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论文题目一: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出行特征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4 20:0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所论文题目一: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出行特征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所论文题目一: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出行特征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三所论文题目一: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出行特征及对策分析

个性化徒步旅游交通出行特征及对策分析

王波 毕恩贵

【摘要】户外徒步运动在当今已成为旅游、休闲交通发展的潮流,本文是在结合深圳市大鹏半岛旅游交通发展策略以及旅游交通出行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对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出行的认识及价值认知,重点对多样化的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的出行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东部滨海地区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方向,针对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的出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我市户外徒步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户外徒步运动、驴友、旅游交通、出行特征

1.户外徒步运动的发展状况及内涵

近年来,户外徒步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出行方式,随着国民消费水平不断增长,国民休闲旅游出行不断升温,业内人士估计我国目前参加户外运动的人数已经达到1000万,产业规模也超过了100亿元,并且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户外徒步运动已经成为旅游出行的一种时尚,“驴友、驴窝”已经成为该类群体的个性代名词。以深圳为例,每年在深圳东部滨海地区开展的户外徒步运动出行规模已达到20万人次/年以上。

户外徒步运动是指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性质的集体体育活动项目。户外徒步运动是在传统体育赛事“野外定向运动”基础上发展而来。“野外定向运动”又名“定向越野”,是一种在野外利用地图和指南针,以不同形式去完成一段路程,并在检查点为控制卡打上印记的活动,类似于众所周知的寻找宝藏。大致过程是:在旷野,山丘的丛林或近郊公园等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个点,参加者手持地图和指南针找出点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奔跑式,迅速准确地抵达各个目的地,最终完成整个赛事。

而基于旅游出行体验为主的户外徒步运动则更加突出出游过程中的旅游享受,要求在具有一定里程的自然场合内体验自然生态资源,出游过程随意、自由度较高,出游过程缓慢且动静结合,进而有机地将个人休闲、娱乐与团队熔炼、协作融为一体。

户外徒步运动与野外定向赛事运动最明显的区别便是在各大风景区内举行,其复杂性和难度低于定向越野。通常强调旅游出行的文化性和娱乐性,而且活动节奏较慢,带有“旅中有游、游旅结合、出行体验多样化”的特点。目前流行于深圳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中的出行方式包括以下6类:

1)徒步:也即“驴友”,是目前深圳地区户外运动的主流。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而是指有目的的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行走体验。由于短距离徒步活动比较简单,不需要太讲究技巧和装备,经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休闲的活动。

2)登山穿越 :主要靠行走去完成起点到终点的穿越里程,中间可能要跨越山岭、丛林、溪流、峡谷等地貌的一种户外活动。登山和穿越密切相关,两种活动经常结合在一起。

3)攀岩:分为自然场地攀岩和人工场地攀岩,是一项刺激且很有挑战性的活动。

4)野营:在野外露营、野炊。学习各种野外生活技能。在自然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融洽。

5)溯溪:是在峡谷溪流的上下游之间,克服地形上的各处障碍,穷水之源而登山之巅的一项探险运动。由于自始至终在水中行进,时而淌、时而游,往往不长的一段溪谷也要历尽艰辛才能穿过。

6)探险: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拥抱自然,挑战自我,培养个人的毅力、团队之间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户外徒步运动是放松心情的体育运动,徒步的内涵不论被演绎、挖掘到如何丰富的地步,锻炼身体和安全出行无疑是第一要素。总的来说,户外徒步运动受其出行组织、出行装备、团队规模等因素影响,其旅游出行的交通方式与常规休闲度假游有所区别,通常是团队成员自驾游至指定地点集合后沿事先计划线路展开,因此,它与常规意义上的自驾游出行不同,要求外围交通线路便捷、易于停放集散。同时,户外徒步运动有着其他运动所没有的特殊性,如环境、风险和气候的不可预见性,出行时各种运动形式可能都会遇上,近年来深圳游客中崆峡山难,北大山鹰社折翅希夏帮马峰,表明户外运动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运动,不仅仅是游山玩水中休闲体验。徒步出行半径所在区域内应具备完善的安防体系,而对交通而言,就要求有周密的救援交通通道等。本文结合目前深圳东部滨海地区户外徒步运动的发展特征及规划实践,提出针对性的旅游交通应对对策,仅供同业人士参考。

2.对东部滨海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认知及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出游特征认识

