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德树人激情干事
以美丽的名义 真抓实干 打造浪漫梦想校园
——汇宇小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意见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省教育现代化区创建活动为抓手,以“促均衡、创品牌、提质量、树形象、保稳定”为主线,围绕学校“尊重个性,合作发展,创造激情”的办学理念,全面开启“美丽学校”创建工作,积极打造浪漫的梦想校园。[工作愿景] 1.每个教师都能在汇小的土地上,激发起那份适合自己成长的激情和幸福;每个学生都能在汇小的乐园里真实地表现自己,追寻那份美丽的梦想。
2.探索名校集团新路,共享品质教育。3.打造学科品牌,提升教学质量。4.争取城厢片年度考核成绩跃升前茅。[行动口号] 做好自己 放飞梦想
[思维趋向]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我能帮助你吗? [关 键 词] 激情 美丽 有效 执行 [具体要求]
一、深化名校集团化工作,引领共同发展
按照教育局的要求,作为集团化办学的核心学校,我们要继续示范好、领跑好。积极组织召开好第三次理事会议。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分层落实支教、带教任务,努力完成并赶超5%名优教师的集团化带教任务;在网络技术支撑具备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集团网络研训模式;积极探索轮值制等有效集团运作模式;有效地开展集团内学生有影响力的活动;努力使各成员学校在文化建设、教科研、教师资源、学生活动、优质课堂等方面紧密互助共建,共同发展。
二、重塑校园文化,创建“美丽校园”
(一)美化学校校园环境
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校园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杜绝卫生死角,进一步推进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努力使学校成为整洁优美、品位高雅、温馨宜人的工作和学习乐园。提高师生生态
文明意识,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让师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快乐、体验幸福、实现进步。
(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全面落实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强化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继续开展“清校制”、“护校安园”专项行动。积极构建学校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师生的学校归属感和幸福感。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建育人机制,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高品质校园文化
改进文化育人,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注重学校师生共同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升华。学校始终以“尊重个性 合作发展 创造激情”为办学理念,以“梦想+行动就是精彩”为校训,以“做好自己 放飞梦想”为行动口号。本学年要求,全体师生都能熟记学校的理念、校训、行动口号、常规,并做到人人会唱校歌、队歌、国歌。要求每周一统一着装严肃升旗仪式,继续保持并探索更好的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并通过各种媒体、活动、载体大力表彰和宣扬积极向上的文化,使学校真正具有“美丽学校”的精气神。
三、继续实施激情管理模式,构筑“美丽教师”培养工程
(一)继续实施真情领导行为跟进,培养真情干部
继续实施“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资源信息中心”等三个中心并驾齐驱的模式,由于有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外派支教的原因,虽有微调,但不改变原有的管理运行机制与干部“代言人”制度,切实履行干部职责。完善年级联系人制度、随堂听课和约课制度。作为学校的管理干部,应在理论上、教学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要在管理上真情管理,讲求方法,深入基层,贴近教师,真正成为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真情领导干部。
(二)构建党员队伍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旗帜”党员
一个党员一面旗,不是口号是行动。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精神,不仅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而且要真正建立机制和手段,净化党员队伍,真正锻造一支高素质、高品德的党员队伍,本学期,要真正落实办公室党员示范岗的设立及党员积分考核制,真正在群众中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构建师德建设运行新机制,培养美丽教师
第一,继续开展名师讲坛系列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英才来校讲学,开阔视野,开拓境界,引领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学期,将安排三次人文名师讲堂活动。
第二,创新研修管理新范式。在全面完成继续教育指标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和反思形式的改变和创新,真正开展以科研为主导的教研新模式,力求在教研上有一两个模式的实效性的突破。加强新常规的执行力度,结合集团内的教育教学示范活动,教师培养工程,统筹落实好“汇蓝杯”、“汇青杯”中的示范课、支教课任务。着重开展以“语文主题学习课程”、“数学名人名家课程”、“国画教学”“武术课程”、“器乐课程”等有主题的研究活动。结合“减负提质”的要求,要在随堂听课、集体备课和作业布置的有效以及检查形式上下功夫,努力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凸显科研性教研新范式。
第三,做实并拓展师德系列活动。结合上级各种师德建设活动,党支部、工会、共青团要紧密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演讲、结对、志愿者服务活动。落实教师家访制度,落实全体教师签订一年一度的师德承诺书和聘约书,提升教师的契约精神。各教师要深入开展“十大知晓”活动,了解学生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要根据教育部六个严禁的要求,禁止教师收受学生的礼金礼卡,开展首届“最美教师”的评选。要围绕“六学六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措施,要开展重点督查《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所列九种失德行为,严肃、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师德风范。要结合 “文明办公室的评比”与“先进教研组的评比”等非绩效性团队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团队意识,增加教师职业幸福感。
四、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打造浪漫梦想校园
(一)构筑美丽课堂工程
