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药行业五家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摘要: 财务分析是企图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从晦涩的会计程序中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挖掘出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由于会计系统只是有选择地反映经济活动,而且它对一项经济活动的确认会有一段时间的延迟,使得财务报告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所以即使是经过审计,并获得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不恰当性。这使得财务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主要通过比率分析实现。财务比率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理智的决策。可以在某一时点比较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常用的财务比率衡量企业三个方面的情况,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关 键 词:
主营业务收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
目录
前言.......................................................................................................................................-2第一节 行业背景.......................................................................................................-2第三节 主营业务收入...............................................................................................-5第五节 总资产...........................................................................................................-7第二章 财务指标分析.........................................................................................................-9第二节 盈利能力分析..............................................................................................第三节 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第四节 偿债能力分析..............................................................................................第三章 综合评价..............................................................................................................
实现贸易顺差19.27亿美元。
为了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医药企业应留意政府在医疗卫生结构调整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新动向,尤其要把握好医药行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中成药市场竞争将加剧;处方药生命周期将会缩短;第三终端市场将更活跃;医药市场进一步集中,医药两极分化进一步凸现;政策性降价仍将持续;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企业市场品种结构都将发生更大变化。
第二节 公司概况
太极集团概况:
太极集团全称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极集团”),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18日,是以四川涪陵制药厂为主体进行改制而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7年10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注册资本为25260万元,现总资产60多亿元。拥有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等39家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西药、保健用品加工、销售,医疗包装制品加工,医疗器械销售,中草药种植,商品包装,旅游开发等业务。
太龙药业概况:
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龙药业”)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集科研、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以中药产品为主,拥有口服液、片剂、胶囊、输液、原料等多种剂型共100多个产品的现代化制药企业,是河南省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222)。公司注册资本31722万元,现有职工1000多人,年产值4亿元人民币,主要经济指标在河南省医药行业中名列前茅,2001年经国家科学技术部认证,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被郑州市国家税务局评为“国税免检企业”,同年获“郑州市优秀企业称号”,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公司注册商标也被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2006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工作站分站。
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1998)38号文批准,由郑州众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发起人,联合河南
