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盘古开天地讲课稿
一、导入 讲课稿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朋友,看看你们认识他们吗?(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孙悟空、哪吒、嫦娥、沉香)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谁知道什么叫神话故事? 美丽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宝库当中的璀璨明珠,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感到神秘莫测,比方说天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他们的知识水平低下,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就认为这么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他们在生产劳动中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谁来读一读课题?(指生读课题,然后齐读。)质疑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师:请打开书,大声读课文。听好读书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生字多读几遍。开始 师:(出示词语)同学们读的真认真,老师这儿有几个词语来考考大家,认识吗?自己读一下。指名分行读、齐读
2、检查生字(课件)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你能不能用上屏幕上的一个或者两个词语甚至更多的词语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3、提炼中心句 师:课文能读通吗?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你们行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快速的找出来。生回答。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师: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叫它——中心句。我们一起来读 师:还有一句话说,“读书的更高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句话里能读出哪个词呢? 课件:创造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情境:开天劈地 师:盘古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师: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伴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师:好,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去读一读一、二两个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师:同学们看看这句话,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读
你们知道什么叫抡起吗? 生:就是拿起。
师:老师把盘古开天地这句话改一下,你看行吗?“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去。
师: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抡?咱们做做抡的动作,感受一下。想想,怎样做,才使得上劲?
师:同学们,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说!师:你把这种用力的感觉读出来。
师:听了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开天地的情形,咱们一起来试试。生齐读。
师:读得多投入呀!这一抡,这一劈,把天和地分开了,用一个成语说就叫做--开天劈地。(板书:开天劈地)
师: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读。(课件)(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一下,你读的时候,把下一句的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男、女生分读。
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真会学习。用上了这些近义词和反义词有什么好处? 生:(写出了天地形成过程,及是由什么形成的。)理解混沌 情境:顶天立地
师:盘古劈开天地以后,他又沉睡了吗? 生:不是。
师: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 生:顶着天。
师:用脚…… 生:使劲蹬着地。(板书:顶天立地)师:(出示课件)盘古就是这样矗立在天地之间的!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盘古这样顶天立地站了多久呢? 生:不知道多少年。
我们来做一下盘古顶天蹬地的这个动作,全体起立。师:一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一百年过去了,盘古-----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老师问你们,你们实话告诉老师,这样顶天蹬地,感觉怎么样?
师:是啊!他太累了,太不容易了,但是为了宇宙不再混沌一片,他还是坚持不懈的顶着天,蹬着地,情境:化作万物
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他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盘古的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同桌同学合作,一位读盘古身体的部分,另一位读变成了什么? 学生练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读完了,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怎么样? 生:很神奇
师:一个变化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听老师读一句,看看你的眼前能够出现怎样的画面。师读变成云的句子。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风在刮 生:我看到了龙卷风 师:可能是盘古生气了 生:我还看到了吉祥云
师:好,那我们就把自己的感受带进这句话的朗读中,先自己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这一句。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女生读
师:大家也来试一试 生读
师:刚才女同学读的声音很美。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像,读书要出画。请大家继续朗读,待会儿把你看到或听到的最美的景象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自由朗读其它句子。
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画了没有?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见了隆隆的雷声。
师:听,这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你能把隆隆的雷声读出来吗? 指名读。咱们一起来读。生:我仿佛看到了花草树木。
师:是呀,花草树木多美呀,想看看吗?(生看)
你能美美的读一读吗?咱们一起美美的来读读。(听了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茂盛的花草树木,边上还有学多小鸟在那里玩耍呢。)生:我仿佛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他是盘古的血液变成的,瞧,这就是奔流不息的江河。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示吗?
指名读,咱们一起来读。
生:我仿佛看见了辽阔的大地。
师:是啊!看看我们这辽阔的大地,那就是盘古的肌肤呀!咱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
师:刚才,我们读着文字想象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如果我们想象着画面来朗读肯定能读得更美。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指着屏幕: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我把红色送给女同学,绿色送给男生,大家一起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学生配乐一起读第四自然断。师:句子美,我们读得更美!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读来好有气势!