1.打造优质课堂。课堂是素质教育和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积极打造以生为本、灵动和谐的优质课堂。积极打造高效课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过程的最优化。进一步推进轻负高质、减负增效的教改实践,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推动团队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2.打造人文课堂。秉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和谐人文的课堂生态,促进教师、学生、课程、环境与技术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谐发展。建设和完善“3+7”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努力为每个学生的提供适合的教育。
3.打造开放课堂。注重课堂时空的延伸与拓展,加强课程资源基地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第二课堂”形式和内涵;以“毕业季“的活动、学校校园节日活动为载体,以校外育人实践基地为资源,实现校内外课堂的有机结合,把校外学军、学农、学工等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课堂教学的高效,通过“空中大课堂”等平台的观看和新媒体的运用,尝试翻转课堂、慕课等形式,打造开放性课堂。
(二)立足课程建设,培养美丽学生
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齐开足各种课程,不得以任何理由与方式剥夺学生学习各类课程的资格。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高标准、全力以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月召开体质测试运动会,加大班主任考核中的“学生的体质测试”权重分,使得学生群体素质处于全区领先水平。继续有创意地探索并实践好校园各个节日及各社团的活动。本学期要有创意地策划并开展好英语节和“毕业季”的课程系列活动。尽早开发好国画中高段年级校本课程,使水墨课程形成系列,凸显特色。要努力组织好区级及以上的艺术节、篮球、科技等方面的比赛项目,力争艺术、科技考核成绩处于领先地位。
(三)深化“责任德育体系”的运行
通过责任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因此我们要继续完善“我为自己负责”的德育网络体系,进一步构建“我为自己负责”的德育活动体系。
1.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研究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学生的品德教育,整合各类立德树人载体,切实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德 4
育工作的生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构筑“美丽班级”建设工程。要以“责任教育”为主线,加强班级团队建设;创新班级活动模式,完善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班级活动新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不断拓展班级空间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与学校文化及办学理念相协调,与深化课程改革有关要求相适应,富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利用本校阵地、场馆、载体开发各种特色中队,探索“一班一品”新班级思路,开展“种植希望”等系列日记活动。继续开展“传统节日我做主”、“诗情画意品民俗”、“经典诵读”、“读好书”等传统性德育活动;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诚信教育、科学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使责任教育的内涵不断深化,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操,滋养良好的性格,放飞美好的童年梦想;着重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确定九月为行为规范养成月。
3.继续深化“我为自己负责”的德育评价体系。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要探索出更加完善的机制并落实好各项奖励措施,促使孩子们在各个学习领域获得最优发展。
4.深化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体系。我们将通过家长讲座,征订好家庭教育杂志,开展家庭教育沙龙以及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提高家长的育人观念。我们将通过开展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校讯通、校园网、家访的形式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学校的活动观念与要求,进一步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将通过调查、访问、诊断、评估等手段与方法,对个案以及群体性的心理教育进行专项研究,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家庭教育也能够专业化,使“责任教育”不断向家庭教育延伸。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展责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传统的“慰问敬老院”活动,我们更要走向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扩大活动范围,要求每学期至少有两个年级能够进入社区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以深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五、创新资源管理,提供服务保障
1.要创造性地开展财务、财物管理工作。研究财物系统化管理新路,把图书管理、器材管理、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的管理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减少无效劳动,减少损耗,节约开支,严格财务的审核报批制度。努力为争创省级示范性实验室和图书室做好准备。
2.继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和网站信息管理。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明确人员分工,创设集团网络平台,努力打响现代教育技术品牌,借教学资源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要切实做好资源软件的使用和反馈工作。要积极利用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学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3.深化“五常法”食堂管理。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们仍要坚持食堂管理精细化,坚持“五常法”管理,要努力在菜种、经费上实现科学安排,让全体师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4.做好学校档案工作和图书室工作。认真整理所有档案,并完成教师个人档案的整理,完善档案管理体制,做好年鉴工作。图书室要做好新购书籍的编目工作,进一步做好开放和导读工作,特别是要在学生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开设流动图书站,设计流动柜台,提高图书的流通量,要做好开放书吧的整体管理和学生阅览的有关管理工作,使校园内的书香氛围日益浓厚。
萧山区汇宇小学