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日益显现,品牌的维护和提升、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等取得了丰硕成果,“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国家汉办签署了联合推广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运用孔子学院平台进一步加大了同仁堂文化的海外传播力度。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拥有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参茸饮片5大类1500余种产品;25个生产基地、75条通过国内外GMP认证的生产线,生产工艺和工装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500余家零售终端和130多家医疗网点;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以同仁堂研究院和同仁堂中医医院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十一五”期间,共开发上市新产品194种,为同仁堂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现代制药概况: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国家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广慈医学高科技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发起的并以上市为目标的高科技制药企业。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最佳结合,极大地锻造和培育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更加坚定了走科技产业化道路的信心。
现代制药的业务主要从事国内和世界领先的各种新型药物制剂、生物制药、化学原料药和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化学原料药、生化原料药、微生物发酵产品和片剂、胶囊剂、颗粒剂、针剂、混悬剂、栓剂和软膏剂等剂型产品。在新型制剂领域,充分应用新型缓控释技术平台,使众多传统品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生物药品领域,凭借着高素质、高水准的研发团队,通过代表国际最先进水平的生物分离纯化技术赢得了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在化学原料药领域,通过工艺技术的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
第三节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要的业务收入,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
少。
从五家公司净利润可以看出除了太极集团外,其他四家公司在五年内的净利润都为正,其中北京同仁堂发展最迅速。太极集团发展最不稳定,在2010年、2012年它的净利润都为负;2010他净利润为负是因为受到曲美事件的影响,原辅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公司产能严重不足。2012年净利润为负的原因是受医改、药价监管、原材料价格和用工等成本上涨的影响,医药制造业的利润也在不断被挤压,利润增速下降以及人工成本上升。健康元在2010年他的净利润达到最高峰,随后曾下降趋势,原因是子公司焦作健康元报告期亏损及因承担全年度,的债券利息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度上升所致;2012年主要是年初与年尾的春节旺销季均未能在 2012 年度内发生,致使保健品及 OTC 销售及贡献均有所下降。北京同仁堂一直呈上升趋势。
第五节 总资产
总资产是指某一经济实体拥有或控制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全部资产。
从图中可以看出健康元的净资产是五个公司中最好的一个公司,其次是北京同仁堂,而太极集团的净资产在2009年以后有所减少,因为在这个时期它的总资产和净利润都有所减少,该公司应收账款数额巨大,未分配利润为负数,使得净资产成大幅下降状态。健康元在2011年净资产比2010年有所减少时因为主要系子公司焦作健康元报告期内 7-ACA 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致使 7-ACA 毛利及对公司的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所致;以及受药品最高零售价下调的影响,美罗培南原料及其制剂价格均不有同程度的下降。
第二章 财务指标分析
第一节 核心指标分析
一、资产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也叫资产回报率(ROA),它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资产收益率是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五家公司08-09年呈增长状态,上海现代制药增长幅度很大,太极集团、太龙药业、健康
二、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一般的讲,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销售的盈利能力越强。一个企业如果能保持良好的持续增长的销售净利率,应该讲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好的,但并不能绝对的讲销售净利率越大越好,还必须看企业的销售增长情况和净利润的变动情况。
太极集团的销售净利率在08-09年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状态,主要是销售收入增长所致;10年呈下降状态,表明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受到曲美事件的影响,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对公司的销售造成了较大影响;11年因受到政府的补助而获利,销售净利率稍微增加,公司处于盈利状态;12年由于产能建设进度滞后,销售收入大幅度下降,且期间科研费用和广告费用的增加、政府补贴的减少以及国家医改价格政策的影响使太极集团的销售净利率急剧降低,呈亏损状态。太龙药业08-11年销售净利率持续下降,11年的净利润比上一年降低了24.93%,原因是太龙药业近二十年来仅依靠双黄连为生,行业竞争激烈,附加值较低,销售收入持续下降。针对持续下降的状态,公司在12年按照新版 GMP 要求,对产品线转型、主业转型等战略调整,不断完善生产质量体系和营销体系,公司销售收入增长。健康元08-10年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尤其是10年通过对焦作健康元7-ACA产能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海滨、丽珠的推动,带动了销售,增加了净利润,销售净利率达到最高,稳居
用情况较为良好。太龙药业和健康元的总资产周转率波动幅度不大,营运能力比较稳定,但与其余几家公司对比起来,销售能力相对较差。北京同仁堂08-11年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公司营运能力逐渐增强;12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小于资产平均总额增长幅度而导致总资产周转率略微降低。上海现代制药的总资产周转率始终高于其余四家公司,说明上海现代制药的营运能力比其余四家公司要强,资金回收状态好,反映企业对整个资产的利用率高。
四、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又称股本乘数,反映企业总资产是所有者权益的多少倍数,计算公式为: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指标的影响,对权益乘数的分析要联系权益结构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联系销售收入分析企业的资产使用是否合理,以反映出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大小。权益乘数越大,企业负债程度越高。
