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您是拿破仑转世
您是拿破仑转世
您是拿破仑转世
有一个法国人,42岁了,仍一事无成,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倒霉透了:离婚、破产、失业……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他对自己非常不满,变的古怪、易怒,同时又十分脆弱。有一天,一个吉普赛人在巴黎街头算命,他随手一试……
吉普赛人看过他的手相之后说:“您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
什么?”他大吃一惊,“我是一个伟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吉普赛人平静地说:“您知道您是谁吗?”
我是谁?”他暗想,“是个倒霉鬼,是个穷光蛋,是个被生活抛弃的人!”
但他仍然故作镇静地问:“我是谁呢?”
您是伟人,”吉普赛人说,“您知道吗,您是拿破仑转世!您身上的血液、您的勇气和智慧,都是拿破仑的啊!先生,难道您真的没有发觉,您的面貌也很像拿破仑吗?”
不会吧……”,他略带迟疑地说,“我离婚了……我破产了……我失业了……我几乎无家可归……”
嗨,那是您的过去”,吉普赛人说,“您的未来可不得了!如果先生您不信,就不用给钱好了。不过,5年后,您将是法国最成功的人啊!因为您就是拿破仑的化身!”
法国人表面上装作极不相信的离开了,但心里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伟大的感觉。他对拿破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就想方设法找与拿破仑有关的书籍著述来学习。渐渐地,他发现周围的环境开始改变了,朋友、家人、同事、老板,都换了一种眼光、另一种表情对他。事业也开始顺利起来。
年以后,也就是在他55岁的时候,他成了亿万富翁,他就是法国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威廉?赫克曼。
其实,一切都没有变,朋友、家人、以及体制,都是老样子,只是他自己变了:他的胆魄、他的信念、他的热情、他的乐观、以及他的思维方式都在模仿拿破仑,甚至于连他走路和说话的方式都像。
同样的奇迹也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两年前,也就是我进大学的前两年,我的生活也是一片狼籍:补考,逃课,处分,失恋,该有的都有了。我申请过停学,想过退学,希望可以逃避痛苦。可因为家人的反对,我的停学申请被拒绝了。也就是这个时候,偶然的机会下,我认识了李阳疯狂英语,发现了他的创始人李阳老师在大学期间的成绩也不好,大学前两年的李阳共有13门功课补考,成绩列年级倒数第一。
我突然发现,我和李阳老师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我们都渴望成功,都热爱英语,只是为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而挣扎。我一下子恍然大悟,之后,我就把自己假定成“李阳第二”,并开始研究李阳,研究他的过去,研究他的现在,研究他的思维方式和他的人格魅力,而渐渐地,我也有了李阳老师的一些气质,同学也开始把我和李阳联系起来,叫我“小李阳”。
而我也真的像李阳老师一样获得了改变生命的奇迹。
李阳老师在大二时,曾第一次坚持用疯狂的方法学了四个月时间的英语,结果是他从年级倒数第一,奇迹般地成为全校英语四级考试的第二名。而我,从2002年7月到同年12月,在用李阳疯狂英语的方法学了仅仅5个月后,我就在2002年12月份第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了班级第三的佳绩。而之前,我高考时英语成绩只有69分,在班级排名倒数第二。
李阳老师在1992年,也就是他用疯狂英语的方法学了四年的时间后,他从上千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录取为广东电视台“脱口秀”节目的双语主持人,之后成为广东地区最受欢迎的英语主持人。惊奇的是,我也有了类似的经历:在2003年12月份,我从四百多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录用为“李阳疯狂英语”这个世界知名品牌的助教老师,并参加了“2004李阳疯狂英语春节集训营”,在“李阳疯狂英语南京训练基地”教授中级口语。
想到了一个故事:傍晚时分,一个牧师在准备他第二天的演讲,一直没想到第二天演讲的主题。此时,他六岁的孩子却在一旁吵着要牧师陪他玩,这让牧师更加无法专心于他的演讲稿,于是牧师想到不如给他一些事情做,好使自己安心准备演讲,牧师随手拿来一张世界地图,并把地图撕成碎片,要求他的孩子把地图拼好,并答应拼好之后陪他玩。因为孩子从来没学过世界地图,牧师觉得他根不可能拼的好,他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准备演讲稿,可是不到五分钟,门敲响了,孩子带来了拼好的世界地图。牧师大惊,询问原因,问孩子为什么可以这么快拼好他从没学过的世界地图。孩子告诉爸爸,他不知道那叫世界地图,而他却知道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头像,他觉得只要把头像拼好就可以了。
牧师大悟,随即完成了他写的最好的一篇演讲稿,题目叫:“只要我们的人是对的,我们的世界就是对的。”
我们知道,我们是往往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的,无法改变体制,改变朋友,改变父母或是子女,任何的人或事我们都无法改变,我们完全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无法改变风向,而我们可以调整风帆。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服饰来适应天气。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很多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却很少有人想改变自己”。而事实上,只要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就改变了我们自己的外在世界。就像牧师的孩子通过头像拼好了世界,就像“拿破仑转世”的威廉?赫克曼通过学习拿破仑,获得了拿破仑般的成就。而最近的例子,就是你的朋友,笔者,通过模仿李阳老师,也获得了改变命运的奇迹。就是这么简单……
第二篇:《拿破仑》书评
《拿破仑传》
目录:
青少年时代 征意逞威 向维也纳进军 坎波福米奥和约 离开埃及平定内乱 终身执政 乌尔姆之捷 波兰战役 遴选新后 求战不得 艰难的撤退 莱比锡战役之二 东山再起 滑铁卢决战
土伦初露锋芒 洛迪战役 约瑟芬的背叛 远征埃及的前夜 雾月18日政变 马伦哥战役 重启战端 奥斯特里茨战役 征服伊比利亚半岛战争 兄弟反目 博罗迪诺会战 逃过别列津纳河 法兰西战役
重建帝国政权和军队 第二次退位
时来运转的"七月13 曼图亚争夺战 雾月18日政变 挺进开罗 初整朝纲 外交胜利与和平加冕称帝 耶拿之战 第四次对奥战争 磨刀霍霍 莫斯科大火 莱比锡战役之一 第一次退位 利尼之战 流放岁月
作者简介:
埃米尔·路德维希,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传记作家。1881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今属波兰)。他在大学的专业是法学,却选择了作家和记者生涯。1906年他移居瑞士,并于1932年获瑞士国籍。《歌德传》及《拿破仑》的出版使他成为享誉世界的传记作家,他开创了传记写作的新流派,以描写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性格分析而享有盛名。他的传记作品如《米开朗琪罗》、《林肯》、《俾斯麦》、《斯大林》等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
内容提要:
《拿破仑》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本书在美国出版后在“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列榜首。本书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军事巨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史实与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
收获:我们也应当意识到: 信仰和理想,在一起做大事的人就必须有着在这两点上的相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遗憾的是,拿破仑的团队似乎没有这些。当部下成为新的达官显贵在腐化堕落,在战况严峻时占有却背叛离开,当他建立的血缘统治土崩瓦解,当他被流放时却没有人愿意追随他,我想到了信仰和理想。想到我们的党和军队,在革命危急时却是更加的坚定团结,为赢取胜利齐心协力。是因为他们不是谋取个人利益,不是投机取利,而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仰,才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才战斗在一起。
论据:
6天之后,拿破仑命克莱贝尔为当地和全省司令官,率约9000卫戍部队留守亚历山大,自己则率其余军队向开罗进发。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全军要在几乎是无水的沙漠里作长达60公里的行军,官兵们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这场战争的艰苦性。浩翰的沙漠烤灼在直射的骄阳下,水成了最珍贵的东西。乡村居民在慌乱中起家出走,临走时往井里下了毒或将泉水掩盖起来。法军没有准备热带服装,甚至连水壶也没带,部队渴得要命,可除了令人恶心的咸水塘外,找不到任何解渴的东西。空气中充满了毒虫,黄沙的灼光减弱了大多数人的视力,许多人因此而失明,路途中不见人踪兽迹和草木,只有阿拉伯骑兵神出鬼没,不时地袭击掉队的法军。士兵们怨声载道,难道司令许给每人的6亩土地就在这里?军官们也无法忍受这恶劣的环境,被派往贝达的狄舍将军写信给
拿破仑说:“我求求你,别再让我们留在这个地方,士兵们已经灰心丧气、窃声抱怨了。命令我们前进或者后撤吧。各个村庄尽是小茅屋,一点财源也没有。”就连缪拉和拉纳这样英勇无畏、久经考验的将领也忍不住发起牢骚,他们愤怒地把帽徽踩入沙中。惟有拿破仑一人超然于这一切灾难之上,他是下了决心要把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尽管整个部队疲惫不堪,但部队每到一个城镇都不得有一分钟的休息,拿破仑的目标是继续行军,立即挺进开罗。
感想与议论:
我读的是艾密尔·鲁特维克的作品,他对于这位法兰西国王的情有独钟,对这位伟大的天才所倾注的同情,他几乎是用诗一般的言语。他是拿破仑一百年以后的人,是一战时期德国人所作。从一个历史人物的眼光看另一个历史人物。“拿破仑”的意思是“荒野雄狮”,这个充满雄心的雄狮的高大形象慢慢地在我眼前浮现。
带着偏爱的心情,我看到了一个征战南北的皇帝,他出生于科西嘉岛,带着岛上代代相传的勇敢、睿智、果断的精神品质,附有领导能力的小个子,开始了他传奇的一声。学校里他忍着讥笑与嘲讽忘我得学习,战场上他快速成长,真正的战场展示了他英雄般的领导才能。土伦战役展示军事头角平保皇叛乱成为政坛新星,征服意大利赢得极高声誉,远征埃及失力,俄罗斯该死的气候与恶劣的天气,让他的军队大伤元气。但他有能力加冕称帝,颁布法典。多次打败犯法同盟,他戎马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多达60余次,甚至超过了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所指挥的战役的总和。这个充满自信、自负、想象力、有野心的小个子让每个提到他名字的人感到颤抖。这是何等的骁悍?他用军队不仅征服着整个欧洲,而且征服了欧洲所有的统治阶层。不得不说是他独特的军事领导能力。他是一个成功的军事家!伟大的军事家!骁悍的军事家!
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那本作为法典基础的《拿破仑法典》更是他成就之
中最闪耀的明星。正如他自我总结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最后的一幕往往 令人忘却第一幕呀。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和参政院的会议纪录,我与大臣们的通讯……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设立的学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执政期间,犯罪率减少;而英国的犯罪却很猖獗……”
虽然过分膨胀的野心最终将他的一切成果毁于一旦,但他的成就不会因此而淡然失色。虽然拿破仑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倒下了,但他对法国大革命,甚至是世界所作出 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唯沧海桑田历久弥新”。但被反法同盟打败而死在孤岛上,他却成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拿破仑的一句话让我感慨万分“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没留下,即使我的所有业绩全部毁灭,我的勤奋与荣誉,在我死后仍将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
第三篇:西方轮回转世研究
世界名人与轮回转世
相信轮回转世理论的世界名人有很多,这里面还包括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例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他前世是个牧人。西尔维斯特·斯塔洛涅认定自己的前世是一个游牧部落的监督哨。吉阿努·利夫兹说她前世曾是曼谷大庙的一个舞者。他们的前世记忆都通过催眠术得到了证实,是催眠术让他们回了一趟自己的过去。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2岁时候就首次有过这种感觉。从那时起,他坚信他同时在过着另外一种生活,有时候还生活在18世纪。杰克·伦敦和柯南道尔也描写过前世记忆的情节。
列夫·托尔斯泰在给朋友的信中也描写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他有一次去打猎,正在追一只兔子,不料马蹄落入一个坑里,他从马上摔了下来,重重地跌倒在地,这时他突然清楚地记得,200多年前他是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也曾这么从马鞍上摔倒落地。
著名歌星麦当娜在一次对记者发表谈话时说,当她第一次在北京参观故宫时,感觉像是对它的每一条偏僻小巷都很熟悉,所以她敢断言,她前世曾经是满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女婢。季娜·特纳也有过类似看到陌生物的奇怪感觉。她第一次来到埃及,却像是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景物,于是猛然想起自己在法老时期曾经是哈特舍普苏特皇后的女友,或者甚至是皇后本人。而“007”绍·康涅利前不久表示,他前世曾是非洲土著民族一个尚武部落的医生。
(2005年9月13日的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佛教与科学 http://
西方医学界对轮回转世的研究
生死书 http://www.xiexiebang.com
引言
轮回转世是东方信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至屡屡被文人写入诗词歌赋,和春风秋雨、暮鼓晨钟一起吟咏梦幻人生。与此同时,它还常常被老百姓挂在嘴上调侃。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对轮回转世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至多作为一种心灵寄托。可是令人惊异的是,在科学昌明且文化中并无转世概念的北美,一些医学界人士对转世现象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不仅令人信服地指出轮回转世的普遍性,而且发掘了很多深层的知识。
这类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伊安.施蒂文森(IANSTEVESON)博士为代表的通过收集、验证具有前世记忆的儿童的案例来研究转世的可能性及有关现象。施蒂文森是弗吉尼亚大学(VIRGINIAUniv.)的一位讲席教授,他用了40年的时间收集了2600个2至7岁孩子的案例,这些孩子尽管很年幼,但他们知道远在千百里之外的村镇的具体情况和发生在十几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事情的细节。很多孩子甚至可以说出其它种族的语言。这些案例的很多细节都被施蒂文森教授的研究小组仔细地核实。其中的一些案例收集在他的著作《具有前世记忆的儿童:关于转生的问题》一书中。施蒂文森教授还收集了200个有关胎记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那些孩子说自己在前世死于被子弹或利器刺穿与胎记相应的部位。在17个这样的案例中,施蒂文森教授获得了相关的尸体解剖报告等医学记录,证实相关人员的死亡过程确如孩子叙述的那样。这些案例记录在施蒂文森教授的另外一本书《转世和生物学的交点》中。
另外一种类型的研究基于受试者在精神医生的指导下在催眠状态中进行的前世回溯。“催眠”一词其实并不是准确的翻译,因为在这个状态下,人并没有入睡,脑电波也和入睡时不同。而且,从脑电波来看,有的精神医生可以使受试者达到和传统的催眠不同的意识状态。这种状态其实更类似于佛家或道家的打坐入定。在精神集中的状态下,受试者可以接触到自己更深层的意识,经历久远的过去,同时其现实的意识仍然在起作用,甚至可以对公元前发生的事情以公元计年。
一
在入定回溯的研究者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布雷恩.韦斯(BRAINWEISS)博士,他的第一本著作《多次前世,多位大师》已发行了二百万册,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中译本名为《前世今生》也曾在台湾畅销。韦斯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耶鲁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比兹堡大学和迈阿密大学。在这之后的11年里,他任迈阿密西奈山医学中心的精神科主任。在80年代初就任西奈山精神科主任时,韦斯博士已经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作为一个受过正规教育的学者,他对一些超心理现象不屑一顾,对于前世和轮回的问题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可是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叫凯瑟琳的病人。凯瑟琳年近30岁,患有多种恐惧症和忧郁症,在当时她的症状变得非常严重。韦斯医生对她进行了一年的传统心理治疗,可是她病情依旧。凯瑟琳非常恐惧窒息,拒绝服用任何药物。最后,凯瑟琳同意尝试一下催眠治疗。韦斯医生觉得凯瑟琳的心理疾病可能来源于被抑制的童年记忆,如果在入定状态下,病人回想起这些被压制的记忆并释放当时的负面情感,其心理疾病就会痊愈。凯瑟琳的确在入定状态中回忆起了童年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可是令韦斯惊讶的是她的症状并无好转。于是韦斯决定将凯瑟琳推回更早的童年记忆。在下一次治疗中,韦斯对入定中的凯瑟琳说:“回到你的症状产生的时间。”下面发生的事情是韦斯始料不及的:
“我看到一些白色的台阶通往一所建筑,一个有柱子的白色大型建筑物。前面空旷,没有门廊。我穿着一件长裙,一种用粗布做的袍子。我梳着辫子,长长的金色头发。”韦斯很不解,就问她那是哪一年,她当时叫什么名字。“阿朗达,18岁。我看到那座建筑物前面有一个市场。有篮子,把篮子扛在肩上。我们住在一个山谷里没有水。那年是公元前1863年,那里土地贫瘠、炙热、到处是沙子。有一口井,没有河。水从山上流入山谷。”
凯瑟琳回到了大约四千年前位于中东的一个古老时代,她有着和现在不同的面容、服饰、身体、头发和名字。她记得有关地形、服饰和日常生活的细节,直至她死于洪水,而她的孩子则被大水从她的怀中冲走。当她死后,她的神识飘到她身体的上面。在这一次治疗中,凯瑟琳还回忆起她的另外两个前世,一个是18世纪的西班牙妓女,一个是公元前的希腊妇女。
维斯的惊异可想而知。他知道凯瑟琳没有臆想症,也没有多重人格,没有吸过毒。他当时想,凯瑟琳也许是处在幻想或做梦的状态。可是非常奇怪的是,凯瑟琳的病症开始得到神奇的好转,而幻想或做梦不会达到这种效果。在以后的治疗中,凯瑟琳回忆出了十几个前世,重新经历了造成她今生的各种恐惧的久远的原因,这种高层次的理解使得她从恐惧中解脱出来。凯瑟琳在入定中,常常发现她今生所熟识的人出现在她的前世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韦斯博士曾经是她的老师,而她的已婚男友曾经在久远前的部落战争中杀死过她(当时她是个男孩子),他们今世的关系也不很和谐。每次离开人世时,她的元神都飘离到身体的上方,被慈祥的光吸引回性灵世界,她还会遇到性灵导师,这些高级生命甚至可以通过凯瑟琳的口向韦斯传达一些精神信息。在这种状态下,凯瑟琳的精神觉悟远远超出她平时的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韦斯的怀疑也逐渐消退。尤其是在一次治疗中,凯瑟琳在入定中经历了一个古老年代的去世之后,飘离了自己的身体,并被引向她已经熟悉了的精神之光。她对韦斯说:
“你的父亲也在这里,还有你的儿子,是个很小的孩子。你的父亲说你应该知道他,他的名字是阿维荣(AVROM),你的女儿的名字就是随他起的。他死于心脏病。你的儿子的心脏也很重要,因为它是倒过来的,象鸡心。他因为爱你,为你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他的灵魂是非常高级的,他的死还了他父母的债。他也想让你知道医学只能做那么多,它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维斯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凯瑟琳对他并不熟识,对他的家人也一无所知。维斯一生中最大的悲哀就是他的第一个儿子的夭折,这个孩子出生10天后被诊断有心脏疾病,心脏就如同是倒过来的,这种病的发病率是千万分之一。这个孩子出生23天后离开了人世。维斯的父亲死于心肌梗塞,他的犹太名字是阿维荣(AVROM)。维斯的女儿在维斯的父亲去世四个月后出生,被取名为艾米(AMY),纪念维斯的父亲。这些都是凯瑟琳无法知道的。
惊异的维斯问凯瑟琳:“谁在那里?谁告诉你这些事情的?”