二○一四年八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爱生乐教”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总结 学期来,我校师德师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教师为核心,以“立德树人,爱生乐教”为主题,弘扬高尚师德,履行师德规范,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践行依法执教、敬业爱岗、教书育人、诚信守信、敬老爱亲、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为“建设幸福揭阳”而努力奋斗,师德师风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果
一、对教育事业的诚信守信。全体教师认真备课,充实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弘扬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真诚待人,善于共处,相互尊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二、有较强的责任心。勇于承担责任是为事业之德的核心,教师们用他们的责任心和真善美深深地影响的学生,担负起对学生未来的全面负责。
三、乐于奉献、热爱学生。每位教师坚守岗位,克己奉公,兢兢业业,用自己的人格风范照亮了别人也发展了自己,不仅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也让自己的专业得到成长;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待人,视学生为朋友,展现给学生的是友善、宽容和耐心,努力为学生服务,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平安校园。
四、公正廉洁,依法执教,不谋权私,秉公办事,不随波逐流,不贪赃枉法,不奢侈浪费。
五、认真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文件,自觉参加师德主题活动。
1、宣传到位。通过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形式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师德主题教育的环境氛围。
2,、组织教师学习各种文件、文献。通过学习使之从思想上认识到师德工作的重要性,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有效地提高师德水准,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行为理念,达到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目的,更好的掌握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3、举行“立德树人、乐教爱生”的主题活动。通过学习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不断提升,塑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精神。
六、师德领导小组带领全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工作,查找自己的不足,自觉履行师德师风活动的“八查八看”,敢谈教育的得失、敢谈师德的标准、敢谈、敢谈个人的成绩和师表形象;能正视人们对自己的评价、接受监督,查找自身的不足,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树立形象。
七、通过“推典型、树典型、学典型”的活动,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和争优创先得到有效地结合,师德师风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达到预期的目的。
八、严格师德师风的考核,认真做好总结,评选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和先进事迹,使师德教育更好地转化为教师塑造自身人格的内动力,推动了我校的师德建设。
但是,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有待今后继续加强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立德树人、爱生乐教”师德师风专项教育
活 动 总 结
石 小 学
2013-1-15
四
第三篇: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立德树人,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每一位老师的使命和光荣。德育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前,举国上下都在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如何让十八大精神入耳,入脑,入心,首先是深入读懂十八大报告,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而纵览十八大报告,什么内容让我们印象最深刻,我想,应该是对民生的关注。事实上,如果非要说出十八大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也莫过于“人民”二字。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甚至有人做了这样一个统计,在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那么,什么是人民最关注的事情?非教育莫属。这也是为什么众多解读十八大精神的文章中,与“教育”有关的阐释最能吸引眼球的原因所在。
振奋人心的是,此次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相比十七大报告所说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种论述是对德育的进一步强化和精练,更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阐释。尤其是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意蕴更为深远悠长。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而“立德树人”恰恰做出了最为诚恳的回答。我们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做题机器,疲惫不堪的分数奴隶,疲于奔命的就业机器,而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立人先立德,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命题。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没有道德,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做教育的都知道这样一句话,高分低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良是危险品。所以,立人先立德,人的培养,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但,立德树人并非一句空话、大话、套话,也不仅仅只是德育老师的事,它是所有教师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教育,从来就不应该窄化为“教知识”、“教文化”、“教技能”,它包含着更为重大、深远的使命。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可是,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面对厌学睡觉的学生,面对毕业撕书的学生,更有甚者,面对那些曾经的学生、现在的成人种种自私冷漠的行为,他们是否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现代的人”?
