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组客语演讲比赛演讲稿--客家精神--晴勤雨读---感谢网(精)
社會組客語演講比賽演講稿--客家精神--晴勤雨讀---感謝網友提供刊登
客家精神--晴勤雨讀(四縣客語演講稿)
各位評判先生,各位鄉親,大家好。我今分日要演講的題目係「客家精神--晴勤雨讀」。
客家諺語講:「子弟不讀書,好比無目珠」、「小孩不讀書,不如養條諸」、「讀書肯用功,茅寮出相公」、「竹要嫩時拗,子要幼時教」,代表著客家人非常注重小孩的教育,這種愛讀書的精神,分高屏六堆客家庄變成博士庄和校長庄,也分全台灣客家人口中,從事教書、公務人員的比率比其他族群較高。
當然,光是讀書是不夠的。書讀得再好,也需要有充分的糧食維持生存,為了鼓勵大家好好耕田,所以客家諺語也提醒我們講:「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勤勞糧滿倉,懶屎空米缸」、「有心黃金土,無心荒草埔」。客家人這種鼓勵子弟勤勞耕田的精神,不但建立了台灣「糧食維生系統」,也讓綠色農作物協助提升環境空氣品質,減緩溫室效應,增加地下水涵養並造就了生態觀光資源,此正是國家永續發展的正確方向。
讀書、耕田一樣重要,但是人的時間有限,要怎樣同時注重,創造雙贏呢?客家諺語告訴我們:「肯問就有路,肯想就有步」,又說:「補漏趁天晴,讀書趕少年」。頭前那句話,鼓勵我們動腦筋解決問題,後面那句話,鼓勵我們要把握時機,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此好比管理科學的「作業研究」、數學的「最佳化理論」一樣有現代科學道理!所以,利用晴天來耕田,善用雨天來讀書的「晴耕雨讀」精神,在客家庄形成,並且代代相傳,成為讀書和工作雙贏的最好的教材!
我們現在處於全球化競爭的時代,既要快速求得新知,又要加速讓產品上市搶佔國際市場,則善加利用時間的「晴耕雨讀」精神,將是我國振興經濟的利器,值得全民共同來發揚!
我的演講到這裡,祝福大家,順順利利吃到2百2,轉去買田又買地,安仔細,正來聊,再會!
第二篇:社会组客语演讲比赛演讲稿--我尽怀念的客家传统文化---感谢(精)
社會組客語演講比賽演講稿--我盡懷念的客家傳統文化---感謝網友提供刊登
我盡懷念的客家傳統文化(四縣客語演講稿)
各位評判先生,各位鄉親,大家好。我今分日要演講的題目係「我盡懷念的客家傳統文化」。
講的客家文化,大家就會想到看得到的客家夥房、客家美食、客家藍杉、客家戲劇,聽得到的客家山歌、客家語言。但是無形、又看不到、聽不到的客家節儉文化,因為長期分人「污名化」為「小氣」、「吝嗇」,使得許多客家人不敢再去強調。但是當我看到當前社會浪費、貪婪的惡習衍生出許多負面問題時,分我對客家的節儉文化最為懷念!
所謂「節儉」乃「當省則省,當用則用,不任意廢棄一物,如有廢棄之物必求再利用」。此習慣廣泛存於台灣四大族群生活之中,其中又以客家族群對於節儉文化的重視,最為世人所稱頌。此乃客家族群多居住於半山丘陵地區,物質條件缺乏、農耕條件困窘,在艱困環境之中,為使人為活動和自然環境融合以謀求世代永續生存,乃將節儉文化代代相傳,所以客家諺語(Hakka Proverbs)提到:「爛鼓好救月,爛褲好遮羞(未雨綢繆,備而急用)」、「有時省一口,無時有一斗」、「有食當思無食之苦」、「 舊衫舊褲不可丟,急難要用可遮羞」、「三朝早起當一工,一分當作三分使」、「一天省一文錢,三年省下一千錢」…等,此等節儉智慧流傳迄今,已揮發制約浪費行為的功用,也恰好符合現代「愛物惜物」、「知福惜福」、「資源永續利用」觀念,亦和國際永續發展潮流接軌。
客家節儉文化既然是我最懷念的客家傳統文化,所以我將此文化落實在居家環保行動之上,為了發揚節儉文化的公益價值,現在我就舉有特色的環保實例說明:
一、零廚餘煮菜行動:
每個家庭煮飯菜多少會產生廚餘,廚餘回收最高的境界,就是:「將原來會變成廚餘的飯菜,在變成廚餘之前能轉化為人人想吃的飯菜」,為達成此目的,我在煮菜前,會告知全家人客家節儉文化的重要,再問全家人想吃什麼菜?而這樣的菜色每人想吃幾碗?接著,我就按照大家想吃多少飯菜的需求去煮飯菜,由於我煮的數量剛剛好,大家也都按承諾把飯菜吃光光,使得廚餘趨近於零,讓我省了不少錢,也替社會減少不少垃圾。
二、「粘鍋飯粒」變稀飯行動:
客家諺語說:「一粒米,百粒汗」,又說「沒想尋沒步,肯想就有路」、「有心黃金土,無心荒草埔」。煮飯難免會有「粘鍋飯粒」產生,一般人通常把洗米鍋泡水後,再瀝出飯粒成為廚餘,我覺得這浪費農民汗水,十分可惜。所以,我會將洗米鍋加入熱開水,使得「粘鍋飯粒」脫落,再將脫落的米粒連同熱水裝入碗中,放入電鍋再蒸一下,就變成稀飯了,無形之中,一餐省下一碗飯,也等於把要廢棄的廚餘回收轉換成稀飯了。
三、社區電梯廣告交換圖書玩具行動:
古代高屏六堆客家庄在農忙時,有所謂「交工制度」,也就是說當東村急需農工時,西村去幫忙東村,來日西村 需農工時,東村也來幫忙西村,這種交換人力資源方式,在今天已經實踐在「全國好書交換活動」中,此活動不僅是「互惠雙贏」的活動,也是客家愛物惜福節儉文化的發揚,可惜一年才舉辦一次,對於家中空間小,無處容納好書,又捨不得丟棄書籍的「客家節儉族」而言,實為傷腦筋之問題。我為了解決此問題,當有餘書可以贈送或和他人交換時,即通知社區管委會,在社區電梯內張貼「書籍贈送」、「書籍交換」廣告,讓社區住戶在短時間、近距離就可「回收鄰居書籍」而完成交換或贈送,同樣的方法,也用來交換兒童玩具。
各位親愛的父老兄弟姊妹,經過我的說明,大家一定知道為什麼我最懷念的傳統客家文化是客家節儉文化,也知道節儉文化對環保十分重要。現在環保署正推動「零廢棄物計畫」,觀光局也推行「觀光客倍增計畫」,客家節儉文化正好可以幫助政府減少垃圾,而因為垃圾減少,使得台灣成為美麗的觀光之島,有助於實現觀光客倍增目標!所以,請大家繼續來發揚我最懷念的客家節儉文化!分客家文化同環保、觀光三贏!
我的演講到這裡,祝福大家,順順利利吃到2百2,轉去買田又買地,安仔細,正來聊,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