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枣强县供销社五项措施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
枣强县供销社
以“五项措施”,打造“三农”服务新平台
今年来,枣强县供销社认真贯彻上级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全面提升为农综合服务能力,抢机遇,抓落实,不断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启了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破冰之旅。
一、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基层组织创新。
今年,枣强县供销社被确立为河北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与河北省综合服务的示范县,为此我们加大开放办社力度,采取农户+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市场的发展新模式,全力搭建合作服务新平台。
一是强化基层社组织能力,带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供销社扎根农村的主体作用,以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组建各种类型农民合作社,推动农民开展组织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把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实现在经济上与农民的密切联系,形成与农民利益联结的共同体。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坚持开放办社,开放兴社的工作原则,整合服务辖区内各种有利合作发展的合作社资源,吸纳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加入供销社,培植市场经营主体,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人才,弥补供销合作社现阶段发展面临的短板和缺陷,推动合作经营,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年初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以“创新基层组织建设”为课题,走访我县各类合作社50余家,筛选出了我县域内欣苑、昌达、贵和、荣基、共赢、腾飞等经营实力强、运行效益好六家农民合作社为第一批入社的准会员。4月份我们对六家企业分别进行了约谈,详细介绍了供销社成员社承担的权利与义务;5月份带领6家合作社负责人赴曲周、武安、灵寿学习了农民合作社入社的典型经验。目前我们已对对六家农民合作社进行了集中约谈,供销社以部分土地、品牌、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吸收(以上)六家农民合作社加入了供销社,供销社持有企业35%以上的股份,采取计红不分红的方式与企业开展联合合作。现该六家合作社已提出入社申请。6月11日省、市领导就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并详细查看了部分企业的经营及运行情况,对我社组织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强化项目建设,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造升级。
在学习了灵寿、武安、曲周等市、县综合改革的先进经验之后,县社班子对供销社服务创新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原有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计划了投资800万元,改建王均供销社综合服务中心项目,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改造“供销超市”项目,在现有的经营项目上增加餐饮、医药、娱乐等项目,形成大型乡镇商贸综合体。现已与合作方进行联系了,合作协议正在起草中。二期在生产资料公司王均分公司的基础上由厂家出资组建王均农资流通服务中心,进一步扩大农资配送力度,建成后仓储能力达到2600余吨,能够全面辐射王均、加会、唐林、故城有关乡镇等区域,销售额预计可达到6000万元。目前该项目绘图、工程预算工作已基本完成。
三、以品牌建设,创新经营体系。
按照2015年2月4日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公司河北销售分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决定与中石油公司合作规划建设新屯加油站,拓展供销社综合服务空间。下一步积极与中石油河北销售分公司进行对接,加快推进项目落实工作。
四、完善金融服务,全面开展金融担保业务。
2014年底在省社的帮助与支持下成立了河北省新合作投资担保公司枣强办事处;河北省新合作投资担保公司是省政府重点支持的全省五个投、融资平台之一,办事处的成立极大的方便我县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资金需求。今年,我们将重点放在围绕金融担保及农业保险等项目上,为涉农企业及合作社开展一站式服务;一是学习了金融服务与农业保险业务,提高了对金融服务意识和运用能力。二是是加强了供销社金融服务的业务宣传。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企业进行了走访宣传,向企业详细介绍了供销社的金融服务模式及工作流程,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按照省社[冀供销2015(26号)]文件要求,经河北省供销社新合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成立了河北省新合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枣强办事处,目前已经完成核名工作,从今年7月份开始运行p2p网贷业务,为有实力的法人及个人提供投资渠道。撮合借贷行为,网上发布借贷供求信息,让我县农民提供现代化的理财、借贷等金融服务。
五、创新管理体系,强化供销社综合服务能力
今年,我们以传统产业为主,强化挥龙头企业为农服务的带动作用,突破除传统的一买、一卖的经营方式,运用新常态的下的经营模式,加快生产、副食、盐业、烟花爆竹四大服务网络建设,推动现代流通网络升级; 生产资料方面以生产公司为主加强了网点布控,强化了农资加盟店、连锁店建设,新增网点13家,总数达到139家,春季销售各类化肥8630余吨,比同期增长7.1%;副食公司整合了内外资源,进一步规范了城区、及乡镇配送标准,通过网络配送增加了驿动