立德,必须从现在开始。我们深知,试卷会渐渐发黄,成绩可以通过练习来获得,但道德--这种特别而美好的东西,却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熏陶和培养才能拥有。
美丽中国,需要的不是高分数机器,而是有道德的现代的人。记得还是在读书的时候,天天听着、看着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就下定决心要以此为目标,做一个受孩子爱戴的好老师。于是从校门里走出来,满怀信心地踏进了这满是孩子们的天堂。
有人说孩子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孩子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孩子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他们从事着绿叶的事业,他们是人民教师。
其实,在我身边,就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也不时被深深的感动着,因为有着许多平凡却又伟大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爱心演绎着无悔人生!用无私的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的青春智慧和热血诠释人民教师的内涵,用真和善哺育纯洁的心灵,用爱与美铸造闪光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
我想每个班都会有调皮的孩子,我班也不例外。我班有一个很聪明又顽皮的孩子。他经常捉弄、欺负同学。大家都不喜欢他。我知道像他这样的孩子比别人更需要爱,于是,我平时更多的注意到他。尽量去捕捉他的闪光点,表扬他,关心他,鼓励他。
我发现:有时当有的同学没带铅笔心神不宁时,他会悄悄地把准备好的铅笔送给他;每天早晨见到我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到我的面前向我问好;卫生区总有他拿着拖把拖地的身影;下课了,又是他拿起黑板擦擦黑板;那天他做了一件事情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早上我们刚吃完早餐,班长已经检查完红领巾了,劳动委员在忙着检查卫生,随着早读声音的静止,学校三评人员来我班检查卫生工作了。我连忙请他们进来。因为我们刚刚检查过了,全班同学都戴了红领巾。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坐在第三组第一排的熊杨政同学没有戴红领巾。我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只能任凭他们记下了。这时,坐在第四组的罗志颍也同时发现了,他飞快地从他的抽屉里拿出一条红领巾,迅速地将红领巾戴到熊杨政的脖子上。这时的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看到这一切,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我马上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向他学习。在他的影响下,每次我们班只要有没戴红领巾的同学,都有人会主动借给他。大家借出的不是单纯的红领巾,而是一份份爱心。而且让这份爱心在同学们中传递。
平时,那些聪明乖巧的孩子总能得到老师的喜欢,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总会引起老师的不满,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细心的关爱。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调皮的孩子更需要爱!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怎样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使他们在爱的阳光里茁壮成长。
当教师节,我收到了学生寄来的贺卡,看到上面热情洋溢的话语时,刹那间,我觉得自己成了世上最幸福的人。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莫过于此。我感到自己是一个生活在花丛中的人。
我们是卑微平凡的,但更是神圣伟大的,因为,我们正领引孩子去触摸真诚,体味善良,崇尚正直,学会坚强!我们正引领孩子推开一叶叶神奇的窗,打开一扇扇智慧的门。我们展示给孩子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新世界。所以,我们是幸福的!原来,少点欲望,多些爱心,我们就能品尝到幸福甜甜的味道!
记得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让他传播到遥远的后世。”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对教育痴心不改,对学生播撒爱的雨露,就一定能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铁肩担道义,爱心筑师魂。老师们,让我们为了心中共同的梦想风雨兼程!让我们热忱、执着、坚定地用无私的爱心谱写幸福的人生吧
一、背景回顾
今天上午,第三节,信息课。三班的两名同学没带鞋套,而且,还影响任课教师上课。班主任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了这一现象,将两名学生带回了办公室。在办公室里,这两名学生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对班主任老师的教导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二、归因分析
在这一事件中,这两名学生没带鞋套、影响老师上课只是事情的一个表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是学生对老师的不尊重!学生为什么不尊重老师呢?我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我们老师的身上!这两个学生在小学一定也是比较调皮的孩子!他们以前肯定是挨过老师很多次的批评的!而每一次的批评都不一定能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那么,作为弱势群体的学生,他们会怎样应付老师呢?唯一能够让他们维护个人尊严的、得到心理平衡的,好像只有藐视老师这一方法了!
三、教育措施
有了上述分析,我想,能够解开学生心结的唯一方法,便是充分尊重他们、与他们平等对话。但当我与他们交谈了几句之后,我发现:他们仍然拒我于心门之外。或许,这是他们和老师长期“交战”以来,养成的自我保护的习惯使然吧!于是,我放弃了与他们的“平等对话”!给了他俩两张稿纸,让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给我和马老师看!有时,文字是一种更好的沟通方式!
当我看到他们写给我和马老师的“信”的时候(我愿意将其称之为‘信’,而不是‘检查’‘保证书’之类的名词),我暗自庆幸:看来,我选择的方式没错!如果说,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一本书的话,我想:他们今天向我们展开了这本书的一角了!
我认真阅读着这两个孩子信中的一字一句,我仔细品味着他们表达出的情感。高兴、欣慰、感慨„„我没有让他们做检查,而他们的信里也丝毫没有检查的痕迹,但我却的的确确看到了他们对老师的歉意!那歉意是那么的真诚,不带一丝敷衍的气息!我感动于他们的真诚,我也要用纸笔,表达我对他们的欣赏与鼓励!
