺利召开全旗教育教学质量均衡现场会等等。
这些成绩,这些良好势头,都为我们在课堂教学转型工
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校课堂转型工作深化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坚定了对课堂教学转型的信心和决心。课堂转型势在必行,课堂转型是必走之路,问题和困难挡不住课堂转型的步伐。
二、课堂转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在课堂转型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几个方向:
1、个别老师长对课堂转型认识不足,存在“等”、“看”、“观”“靠”的思想。
2、有个别教师对课堂转型认识不到位,对新课改没有树
立改革的信心,更没课改的长期打算。
3、有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率
过低,教学手段落后,尽管现在学的是课改新理念,但教的还是传统课,教学效果不佳。
另外,如果从更大的角度去审视课堂转型的推进,势
必会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教育观念或办学理念与课改实践不相适应,课改管理与教育实践不相适应,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课改理论水平要求不相适应等等,这都需要进一步的解决,因此,课改之路艰难,我们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
三、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对课堂转型和提高教师专业能
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课程转型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之源。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素质人才。现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的凸显出来,教育观念滞后,教师专业能力低下,对课标学习不到位,教学反思不及时,学生的死记硬背,笼中课堂,大量习题等都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这说明了课堂转型势在必行,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要不断提高。
“课程教学转型”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机遇。同时课堂转型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也是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适应“课程教学转型”的教师队伍是不可能在改革创新前就准备好的,只有在改革的过程中,组织广大教师认
真学习,加强培养,统一认识,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四、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课堂转型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通过“课堂教学转型”项目的实施,实现我校整体课堂教学的转型,提升教学质量。以课堂转型为工作核心,建立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
2.认识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正确理解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重大作用。能够熟练的撰写每节课、每单元和每学期后的教学反思。
3.系统学习课标和教材,明确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教材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从而实现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课堂转型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次课堂教学转型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改变命运,任务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好方案并努力探索建立保障课程堂教学转型工作顺利推进的制度,促进课堂转型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健康发展。
六、做好宣传,搞好培训,营造课堂教学转型氛围。
课堂转型是一场范围广,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方位综合运作,引导社会各界关心,理解支持我们的课改,特别是一些家长对我们课改有模糊认识,说我们瞎糊摆点子,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宣传不到位造成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宣传我们的课改的重要意义,要通过家长学校,举办家长会,发放家长宣传手册等途径,把新课改的理论,课堂发生的可能变化,及时地展示给家长。
同时我们要做好课堂转型的培训提高工作,要炒热每位教师思想,激发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好校本培训,把培训与教研结合起来,努力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新型教研风气,要边实践,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同志们,课堂转型是一场回归教育本质,真正实现教育价值的深刻变革,即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让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添新措施,就一定推动我校的课堂转型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定能推动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四篇:课改动员会讲话稿
课改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小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和发动全体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和必胜的信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让每一位教师直面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升联合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
多年来我国教育现状是:老师辛辛苦苦的教、百厌不烦的讲,整个课堂教学是“老师问、学生答,不会大家讨论下”,“教师说着算,学生靠边站”。这样一种局面。学生在“家长的呵护、教师的爱护、学校的保护”下,缺少坚强的意志、完美的人格、强壮的体魄、鲜明的个性、抗挫的能力、正常的心态。我们培养的孩子没有责任感、没有耐性、没有远大的理想。这是谁之罪?是孩子、是老师、是学校、还是社会?
在教育改革当前的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面对渴望求知的孩子?怎样去面对望子成龙的家长?面对急需人才的社会?难道不能引起我们教育者痛定思痛,努力深思吗?