东部滨海地区具有独特的依山靠海的地理优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交通出行特征明显,地区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现代都市的喧嚣并未对本地区产生过多的影响。七娘山横亘绵延的葱翠山峦、大亚湾的蓝天碧水、沙头角的小城风貌、大梅沙的远古遗址、中英街的历史文脉,依然可以让我们依稀寻找到昔日的痕迹。东部滨海地区拥有作为一个高水准海滨旅游区几乎所有的环境和旅游要素,地区原生态化的旅游资源是都市居民缓解紧张工作压力的天堂,这也从地区现状的旅游产业特征上得到了认证,目前地区年徒步旅游出行规模达到了年20万人次以上,表明东部滨海地区无疑是此类短途旅游的理想去处。

地区山海环境的生态资源提供了可供旅游多样化出行的优美环境,作为深圳市域较为特殊的城市化地区,东部滨海地区理应成为深圳市具有高尚品味的城市徒步运动、骑行休闲的乐土,山海徒步游的理想天堂。而这种自然资源的属性必然会带给游客多样性的出行选择和个性化的出游体验,生态休闲方式为主的旅游出行是地区未来交通出行变化的主要趋势。生活及消费观念变化为滨海地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出行方式更新带来发展机遇。目前地区徒步出行客源逐年递增,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在地区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出游特征方面表现出以下10个方面特点:

1)年龄结构方面,中青年占88.23%;

2)地域构成方面,周边市民占10%,深圳市市民占81%,外埠游客占9%; 3)交通工具方面,自驾游占70%,团队出游占30%;

4)旅游方式方面,徒步和登山穿越占91%,朔溪探险占9%;

5)旅游目的方面,锻炼身体者占60%,欣赏景色者占32%,其它8%;

6)旅游频率方面,每月一次者占40%,愿意再体验者占98%,重游率较高; 7)出行组织方面,专业协会出行占40%,团队出行占30%,个人及亲朋出行占30%; 8)出行时间方面,6小时以上占60%,4小时——6小时占30%,其它占10%; 9)旅游线路方面,南澳半岛线路占65%,大鹏排牙山占25%,其它占10%; 10)旅游产品组合,“徒步+会餐”占55%,“徒步+露营”占10%,“徒步+游泳”占25%,其它10%。

从上述特征分析,地区徒步出行活动对于缓解目前东部滨海地区旅游交通压力具有积极影响,可将现有集中在滨海沙滩区域人群中的年轻客源群体逐步吸引至山地景区,是未来分流目前滨海游紧张压力的有效方式,对于推介东部地区旅游资源起到良好的流动触媒效果。而且,徒步出行活动较现状单一滨海戏水出游时间过程要长,这对于扭转目前地区的一日游、拉动消费进而为旅游产业向高端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但从徒步出行活动客群的地域构成、交通方式来看,未来地区还是面临较大的旅游交通压力,徒步出行活动要求配备更多的装备(帐篷、食物、药品、通讯设备等),这就引发出游者必须采取自驾游方式将装备运至集散地。因此徒步出行活动出行链往往是“自驾游抵达+徒步出行活动+自驾游返程”这一过程。如果任由超过80%的出游群体采用自驾游方式开展旅游活动,将无疑进一步增加东部滨海地区旅游交通压力。同时,目前地区徒步出行活动的方式集中在登山穿越活动,这就要求未来须进一步完善地区交通救援通道和安防体系,提供游客安全、便捷的出游环境保障。

图1 徒步出行活动出行链

从旅游产品组合方面分析,徒步旅游出行活动不仅仅是单一的定向越野赛事运动,由于更倾向于旅游出行,而且时间周期较长,游人往往需要在征程结束后更换其它旅游方式,比如食购海鲜、滨海娱乐、野外露营休息等。但目前东部滨海地区旅游产业开发仍以“短平快”方式为主,缺乏大景区旅游线路产品之间的整体配套服务,景点之间交通联系不便。这就要求配置更为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实现该类游群景区景点、公共设施之间的换乘联系组织。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出行组织方面个人及亲朋出行占30%,由于东部滨海地区现有交通体系较为滞后,而且山野路径系统仍处于半原始状态,需要在现有成熟山野线路中完善必要的指引标识系统,避免出现迷路、遇险等安全事故。

3.对东部滨海地区旅游交通发展策略解读

东部滨海地区是较为特殊的城市化地区,未来旅游产业开发应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景区划分,将现状以滨海娱乐游为主的单一旅游项目拓展为旅游出行的多重选择,为不同旅游出行目的的游客提供多重旅游交通体验。对于旅游交通的季节性特征而言,多样化的出行体验能够有效错峰于地区旅游出行高峰时间,缓解旅游交通空间分布压力。因此,已经实施的《深圳市东部滨海地区旅游交通策略》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绿色交通、效益交通的理念以及通过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实现换乘式旅游交通出行的模式。差别化、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交通载体及交通出行路径。而这其中徒步旅游活动是当前最具挖掘潜质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