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师德作为老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奋发进取,实际上就是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的‘师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德?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因此,德是做人之基,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学习才有动力,成才才有保障。
师德是学德的前提和条件,作为教师,立德的目的是为了树人,树“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被视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化身,教师通过良好的师德,言传身教,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平等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把良好的师德传递给学生,才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以德树人,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我校的特色与和谐办学思想和主导观念,所谓立德,就是我们的老师要遵守社会公德,履行职业道德;所谓树人,首先老师要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不断地磨练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鼓舞人,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去感染人,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不断激发工作激情,享受育人环境中的成长与快乐。其次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确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操,帮助成长,所以,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以人为本,搭建广阔的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展现美好的自我,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学习特长中寻找认识的快乐。
以上是我对“以德树人,做最好的自己”的一点感悟。如何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近日,多位上海教育系统的十八大代表来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与上海教师代表、专家学者等进行深入交流。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专程赶来出席会议。引人深思的是,多位与会者在发言中指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需要教师倾尽全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要丧失教育自信
本次“上海教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上海教育》杂志承办,主题聚焦“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党委副书记包涵、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洪汉英、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杨荣这三位十八大代表的到来,让会场气氛分外活跃。
全国首届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在座谈会上感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此,于漪感到非常振奋。在她看来,中国人必须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充满信心。“在教育教学方面,我并不反对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但学习国外的东西,是拿来为我所用,而不是丧失教育自信,完全抛弃了自己的东西。”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解超深表赞同,他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自信、自强和自为”。
教师有底气,才能有自信带好学生。对此,十八大党代表,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党委副书记包涵深有感触,她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就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新鲜内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这就要求我们更主动倾听青年心声,关爱青年成长。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教师学好读透了,才能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教书育人至关重要
作为十八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洪汉英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辅导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她悉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们的成人成才,被很多人称作“上海妈妈”。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洪汉英看来,这是很有必要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对其他民族风土人情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各类风味小吃上,这远远不够。要促进民族团结,必须在校内外搭建更多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将其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进行普及。”
金山区罗星中学教师、2012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朱德宝,是一位用独特方法鼓励学生在科学实践中“玩”出名堂的引路人。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他建立了创新工作室。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参与各类科技实践活动,收获愉悦和成就感。朱德宝在座谈会上讲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曾有一名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通过工作室的实践,逐渐爱上了科技发明。后来,他的科技作品还获得全国奖项。此后,这名学生增添了自信,成绩稳步上升,最终考进了自己心仪的高中。“每个孩子都是个性化的,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这是我们的责任。”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此,浦东新区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深表赞同。“我们的城市管理为何井然有序?”杨振峰曾就此向中国和外国学生提问。值得深思的是,中国学生大多一脸茫然,表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外国学生的回答则大多是“那是因为有其他人在为这座城市忙碌”。在杨振峰看来,这反映出的恰恰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差距,因为不少中国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眼中并没有他人。“我们的教育必须教会孩子心中有他人,学会独立思考,具有国际视野。” 立德树人重在师资
在十八大代表、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杨荣看来,“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老师除了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要有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作为一名特教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华东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校长何金娣曾是十七大代表。在她看来,教育应该“有教无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作为教师,必须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此,虹口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潘惠琴表示,教育事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这就要求教育系统要以打造专家型教育团队作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力量保障。“要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目标,教育必须‘立教、立校和立人’。”
在座谈会上,“责任”一词被频频提及。虹口区复兴高级中学教师、2012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陈寅,是上海市最年轻的化学特级教师。谈及十八大报告,陈寅最大的体会是:“老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要有荣誉感,更要有责任感。”
看到十八大报告中的“责任”一词时,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庄小凤感觉“春风扑面”。庄小凤感慨地说:“我们要扪心自问:培养出的孩子将来是干什么的?长大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回应和破解这些问题才是教育的关键和教师的责任。”
在座谈会上,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指出,要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师资建设,并注重发挥教育的隐性功能。“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更需要通过文化等对孩子进行心灵的浸润。”
在会上,高德毅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小学时代的老师。他说,自己小时候曾跟同学因为踢球闹起了别扭,脸都肿了,自己很生气。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每个人都要培养一种大气的胸怀,人生最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这句话,他一直牢记在心。在高德毅看来,一个老师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把自己的学生带好,培养好,你们将功德无量。”高德毅动情地说。立德树人、做德育双馨的新教师!
