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3:3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般 一般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电子公文 渝工商发„2007‟17号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局,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现就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大力支持国企改革和个私经济发展,提升重庆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1.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除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外,允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居委会、村委会投资设立公司。中央企业在渝分支机构经企业法人授权,可以作为公司投资

下载时间:

****年**月**日

―1― 主体。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实行“一人多照”和“一照多点”。

支持投资者以股权、净资产、商标等形式出资设立公司。申请人有正当理由不能提交住所(经营场所)房屋产权证书的,可以用其他能够证明其具有合法使用权的手续代替。除涉及前置许可外,分支机构经营范围超出所隶属企业法人的,可先办理分支机构登记,再完善企业法人经营范围变更登记。

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字号所有人投资开办企业,可在名称中突出使用投资者字号;与所有权人存在投资或其他关联关系,且经授权许可,允许企业名称中含有市内外知名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通称或简称。

放大“两翼”政策效应,除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许可的外,允许法定登记住所在“两翼”的企业将实际经营场所设在“一圈”的对口支援基地试点园区内。

2.支持民营企业做大盘强。坚持“非禁即准、非限即许”原则,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外,向民营资本全面开放。

放宽民营企业集团设立方式和设立条件限制,出资人可先注册若干子公司、股东再以所持子公司股权出资设立母公司的方式组建企业集团;民营企业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500万元、母公司

―2― 和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1000万元、控股子公司数量达到3个即可核发《企业集团登记证》。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为扩大规模,申请设立为公司的,在主要出资人不变的情况下,允许保留原字号和行业用语。

3.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类公司、“投融资平台”公司,或者国有公司因政府实施国有资产结构调整而增加注册资本的,允许公司注册资本中的货币出资比例低于30%。

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为公司,采取新设立方式,出资形式全部为非货币形式的,允许实行“零首付”注册,核发营业期限为半年的营业执照,在半年内实收资本缴付到位20%的,登记机关予以变更登记,延长其营业期限。

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或纯国有性质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可以凭国资监管机构出具的净资产确认文件进行验资,勿需进行资产评估。

国有企业改制为职工持股的公司,职工人数超过法定的股东(发起人)数量上限的,根据职工自愿,可以由本企业工会代表职工行使股东职权,登记为公司股东,也可以采取职工与信托投资机构签订《信托持股合同》的方式进行信托持股,将信托投资

―3― 机构登记为公司股东。

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公司,原名称中未使用字号的,在新名称中可不添加字号;允许名称中保留原有的厂、院、所等组织形式,后缀以“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公司”字样。

4.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壮大。运用动产抵押登记职能,帮助国有、民营企业等筹措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增强经营活力。

放宽企业名称中不体现行业特征的申请条件,注册资本(金)由最低1亿元降低至5000万元,经济活动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由最少5个减少至3个;积极争取总局倾斜政策,鼓励和支持5000万元以上的优势扩张型企业使用不含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

放宽企业年检要求,经工商部门认定的年检免审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下且不涉及高危行业的公司、上一年度7月1日以后新设立的公司(以上不含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上市公司),在年检时可以不提交审计报告。

5.支持组建上市公司。助推我市重点国有、民营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直接融资,在办理相关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时,允许发起人全部以股权、净资产、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形式评估出资,其中,国有企业的发起人还可以用国有投资权益出资;有限责任公司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其净资产帐面审计值不超过评估

―4― 值的,可以按审计值为基准确定公司股本。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育力度,完善与国资、证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引导和扶持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市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提供大量储备。

6.大力培育商品交易市场。以评比“商品交易市场二十强”和“星级文明市场”为抓手,培育打造朝天门市场等5个“百亿级市场”,中国西部鞋都交易城等8个“五十亿级市场”,万州小天鹅综合批发市场等10个“二十亿级市场”,黔江武陵山家居建材市场等15个“十亿级市场”,形成以市场为载体、流通为导向、联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