改革过去的教育追求,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思想、模式,改革是唯一拯救教育的出路。不破不立,打破旧的教学模式,解除旧的理念的禁固,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新的方法,关键是什么?是教育者的理念的更新、方法的更新、模式的更新,那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的教学改革定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有别以往的新气象,迎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个春天,谱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篇章,掀开课堂教学改革新的历史一页。
学校要求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实行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员有责,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搞课改,开展“五个统一”,即:统一责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人人有责;统一认识: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必由已路;统一目标:创品牌及特色学校;统一步调:协调联动,上下一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统一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分工合作,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为其服务,根据新形势及绩效工作分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凡有碍于课堂教学改革的人与事均实行问责制及奖惩、淘汰、调离等强硬手段,保障该活动胜利完成。
为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确保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成功,学校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开阔教师视野。教学能手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年轻教师要谦虚好学,积极参与,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要求教师以全新的状态进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之中。
学校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讨、合作交流,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业,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素质,达到不仅学会,还要会学、会用。
学校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关注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校热情的欢迎各位家长参与到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之中来,献言献策。真正把学校办成人民的学校,人民满意的学校。
老师、同学们,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坚决执行上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指示精神,积极参与、强行推进、认真研究、开拓进取,我相信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定会取得优秀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定会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定会打出一片新的天地,我们的学生定会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造就成合格新世纪小主人。
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如意、事业有成。祝同学们全面发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后祝我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圆满成功!
2018年3月
第五篇:课改动员会讲话稿
振奋精神,树立信心,确保我校课程改革深化推广工作顺利实施——刘俊校长在课改深化推广动员会上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校经过多年精心细致准备,今天我们召开课程改革
深化推广动员会,目的就是落实省、市、县新课程改革精神,总结我校在课程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课改工作目标和任务,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增强课改紧迫感和使命感,确保我校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顺利推广。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树立新课程的改革的信心
和决心。
我校的新课程的实施是2010年秋开始的,这几年来,全校教师积极摸索新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在探索中学,在学习中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抢抓这一机遇,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新教法,形成了自己全新的教学特色。
该教学模式称之为“271模式”,其主要内容是“课堂
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预习为 1
先,小组为辅,展开为主,反馈为宝,活动为线,讲解为本”,其明显优势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形成“愉悦的、高效的、充满激情的课堂”。同时在“271”模式探索中有深化推广的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这个多元评价有单一的课堂评价,走到校园评价延伸到走入社会的综合性评价、我校的课程改革使课堂活了,学生学了,教法新了,互动灵了,自学多了,质量高了。在课程改革中我校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为我校课程改革工作做出了贡献。如舒超老师开放式课堂,教法新颖,师生、生生互动活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成了学生的学习乐园,开发智力的起跑点,奠基人生起源地,学生乐在其中学,教师乐在其中教。
这些成绩,这些良好势头,都为我们在新课改革工作积
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们课程改革深化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对课改的信心和决心。课改势在必行,课改在必走之路,问题和困难挡不住新课改的步伐。
二、课改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在课改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几个方向:
1、个别老师长对课改认识不足,存在“等”、“看”、“观”“靠”的思想。
2、有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率
过低,教学手段落后,尽管现在学的是课改新理念,但教的还是传统课,教学效果不佳。
另外,如果从更大的角度去审视课改的推进,势必会
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教育观念或办学理念与课改实践不相适应,课改管理与教育实践不相适应,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课改理论水平要求不相适应等等,这都需要进一步的解决,因此,课改之路艰难,我们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
三、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对课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课程改革是就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之源。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素质人才。现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的凸显出来,教育观念滞后,学生的死记硬背,笼中课堂,大量习题等都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这说明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不改没出路,不改没人才,不改没希望。
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机遇。同时课程改革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也是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全面适应新课改的教师队伍是不可能在改革创新就准备好的,只有在改革的过程中,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加强培养,统一认识,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推出的改革任务和发展目标,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课程体系。
做到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培植课程改革的亮点和特点。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次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改变命运,任务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并努力探索建立保障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制度,促进课程改革和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三)、做好宣传,搞好培训,营造课程改革氛围。
课程改革是一场范围广,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方位综合运作,引导社会各界关心,理解支持我们的课改,特别是一些家长对我们课改有模糊认识,说我们瞎糊摆点子,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宣传不到位造成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宣传我们的课改的重要意义,要通过开放式课堂,举办家长会,发放家长宣传手册等途径,把新课改的理论,课堂发生的可能变化,及时地展示给家长。
同时我们要做好课程改革的培训提高工作,要炒热每位
教师思想,激发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好校本培训,把培训与教研结合起来,努力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新型教研风气,要边实践,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同志们,课程改革是一场回归教育本质,真正实现教育价值的深刻变革,即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让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添新措施,就一定推动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定能推动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校务办
2011年9月1日
课程改革深化推广
动员会讲话稿
2010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