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九龙坡区海龙村的党建报告:引领山村巨变的力量
重庆九龙坡区海龙村的党建报告:引领山村巨变的力量
2010年09月12日 16:44:39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华网重庆9月12日电(记者刘亢、王金涛、李松)海龙村,曾是一个让人失望的贫困村落:2001年村集体负债7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600元,80%的群众散居在土房里。村民“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集访不断,罪案频发。更棘手的是,村干部走在街上,常有人翻白眼、吐唾沫、说怪话,大家对“村官”充满了怨恨。
可是8年后,这个破败无序的穷村却焕然一新:村集体年收入412万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9643元,是重庆市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倍多,银行存款总额超亿元,不少人家拥有了舒适的楼房。更让人称道的是,2002年以后,村子再没有发生一例治安刑事案件,没有发生一次上访集访事件。
同样是这块土地,同样是这些村民,为什么在短短8年时间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是谁点燃了穷了几辈人的海龙村战胜贫困的希望之火?是什么力量引领、推动着海龙村由穷到富、由乱到治?
“当‘村官’为的是改变一个村,而不是改善自己的家庭。”在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中,一位好书记带出了一个以民为重的好班子,硬是把一盘散沙的海龙村村民拢在了一起
2001年12月,冬雨绵绵。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正逢多事之秋。
这一年,村“两委”欠银行64万元,欠饭店吃喝账3000元,欠村干部工资1623元,欠农业税8万元。社会秩序更是乱到了极点,先后有14人被刑拘、2人被判死刑。走在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海龙村,村民个个都对村干部抱怨、失望。
正在艰难进行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一再难产,连开了6天会,选举了3次,就是选不出支部书记。党员会的外面,群众也开起了大会。他们言辞激烈,坚决不同意原领导继续干下去。
选举陷入了僵局。争吵声中,一位得票较高的年轻党员忽然让人眼前一亮。他叫鄢静,刚从山东打工回来,敦实的身材,黑红的面膛,炯炯的目光。老支书谢友福找到他,说:“比来比去,只有你最合适。”鄢静想了想,答道:“那就试试吧。”
经过公推直选,鄢静在第四次选举中,成为海龙村历史上最年轻的村支部书记。这一年他36岁。
有人对鄢静寄予厚望;也有人说他太年轻,只想出风头,肯定碰一鼻子灰。
但鄢静马上就让人刮目相看。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白手起家,修一条通向集镇的水泥路。没钱怎么办?他自己拿出上万元带头集资,凑够了38万元材料费。自己挨家挨户动员大家义务出工,拉起了一支百八十人的筑路队伍。
修路受到不少村民拥护,但也有一些群众不买账,樊开容反对得最厉害。由于公路要穿过她家的荷塘,她死活不同意给公路让道。那时候,村集体债台高筑,根本拿不出钱来补偿她,村干部费了很多口舌,都被她骂了回来。眼看着新路就要修到樊开容家,她带着全家老小,气鼓鼓地堵在推土机前,声称就是推土机从她身上轧过去也不让步,除非鄢静下跪求她。
面对此情此景,鄢静出人意料地“扑通”一声,跪在她的面前。樊开容心头一软,默默地离开了。自此,再也没有村民阻拦过修路。不到3个月,这条4.6公里长的致富路就修通了。
有人说,鄢静给村妇下跪“丢了面子”。但鄢静说:“只要能推动发展,面子算什么,不发展才最伤面子。”
鄢静在全村第一个买摩托车,第一个盖小洋楼,本来在水电安装行当上干得顺风顺水,但当了“村官”,他就把产业彻头彻尾地交给了妻子,把身心完完整整地交给了全村百姓。尽管最初两年间月工资只有300元,现在月工资也不过2000元,但他不在乎。有一家企业曾用50万元年薪挖他去当总经理,被他一口回绝。他说:“要想发财,我早就成千万富翁了。我当‘村官’为的是改变一个村,而不是改善一个家庭。”
当“村官”的日子真是苦乐年华。刚上任时,工作千头万绪,鄢静每天睡觉时间不到6个小时。2003年除夕,他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母亲家,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头睡倒在母亲的床上。
看到儿子一年到头这么玩命,母亲很伤心,流了一晚上的泪。鄢静醒来,母亲央求他别当“村官”了。鄢静笑笑:“妈,当干部就是要能吃亏。眼下村里穷,在没有钱的困难时期,我不豁出去,海龙村怎么变样?”