太极集团11年权益乘数达到最低,表明该年资产负债率达到最低,主要是政府政策和政府补助带来的帮助;12年资产负债率达到最高,造成负债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产能建设进度滞后,新产品利润增长未按计划实现,销售收入减少,另一方面是政府补贴减少了,另外科研费、广告费的增加以及国家医改价格政策的影响使太极集团在12年负债急剧增加。健康元的权益乘数呈现小幅度波动,11年达到最高,该年资产负债率达到最高,主要是受到7-ACA价格变动的影响。太龙药业、北京同仁堂以及上海现代制药的权益乘数呈增
第二节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就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良好的盈利能力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获取利润的基础;而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又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和保证,只有在不断地获取利润的基础上,企业才可能发展;同样,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比盈利能力软弱的企业具有更大的话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人员最重要的业绩衡量标准和发现问题、改进企业管理的突破口。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盈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反映和衡量企业经营业绩。各项收益数据反映着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表现了工作业绩的大小。用已达到的盈利能力指标与标准、基期、同行业平均水平、其他企业相比较,则可以衡量业绩的优劣。
2.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盈利能力是企业各环节经营活动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通过对盈利能力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收益水平:
利润是企业偿债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对长期债务而言。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举债时,债权人势必审查企业的偿债能力,而偿债能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企业则盈利能力。因此,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主营毛利率
主营毛利率是销售毛利和主营收入净额之比。主营毛利率指标反映了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率指标反映了产品或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表示取得同样销售收入的销售成本越低,销售利润越高。主营毛利率计算公式:
营业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从上式可以看出,主营业务的毛利率越高,则扣除各项支出后的利润也就更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另外,由于毛利率较高,其产品的定价就较灵活,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的时候,这个指标当然是越高越好。
主营业务的销售情况比较。
由有上图表可知上海现代制药、北京同仁堂两家公司营业利润比重相对稳定,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大部分或者全部。说明该两家公司的盈利结构以主营业务为主,生产经营相对稳定。而健康元在2008年呈现负营业利比重,说明其营业利润偏低且主营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2009年开始健康元营业利润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健康元抓住机会为企业的保健品创造出了道路,主营业务结构自2009年起趋向于稳定状态。上表中,营业利润比重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太极集团。而在2011年有个明显的营业利润比重最低点,从公司销售业务的结构和规模来看,其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口服液、片剂、糖浆剂这三大块,与2010年相比除了片剂这一块的营业利润率有略微的增长以后,其他各个主营业务均有下降趋势,市场份额在不断缩小。太极集团在2011之后,有明显的营业利润比重上升趋势。
三、盈利能力分析结论
综合主营毛利率、营业利润比重两项指标的比较,可知健康元药业获利能力最强,其余四家药业获利能力相对较弱。健康元药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处于发展较好的水平,虽然在2011年利润出现下降,但是健康元药业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自身主营业务收入再次增长。其他4个药业主营业务优势不十分明显,在市场中所占份额相对较低,产品竞争力上没有健康元做的好,所以获利能力相对较弱。虽然主营业务收入及结构平稳,增长幅度偏小。太极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收入平稳发展,但是营业利润比重却在2011年下滑,说明在2011年太极集团的7
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誉程度,以及企业原定的信用条件是否适当。
由上表可知,除北京同仁堂自2008年到201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增加,且从2010年快速增加增幅高达7%成为以上5个企业中应收账款周转率最高的。其他三家企业(太极集团,太龙药业,上海现代制药)的应收转款周转率2008年~2009年缓慢增长,但增幅不大。
健康元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08年~2012年缓慢下降。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1)收款迅速,账龄越短;(2)资产的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3)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应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综上所述,北京同仁堂的收款速度最快,资产流动性强;其次是太极集团,健康元和上海现代制药的资产流动性相当;最弱为太龙药业。
北京同仁堂2010年~2011年的营业收入由4,942,744,267.43元增加到 6,108,383,711.48元,由此可以判定北京同仁堂的市场营销策略导致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的剧增导致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增的原因。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
综上所述:健康元和上海现代制药存货变现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资金占用水平较低,而北京同仁堂和太极集团存货量适度,存货积压和价值损失的风险相对降低,存货所占资金使用效益高,企业变现能力和经营能力强。太龙集团的存货周转率过低则说明企业的存货管理不利,或销售状况不好。