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鉴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对应关系,“立德”,既有对教育者——教师的要求,也有对被教育者——学生的要求。具体来说,“立德”对教师的要求是立师德;“立德”对学生的要求是立学德。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师德”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却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实际上就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的“师德”。作为教师,立德的目的是为了树人,树“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被视为社会道德的化身。教师通过良好的师德,言传身教,内化为“师风”,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平等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把良好的师德传递给学生,才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
一、尊重,是“立德”的首要条件
新世纪的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教师要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让校园七彩斑斓、生动活泼;教师要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育人,摒弃封建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而不排斥他人,赞美智慧冲动而不盲目,弘扬主体意识、完善个体性格,建立健全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完美人格特征。
二、师友,是“亲近”的最佳通道。
亲其师,信其道,通常会再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很容易接受该老师的教育。因此,教师与学生建立好良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而重要的方法。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支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情感教育重于情,教师既是教育者也应是学生的朋友。竭力用你很真实很感人的感情去征服一颗颗纯真的心,去感化之启发之。使师生都进入其乐融融其情陶陶的境界。
三、沟通,是“消除误会”的最好办法 师和生之间要努力建立平等的心理位置,才能很好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才能适时的去发现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的纠正。
在本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期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作业订正课上,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作业题,小组巡视的时候,发现一位同学正走神溜号玩着什么,再仔细一看,他的桌子上光秃秃的,本子却在它同桌班长那,而班长正认真地帮他改错呢!气得我不由的河东狮吼一翻过后,毫不留情地把他调了座位。就在下课没几分钟,这位同学把一本破烂的日记本重重地摔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纳闷地打开一看,斗大的几个大字占满了半张纸——“我不服气”!空白处还写满了“冤啊”!看了这本充满控诉的“冤状”之后,本来上课时就气愤不已的我正准备把这位同学叫来继续痛斥一翻,忽而转念一想,如此个性的同学在用教师强压的方式似乎并不能说服他,一阵理清思绪之后,严肃地把他叫到办公室,开始用温和的语气帮他分析错误,苦口婆心得终于看到他渐渐平息愤怒,并转为理解的表情时,内心这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沟通并不在乎方式和形式,只要是对学生有益的,让他们向老师发发脾气,也是敞开心扉的一种方式。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做适时的引导,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他们拉近距离,而且有时还能从学生反馈的信息里纠正自己的不足。总之,作为教师,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立德树人,做德育双新的新教师,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笔者认为“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老师除了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要有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教育应该“有教无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作为教师,必须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常言道,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鉴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对应关系,“立德”,既有对教育者——教师的要求,也有对被教育者——学生的要求。具体来说,“立德”对教师的要求是立师德;“立德”对学生的要求是立学德。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师德”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却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实际上就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的“师德”。作为教师,立德的目的是为了树人,树“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被视为社会道德的化身。教师通过良好的师德,言传身教,内化为“师风”,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平等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把良好的师德传递给学生,才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
一、尊重,是“立德”的首要条件
新世纪的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教师要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让校园七彩斑斓、生动活泼;教师要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育人,摒弃封建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而不排斥他人,赞美智慧冲动而不盲目,弘扬主体意识、完善个体性格,建立健全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完美人格特征。
二、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师德修养 为了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学校创设条件,提供平台,组织引导教师加强岗位自学。如每周一的政治学习、开放图书室、书法练习,雨花区期初的德育专题推进会等,给教师以空间、时间,给教师以学习的动力,营造学习的氛围。要求每一位教师制定个性化的读书计划,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精读两本书,并写好故事梗概、经典摘录、思想性分析艺术性欣赏和读读后感,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运用,在不断的积累中充实底蕴,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坚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开展继续教育。积极配合市区活动开展,选派教师参加培训,做好后盾工作。学校完善教师管理平台:出台新举措激励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的利用率。每一学期,通过分年龄、分办公室、分学科每人布置硬任务新闻四篇和博文一篇,办公室室长加以统计。倾心打造这个展示平台,以自己的心智和聪慧证明实验人的潜能与素质,将再一次向社会亮出了一张金名片。
三、师友,是“亲近”的最佳通道。
亲其师,信其道,通常会再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很容易接受该老师的教育。因此,教师与学生建立好良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而重要的方法。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支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情感教育重于情,教师既是教育者也应是学生的朋友。竭力用你很真实很感人的感情去征服一颗颗纯真的心,去感化之启发之。使师生都进入其乐融融其情陶陶的境界。
四、沟通,是“消除误会”的最好办法 师和生之间要努力建立平等的心理位置,才能很好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才能适时的去发现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的纠正。