6、盛世玉“老白干”酒类新品种;土产公司新增烟花爆竹常年销售网点11家,网点总数达到53家,2015年春节销售烟花爆竹450余万元,比14年春节增加50万余。盐业公司实现了全县网络全覆盖,拥有专营网点816个;5月14日借助第22届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之际,与卫生相关部门联合组织17名工作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半个月的“净化盐业市场、保护群众利益”为主题宣传活动,接受现场群众询问770余次,发放食盐安全食用宣传材料22000余份。
2015年6月29日
第二篇:福农灵通卡打造涉农金融服务新平台
福农灵通卡打造涉农金融服务新平台
随着银行卡的普及和农村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使用银行卡。工行福农灵通卡的推出,将成为农民能用、好用、用的起的金融产品。
一、福农灵通卡的介绍
福农灵通卡的卡面主要是由红黄组成,和中国的国旗颜色一样,让人不禁联想起党对农村及农民的关怀。“福农灵通行卡”卡面上还有极具民族特色的喜庆剪纸,大大的“福”字显现其中,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枝繁叶茂、吉庆有余。该卡正面带有银联统一的“福农”标志,工商银行与农村、农民密不可分了。
二、福农灵通卡的功能
该卡具备工银灵通卡的所有功能,持卡可办理储蓄理财、转账汇款、刷卡消费及自助服务等个人金融业务。福农灵通卡享受每年12笔(含)转账汇款免费优惠, 免费优惠的业务范围,限定为工行系统内转账汇款业务。总行已将发卡和签署汇款套餐的业务流程整合,发卡时客户无须填写《个人汇款套餐业务协议书》,柜员开卡后,进入开卡套交易界面后,须选择“开通汇款套餐”,进入“汇款套餐协议签订”交易,在“套餐类型”列表中选择并签署“福农灵通卡专属汇款套餐”,确保所发的福农灵通卡具有每年12笔(含)免费转账汇款的优惠功能(转账汇款手续费免费优惠外,其他收费项目和标准比照灵通卡收费相关规定执行)。
三、福农灵通卡的营销
一是业务知识培训。依据上级行下发的业务操作规程和宣传推介要点,对全辖人员分层开展福农灵通卡业务知识培训,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全面熟悉该卡的目标客户、业务功能、产品特点和操作流程,为今后开展营销和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宣传产品优势。印制并发放宣传资料,通过网点、网站、海报、折页、LED文字显示屏等行内渠道和当地较有影响力的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外行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增进客户对福农灵通卡的认知度。
三是定位目标客户。重点瞄准外来务工人员客户群体,积极与建筑、制作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教育机构、专业市场、大中型工厂等合作,主要在城乡结合部,工厂区域开展外出营销,多渠道吸纳外来务工人员,批量拓展目标客户,广泛开拓新储源。县支行已重点面向当地务农客户群体,尤其是农林牧副渔生产大户,种植大户。主动与当地县及县以下政府机构合作,通过镇村、组等各级行政机构组织通过外出营销集中为目标客户发卡,促进福农灵通卡业务发展。
四、发行福农卡的意义
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我行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在组织金融机构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农村金融设施、加强农村金融支持方面做了重要探索。银行卡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载体,为发挥银行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实施农民工银行卡的特色服务、便利农民工存、取、汇业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银行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积极竞争县域涉农客户群体,开辟潜力巨大的县域市场,改善和提升县域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现在全县范围内发行“福农灵通卡”。
“福农灵通卡”是我行积极支农、惠农,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重要产品之一。福农卡提供放心、便利、实惠的服务,使农民有福可享。
第三篇:利用“农民一点通”,中兴镇爱国村努力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
利用“农民一点通”,中兴镇爱国村努力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
自2007年开通“农民一点通”以来,中兴镇爱国村切实做好“一村一网”的维护和管理,努力建设为农服务新阵地,发挥为农服务新功效,让村民既可以了解农业政策法规、市场行情、农业补贴等各层次、全方位的农业服务信息,也可以看到本村动态、村务公开等村里的相关信息。小小“一点通”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农村文明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支部书记、村主任高度重视“农民一点通”的工作情况,要求后备干部全权负责此事,务必将它打造成为农服务的新平台。同时,将“农民一点通”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时常亲自过问工作开展情况,并为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
二是专人管理维护。由村后备干部担任信息员,全面负责信息的收集、录入、更新,及时做好“一村一网”的维护工作,方便农民朋友随时了解最新信息。要求村信息员做到上班开机,下班关机,确保村民来村社区服务中心办事的同时随时能了解到想知道的信息。
三是进行广泛宣传。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大力宣传“农民一点通”平台的诸多好处和使用方法。利用公告栏、KT板和其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广大老百姓的知晓率,营造有农业问题用“一点通”找专家的良好氛围,让农民充分享受信息化的实惠,提升农村现代化农业的水平。另有村信息员现场指导,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村信息员帮助他们咨询、查询信息,适时地进行追踪回访。
四是不断拓展新功能。积极宣传新推出的惠农资金监管平台,“哪些政策给农民补贴多少钱,什么时候应该发放”让农民一清二楚。同时,收集更多社会资源和信息,让农民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类农业政策及市场动态,收集整理贴近民生的就业信息、党务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内容信息,让农民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农民一点通”的介入,使得农村的信息化,现代化更为便捷、全面、有效,它在农民与信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伴随着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农民一点通”必将提升农村现代化农业的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篇:(刘锦和)加强“三社一院”建设打造为农服务平台(范文模版)