7.培育发展现代中介服务业。提升中介服务业整体竞争力,努力打造与高新技术、基础产业和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发达的现代中介服务产业体系。鼓励发展现代流通、旅游、金融、保险、证券、担保、会计、法律、信息咨询、会展等为资源配置和生产流通提供便捷服务的中介组织,培育发展为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服务的中介组织,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市中介服务组织达到4.5万户,从业人员达到47万人。

8.支持广告业提升品质壮大实力。支持广告从业人员培训和人才引进,提升我市广告企业创意、设计水平,培育品牌广告企业。支持高新技术和新型材料在广告制作中的运用,美化、亮

―5― 化城市,提升直辖市形象。支持具有较强广告市场影响力的媒体发展,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媒体和新型媒体。围绕发展重庆支柱产业,制定广告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支持相关产业广告投放,在打造名优品牌的同时壮大广告创意产业。

9.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启动商标知识免费培训计划,提高全社会商标意识,引导企业积极注册商标、盘活闲置商标。加大重庆市著名商标认定力度,支持企业多渠道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到2011年全市商标注册总量力争达到4.5万件,著名商标达到450件以上,驰名商标达到40件以上,提高全市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大力支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

10.放宽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范围限制。积极引导外国(地区)投资者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改造。凡不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项目均允许外商投资经营(限制类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对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范围的核准表述原则上采用大类行业用语,对于无需取得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的经营项目,由企业自主选择申报。

11.放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主体限制。允许自然人作为中方投资者,投资设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投资者并购境内企

―6― 业,原境内企业的股东为自然人的,其股东地位可维持不变;外国(地区)具备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和财团组织视为经济组织,可以在渝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地区)自然人投资者来渝开办一人公司,不受一个自然人只能开办一个一人有限公司的限制。

12.放宽外商投资企业名称限制。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文名称无须核准,可自行翻译使用;外国(地区)企业可通过其在渝设立的常驻代表机构申请商(字)号预保护,3年内他人不得申请与其相同或近似的商(字)号;外商投资企业可使用外国投资者的商(字)号,并将其置于名称中行政区划之前,不受该企业外商投资者是否控股的限制。

13.放宽外商投资企业出资限制。允许外国(地区)投资者以境内外实物、知识产权等可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根据章程规定,外商投资公司股东应一次性缴付出资的,如逾期出资,已出资部分达到公司注册资本15%的,公司可修改章程,并申请变更为股东分期缴付出资。

14.鼓励引进大型外商投资企业。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支持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来渝设立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争取总局支持其在名称中使用“中国”字样或不冠以行政区划;放宽外商投资企业名称中不体现行业特征的申请条件,注册资本

―7―(金)由最低1亿元降低至5000万元,经济活动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由最少5个减少至3个。

15.积极参与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建立和完善与其他省市工商部门的协作机制,继续巩固川渝两地工商行政管理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反垄断协作和沟通,努力消除地区间的市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加强商标行政保护协作,建立川渝两地著名、驰名商标企业目录,共同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为名优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协作,推动川渝两地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加强执法办案协作,在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强制措施、罚没物资处理等方面相互配合。

三、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6.支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内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允许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合伙等企业的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7.培育规范农村商品交易市场。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经市商委、市工商局验收合格,减半收取市场

―8― 管理费。充分发挥工商网络优势,为农民增收搭建信息平台,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生产基地之间形成“市场联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兴市场”的产业链模式。推进农村商品安全示范店建设,支持市级中心镇市场设施建设。支持区县企业申办地方特色产品展销会,免收商品展销会登记费。

18.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对季节性或临时性从事经纪活动的农村经纪人,实行备案管理,免于注册登记;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村经纪人,免收注册登记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加大全市特别是“两翼”地区农村经纪人的免费培训力度,“十一五”期间每年单独或联合相关部门免费培训农村经纪人1万名,积极开展入门培训和后续培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载体,以批发市场所在地工商所和农产品产地工商所为依托,建立一批农村经纪人服务站,实现产销地服务站之间信息互通和工作联动,促进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有效对接。

