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崇德向上演讲稿
让文明之花绽放你我校园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坛罐九义校的冯杨乔,今天能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高兴。谢谢老师和学校对我的信任与栽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之花绽放你我校园》。
对于“崇德向善,奋发向上”我有个人的理解:“崇德向善”突出一个德,有德方能向善;“奋发向上”突出一个“上”字,上进努力方能成才,合起来说,就是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那么,我认为对于中学生的我们来说,德尤为重要。德是爱卫生、德是讲礼仪;德是积极阳光、德是宽容大度;德是文明之花,时时处处绽放在我们的校园
古语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文明礼仪,是我们随身携带的一枝鲜花,它可以愉悦你我;文明礼仪,是我们伸出的橄榄枝,它可以以诚相待;文明礼仪,是我们灵魂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净化心灵。
讲礼,凝聚在平日的行为里。当你漫不经心地将手里的垃圾扔进路边的草丛中时,你是否想过这片绿色,已经被你不经意的毁掉?你丢掉的垃圾,足以将你的人格压缩,再压缩,压缩到无地自容。视频回放。你依旧在相同的时间里,以同样的方式来到那片草地。但,你没有将手中的垃圾扔进草丛中,而是弯下腰,将别人扔下的垃圾,连同你自己的,一起捡起,扔进垃圾桶里。也许是无心的举动,但,你却成了守护环境的天使。
讲礼,体现在平日的举止里。当你在教室里,忍不住笑意,肆意哈哈大笑之时,你想过吗,你愉悦了自己,干扰了别人。安静,细致,慢慢的品味,你才能读出书中的韵味。你的失礼,破坏了宁静的氛围。有文明有涵养的同学,绝不会这样的。当然,还有这种方式。看到笑话,你捂住嘴,浅笑;空旷之野,放声大笑。同样的笑,你却知礼讲礼,你很好的提升了自己,善待了他人。
讲礼,滋长在平日的言行里。当你喝牛奶时,别人无意间弄洒了你的牛奶,随即向你道歉。你非但没有原谅,反而大声斥责。文明讲礼的人,当然不会用你粗鲁的方式来反驳你。因为,在他眼中,那是粗俗至极的举动。你也可以这样:不需斥责笑一笑,说:“哪里那里,我早就想把这衣服弄白了。今天你帮了我一个大忙。我得好好谢谢你。”仅仅一句话,克服了冲动,化解了尴尬。瞧,别人都在欣赏你的宽容大度。
讲礼,就在平日的点点滴滴里;讲礼,就在对待他人的态度里。她是春风,温暖你我;她是夏雨,滋润你我;她是秋实,充盈你我;她是冬雪,蕴蓄你我。
这,就是礼,你我最为珍贵的东西。礼,是一句问候,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种态度。可是,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做到了吗?
对他人讲尊重,对自己讲仪表,对师长讲敬爱,对社会讲公德。愿我们每一个人用包容心、谦虚的态度武装自己,做一个有涵养的人,让文明之花绽放你我校园!天天崇德,日日向上!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第二篇:小学生演讲稿:向上,崇德向善
小学生演讲稿:向上,崇德向善
小学生演讲稿:向上,崇德向善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六班的孙##,很荣幸在这里参加演讲,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六班的全体同学向尊敬的各位老师问好,祝老师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我为能参加此次“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演讲比赛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为什么这样说的,我认为这次演讲的主题非常好,体现了洪家楼小学的“和为精神”,因为只有努力奋发才能天天向上,只有崇尚道德才能诚信向善。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每个梦都不一样,梦有大有小,千姿百态,它承载着我们的信念和希望,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支撑着我们行走,带着我们一起“飞翔”,微笑面对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远大的目标,更应该从近期奋斗的目标做起,比如,我这个星期要学会一项什么技能,我要帮助父母完成一件家务事,或者是这个学期我要得三好学生奖状等等,有了理想,有了目标,我们的生活、学习就有了奋斗的方向,我们就会朝着它不断的努力,奋发向上。