在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期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作业订正课上,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作业题,小组巡视的时候,发现一位同学正走神溜号玩着什么,再仔细一看,她的桌子上光秃秃的,本子却在它同桌那,而同学正认真地帮她改错呢!气得我不由的河东狮吼一翻过后,毫不留情地把他调了座位。就在下课了,这位同学掉下眼泪还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我纳闷地看了看她之后,本来上课时就气愤不已的我正准备把这位同学叫来继续痛斥一翻,忽而转念一想,如此个性的同学在用教师强压的方式似乎并不能说服她,一阵理清思绪之后,严肃地把她叫到办公室,开始用温和的语气帮她分析错误,苦口婆心得终于看到她渐渐平息愤怒,并转为理解的表情时,内心这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沟通并不在乎方式和形式,只要是对学生有益的,让他们向老师发发脾气,也是敞开心扉的一种方式。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做适时的引导,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他们拉近距离,而且有时还能从学生反馈的信息里纠正自己的不足。总之,作为教师,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立德树人,做德育双馨的教师,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第四篇: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马淑荣
“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我们国家正在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在某种程度上讲,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正确认识和理解“立德树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更为关键。
一是关于“立德树人”的出处。
“立德树人”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即为:立德和树人。何谓“立德”?意思为树立德业。《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
何谓“树人“?意思是培养人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青少年学生时代,是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
二是提出“立德树人“的背景。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人生的“三不朽”;无论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还是“做事先做人”;这些都首先强调的是“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察德修身。
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主要是伦理道德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爱”;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泛爱众”;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者爱人”;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义礼智信”。
现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时代的意义,这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以及对十八大提出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在是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在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极大的奠基作用。
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变革的基石。谁赢得了教育,谁就赢得了未来。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功能。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是进一步对这个问题的深化。
这个文件的出台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尚未形成育人合力。三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信息网络、多元文化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三是“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的问题。
立德树人内涵非常丰富。立德树人要“立什么德”?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的“三爱”教育以及人文、审美素养的培养等等。
立德树人要“树什么人”?根据新时期的特点,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同时,突出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力求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这样的表述是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细化,且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
四是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的问题。
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牵动着学校教育的全面改革。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抓住了课改,就抓住了育人工作的“牛鼻子”。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课改,扫清人才培养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问题。
第一,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在根本含义上是高度一致的,但现阶段如此强调,是因为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要求。当前,要抓好两个教育: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二,把握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国家在教育价值观层面上一次最为明确的宣示。
第三,要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说到底还只是一个手段,我们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而最终检验课程改革是否有成效,还要看我们是否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
第四,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价值观引领下,我们要坚持高学业水平的同时,加入特色、多样、选择和适合这样一些理念,这些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质量观。
第五篇: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论坛
发
言
稿
宋
彭
原
小
学
静
波
2017.09.10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论坛
发
言
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界的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这个主题,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用爱心播种希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唐代大文豪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教师们的思想和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股重要的教育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五育并重,德育为首。”那么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呢?所谓立德,就是坚持以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事关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关系到美好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这一伟大理论为学校和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师德修养为引领,以学生品德培育为教学重点,切实用理论的魅力和信仰的指引去培养人、感召人、引导人,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立德首先是要我们教师立好德。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的重要操守,要想成为一名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广博学识、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爱岗敬业,有仁爱之心,把教书育人事业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来看待。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在人世间,能做到爱自己孩子的人是父母;而能做到爱别人孩子的唯有我们教师!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能超越一切。所以教师应该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力行师德规范,保持高尚情操,保持本色不变,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师之无德,教之无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育人的主旨内涵是立德,立德方能正己,正己才能律人,教师立德树人,必须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体,用高尚的人格,和蔼的态度,端庄的仪表,丰厚的学识去面对学生,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多年的教育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小时候我看到的最多的是长辈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爱自己的孩子,许多老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关爱他们的学生。而今长大后我也成了“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带着饱满的热情与美好憧憬的我接手了自己的第一个班级,成为一名教师。但是,当真正的工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知道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同样需要耐心和爱心。