三、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又称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回报率、资产总额利润率。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平均总额)×100% 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反映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体现了企业对资产的运用效率,也是财政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评价指标同时反映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投入资金的盈利能力。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低,应分析差异原因,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有图表可知,健康元和太极集团的总资产报酬率的变化幅度较大,在2010年两家企业分别位于最顶端和最低端。其中健康元2008年~2009年的上升幅度高达13.76%由0.01%飙升至14.86%,2010年后又大幅下降。太极集团自2009年~2012大幅先降后升再降,平均升
资产的流动性差,说明上海现代制药可能在内部管理出了问题。
太极集团资产流动性强,(仅次于北京同仁堂),且太极集团存货量适度,存货积压和价值损失的风险相对降低,存货所占资金使用效益高,企业变现能力和经营能力强,但太极集团的总资产报酬率的变化幅度较大。太极集团自2009年~2012大幅先降后升再降,平均升降幅度大于2%,可见太极集团企业资产利用效率低,应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太极集团若不处理好自身问题,发展堪忧。
第四节 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静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清偿企业债务的能力;动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主要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
我们发现,太极集团五年来的资产负债率都大于70%,这是非常不健康的表现,此时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表现非常低,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投资人都不会太愿意借钱给这个企业。太龙药业五年来的资产负债率都处于上升的状态,这是财务状况走向不健康的一个预警。北京同仁堂及上海现代制药的资产率负债虽然也是出于逐年上升的状态,但是由于总体上都不超过50%,所以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的偿债能力都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而健康元的偿债能力总体上都在30%,也是较健康的。
三、偿债能力分析结论
太极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较低。太龙药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则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但都不是处于较好的状态。健康元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二者都有较大的波动。北京同仁堂和上海现代制药的偿债能力表现都比较良好。
第三章 综合评价
中国医药行业从整体上来看,整个行业从高速发展向良性发展转换阶段,医药行业将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效益提升。中国制药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日趋增加,平均获利水平上升,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注重产品质量效益提升.从太极集团、太龙药业、健康元、北京同仁堂、上海现代制药五家公司的偿债能力方面、营运能力方面、盈利能力方面、增长能力方
第二篇: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1、医药行业进入新常态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发展源自药品的刚性消费,具有弱周期性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根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15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的数据,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6,719 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25,7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19%。
2015年,我国产业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医药行业受大趋势影响,增速随之降低。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 6.1%,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9.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2%,利润增长12.2%,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1%。中国医药产业布局整体趋于优化,但增速趋缓。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产业迭代升级等趋势的推动,未来三至五年,中国医药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
2、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在医药行业中,最具有市场前景之一的是抗肿瘤药物。肿瘤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癌症总发病429.16万例,总死亡 281.42万例。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全球癌症病例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将逐年递增至2025 年的1,900万,而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从2010年至2015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6.79%,癌症死亡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7.50%。