改变海龙村面貌,仅靠自己单枪匹马奋斗是不够的,鄢静意识到必须把村党支部一班人带动起来。
“不要问海龙村给了你什么,多问你为海龙村做了什么”成了海龙村新一届党支部的工作准则。鄢静要求海龙村“两委”成员常问自己3个问题:群众的实际困难自己了解多少、原因何在?为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自己做了多少、效果如何?面对差距和缺陷,自己如何着手、从何努力?
王建至今记得,她丈夫身患重病,没钱做手术,一家人找到鄢静求助。“先救人!”鄢静二话没说,让村财务室按程序借给他们5000元救命钱。文粮素是一位身世可怜的老人,双儿夭亡,丈夫病逝,自己身患高血压,生活比较艰辛,村集体不仅发给她500元慰问金,还先后借款8000元给她治病买药。
交心、知心,方能聚民心。穷了这么多年,海龙村积攒了太多难题。如何才能贴近群众的心,把准群众的脉?在实践中,海龙村党组织围绕落实“书记接待、成员走访、办理反馈”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海龙村党支部摸索出了“六事”民情工作法:干群之间畅通渠道“说事”、每个干部落实责任“理事”、“两委”民主决策“议事”、整合各方才智“办事”、处理结果公开反馈“评事”、上级巡查回访“督事”;把百姓关心的事、烦心的事作为工作重点,一一解决。
郑玲幼年父母双故,一直与外婆相依为命。2007年,郑玲考入重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每学期贷款6000元用来交学费。年近七旬的外婆为了供给她生活费,一直从事家政服务。但天有不测风云,外婆突然罹患乳腺癌,治病费用昂贵,全家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村党委组织委员陈作红包片走访8社群众,和大家一起“说事”“理事”的时候,目睹了这种困境。她含泪从郑玲家出来,向村党委作了汇报。村“两委”召开专题“议事”会,决定每月给郑玲家补贴200元生活费。鄢静觉得这笔钱不够用,又自掏腰包,每学期捐助郑玲1200元。
时刻把群众冷暖记挂在心,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鄢静和他的同事用以民为重的行动,让海龙村的村民找到了依靠。
“不把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领着大家过上好日子,谁还跟你?!”海龙村党组织围绕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不断提升发展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村民个人发家致富和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两个积极性,成了全村人致富的“主心骨”
海龙村世代以耕种为生,但这个不起眼的山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5亩,其中坡地、林地占了70%。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无可奈何地轮回着贫穷的故事。
2001年,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海龙村依旧独守寂寞。尽管紧邻重庆城区,这里却没有一家企业。
“为什么东部农村在大跨越,我的家乡却涛声依旧?”走南闯北15年的鄢静陷入了沉思。“不把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领着大家过上好日子,谁还跟你?!”他立下誓言,一定把全村经济搞上去!
如何让一穷二白的村庄走出困境,是一个棘手难题。
苦思冥想,还是理不出一个头绪,鄢静于是去搬“他山之石”。2002年,他自费考察了小岗、华西、刘庄、大寨等名村,慢慢地悟出一个道理:实行家庭承包后的农户分散经营,调动了农民个体积极性,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同时尊重并发挥好农民希望组织起来共建共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大河无水小河干”,发展集体经济时不我待。
2003年,重庆市主城区调整经济结构、实施产业“退二进三”战略,一些中小企业亟须找到新的“落脚点”。海龙村顺时应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建起海龙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基地。村集体通过向企业出租标准化厂房、职工宿舍、商业门面,组建建筑安装、环卫保洁等专业化服务队伍,开始了做大集体经济的起步。
但发展之路很不平坦,许多村民不理解。鞠兴学两口子在街上揪住鄢静的衣服,高声喝问:“集体经济能让老百姓得到啥子好处?干啥子都不如单干好!”张治友闯进“两委”会议室,对着正在开会的村干部大发雷霆:“村干部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搞集体经济,无非是让公家的票子落入你们的腰包!” 村“两委”顶住了压力。鄢静说:“机遇是一个小偷,如果你不抓住他,他会让你损失惨重。不管受多大委屈,也不能动摇发展集体经济的决心。”
建厂房的资金不够,村干部就一起凑了90多万元。企业观望情绪浓厚,鄢静就动员租住自己房屋当作坊的正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个搬进村集体建的厂房扩大生产,自己每月却损失5000元房租。渐渐地,海龙村入驻企业越来越多,村集体收获了“第一桶金”。
2007年,海龙村抓住重庆市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机遇,通过探索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进行二次创业。村集体动员村民入股200多万元筑巢引凤,并鼓励村民自主创业,有65户家庭办厂开公司,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木业加工为主,兼有建筑安装、商贸服务和花卉苗木种植的产业布局。第二年,入股1万元的村民就分红1800元。