国家的发展也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广大人民衣食住行已得到充分改善,但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快速成长带来的烦恼——道德建设遇到严峻挑战,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不少道德缺失的例子,“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排队”,“中国式占位”,公共场合大声喧闹,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大小便等,在不少出镜游的旅游团中,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礼仪之邦”的称号都感到不可思议,还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同时我通过公益广告和宣传媒体看到不少正能量的例子,“最美的司机”宋洋,在生死刹那间的英勇壮举,交出一张出色的人生答卷。“一腔热血洒高原”的援藏党员孔繁森写下了“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誓言。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想如果一个社会不能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情感,不能构建正确的道德标准,不能促使人们肩负道德责任,何谈社会文明与和谐呢?如果一个民族连道德底线都不能坚守,谈何民族振兴、长久不衰呢?其实,如此“高大上”社会问题,民族难题,答案并不难寻。我想,只要全社会、全民族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良传统,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国民道德素质将逐步提高,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日可待。
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奋发向上崇德向上读后感(推荐)
当你看见路边倒下的自行车,你会伸手去扶起吗?当你看见地上有一张废纸,你会伸手去捡起吗?当你看见马路上有人摔倒,你会伸手去帮忙吗?在之前,我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在我看完《奋发向上 崇德向上》这本书后,我对这一切改变了看法。
《奋发向上 崇德向上》这本书非常精彩,它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令我受益匪浅。在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主人公中,我最敬佩的是她---养育十九个不同民族孩子的阿尼帕。
阿尼帕的故事感人肺腑:她住在新疆奇台县,生活一直非常拮据。在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中,竟有着十几个孩子,这些孩子大部分是丧失父母关爱的孤儿,阿尼帕非常善良,就把他们接到了家里。虽然不是亲生骨肉,但阿尼帕对他们和对自己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尼帕夫妇每天起早贪黑出门干活。阿尼帕的丈夫阿比包去帮宰杀牛羊,阿尼帕则去挖野菜、捡麦子、拾土豆,勉强能维持 生计。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清贫却很快乐,孩子们也在这个家里享受着温暖的母爱。阿尼帕一直相信: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这个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道道涟漪。阿尼帕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可她却用那颗怜悯之心包容了十个孤儿,并且能够心平气和地与他们和谐相处,将民族区别和亲疏差异全都抛到了脑后,给了孤儿们一个温暖和谐的家。难道我们不应该向她学习吗?如果我们人与人之间能多多交流,如果我们能多多关心穷苦人民,那么,中国一定会变得友爱、和谐!
《奋发向上 崇德向上》这本书令我感动至深。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不仅要懂得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懂得讲文明,做一个正直礼让的人;讲诚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讲善良,做一个互助友善的人,学习社会上的那些好榜样的品质。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的整个社会才能充满友爱、诚信、和谐,我们的祖国之花将会开得更加灿烂!
第四篇:向上向善明礼崇德手抄报_小学生手抄报
做一个善良的人,积善行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向上是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向善是方向,是正向的力量。向上向善,就是沿着正确的方向,追寻生命的欢欣。永远向上,永远向善,生命将走上一条阳光灿烂、繁花似锦的大道。
第五篇:崇德向上的先锋 扶贫济困的楷模
崇德向上的先锋 扶贫济困的楷模
记中国好人、河北省道德模范、望都锦秀影城总经理邝秀兰