肿瘤是人类健康第一杀手,而抗肿瘤药物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药物市场。2010年-2014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复合增长率为6.5%。2010-2014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由约430亿元增长至约 850 亿元,复合增长率18.6%。截至2015年底,大病保险覆盖人口达到了9.2亿,伴随着大病医保覆盖范围扩展,未来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前景依然非常广阔。
3、医药政策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随着中国医药制造业和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医改进入深水区,由国务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其他部门出台的医药政策也密集落地,力图从供给侧破除医药行业结构不合理现象,改变医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生产集中度低”的局面,引导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2015年9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拟推荐优先审评的药物品种公示》,拟推荐17个专项支持的药物品种为优先审评品种。在这次清单中,最大受益者就是肿瘤药。同月,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发改委、财政部等16 部委共同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明确提出“推动抗肿瘤药研制生产,通过自行创新研制、仿制药生产等手段,促进产品价格下降,提高药品可及性”。2015年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并于次月发布《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创新药、重大专项药、临床急需仿制药、优质仿制药、通过欧美审批认证药等药品纳入优先审评范围内,确定了优先审评审批的范围并规定了程序及工作要求。
2016年3月,“十三五”发展纲要正式发布,纲要中提出“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将已上市创新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列入医保目录”。近一年内,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落实,一方面显示了国家强化医疗体系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为医药行业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坐标蓝图。
4、研发创新、外延并购,推动医药企业跨越式发展双引擎
目前我国大部分药品为仿制药,目前市场上的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仿制标准较低、部分药品疗效不确切。从“十三五”规划鼓励研发、生产“创新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的政策导向中可以看出,只有真正具备雄厚的研发创新实力的企业,才能在更严格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这也使得并购成为医药行业的一大趋势。
并购有利于医药企业迅速获取自身不具备的研发能力、销售渠道、专利技术、创新产品、新兴市场等重要资源,快速构建并巩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医药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与不合理现象将得到改善,加速行业间的并购整合将倒逼医药企业强调以市场为准则,提升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以产品的质量与疗效作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我国医药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并与国际接轨,使我国 医药行业发展呈现快速、良性发展态势。
第三篇: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属于盈利周期较长的产业,一个生物医药品种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一般需要5~10年时间,期间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因此,生物医药产业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股权融资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也提示我们应该根据生物医药企业的在成长期的财务特点和投资风险,设置能够适应研发型企业特性的上市标准。
一、生物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一)生物医药行业简介
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影响,与人类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咨询公司IMS Health的统计报告,2014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1万亿美元,未来几年将保持5%-8%的复合增长率,这反映了全球医药市场强劲的整体增长趋势。尽管各国政府均在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但由于新药开发、人口结构变化及人们对健康预期的提高,药品市场的增长仍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按照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标准,2013年有近百种药品达标,其中TOP50的达标线为16.43亿美元,这些重磅药物全部出现在美国和欧洲。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目前尚没有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的药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持续高速增长。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数据,2000年至2013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从1686亿元增长到215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65%。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末,()我国医药制造业总资产达到18480亿元;2013 年全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0593亿元,较“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16573亿元,复合增长率22.66%。
根据预计,2011年至2016年我国医药市场仍有望保持16.1%的高年均复合增长率。2011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已超越法国和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预计到2015年我国在全球医药行业中的市场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2020年我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划分为生物技术医药、化学药物、现代中药三个子类。