图2 基于集散中心的换乘式旅游交通模式

策略提出东部滨海地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突出生态、集约化理念,还应与地区旅游交通紧密衔接,需要充分研究旅游交通与各类旅游交通(徒步、自行车、海上交通等)的协调发展关系。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出行方式引导居民和游客感受多方式交通体验。在徒步出行功能定位方面,明确提出:

1)徒步出行活动是城市绿色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服务于地区个性化交通出行; 2)东部地区旅游资源推介的有效载体,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居民的休闲、健身需要的空间场所。

旅游策略中同时针对地区特点提出逐步开辟空中及水上旅游线路服务于旅游安防和疏解组织;设立旅游专线巴士系统等策略措施;针对景区内漫游交通,提出建设水上巴士体系、完善景区道路并增强生态景观要求等;针对地区旅游交通组织与管理,提出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公交接驳体系,发展集约化、环保型旅游巴士系统等,构建多样化的出行方式引导居民和游客感受多方式交通体验。

4.针对户外徒步旅游出行的发展对策 东部滨海地区适于徒步旅游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开展户外徒步旅游的良好条件。而且徒步旅游本身具有环保、低炭化的内在属性,适宜用绿色交通的方式去演绎地区的生态徒步旅游内涵。因此,基于上述对徒步运动的出行特征分析和对东部滨海地区旅游交通发展策略的解读,建议对地区未来徒步旅游出行采取以下发展对策:

1)强化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无缝连接,优化出行效率。借助东部旅游集散中心的交通换乘、旅游集散服务功能,承接外部抵达的自驾游车流后,通过设置于集散中心的旅游环线巴士系统将徒步旅游爱好者输送至登山起落点,减少地区机动化交通方式的无限涌入,进而保证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2)采用集约、生态化的建设方式构建地区山野路径设施。

徒步旅游交通网络系统布设以及接驳设施布置应充分考虑东部地区的特殊化要求,以环保、集约、生态的方式,尽可能利用现状山脊线、沟谷线、耕作道布设,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空间尺度,维持现状登山网络曲径通幽的自然生态效果。3)徒步旅游交通(山野路径)系统采取“游旅结合、兼容竞赛、多式换乘”的发展模式

根据游人体能要求布设适宜的换乘体系,便于游人出游组织和休憩;同时换乘体系应结合其它旅游交通方式的(公共自行车)换乘设施、旅游公交站点布设和“驴友”登山路径起落点等分布格局,形成与上述设施之间的多式换乘,提供游人多样化的选择与体验。同时要兼容定向越野赛事活动要求,必要时作为大型赛事的备选场地,通过赛事活动推介地区山野路径系统知名度。

图3 徒步旅游交通多式换乘发展模式

4)协调徒步旅游交通与土地利用、公交系统协作、旅游产业、慢行交通组织与地区整体交通运作之间的关系,实现相关因素协调联动发展。

徒步旅游交通线网结构应注重与地区旅游产品推介要素相结合,保证线网及接驳设施的长远时效性,提升网络的可达性,避免重复建设。

徒步旅游交通与大鹏旅游集散中心建立良好的衔接体系,与景区环线公交站点共用平台;徒步旅游网络形成串连东部滨海地区旅游景点的节点体系;与其它慢行交通方式的设施空间资源共享(如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衔接);.距离适中,充分考虑游人体能条件,间距控制在5公里以内。

图4半岛徒步旅游交通网络示意

5)构建完备的救援体系。

东部滨海地区的野外救援体系以及户外活动区域救援设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结合旅游集散中心布置的空中及水上旅游线路,逐步完善地区陆路系统以外的救援通道体系。同时结合救援通道、登山起落点配备野外救援站点等。

图5东部滨海地区徒步旅游交通救援体系示意

徒步运动是休闲度假旅游出行中的新兴方式。置身大自然,融入山水间,走近户外,感受阳光,体验艰辛,与天地对话,与山海相伴,磨砺意志,锻炼筋骨,是常规以机动化为主的旅游交通所不能比拟的环保出行理念。徒步旅游交通出行已是当今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东部滨海地区具有独特的依山靠海的地理优势,旅游资源丰富,徒步旅游交通出行特征明显,因此,我们选择东部滨海地区开展“徒步绿色交通”研究,希望能够提出适合东部滨海特征的绿色交通构想,完善绿色交通设施,构建绿色交通出行体系来演绎徒步意义的内涵。并希望能够借此带动整个深圳“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推动徒步旅游活动蓬勃发展。

下载三所论文题目一: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出行特征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所论文题目一:户外徒步运动爱好者出行特征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