19.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对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新登记从事个体经营的,从2008年起,3年内免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市场管理费。对三峡库区移民在市内新开业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桑拿、按摩以及矿产资源开采销售等行业外,免收登记费,从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市场管理费。三峡库区迁建企业,以及企业

―9― 招用三峡库区移民达到企业员工总数5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免收3年年检费、变更登记费。

20.积极培育农产品商标。启动“商标上山下乡”免费培训计划,实施农产品商标辅导制度和工商联络员上门服务制度,指导注册农产品商标,培育农产品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21.支持发展“订单农业”。制定和推广涉农合同参考文本和示范文本,规范当事人的签约行为。监督涉农合同的履行,调解涉农合同纠纷,严厉查处利用涉农合同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联系制度,帮助涉农企业建立健全合同信用管理规范,试行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村社、农户创建活动。

22.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可放开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经营。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型农资企业等开展农资连锁配送,允许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利用其网点从事农资连锁配送等涉农服务。加强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健全和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备查、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促进经营自律,保证农资商品质量。以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具及零配件为重点品种,加大案件查处曝光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

四、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建设西部最佳消费

―10― 放心城市

23.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好专项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办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强化流通领域商品(食品)质量监管,加强食品检测车、检测箱等快速检测设施的配备,基层工商所食品检测箱配备年内达到100%。加强消费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切实维护消费安全。

24.深入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以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广告为重点,严查虚假违法广告。加强广告日常监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部门配合联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增强执法合力和执法效能,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广告市场环境。

25.加大商标行政保护力度。对商标侵权行为做到有案必查,重点查处侵犯驰名、著名商标和涉农、涉外商标专用权的案件。创新流通领域商标日常监管机制,在各类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卖场全面推行商标备案制度,对商品展销会实行进场维权,加强商标印制环节及商标代理机构监管,在专卖店等开展商标许可授权公示制度试点工作。

26.大力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加大重点地区的整治力度,集中力量查办涉及地区广、参与人员多的大要案件,严惩传销组

―11― 织者、策划者和骨干分子,摧毁传销网络。继续完善“打、控、防”工作体系,强化打击传销的部门协作,健全区域联防机制,加强对大要案件的通报、协查。通过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村)”等活动,积极营造诚信和谐的市场环境。

27.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力度。加强对医药购销、土地出让、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出版发行等领域的监督检查,严查商业贿赂案件。深入研究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规律,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寻求预防和惩治商业贿赂的对策,促进形成行业自律机制和良好商业道德。

28.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专项执法。严厉查处供电、供水、供气、交通运输、专营专卖等垄断性行业滥用垄断地位的限制竞争行为,着力查处一批大要案件。积极运用行政建议或行政告诫等方式,努力制止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行为,促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9.严厉查处其他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开展打击走私贩私、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打击非法拼组装汽车等工作,加强对汽车、成品油、粮食、棉花、蚕茧等重要商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五、按照共建共享和谐重庆的要求,主动参与社会管理 30.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12― 对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退役士兵和高校毕业生(毕业2年内)新开业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免收登记费,从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市场管理费。调高个体工商户管理费起征点,对月营业额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的,不再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

31.深入开展消费维权工作。大力实施12315品牌示范工程,扩大消费维权监督网络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推进农村消费维权工作深入开展。加大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力度,加强不平等格式条款监管,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领域热点问题。将合同争议行政调解职能与国家仲裁制度相结合,建立新型的合同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发布消费预警信息,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引导成熟消费、节约消费和文明消费。

32.创新执法理念,推行人本执法。在行政执法中,充分尊重相对人的尊严和权利,更加重视规则导向性管理方式的运用。充分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约见等手段,实现指导和查处案件相结合、以事前防范为主、注重行业整体规范。建立提示警示制度,对相对人在注册登记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违法隐患、出现的违法苗头,及时提示或警示相对人履行法定义务、改正违法行为,尽力避免其进入违法状态或受到行政处罚。进一步规范