“是那些师父,”她柔声道,“那些精神大师告诉我的。他们还告诉我,我已经在这个世上活了86次。”
治愈凯瑟琳后,维斯医生对心理治疗的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我们今生很多的恐惧和病痛都源于古老的过去,让病人进入其宿缘世界,重新经历当时的创痛,是一种直接的释放痛苦的方法。这件事情过去四年之后,维斯终于鼓起勇气,冒着学术地位的风险,写出了他的第一本关于轮回转世的书,告诉人们生命的不朽和意义。他后来用这种方法治疗了数百名病人,这些病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无神论),这些案例被记录在他的另一本书《追昔抚今》中。
比如一个叫艾兰(ELAINE)的病人是一位心理学家,她患有颈部、肩部和上背部的阵发性的剧痛,她还患有恐高症。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看到黑暗,我意识到我的眼睛被蒙上了。然后,我在外部看到我自己。我站在一个塔的顶部,是一个用石头建筑的作为堡垒的塔。我的双手被反绑在背后。我二十出头,我是一个在战争中被击败的一方的战士。然后我感到我后背的剧痛。我能觉得我牙关咬紧,我的胳膊僵直,我的拳头紧握。我被刺穿,我可以感到我从后背被刺穿,但是我拒不屈服,我没有叫出声。然后我感到自己坠落下去,我感到我被水淹没。“我一直害怕高度和水淹。当我出定时,我仍然在抖动,以后的几天我非常痛苦。我都无法触摸我的面部的骨头,疼痛非常强烈。但是第二天的早晨当我醒来时,我想:“有一些变化,非常大的变化。”
这变化就是艾兰(ELAINE)的背部的疼痛和她对高度的恐惧消失了。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艾兰生动地经历了中世纪法国的一世,她是一个贫穷的二十几岁的男子,无辜的他被误判死刑,并被当众施以绞刑。对这一世的回忆之后,她长期的颈部的疼痛消失了。
在另一个例子里,丹(DAN)是一位年近40的商业主管。他有一位叫玛莉.罗(MARYLOU)的女友。他们深爱对方,可是,玛莉.罗在饮酒之后常常与其他男性有些轻浮的举动,尽管她从未做出出格的事。可是这常常使丹怒不可遏,失去理智。在入定中,丹惊恐地观看了他与恋人的几个前世:
“我在用一个长长的匕首刺向她,她对我不忠,我一怒之下杀了她。”这件事发 生在7至8世纪,那时他是一名回教战士。丹在另外两个前世中也杀了玛莉.罗。在另外几个前世中,他在很困苦的时刻抛弃了她。他们两人也曾扮演其他的角色,比如家人、朋友和仇敌,有时他们的性别和角色正好反过来。
在这之后,丹的愤怒被理解和爱所代替。中国人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确有道理。相聚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前的恶的一面,不然同样的事情会重复发生,就如同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要反复补考一样。而在这一世里,丹在考试中得到了一些提示,想必会考得好一点。
维斯还引述了罗伯特.贾门(ROBERTJARMON)医生的一个例子。这个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商业主管,很奇怪的是,每当月圆之夜,他就变得不可理喻的焦虑和害怕。在入定中,他说:“他们要抓到我们了。我们必须特别小心。今夜是月圆之夜。”这个病人回到了一个前世,在这一世中,他是二战时在欧洲战场上的美国士兵,被德国人俘虏。他的最后的记忆就是被德军从背后枪杀,当时他面对一条河,月光从河面上反射上来--“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位病人提供了他这个前世的名字,他还提供了他在30年代大学毕业的时间、地点和分校。他的妻子后来对此做了考据,发现确有这样一个人毕业于这所分校,只是时间差了一年。在这次前世回溯之后,这位病人“抬头见月伤心色”的反应消失了。
维斯在他的书中记录了很多这类案例。他的病人在入定中看到的命运的展开常常超乎他的想象力。
维斯也曾回忆起自己的前世,在心如止水的时刻,久远的记忆偶尔象电影一样从他的眼前闪过。在一个前世中,他是一位有权势的祭司,从这个祭司的眼睛他知道那就是他,因为他能知道他的情感。他穿着一个五颜六色的长袍,站在一个很奇特的建筑外面,在观察环境时,一个词“ZIGGURAT”渐渐映入他的脑海,但他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位祭司年轻时是位理想主义者,可是随着权势日增,他逐渐沉浸在名利色欲之中。这位祭司在离开红尘俗世时发现他的权力、财富都带不走,他虚度一生,追悔莫及。
那天晚上,维斯又想起ZIGGURAT这个词,在百科全书中他查到了这个词,那是一种庙宇的名字,恰好是他见到的那种,这种庙宇属于巴比伦时代,巴比伦时代的空中花园就是一个例子。
在另外一次前世的闪现中,维斯是欧洲中世纪的一名囚犯。他因为宣扬前世轮回的思想,被锁在地牢里,在被连续几天的酷刑折磨后,离开了人世。很显然,维斯的今生在延续着他的前世。
维斯的第三本书《唯爱是真》详细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案例。有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在大约同一时间找到维斯进行治疗,维斯惊异地发现他们回忆出相同的前世,在其中一世中,那位男子是个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善于制作陶器,他被罗马士兵活活拖死,在女儿的怀中停止了呼吸。而那位女士从女儿的角度回忆起同样的事件。维斯以前曾经将一些夫妇和亲人分别回溯到相同的前世,可是这一次这两个人并不相识。根据职业道德,维斯博士不能告诉这两人对方的回忆或任何情况,他只是有意安排约见的时间,使得两人在维斯的办公室有过一面之交。当这两人的疗程结束时,维斯博士仍然没有勇气突破职业规定。可是这时命运之手展现了自己的巧妙安排。这两人在同一天去机场搭乘飞机去不同的地方,可是其中一个人的飞机因故不能起飞,被转到另一个人将要乘坐的班机上,于是两人得以相识、相爱。
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偶然的,这出戏的脚本早以写好,缘份未到,求也求不来,缘份到时,躲也躲不开。
二 布雷恩·维斯博士并不是最早研究入定回溯的人。布莱恩·贾梅森(BRYANJAMEISON)医生在60年代末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贾梅森以前是位广播员,1968年的一天夜里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在收音机中听到一位他很尊敬的同行在很严肃地讨论轮回转世的问题。在这之后,他开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在一次聚会上,他认识了一位年长女士,她可以做催眠回溯。一周之后,那位女士到了布莱恩家里,为他和他的一位朋友做前世回溯。布莱恩回忆起的第一个前世是一个生活在公元1550年左右的铁匠,他住在荷兰,人很笨。他最值得回忆的时刻就是在37岁时吃了顿好饭。他穷得没有结婚,笨得不知怎么过上好日子。38岁时他死于一次事故。他很奇怪地发现死后的他其实仍然活着,可以看到他下面的情景。然后他飞升到柔和、温暖的白光里。
从那以后,贾梅森开始学习催眠回溯,在第一次为别人催眠时他非常紧张,但整个过程进展顺利,而且他的受试者很满意,尽管这位受试者回忆的前世就如同看泥巴变干一样无聊。之后贾梅森发明了一种非催眠回溯的方法,这种回溯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使受试者进入自己的宿缘世界。可是这样一来,贾梅森很快就用光了自愿受试者。幸运的是,这时嘻皮士时代正如火如荼,在贾梅森工作的广播电台周围有很多嘻皮士在那里无所事事。他们中的很多人愿意做贾梅森的受试者。很快,贾梅森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中的每个人或者曾是印地安人,或者曾生活在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这些嘻皮士的生活方式和印第安人很有几分相似之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印第安人时期杀害他们的白人在今世是他们的父亲或母亲。中国的老人在对子女发怒时常说:“你这个孽帐!”显然他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如果他们知道他们说的可能是事实,他们就不会发火了。当然,亲子关系中这种轮回的模式应该只是少数。
在开始他的研究时,贾梅森总是尽可能对受试者提供的前世信息进行验证,并发现了很多证据。在他的早期受试者中,至少一半的人在回溯前不相信轮回,可是大多数人在入定下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经历。回溯后,绝大多数人不再对死亡感到恐怖,不再有世路无穷、劳生有限的惆怅。还有人说在前世回溯后,他们长期的恐惧症和强迫症迅速完全消失。从这以后,贾梅森集中研究前世疗法。积30年的经验,贾梅森近期出版的《寻找前世:探索轮回的秘密和前世疗法的神奇功效》一书中记载了300页的案例。笔者以前很欣赏大陆60年代中期出生的几位南方作家那种白纸好画画的编故事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小说似乎都不如这些案例更富有戏剧性。当然,这些案例都是贾梅森精选出来的,为了说明相关的问题。当病人试图在自己的宿命中找到今生的问题的根源时,其更高的自我会把他带到问题产生的时刻,那种时刻都是病人累次转生中的关键时刻,充满了心灵的创痛,如一出悲剧的高潮。
一个案例的主人公叫南希(NANCY)。从她记事起,她就对活着感到内疚。虽然她诸事顺遂,家庭美满,可是她仍然对自己活着感到内疚。她曾三次试图自杀未遂,后来仍有自杀企图。但她不知道为什么。
在探索了两三个无足轻重的前世后,她回到了二战时的欧洲那一世。当时她只有16岁,她和家人正要吃晚餐。这时盖世太保闯进来让他们全家跟他们走。她的父亲对此表示抗议,当场被枪杀。然后她和母亲、弟弟被拖下楼,拖到街头,然后就被推进卡车。她的弟弟试图逃跑,但马上被枪杀。她当时感到天旋地转,昏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卡车已经开动。后来她们象沙丁鱼一样被塞挤进一辆火车,一路上她们吃喝拉撒都在车里,很多人都呕吐。车到站后,她们如同牲口一样被赶进集中营。她们的头发被剪掉,穿上号服,被奴役劳动。几天后,一个纳粹狱卒把她和另一个女孩押到集中营附近一个大房子里,狱卒让她们洗澡并打扮得漂亮 一些。她们被迫为纳粹提供性服务。
她弹一手好钢琴,在晚上还得为纳粹军官演奏。后来一个年轻的纳粹喜欢上她,有一次甚至给她献花。她陪着这个年轻纳粹寻欢作乐,甚至幻想战争结束后和他在一起。有一天,他把她带到集中营的院子里,很多犯人排成长队准备洗“淋浴”。那个纳粹看她很好奇,就对她说:“多亏了我,你才如此幸运。这些人以为他们去洗淋浴,其实他们将要进入毒气室。”
就在这时,一个女人转过头来,以充满泪水的求救的眼神直视着她。是她的妈妈。四目相对时,她被一种无可言喻的痛苦和内疚所彻底淹没。她感到一阵眩晕。那个纳粹扶住了她,并将她带回房间。她的妈妈被害死时,她却在和纳粹寻欢作乐。她无法摆脱这种内疚,最终找机会割腕自尽,她在慢慢流血而死时,仍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痛悔。
在贾梅森医生的指引下,南西将这些情绪释放到精神之光里。之后她自杀的情绪消失了。在重放回溯的录音时,她意识到她的弟弟是她今世的儿子,而她的妈妈成为她今世的女儿。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鸟的故事。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鸟,可是芭芭拉(BARBARA)对鸟却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她的恐惧症产生于她27岁那年,至今已20年了。那天,当和一位朋友在海滩上漫步时,一只海鸥飞下来吃她朋友伸出的手中的爆米花。当它飞过时,它的翅膀轻轻地扫过芭芭拉的脸。“白鸟悠悠下”的情景一下子触发了她的极度恐惧。以后每当离开家或汽车,她总要仔细地检查周围是否有鸟类。每当走到公共场所,她都要带一把伞,以避免和低飞的鸟有任何遭遇。
在前世回溯中,她记忆起她曾是19世纪末居住在美国西南部的一个白人男子。当时他27岁。有一天他喝醉了酒,奸污了一个印第安少女。当受害者的家人知道后,几名勇士抓住了他。他们把他绑起来,并把他的上衣脱光,然后把他扔在沙漠上等死。可怕的是,当那些印第安人临走时,在他的胸腹部划开一道口子,出了很多血。他在烈日下又饥又渴,很快脱水。这时他看到几只鸟在他头上盘旋。一只秃鹫降落在他的附近。他的尖叫声使它却步,可是秃鹫似乎意识到他毫无防卫能力,于是和五个同类跳下来啄食他的身体。很快,更多的秃鹫飞过来,一只大鸟开始啄他的眼睛。他实际是被惊吓致死。而她今生的恐惧恰恰发生在27岁那年。
在回溯结束前,芭芭拉释放了她前世今生的恐惧。但她很想知道她为什么有这样惨痛的经历。于是贾梅森医生又使她进入回溯状态,她回到了宗教裁判所时代的法国,那一世她是一名男狱卒,负责酷刑折磨所谓的教堂的敌人。他的拿手好戏是把受害者的眼睛抠出来。这个案例应该成为劳教所和监狱里的干警们的前车之鉴。他们所做的一切将来都会反馈(报应)到他们自己的身上。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暗室之过,神目如电!
在贾梅森(JAMEISON)的一个案例中,受试者的前世是一位贵妇人,当她乘坐华丽的马车招摇过市时,她对路边的乞丐非常鄙夷,觉得他们不配活在世上。可是在下一世,她自己成了一个乞丐,而且还是个傻子,连乞讨都不会。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有地位有本事,自高自大,追名逐利,其实,“前门种瓜人,昔日东凌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贾梅森医生本人曾在一个前世迫害过相信轮回的人,结果在这一世,他常常被一些基督徒抨击。
当然,这些前世的回忆都是悲惨的故事,因为病人要找到其问题的宿世根源,而这根源一定是病人承负了千百年的伤痕。其实,人世并不只是苦难,有些人的一生充满了草长莺飞、轻歌漫舞。释放前世的痛苦可以抚平今生的伤痕和迷惘,同样,经历前世的美好和友爱也会慰籍今生的愁魄与离魂。比如在贾梅森医生的 另一个案例中,一位女士非常怀念去世的丈夫,希望能在前世找到他。在入定下,她让“更高的自我”把她带回她和丈夫在一起的最早的一个前世。可是,当她回溯到那一世时,她大失所望,那时他的丈夫是如此丑陋,因为那是一个史前的穴居时代,和她所期盼的风花雪月相去甚远。可是当她经历这一世时,他的丈夫给她带回猎物,拨开她的头发抓虱子,把她从猛兽的嘴里救出来,她渐渐感到他和丈夫之间深深的关爱。她也很欣慰地被更高的自我所告知,她和丈夫在来世中还会相偶。
贾梅森在书中经常提到“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第八识)知道我们自己累世的宿缘,也知道今生将要发生的一切。也许人有在迷中的这一面,也有在迷外的明白的一面。也许人的自我分为诸多层次,具有不同的智慧。也许人的神识不只一个(共有八识),有的不在迷中。正是:
浮生若梦定中观,方解前生后世缘。千年悲欢一长卷,沧桑阅尽已释然。
三
在前世回溯的研究中,学术气最浓的大概是海伦·沃穆巴赫(HELENWAMBACH)博士的《重历往世》一书。在这本书里,沃穆巴赫博士对她收集的一千个前世回溯的案例主人公的性别、经济境况、出生地、人种、穿戴、吃饭用具、食物等各方面情况做了系统的分析,发现和人类历史非常相符,绝非幻想或杜撰所能达到的真实。
以上这些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于前世的回溯上,而对于转世之间的状态则涉入不深。周·维顿(JOEL WHITTON)博士和周·费舍(JOEFISHER)在1986年发表的《转世间隔的生活》一书记录了维顿博士对转世之间的精神世界的历时十年的研究,但仍给人一种雾里看花之感。不过这本书记录的几个案例文笔流畅,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生命对千年因果的解读。其中一个案例的主人公对古维京语和古近东文字的回忆,以及之后语言专家对这两种早已不用的语言的鉴定令人印象深刻。
对转世之间的精神世界的研究最为深入和全面的当属迈克.牛顿(MICHEALNEWTON)博士。和维斯博士的经历很类似,牛顿博士也是在为患者治疗时偶然因为一个不确切的指令把患者推入前世,开始了对前世疗法的探索。之后,又一个幸运的不确切指令使他发现了更为广大的领域。为牛顿开启了这扇门的是一位中年女性。这位妇女感到非常的孤独和寂寞,当她结束了对前世的回忆后,牛顿医师告诉她回到她失去伴侣的根源,他还问她,她是否有一群朋友使她非常想念。突然,这个女子开始哭泣。当牛顿询问时,她哭诉:“我想念我们群体的一些朋友,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个世上这么孤独。”牛顿很迷惑,就问她,她的群体在哪里。她答道:“在我的永久的家里,我正在看着他们!”