(二)生物医药行业的生命周期与财务特点
生物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盈利周期较长。一个生物医药品种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一般需要5~10年时间。因此,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新生物医药品种和企业,盈利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国外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从成立到盈利平均需花10年左右的时间。同时在这段研发且没有盈利的阶段,生物医药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投入往往超过20%的销售收入。可见,生物医药类企业一般最需要风险资金和市场支持的时间在企业创立初期,而伴随企业产品成熟,甚至于专利技术保有期限的结束,企业的成长性将大打折扣。
海外较为成功的生物医药公司从成立到上市的平均年限为4 年,从上市后到盈利的平均年限为7 年,盈利之后企业将出现非线性增长。
(三)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药品市场增长空间方面,中国将是潜力最大的市场。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推动我国医药行业持续增长重要动力。目前,我国用药水平还偏低,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必然趋势。未来医疗体制改革和行业结构调整将是影响医药行业的主要政策面因素。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五年我国将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同时,我国还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由此可见,医药行业整体面临着较好的发展契机。
从生物医药细分领域来看,近年来在化学药和中药不能有效治疗的疾病领域发病率有所升高,生物技术药物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将成为今后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世界药物销售额前三十名中有三分之一是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占世界医药市场的比重约为17%,此外,全球免疫类药物总销售额的79%、肿瘤类药物销售总额的35%都是生物技术药物。
二、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情况
(一)A股上市生物医药企业情况
按照申万行业分类,截止2015年1月21日,A股共有生物医药上市公司190家,总市值2.07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4.8%,市盈率中位数为50.07倍,高于A股市盈率中位数42.88倍。生物医药企业代表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市盈率普遍较高,然而其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重并不高,说明资本市场服务生物医药产业的能力仍待挖掘。
2014年前三季度A股生物医药公司营业收入总计8244亿元、净利润686亿元,占A股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2.38%、净利润的2.03%。
(二)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路径与融资需求
以研发和制造为主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成长路径比较清晰,但无论是生产仿制药、改剂型药还是新药,从开始研发至最后成为产品,都要经过繁琐的步骤,一般需要5~10年时间,导致生物医药企业前期资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然而,一旦技术突破、市场开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生物医药企业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路径决定了其融资需求主要集中在前期,即在药品研发成功前和市场开发时。且由于生物医药企业前期并没有多少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比重也不高,债务融资显然难以作为主要融资来源。因此,生物医药企业在创立初期最需要风险投资,其业绩能够出现爆发式增长的特性也与风险投资的投资诉求契合。
药品研发基本成型后,就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提早介入,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在药品达到上市条件前,仍存在诸多变数,任何一个细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风险较大,大部分企业的融资仍应该集中在场外市场,但部分研发团队能力强、产品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已具备进入场内市场融资的条件。这部分企业和其他新兴产业中的初创型企业一样,需要特定的板块来满足其融资需求,并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而当药品研发成功,进入市场开发阶段的企业,则更加满足进入场内市场融资的条件。
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对于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支持局限在产品开发进入成熟阶段,企业已经获得一定盈利的企业,这显然无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新兴产业的能力。境内优秀的生物医药公司大量流失海外,在香港、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境外交易所上市并以股权融资的境内生物医药公司市值已达2119亿美元。
(三)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风险
生物医药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吸引力。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高新技术行业,对相关技术的要求很高,而且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影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资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政策风险、研发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1.政策风险
就目前的行业发展阶段和行业特征而言,生物医药行业要想更好的推动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政策的带动。因此,政策风险对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的影响不容忽视。具体来说,生物医药行业投资可能面临的政策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政策,二是行业标准。