―13― 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制定出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明确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的各种情形,对情节较轻、危害后果不大的违法行为设定先行责改程序,给相对人以改正机会,确保行政处罚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33.实施企业信用体系及信息化建设领跑工程。健全完善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功能,逐步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征集、整合、共享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区县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信息的征集整合和共享应用,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分层次的服务。充分利用工商部门掌握的企业基本信息和信用数据,加强综合分析,引导企业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并为各级政府招商引资和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提供参考。强化对联合征信数据的挖掘分析,积极探索市场主体信用指数的编制,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服务。深化以信用为主导的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全面落实分类监管措施,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依法严厉查处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构建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单位)的推荐和认定力度,努力打造“信用重庆”。

34.加强高危行业市场主体监管。积极参与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油气田及输油管道等生产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高危行业的市场主体监管,促进安全生产。

―14― 35.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娱乐场所、餐饮业等经营单位的监管,严厉打击“黑网吧”,积极创建青少年维权岗,配合做好制止彩票入侵校园相关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36.配合抓好专项整治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整顿和规范劳务中介市场,坚决打击“黑职介”。配合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反假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工作。配合开展“碧水、蓝天、绿地、宁静”环境保护行动,依法做好调整、关闭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的变更或注销登记工作,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共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六、进一步下放行政执法权限,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7.下放内资企业登记权限。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企业法人,愿意在其住所地的区县局、直属局申请登记的,可以由区县局、直属局登记。市局委托直属局以市局名义对住所地在市高新区、经开区辖区内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进行登记;委托万州、涪陵、黔江、永川、合川、江津局对在其辖区内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进行登记。

―15― 38.下放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权限。市局委托直属局以市局名义对住所地在市高新区、经开区辖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登记。在万州、涪陵、黔江、永川、合川、江津等具备条件的区县局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远程登记工作站,以市局名义受理住所地在其辖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申请,进行初审并对市局规定范围内的登记事项进行核准。

39.下放广告审批权限。除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和烟草广告、主城区重要窗口地区广告及公共交通工具广告、在3个以上区县发布内容相同的户外广告的审批外,区县局、直属局负责办理区县级事业单位广告经营资格审批和辖区内户外广告发布审批。

40.下放商品展销会登记权限。除中央部委、市政府及市级部门跨行政区域举办的商品展销会的登记外,区县局、直属局负责办理举办地在本辖区内的其他商品展销会的登记。

41.下放案件调查和处罚权限。市局委托区县局、直属局对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案件、烟草广告违法案件、市级新闻媒体单位广告违法案件、违反《商标代理管理办法》的案件等进行调查,并以市局名义实施处罚。

七、加强工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塑造一流服务形象 4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班子年龄结构、―16― 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健全干部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进一步畅通干部出口。分级分类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在教育培训、干部交流、培养选拔上向“两翼”区县局倾斜。

4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总局“六项禁令”和市局“十不准”规定,严肃处理损害管理相对人利益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努力培育工商廉政文化。开展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试点工作,广泛接受监管服务对象监督。

44.培育重庆红盾人文精神。开展红盾人文精神大讨论,抓好公平正义、敬业奉献、创新实干、廉洁自律、追求卓越等经常性思想教育,组织“十佳红盾卫士”和“十佳红盾集体”评比活动,培育和弘扬全市工商系统的共同价值理念。

45.加强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优化窗口功能、设施和人员配置,改进窗口服务质量,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答办制、限时办结制。严格实行“一审一核”和简易登记事项“审核合一”,切实提高登记效率。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服务质量评价系统逐步推广到所有区县局和直属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扩大在线处理率,推行网上核名、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社会公众可登录“重庆工商红盾网”免费查询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基本信息,还可通过“网上办事系统”和声讯电话16866315查询企业登记办理进度。

―17― 46.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及时反映工商部门在监管执法、服务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增进当地党政及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的了解,为履行职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工商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八、进一步密切与地方党政的关系,自觉融入和全力支持城乡统筹发展