无意之中,这位女士的意识滑入了彼岸的精神故乡,见到了自己所属群体中的生生世世的伴侣。从此之后,牛顿开始了对彼岸世界的研究。他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使受试者回归彼岸的引导和提问的方法,他也发现使受试者回到彼岸远比回忆前世更为重要。牛顿的受试者中有非常虔诚的教徒,也有无神论者,但大部份人居于中间,有着五花八门的人生哲学。但令牛顿惊异的是当受试者进入彼岸的另外空间时,他们所描述的现象非常的一致,一些人甚至使用同样的词汇。当然,案例的积累艰难而缓慢,但经过十年的研究,牛顿博士最终得出一个彼岸的模型。在这十年里,牛顿从未向公众透露他的发现,同时不接触任何有关玄学的书籍,以避免对自己的观点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在这一点上,他和贾梅森医师很相似。
牛顿的近300页的书《性灵之旅》发表在1994年,这本书基本上是以先后顺 序描述人的元神在离开尘世到下一次转生的经历,其中很多篇幅是牛顿和入定中的受试者的对话。七年之后,在读者的要求下,牛顿发表了第二本书《性灵归宿》,这本400页的书记录了更多的细节,其中的一些受试者是慕名而来解决一些人生困惑的人,他们的层次比起第一本书中的患者一般来说要高一些。
当然,彼岸世界相对于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是形而上的存在,其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与我们物质世界截然不同,牛顿的受试者的描述应该被理解为是他们的现实意识对彼岸经验的诠释。对他们来说,彼岸的另外空间才是他们永久的精神故乡,他们脱掉肉身,回归故里,就如同一个潜入深水捞珍珠的人浮上水面,脱去厚重的潜水服,终于又见到阳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在他们的描述中,精神世界是一个极为广大而美妙的空间,纤尘不染,光彩夺目。我们把它叫做“精神”世界只不过是相对我们“物质”世界而言,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精神世界是更高能量、更为真实和本质的物质世界。生命在其中感到如释重负的解脱和安祥,没有重力,随意飘飞。人的元神是一团放射着智慧之光的能量,又可以变化成在世间的形像。元神之间可以把思维和图像传感到对方的意识里。不再被俗世的浮华所困扰的生命如赤子般纯真和幽默,互相之间充满了友爱。
生命分属于不同的群体,他们群体转生,在一世又一世中长相左右。对每一个人来说,他的群体的伙伴在他的人生中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如夫妻、亲子、兄弟、朋友、仇敌等。当然,他们和附近的群体也会有各种缘份。在所有的缘份中,夫妻之缘可能是最重要的,人们的配偶常常是自己群体中非常亲近的人,尽管在尘世的迷中,我们有可能“枉自嗟呀、空劳牵挂”。在牛顿的受试者中,一对现世的夫妻曾生活在古罗马,当时那位女子是一个女奴,为角斗士们做饭,她深爱着其中的一个人。在他死于角斗的前一天晚上,他对她说:我永远爱你。地老天荒的爱情梦圆今生。中国的故事中也常有“生生世世为夫妻”的誓词,其实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生命离开人世后回到精神家园,发现自己在红尘中念念不忘的过世亲友原来都在这里,重温旧梦,自然欢愉无限。元神可以分身,就如同全息相片,甚至可以转生成不同的红尘中人,同时经历几个人生,虽然这种方式很罕见。转生时,元神的一部份能量还留在彼岸,所以当一个人回去时,可能看到自己三十年前去世的母亲,尽管她已经开始了下一世。
有的人不能立即回到自己的群体,因为他们在凡世曾做过邪恶的事情,致使他们的能量被毁坏,他们的身体是黑黑的。他们会被送到一个类似急救所的地方,在那里他们的能量被调整,远远望去,那里象一个黑色的海。但在这之后,他们的罪过不会被赦免,他们很可能会被立即送回地球,成为同样暴行的受害者。生命在精神世界里,都绝对的诚实,不会为自己的恶行找任何借口,因为一切都历历在目,没有找藉口的任何余地。所有的过错,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必须在下世偿还。有的人在凡世的暴行可能同时伤害了很多人,那么他不得不分几世遭受同样的痛苦。
有的人在经历极为艰难的一世后,也会选择暂时不与自己的群体欢聚,而是在专人的帮助下慢慢恢复。一位受试者在前世是一个抵抗法国殖民者的摩洛哥战士。他于1934年被俘,之后从亚特拉斯山被押到撒哈拉沙漠,在那里他被酷刑逼供,但他宁死不透露任何信息。之后他被架在地上,在烈日中慢慢死去。这个坚强不屈的灵魂具有较高的精神层次,但他过于自信,在转世时只带去自己50%的能量,虽然他知道这一世将是多么的艰难。他回来后,独处了大概相当于25到50地球年以慢慢收回自己的能量。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坚强的灵魂选择苦难并不是为了偿还前世的过错,而是为了在世间完成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这个生命虽然只带去部份能量,但历尽酷刑坚强不屈,令人钦佩。
谈到能量,牛顿还用很多篇幅描述了一个有意义的现象,在另外空间,人的 能量具有颜色,标志着精神觉悟的层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依次递增,黄色以上的生命就可以成为其他人的辅导。人的觉悟层次不完全与转生的次数相关,牛顿有一个患者经过了4000年的往世才终于去掉了妒忌心。牛顿还强调,在精神世界里,生命虽有等级层次,但这个结构非常和谐,充满了爱,和地球上的阶级和政治斗争完全不同。很多人相信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在地球上几乎是一个公理,很多人因此成为反权威者。但牛顿的受试者发现在精神世界到处是诚实和自由,高层生命对低层充满了慈悲和宽容,并受到后者的爱戴和尊敬。
在精神乐园与伙伴们欢聚后,生命会来到几位长者面前,这些长者是牛顿的受试者所能接触到的最高的层次,他们的能量呈紫色。生命对辅导自己的人感到很亲近,而对于这些长者则充满了尊敬,有时甚至好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小学生来到校长办公室。这些长者会告诉他哪里做得很好,哪里做错了,并如何在下一世弥补。在一个案例中,一位长者对受试者提到他刚刚经历的一世中的公共汽车站事件。这个受试者大惑不解,后来一位长者把一幅图像打到他的意识里,他才想起这件事。那一天他正急匆匆地赶往办公室,这时他听到一位妇女在公共汽车站轻轻地哭泣。当时是大萧条时期,人们都很绝望。于是他停下来,一时冲动之下,他坐在她身边搂着她试图安慰她。几分钟之后他离开了,从此再也没见到这位妇女。这位受试者说:真是奇怪,我一辈子给慈善事业捐款,但这些长者只对这件小事感兴趣。其实,在这件小事中他发自内心的善良不亚于一生的捐款。我们也看到人一生的善恶事无巨细都被记录在案。
当接近转生的时候,生命会到一个巨大的宿命圆环中选择人身。在这里,他可以在环形全景屏幕上看到一部份未来的景象,甚至可以使自己的一部份能量进入未来景象中的人身进行体验。一位音乐家描述了他这次转世前在圆环中看到纽约,并进入其中亲身感受未来的情景。人们常常自愿地选择不完美的人身和艰难的人生,以偿还过去的业债或在逆境中更好地提高自己。做出选择之后,生命会被送到一个圆形的演播厅里,和自己下一个人生中重要的人物一起预演来世的一些重要事件,尤其是我们的配偶进入我们人生的时刻。对于寻找配偶,古时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能事情不太复杂。可是在现代社会,在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找到我们的另一半可能要费些周折,尤其是人们常常被外在的功利和虚荣所左右,过于相信所谓理性的算计,而忽视自己心灵的直觉,从而可能和要找的人失之交臂。一位受试者描述在大厅中心的演播者告诉他在来到这世前应该记住的一些信号,就如同我们人生旅途上的路标。其中最重要的信号就是美琳达(MELINDA)的笑声以及他们第一次跳舞时她的香水味,当然还有她的眼睛──美琳达是他今生的妻子。美琳达则需要记住他的大耳朵,和跳舞时他踩了她的脚,以及他们相拥共舞时的感觉。他和美琳达在幼年时并不相识,他在爱荷华,而美琳达在加州。他差一点和高中时的女友结婚,但他们举家西迁,他在姐姐的劝说下一同离开。后来他和美琳达在一次舞会上相识。这位男士很笨拙,不喜欢跳舞,当时他刚来到加州,不认识任何人。但那天他突然产生了去舞会的想法。在入定中,他意识到是他的辅导当了一次月下老人,把这一想法打入他的脑海。接下来的故事当然是一见钟情的俗套,恕不赘述。
在精神世界里,生命会与伙伴和辅导讨论以前人生中的种种经验教训,他们还会到类似图书馆的地方进一步学习。在一个案例中,艾米(AMY)从一个英国的小村子回到精神故乡,她自杀于1860年。当时16岁的她已怀孕两个月,可是她的未婚夫在修理房屋时从楼顶掉下来死亡,绝望的艾米跳进了池塘。在精神世界里,她发现自己在图书馆里,一位穿着白色长袍的老人拿着几轴画卷一边摇头一边走了过来,他对艾米说:你回来的太早了。在精神世界里,自杀被认为是一种很大的过错。艾米也知道,可是入定中的她有些焦躁,过了一会儿她愤愤不平地说:“我真想用他的破卷轴敲他的脑袋。我告诉他:有本事你下去试一下我的一 生!”老人的脸色变得柔和,离开了房间。艾米以为老人想让她自己平静一会。可是老人又回来了,拿着另外一本书。翻开书中的一页,艾米在屏幕中看到老人当时是位年轻人,在古罗马的斗兽场里,他被狮子撕裂开,因为他不肯背弃自己的信仰。之后老人放下自己的生命之书,打开了艾米的书。书中显现出如果艾米不自杀,她的生命的几种可能的走向,有的结局其实是很不错的。从这个案例我们看出,常人的生命安排并非一成不变,有可能因为我们的自由意志发生一些改变。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位老人坚强不屈的历史使他能更令人信服地指导艾米在逆境中不要放弃。
牛顿博士的受试者曾回忆在另外空间学习创造和改进一些低等生物和迷你星系的能力,和在其它非物质空间转生的感受,以及通过宿命通功能看到另外星球的黄绿色人种所开创的文明的衰亡过程。当然,在精神世界里,“尊德性”远比“道问学”重要,这些技能和细节无关宏旨,本文不再赘述。
在结束对牛顿博士和其他研究者的回顾前,笔者想指出,这些研究者大都意识到,受试者在入定中的所见所知是被高层空间的生命所控制的。如果高层生命刻意隔绝某些信息,那么研究者无论如何努力也没有办法获得。为什么高层生命决定在近30年来向人类透露这些秘密呢?这背后有什么深刻的原因吗?
结 语
本文所回顾的只是转世研究领域的一小部份,笔者因工作较忙,没有时间做更多的阅读。与转世相关的一些现象,如濒死经验、离体经验、遥视功能、宿命通功能等,笔者也无暇在本文中讨论。
我们生活在科学昌明的年代,当然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研究,笔者也欢迎读者从各个角度提出质疑,毕竟科学是不断证伪的过程。现代科学认为物理现象最终严格服从一组方程式,然后原则上可以推出一切化学现象,继而生物现象、神经现象、社会现象。按照这种说法,所有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都是不可能的。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尤其是下篇的内容,是现代物理学和其它学科无法解释的,那么是否可以说,这些现象都是无稽之谈呢?
虽然物理学家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被一组方程式严格地驱动,但是我们目前距离这个“万象理论”(THEORY OFEVERYTHING)还相去甚远。即使我们最终找到一组方程式把引力、弱电力、强核力、弱作用力都统一起来,我们仍然无法排除其它的物质和力的存在的可能性。当然,我们也许会从数学对称性等原则论证这组方程不可避免、涵盖一切,但这一点应该是相对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和麦克思韦的电磁学已经非常优美,但它们只是更加优美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电动力学的特例。所以笔者不认为现代物理学可以否定高层境界的存在。相反,近期的超弦和膜世界理论已经指出另外空间存在的必要性。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很多学者认为意识和心理现象不过是神经网络的运行,比如我们对颜色的感知来源于视网膜的三种感光细胞对光谱的线性分解。但这只是个对应关系,而非等同关系。生命在另外空间仍然可以有对颜色的感知,但它对应的可能是另外的物理与神经运动。从这个角度来讲,生命的感知可以超越我们肉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存在。很有可能,我们这个空间的大脑神经网络的计算是为了把我们肉体感官获得的数据翻译成能被我们的元神所接受的信息。如果没有肉体束缚,我们的元神也许能够直接获得包括这些信息在内的更多更本质的信息。从这一点上说,我们的肉体感官未尝不是对元神的局限。
如果转世是真的,那么我们这个空间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舞台,我们则“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这个舞台的氛围是如此的逼真,当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呼吸了第一口空气时,就彻底进入了角色,忘记了真实的自我,忘记了更本质的现实。可是我们在这个舞台上的举手投足其实都是真实自我的折射,那么我们所表演的一切都将成为真实自我的经验、教训,真实自我将对我们所做的一 切负责。如果这个舞台不够迷幻,如果演员进入角色不够彻底,那么这个舞台就失去了意义,真实自我就无从得到他应该获得的智慧。为了使这个舞台足够迷幻,我们的物质世界必须在人能观测到的有限的范围内自动地运转,只有这样才能隐藏高层精神境界的一切痕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关于前世和彼岸的记忆都被封存的缘故。这就如同一个学生在做习题时,他不能预先知道答案,他必须在迷茫不解中求索,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
既然我们这个舞台应该是个巨大的谜团,那么为什么还允许这些研究者在这个舞台上透露一部份谜底呢?为什么还允许他们对我们说:嗨,其实你在一出大戏之中。其实,尽管他们这么说,也不一定有太多的人相信,所以谜还是谜。而对于认真倾听他们言语的一部份人,也许会将信将疑地把这出戏演得更完满些。也许这种提醒本身也是这出戏的脚本中的一部份,其背后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这些研究者的工作对我们的文化有着很大的贡献,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其精神层次的局限性。他们通过受试者的心灵之眼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层次和一定范围的现象,而且这些现象又经过了受试者今生的文化背景的过滤和翻译,所以根据这些现象做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比如受试者都没有经历过地狱,于是有的研究者说没有地狱。这就如同问:没来的人请举手。还有,因为元神在母亲怀孕阶段可以自由出入肉身,并没有彻底和肉身合二为一,有的研究者认为堕胎是可以的。这个结论也站不住脚。即使没有元神,肉身本身也是生命。其实,除了元神和肉身之外,一个人可能还有其它的生命在轮回之中,如中国民间道家所说的三魂七魄,佛家也提到诸多的神识。
现代西方轮回科学研究方兴未艾
你是否在寻找真实可信而又曲折离奇的灵异故事?你是否想窥视生死和轮回的宇宙奥秘?相信下面这些真实感人的事件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
当今很多中国人认为轮回是一种迷信,也有人因为无法证实而半信半疑。可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在不断证明轮回现象的存在。仅西方科学家已经有数以万计的轮回记忆案例,而且大部分已经被调查结果证实。
此文是想要通过这些奇妙又真实的经历,展现一些常人无法了解的灵性知识,比如今生亲友在前生的神奇缘分、在住胎和出生时的感觉、死亡的感觉、在古代甚至外星的真实生活、宇宙中更高级的智慧生命对人类的启示,以及催眠回溯前世的详细技巧等等,所以篇幅也许会较长,但绝对有振奋人心的收获。
凡是了解轮回理论和案例的人,即使还不相信有轮回,但在大量确凿的证据和事实面前也绝对不敢指责轮回是“迷信”。
此文并非宣传佛教或某类轮回理论,绝大多数案例的当事人也绝非佛教徒,但这些事实经验是超越宗教和某类理论的,任何人都可以从这些经历中得到有价值的思考。
人们觉得轮回理论可笑的理由通常是:人为什么越来越多,多出来的人的灵魂从哪里来?
有这种疑问的人显然不懂什么叫轮回,他们以为轮回只限于人。只要了解一点轮回常识的人都可以回答他们的问题----宇宙中无数形态和数量的生命都 在互相转生,几十亿地球人不过是是沧海一粟罢了。确实有不少不信轮回或者无神论者回忆自己前世是各种生物甚至外星生物的例子呢。
其实我们的性格习性,疾病缺陷、兴趣嗜好、周围的亲朋好友,甚至身体上的胎记等等,都和我们的前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构成一种无形而奇妙的缘份。很多久治不愈的疾病和缺陷通过回溯前世而迅速消除。换言之,轮回研究是一把打开宇宙通道、开启生命宝藏的金钥匙,抛弃还是获取就看你自己的态度。
如果轮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轮回研究就是科学范畴,值得人们去科学的探索研究,找出背后的规律。科学要发展,就必须面对未知现象和领域。而轮回研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有无轮回这个简单的答案,而是涉及到很多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同时也给医学、心理学、历史、天文学等等学科带来极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去亚玛逊或港台等境外综合网络书店,就能看到许多前世经历的科学研究书籍。比较驰名的就有数十种。虽然大多数都没翻译成中文,不过我也收集了几十万字的相关研究案例。
西方科学家记载的轮回案例数以万计,其中大部分案件已经被多方调查的各种证据证实。在科学发达和基督教盛行的欧美,轮回现象也已经成为很多人可以接受的客观事实,1994年的调查就显示27%的美国人相信轮回转世。
如果说这些案例伪造或不存在,根据已证明的证据反对者完全可以去调查取证来证伪,可是为何没有反对者肯来证伪这些案例?