加强“三社一院”建设打造为农服务平台
刘锦和
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庄稼医院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今年,黄冈市供销社着力加强“三社一院”建设,打造为农服务平台。全市恢复发展示范基层社15家、达标基层社10家;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210家、改造180家,村级综合服务社总数达到2239家;建设示范专业合作社10家(其中全国总社示范社1家、省社示范社4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34家;建设新型庄稼医院22家,其中获得全国总社科技示范项目1家。“三社一院”建设得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供销社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10月11日,市供销社主任王礼金同志被全国总社确定为地市级供销社的唯一代表,在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交流工作经验。12月13日,市委书记刘雪荣同志在市供销社工作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市供销社开拓创新、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定。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一、恢复发展基层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市供销社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全市恢复和发展60%的基层社,达到“六有“建设目标,即有固定办公场所、供销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商品配送站、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二是制定指导文件。相继出台《黄冈市供销社关于加快恢复和发展基层供销社的指导意见》和《黄冈市达标(示范)基层供 1
销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标准、工作方法和考核机制。省供销社全文转发这两个文件,全国总社多次刊发工作信息。三是扎实推进建设。各地利用基层社资产、网络等优势,科学制定规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基层社建设。黄州区路口、红安县八里、麻城市白果等基层社通过发展经营服务网络带动基层社恢复发展,租赁盘活供销超市,改善基层社办公条件,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庄稼医院。团风县方高坪、麻城市中驿、罗田县三里畈、浠水县团陂、洗马等基层社通过土地开发和招商引资,新建集超市、办公、商品配送站于一体的综合楼。英山县彭畈基层社将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层社整合一体,成为“三社合一”成功典范。罗田县九资河、胜利、浠水县巴河等基层社将做大做强茯苓、板栗、水产品等特色产业作为恢复发展基层社的重要手段。武穴市梅川、花桥、石佛寺、余川等4家基层社全部达到示范基层社建设标准,力争成为全省基层社建设的排头兵。
二、升级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今年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已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升级改造上,通过配备电脑pos一体机、扫描枪、打印机和进销存等管理软件,搭建网上购物、一站式缴费、信息采集发布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已形成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代理性和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增强的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一是争取政策扶持。省供销社在创建数量、项目申报、补助资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省财政给予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补助资金210万元。省供销社裕农电子商务
公司为村级综合服务社信息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了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二是严格建设标准。村级综合服务社实行“三制”:管理上的民主制、经营上的配送制、合作上的合同制;达到“五有”标准:有各项管理制度、有统一的服务公约、有商品明码标价、有商品销售台账、有代办服务台账。武穴市供销社实行统一办理营业执照,建立完整档案,配备全套电脑pos收银机,分别与村委会、村级综合服务社签订共建共管、理事长聘任、经营承包及商品配送协议。三是加强服务监管。市、县两级供销社加强与相关职能和服务部门的协调,争取在资金扶持、人员培训、证照办理、行政许可审批和代理业务上给予支持。通过专班督办、领导现场督办、会议督办和通报督办等形式,使创建工作既按期完成任务,又达到规范要求。
三、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助农增收渠道。一是示范引领,推动发展。通过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建设服务月”活动,引导各地积极创建全国总社和省社示范社,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罗田九资河茯苓专业合作社被全国总社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后,在当地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二是政策支持,鼓励发展。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政策支持。重点向示范性合作社和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地方特色产品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黄州天蓝农资、麻城青源油茶、罗田九资河茯苓和黄梅良湖等省社示范社每社获得2万元的资金补助。三是机制保障,规范发展。督促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办事、注重成员(代表)