师:同学们,盘古把自己的肌肤变成了大地,把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就这样他把自己的全身都奉献出来,化作了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师:你们能看着提示连线,并说说盘古的变化吗?(课件)
师:盘古身体的变化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学着课文中的句式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他的——————,变成了————的—————。
师:是啊!盘古就这样把自己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把自己的心变成了天下所有母亲的爱心,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来。
课堂情境:
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盘古,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吗? 生:盘古,你真了不起。(评:你也很了不起。)生:盘古,你真伟大。
生:盘古,谢谢您!(你真会表达自己。)
师:是啊!盘古,你确实伟大!盘古,你确实了不起!是你,用大斧头分开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天地;又是你,把自己的全身都化作了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如果没有你,就没有美丽的宇宙,没有你,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盘古开天地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他蕴藏的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他又是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宝藏。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中,还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四、布置作业
今天我要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我要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2、我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篇:《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三上)
来宾祥和小学
黎鸿珍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2.了解分号的用法,学会运用排比句,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学习作者如何巧妙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盘古的献身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认读词语(分男女同学认读,教师相机指导)宇宙
黑暗
抡起
猛劈
逐渐
缓缓上升
下降
气息
四肢
肌肤
血液
辽阔
茂盛
滋润
创造
奔流不息
使劲蹬着
2.教师谈话激趣,导入。
3.通过上一节课初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到盘古是个什么样的人?(力大
神勇
勇于献身)二 品味语言,自主感悟。
1.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文中是如何描写盘古的力大、神勇的?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2.指名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指导品读句子,品悟动词。出示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和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生齐读。
(2)用“▲”画出句子中表现盘古力大、神勇的动词:抡起 猛劈
顶着
蹬着(3)比较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和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和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踩着地。比较句子的不同,生齐读,说说这两句话哪句话用词比较好?好在哪?(做做动作,理解“猛劈”与“抡”“蹬”,引导学生感受盘古的力大、神勇)(4)有感情朗读,读出盘古的力大、神勇。(5)同桌合作学习,拓展字词训练。
同学们,句子准确地使用了动词,让我们感受到盘古的力大、神勇,小小的动词竟有如此的妙用!让我们也来学习准确使用动词吧!
①同桌交流学习。
(课件出示):用动词说说领取早餐的忙碌场面。
每天早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食堂领取班级的早餐。有的同学()早餐车,有的同学()汤桶,有的同学()勺子,还有的同学()配菜…… ②全班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
(课件出示):用动词说说领取早餐的忙碌场面。
每天早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食堂领取班级的早餐。有的同学(推着)早餐车,有的同学(抬着)汤桶,有的同学(拿着)勺子,还有的同学(端着)配菜……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能干!学会准确地使用动词,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你们领取早餐时的忙碌场面。③师小结准确动词的作用:
在句子中适当运用动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加的准确、生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习作训练过程中,也能准确、适当地使用动词,让句子生动起来!
3.比较句子,品悟反义词。
孩子们,盘古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得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盘古的这一劈,劈开了天地,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盘古的这个举动,叫——开天辟地。
盘古一阵猛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1)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2)读了这句话,你们发现了词语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反义词很多。)(3)请在文中圈出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说说句中反义词的妙用
(4)读出天和地不同的感觉来,相机读好“缓缓”“慢慢”,指导读出时间的漫长。
三、读中明法,学以致用
1.盘古倒下之后,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们用较快的速度读第四自然段。师生交流 2.幻灯片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脱词比较句子: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雨露……
(1)自由读读句子,说说句子去掉了一些形容词后好不好?为什么?(2)小结短语的作用:能形象、具体地写出事物的特点。(3)积累运用短语:
(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变化()宇宙…… 4.观察句式,排比句式拓展训练。
(1)出示排比句,生观察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如:排比句,句中共用了七个“变成”一个“化作”。句子和句子之间用了分号
(2)排比句式,拓展训练:
①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天上的白云,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 ②齐读:
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窗子),有的(倒垃圾)……
天上的白云,有的像(可爱的小羊),有的像(活泼的小兔),有的像(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像(机灵的小猴)……
(3)师小结排比句的作用。
排比句能使句式对仗工整,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4)结合画面想象,有感情朗读句子。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感受排比句式如诗歌般琅琅上口,体会排比句式给我们带来震撼表达效果。这七个“变成了”一个“化作了”可以根据描写的事物不同,语调也可以读得高低不同,抑扬顿挫。现在我们结合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老师读前半句,请大家接读后半句。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5.让我们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力,说说这样的句子: 他的,变成了 的。
同学们,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排比句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神话是多么的神奇,充满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让人真切感受到盘古就在我们身边,世间的万物都是盘古的身躯变化而成的。(板书:身化万物)人类的老祖宗盘古,奉献出了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宇宙)】