我们都能理解国内环境下不太可能有人敢研究和发表相关论著,但在国内一些心理论坛上曾看到有人讨论此现象,有的人认为应该科学理性的面对现象,但有著名学者声称:“轮回记忆无法证实,所以不能科学研究,也不能成为科学承认的事实。“企图以此否定轮回现象的存在,阻止相关研究。
这是很可笑的借口,只要认真分析调查,轮回案例是完全可以科学证实/证伪的。
这里引用台湾著名医师陈胜英的一段话:
(陈胜英医师历任美国田纳西棉花市荣民总院主治医师、密西根圣约瑟医院及梅西医院精神科主任、加州诺瓦克大都会医院急诊部主任,以及南加州大学临床副教授等。由于临床发现,开始研究轮回记忆现象,著有不少相关书籍。)
我曾认为轮回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迷信,自己的宗教信仰也无法容纳这种观念,但从我的病人身上得到太多的例证。呼吁大家要正视前世记忆的现象,无非是要表明一种医者的良心,希望大家认真地去探讨这个论说的可能与可信性。
对于前世这个课题所采取的态度可分几类:
1、坚决反对,包括一些学术界及基督教界的人士。
2、不反对也不赞成,任其自然,持开放观点的人大多采取此种态度。
3、赞成或不反对,但也不支持,许多学界人士多是如此。
4、不预设立场,愿意去研究和尝试。
5、极欲亲身一试,比较积极或想尝试的人就会有这个态度。
坦白说,坚决反对前世观点的人,所占比例最少,但他们的理由却很充分,卫道 卫教卫学术,害怕前世轮回之说会搅乱了现代人的观念,动摇了马列主义学说,腐蚀对科学的信念,误导人们进入错误的思考领域,或引导人们排斥科学对人类知识的垄断与威权。
这些顾虑是多余的,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前世催眠的报导,都是极平实和理性的资料,并且根据实地发生的情形而做的。就是说,大家都只是根据实际发生的事实在做分析与报导。这种事实的报导,并没有违背任何科学精神;我们所发现到的真相也与所有宗教上的真理相吻合;而且这些报道对于维护现世人间的伦理道德亦有相当积极的正面作用。
我想,不管是反对或赞成前世轮回观念的人,都可以很理性地互相包容与沟通,坦然面对事实和真理,不必为反对而反对,开展浪费时间、毫无意义的意识形态争辩。
读者如果仔细分析许多被证实的案例,都应该确信前世记忆的可证实性。只是目前多数学者还是出于各种自身的原因,采用一种保守的态度来否认这种客观现象,甚至盲目的排斥这种现象和相关理论。
科学是开放求实的,必然会研究和探索客观存在的现象,发现其背后的真相。无数历史教训证明:卫道士们无理的狡辩或者学者回避现象问题,都会被发展的潮流淘汰。对未知领域的科学理性探索必然揭开更多的宇宙奥秘。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方学者公开讨论自己的前世研究和发现就是一种历史潮流。
一、现代西方轮回科学研究回顾
(限于篇幅,只列举转世研究中成果卓著、受到普遍肯定的少数研究者的名字。排列次序基本按出书的年代,时间到上一世纪末为止。)
公元1882年,一些学者和精神团体的主要成员在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性的“心灵研究协会”(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调查、披露或者记实性地描述那些表明人死之后尚有生命存在的现象。
在1882到1930年间,该协会在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研究者发现了一些个人回忆往世生平的案例,其中有些经过了长期调查印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种根据个人回忆往世生平,再经研究者调查、印证的方法,是一种“传统方法”;另一类研究方法要用到催眠疗法。法国最有名的特异现象研究者之一戴·罗沙(Col.Albert de Rochas),首次系统地运用催眠法把研究对象带回到往世的记忆中,并发现,哪怕催眠对象对轮回转世毫无兴趣,他们仍然能记起往世的生平。他在1905年的文章中总结了自己的发现。
1956年,莫雷·伯恩斯坦(Morey Bernstein)的名著《搜寻布莱蒂·墨菲》(The Search for Bridey Murphy)出版了。此书以作者自己所做的一个催眠案例,把美国以至世界的广大读者和研究者带入轮回转世的概念和催眠回归疗法扭结的巨大旋涡中,为西方现代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吹响了进军号,为行将到来的轮回研究的高潮筑起一座宽广的舞台。
1960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著名精神病学家伊安·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教授在美国心灵研究协会的杂志上发表了令人大开眼界的获奖文章“往世回忆的证据”。此文被誉为现代西方轮回研究的序幕。从此以后,史蒂文森教授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轮回转世的研究中。在迄今为止的四十多年中,他已经从世界各 地收集到2600个案例,发表了十本专著和几十篇学术论文,其中许多被研究者引为经典。他使用传统方法做研究,但任一类型的研究者都会引用他的著作和文章,特别是《二十案例示轮回》(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和《记得前世的儿童》(Children Who Remember Previous Lives)。他以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突出的学术地位赢得了整个社会对轮回转世研究的前所未有的尊重。
催眠回归(Hypnotic Regression)方法正式被学者广泛用于轮回研究始于1967年凯尔塞(Denys Kelsey)和其妻格兰特(Joan Grant)合著的《多生多世》(Many Lifetimes)一书。著名的治疗学家凯尔塞是英国皇家医学院成员,他和具有卓越超常能力的妻子从不同角度密切合作,共同奠定了使用催眠回归研究轮回转世的基础。后来的“往世疗法”(Past-life Therapy)包含了催眠回归中使用轮回概念的那一部份以及另一部份不使用催眠术、只用轮回概念的治疗方法。
在比较受人注目的研究者中,瓦姆巴赫博士(Helen Wambach)不是每次催眠一个人,而是对一个讲习班的几十个人同时催眠,从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料中总结规律,抽出与转世概念有关的某些结论;内瑟顿博士(Morris Netherton)在《往世疗法》(Past Lives Therapy)书中介绍了不涉及催眠术的方法,强调使用病人自述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词句;法沃尔博士(Edith Fiore)在自己的病案中细分出与转世有关的“附体”案例,并发展出一套妥善处理附体的治疗方法;罗戈(D.Scott Rogo)对1985年以前的西方轮回转世研究作了一个综合性的评述,以严厉而客观的态度和深入细致的观察,指出了研究者和反对者之间某些争论的本质;魏顿博士(Joel Whitton)比较早注意到中阴期生命现象以及不学自会的外语能力的重要性并作了这两方面的研究;伍尔杰博士(Roger J.Woolger)学术兴趣广泛,特别在荣格(Carl G.Jung)心理学方面有深厚基础,对转世的研究有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想方法。
二、西方轮回研究书籍简介
在过去30年来,西方医学界人士对轮回转世这一现象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有很多书籍出版。本系列文章将与朋友们分享这些研究者的发现。
《往世疗法》(1978年)
(Morris Netherton, Ph.D.and Nancy Shiffrin, Past Lives Therapy, William Morrow & Company, Inc., N.Y., 1978.)
直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为止,大部份中国人还是相信轮回的。特别是信仰佛教和道教的人,不但相信轮回,而且许多人都知道一些具体而真实的转世的例子。许多大陆中国人不相信轮回是在1949年以后。政府通过政策和行政手段,把宗教中的理论一概斥之为”精神鸦片“,戴上”反科学“的帽子,对相信的人施加压力或者”引导“,甚至加以迫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就比较难相信任何与宗教有关的理论了。
西方对轮回的态度经过了一个冷而复热的过程。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不仅知道轮回转世的事实,而且终身都在向人们讲述这一真理。西方基督徒本来也是相信轮回的。基督教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圣经》学者奥利金(Origen)就是轮回现象的积极宣传者。但在公元553年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滥用王权地反对和 排斥,连他主张的轮回也一并受到王权的压制,以后的很多基督徒便逐渐地”忘记"了自己轮回的历史。虽然历史上一直有理论家和社会名流在提醒人们记住轮回这一至关重要的事实,但直到上一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西方人中相信和关注轮回理论的人是在逐渐地减少。
现代西方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轮回转世,并且相信这一事实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这归功于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和医学家在轮回转世研究中的不懈努力。在这些医学家中,内瑟顿博士是使用往世疗法进行轮回转世研究的最重要的先驱者之一。
往世疗法有着简单而健全的原则。虽然它的神奇疗效使得许多人难于理解甚至进而怀疑,但除了把轮回转世这一事实作为它的基本假设之外,它与神秘学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对不相信轮回转世的病人也有同样的疗效。往世疗法的另一个基本假设是无意识心理(unconscious mind)的存在,这也是许多其它精神疗法(psychotherapy)都采用的假设。往世疗法认为前世(以至多世)的事件也象今世的事件一样,对病人的言行要产生影响,因为那些事件与今世的事件一样清晰地记录在无意识心理中。往世疗法就是要帮助病人重新体验以往的恐惧、悲伤等痛苦,从而让病人从那种痛苦中“脱离”出来,达到治愈今世疾病的目的。
内瑟顿博士和雪弗林女士合着的《往世疗法》出版于1978年,是内瑟顿博士在自己十年往世疗法实践的基础上,向人们正式介绍往世疗法的专着,对于后来使用此法进行轮回转世研究的研究者以及使用此法治病的医师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书共有四部份。第一部份:找到往世。作者用实例解释了往世疗法的操作过程,明确解释了这一疗法的四个关键步骤;第二部份:十个病史资料。这些病史是用来演示往世疗法的各种治疗细节以及治疗效果的;第三部份:生命的轮转。作者根据自己十年的经验和研究,探讨了往世疗法中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几乎每一次治疗都会遇到的人生中三个特殊的时期:在子宫内的生活、出生时的体验以及死亡时的体验。作者简述了西方人对轮回转世的一般态度以及研究现状,一再谦逊地声明自己的工作说不上科学实验,也没有作任何有条理的研究,但作者在这一部份提供了好些他自己作的病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书的最后,作者解答了十二个经常问到的问题并对全书作了一个简短的结论。
在谈到轮回转世时,作者说,“我明白,我是在担着得罪许多人而让另外许多人不相信的风险。”许多西方人对于科学的疗法还要用转世的概念来处理,实在难以接受。作者说,“尽管西方人觉得奇怪,轮回转世却是九亿印度教、佛教等待教徒的主流哲学。对这些人来讲,生命轮回转世是一个事实。”作者一再明确地表示,他相信轮回转世确实存在,但他的相信不是来自宗教,而是来自自己的观察和逻辑推理,基于自己经手的案例和独立的研究。他觉得转世的理论最符合逻辑地解释了他所遇到的现象。
《全息宇宙》(1991年)
“当他凝望四周,房间变得恍惚,久远的过去的景象浮现出来。突然他仿佛置身于一座皇宫的庭院中,在他面前是一位美丽白皙的女子„„ 他还可以快速浏览这个女子的一生,宛如看一部电影。” 这是迈可.坦博特(MICHAEL TALBOT)发表于1991年的《全息宇宙》一书中所描述的波兰特异功能者奥所维奇(OSSOWIECKI)超越时空的解读,当时是1935年2月 14日,当拿到一小片人脚的化石后,他看到了上述的景象。
华沙大学著名学者庞尼亚妥斯基(PONIATOWSKI)教授曾经用各种石器和燧石等出土文物对奥所维奇的功能进行测试。奥所维奇拿到这些文物后,可以超越时空,看到与文物有关的场景,他对文物的年龄、文化渊源和地理位置的描述和庞尼亚妥斯基在笔记本上记录的专家鉴定相符,仅有的几次不符都是因为教授的笔记有误,而奥所维奇则是正确的。有一次,教授给了奥所维奇一片麦格德林(MAGDALENIAN)文化的石器,这个石器时代的文化曾经在公元前一万到一万五千年活跃于法国一带。奥所维奇告诉教授说那时的女人有着很复杂的发型。这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后来出土的雕像显示奥所维奇是对的。在整个测验过程中,奥所维奇提供了100多条这类信息,那些细节乍看起来和已知的史实不符,但后来都被证实是准确的。
《全息宇宙》还记录了另外一个类似的例子。多伦多大学人类学教授、加拿大考古学会的发起副主席易默生(EMERSON)曾和一位叫麦可幕兰(MCMULLEN)的特异功能者合作进行考古发掘。和所有受过正规训练的学者一样,易默生教授开始的时候很怀疑麦可幕兰回顾古老过去的能力,但通过与后者的合作,他对这种能力深信不疑,并在1973年的加拿大考古学者的一个年会上讲述了他们的合作经历。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人不仅可以看到过去,还可以看到未来。《全息宇宙》记录了荷兰特异功能者克洛斯特(CROISET)回首过去、展望将来的事迹。欧美的很多研究者对他进行了严格的“座椅测验”。实验者首先从一个即将召开公共集会的大厅中随机地挑选一张椅子,这个大厅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而且座位是不被参加集会的人预定的。实验者不告诉克洛斯特这个大厅的名字和位置,也不透露这个公共集会的性质,只是问克洛斯特什么人将会坐在那个座位上。在25年的时间里,克洛斯特被测试过许多次,几乎每次他都可以对将要坐在指定座位的人的性别、面容、衣着、职业、甚至这个人过去的事件给出准确的预测。
比如在1969年的1月6日,科罗拉多大学的艾森伯得(EISENBUD)教授对克洛斯特进行了测试。他告诉克洛斯特他选择了一个即将发生在1969年1月23日的一个集会中的一个座位。当时远在荷兰的克洛斯特告诉艾森伯得教授说,将要坐在那个座位的人是个身高5尺9寸的男子,他的黑发向后梳过去,镶一颗金牙,他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工作,有时他的工作服会染上绿色的化学物质。这个预测后来被证实了。
古巴出生的特异功能者考德鲁(CORDERO)预测未来的能力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具有了。当时他看到了即将发生的共产主义者夺取政权的情景。“我告诉我的家人,共产党将占据古巴,家人不得不离开,很多亲戚会被枪杀。我实际上看到亲戚们被枪杀。我能闻到那种味道并听到枪声。我觉得我就在当时的环境中。我可以听到人们说话,但他们听不到我也看不到我。我好像是在时间中穿行。”考德鲁说,当他看到未来时,就如同在他的头脑中看一场电影。
伊安·史蒂文森:《轮回转世与生物学--于此相逢》(1997年)
Ian Stevenson, M.D., 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 Paeger Publishers, 1997.经过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和医学家的努力,西方人相信轮回转世这一事 实的人数一直在不断地回升。根据几次盖洛普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现代西方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轮回转世,并且相信这一事实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回升。这要归功于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和医学家在轮回转世研究中的不懈努力。而在这些科学家中,史蒂文森教授是一个公认的杰出代表。自1961年以来,史蒂文森教授便不知疲倦地奔波于世界各地,收集、整理和验证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轮回案例,迄今已有40个年头,收集到的案例已有2600个。
《轮回转世与生物学--于此相逢》是史蒂文森教授在同年出版的两卷医学巨著《轮回转世与生物学:胎记和先天缺陷的病因》一书的缩略本。原书两卷内共含225个详细的案例以及大量的文件、参考资料、表格和脚注等。本书只收了其中112个案例的摘要性介绍,篇幅只稍多于原书的十分之一。对于不想了解案例细节或作研究的广大读者来说,本书远比原书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只花费十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就能对原书浩瀚内容获得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本书作者也希望有研究能力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进而产生研读原书的兴趣。
史蒂文森教授1961年去斯里兰卡和阿拉斯加调查过三个与胎记和先天缺陷有关的案例。几年后,他便计划从收集到的众多案例中编写一本研究这类案例的专着。这一想法是基于他对这类案例特殊重要性的逐渐认识:首先,比起轮回案例研究中的任何其他证据来,胎记和先天缺陷是更直观、更客观、任何假设都抹煞不了、甚至时间都洗不掉的有力证明。证人的证词可因记忆不牢而出错或者几位证人说法不一而失效,但胎记和先天缺陷没有这些问题;其次,已经离开前世身体的灵魂可以把前世身体上的极其特殊的伤残缺陷带到今生的身体上,并在完全相同的部位明白无误地显现出来。而且这类例子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堆,反对者有何话说?再者,这类案例为当代医学中一类疑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解释。观察发现,成年人平均每人有15个胎记。除了家族史可解释同一位置的遗传性胎记外,对于为什么一个人会在身体某一特定部位有胎记,至今没有任何合理解释。现代医学为先天缺陷确认了三个原因:基因的因素,某些病毒性感染,以及某些化学药品(如萨立多胺和酒精)的影响。但这些再加上其他可能的原因,也只包括了不到一半的先天缺陷。至于为什么这人有而其他人没有,为什么偏偏在那个部位有,也和胎记一样没法解释。轮回转世的基本原理加上本书案例研究的特殊结果,为这一类疑难问题提供了唯一合理的解释。
另外,作者还指出了记得前世的小孩普遍共有的四个特点以及与胎记和先天缺陷有关的案例中经常伴随的特殊现象。一些在轮回案例研究中普遍视为常识的现象,在现代科学中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恐惧症,怪癖,性反转,无端的恨与爱,直到小孩子在游戏中任何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比如一小孩在游戏中总把一根绳子拴在颈上,那是因为他前世上吊自杀的原因;一小孩经常把其他孩子叫做自己的学生,因为她前世的职业是教师。这些简单的结论不但解释了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中许多常见而又难以解释的现象,而且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捷径。
作者根据案例特点把全书案例分成了许多类。下面的故事梗概是“先天缺陷的极端情形”中的一个。
马茗芯1956年10月12日生于缅甸的一个乡村。其母怀她之前,其父披庭梦见一个熟人辛孟,说想转生到他家里来,当时他还不知辛孟已死。辛孟长期在外用卡车跑生意并缠上一个女人,其妻知道后于绝望中喝了电池酸液而死。
四、五年 后,辛孟于一桩拦劫凶杀案中丧命。据见过尸体的人说,辛孟双手的手指都被砍下来了。马茗芯五岁时开始谈到她前世的生活,回忆起前世曾被四个男人中的三个用刀杀死。当那些人向辛孟砍第一刀时,他用手去挡,手指被砍下。马茗芯确信辛孟的岳母雇人杀了辛孟为女儿报仇,因此与她关系一直不好。马茗芯年轻时曾在服装上表现男性化,有时在说话中使用阳性动词形式,并对自己是个女子表示抱怨。
《不学自会的语言--对特异外语能力的新研究》(1984年)
Ian Stevenson, M.D., Unlearned Language--New Studies in Xenoglossy,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1984.所谓特异外语能力(xenoglossy),就是没有经过常规方法的学习而具有的使用一种外语的能力。在轮回转世的研究中,有的孩子回忆起自己前世曾在另一个国家生活,并能在不同程度上记起前世使用过的外国语言。如能证明这个孩子在今世不可能通过常规方法学习这种语言,则这种案例就能为轮回转世的真实性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据。
在史蒂文森教授1966年出的《二十案例示轮回》中,他就已经在一些案例中提到了这种现象,并在该书引论的一条脚注里宣称他要出一本这方面的专着。但直到1974年,才出版了他在这一领域的第一本专着《特异外语能力--一个案例的回顾与报道》,记录了一个名叫詹森(Jensen)的美国人记起了前世曾在瑞典生活,并能在催眠状态下使用瑞典文。《不学自会的语言--对特异外语能力的新研究》是他在这方面的第二本专着,由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全书223页,包含两个案例。这两本书中的三个案例是迄今为止史蒂文森教授在这一专门领域里仅有的可以单独立案的案例,由此可见这类完整的案例是何等的稀少。(特别是考虑到他手上有二千多个案例!)