二次创业同样阻力重重。重庆靖悦机械有限公司是海龙村内最大的企业,正当公司办妥征地手续、准备动工时,所征20亩土地突然在一夜之间“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秧苗。原来是一些村民为了多得青苗补偿费,连夜突击栽种的。董事长徐瑞君气恼地找到鄢静,说:“村民不讲理,我们要撤出!”鄢静当即表示:“相信我,保证3天解决问题!”村党组织紧急召开党员会,要求党员包户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这一招果真灵验,所有的秧苗在3天之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靖悦公司惊叹于党组织的号召力,自此专心搞生产经营,年产值现已达到2亿多元。
海龙村经济由此步入快车道。2009年,村内入驻企业达153家,总产值达12亿元,吸纳劳动力1万多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2800万元,集体收入达412万元。
经济的繁荣盘活了房屋租赁市场,房租成为每户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少的月入400元,多的月入两三千元。村民从原来单一的农业收入,扩大到房租、务工薪金、集体分红、务农等多元收入,集体分红等家庭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占收入的20%以上。原来破旧不堪的土坯房被一座座贴瓷砖的洋楼取代,27%的家庭拥有了小轿车。昔日的“刺头”,已经把身上的“刺”变成了橄榄枝。59岁的鞠兴学一家三口,妻子和女儿都在村内企业打工,每月打工收入就有3000多元,而8年前全家年收入仅有1500元。现在他见了村干部就笑脸相迎。55岁的张治友出租了4间房,每个月房租和养老保险金收入加起来就有1000多元,不要儿子一分钱。他逢人就说:“海龙村走了一条正确的路。”
海龙村没有停步,正在进行“三次创业”。这次创业与前两次不同,村民都有强烈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前不久,村干部分头入户走访村民时,许多村民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期盼: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入股发展集体经济。村“两委”多次研究后决定,成立海龙土地整治有限公司,进一步集约化整治宅基地,用节省出来的宅基地开发商贸等产业,村民则以16个村社为单元入股。老百姓们有了投资意识,争先恐后地排队交款。本来村“两委”规定股本不超过500万元,但由于村民热情太高,最后破例吸纳了692万元。
“只有把党员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基层的战斗堡垒。”海龙村把组织网络植入社会的“神经末梢”,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多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大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徐瑞君在海龙村创办靖悦公司前,从来没有想过入党,甚至对在民营企业发展共产党员很抵触。老板不喜欢的事情,员工自然不愿顶着干。调漆工陈开群参军时曾在老山前线立过三等功,是一位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老党员,但他在公司却一直“隐姓埋名”,成了一名“地下党员”。
“组织建设不能有盲区。只有把党员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基层的战斗堡垒。”鄢静决心改变徐瑞君的认识。
他单刀直入:“靖悦公司有400多人,要成立党组织。”
“企业照章纳税就够了,搞这么麻烦有什么用?”徐瑞君很是不屑。
鄢静不泄气,一次又一次找徐瑞君谈心。他说:“发展党员不仅符合党和国家的利益,也符合企业的利益。企业有了党组织,党员就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会形成一种向上的氛围;企业还多了一条同党和政府沟通的渠道。” 徐瑞君耐不住鄢静的苦口婆心,就让步了。6位“地下党员”随即公开身份成立党支部,陈开群被选为支部书记。
刚开始,徐瑞君只是给鄢静面子,心里并不情愿,但有一件事情让她彻底转变了。
焊接车间有个焊接班组,原班长离职后,公司准备选一名新班长,但选来选去就是没人愿意干。原来,当班长虽然每月有两三百元的补贴,但工人不好管,培养新员工的任务又重,还要和生产部密切协调,工作量很大,干起来费力不讨好。无奈之下,徐瑞君想起袁敦利是共产党员,就对他说:“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你来干吧!”没想到,袁敦利不仅业务精通,而且热心帮助同事,组织能力很强,上任后焊工班组的次品率逐月下降,业绩卓然。
徐瑞君真实地感受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党组织产生了敬仰之情。她找来党章反复阅读,大彻大悟一般,找到了自己的信仰,连用3个晚上写下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功夫不负苦心人,而今,她已是一名预备党员。
这样的故事在海龙村并不新鲜。如今,村内企业的党员都在胸前佩戴党徽上岗,不少私营企业的会议室都悬挂着鲜红的党旗和入党誓词。在重庆特钛超膜工贸有限公司的墙上,一行大字格外醒目:“特钛人永远跟党走!”