6.回顾第四自然段,学习构段方式。
孩子们,盘古身化万物说明他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较快速地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些变化都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您用波浪线画出来。
(1)(课件出示):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师小结构段方式:
同学们,这句话是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后面的排比句都是为了说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构段方式就是“总——分”结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大家要多留意哦!“总——分”的构段方式能使语句条理清晰。
(3)拓展练习,同桌合作学习:
①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窗子),有的(倒垃圾)…… ②天上的白云(),有的像(可爱的小羊),有的像(活泼的小兔),有的像(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像(机灵的小猴)……
(4)全班交流汇报,师相机指导。
①大扫除时,同学们(非常积极),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窗子),有的(倒垃圾)…… ②天上的白云(形态万千),有的像(可爱的小羊),有的像(活泼的小兔),有的像(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像(机灵的小猴)……
孩子们,“总——分”的构段方式并不难学,在今后的习作中,我们应该多运用它,让习作的脉络清晰可见。
四 总结全文,小结写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想象力的魅力,盘古牺牲自己来完成了世界由混沌向美丽富饶的转变;我们体会到了语言的独特美,学习了一些写法。
(1)通过准确使用动词表现事物的特点。(2)积累短语。
(3)使用排比句,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4)初步学习了“总——分”的构段方式。
五、布置作业
1.找出自己的一篇习作,运用今天学习到的写法进行修改。2.在课余时间,找一些神话故事来读一读。
第三篇:盘古开天地(推荐)
公开课《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8个生字。会写“滋、降”等14个生字。初步理解“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3、感悟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尤其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组。
二、教学重点:
1、认识“猛、缓”等8个生字。会写“滋、降”等14个生字。初步理解“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的意思。
2、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三、教学难点:
1、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2、感悟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尤其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猜成语故事。
用课件出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图片,请学生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故事。
2、引导总结发现。
猜了这四个故事你有什么发现?(这四个都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神话人物,出示图片,生答(盘古)。盘古还有一个名字叫“老祖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开火车初读课文,声音洪亮,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把学生读错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认读,纠错。三)品读第一自然段,感悟语言。四)品读第二、三自然段,感悟语言。
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展开下面三个板块的教学: 板块
一、出示句一: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指导读正确。
(2)怎样的动作是“抡起”呢?(指名做做这个动作吗。)
(3)谁来做“猛劈”的动作?(4)朗读这个句子,要求让人感受到盘古的力大无比。
(5)盘古用大无比的力量,抡起大斧头,把天地劈开,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板块
二、在一声巨响之后,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出示句二: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这个句子很有意思,请你仔细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四对反义词,一对近义词)(2)理解“浊”:给“浊”组个词。说说什么情况下清水会变浊。(3)那你能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味道来吗?(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板块
三、出示句三: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读)(2)交流感受。
(3)(出示课文插图)你看,盘古就是这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盘古这样的动作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4)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顶天立地的气势。
2、引读课文2-3段,再现开天地的过程: 课文读到这里,盘古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了,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记住开天辟地的盘古,顶天立地的盘古。请你接着我的话读。
当宇宙还处于一片混沌时,盘古从沉睡中忽然醒来了,他见周围——(句一)。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句二)。天地分开以后,——(句三)。盘古这样顶天立地的,就一天吗?一年吗?十年吗?而是,这样——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五)品读第四段,体悟语言节奏美。
1、小朋友们,天地分开了,可盘古却倒下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请你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读)
2、反馈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偏正词组的大量运用及其表
现力:(1)在学生回答时用红色出示偏正短语。
(2)请你读读这些红色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语)(3)现在我变了点戏法,将词语前半部分蓝色部分遮住了。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感觉怎么样?(平淡无味、单调不够生动形象、没感情)(4)没了这些词语就不美了,看来这些词语真的挺美的,挺有用的,挺值得我们去积累的。现在请你美美地来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像,当你读得美的时候,就能看到藏在词语后面的一幅画了。
把你读得最好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3、这些词很美,其实这段话更美,瞧,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配乐朗诵
(1)你最喜欢哪段就把那段读得最美。(2)谁愿意向大家展现一下诗人的风采?(3)我们一起合作读。请大家接着我的话读,比比谁更像诗人。
六)总结全课,指导书写
1、小结:小朋友们,你看到了吗?那辽阔的大地,那奔流不息的江河;看到了吗?那茂盛的花草树木,那滋润万物的雨露;听到了吗?那隆隆的雷声。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创造的,让我们用一句话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景仰吧!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准备。
2、写字
(1)出示:辽阔 肌肤 血液 滋润 创造
今天,咱们要写的字也很有意思,里面藏着5个词语,一起来读。
看右边这两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偏旁相同:肌肤——肌是肌肉,肤是皮肤,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月字旁。滋润——滋润过的物体都饱含水分,所以它们都是三点水旁的。)(形声字:这四个词语都是非常典型的左边表义,右边表声的形声字。)(2)学生书写。
3、作业
(1)抄写文中的偏正词组。(2)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 18 盘古开天地
天
混沌 劈 分开天地后 用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世界
地