这类案例极其稀少的原因:首先,虽然每一个人都在转世中不断地轮回,但转生到另一个国家去的人却相对地要少得多。因为每一世的轮回都由前面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业力)而定。转生到哪里,与哪些人产生社会关系,都是围绕业力的平衡来安排的。如果你从来没有和外国人有过瓜葛,你转生到那里去干什么?只有那些卷入了“涉外事件”的人才有这种麻烦。尽管随着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多,卷入“涉外事件”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比起世界总人口来,仍然是少数或极少数;其次,当一个小孩的父母听到这个小孩说到自己前世的生活时,他们至少知道他说话的内容。如果他们相信轮回,就会把他当作一个案例来对待。但如果这个小孩是用一种他们完全不懂的语言在讲前世的事,他们不管信不信轮回都无法把这个案例发现出来;再其次,即使小孩说的单词和句子被父母发现是一种外语,要留下足够多的语言记录和证明也是很难的。小孩记起前世,多数在五岁以下。那个时候连自己的母语都还在发展中,要同时用好另一种语言谈何容易。其实,史蒂文森教授目前两本书中的三个案例都是成年人的偶然发现。成年人中能记起前世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还要刚好是转生到外国去的,这种机会就太小了。
本书两个案例中的第一个是美国人,前世的名字叫格雷琴(Gretchen)。其夫是基 督教循道公会的一个牧师,也是一个懂得一点“往世疗法”的业余催眠医生。1970年5月她背痛,其夫用催眠法给她治疗。进入催眠状态后,其夫问她,“你的背痛吗?”她竟出乎意料地用德语回答道“不”。从那以后,她便在催眠状态下越来越多地记起前世在德国某地的生活,并用德语讲述出来。她的德语不太流利,有些语法错误,但确实描述了许多往世的事情,特别是关系到宗教和家庭生活的细节。1973年本书作者去参与调查,夫妇俩很合作,教会曾出面干涉,后因其夫态度坚决而坚持下来。为了证实她确实没有通过常规方法学过德语,不但去她老家访查乡亲,还专程去了纽约作测谎仪实验。
第二个案例来自印度,她今生名叫乌塔拉(Uttara),前世名叫沙拉达(Sharada)。乌塔拉在一个私人医院里治病时碰到一个瑜珈师教人冥想。她学以后就开始记起自己的前世沙拉达在孟加拉国的生活。她无需催眠就能自由地进入“沙拉达状态”,然后就只讲孟加拉语,连衣着也改成孟加拉妇女的风格。她的孟加拉语很流利,讲出了许多往世生活的细节。并且,最重要的是,她往世在孟加拉国生活的地方和家庭都得到了调查和证实。她在乌塔拉和沙拉达两种“状态”中跳来跳去,有时一个月变两次“沙拉达”,其持续时间从一两天到七周不等。她的父母苦不堪言,专门雇了一个讲孟加拉语的人在家里等着。一旦女儿变成“沙拉达”,便由雇员进行语言勾通。但这时他们便完全“失去”了女儿,因为她不但语言变了,一切举止习惯都成了一个毫不相识的孟加拉人。他们为了“留住”女儿不再便成“沙拉达”而到处求助。求了宗教界又求医学界,最后求到了心灵心理学(parapsychology),但都毫无用处。不过侥幸的是,也都毫无害处。本书作者于1976年5月与“沙拉达”会面,并先后请过八位孟加拉语专家参与对“沙拉达”所讲语言的细致鉴定。
本书作者对语言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分析特别能体现他一贯严谨的研究作风。他并且大胆地指出:语言学家可以从这类案例的研究中学到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记得前世的儿童》(2001年)
伊安史蒂文森教授:《记得前世的儿童》
Ian Stevenson, M.D., Children Who Remember Previous Lives, McFarland & Company, Inc.Publishers, 2001.《记得前世的儿童》初版于1987年由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史蒂文森教授当时已经出版的轮回转世研究著作中与《二十案例示轮回》齐名、但学术价值更高的一本经典著作。在本书第二版之前,史蒂文森教授出版了他的两卷医学巨著:《轮回转世与生物学:胎记和先天缺陷的病因》。在本书第二版中他便充分利用上述著作中的材料,丰富本书中的有关内容,增添了两个与此相关的案例。同时,在资料的分析、观点的叙述和理论的阐述方面也较第一版有不同程度的改进。
与作者已经出版的几本专门分析、研究轮回案例的专著不同的是,本书全面而概括地介绍了轮回转世信仰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解释了心灵学和轮回转世研究中常用术语的意义、对轮回案例研究中证据进行分类、介绍了典型轮回案例的特点、对轮回案例的分析和解释、轮回概念对心理学和医学中疑难问题的解释所具有的价值,并明确地阐述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而这一切,又都体现于作者精心挑选的十四个以儿童为对象的转世案例中。这些案例来自九个不同的国家。
既然每个人都是转世来的,为什么迄今报道的转世案例数目比起世界人口的总数来还是微乎其微呢?研究表明,人们对轮回转世这一事实的否定、不相信或者隐瞒态度,直接起到了掩盖这一事实的作用。相信的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小孩谈起前世的生活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的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和泰国)还公开报道,甚至引起高层政府官员的重视,这样便可能促使这些案例被收集和研究。但也有些相信转世的人虽然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谈他们前世的事情,也不愿让人知道,更不愿被报道和研究,因为他们认为记得前世的小孩容易夭折。有些人还想方设法地把自己小孩对前世的记忆抹掉。有些小孩因记起了前世惨死的可怖情节,或者前世自己属于更高阶层的家庭而使得今生的父母感到难堪,因而不愿被人知道而加以掩盖。而不相信的人发现自己的小孩谈起前世的生活时,通常都会把它当作胡言乱语而不予理会,这样就错过了这些案例被发现和研究的机会。况且,象史蒂文森教授这种严肃认真、不辞辛劳、跑遍世界去收集和研究转世案例的学者又有几个呢?最可悲的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强力推行无神论的极权国家)的人即使发现了转世案例,也因环境的压力而不公开,更不可能被研究。
下面的故事梗概摘自本书十四案例中的一个。
1953年12月,廷昂苗出生在缅甸的纳苏尔村。出生前几个月,她的母亲曾连续梦见一个矮胖的日本士兵,只穿着短裤,没穿上衣,跟着她走,并说要来和他们一起生活。她认出这个士兵是日军占领纳苏尔时期的一个军队厨师。出生后,亲人发现在她的小腹下面有一小块深色的胎记。
廷昂苗四岁时表现出对飞机极度的恐惧感,并声称自己是被飞机开枪打死的。与此同时,她还情绪低落独自流泪,说她“想念日本。”她记起自己是一个曾经驻扎在这个村里的日本士兵,是被一架盟军飞机低空扫射时打死的。当时他正在一堆木柴旁准备做饭,只穿着短裤,系着一条宽皮带,没穿上衣。那架飞机向他俯冲扫射,他绕着木柴跑想逃命,但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小腹下部,立时身亡。那个日本士兵来自日本北方,已经娶妻生子。她记得前世有五个孩子,老大是个儿子,还记得入伍前拥有一个小商店。
廷昂苗拒绝穿女孩子的衣服,而坚持穿男式服装。她说穿女式衣服要头疼,皮肤也造痒,穿男式衣服就舒服。校方坚持要她穿女式衣服才能上学,她拒绝不依,双方僵持,她(当时十一岁)只好退了学。她还说过,她想有一条宽皮带,保护她的肚子不冷。孩童时期,她总是和男孩子一起玩,特别喜欢玩当兵的游戏,并让她的父母给她买玩具枪。而她的姐姐和弟弟都从来不玩当兵的游戏也没要过玩具枪。她长大以后,不再想去日本了,可是在性倾向方面一直十分男性化,而且决定终生不嫁。到1981年5月(她已经快28岁了),她还谈到要参加军队和男人们一起打仗。她始终男式打扮,留着短发。
迈克·赖特(美国)的转世经历
凯瑟琳的男朋友,沃特·米勒,死于1967年夏天的一场车祸,当时还不到18岁。他和女朋友凯瑟琳已经相识快三年了,彼此相许一生,只差没有正式宣布定婚。一天晚上,沃特和朋友亨利·苏利范去参加舞会,可能是在那里喝酒过量了。在回家的路上,他趴在驾驶盘上睡着了,汽车冲出了马路。虽然他的朋友丝毫未受损伤,而他自己却当场死亡。
凯瑟琳对沃特的去世很悲痛,但还是振作起来。大约一年后,在1968年,她嫁给了另外一位男朋友弗雷德里克·赖特,原先排在第二位的男朋友。他们先是有了一个女儿,然后生了迈克。在这之前,大约沃特死后一年多一点,赖特夫人梦到了他。人们通常认为,如果妇女在怀孕期间梦见死者,死者将会来转生。这种例子在大多数的国家经常可以找得到。实际上,赖特夫人解释她的梦说,在梦里,沃特说他不是像人们所想的那种死亡,他会回来,并且还会为她画画。在作梦以后,甚至在直到1975年迈克出生后,赖特夫人都以为沃特会转生为别的哪一个人的孩子。她还想象,可能是沃特的妹妹卡洛尔·米勒·戴维斯,因为在凯瑟琳做梦时,她碰巧处在怀孕期间。
迈克的出世及早期发育都很正常。大约三岁时,他开始显露出对一些人物与事件的不寻常的知识。有一天,他说出“卡洛尔·米勒”的名字来,吓了他妈妈一跳。沃特死后,凯瑟琳赖特仍然与卡洛尔·米勒维持亲密的关系;但卡洛尔早在十年前就出嫁了,迈克只见过她两次,除了她婚后的名字卡洛尔·戴维斯,迈克对她一无所知。
前面所描述的开场白不足以给她妈妈充份的心理准备去面对他后来叙述的,沃特·米勒死于车祸的细节。迈克对他母亲说,“我和一个朋友在一辆车里,车子跑出了马路边缘,翻滚着。车门开了,我掉出去后就死了”。迈克还讲了其它的细节,尽管不能确定是他最先的陈述就包括了这些,还是后来才提到。例如,他说,车窗玻璃撞碎了,他被抬到一座桥上(车祸后)。他还说,在车祸发生前,他们曾停过车(在高速公路上),去了洗手间。他还提到沃特·米勒临死前跳舞的那个城镇的名字。
赖特夫人知道这些对车祸的陈述大多数是对的。一家报纸的报导(附有撞毁的车子的照片),证实了关于车祸中主要事件的说法。撞击将沃特从车中抛出,他几乎是立刻死于颈椎骨折。救护车运送他的尸体经过了靠近车祸地点的一座桥。
麦可·牛顿:《性灵之旅》(1994年)
(Michael Newton, Ph.D., Journey of Souls: Case Studies of Life Between Lives.Llewellyn Publications,July 1994)
西方社会在近二十年来有许多关于轮回转世的书籍出版,这些书大多是讲述人在心理医师的引导下,进入到类似佛家打坐入定的催眠状态,对自己一个个前世进行回顾。牛顿博士发表于1994年的《性灵之旅》则与其它关于轮回的书都不同,在这本书里,牛顿博士描述了在他的引导下,他的受试者的意识穿越时空,进入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重温在那里的种种经历。这本近300页的书目前已售出20万册,并被译成十种语言。
牛顿博士是一位获得加州政府认可的大师级的催眠治疗医师(state-certified Master Hypnotherapist)。在行医的早期,他对轮回转世并不当真。可是有一次,他为一位患有长期身体右侧疼痛的病人进行催眠治疗时,发现病人的疼痛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世,他在法国作战时死于刺刀创伤。这次前世回溯使这位患者的疼痛彻底消失。从此以后,牛顿博士开始利用前世回溯进行治疗。刚开始,他有些担心患者的回忆不过是幻想而已,但他很快发现患者的前世回忆是如此的真实和有连贯性,而且前世回溯的疗效又如此的神奇。
接下来,牛顿博士发现了一个更为广大的领域,通过入定状态下的受试者的心灵之眼,他得以知道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为牛顿博士开启这扇门的是一位中年女性。这位妇女感到非常的孤独和寂寞,当她结束了对前世的回忆后,牛顿告诉她回到她失去伴侣的根源,他还问她,她是否有一群朋友使她非常想念。突然,这个女子开始哭泣。当牛顿询问时,她哭诉:“我想念我们群体的一些朋友,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个世上这么孤独。”牛顿很迷惑,就问她,她的群体在哪里。她答道:“在我永久的家里,我正在看着他们!”
原来,无意之中,这位女士的意识飘入了彼岸的精神故乡,见到了自己所属群体中的生生世世的伴侣。从此之后,牛顿开始了对彼岸世界的研究。他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使受试者回归彼岸的引导和提问的方法,他也发现使受试者回到彼岸远比回忆前世更为重要。牛顿的受试者中有非常虔诚的宗教徒,也有无神论者,但大部份人居于中间,有着五花八门的文化背景和人生哲学,但当受试者进入彼岸的另外空间时,他们所描述的现象非常一致,一些人甚至使用同样的词汇。
在彼岸世界里,生命分属于不同的群体,他们群体转生,在一世又一世中扮演着各种亲近的角色。彼岸世界的生命非常美妙,是放射着智慧之光的能量,同时又可以变化成各种形像。智慧之光的颜色代表着生命的层次,按赤橙黄绿青蓝紫依次递增。彼岸世界的生命具有多层的等级,可是那种等级绝不同于俗世中的社会阶层的概念,高层的生命对低层的生命充满了慈悲和宽容。在转世之间,生命会来到几位长者面前,分析自己前世的经验教训,长者会安排他的下一世,使他弥补以前的过错或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
牛顿博士的前世疗法中提到一个患者叫艾米(Amy), 每一世一遇到挫折就选择了结自己生命,所以她一直没有学到她应该学到的功课,她回忆到转生前的一幕,当时她在图书馆里,有个穿白色长袍的老人认为她太轻忽生命的价值。老人翻开了艾米的生命之书,让她明白如果她不选择提早结束生命,生命的最终有几种很好的结局,可是她总是选择逃避,以致于每一世都在学她早在前几世就该学到的东西,徒然浪费生命。
有的生命在地球上做了很邪恶的事情,他们会被送到一个类似急救所的地方,在那里他们的能量被调整。根据他们所犯下的罪过,他们可能会被很快送回地球,成为他人的暴行的受害者。精神世界的一个原则就是,一个人的过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必须在某个来生以某种形式偿还(因果报应,毫厘不差)。
人们可能偶尔感慨地提及缘份、命运等等。其实,这些概念的真实意义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根据牛顿博士获得的信息,我们在俗世中的配偶、亲友、甚至仇敌,都是我们来到俗世之前被刻意安排好的,生命在转生之前甚至会到一个被称为宿命之环的地方观看、体验来生的一些片段。在《性灵之旅》和《性灵宿命》两本书中也描述,如果一个人的下一世被安排死于暴病,或被杀害,或死于灾祸,他往往在转世前被事先告知。
在一个案例中,受试者的前世是一位女子,在结婚两年后死于德州的一个农场。在转世前,她被允许从三个死亡方式中任选其一:一个是在两个醉鬼的枪战中被流弹击中,一个是从马背上摔下而死,还有一个是溺水而亡。这个生命选择了第一种离开尘世的方式。她选择在婚后两年离开俗世的原因是她的丈夫在那一世需要经历失去深深爱着的人的痛苦,并让她先生学到一些教训。这位女子的选择完全是为了她丈夫的还业和提高。
我的三世缘
——香港“狮子姐姐”的灵界见闻录
网志日期:2007-09-06 11:49
以前常常听到人家说去算命,看什么三世书。我很怀疑三世书真的有那么准吗?三世真的能用算的就可以查得出来么?好好笑,我自己就没有玩过这种玩意了。通灵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护法神。不过他是蛮有个性的,不是什么问题都会回答我。要是我问一些无聊的问题,他是不会理我的。
有时候遇到一些问题,他会让我自己去想,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这样才会成长,要不然他会说:“你什么事情都来问我,你的脑袋要来干嘛的!” 他有时讲话真的很有个性,可我不太欣赏,我会说:“不说就不说,反正我会搞定的!你少操心!” 哈哈!这就是我!其实我心里也很好奇自己的前世到底是什么呢?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师父(爸B)的时后,我有问过他。他说:“你是从天上来的。” 后来我又问护法神,他说:“你这么想知道,我就带你去你的前世看看好了。” 哇,我一听好高兴啊,当然好啦,去去去!结果透过护法神的法力,他带我穿越时空隧道,我看到了我的前一百多世,还有更远的都看过了。因为我的神识经历了太多世的境像,根本说不完,我就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前三世好了。
我的上一世 痴情公子爱丫环,魂断黄泉泪满襟!我的前两世 欧州城堡俏公主,一生荣华到头空!我的前三世 快乐天女闻佛法,发愿常行菩萨道!