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设和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实行社务、财务公开,完善产权关系,强化民主管理,改善经营管理和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开展维权行动。武穴罗城植保专业合作社年终分红返利3万余元,帮助农户每亩增收110元以上。
四、示范建设新型庄稼医院,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依托基层供销社和社属农资公司,开办集“农资配送中心、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庄稼医院”于一体的新型庄稼医院。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庄稼医院为农服务能力。市天绿贸易有限公司在黄州区堵城庄稼医院率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举办农技知识讲座20多次、免费发放农技知识宣传材料近1000份、培训农民400多人次和农资农家店店长60人次,投资20余万元购进智能终端配肥机2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二是先进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系统庄稼医院建设。武穴市石佛寺庄稼医院严格按照统一店牌标识、统一连锁配送、统一质量承诺、统一明码标价、统一管理制度的要求,规范院貌环境、设备设施、商品陈设、服务条约。聘请2名农艺师,为农户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信息、测土配方、农机具租赁维修等服务,被纳入全省首批示范庄稼医院。市社组织各地现场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庄稼医院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综合服务增效。武穴花桥庄稼医院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科技信息、农资供应、农机机耕、测土配方、农产品加工、销售等5类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的时间成本和营运成本,年供应
化肥1000吨、农药 15吨,每年庄稼医院创收100万元以上,为当地农民增收10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该社申报全国总社科技示范项目获得成功,按照合同内容开展科技服务“三农”活动,受到农民群众欢迎。
通过不断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搭建起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新平台,提升了供销社的整体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全市系统购销总额、利润总额和所有者权益近五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4.64%、38.42%和11.17%。2013年实现商品购销总额149.6亿元,利润1515万元,上缴国家财税总额409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3.6%、16.54%和12.27%。市供销社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连续多年被省供销社评为“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二是组织体系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合作经济组织架构基本建立,基层社乡镇覆盖面87.3%,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庄稼医院数量逐年增长。农资连锁配送、日用消费品经营等经营网络覆盖全市,呈现出新供销、新网络、新业态、新面貌。三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改革改制基本完成,体制机制得到优化,发展活力明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供销社正成为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者单位:黄冈市供销社)
二○一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打造区域电商平台 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模版]
打造区域电商平台
拓展为农服务领域
常德市供销社办公室(2018.7.23)
2016年以来,常德市供销社抢抓改革契机,运用“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立市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供销e 家”电商平台。特别是近2年,市供销社以建设“区域电商+产业园”作为切入点,采取合作制、市场化的工作理念,走出了一条创新经营服务网络,拓展为农服务领域的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2016年底,市供销社直属企业常德供销集团参股成立了湖南智慧民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慧民生),2017年智慧民生获得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供销e 家)注资,成为“供销e 家”旗下区域电商平台,注册资本6427万元,其中“供销e 家”为最大股东,出资占股39.43%,常德供销集团占股11.57%。截至今年6月,智慧民生公司已建成全资区域运营中心1个,“供销e 家”省级馆1个,参股设立县级电商公司14个,成立乡镇电商子公司129个。市、县级农产品电商平台即将全面投入运营,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子公司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30%,年销售额逾2亿元。
二、主要做法 我们以智慧民生公司为主体,积极对接“供销e家”农村电商国家队,共同建设区域电商产业园,着力构建基层组织、经营服务两大体系,努力拓展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信息便民三大服务,迅速建成市、县、乡、村四级运营平台。