醒前 醒后 分开天地 倒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公开课《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滋、降”等14个生字。初步理解“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3、感悟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尤其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组。
(三)重点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滋、降”等14个生字。初步理解“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的意思。
2、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四)难点:
1、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2、感悟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尤其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组。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法”等。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图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伊时播放图画(幻灯出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追日,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懂读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
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幻灯出示),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盘古的()变成了()的()。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对盘古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五、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 盘古开天地
天
混沌 劈 分开天地后 用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世界
地
醒前 醒后 分开天地 倒下
中段组 王燕
2012年11月9日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公开课《盘古开天地》案例与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1、大胆取舍教材,教材的处理方式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盘古开天地》的教学中,我轻重分明,第一自然段一笔带过;第二自然段重读,第三自然段简易地导,第四自然段细细地品味,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合理巧妙地进行了组合。
2、在这堂课上,“读”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如第二节的“抡起”“猛劈”通过学生自己的动作感受来加以读的感悟;在教师引读时对“轻、重”“清、浊”“上升、下降”的解读;“慢慢”、“缓缓”的先理解后表达都进行了较为扎实的指导。
3、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配乐读、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 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说话练习“他的----变成了-----。”做了知识的铺垫。
不过纵观整堂课,也有不足之处:
1、第四自然段的学习读的不够到位,如果多加练习,说话会更加水到渠成。应该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写字的训练比较仓促,没有落到实处。如果结合词来写,会更好。
中段组 王燕
2012年11月9日
略读课文的教学: 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在三年级教参中略读提出的要求是:初知文章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也就是从课文内容上是粗知大意,就是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不作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来说,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懂,并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第四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重点、难点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为: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难点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法”等。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前播放动画(幻灯出示),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
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的主人翁盘古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划出生字,然后多媒体第一页显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带读。第二页显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读。第三页将生字带入词语再次开火车朗读。重点解释月字盘的字和什么有关。最后词语掌握了,进入课文。请学生默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懂读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板书:创造前、怎么样创造、创造后。分布讨论:盘古开天地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重点理解“混沌”一词,在学生回答不明确时,借助字典里的解释让学生选择,学生一目了然。板书:混沌一片。上完第一自然段之后我导读引入问题:在这混沌之中,盘古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了。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指名来读。重点指导“抡起”和“猛劈”的语境,板书:抡起和猛劈。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结束后我再次引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展开多媒体,学生读下半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一环节是本段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请学生来发现句子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第二步理解两个清的区别;第三步指导朗读,朗读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师生配合,男女生合作、带动做朗读等等。在这天地分开之前,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是一片混沌,再次理解“混沌”一词。告诉学生今后遇到不懂的词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一段上完之后再全班齐读一遍。
最后指导生字,重点指导“创造”,我在黑板上范写,指导个别笔画,留五分钟给学生写字。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幻灯出示),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
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盘古的()变成了()的()。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练习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年级的训练重点。可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接着出示画面(幻灯出示)让学生在画面的引领下练习复述,板书、画面、教师的适时点拨,能起到架设桥梁的作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3、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五、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前 创造 怎样
后
第五篇:《盘古开天地》读后感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读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被盘古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从前,天、地是连在一起的,整个宇宙到处都是漆黑,混沌一片。有一天,盘古醒来了,他发现什么都看不见,就用一把大斧把天、地劈开。盘古为了人类的光明,为了让天空固定,就昂起头顶住天空,一顶就是一万八千年啊!终于天、地固定了,而盘古也筋疲力尽了,他合上了双眼,永远长眠。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啊!