一、瑶池玉女下了凡
瑶池玉女下了凡,盈盈秋水在世间; 凡人未见仙女貌,长盼回眸轻一笑.
这一篇是我前三世的自述。
我是一个快乐哇哈哈的天女!因为我前世当公主的时候不断地布施,行十善,所以到我往生以后就升到天界当天女了。我国家的人民都很喜欢我,在我的国土生活的人民过得都很不错。我的父皇是个仁君,他给我的教育就是要善待我们的人民。我常常会亲自出去布施给我的人民,看到他们感恩而发自内心的笑容,我感到很欣慰!我生是天女身,有天眼通。我可以知道我的过去,以前的每一世做了什么都一清二楚!因为我的父皇是位好皇帝,他也生到天界来享福。我看到我的过往生生世世中,做过不只一世的公主,有西方公主,也做过中土的格格。我的前世实在太多了,当过男人,也当过女人,还有出过家,做过尼姑。哇,很不可思议!一路滚下来,不知有多少生了。我每一世轮回所扮演的角色也千千万万数不尽!我们这里天界是很快乐的,根本就没忧愁!我们这里有好多天人,每天就是在享福,除了享福,就是享福!哈哈哈哈!
佛菩萨很慈悲,常常在我们天界说法,好让我们也懂得修行,不光是只会享福,因为福报享尽后还要堕落三恶道受苦,关键是解脱六道轮回。但因为在天上太快乐了,一点苦都没有,就不会想到要修行。大家每天的节目就是吃,喝,玩,乐!我也一样,每天到处去玩,开心到不得了。天界什么都有,漂亮得很!不像人间,灰尘又多,街道又脏!
可是天人也有天福尽的时候,就跟人一样,有寿命的。我们的寿命快要尽时,身体会发出臭味(五衰相之一),那时就知道自己要走了。福报享完就要去受苦报!当仙女因为太开心了,又没烦恼,就不懂得要修福修慧。等到要走的时候,我开始苦恼了。我知道自己下一生又要去当公主了,可是我不快乐,我不想再轮回了。
我整天愁眉苦脸,不知道怎么办。观音菩萨寻声救苦,他知道我快要走了而不开心,特意来到天界给我说法。我很喜欢观音菩萨,他就好像我的亲人一样,感觉多么的亲切!我在菩萨面前哭了,我不想再轮回。当我回看我自己的过往世,我真的好怕!我不知道哪一世又会迷失,做错事回不来了。我好害怕,轮回是一条不归路!
观音菩萨很慈悲,他叫我不要怕,要想解脱就要努力修行;只有修行开智慧,才能了生死!菩萨的教导,我深深记在脑海里。我发愿要生生世世常行菩萨道,不光是帮自己,也要帮众生。菩萨让我明白很多道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我不再害怕离开回不来,因为这一次下凡,我有任务在身——我要把佛菩萨的讯息传出去,传给每一个众生。不光是人,还有六道众生和其它国土的众生。还有,我要修正自己的贪瞋痴,好好在人间学习佛法,看破放下,包容忍辱,发慈悲心„„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实一言难尽!
经过菩萨的亲身教导以后,我又开心了。我要开开心心的重返人间学习,我要学习的真是数不尽呢!我在这里有好多天人善道的朋友,有些跟我差不多时间要走,有的福报还没享尽。天人福报尽了以后,他们前生的业来决定轮回的去向——有的去投生三善道,有的要下三恶道受苦报。因果决定每个人的去向!我呢,因为往世也算修了点福德,今生天女福报享尽,下一生又去人间当公主了。在临走之前,我向佛菩萨顶礼发愿:愿我生生世世得闻佛法,能遇明师教导,能得宝贵人身,常行菩萨道,早证佛果以报答佛恩!(此愿固然好,但如果发念佛往生净土的大愿,当世就能出轮回、成就佛果,何必投生娑婆,蹉跎岁月)
二、异国荣华公主梦
死死生生没放闲,婢奴主仆一时间; 异国荣华惊梦散,鸟儿今日再归还。
这一篇是我前两世的自述。
我是一个公主,生在欧州的一个小国里。我们跟邻国都是有联系的,国家与国家之间还算和睦。我在宫中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我父皇就只有这三个宝贝女儿了。我从小就吃得好,穿得好,从来不为任何事情而烦脑。我的房间很大,布置很简单,但很优雅。我的床好大,可以躺三个人。我房间的窗是从天花板一直落到地面,打开窗可以看到一大片的青草原和山脉。我最喜欢山林了!我很爱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很多时候就一个人站在窗前,看着一望无际的篮天发呆。每个下人对我都是恭恭敬敬的,我对她们还算不错,只是我喜欢使唤她们,一时要这个,一时又要那个。她们从来不会在我面前喊辛苦。有时我心情不好,也会对她们发脾气。她们都很怕我,可能为了要保住工作吧,对我还是非常客气的。
我有一头很长的金啡色头发,我姐姐和妹妹跟我一样都是个大美女。虽然生在宫中,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我不快乐。我很少离开皇宫出去逛,因为我是个公主,不能随便到处跑。宫里的规矩又多,行为要非常检点,不能有一丝毫的出错。要是无聊了,就只能在宫里的花园走走,或在房里看书。我母后也是个大美人,可是她一点都不快乐,因为我父皇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看到我的母后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好心疼。男人都是这样!我有点怨我的父皇,我不明白,为什么他已经有一位这么美的皇后还要去跟别的女人好。这一点,我对他是很不满的。可是他是我爸,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公主,对我来说是苦脑。就好像一只整天被困在金笼里的小鸟,我一点都不自由,我不快乐!
姐姐要结婚了,嫁的是邻国的王子,我替她高兴。父皇把我们都叫到房间里,他拿了一箱珠宝进来,说要为姐姐挑嫁妆。姐姐挑了一条蓝宝石项链,那颗蓝 宝石有鸡蛋那么大,闪闪发亮。姐姐的婚礼好盛大,可是想到她要嫁到邻国,我心里有点不舍。
我喜欢一个人在草地上走,觉得很自在。我喜欢大自然,可是不管走到那里,都会有下人跟着我。到处都是侍卫,好多眼睛在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在宫里就是这样!过了不久,父皇给我找了另一个王子,我的婚期到了。因为父皇的原故,我对婚姻不抱什么希望了。这个王子不是我喜欢的,可是我没的选择!还好,嫁了以后,王子对我很好,还诞下几个可爱的娃娃。最后老了,生了一场大病就往生了。
现在回想公主的那一生,也只不过是一场梦(这一世的香港富姐,又何尝不是梦)!人生,生生死死,不断轮回,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还不觉醒么?
三、公子多情侬命薄
无情金弹打鸳鸯,多情赢得是凄凉; 父命忽传婚变令,断肠未忍诉红妆。
这一篇是我上一世的自述。
我从小就被卖到一户有钱人家,当那家小姐的贴身丫环(福报递减,每况愈下)。虽然我是个丫环,可是小姐视我如亲姐妹。小姐会教我读书写字,我常常陪她一起练琴。老爷子跟太太对我都很好。我虽是个丫环,可是这家人们都把我当亲人一般看待。小姐渐渐长大了,老爷子替我家小姐找了一门亲家。对方是个大地主,在这里算很有钱了,也蛮有声望的。我替小姐高兴,找到一个好丈夫!
小姐快要出嫁了,我忙着帮她打点一切婚宴和大小事务。家里好热闹啊,对方送了很多礼品来,我看看都是上等的布料,还有上好的酒,跟一大堆吃不完的食物。我进房间帮小姐整理床铺,小姐对我说,要我跟她一起嫁过去。这是一定的,我们那个年代的丫环,卖了就是一辈子,自己是没得作主的。老爷子吩咐我,要好好照顾小姐,不要让她受委屈!这也是一定的,我跟小姐情同亲姐妹啊!
出嫁当天,大红花轿来接小姐。在叮叮当当的闹声中,我们到了亲家的家。第一次看到小姐的丈夫,我叫他少爷。少爷是个很客气的人,可能家里很有钱吧,花钱很大方的。我很高兴小姐嫁到这里,最起码不会饿肚子。往后的日子我都陪在小姐的身边。亲家老爷对我们小姐算不错,蛮客气的。少爷呢,整天都很忙,常常要出外办事的。平静的日子过了不久,我家小姐生了一场大病,一命呜呼了。我哭得死去活来,以后的日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把小姐的后事处理完后,亲家老爷说我可以留下来,继续当他们家的丫环,服侍少爷。我每天一大早就要起来打水给少爷洗脸,要帮他整理房间。慢慢的也就日久生情,少爷不再把我当丫环看待,我也喜欢上少爷。可是他父母始终把我当丫环看待,我在他们的心中,只不过是一个下人罢了。我跟少爷要偷偷摸摸的在一起,我知道他对我是真心的。过了一段时间,他父母终于发现了我跟少爷的关系,他们很生气,也不能接受:一个有钱家的少爷怎么可能娶一个丫环当老婆?!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的事!不管少爷怎么说,亲家老爷就是反对。我的日子也跟着不好过,不是要挨他们骂,就是其它人的嘲笑声、讽刺语!我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痛哭失声,为什么我是个丫环?!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少爷常常要偷偷摸摸的跟我见面,我也习惯了。
后来,少爷跟老爷说要娶我,当时老爷很生气,说要赶我走。可是少爷怎样都不肯!他们父子为了我的事吵了很久,最后少爷也病倒了!少爷病得很严重,我一直守在他身边,心里难过极了!少爷跟老爷说,不管怎样也要给我一个名份,可是老爷就是不肯。少爷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我坐在床边听到他微弱的呼吸声还带点喘气。大夫差不多每天都来帮他看病,我则每天以泪洗面。少爷离开人世的前一天,跟老爷说,不管怎样都要让我留下来,不要赶我走。老爷同意了,少爷捉住我的手跟我说:“今生不能给你名份,下辈子我们一定要在一起,我跟你 约定,下辈子要再遇见你„„”说完就断了气。我已经哭得不像一个人!
往后的日子,老爷安排了一个房间给我。我每天活在痛苦当中。爱我的人一个一个的离开人世,就剩下我自己。我觉得很无助,后来还得了忧郁症。还好,死之前我学佛了,我每天看经书,也礼拜佛。就因为这样,在我死前我可以放下一点怨恨心就往生了(可惜不是往生西方净土,而是往生香港)。人有轮回,有前生后世,大家信吗?
后记:我前一世当丫环,原因是自己前两世当公主时没好好待下人的果报,一切都有因果,真实不虚!前一世的少爷,也就是我今生的男朋友。他前世死前对我说的一句承诺,真的在今生应验了(有愿必成,愿力不可思议,所以佛门重视发愿。作者当时如果共同发愿往生净土、同成佛道,何必轮回至今)!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江山易得,大道难求;人生易老,富贵难留。轮回路险,世道堪忧;黄粱梦短,何必贪求。佛法无边,信入得救;往生净土,光明自由。弘法利生,功德不朽;续佛慧命,法音宣流。
前世曾为青楼女(绝对真实!)
作者:风尘
序 言
这是广论班的一位学员对前世经历的回忆,读后令人震撼。
他能记得小时候甚至襁褓时期的景象,也能忆起前世堕入地狱的痛苦景象。在地狱之前的那一世中,她是一位千娇百媚的风尘烈女,由于感情和钱财上遭受欺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逼恼,使她含恨自尽。由于瞋心强烈,死后立即堕落到地狱道,经受巨苦。《广论》中曾提及:“诸业于生死时,随重近串习,随先作其中,即前前成熟„„”可知瞋心重死后必堕地狱。
其实,一切众生都曾经下过地狱,只是由于隔阴之迷而遗忘罢了。有的甚至是地狱的常客,所谓旋出旋入,别后还来,地狱无门,造业即显。可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岂能留恋!我不敢说别人,以我本人今生所造的恶业,如果不念佛忏悔、求生净土的话,来生下地狱的几率是百分之百。
如果承认地球的存在,那就不可否认地狱和净土的存在。业力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净土无尽。只有念佛法门是逃出三界的直升飞机,我对此坚信不疑!至于你信不信,那要看你的福分!(彻悟)
一、前世曾为青楼女 投缳自尽堕地狱
我从小记忆力很好,一、二岁时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譬如睡在摇篮里看见母亲帮气喘病的父亲打针,自己如何被鹅群赶着学走路的样子„„至今都还依稀记得。有时脑海中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画面,是青楼女子在地狱受苦的情景,我告诉父母,父母总以为我是小孩子胡思乱想、爱讲话。
六岁那年,笃信一贯道(时称“鸭蛋教”)的外婆带我到神坛,让我参加一种开天眼的仪式,歃右中指血渗酒,写符咒烧化。从此,纵横交错、无法连贯的前世记忆终于串连起来,成为历历清晰的影像。
我前生是一位风尘女子,身着凤仙装,喜欢听歌仔戏,但不知是属于那一年代。因从小家境不好,只好到一户有钱人家里当厨娘,因颇具姿色,竟被又老又丑的老爷强暴,后来就到青楼卖笑。青楼的老板夫妇及身边的ㄚ环对我非常好。当时我很年轻,利用美色骗了很多人,也被很多人骗过,最后被一个小白脸骗得床头金尽,人财两失。我心中生起了很强烈的瞋恨心和报复心,终于难以忍受这种痛苦。最后心有不甘地在自己的房间里投缳自尽。
肉体死亡之后,我的灵魂来到一个偌大的、灰蒙蒙的衢道上。到处都是男女老少,每个人的脸色都显得凝重沮丧,却又各自走上仿佛早就安排好的那一条路。我感觉好象有一股吸力,直往人群走去。走了一阵子,来到一个岔路口后分散开。我和一群人一起走到一个架有独木桥的山谷边(俗称奈何桥),这里阴冷潮湿、哀号遍野,阵阵恶臭及血腥味扑鼻而来。很多人从灰暗且湿滑的桥面摔了下去„„
我不想走,却不由自主地踩了上去。走不远即滑落,掉入山谷。那是一条极为宽广的深谷,没有边,也没有崖,谷里面充满了五颜六色、大大小小,带有利刺的蛇,那些蛇多得无法计算,不断攻击我。随后我又发觉深谷中有很多人,却看不到他们的头,因为每个人都跟我一样迅速沉没在蛇群里。那些蛇如泥鳅穿豆腐般,不停地在我体内穿梭,礸骨穿筋,血流不止,我的身体犹如被炸弹轰开来一样,觉得非常非常的痛苦,稍后皮肉马上又复合,一次又一次地重覆如此无边的巨苦„„
此时,我才知道这里就是地狱。
二、刀山火海业力现 铜柱油锅毒蛇缠
我一心只想尽快离开山谷及被蛇群攻击的痛苦,我隐约听到很多人在痛苦哀嚎,声音非常微弱。好不容易,我终于离开了那个山谷,到达了崖边。但是到达崖边后并没有结束地狱的苦。
爬离山谷后,我赫然看见一尊神像,比一般人高大,着黑灰色道袍,相貌极为庄严,不似世间的神祇。他未曾开口,却以心灵感应交谈的方式,不用任何语言、性别及时间的概念,就让我知道:因为我不信神佛、不尊重父母、撒谎、欺骗、从事青楼卖笑等不道德的职业,并利用美色骗害某位男子致死等种种罪过,所以才来这个地方受苦。他还让我接受处罚后,一定要努力修行。
这时候我仍然没有任何惭愧和反悔的心,总觉得自己没有错,别人也是如此骗我,致我于死地,让我含恨上吊及被蛇噬咬,心中仍然充满怨恨。渐渐地神祇消失了。
神祇离开之后,我被皮肤蜡黄似痨病的鬼差,驱赶着登上一座高山。路面颠簸崎岖,绊倒时方见各式各样像钻子、刀子、锥子等尖锐的器具突然从地面冒出来,大大小小,不一而足。不管我走到哪里,只要一跌倒,这些利器瞬间自动冒出,像剑砧由下往上直直的将我全身戳裂刺穿,顿时血迸肉裂,血流不止。痛得我刚昏死过去,肉体又随即复合,极大的折磨和痛苦也不断地产生,前仆后继,未曾停歇„„
这些和《广论》所说的“利刀道”没有两样。我感觉我在里边待了很久很久,到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会觉得这些苦一直不断地在我身上重现。
越过高山后,我被推进一个很大很大、隆隆旋转的石磨里。我怕被碾轧,却找不到空隙躲藏,只好不停地在石磨里面跑,肌肤一寸一寸地被消磨殆尽后又复原。我听到鬼哭声啾啾不已,此起彼伏。
不久,我又被反绑在烧热的赤铜柱上,焦味四溢,皮肉模糊,神识不清,直至每一寸肌肤烂尽。
接着,我又被绑在另一根大铜柱上,鬼差以尖钩状的利刃拔出我的舌根,直到舌根拉断为止。
随后,我又被丢进热油锅,我的身体像炸猪皮似的不断地翻滚、膨胀,感觉身体好像被一颗炸弹炸开时的那样痛苦,不但极苦,而且瞬间身体又恢复了,只要头一出锅面,立即被鬼差用棒子压回油锅,继续烹炸。就这样,我求死不得,不断重覆那种极端的痛苦。
从油锅里释放以后,我与一群人一起搓泥丸,像在做劳役,有人因土太干搓不成形,有的大,有的小,形状和数量不一,完成后丢入各自的葫芦瓶里。因未曾进食,每个人又累又饿,走到像赈灾区的地方,交出葫芦瓶后,获得一碗又臭又臊的白色脓汤。或许是宿生某种因缘,此时我觉得事有蹊跷而未食用。
三、投胎转世再为人 冤家路窄又相逢
后来我被引至某执法者前,此人浓眉大眼,不怒而威。他同样以心灵交流的方式告诉我:我将要去世上投胎为女子。并嘱咐我千万不要再欺骗人,要多做善事,多积德修行。
语毕,我心不平地向执法者申诉了一大堆所受的苦衷,以及我不甘愿当女生,要当男生好报仇的理由。那人很诧异,我为何还记得这些旧事,最后仍然叫我去排队,同时发给每人一张有颜色的号码牌。我拿到的是红牌子。众人拿到牌子后,各自到相同颜色的门前排队,等候投胎。
此时,我听到旁边的差役正在议论:红色是女生,蓝色是男生,绿色是鸭子,紫色是„„分别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或动物。我因为不愿当女生,所以就趁隔壁队伍的人不注意,抢走对方的蓝牌,又把自己的红牌丢给他。鬼差追赶过来,我飞快地跑到蓝色的门跳下去。
惊魂甫定,我走进一个有很多房子的地区。当时是黑夜,有的房子门口有灯,有的没有。我拿着像是密码的号码牌,找对了门号,走了进去,投胎成为今世的男子。
在今世,我念专科时,交往的第一任女友即是前世让我投缳自尽的小白脸。初次见面,两人即感觉非常熟稔,仿佛已认识很久。渐渐地,前世彼此的影像愈来愈清晰,最后因为父母亲反对,且自己亦不愿再续前缘而分手,好在我没有存报复之心。
前世青楼的老板夫妇成为我今生的父母,而被我诱骗害死的男子,成为我今生的妻子。初识时,感觉很熟悉但不投缘,因为前世就不爱她,至今内心对她亦 常无由来的生嫌恶心,所以,她总是怀着怨气对待我,并对我家人非常疏远。两人常常用冷战相互折磨,虽然我赚了很多财富给她,但她从没满足过。前世有位常帮我打抱不平的男子,是我今生很要好的朋友。
四、忏悔过去诸恶业
警醒世人修净土
学《广论》之后,我了知这一切无非是业因果所使,我检视自己,之所以感得这种果报,全是由于贪爱金钱、执取情爱,即使在这辈子,也仍然有这样的习性。这一生只要有钱赚,我就会不择手段地去获得。正因为执取心强,虽然赚了很多钱,心里却依然不满足,且苦不堪言。
我与第一任女友虽早已分手并各自婚嫁,内心至今还是无法忘怀,仍深爱着她。由于前世是上吊死的,所以我今生不敢穿有领子的衣服,很怕那种喉咙的痛苦重新再现。又因为前世当过厨娘,所以我的厨艺及女红也不错。因为曾受热油锅煎炸之苦,所以特别怕热不怕冷。我这辈子只要看到转动的石磨,就会心生恐惧,浑身起鸡皮疙瘩。总之,前世的一些习性和记忆一直都没有消失。
回顾这段痛苦的经历,我从仅见过一次的神祇和执法者的指示中,获得了一些启发。我明白做人一定要讲信用,不要骗人,不要伤害别人,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我也知道,人生的一切都由业力决定,自作自受,自食其果。害我的人也不是故意要来害我,所以不要对他人有瞋恨心。
透过这些示现,我真心希望能忏悔以往的过错,祈请师长及诸佛菩萨的庇佑,让我能消除罪障,增长善根,往生净土,脱离轮回。希望后人引以为鉴,汲取我的教训,一定要闻思佛法,持戒念佛,求生净土,千万不要再种地狱因!