47.加强市局与区县党委、政府的联系。建立市局领导联系区县党政的制度,市局做出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处理涉及区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时,应听取区县党政及其有关部门的意见;对区县局班子成员的任免,应听取并尊重当地党政的意见。

48.认真执行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对当地党政做出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区县局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当地党政交办的重要工作任务,区县局必须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区县局要主动介入地方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做到事前介入、随时跟踪、贴身服务。要主动接受当地党政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市局评价区县局工作的重要依据。

49.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市局的重大工作部署、重要会议精神、重要政策措施,区县局应及时向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区县局年度和半年工作安排、重大专项整治行动、重大突发事件、查处的重大经济违法案件等,应及

―18― 时报告当地党政。区县局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信息优势,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奋力打拼,进一步提高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

50.加强与区县其他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区县局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当仁不让、当好“主角”;对其他职能部门牵头开展的工作,要全力支持、当好“配角”。开展综合性的专项整治行动,要主动邀请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取得他们的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其他职能部门邀请参加有关联合执法行动,区县局要按照职能予以积极配合,从而营造内和外顺的工作环境。

本意见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市局此前规定与本意见不符的,以本意见为准。

二○○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城乡统筹△ 贯彻 意见 抄送:监察室,工商学会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

2007年6月29日印发

―19―

(办公室14份,宣教处45份)

―20―

第二篇:XX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意见

XX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X届X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跻身全国两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深入实施XXXX战略,全面推进XX产业工程,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XX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衢州市委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不断完善规划体系,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统筹协调,构建和谐社会。到XX年跻身全国两百强,到XX年,在破除城乡体制政策障碍、统筹空间布局规划、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就业保障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生态环境同步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基本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体系和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农村基层建设不断加强,全市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

要响应城乡经济不断融洽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疑势,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三次异地的发展。一是要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以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以XXX产业带总体布局和XX市“XX”产业规划为导向,加强空间规划和要素整合,打造“一核两区”的产业发展布局。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优化水泥、化工两大传统产业,到XX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达到XX万吨,建设成为XXX省乃至XX地区重要水泥生产基地,化工产业实现产值XX亿元。坚定不移地推进XX特色产业,到XX年,总产值力争达到XX亿元。三是要坚持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工业化。按照工业化的理念,大力发展以食用菌、蜂产品、畜禽、森林食品、种子种苗等为重点的绿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做深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和提升一批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到XXX年,全市农产品主导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XX,农产品加工率达到XX,农产品商品率达到XX,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XX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XX家。四是要构筑大旅游框架,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整个XX开发建设一个大景点,把周边区域的XXXXXXXX等重要景点纳入我市旅游圈,使我市成为XXXXX省际的旅游集散地,力争到XX年,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商品市场建设,继续发展金融保障、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等产业,引导基地产业陆续健康发展,争取到XX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XX以上。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社区建设。

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要求,统盘谋划垃圾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一是要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重点实施好XX高速公路、XX铁路电气化改造、XX国道延伸和XX省道东移等重大项目建设,构筑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到XX年,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XXX、路面硬化率达XX,所有乡镇、中心村都能通公交车。二是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千库保安、千里清水河道建设,加强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公共设施的城乡对接和共享。到XX年,基本形成以城市为核心、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基本联接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全市集中供水率达到。三是要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生活质量。推进中心村建设,围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到中心村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到XXX年,建设X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XX个环境整治村,使万饮水有困难的农民喝上清洁水,XX的村实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XX、中心村大于XX。

(三)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人口布局。

坚持把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来抓。一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打破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民素质培训,着力提高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竞争力,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年平均以3以上的速度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要加快人口产业向城镇集聚。科学规划县域空间布局,加快县城和集镇建设,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进一步繁荣城市经济,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吸纳更多的人到城市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确保农村人口年均以X以上的速度向城镇集聚,到X年,城市化水

