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化生教研组活动周总结材料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周总结材料
一、目标意义:
素质教学要求,把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放在首位,结合我校实际,特举办九年级数理化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此次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发挥学生特长,发现和培养学生在数、理、化方面的拔尖人才,以此带动和推动我校理科教学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组织教师: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教师;
三、竞赛形式:
全校(除七年级外)每班选拔10名学生,共260名学生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三合一卷)笔试。
四、竞赛时间:
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
五、竞赛地点:会议室、多媒体教室
六、工作分工:
1.总 负 责:理科教研组组长:代全礼 2.命题教师: 物理部分:初二:席恒超老师命题;
初三:巨玉贵
高一:赵贵富
高二代全礼
高三:颜维新
化学部分:初三:石大春
高一:李长澍
高二:雷志强
高三:王世辉
生物部分:高一:许得娟
高二:李吉莲
3.考场安排:代全礼
4.监考教师:第一节 :袁包太 赵贵富
第二节:代全礼 雷志强
第三节:郭建明 周成兰 5.阅卷教师:全组教师流水阅卷
七、奖 励: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奖励
一等奖:1名;
分)
附表:获奖学生名单
二等奖:3名; 三等奖:5名;
同时奖励一个优胜班集体(取各班参赛学生均
第二篇:理化生教研组活动材料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材料
时间:2012-12-20 地点:三楼西 主持人:郭清坡 参加人员:全体 课题:如何让课堂动起来
教师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把“讲坛”变成“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多年的从教经验给了我一个很深的体会:你与学生的关系越融洽,就越是能建立有效的沟通,从而分享知识。不仅仅是课堂上,课外也需要多方面给学生以体贴、关怀和帮助,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进行平等愉快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对老师产生信赖。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可能都有碰到过这种情况,班上的学生往往由爱戴某位教师而喜欢其所教的学科,就是这个道理。师生间的感情融洽了,学生会更有学习的动力。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学习。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
1、设计好开课导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2、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图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直观生动地再现事件和人物,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既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合作精神,又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
三、由听变动的教学方法是路径
我曾经听过某个学生抱怨:语文课就是背生词、背课文、背作文…只要会背就行了,上课听着就打瞌睡。这样机械沉闷的死记硬背,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作为语文教师,我对于这种“一背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感动很不可思议,语文,应当是一门充满乐趣的课程,她的教材大多充满了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只要合理运用方法,语文课应该是富有情趣,让学生在其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的。
想要让课堂变得生动,首先就要改变让学生静听的习惯,引导学生动起来——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一篇课文,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不要说10岁的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反过来,如果我们老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鼓励、信任、尊重等感情信息,从而激发、鼓舞学生主动融入课文场景来感觉、吸收,效果则不可同**而语。当然,其中的方法就需要我们老师不停的去试验,看哪些方法适合自己的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认为这几种做法相对有效果:一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提前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从而达到激发兴趣与求知相统一。二是角色扮演。这个是针对故事性的课文,由学生自己代入文中角色朗读,甚至小场景表演,让学生通过代入角色,更深入的了解人物情感,从而体会其中深意。三是互学互评。课程学习完后,大家可以自由发表学习心得,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反驳或者点评。课堂教学只有具有趣味性,才能更吸引学生,使他们愿意学、主动学。
四、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是升华
学生们到学校来学习,不是单单将学习作为最终的唯一目的。作为老师,也不应该将把学生们教导成会答卷就完成了任务。我们学习的一切最终都是要融入到各自的生活中去。语文更是如此,她与生活紧密联系处处与我们同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习资源,拓展孩子们学习的渠道,让他们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学到只是,更要懂得将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因势利导地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一些生活的哲理,同时又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相辅相成,让知识活学活用,让孩子们体会到语文的乐趣和知识的力量,增进学好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五、给学生以广阔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教师指导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中查找相关资料,核实整理成文字材料,带到课堂中与同学、老师进行展示交流。例如学习《长征组歌》两首,让学生去搜集长征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组织辩论赛。此类活动能大大激发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巩固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比如《藤野先生》中围观的中国人为什么会麻木不仁等,这些问题都是发散性的,答案也是多方面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辩论,认识会更深刻,思路会更开阔。
六、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困生动起来,才能使课堂真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开动思维,特别是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回答充分肯定,给予鼓励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第三篇:理化生教研组总结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组教师在上级教研部门,我校领导的热心关怀和具体指导下,积极进取,团结协作,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勤恳耕耘,默默奉献,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教改实验活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加强校本教研,促进理、化、生教学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新课改更重视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改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1、坚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面对新课程改革大潮,理、化、生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的充实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为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时间——学习”的循环反复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我们组织订阅并学习相关杂志上有关新课改的文章,利用网络搜寻并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和追踪新课改的动态,正确把握理、化、生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并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强化集体备课制度化,提高备课质量 为保持我校优良传统,我组教师分别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分年级,分学科的集体备课,我们采取由执教老师构思,写出简案,然后同课头教师共同参与,献计献策,提出不同的思路,想法、看法,课后共同分析、反思。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相互交流,也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理、化、生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3、利用听评公开课改进教学