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医药行业,它的不断壮大是和我们国家实行的政策密切相关的。当前,我国对生物医药采取鼓励扶持的态度,不管是国家长远性规划或国家级大型基金,都将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列为优先考虑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生物医药行业内的所有细分行业都能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照顾,部分技术含量低、产能过剩的细分行业,特别是仿制药制造业,随时可能失去原有的政策优惠。
此外,由于药品的生产、销售与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福利,因此政府的督促和有关法律的颁布是不可以缺少的。在我国,药品的制造、出售和使用等环节都颁布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和准则,以此来对医药企业进行约束。当前,中国实施药品生产和运营的许可体制,制药公司要通过《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才可以进行生产和运营。同时,作为原材料出口的医药公司需获得质量规范的认证和出口国的药品监督部门刊发的注册认证,方可出口。严厉的政策提升了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因此,即使生物药品开发成功,也将面临是否能获取生产批文的风险。
2.研发风险
在生物医药行业中,最大的投入当属研发、厂房和设备方面的支出。全球十大药厂的研发费用约占各自营业额的百分之八到十五。单个药品的研发费用现在也已高的惊人,例如基因项目的新品研究费用大多在1~3亿美金,随着新药品研制的复杂程度提高,费用也相应提升,个别基因项目的新品研究费用已超过6亿美金。高技术的时效性又决定了投资需求的连续性,必须筹措足够的资金,否则,极有可能半途夭折。因此,投资于生物医药行业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资金紧张而导致产业化过程失败的可能性。
从开始研发至最后成为产品,生物药品要经过六个繁琐的步骤:实验室研究阶段、中试生产阶段、临床试验阶段、规模化生产阶段、市场商品化阶段和严格监督。每个环节都需通过药政审批程序,所以开发一种新药周期较长,一般需要8~10年、甚至 10~12年的时间。如此长的周期,加上实验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将使投资面临不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
生物医药行业还面临和其他行业一样的知识产权保护风险。专利药能给医药企业带来可观的巨额利润,所以药品专利与医药企业的自身利益关系密切。发达国家的专利保护会强烈影响到生物医药公司的投资和决策。我国目前生物医药企业开发的药品中的绝大部分是仿制品。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仿制一种新药的费用只需几百万人民币,花费3~5年,外国在该研究领域的费用预算一般是3~5亿元美金,研发时间大多需要7~10年。不过我国类似“免费午餐”似的开发模式可持续性较差,并且其他公司也会选择雷同的研发目标,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仿制药利润微薄。
3.技术风险
生物医药遵循制药行业的特定程序,需要经历科研、中试和临床三个阶段才能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其中任一阶段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被否决。一个新类型的药品从研制到投入生产使用一般要经过四个环节,即临床研究、制剂处方和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以及放大实验直到用于人体的四期临床试验等过程。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很低,例如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这是因为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可见生物医药研发的技术环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4.市场风险
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市场需求状况密切相关,虽然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飞速发展,但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部分仿制药在竞争压力下难以达成预期销售目标,甚至导致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
国内同类病症的药品往往有几种甚至几十种,质量良莠不齐,无论在科技实力、生产定位、外观包装等方面,我国的药品和西方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加入了WTO后,开放流通的经济环境受到了国际产品的竞争影响,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风险有加大的趋势。
此外,从科技层面而言,新研发药物的科技含金量高于普通营养品,但从经营角度判断,新研发药品的经济效益未必能高于保健营养品。对于新技术的药品投资,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情况和竞争情况,高科技含量不一定能带来高收益。
三、相关结论与建议
(一)发行上市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
生物医药企业在创立初期最需要风险投资,随后需要资本市场提早介入,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发行上市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
然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生物医药企业从进入产业到上市的平均年限约为14年,且均是产品开发进入成熟阶段、已经获得一定盈利的企业,说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生物医药企业的能力严重滞后,亟需推出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特性量身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板,来更好地对接生物医药等新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根据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财务特点和投资风险,设置相应的上市标准
鉴于生物医药行业在未来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该行业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较长的特性,我们建议在未来修订上市标准时,改变目前发行条件中的单一财务指标体系,引进预计市值指标,设置多指标组合,供发行人选择,从而在最大程度扶持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
第四篇:医药行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医药行业招聘外部环境分析