第三篇: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和省、市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结合我局实际,通过抓教育,建防线;抓班子,带队伍;抓党风,带行风;抓监督,促管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泰州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保证和作风保证。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有的放矢抓好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宣传教育工作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三项任务的基础性工作,是2007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召开党员大会, 深化党纪国法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同时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列入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创新教育形式,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使之入情入理、入耳入脑, 起到打动人、激励人、警戒人的目的。通过学习,一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使大家深刻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工作重要意义;深刻认识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我抓起的现实意义,从而使大家自觉投入反腐倡廉工作之中。二要明确各项政策规定。使广大党员干部熟知党纪政纪规定的具体内容,清楚地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三要增强免疫力,能有效抵制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打牢政治文明、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四要通过开展“弘扬新风正气,建设廉洁泰州”主题教育认真落实胡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的“加强五个方面作风建设、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

二、狠抓制度建设,着力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

一要根据党支部工作特点及本单位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各项制度, 结合新形势和实际工作情况对已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使已有制度更加完善、管用,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廉的有效机制。在抓好制度制定的同时,充分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手段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抓制度落实,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

二要建立严密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明确、责任追究明确、建立上下共同负责的责任网络,坚持做到全年工作有重点、专项工作有监督、日常工作有人管,与局机关中心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评比。

三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办法,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抓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勤廉公示以及礼品礼金上缴等制度的落实。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廉,使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常规工作有一套较系统的。有可操作性的监督管理制度,为监督检查考核提供依据。

三、认真做好下访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干部下访是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实践“亲民政治”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我局根据实际情况,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下访工作日”制度,以维护群众利益为着力点,走进基层旅游企业,了解和解决基层单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二要按照下访工作的要求,坚持做到全年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同时要做好党员干部下访工作台帐,坚持有记录、有跟踪、有落实;三要建立健全投诉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化解矛盾,妥善处置突发投诉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强化效能监察, 推进作风建设

根据市作风办反馈的2006年社会各界对我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今年我局将进一步加大机关作风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一要树立“做事第一、服务为上”的意识,建立务实、廉洁、高效的机关。继续履行周一和月初例会制度,认真总结每周每月的工作,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不足,布置下一阶段工作,同时,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服务基层不谋私利。对旅游企业进行依法管理,主动服务,不以任何不必要的检查打扰旅游企业的正常经营,并为旅游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社会舆论,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扩大泰州旅游的影响。

三要倡导良好行风,树立泰州旅游行业诚信形象。今年7月,我局负责人将通过“行风热线”接受广大市民群众的咨询、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结合行风评议活动继续有力推行和实践政务公开制、社会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妥善处理旅游投诉和纠纷。

第四篇:XX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意见

XX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X届X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跻身全国两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深入实施XXXX战略,全面推进XX产业工程,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XX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衢州市委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不断完善规划体系,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统筹协调,构建和谐社会。到XX年跻身全国两百强,到XX年,在破除城乡体制政策障碍、统筹空间布局规划、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就业保障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生态环境同步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基本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体系和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农村基层建设不断加强,全市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

要响应城乡经济不断融洽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疑势,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三次异地的发展。一是要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以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以XXX产业带总体布局和XX市“XX”产业规划为导向,加强空间规划和要素整合,打造“一核两区”的产业发展布局。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优化水泥、化工两大传统产业,到XX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达到XX万吨,建设成为XXX省乃至XX地区重要水泥生产基地,化工产业实现产值XX亿元。坚定不移地推进XX特色产业,到XX年,总产值力争达到XX亿元。三是要坚持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工业化。按照工业化的理念,大力发展以食用菌、蜂产品、畜禽、森林食品、种子种苗等为重点的绿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做深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和提升一批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到XXX年,全市农产品主导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XX%,农产品加工率达到XX%,农产品商品率达到XX%,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XX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XX家。四是要构筑大旅游框架,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整个XX开发建设一个大景点,把周边区域的XXXXXXXX等重要景点纳入我市旅游圈,使我市成为XXXXX省际的旅游集散地,力争到XX年,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商品市场建设,继续发展金融保障、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等产业,引导基地产业陆续健康发展,争取到XX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XX%以上。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社区建设。