我组每学期每人至少一节公开课,准备课时,先由执教教师先说,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设计本节课,执教教师再讲课,同组教师听课,同组评课,通过这样的形式,互相交流,积累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总之,通过“三课活动”凸现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老带新”的接队子活动。
二、强化常规工作,严格管理制度 依据学校要求,我组制定了相应的制度。
1、严肃听课、评课、考勤、材料上交等制度纪律,全组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
2、严格评价管理制度,严格依据学校考评细则,做到了教学常规的检查、督导工作;备课、作业、学习总结、听课记录、理化生的记录等工作,这样提高了全组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
三、重视备课工作、凸现合作精神 我们理化生教研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都有一种积极上进,大胆探索的精神,他们都把教好所接的的班级作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在常规教学中我们相互探索教学中的问题,比如:把精心准备的东西无私的奉献出来,在组内实行资源共享,尤其在历年的中考过程中,要求要有复习计划并按计划扎实开展复习工作,有时发现一份不错的练习或试卷,都要拿来互相借鉴,彼此都没偏私,在找题出卷子方面大家都能愉快地分工合作,在这些工作中我组教师工作做得很到位。
总之,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半年来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1、教学中还存在着“死教书、教死书、把书教死”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从生活走向理化,从理化走向社会”在STS教学中还较为肤浅;
3、部分教师给自己“充电”不够;
以上是对这半年工作的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组会进一步努力,会创造性的开展好工作,使我组教研、教改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理化生教研组总结
理化生地教研组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组教师在上级教研部门,我校领导的热心关怀和具体指导下,积极进取,团结协作,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勤恳耕耘,默默奉献,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教改实验活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加强校本教研,促进理、化、生、地教学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新课改更重视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改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1、坚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面对新课程改革大潮,理、化、生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的充实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为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时间——学习”的循环反复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我们组织学习有关新课改的文章,利用网络搜寻并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和追踪新课改的动态,正确把握理、化、生、地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并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强化集体备课制度化,提高备课质量 为保持我校优良传统,我组教师分别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分年级,分学科的集体备课,我们采取由执教老师构思,写出简案,然后同课头教师共同参与,献计献策,提出不同的思路,想法、看法,课后共同分析、反思。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相互交流,也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理、化、生、地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3、利用听评公开课改进教学
我组每学期每人至少一节公开课,准备课时,先由执教教师先说,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设计本节课,执教教师再讲课,同组教师听课,同组评课,通过这样的形式,互相交流,积累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总之,通过“三课活动”凸现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老带新”的接队子活动。
二、强化常规工作,严格管理制度
依据学校要求,我组制定了相应的制度。
1、严肃听课、评课、考勤、材料上交等制度纪律,全组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
2、严格评价管理制度,严格依据学校考评细则,做到了教学常规的检查、督导工作;备课、作业、学习总结、听课记录、理化生的记录等工作,这样提高了全组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
三、重视备课工作、凸现合作精神
我们理化生地教研组有七位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在自己的教学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都有一种积极上进,大胆探索的精神,他们都把教好所接的的班级作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在常规教学中我们相互探索教学中的问题,比如:把精心准备的东西无私的奉献出来,在组内实行资源共享,尤其在历年的中考过程中,要求要有复习计划并按计划扎实开展复习工作,有时发现一份不错的练习或试卷,都要拿来互相借鉴,彼此都没偏私,在找题出卷子方面大家都能愉快地分工合作,在这些工作中我组教师工作做的很到位。
总之,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半年来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1、“从生活走向理化,从理化走向社会”在STS教学中还较为肤浅;
2、部分教师给自己“充电”不够;
以上是对这一年工作的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组会进一步努力,会创造性的开展好工作,使我组教研、教改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理化生地科组 6月24日
理 化 生 地 科 组 总 结
理化生地教研组
第五篇:理化生教研组总结专题
汕头市蓝田中学
2009—2010学 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本学期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的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和中考备考工作会议,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样一来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授课艺术。使广大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优化了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组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理化生教学整合的探究”,要求每位开设公开课的老师都要制作课件,可以自制课件,也可以将下载的课件进行整理、编辑,老师们的课件制作能力、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三. 实抓课堂教学,促教育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①落实好新课标精神,用好新教材。学期初,新老教师们通研新课标,使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计划。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家共同讨论定出教学思路,探讨教学方法;③课堂教学重视演示实验,在条件允许下开展探究性实验,注重研究规律的方法,尽可能地使用多媒体教学;④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分两步走: 课题开展4年多来取得的成果,共计论文23篇(获奖2篇)、课件30个(获奖18个)、辅导学生获奖12人次、教学设计及反思5篇等,并撰写了课题结题报告;同时还开展了一次中心发言和一次专题讨论。
汕头市蓝田中学理化生组
鄞秋萍执笔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