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许志刚演讲稿 回顾党的历程,倍感党的伟大
回顾党的历程,倍感党的伟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刚刚迎来党的92年华诞,回顾党的92年风雨历程,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响、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开放到奔向小康,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中国、发展好中国、实现自由、富强、文明、幸福的中国梦!
在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和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及会议上作出的政治、军事路线,对于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些载入史册的中共重要会议,重温那段艰难曲折的岁月,感受党的伟大。
一、红色起点:中共一大(1921、7、23---
7、31)
中共一大是在7月23日召开的,散会后由于革命形势严峻,所以并没留下多少文字资料,所以代表们在回忆一大时,关于到底是哪天开的,存在争议,有说是7月1日,有说是7月中旬,直到1941年,在纪念党的20周年大会上上,中共中央正式下发文件,把7月1日定为中共一大召开日,这便是党的生日的由来。出席一大的代表共13名,人数虽不多,但这13个人却像巨人一样,揭开了中国革命崭新的一页。7月30号晚上,会场突然闯进一名陌生男子,环顾会场四周后,以走错了地方为借口,匆忙离开,这引起了代表们的警觉,所以会议被迫中断,代表们陆续转移,会议最后一天安排在了浙江嘉兴南湖的画舫。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崭新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从此,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所以在随后的两年里,我党共发动工人罢工100余次,罢工人数30余万,一次次的罢工显示了我党强大的组织能力,但最后罢工大都失败了,这使党意识到,要想战胜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单纯依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便有了接下来的中共三大。
二、国共携手:中共三大(1923、6)
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为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孙中山先生在中共帮助下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在苏联的援助和共产党的协助下,孙中山在广东黄埔岛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黄埔军校成立两年间,共培养学员1、5万名,其中大都成为了北伐军的骨干力量,1926年5月,叶挺奉命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从肇庆挺进湖南,从而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叶挺独立团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屡立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1937年,党中央把南方八省的游击队合编在了一起,番号就叫新四军,目的就是为了继续发扬第四军的优良传统。
正当北伐军势如破竹,连克两湖、两广、江浙一带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倒在了血泊中,革命形势急转直下,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大革命高潮时期入党的一些意志不坚定分子纷纷退党,甚至有些叛变自首,出卖同志,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党的各级组织液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这有一个插曲,刚从苏联回国的中共党员邓希贤在武汉开展工作期间,为摆脱敌人魔抓,改名字为邓小平,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他的一生。
可以说这个时候,党遇到了子中共一大以来,不曾有过的严峻挫折和考验,中国革命该何去何从,共产党人面临着生死抉择。
三、风雨星火:八七会议(1927、8、7)
八七会议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可以说在中共历史上的历次会议中,没有哪次会议像八七会议那么局势那么严峻、气氛那么紧张、环境那么险恶。会议仅仅开了一天,却决定了党和革命的前途命运。
这次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毛泽东也在会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这里取得的”科学论断。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党内威望得到很大提高,也为毛泽东后来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历史就是这样巧合,在这样紧急的会议让,让两个伟人实现了第一次聚首。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便分赴各地,开展工作。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他率领残余部队来到了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也意味我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几年时间里,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相继出现。我党掌握的武装力量发展到了30多万,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面对我党力量的不断壮大,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了对革命根据地的多次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我党粉碎了,原因就是正确执行了毛泽东的军事策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扰,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可是一次次的胜利也使得党内冒险主义错误蔓延,毛泽东也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针对敌人发动的第五次围剿,红军错误的采用了阵地战、攻坚战,结果死伤惨重,根据地锐减,我党也被迫开始了战略性转移,时间是1934年10月,在一连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之后,红军数量由8万减少到了3万,为了挽救党,挽救中国革命,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四、力挽狂澜:遵义会议(1935、1)
这次会议是在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在极端危险的时刻紧急召开的。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也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由于与苏联联系的电台丢失,这次会议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召开的会议,成为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此后红军振作了起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一年后,即1936年,红
二、红四和中央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宣告我党是不可战胜的,长征的精神直到现在仍一直激励着我们。
五、勇立潮头: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
长征途中,北方风云突变,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了东北之后,又把魔抓伸向了华北,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瓦窑堡会议便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召开的。
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那么哪些人可以加入呢?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加入,甚至支持抗战的绿林好汉也可以加入,这也体现我党的政治远见和博大的胸怀。会议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党要不失时机的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要提别警惕1927年放弃革命领导权带来的严重危害。统一战线的提出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会议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指出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但凡拥护共产党主张,不论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一来就扩大了我党的组织基础,也有助于实现我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中的领导权。可以说,瓦窑堡会议的召开及形成的决议,表明我党审时度势,正确的把握住了抗日救亡这一时代脉搏,那么在与国民党的二度合作中,国共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曙光在前:中共七大(1945、4)
1945年初,即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命运又到了十字路口,是继续坚持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还是趁着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在古老的中国建立千百年来未曾有过的崭新的国家,摆在在中国人民面前,中共七大给出了答案。
这次会议的会址就是为七大而修建的,可以说之前我党召开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召开的,中共六大甚至是在莫斯科召开的,而这次是第一次在我党掌握的地方正大光明召开的,这也说明我党的力量确实壮大了。
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概括了24来我党形成的优良传统,即理论联系实践、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七、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建国以来,由于我党长期从事革命工作,对如何搞经济缺乏经验,所以一段时间以来,犯下了大跃进、反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而我党之所以伟大,一方面在于它创造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在于他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更有敢于纠正错误的魄力,在1978年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开始系统的纠正文革的错误,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核心,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吹响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号角。
回顾党的历程,我们感慨万千,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信心百倍,92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党的伟大。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必将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奇迹,实现更大的辉煌。
北重一中 许志刚 2013年11月1日
第二篇:回顾党光辉历程