我记得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带过许多班级,也带出了一点名堂。但从来没有像2009那年带的一个班那样让我感到手足无措。当时我刚送走一班2009届小学毕业生,新学期开学,我又开始从一年级班带起。我的班上共新报到 12名学生。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使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时代,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与求知的眼神,我觉得我的使命是何等的重要,我不能在这个充满神圣的工作岗位上有一丝的马虎,我要让他们永远对学习产生乐趣,要让他们不断地进步。然而事实和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几次考试下来,我所带的科目始终落在别人后面,而且每次考试都是那几个孩子考不及格。
何某是我们班一个很例外的孩子,小脑袋聪明就是不爱学习。当时我想一个学生其实学习差点儿并没关系,只要有考试,分数总会有人得第一,也有人是倒数第一。只要勤奋努力,品行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进也就够了。但是只过了一周的时间,事实证明我确实是盲目乐观了。他在早晨到校时,为了多睡一会儿懒觉,总是踏着钟声进校门,而且在晨读时,总是心不在焉,有时还欺负旁边的同学。怎么办呢?纯粹的批评能解决问题吗?我没有着急,而是开始从侧面了解他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通过了解,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经常是起早贪黑,顾不上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学习方面就更是无暇督促及辅导,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刚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就对他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他的穿着实在让人头痛,早晨穿得干干净净,可不一会工夫就变成“小土球”了,而且手脸也脏得不像样子。从一年级刚开始他就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不爱学习,爱打架,个人卫生差,一个典型的“双差生(学习差、纪律差)。这是我了解到的有关他的全部情况。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心里直打鼓:批评起作用吗?谈心有效果吗?我能改变他吗?用什么办法来转变这个“双差生”?短期内看来不会有大的转机。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就没有就这件事直接批评他,而是避实就虚。我找了一些经常和他一起玩的同学谈心,故意冷落他,每当他要插话的时候,我就故意让其他同学发表看法,一次,两次,三次,最后他着急了,说:“老师,你为什么总是让别的同学说话,而不让我说话。”时机来了,我说“你不喜欢学习,我想你也不会喜欢和同学交流。”他没想到我把事情引到了这上面,稍微愣了一下,说“老师,是我不对,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但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我能感觉到他并非心悦诚服。但是,我没有再深究下去,只是说:“我相信你是个好孩子,只是过于贪玩,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重。”以后每隔一两天左右我就以检查功课为理由找他谈心,给他讲学习方法,讲解难题,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鼓励他,让他把心多用在学习上,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与自己前途的关系。开始,他对我说的话并不在意,更多的是在那儿坐着听我说,有时候有点心不在焉,甚至有点儿不屑一顾。许多次我自己都想放弃,觉得委屈,但是想想自己最初的梦想与信念,再想想他的前途,又不甘放弃。时间就这样流逝,已经入学两个月了,他没有什么改变。
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由于天冷,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要生火炉来取暖,而生火时需要引火的木柴,我请每个同学都拿一点木柴。我开始发现他身上的一些闪光点,他第二天就拿来了一塑料袋木柴,我很高兴,并及时地对他提出表扬和鼓励,当有同学说自己家里没有木柴时,他又举手说他要替这位同学拿柴。过了一天,他果然又拿来了一塑料袋木柴,我再次对他提出表扬。他一高兴,对我的话也多了,说他热爱体育运动,就是不爱学习。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坏’学生。他们都只是在成长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经过这件事,我心里一阵阵地激动,深深觉得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这个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引导学生。何某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他贪玩,调皮,不爱学习,又有什么呢?我又怎能在学习乃至其它方面因为他做的不好而放弃他呢?
从此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带上一样自己喜欢的运动器材,并且在课间和他们一块儿跳绳,踢毽子,打沙包,让孩子们在课间尽情地玩好,这样他们上课后就能集中注意力。何某会跳绳,会打沙包,很会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进行表扬与鼓励。从那以后,他早晨来得早了,读书也认真了,家庭作业也能完成了。上课时他坐在座位上坐的比平时上课还直,听得比以前还认真。
其实孩子都是需要用爱心去教育和感化的的。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的心血没有白费,我的付出也有了回报。他的成绩比以往有了进步。由此我觉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是可以相通的。我觉得我们只是需要时间来互相了解,学习成绩并不是对学生唯一的评价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体育运动是某个学生的强项,我发现某个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有些学生对集体的事特别热心,这都是他们的优点。另外学生成绩的优劣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只要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时间,从基础抓起,学生的学习一定会取得进步的。多年来,我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打动了一个个家长的心,也感染了许许多多后进生的心。也许我做的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但改变的将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我得出了人生的一条经验:用爱心可以换回爱心,用真诚可以呼唤真诚。
尽管有些“差生”很让人头痛,但一无是处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作为老师就应该尊重学生,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一颗平等对人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寻找合适的契机,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指导学生,使其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绝不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一种实际的行动,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爱心去播种希望,用爱心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用爱心去播下希望的种子,用爱心去浇灌娇嫩的幼苗,用爱心去修剪桀骜不驯的枝条,那么多年以后你会收获一片森林!
各位同仁们,让我们努力吧!努力对得起“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赞誉,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努力肩负起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