望都,是尧母的出生地。千百年来,尧母的传说、故事在这片大地上广为流传,尧母的母教、孝悌、济世等思想精神和尧母文化,不但成为望都厚重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根基,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
如今的望都,不仅尧母令全县人民引以为豪,而另一位当代女性也让人刮目相看,她的名字叫邝秀兰。
邝秀兰,出生于1956年,现任望都锦秀影城总经理,省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她先后被评为和获得中国好人、河北省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爱心公益明星、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百名“百姓雷锋”、善行河北“十佳个人”、保定市“道德模范”、保定市“爱心大使”、保定市“十佳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河北省文明家庭。
30多年来,邝秀兰坚持扶贫济困、热心公益,一直默默奉献着。她悉心照顾多位孤寡老人,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和30名孤儿,向各类公益事业累计捐款300多万元。此外,在企业经营上也是一把好手,让两家濒临破产的文化企业扭亏为盈。“只要有困难的地方,就会有邝秀兰的身影。”这是望都县群众对邝秀兰的普遍评价。
天生的性格使然,雷锋精神的体现、尧母精神的浸润,让她30年如一日,把帮助他人作为人生追求,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邝秀兰是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的,雷锋精神在她的心中扎下了根。她从小就在心中萌发了一个强烈念头:我要向雷锋学习,尽所能地去帮助那些贫困苦难的人们。30多年前,邝秀兰就就把“老傻”哥当做亲哥,让他作为家庭的重要一员。“老傻”哥是邻居田大妈的儿子,患有先天智力障碍,人们都叫他“老傻”。田大妈临终时,看到邝秀兰为人热心忠厚,乐于助人,便将儿子托付给邝秀兰,这一照顾就是30年。如今“老傻”哥年近七旬,身体健康硬朗。人们都说:“老傻傻人有傻福,没有秀兰的照顾,就没有老傻的今天。”
除“老傻”之外,城内村聋哑人李一民、沈庄村五保户麻文军、寺庄村残疾人丁大英等很多困难老人都得到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爱。
邝秀兰曾担任过望都县新华书店经理,送书下乡到各学校,让她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困难学生。从此,为她当起孤儿的“爱心妈妈”一发不可收拾。
陈园园与父亲相依为命,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接受邝秀兰资助。2010年5月,园园父亲陈增来患肝癌住院,当时园园还小,母亲早逝,根本没有照顾父亲的能力。邝秀兰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救护车,交住院押金,还专门请了一名护工照顾他。陈增来在弥留之际,含着泪对邝秀兰说:“大姐,这么多年我们欠你实在太多了,这辈子还不了了,只能下辈子再还了……园园就托付给你了。”邝秀兰把陈园园当成自己亲生女儿抚养,从小学到大学,园园的衣食住行,全部由邝秀兰承担, 如今的园园大学毕业后已参加工作,现在望都县中医院任专职护士。
小姑娘付玉坤,出生时患有先天唇腭裂,被亲生父母遗弃。八岁时,养父母离异,小姑娘跟着年近六十的养父相依为命。养父患有严重的脑血栓,视力模糊,腿脚行动不便,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父女二人,只能靠低保艰难度日。了解到小玉坤的不幸遭遇,邝秀兰主动找到了她。七年来,邝秀兰一有时间就到学校看望她,给她买新衣服和学习用品,逢年过节接她到城里小住几天,陪她看电影、下饭店。每次玉坤班级开 家长会,邝秀兰都会亲自参加。小玉坤过生日,邝秀兰都会把她接到单位,单位的全体职工为小玉坤过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正是这份没有血缘亲情的关爱,让玉坤渐渐变得乐观起来,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和陈园园、付玉坤一样,多年来,经邝秀兰救助的孤儿有30余名,资助的贫困学生有300多名,累计投入150多万元,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之为邝妈妈。现在逢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发来短信、微信,来信问候,汇报自己的进步,邝秀兰动情地说:“这么多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和感受就是我有这么多的孩子,我最最幸福的母亲。”
关心小家的爱是狭隘的小爱;把爱洒向社会才是大爱。邝秀兰先后把300多万洒向社会捐助公益事业,体现了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我们都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多为社会做一些奉献,既是责任也是担当。”这是邝秀兰常说的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对自己和家庭十分苛刻,孩子们都叫她“老抠门”。但她对公益事业,却是那么地大方。