我愿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将自己前生、今生、来生修积的一切福善功德全部奉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以及受苦受难的众生。祈愿十方诸佛慈利加被,保佑一切父母亲人众生,消灾免难,障尽福增,离苦得乐,六根清净,往生净土,超凡入圣,圆满菩提,利乐有情!
佛菩萨大慈大悲,有感必应,遍满法界,不离一心。只要真诚念佛,一定会摆脱困境,柳暗花明!!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第四篇:藏传佛教**转世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宗教事务局 【发布文号】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5号 【发布日期】2007-07-18 【生效日期】2007-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藏传佛教**转世管理办法
(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5号)
《藏传佛教**转世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7月13日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叶小文
二○○七年七月十八日
藏传佛教**转世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尊重藏传佛教**传承继位方式,规范**转世事务管理,根据《 宗教事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转世应当遵循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维护藏传佛教正常秩序的原则。
**转世尊重藏传佛教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但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封建特权。
**转世不受境外任何组织、个人的干涉和支配。
第三条 **转世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当地多数信教群众和寺庙管理组织要求转世;
(二)转世系统真实并传承至今;
(三)申请**转世的寺庙系拟转世**僧籍所在寺,并为依法登记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且具备培养和供养转世**的能力。
第四条 申请转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转世:
(一)藏传佛教教义规定不得转世的;
(二)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明令不得转世的。
第五条 **转世应当履行申请报批手续。申请报批程序是:由拟转世**僧籍所在寺庙管理组织或者所在地佛教协会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转世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意见后,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逐级上报,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其中,在佛教界有较大影响的,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有重大影响的,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有特别重大影响的,报国务院批准。
审核批准**转世申请,应当征求相应的佛教协会的意见。
第六条 对**影响大小有争议的,由中国佛教协会认定,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七条 **转世申请获得批准后,根据**影响大小,由相应的佛教协会成立转世指导小组;由拟转世**僧籍所在寺庙管理组织或者相应的佛教协会组建转世灵童寻访小组,在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寻访事宜。
转世灵童由省、自治区佛教协会或者中国佛教协会根据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认定。
任何团体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开展有关**转世灵童的寻访及认定活动。
第八条 历史上经金瓶掣签认定的**,其转世灵童认定实行金瓶掣签。
请求免予金瓶掣签的,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有特别重大影响的,报国务院批准。
第九条 **转世灵童认定后,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在佛教界有较大影响的,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有重大影响的,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有特别重大影响的,报国务院批准。
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转世**,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十条 转世**继位时,由批准机关代表宣读批文,由相应的佛教协会颁发**证书。
**证书的式样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制作,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擅自办理**转世事宜的,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转世**继位后,其僧籍所在寺庙管理组织须制定培养计划,推荐经师人选,经所在地佛教协会审核,逐级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涉及**转世事宜的省、自治区可以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拿破仑读书笔记
《拿破仑传》读书笔记
拿破仑的一生,是颠倒的一生,少年时急于成势,不守道义地在两个阵营反窜,就象一个小人,或许这也是在他危难之时,其部下反水的一个原因吧。由于急于功利,整天梦想着统一欧洲征服印度,却不去思考一些基本问题,所以在用人上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一方面是滥用家人,滥用家人也就罢了,居然不去约束,施恩招怨,不但搞坏治政还失去战机,最后还搞得兄弟反目。另一方面不束妻子,不知择妻之不慎甚于择友。第一任妻子放荡淫邪,奢侈无度,却不知断义。第二任妻子纯粹是为了名声与政治目的而娶,在他流放圣赫勒拿岛后,无论他怎么写信,她都未有回复,却去跟一个军官公开同居。而在第二任妻子之前,有一位天使一样的情人,他却不去立后,而她在他两次流放,及滑铁卢大败时都去看他。不立后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她出身不贵,他却忘了自己的出身也贵不到那里去,他很明白她的感情的纯真的情况下,不去立后却另娶连面都没见过的政治妻子,简直是倒行逆施。不说感情,就以他功利性的目的而言,一个好妻子可以增加他半倍的精力,而一个坏妻子可以浪费他4分之3的精力,出身顶个屁用。三是不远小人。他明明知道他的最得力的两大文臣——富勒与塔列朗里通外国,且曾阴谋政变,在他得到确凿的证据的情况下,居然一点事的都没有,原因是政务上离不开他们,却不知地球就是没有了他拿破仑也是照样会转的这个道理,没有了这两个人他的帝国就不转了?实在是一种可笑的处理方法。结果在俄国战争中,因为富勒的谍报,俄皇在准备投降的情况下,知道了他的部队的困难而改变主意,造成了俄国战争的彻底失败,也是他帝国下坡的开始,如果他赢得了这场战争,欧洲的历史将改变,而滑铁卢也不可能有什么战争。在法兰西战争中,他的这两个宠臣与得力元帅拱手让出了巴黎,并逼他接受退位与流放。自己为自己掘出了一个好坟墓。由此可见他除了那征服欧洲的狂想与天赋的军事才能外,在这些基本问题上简直是一个白痴。在他第一次失败,流放到厄尔巴岛后,他才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也大致思考明白了他失败的原因,从而从厄尔巴岛逃走并重新得到民众的支持而开始了百日王朝。在滑铁卢他因为失误而大败,巴黎又逼他下野,而这时他并非没有了战胜反法联盟的胜算,并且南方军队与近卫军都效忠于他,他此时如果再次实行独裁,思维与见解已经清明的他将对法国及法国人民作为与此前完全不同的贡献,然而他却以不愿让法国流血这一理由,答应再次退位,而说白了他已经失去了勇气。最后被英国所骗,流放到环境恶劣的圣赫勒巴岛结束了他的一生。终其一生,勇气与智慧从来没有同时结合到他的身上,流放前只有勇气没有智慧,流放后有了智慧却失了勇气,实在是可叹可悲。不过,这也是历代所谓大英雄的共同轨迹,由于太在意于权势与所谓的宏图大业,虽然都是年纪轻轻便威权赫赫,但说白了都是一个草包,最大的英雄成吉思汗就是一个最大的草包。或许看过拿破仑传的会说拿破仓不是设科学院吗?不是很尊重学者吗?其实他的尊重至少一半是为了政治,如果他真尊重,就不会断然拒绝富特的蒸汽机。如果他接受富特的蒸汽机,那么他的舰队就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他的死敌英国不说被灭,但至少可能会龟缩于英格兰岛,那又何来反法联盟?所以,他骨子里并不尊重知识,他是什么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执着是智慧的表现,而什么都不信就是愚蠢的表现,但在表象上,这两种人差不多。在过去,我对所谓的英雄确实还是非常钦佩的,但现在的我越来越讨厌这些英雄。这些英雄对人类所作的贡献廖廖无几,几乎只有杀戮的功勋。当然,我说他们是草包并不是说他们真的什么都不懂,而只是在人类的基本问题上没有什么思考而已。如果真的什么都不懂,又何以建立那怕是只有杀戮的功勋?至少他得让人信服他,跟着他吧?
如果英国是拿破仑海上的敌人,那么俄国就是他陆上的敌人。在以后的几年里,英国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可是英国殖民地多,至少可以从别的地方得到需要的东西。但欧洲大陆国家却无法再从海上贸易中得到许多必需品,因而产生了严重的不满情绪。这其中,俄国的不
满最大。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个年轻人,血气方刚,对拿破仑骑在他头上十分怨恨。他阳奉阴违,私下允许俄国商人和英国发生贸易,目的是向拿破仑施加压力,表示自己的不满。拿破仑本人对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更是非常看不上,认为他目空一切,却毫无本事。1809年,拿破仑提出娶沙皇的妹妹为妻,亚历山大一世对此反应冷淡,他无论如何不会答应有尊贵血统的妹妹嫁给一个科西嘉暴发户。拿破仑对此还以颜色,还在和俄国宫廷协商过程中就宣布和一位奥地利公主订婚,极大地刺激了好面子的亚历山大一世,两国关系由此日渐冷淡。这些都为后来的征俄战争埋下了伏笔。
拿破仑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就是征俄战争,但是这个战争是以拿破仑的惨败,或者至少是两败俱伤告终的。拿破仑的不少顾问看出了进攻俄国伏下的危险,向他进言,但拿破仑根本听不进去。拿破仑对此战可以说是费尽心机,孤注一掷了。
莫斯科大火是信仰的毁灭,一个民族可以放弃自己的首都,这场大火烧了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烧掉了拿破仑雄霸欧洲的梦想。莫斯科这座俄国故都几乎化为了一片瓦砾。拿破仑得到了一座残破的莫斯科,却一点用也没有,不能消灭俄军主力,战争还是无法取胜。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本以为沙皇会主动来求和,他也好乘机从这场战争中脱身。不料等了又等,沙皇竟无动于衷。这时,后方又传来坏消息,西班牙战场的法军出现了全面溃败,连马德里都丢了。法国国内情况也不稳定,保王党人蠢蠢欲动。而且法军的补给线也连遭俄军袭击,随时都有被切断的危险。
拿破仑再也等不下去了,他主动向沙皇提出了媾和,但亚历山大一世对此无动于衷,他已决心用战争的全胜来洗刷俄罗斯所遭受的耻辱。结果拿破仑在莫斯科白白呆了4周,徒劳无益的求和谈判,什么事也没干成。进入10月后,天气越来越冷,俄罗斯的冬天就要到来了。拿破仑意识到再耽误下去只有坐以待毙,他终于下决心撤退。征俄战争让法国或者说拿破仑元气大伤,开始时的50多万大军,最终回到法国的队伍只有不到3万人,日益衰落的法国将要面对的敌人是曾经被迫臣服的整个欧洲。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爆发。上午11时,拿破仑率领法军主力72000人向威灵顿麾下的英荷联军的发起攻击,以阻止普鲁士军与联军汇合。法军的进攻遭到威灵顿的顽强抵抗,打乱了拿破仑的作战计划。下午,普军开始到达战场,形势逐渐有利于联军。此后,法军又发起多次进攻但均遭到挫败,伤亡非常惨重。普鲁士援军不断抵达,联军数量达到了13万,大大超过了法军。进入傍晚,联军发起反攻,法军支持不住全线崩溃,拿破仑狼狈撤退。在滑铁卢会战中,法军损失了32000人和全部火炮,联军损失23000人。拿破仑丢弃残军逃回巴黎,6月22日再度退位,后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一世为何败于滑铁卢?对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主要有这四种:
一、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
二、没有及时歼灭普军;
三、兵力分散,调动不及;
四、法军将领的不称职。正是这些原因,拿破仑一世的政治生命、军事生涯就此终结。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张芝联主编的《法国通史》中提到过:“拿破仑体现了平等,称帝、侵略,不能推翻拿破仑资产阶级政权、法典和战争的反封建意义。” 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用武力和独裁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秩序,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期间,他重视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保持资本主义的长久利益,他倡导用法律规范来资本主义秩序,他公布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典成为以后立法的典范。拿破仑作为军事家,经了了无数征战,其正义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其非正义战争虽然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独立,却将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欧洲大陆,客观商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纵观其一生,拿破仑功大于过。篇二:拿破仑传读书笔记
拿破仑传读书笔记
拿破仑传读书笔记
(一)的爱国主义者;母亲莱蒂齐亚·波拿巴,是一个坚忍不拔的女子,也是一位严酷的母亲。1778年,拿破仑9岁那年,为了生计,他跟随父亲、舅舅约瑟夫·费舍及兄长约瑟夫离开母亲从阿雅克肖港出发前往法国。从此以后,兄长约瑟夫走向了神甫,拿破仑去了军校,舅舅做了神职人员,四人去法标志着拿破仑的少年时代从此结束。
少年时代的拿破仑没有波澜起伏,但军校的生活却开始改变他的人生。家庭的清贫使得他过早的成熟,刚刚进入军校仅仅9岁的他便深知,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努力,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一无所有,当时他的成熟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在军校时,他相信他的意志力注定会使他成功。为了毫不怀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军校提供的一切优越性,无论多么谦卑也在所不惜。1784年,15岁的拿破仑进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由于扎实的数学功底,他成为了14名精选出来的非贵族炮兵学员之一,开始了真正的军训生活。
拿破仑沉默寡言、勤奋好学。他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他安静而孤独,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负不凡。拿破仑一生体现出了人类的超越性,他是个愤怒的理想主义者。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改变整个欧洲的丰功伟绩,还有他的勤奋与荣誉。
拿破仑自己这样形容:“事业和前程的大门是向有才华的人敞开的,而不论其出身或财产如何。”对于我来说,如果可以归类的话,自己的永不满足和大胆的欲望可以归类到野心。野心是拿破仑心智的原动力和他意志的永恒实质,它是如此紧密,以至不能同他本身区别开来,甚至有时还达到了不知不觉的程度。
法国人视拿破仑为民族英雄,但大多数欧洲国家在拿破仑的征服下深受凌辱,表示憎恨。拿破仑传读书笔记
(二)记得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个人虽然失败了但是依然是得到了很大一片人的尊重,一个是欧洲的拿破仑还有一个是中国的项羽。现在想想,这两个人的确是有过比较辉煌的一段时间,他们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是让大批的人为他们感到惋惜。我觉得当时老师的尊重一词用的有点不是很合适,如果说是得到人们的肯定似乎更好一点。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对项羽这种人我似乎不太可能怀有什么很尊重的态度,但是我还是很肯定他的带兵能力的。
拿破仑跟项羽都是一个时间段内的霸王,都曾经带着军队取得过多次以少胜多的战斗。但是我觉得两个人的成功方式不是很相同,一个是深谋远虑型的另一个是超级勇猛型的。两个人当中,我觉得更值得人惋惜的是拿破仑。不同于项羽的“以暴易暴”的模式,拿破仑的战争是带着一种更加先进的思想,也就是资本主义思想,同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战斗的。虽然他四处侵略其他的国家,但是他所到之处却是在宣传一种更加先进的思想。而且不同于近代中国所遭受的那种帝国主义侵略,拿破仑并没有那么贪婪地剥夺别人的资源,尽管他曾经索要过赔款以及“拉壮丁”。总体上来看,至少他还是能够把他征服的土地交还到当地人民手中,让人民自己治理。从这方面上看,这种侵略似乎还真算得上是“侵略有功”。
不知道毛泽东有没有研究过拿破仑,有时候我觉得毛泽东用兵的方法很多时候跟拿破仑是很像的。尤其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在拿破仑的用兵中就可以很
明显看出来了。还有一点便是毛泽东一直强调的“首战必胜”,说到这个原则似乎有点牵强,毕竟拿破仑指挥的战斗还是胜利的时候多点嘛!