回顾党光辉历程,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成立以来的九十多年奋斗,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了丰功伟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送来了希望。以毛泽东通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普通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带来了希望。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依靠人民的力量医治战争创伤,恢复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并逐步确立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时至今日,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全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中国一切有志青年,都要站在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高度,来认识党的先进性,自觉站在党旗下,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中国共产党的追随者,我对党和国家的美好前景更加充满信心,决心义无反顾地跟随中国共产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行到底,并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奋斗终身!
进入大学以后,随着不断的学习,我加深了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也让我有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更强烈的决心。我也决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 工作中,不仅仅要解决组织上的入党,更应该从思想上入党。在学习方面,我一直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的。我的作风是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放松的时候放松。所以在劳逸结合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是把握的不错的。经过自己的努力,我也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通过了计算机一级。这些,都是我学习的成果,也是自己努力换来的。
第三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党的光辉历史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最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阶段,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由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不多,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造成了重大损失,以致使得本来应该更加充分发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
挥出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以这一系列理论创新为契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过程中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到了二十一世纪。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现在这七年,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从只有五十几名党员、处于秘密活动状态的小党,到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执政的大党;从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93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第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加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二、认真总结辉煌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建国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展示出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标志着108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二)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
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四)国民经济上大台阶,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社会事业大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
(六)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的转变
我国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
三、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走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二)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1、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自治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促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体制基础。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改革开放决不能走回头路
必须始终如一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决不走回头路。走回头路就意味着回到封闭僵化,回到停滞落后,意味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穷折腾,意味着死路一条。
走回头路,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就会失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走回头路,就会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就无法在同世界的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中实现自己的更快发展。
走回头路,人民富足安康的美好日子就会失去。
不走回头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赢得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3、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开放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艰阶段,许多旧有矛盾不断加深,许
多新问题不断显现。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奋发进取,砥砺勇气,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第四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弘扬党的丰功伟绩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90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历经坎坷,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文化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洛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五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回顾党的光辉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计科系08级(1)班 20081081201 李春永
九十年来,北伐战争,消灭了军阀割据,统一了中国。抗日战争,粉碎了日本侵略的野心,废除了百年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台湾因而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赶跑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抗美援朝战争,使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人民生活富裕的梦想。香港、澳门摆脱英国、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实现了炎黄子孙企盼祖国统一的夙愿。九十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的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世界无产阶级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8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88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88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8年。这88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救亡图存、发奋图强的呼声不断高涨。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最终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问题,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与此同时,“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至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全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过程中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到了二十一世纪。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现在这七年,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二、认真总结辉煌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展示出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标志着108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二)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也不断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国民经济上大台阶,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四个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根本要求、政治基石和活力源泉,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和总体战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决不动摇。
(二)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1、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自治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不懈探索,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促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体制基础。
(三)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以其实实在在的成就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认同,但在前进中,也始终存在着一些怀疑和责难的声音。这些声音归结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我们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正确?这些问题绝不是小问题,而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问题。
2、改革开放决不能走回头路
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奋发进取,砥砺勇气,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