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要求,统盘谋划垃圾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一是要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重点实施好XX高速公路、XX铁路电气化改造、XX国道延伸和XX省道东移等重大项目建设,构筑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到XX年,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XXX%、路面硬化率达XX%,所有乡镇、中心村都能通公交车。二是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千库保安、千里清水河道建设,加强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公共设施的城乡对接和共享。到XX年,基本形成以城市为核心、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基本联接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全市集中供水率达到%。三是要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生活质量。推进中心村建设,围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到中心村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到XXX年,建设X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XX个环境整治村,使万饮水有困难的农民喝上清洁水,XX%的村实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XX%、中心村大于XX%。

(三)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人口布局。

坚持把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来抓。一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打破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

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民素质培训,着力提高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竞争力,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年平均以3%以上的速度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要加快人口产业向城镇集聚。科学规划县域空间布局,加快县城和集镇建设,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进一步繁荣城市经济,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吸纳更多的人到城市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确保农村人口年均以X%以上的速度向城镇集聚,到X年,城市化水平争取达到X%,城市人口达到XX万人,建成区面积达X万平方公里。三是要加快优化城乡人口布局。加快实施“下山脱贫工程”,把地处交通不便、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高深山农民搬迁下山,异地安置到城郊、集镇的下山脱贫小区。到X年,建设X个下山脱贫小区,安置下山移民XXX人。

(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与社会保障。

一是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围绕创建“教育名市”,积极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努力形成“高中向城区集聚、农村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农村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的新格局。到XX年,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实现“教育名市”目标。二是要繁荣发展城乡文体事业。围绕创建“文化名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努力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到XX年,抓好广电中心、XX大剧院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推进东海明珠工程、XXX走廊和特色文化村建设,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市图书馆藏书达XX册以上,乡镇(街道)文化站站房面积达到XX平方米,建设XXX市乡特色文化村个,XXXX市级个,争创省级先进文化工作先进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三是要加快城乡信息网络建设。到XX年,全市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有线电视行政村联网率均达到XX%以上,入户率达到XXX%以上,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达每百XX部以上,计算机拥有量达到每百人XXX台以上,互联网用户达到每百人XXX户以上。四是要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到XX年,基本建立健全市、镇(街)、村(社区)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业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单位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农村卫生、医疗保健体制的改革完善,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五是要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五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到XX年,初步建立城乡“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保”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倡导“扶贫、帮困、送温暖”新风,建立起人人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运行机制。

(五)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加大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尤其要重视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XXXX年,污染预防和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削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重大污染隐患、社会环境纠纷和矛盾等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城乡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力争全市特别是城区人民群众实现喝上一类水、呼吸一级空气、居住一流环境的目标。

(六)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一是要加强城乡社会管理,确保城乡社会和谐。进一步建立健全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社会事务管理,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高度关注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变迁中出现的阶层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扩大、劳资关系紧张、劳动就业困难等各种矛盾,建设城乡和谐社会。二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从制度和程序上保证人民群众反映自己意愿、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不断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力推进“平安XX”建设,维护全市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促进村民自治活动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到XXX年,全市农村和社区基本达到“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社区”标准。三是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增进城乡居民福利。高度重视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到XXX年,实现城市的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公共交通、饮水供给、公共卫生、环境卫生、科技文化、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全面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乡间的社会公平。不断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效率。

三、重点措施

1、注重规划,发挥规划先导作用。

坚持把市域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注重城镇建设和区域发展相统一,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努力构筑城乡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一是要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编制和实施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统一规划安排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合理布局居住建设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农田保护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达到整个城市资源的优化利用。二是要加快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坚持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趋向,加快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建精品,造亮点,全力打造精品城市,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平台,积极实施“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游泳城市”城市联创,全面提升城市规模、品位和实力,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