我也不知道拿破仑知不知道中国有个军事家叫做孙武,但是我却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也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次战争发生之时,他总能够猜透敌人的意图,看穿敌人的缺点。从这一点来说,他就已经是一个别人难以超越的军事家了。我看《拿破仑传》一方面是因为前段时间我把几个名人的传记统统搜集到手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从我以前对拿破仑的一星半点的了解来看我已经对他的“超能力”有了一种极强的兴趣。我觉得这种人都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极不寻常的怪人。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就罢了还能够有着敏捷的思维,有着敏捷的思维也就算了他还能够有着一般人所不具有的旺盛精力。这种人天生就是要来世间大闹一番的,只要在合适的时间给他一个稍微合适点的机会便能够引爆他那难以琢磨的潜能。
我不会羡慕拿破仑,世界上也不会有第二个拿破仑。我为我自己的存在而感到一丝丝的自豪,因为世界上也不会有第二个我。或许有一天,当我的机遇出现之时,我也能够有点小规模的能量爆发。或许那个时候,我也会开始醉心于我自己的经历。然而,我不能够在此痴痴地空等,毕竟机会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之人。
拿破仑传读书笔记
(三)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意大利人拿破仑·波拿巴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攻下过整个欧洲大陆,击败五次反法同盟,两度成为皇帝,却在第七次与反法同盟的战斗中败北,从此一直被英国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一直到他去世。纵观其一生,他本人清廉节约,却放纵自己的兄弟姐妹尽情挥霍;他自己睿智机敏,却因太过自信,将重权交到了叛徒手上而从没怀疑;他不惧强权,连曾经不可一世的教皇在他面前也是那样谦卑。在他鼎盛时期,整个欧洲的皇帝都是他的亲兄弟。
在拿破仑不到二十岁时,他就很有自己的思想。他的脑袋在那时起就充满了自己对政治、哲学、物理、历史和战斗的思考。背后包抄、迂回前进、快速行军,这些战术战法在他以前从来没有人使用过,然而拿破仑凭借着他那敏锐的大脑做到了,所以才使他在面对那些思想保守的欧洲军团时能够百战百胜。毕加索、凡·高,他们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创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派系。如果只知道跟随潮流,跟着大部队走的话,就不会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就不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拿破仑犯得为数不多的错误之一就是太过自信。这可以说是他犯的最为严重的错误。因为太过自信,他进攻俄国,认为战无不胜的自己一定能够使俄国屈服,结果不仅没有征服俄国,反而丢下了九十万法军士兵的尸体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因为太过自信,他毫无保留地将机密交给了外交大臣塔列朗,认为塔列朗一定不会背叛自己,却从没想过这个塔列朗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竟将这些机密以“卖”的形式卖给了国王的敌人当然,如果没有自信,那也是不行的。因为他有自信,所以他经过重重险阻,成为了法国的国王;因为他有自信,所以他力挫群雄,成为称霸欧洲的霸主可见,要想把握好“充满自信”和“太过自信”中间的平衡,是多么的困难。
拿破仑用其一生写就的悲剧可谓千年不遇。早年的他想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称霸欧亚,青史留名;晚年的他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想要停止战争,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停也停不了。拿破仑的优点数不胜数,精力旺盛、不甘失败、机敏聪慧、清廉节俭······可惜的是,他的弱点却和他的优点几乎一样显著。读了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后,我认为拿破仑过于复杂,对于他,我并不想评价,也评价不了。但是,如果让我形容他的一生,我认为,拿破仑足以当得上“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这个称号。篇三:读书笔记--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
读书笔记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
一、积极的心态
1、两个人从老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2、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3、我们在一项任务刚开始的心态就决定了最后将有多大的成功,这笔任何因素都重要。
4、人们在任何组织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心态。
5、你是对的,则世界就是对的;你认为行,你就行;人们相信有什么结果,就可能有什么结果。
6、言行举止像你希望成为的人,许多人总是等到自己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这些人在本末倒置。积极的行动会导致积极的思维,而积极的思维会导致积极的心态。心态是紧跟行动的,如果一个人从一种消极的心态开始,等着感觉把自己带向行动,那他永远成不了他想做的积极心态者。
7、你对别人的态度跟别人对你的态度一样。
8、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9、一个人为多大的事情发怒,他的心胸就有多大。
10、永远不要消极的认为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再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发现你确实能。
11、人的心神所能构思而确信的,人便能完成它
12、如果相信自己能过做到,你就能够做到。
13、我心里怎样去思考,就会怎样去做。
14、在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一天天变得跟好而又更好。
15、现在就做,便能使异想天开的梦变成实事。
16、不论我以前是什么样的人,或者现在是什么人,倘使我是凭积极的心态行动的,我就能想变成想做的人。
17、我觉得健康,我觉得快乐,我觉得好得不得了。
二、明确的目标
1、留出一天的时间,用于思考、构筑、和祈求你的理想,要避开一切干扰,不要让人打断你的思路。随身带上纸、笔、日历及对你有帮助的书籍。
2、想到什么目标先写下来,开头不必判断这些目标是否能实现,也别管他们是长期还是短期的。这个阶段重要的是有创意有梦想。
3、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时限,任何人都难免精神涣散、松松垮垮,这样就谈不上成功和卓越。
4、苦思冥想、谋划如何有所成就,是不能代替身体力行去实现的,没有行动达人只是在做白日梦。
5、定期评估计划执行情况,有些人制订了目标也写下了达到目标必须做的事情然后就把这些方针全忘了,所以要写下来贴在办公桌“我现在做的事情会使我更接近目标吗?”
6、当取得预期的成就时,奖励自己,小成就小奖励、大成就大奖励。
7、去掉消极性的词句、无意义的闲聊、每月读一本书、结交四个新朋友
8、每天2次大声朗读你写下的那些计划内容,一次在晚上就寝之前、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后,当你;朗诵时你必须看到、感觉到和深信你已经拥有了成功。
9、不放弃哪怕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的主管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10、积极主动的人都是不断做事的人,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为止,被动的人都是不做
事的人,他会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他证明这件事“不应该做”、“没有能力去做”、或“已经来不及了”
11、我们要追求完美,但是人间的事情没有意见绝对完美或接近完美,等所有条件都完
美了再做只能永远等下去。
12、我现在很好,立即行动,马上动手,再拖下去就完蛋了,我要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用
在正事上。
13、不要等到万事具备以后才去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预期将来一定有困难,一旦
发生就立刻解决
14、用行动客服你的恐惧同时增加你的自信,怕什么就去做什么,你的恐惧就会立刻消
失。
15、时时想到“现在”“明天”“下礼拜”、“将来”跟永远不可能做到意义相同,要变成“我现在就去做”的那种人。行动------在行动中纠正你的行为
16、积极的心里暗示,每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就会按照那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事。
17、尽量跟那些“道德高尚、性情良好、站在人生光明面”的成功人士交朋友
三、自制力
1、情绪不能立即降服于理智,但情绪总是能立即降服于行动。
四、自信
1、挑前面的位子坐
2、练习正视别人
3、走路的速度加快25%,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滋长。
4、练习当众发言
5、咧嘴大笑
6、伸出手来热切的握住对方,正视对方的眼睛,说我很高兴认识你
五、迷人的个性
1、养成对别人产生兴趣的习惯,而且要从他们身上找出美德加以赞扬。
2、培养说话能力,是你的说话有分量,有说服力,你可以把这种能力同时应用在日常谈话
和公开演讲上。
3、学会握手,表达出热忱、微笑、与温柔。
六、热忱
1、你热心或者不热心都会自然的在你的行业上表现出来,没有办法隐瞒。微笑也要活泼一
点眼睛要配合你的微笑才好。
2、当你说话很有活力时,你自己也会变得很有活力。
3、身体健康是热忱活力的基础
4、大教育家及心理学家威廉.瓦特确信并证实:感情是不受理智立即支配的,不过他们总是
受行动的支配,行动可以是实质的也可以是心理的,思想将感情从消极变积极,行动同样具有刺激性与效力,在这种情况下,行动不论是实质的还是心理的,他都领先于感情,你的感情并非经常受理智的支配,可是他们却都受行动的支配-----所以要运用这样一个自我激发词:要变得热忱,行动必须热忱!
七、习惯的力量
1、把意识“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牵涉到两项重要法则,其中一项法则就
是“自我暗示”,另一项法则就是“习惯”
2、习惯是由重复传创造出来的,并根据自然法则而养成。要除掉一个坏习惯唯一的方法是
培养新习惯。
3、我们最大的毛病便是;常常以为自己是被注意的中心,然而实在并非如此。当我们戴着
一顶新帽子或者穿一件新衣服,总以为众人都在注目了。其实这完全是自己的臆想。别人或许也和我们一样以为自己正受到他人的注目呢!如果真正在注意我们,那大概是因为我们的自我感觉使我们表现出一种可笑的态度而不是由于衣服!
4、运动能使你抛开烦恼、带来激情、让你脚踏实地感受自己在做什么。
5、人们愿意追随积极进取的人,使自己“谈话进取、思想进取、睡觉进取、以及做事进取”
八、身心健康
1、应对压力方式一:强调持之以恒的运动,特别是做“有氧运动”。例如,游泳、跳绳、踩单车、慢跑、疾步行走与爬山等,运动作用: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提高脑力、加强意志力
2、应对压力方式之二:自我催眠、静坐、练习吐纳呼吸。
3、心理暗示: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
4、肉体疲倦了,精神就随之得到休息,当你烦恼时多用肌肉少用大脑,其结果将会令你惊
讶不已。篇四:《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读后感
昨晚终于把《拿破仑传》看完了,整整看了差不多两个多月,但是我相信用两个多月去认识一位伟大的人是值得的,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自己。拿破仑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一部伟大的巨著,然而主宰他这颗身躯之心,并把它推向成功的无外乎三点因素:第一,他那偏向自负的自信;第二,他那源源不断始终用不完的精力;第三,他那丰富的想象力,拿破仑的成功的确是时势造英雄,他十八世纪末诞生于被法国统治的科西嘉岛,14岁那年其父把他送往法国求学,在法国求学的日子中他不苟言笑,但又喜欢争强好胜,也许这一点得益于他家族的遗传。我们甚至很难想象法国人是如何看待一个外来求学者的,在法国贵族学校里他受到嘲笑与讥讽,他很少有朋友,也很少有值得他开怀的事,他在法国求学了七年,同时也寂寞了七年!但在这七年他无时无刻不再思考他的使命,也许正是他与法国贵族的学生格格不入,所以才造就了今天的拿破仑,在七年的法国求学中使他羽翼日渐丰满。
也许我们说拿破仑如果仅仅只有伟大的梦想,而没有七年的在法国默默求学,也许他仅仅是个幻想家;又也许他仅仅只有七年的求学才华而没有伟大的梦想,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副官或者最多成为一名元帅。但是拿破仑是集数学家与幻想家于一身的,于是构成了这位旷世的天才!拿破仑精于分析人性,的确算得上是当时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他知道自己的一切品质,并也知道如何驾驭他人,他明白金钱和荣誉是拴住他人的唯一两件法宝,所以他致死都把荣誉看得高于一切,早已胜过他的生命。拿破仑是仁慈的,他冷静、理智,善于控制自己,但他从没有以自己的权势
报复过他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没有想过侵略,至少他做的一切其用意是好的!他深知历史但有对未来充满想象,所以他注定要创造奇迹,创造历史。拿破仑是个质朴的人,致死都不知贪图享乐,只知道不知疲倦高效率忘我的工作,他知道一个人其精神对他人的影响远远胜过武力,拿破仑是个爱多恨少的人,他思维缜密虽然他宣称自己从来不在感情方面花费精力,但他却未能做到自己所说的铁石心肠,也许正是这样才构成了有血肉的拿破仑。
但是凡是研究过影响拿破仑失败的各种因素的人都会看出:他失败的最终原因是这个人年事已高,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正如作者所说,早年成才,过度的透支自己的精力必定会过老的衰老!不难看出,拿破仑处理家庭关系方面无疑是失败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只要家人坚持,他们要的一切都可以从他这里得到。拿破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这导致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也宽恕了许多不该宽恕的人,他不相信世界上除了他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打败他,但事实亦是如此,他的确是败于自己之手!他的这些做法,在最后为他的战争增加了许多失败的因素,最终所有人都背叛了他,而他在生命最后远去的那一刻仅仅只是微笑...也许正是他比大多数人爱的少,所以注定他要忍受悲剧性的寂寞。拿破仑说过“一个人来世上走一遭,如果不留下什么,他是枉活!”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望着窗外,仿佛置身于两百多年的欧洲,而拿破仑就在我的眼前...我倾叹一位英雄的早逝,也许几十年前毛泽东读到它时也曾深有感触,只可惜拿破仑这位纵横古今的皇帝不知道,两百多年后的今天竟有一个人默默地在思念!
数信院信管10班申家华 联系方式:***篇五: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军事巨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史实与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
《拿破仑传》读后感
作为欧洲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拿破仑,他那传奇式的一生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即使是他同时代的人们也不例外,确实他是伟大的,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去品读。(转载于:拿破仑读书笔记)少有大志,刻苦修身。纵观古今中外,但凡伟人都是少有大志而又能刻苦修身的人,从我国古代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从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都是如此。
拿破仑,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小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到海滩去,因为面对那汹涌的大海能引起他无限的遐想,故在长大后,拿破仑曾这样述说过:“我最爱海浪,因为它蕴藏着无比的威力,可以吞掉无数细小的沙粒,可以用柔软的唇吻碎坚硬的岩石。我就要做那海浪,把世界踩在脚下!”由此可见,在孩提时这种做人就要做强人的信念就在拿破仑的心中萌生了,这也注定了他将会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然而少有大志不足为奇,重要的是你是否能为这一大志去努力奋斗。无疑拿破仑在这一方面做的是很出色的,拿破仑出生时家境并不是很富裕,但他小小年纪就懂得要发愤图强,刻苦学习,他涉猎广泛,数学,历史,地理,军事等等他都攻读过,其中尤以军事最为突出。故凭着他的勤奋和聪明,他9岁就进入了军事学校,16岁就通过了毕业考试并成为了少尉。他这少时的勤奋也为他日后驰骋欧洲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这一方面我是感到很惭愧的,故今后必将苦读群书,增长见识。
自信自强,永不言败。这是拿破仑的又一大特点,拿破仑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在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不可能”这几个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拿破仑的名言,也是拿破仑一生自强不息的写照。拿破仑虽然一生打了很多场胜仗,但他也曾失败过,彷徨过,然而失败只会使他更加勇敢和坚毅。在他面临失败的时候,他从不会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寻求机会,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就如他刚进入政界一样,他被分配到一个不能发挥自己才干的职位上,然而他不因此气馁,而是往一些社会名流和高官处走动以谋求自己的发展,无疑经过他的努力,他是成功的。同时拿破仑他也是自信的,就在一次登上阿尔卑斯山时,他就曾发出一次自信人应有的呼喊,那就是“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拿破仑不仅自己自信,同时他也善于鼓舞士兵,使士兵也自信,这一点从他可以征服除英国以外的欧
洲各国中表露无遗。然而他的自信不是盲目的,他的自信源于他的聪明才智以及他那凡事有备而做,不打无准备的仗的习惯。拿破仑在做一些重大事情的时候,往往都会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使事情能顺利完成。在远征俄罗斯时,他就曾阅读大量俄国的历史文献和军事资料,并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从而做到有备而战,战而胜之。所以我们讲自信,是要在有一定“真材实料”的基础上的,否则那便是自负。
拿破仑虽然伟大但他毕竟不是完人,他也有不足的地方。就在他一次又一次取得重大胜利之后,他有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并开始轻视他的对手,以至于犯下远征俄国,攻击西班牙的两线作战等等的一些错误,把对外扩张的军事棋盘铺的太大以致于遭到滑铁卢等的一些失败使自己建立了盛极一时,称霸一时的法兰西帝国过早的走下坡路。正如当时的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对他的评价:“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台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山尽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极必反,古今概莫例外”,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拿破仑一生战无不胜,难逢敌手,即使一个人再理智再冷静恐怕也难免会犯此错误。对此,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他的错误,而应当从中吸取教训,才不至于犯相同错误。阅读拿破仑,钦佩拿破仑,惋惜拿破仑。拿破仑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人,阅读拿破仑,不仅能给你的是一种经验,一种教训更重要的是他能给你予一种精神的鼓舞,使你已疲惫的心能在一次为之而跳动,使你激情澎湃,使你有再追逐理想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