她助力县城广场公园等设施建设。个人投资60多万元对县迎宾广场做了完整靓化,重新种植了草坪、埋设了景观灯,安装了景亭,布置了石雕,给群众搭建了一个更舒适、干净的广场休闲环境;为望都“孙禄堂公园”建设捐款5万元。
她踊跃参加各种助学活动。从2002年起,她每年都拿出1万元,通过市妇联转给山区的贫困孩子们。她设立3万元“金秋助学基金”奖励寒门学子。在县教育局组织的“金秋助学”公益捐款晚会上,她再次捐款10万元;每年春节,她都拿出几万元,委托教育局转送给全县的贫困孩子。为聋哑学校捐献彩电、学习办公用品等等。2016年6月3日,邝秀兰与河北省总工会“职工互 助基金会”共同发起了“锦秀公益基金——2016年助学奖学行动”,每年捐赠10万元,连续捐助3年,用以帮助更多的城镇困难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
她积极服务于老年事业。2000年,她出资组建“夕阳红”腰鼓队,为县里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退休老干部搭建了文化娱乐平台。腰鼓队常年活跃在望都的大街小巷,有时候到省市汇报演出,并多次获奖。2008年奥运会刚刚结束,邝秀兰就带着50多名腰鼓队成员到北京参观水立方、鸟巢等奥运景观。
她积极投身于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2011年,她为“女市长爱尔基金会”捐赠3万元,帮助3名聋儿重新回到有声的世界;在保定市政府和市妇联组织的亲情救助女童活动中,她捐款1万元;在保定市委、市政府举办的“亲民爱民、情动保定”活动中,她再次捐款3万元;在河北省总工会及保定市总工会组织的“职工互助一日捐”、“万名劳模助推保定发展”、“为河北省特困职工捐款”、“为困难劳模捐款献爱心”、“向灾区捐款献爱心”等活动中,邝秀兰捐款超过20万元。
她还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给柳陀村赠图书,购买桌椅;为南康庄村安装了1万元的健身器材,给中韩庄村捐送科技图书5千余册,为固店乡于合营村捐款1万元。
截至目前,邝秀兰累计为各项公益事业捐款300多万元。
只有好家风 才有好家庭。多年来,她言传身教,垂范传承,以实际行动维系着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运转,更带出了一个风清气朗、和谐向上的幸福美满之家 在今年4月河北省召开的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邝秀兰家庭被评为2016“河北省文明家庭”,邝秀兰受到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许勤等省领导亲自会见,并与省领导合影,还参加了仅有15户家庭参加的全省文明家庭代表座谈会。邝秀兰认为,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就像人的肌体一样,细胞健康了,人就健康。家庭这个细胞出了问题,社会也容易出问题。只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善作魂,以德为根,家庭每个成员才能幸福快乐地生活成长,每个成员才能从中得到温暖的亲情和强大的正能量。
作为家庭掌舵人,邝秀兰时刻引导家人向善、向上。尤其是有“后勤部长”老伴老杨的支持,她才更有精力资助贫困孩子,热心慈善事业。在两位老人的带动下,邝秀兰的儿子、儿媳、孙子都坚持“孝”字当头,“善”字为先。有时候别人有事回不来,家里只剩下老杨一人,孩子们总想着给他杨叔多买一份饭菜回来。
邝秀兰的儿媳妇在乡镇工作,去年一天下大雨,雨水透过窗户渗进了家里的阳台上,早晨6点儿媳妇就起来擦拭雨水。邝秀兰看到后着急地说:“小静,屋子里的水我来擦,家里的事你别操持了。你赶紧到乡里去,看看乡里的办公房有漏水的不,看看村里的贫困户和五保户有没有漏雨的。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邝秀兰介绍,有两件事最让她欣慰。2008年汶川地震后,小孙子上小学三年级,在学校听校长介绍后,跑回家就对她说,要拿自己的压岁钱去给灾区的小朋友们盖房子盖学校,那次他捐了500块钱给灾区,全家一共向汶川灾区捐款15000元;尤其是每到周末空闲的时候,儿子儿媳开车把部分被资助的孤儿接到家里来吃饭。全家老少齐上阵,买菜做饭做菜,分工合作,热热闹闹给孩子们做一顿丰盛可口的美味佳肴,儿子儿媳还经常给那些孩子们辅导作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她不仅是个好人,也是一个能人。在企业屡屡危难时刻大显身手,让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为做公益事业奠定了经济基础 邝秀兰从1978年就从事过售票员、播音员、放映员等职。1990年,邝秀兰当选望都县电影院历史上第一位民主选举产生的经理。当时的望都电影受国内大市场的影响走到了低谷,同其他各地的影院一样在痛苦迷茫中徘徊。
她首先改变以往窗口售票的做法,带领职工身披绶带,送票上门。不论三伏酷暑还是腊月寒冬,她和同事们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县147个行政村和所有企事业单位,送票下乡上门。创业之初,并不顺利,没有资金周转,她就带头从家里拿钱垫。大冬天带领职工洗窗帘和幕布,手冻得红肿开裂。在她的团结带领努力下,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0万元,偿还债务后还赢利10多万元。她首次提出分配制度改革,推行歌舞同台演出的“彩色周末”,举办通宵电影和夜市小卖部,大力开展电影下乡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望都影剧院从濒临倒闭到省市闻名,邝秀兰创造了一个奇迹——影院连续6年荣获河北省文化厅“双服务先进剧场”。