动作用。三是要调整村庄社区空间布局。编制和实施村庄布局规划,积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形成“建建镇—中心村—自然村”三级农村居住区空间布局。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规划和实施好“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直接改造建设成为城市新社区。

2、深化改革,消除阻碍城市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断提高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城镇准入条件,凡有合法固定场所、相对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准予其在城镇落户,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同户籍同待遇;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权入股等办法,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划经营;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现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集体资产量化和股份权设置方式,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民的宅基地、房产等资产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防为融资手段和创业资本;要加快推进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促进部门工作重心向农村延伸,强化农村各项社会服务。

3、整合资源,加大农村投入力度。

一是要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制定从国有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培训和农村建设的具体办法。依法安排并落实好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预算,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逐步建立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市各部门实施的所有涉及农村建设的工程项目,在编制规划、申报项目、组织实施时,都要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当年的规划相衔接,切实解决农村建设项目分散布点、分散投资、低水平建设的问题,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好项目工程申报关、项目资金管理关、工程验收关。在每年年底前,将下实施的示范村、整治村名单提供给各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在向上申报项目或制订下项目实施计划时,要预先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通过召开项目对接会,共同论证、审核、商定整合方案后,才能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立项。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鼓励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提高项目资源整合效益,市里将根据各部门争取资金和参与整合项目的实施情况,经考核后,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要积极探索走市场化多元化投入的路子,利用民间资金建设城乡、市里要设立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奖,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

4、以人为本,保护和激发广大农民创业热情。

农民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程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生力军作用。一是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提高农民进城就业创业能力。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格局,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推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工薪制度。建立企业工人工资保证金制度,切实维护好城乡广大职工特别是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完善各项社保制度,逐步提高进城农民的社保水平。进一步扩大进城就业农民社保覆盖面,所有用人单位都必须为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人员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在城镇从事自由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申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按照同户籍同待遇办理。进一步完善进城农民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允许进城就业农民按规定补缴养老保险费。进一步做好进城农民的医疗保健服务,允许进城就业农民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方法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自主选择医疗保险方式。三是要整合城区教育资源,保障进城农民子女接受平等教育。市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城区教学规模,切实解决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就学难问题。对领取居住证的进城农民子女就学,不得收取政策允许以外的其他费用。四是要降低进城创业成本,激发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积极性。各部门要给进城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以“平等市民”待遇,除了尽快给予办理各种手续,落实税收、工商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外,对首次进城创业的农民还要给予享受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有关优惠政策。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贷体制改革,努力解决农民进城创业“贷款难”问题。五是要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切实维护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农村基本政策,进城落户或定居的农民,原有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保留不变。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进城就业农民可继续享受原所在地的村级集体收益分配权。稳定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进城就业农民取得城镇户籍后,原享受的计划生育政策可继续保留5年不变。六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推进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要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对卫生事业投入的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城乡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不断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要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市里将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XX元(含省财政补助)以上的标准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用于政府为农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要落实有效措施,重点加强农村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减少出生缺陷。中心卫生院要具备处理孕产妇难产的能力,有效控制或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使农民参保率保持在XX%以上。

四、组织领导

1、建立机构,强化统筹。市、乡镇(街道)两级都要建立由党

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建立专门工作班子,确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部署,发挥好调查研究、参谋咨询、综合协调、检查监督的职能,统筹各方利益,整合各部力量,做到有人统筹、有钱统筹、有职能统筹。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并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上。

2、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关键要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从实际条件和现实基础出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深入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善于借鉴先进的经验,善于总结运用基层和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载体和举措,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力量配置,打破部门条块分割,整合各级资源,努力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格局。

3、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要按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三有”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农村工作指导员“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农村执政基础,充分调动好、发挥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管好用好集体资产,防止资产流失,不断壮大为群众办实事的实力,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加强督查,完善考核。加强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完善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办法,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绩效考核的工作机制,确保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下载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