“这不是作秀,这是真情实感。”董事长、党支部书记朱善元说。这家企业的几位创办者都是重庆工具厂的下岗职工,入党多年,对党饱含深情。公司创建后,最初在一家废弃的部队营房里生产。他们在艰难拓展市场时,仍不忘成立党支部。然而,当地党委一年只召集党支部开一次会,令他们时感失落。搬到海龙村后,村党委主动找上门来接洽组织关系,村里每月至少开一次党务会。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海龙村出现了村级组织与各种经济组织共存,本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互融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依托行政村设置党组织的方式已无法有效整合村域内各种生产要素,难以适应党员发挥作用的要求。
2007年,海龙村按照市委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部署,打破原来党组织设置的布局,探索采取“一统三分”的模式。所谓“一统”,就是设置海龙村·海龙中小企业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所谓“三分”,就是党委按功能、按年龄、按行业设置3类下级党组织:一是在村内设改革发展、综合服务、青年创业、夕阳红4个党支部,分别由村“两委”成员、中年、青年和老年组成;二是设置机械、木业2个行业党总支,下设14个支部;三是依托农业产业链,建立海龙村·大河村农业联合党总支,实现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如此一来,满盘皆活。青年创业支部定期举行技能培训,公布村内外用工信息,为企业招纳600多人,48名党员中有10人带头创业,他们还动员5名外出务工的能人返乡创业,扶持9名青年创业成功。夕阳红支部则以自己经营的茶馆为阵地,宣传政策,调解邻里矛盾。74岁的老党员陈仁权谈起夕阳红的功能很自信:“因为不怕苦口婆心,我们就是善于做群众工作。”
2002年以前,海龙村连续5年没有发展一名共产党员,党员队伍明显老化,年轻人日益疏远党组织。而此后的8年间,海龙村党员由47人增加到207人。村党委不仅吸收了一批优秀青年入党,而且把一些后进青年培养成了共产党员。
海龙村护村队队长马强生得人高马大,身强力壮,是赫赫有名的抓贼英雄。不过,他曾走过一段弯路。上中学的时候,他是个打架出了名的“坏学生”。后来,他成了一名“混混儿”,天天游手好闲。2003年10月,海龙村成立护村队,27岁的他抱着“混一混”的想法,当了一名护村队员。
就像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马强突然发现了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他勇敢,有力气,会拳术,一共抓获过上百名小偷。2007年,由于工作出色,村干部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由于他工作方法简单草率,党组织决定再考验他一年,延期转正。受了刺激的马强仿佛变了一个人,从不爱看报到喜欢看报,从粗暴对待小偷扒手到合法、文明地护村。2009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心中有正气,做事才有底气,群众才会服气。”“要让群众学会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村务管理阳光操作,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发展成果村民共享;海龙村找到了新时期人民需要和党的发展生动对接并焕发巨大发展力量的所在
海龙村党委副书记任建川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刚劲有力的毛笔字画,上书:“干部不廉洁老百姓恨,干部不作为老百姓怨。”她说,这不单是她的座右铭,也是海龙村所有干部的信条,“我们只有做到既干事、又干净,一身正气,才能不辜负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期望。”
要做到廉洁和有作为,首先要搞好村务公开。
海龙村办公楼下有一个村务公开栏,按照时间顺序,一页一页地张贴着7月份的收支明细表。这是一本出纳账:收入账有49项,最少的一项收入是10元,这是商户蔡仁军租用广场推销手机交纳的服务费。支出账有60多项,大到数万元的建设费用、小到17.8元的灭蚊水和12元的笔记本,都一目了然。
前几年,按照财务惯例,海龙村公开的是会计账,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但不少老百姓看不懂,就开始发牢骚。村“两委”不怕麻烦,又让财务室进行改革,每月统计出纳账并公之于众,让老百姓看个明明白白。