1998年2月,因工作需要,邝秀兰调任新华书店经理。她刚上任,面对职工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局面,她通过推行劳动、人事及分配机制改革,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取消档案工资,将职工自身收益与单位效益挂钩,多劳多得、奖勤罚懒。
面对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她改变单一经营模式,经过多方筹资金,仅用一年零四个月,就建成了一座建筑面积达2780平米,集图书发行、健身、购物和娱乐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营业楼。店堂内图书从旧门市的1千余种增加到2万余种,年销售收入也由过去的不足10万,增加到130万元。先后开办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人公益活动室、读者俱乐部、健身房和新华超市等,使望都新华书店成为集图书发行、健身、购物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经营企业。
老骥伏枥志千里,二次创业不停歇。2011年,邝秀兰正式退 休,但她的性格让她停不下脚步。她筹资300多万元,把原影院改造成了一流的现代数字影城,让望都百姓不出县城就可以体验到高科技3D电影带给人们的新视听感受,极大丰富了望都人民的文化生活。锦秀影城开业首月实现票房收入30万元。作为只有26万人口的小县,县城人口不足四万,望都锦秀影城票房成绩,连续多年在河北省中联院线同级县城影院中排名第一。2015年9月份,又一次投资500多万元,对锦秀影城实施增厅改造,把单厅影院变为有3个放映厅的影城,设计现代前卫,豪华时尚,尤其是一号巨幕厅,如苍穹压顶,蔚为壮观,有“保定第一幕”之称,前来观影的人们无不夸赞影城有“北上广”大都市影城的“高大上”感觉。截止2017年7月份,锦秀影城票房已达到137万元,又一次领跑河北省县级影院市场。
为配合国家“2131”工程中提出的“一月一村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要求,她组建保定市锦秀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带领保定南部“十县三区”的140多支放映队活跃在基层农村的第一线,把以科教、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为主的电影送到农民家门口,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
好人好事已发生裂变效应。感恩社会、传递爱心正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在望都大地漫延开来 邝秀兰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影院全体职工。邝秀兰效应就像核裂变一样正在发酵。一个好人变成了一群好人、一个团队,正在影响整个社会。
职工们自发组建锦秀影城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该县于合营村是锦秀影城志愿服务队常年帮扶的一个贫困村。在为该村捐款1万元的基础上,通过走访,发现有三户家庭十分困难,为每户家庭捐款500元,还计划再给每户家庭购买10只羊,真正变 “送血”为“造血”。王会卿、尚爱霞等很多职工利用业余时间,默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
司机刘在从自己有限的工资内,每月拿出100元,连续多年资助贫困学生李明晨。今年春节前夕,他主动联系身边的朋友,共同出资700多元,为孤儿付玉坤家庭购置米、面、油、熟食等年货;职工周畅在打扫卫生时捡到苹果手机一部,本该下班回家休息的他和员工们用一个多小时,才联系到失主……拾金不昧已经成为职工们的一种习惯。
曾接受邝秀兰资助的孩子们有的已经长大成人参加工作,目前他们也用不同的方式心怀感恩、继承传统、传递爱心。正在邯郸读研究生的孙娅,今年春节,她将自己节约下来的1000多元钱捐助给比她还困难的孩子;李明晨同学正上大学,每逢假期,都会主动到电影院帮忙,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打扫卫生、帮助卖票……已经上大学和毕业的孩子们还建立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微信群,群里和“邝妈妈”交流学习、交流体会、谈爱心感受。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长大后像“邝妈妈”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目前,邝秀兰犹如一束火把,激发出光和热,传递着人间大爱,传承着文明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