(一)建设一个园区。经向中国供销集团汇报争取和与“供销e家”多次洽谈,常德市人民政府于去年11月与“供销e家”签署合作协议,决定以智慧民生公司为实施主体,共同投资建设“供销e家”中西部农产品电商产业园。产业园被定位于建成“供销e家”全国七大区域运营中心之一,选址于市东城区洞庭大道与二广高速交汇处,占地面积约500亩,总投资约28.3亿元,将按照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高端化总体要求,建成常德农产品交易中心、展示中心,逐步形成中西部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增值中心和面向全国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设施齐备、功能齐全、国内领先,线上线下双向流通的现代化农产品电商园区。
(二)构筑两大体系。结合我市供销社改革实际,采取“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加快构筑基层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一是做强县级社。以智慧民生公司为主体,与县级供销社合作,由县级社或县级社办企业占股65%,智慧民生占股35%,共同组建县级惠农综合服务公司及农产品电商营运中心,建设农产品线下形象店和物流中心,加快传统经营网点信息化改造,实现了县级社传统经营业态的提质升级。2 二是重建乡镇社。由县级社牵头,与乡镇传统经营主体合作组建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社,以乡镇社作为主体与智慧民生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乡镇惠农服务公司,统一开展农产品电商服务、农资配送和农村信息、便民服务,赋予了乡镇社新的造血功能。三是共建村级社。村级综合服务社按照“党建引领,三建结合”模式组建,以县级社、乡镇社为主,智慧民生公司选择性参与,实现“党务、政务、商务”三务合一,打通服务农村“最后一公里”。
(三)拓展三项服务。根据我市供销改革文件要求,因地制宜拓展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信息便民服务。一是农业生产服务。智慧民生公司与中农集团、史丹利农业集团等达成合作协议,采取个性化订制和独立包装生产适应电商配送的农资产品,以优惠价格投放农村市场。二是农产品流通服务。智慧民生建立了“商城”、“集市”、“无公害绿色食品超市”app及微信公众号销售平台。“集市”为零门槛,农户可随时用手机发布零散产品购销信息,“绿桥商城”由具有资质的生产企业或涉农组织发布商品信息,可通过平台直接交易。“无公害绿色食品超市”是“三品一标”名优特农产品掌上超市,汇集全省1000多家“三品一标”企业入驻。三是信息便民服务。app平台针对广大农户开通了“惠农政策”、“村务公开”、“土地流转”、“农机租赁”、“惠农补贴”等特色栏目,并提供生活缴费、小额信贷、票务代理等便民 服务。
(四)打造四级平台。以市、县两级电商运营中心为依托,推进乡镇分公司和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打造四位一体的农村电商平台。市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选址在市城区步行街商业区,店面1600多平米,主要功能是跨境电商产品展示、全省及全国名优特产品展示、电商孵化及培训、质量溯源检测、商务合作洽谈等。县级电商运营中心除了具备市一级的功能外,还具备物流配送、大宗农产品上行和农资产品下行等功能。乡镇分公司上接县级电商运营中心,下连村级服务站,并自行拓展相关经营业务。村级电商服务站通过与村支两委合作共建,或通过对传统“村头店”进行信息化改造建成,以开展便民综合服务为主。
三、工作成效
我们依托“供销 e 家”全国平台,坚持“底层一体化”原则,积极融入全国供销一张网,实现了供销社行业指导与经营服务双线运行,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
(一)探索了成熟运营模式。采取试点先行、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运作模式,快速实现了“供销 e 家·智慧民生”平台建设、推广和运营。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津市电商平台整县推进试点,建成了县级运营中心、乡镇电商旗舰店和村级信息综合服务站一体化运营网络,并通过召开全市供销社改革现场会形式向全市推广。截至目前,共建成津市、武陵、鼎城、华容、石门、临湘、南县等7个县级运营中心,新建完成村级电商网点85个,其中桃源新增村级网点15个、安乡新增村级网点26个、鼎城新增村级网点18个、武陵新增村级网点8个、澧县新增村级网点6个、临澧新增村级网点4个、汉寿新增村级网点2个、石门新增村级网点6个。
(二)组建了物流配送网络。物流配送是制约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在县级建立了县级运营中心,在乡镇建设了物流配送点,在村级建设了综合服务站,在城市社区设立了分销网点及社区微商群,由各县级电商运营中心与邮政、顺通、中通、申通等快递企业签定了长期合作协议,整合各种物流配送车辆1000多台,从市、县到乡镇到村,构建起双向闭合物流通道,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电商物流配送网络。
(三)建立了质量溯源体系。在省、市质监局指导下,依托智慧民生公司自主开发的质量溯源体系,实现了“三品一标”农产品的防伪质量溯源,全程视频监控溯源,产品质量管控溯源,精加工产品溯源,专属二维码生鲜销售等多项物联网功能,提高了企业产品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目前,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已开始在省内“三品一标”企业和产品中率先推广应用,覆盖了常德市在内的全省1000多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为本地名优特产品安全流通保驾护航。
(四)实现了双向融合发展。通过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 术手段,对供销社传统经营业态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全市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点共计2900多个,通过采取对新增网点全部实现信息化和对原有网点逐步分批改造相结合的办法,使全市系统信息化服务网点占比达到50%以上。借助“供销 e 家”全国平台,推动了各级社有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化解了“合作社不合作,联合社不联合”的难题。目前,我市已在“供销e家”平台建成智慧民生省级馆1个,津市、鼎城、安乡、石门县级馆4个,线上交易达1.4亿元。全市系统各类电商销售额已达4亿元,成为全市系统主营业务收入最大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