鄢静刚上任的时候,发现村里吃喝风很盛,开完会总有村干部张罗着去喝酒。他不便当面指责,却暗下决心,刹一刹这股风。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谁张罗吃喝,就让谁结账,但村财务室不给他报销。久而久之,这些害怕“出血”的人再也不敢吃集体了。
鄢静常说:“心中有正气,做事才有底气,群众才会服气。”村“两委”成立了工程部,为企业建厂房,但施工队的包工头没有一个是村干部的亲属。采购中吃回扣,是很难避免的腐败,村“两委”偏从这个地方开刀,严禁一个人外出采购。村里需购置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货车,鄢静就和会计、办公室主任、驾驶员一起采购,防止个人吃回扣。海龙村财务报账制度也很严格,必须经过经手人、验收人、财务主管、村主任、村党委书记、出纳、理财小组等7道关口,缺一不可。
集体财务公开透明,事关全村发展的大计更需民主决策。鄢静刚任书记不久,就在支部会上说:“我们要引导群众学会自己关心自己的事,自己做主自己的事。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自此,海龙村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等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事项,都坚持先由相关党支部负责人深入调研、征求村民意见,在此基础上拟出初步方案,提交村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议,最终按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执行。
去年,为破解利用边坡撂荒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难题,村“两委”诚心向群众问计,并开了上百次的村民碰头会,终于找到了土地整理的有效办法--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仅此一项,就将为全村创造产值6亿元。
集体经济强大起来后,海龙村党组织认识到,发展集体经济只是手段,让老百姓生活幸福才是目的,于是力争把每一分钱都花在百姓身上,先后投资2100多万元,分3期建成了97套联排康居房,又修建了8公里的柏油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村里每年按不低于集体收入20%的比例,建立了民生关爱资金,为村民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村民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少了后顾之忧。
让村民像市民一样生活,是海龙村党委的奋斗目标。近两年,村里修建了3520平方米的海龙文化休闲广场和宽敞的村级服务中心,医疗室、警务室、幼儿园也相继落成。休闲广场上摆放着6张乒乓球桌和许多健身设施,旁边还有一个塑胶篮球场。晨曦中,人们在这里做操、跑步、打球;夜色中,男女老少跳起了欢快的“坝坝舞”。村里还经常组织军训,许多村民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团结和自信。
今年7月29日,海龙村又出了一件新鲜事:50多名爱打麻将的妇女告别了牌桌,组建了海龙村女子管乐队。这支队伍的年龄落差很大,最小的20多岁,最大的近50岁,但她们一样穿着迷彩服,迈着整齐的步伐参加军训,然后回到村礼堂,学习管乐。不到一个月,她们就学会了演奏《我们走在大路上》和《欢送进行曲》。虽然有时吹得走调,但她们依然充满信心。
女子管乐队的成立,是一次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尝试,倾注了海龙村党委的心血。曾几何时,农民日子好过了,不少人却小富即安,天天围着麻将桌过日子。如何从文化和精神上缩小城乡差距,这个课题似乎比带领大家致富还难。
于是,村班子不断地组织村民去北京、上海等地旅游,去华西村、小岗村、成都三圣乡等村镇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60岁的村民王朝全忆起参观华西村的经历,至今仍感慨不已:“真是一次彻底的洗脑。看到人家生活那么富裕,房子那么漂亮,文化生活那么丰富,的确很震撼。我们还得努力呀!”
“昨天,我们努力战胜贫穷和愚昧;今天,我们竭力克服自私和狭隘。”海龙村史展厅中的这句话发人深省!
砥柱迎风雨,征程领大潮。总是不止步于已有的成就,总是在与先进的对比中不断地找寻差距;为民的责任意识、强烈的发展意识、清醒的危机意识,让海龙村党组织始终不敢懈怠,始终奋发进取,这正是海龙村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