1、行业招聘趋势
从招聘数据上看,招聘需求的减少更多的是来自于跨国企业的需求减少。对于藏医药制药企业来说,除要面临医改严峻的大环境外,更要面对专利新药的匮乏和仿制药企业的挑战等重重困难。
2016年,医药企业间将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欧美国家的企业为节约成本,将会增加对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外包业务,并继续将投资重点进行转移,对中国医药人才的争夺战会更明显。最后,2016年医药行业人才的需求增长还离不开强大的内需潜力。我国人口众多,医疗需求缺口巨大,在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刺激下,逐年提高的卫生总费用投入是必然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最后,2016年医药行业人才的需求增长还离不开强大的内需潜力。我国人口众多,医疗需求缺口巨大,在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刺激下,逐年提高的卫生总费用投入是必然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2、行业招聘主要职位
排名 职位类别 1 医药代表 2 美容·整形师 3 医生·医师 4 护士·护理人员 5 财会 6 药品注册 7 药库主任·药剂师 8 心理医生 9 疾病控制·公共卫生 10 医药检验
医药代表的招聘占到医药业总招聘量的30%,以绝对多数排在第一位,说明行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突出,需求量最大。其次是美容、整形师、医生/医师类、护理人员等。另外,一些比较新的职位(宠物护理,健身教练、心理医生等)虽然需求在不断增加。
3、行业人才申请热门职位分布 排职位类别 名 医药代表 护士·护理人员 3 行政人事 4 财会类 5 药品注册 6 医疗管理人员 7 市场公关类 8 医生·医师 药库主任·药剂师 10 健身教练
由上可见,该行业的招聘需求和求职意向有一定的错位,但是医药代表销售类的需求和供给还是一致的。医药代表的大量需求是该行业总体竞争加剧的表现,随着关税的降低、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药品批发、零售服务逐渐开放,除了各制药企业以外,各地的医院、药房、药检所等需要大批药品质量检验的岗位技术型人才和销售人才。
随着医药行业的日趋成熟,岗位对于从业者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也增加了人才的流动性。从部门来看,流动性排在首位的是销售部门,而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型序列的离职率则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医药业从业者稳定性较差,想跳槽的人数占到56.55%。在想跳槽的原因中,收入太低排在首位,占53.62%,超过半数,说明行业内人员对现有收入水平不是很满意。职位发展前景不明朗和工作压力大分别以43.45%、36.21%排在第二、三位,侧面反应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压力仍然是影响从业者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5、从业人员薪酬现状
注:此工资包含个人基本工资、各项补贴收入、变动性收入(绩效奖金、业绩提成、年终奖、企业分红)各项相加再平均到每月的税前收入。医药业从业人员的月工资主要集中于1000—3000元和3000—5000元两档,所占比例达到58%之多。10000元以上的比例只占8%,高端比例较小.整个行业月工资比例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状况。
6、求职人群期望薪酬
第五篇: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数据:1-5月医药行业盈利能力逐月回升: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医药行业数据,2012年1-5月,医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278 亿元,同比增长 20%;实现利润总额 608 亿元,同比增长 17%,较1-4月份16%的利润增速进一步提高。从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来看,2011年是典型的前高后低,而2012年一季度医药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显著回升,预期下半年的利润增速恢复趋势会更为明显。
行业政策:中药产业规划出台,县级医院改革试点推进。6月份,国家出台《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提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在全国选择约300个县市试点,力争2015年实现阶段性改革目标。同时,《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炉,提出:1)加强中医院建设,到 2015 年力争所有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院达到二甲中医院水平,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90%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等;2)确定10余种现代重大疑难疾病进行中医药防治研究攻关;3)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骨干。对中药股构成利好。
行业表现:6 月份全球市场医药股大多战胜大盘,A 股医药股更是表现突出。6月全球主要市场指数涨跌互现,但医药股大多战胜指数,估值水平持续提升。沪深 300 指数 6 月下跌 6.5%,医药股因盈利增长的确定性得到市场青睐,6 月上涨 5.0%。经过短期的上涨后,A 股医药板块的估值有所抬高,但仍处于合理区间,医药股与扣除金融、石油石化后整体A股的PE之比在历史均值的略上方。
行业组合:经过6月的反弹,板块估值不再便宜。因此我认为现在的选股思路应当着重于选择中长期增长逻辑清晰、同时2012年中期业绩确定的个股,一线股医药股重点推荐:天士力(中期主业增长约35-40%,现有品种保持快速增长,明年集团化药资产有望注入,2015年后复方丹参滴丸有望打开国际市场)、恒瑞医药(中期增长约22%,明年开始重磅创新药陆续投放市场,明年最后一期股权激励解禁)、云南白药(中期增长约28%,医药主业稳定增长,日化领域不断复制牙膏的成功);二三线医药股重点推荐:双鹭药业(中期主业增长约40%,现有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挑战专利药品和新盈利模式保障未来成长)、昆明制药(中期增长约42%,血塞通冻干粉针快速增长,明年原材料价格下降将显著提升利润率;天眩清注射液和口服制剂深具潜力)。
行业观点:虽然短期内板块涨幅较高,但从中长期来看,老龄化、发病率提升和国家重民生的政策转型下推动的刚性需求是确定大趋势,跨行业来看,医药行业是长期增长最为明确的战略性投资行业之一。因此在目前时点,医药板块仍具有投资价值:1)短期政策面平稳回暖,预计十八大前没有重大政策出台;2)行业盈利能力逐渐回升;3)短期估值虽有上升,仍在合理区间内。
行业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对短期行业增速的影响;各地药品招标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可能出现极端政策;同时可能出现药品安全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