在现代社会里,也有许多人像盘古一样,为了确保他人安全宁愿舍弃自己生命。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地震中所有的楼房坍塌。正在教学中的老师为了学生安全,不顾自身安危,帮助学生快速安全地撤离。譬如苟晓超老师,在地震中他三次冲进教学楼急救学生,当他第三次刚把两名学生推出去,不幸的事情就发生了,本身就岌岌可危的楼房再次坍塌,把苟老师埋在了废墟里……苟晓超老师这样的人,他们不就是当代的盘古吗?
读了《盘古开天地》,我深刻地体会道:不要把自己时刻放在第一位,一个人不仅要有爱心,而且还要有博大的胸怀。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2
课文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没有分开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十万八千年。一天,盘古忽然醒来看见四周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向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的东西渐渐的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地下沉,变成了天地。天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渐渐地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后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长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身躯创造了这美丽的宇宙。
每当读完这篇课文,我深深为我们的老祖宗盘古这种坚持和牺牲精神所感动,这个美丽的宇宙真是来之不易啊。
可是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球上,却有很多人不知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家园。许多森林遭到乱砍乱伐,许多大江湖泊受到污染。我想老祖宗盘古若看到现在这个样子一定会伤心流泪的。我曾经看过《后天》《20xx世界末日》两部电影,就是警告我们如果不爱惜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一天地球就会灭亡。
每当一次次阅读这篇课文时,我想对所有人说:“不要在破坏我们的家园了,只有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环境,才不会辜负盘古牺牲自我的精神。”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3
《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读这篇课文。盘古有着坚持、牺牲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课文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没有分开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十万八千年。一天,盘古忽然醒来看见四周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向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的东西渐渐的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地下沉,变成了天地。天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渐渐地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后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长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身躯创造了这美丽的宇宙。
可是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球上,却有很多人不知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家园。许多森林遭到乱砍乱伐,许多大江湖泊受到污染。我想老祖宗盘古若看到现在这个样子一定会伤心流泪的。我曾经看过《后天》《20xx世界末日》两部电影,就是警告我们如果不爱惜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一天地球就会灭亡。
每当一次次阅读这篇课文时,我想对所有人说:“不要在破坏我们的家园了,只有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环境,才不会辜负盘古牺牲自我的精神。”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4
巨人盘古用生命开创了天地,其中不仅仅告诉我们天地的由来,或者让我们感叹盘古的牺牲精神。其实更重要的是,怎样去领悟古人独特的智慧,如果能为今人所用,其意义深远。就比如《盘古开天地》中一句:轻而清的东西慢慢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下降,变成了地。如此模糊不清的表述,真是有点难以理解,但是却阐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阴阳。
还记得在红楼梦里史湘云和她的丫鬟论阴阳的一段颇为有趣,其中却有一句话和文中的阐述不谋而合。就是:任何事物都分阴阳。就说人体中的脾胃吧,也分阴阳,脾为阴,胃为阳,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清气不升,则浊气难降。体内气机有升才有降、有降方有升,升降开合气机才能调达,才能有运化转输之用。清气不升反降,浊气不降反升;于是清气下降则脾胃之气下流,浊气上升故而呕逆、头痛等顿现。听了这段话,我想读者应该明白打嗝,泛酸的毛病是怎么回事了,脾虚啊。就这么一句话,可以治好大部分人的胃病了。
所以,中华文化中遍地是黄金,可是怎样悟得,是个问题。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5
我读了《盘古开天》这个神话故事,我觉得盘古很勇敢、坚强、聪明。他有着坚持不懈,永于牺牲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这个故事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盘古的巨人,把天和地分开了,才有了后来的我们的世界。
他为了让天和地不再合到一起,一直站着,手撑着天,脚踏着地,过了一万八千年后,盘古累死了。死后,他呼出的最后一丝气息,变成了空气、轻风和云雾;发出的叹息,变成了雷电轰响;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发丝和胡须变成了星辰;手、脚和身体变成了高山;血脉成为溪水江河;筋络成为了道路;全身的肌肉变成了田地;牙齿骨骼变成了宝贵的矿藏;他皮肤上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直到今天,天和地再也没有合拢过。
读完这篇神话故事,我知道了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故事里的奉献和开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更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像盘古一样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