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又 是 春 暖 花 开 时--永发中心学校联系点研训工作汇报
又 是 春 暖 花 开 时
——永发中心学校联系点研训工作汇报
一、工作背景
1、我们的困惑。
自从乡镇学区合并为中心学校以后,我校的教学研训工作也走进了一个盲区。我们原有的教研骨干力量,全都进入了中心学校各个学科担任教学任务,他们的工作不仅要完成原有的(上级交给)的任务,还要完成自己所担任学科的教学任务,如果再加上中心学校自己的教研任务,精力就非常的有限。但我们也明白,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命脉在于研训,没有研训,学校的教学工作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活力,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再加上地处乡村,师资比较匮乏,在一线的教师们由于从早到晚都忙于教学,都忙于批改,都忙于备课,算算时间,做了这些最基本的工作了之后,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哪还有时间去钻研?因此,经过我们的长期调查,一些比较偏远,教师人手比较紧的学校偶尔搞一下教研活动或者当我们去检查一下,基本上就那么二、三个人出来表演表演一下:一个年轻老师站出来上一节已经不知上了多少遍的,接近机械化的,所谓的观摩课;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在圆桌上说说那些从书本上,或是网络,或是别的专家得来的自认为是课堂教学前沿的理论一下;而参与教师呢,不得不忍着性子听听同行们在作秀,听听他们的高谈阔论。这样,造成的结果不仅使教师累了,而且还使老师们厌了。但没有研训,学校的办学水平就不能提高,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造成的结果是教师累了,学生苦了,教育质量糟了,家长却批评了,更谈不上教育的均衡发展。
2、我们的出路。
正在我们感到迷茫,苦苦思索着出路的时候,李国良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联系点在我校挂牌成立,整个研训工作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李国良老师指出的“抓住一点,带动全面,以中心学校为龙头,促进各学校共同进步,教育得到均衡发展”成了我们整个教学研训工作的唯一出路。
3、我们的宗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充分挖掘我校优质教育资源,激励我校数学骨干教师争创名师意识,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学者型名师,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农村教研路子,加快教师的尽快成长,从而实现我们的目标:突出中心学校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全员参与的教研活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发展,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我们的主题。
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狠抓课堂教学,在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然后达到我们的主题“人人上好一节有效的数学课”。这又分为几个方面来抓: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听讲率的有效性;课外辅导的有效性;教学研训工作的有效性。
5、我们的思路。
我校联系点工作时间为三年,思路为: “一年探出路子,两年得到经验,三年做出成绩”。
① “一年探出路子”:即第一年主要工作落实在八个字“依托中心、集中研训”,利用一年的时间打破原有的教研路子,理清联系点教研活动的思路,把学校的教学研训工作做实。采用的形式为:以年级为单位,按照学科特点进行全中心校级的全员培训。
② “两年得到经验”,即第二年落实在八个字“校校行动、人人参与”,根据第一年探索出来的工作思路,我们把全校13所完小根据所在的区域划分为教学片,以完全小学为单位组成,再以教学片为单位让每一所学校都行动起来,让每一位数学科任教师都参与到联系点的活动中,带动各个完小的教研活动。
③“三年做出成绩”,即第三年落实在八个字“均衡发展、人人受益”: 在最后的一年中,让全中心学校13所完小的数学科任教师进行专题研讨,课堂研究,让每一个数学科任教师掌握如何上好一节有效的数学课,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
二、工作实施。
1、实施“三级”校本培训模式。在培训形式上的“三级”校本培训模式:中心学校级培训;教学片区的区域培训;完小级(校级)培训。
首先,做好中心校级培训,用好县级骨干教师的力量。
在联系点开展工作之时,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校级培训的工作路线:把小学阶段六个年级的数学科培训任务交给我校的县级骨干教师,每一个县级骨干教师负责一个年级的数学学科教研工作,包括教材解读、教学研讨、学科答疑等方面。我校每一个年级共有16个班级,每一个年级的16名数学科任教师在县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下,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一至六年级数学科任教师全员培训,让每一位教师对小学阶段数学科应该让学生学什么,我们给怎么教,有个全面的了解。先是对教学目标的培训:从总目标——年级的目标(1—6年级的各个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如此受训的教师有96名,受益学校有13所完小。同时,由此为基础,我们要求骨干教师对不同年级的数学课进行归类,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新授课——复习课——单元课等不同的课型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课堂展现的形式让每一位数学教师懂得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这样的校本研训活动,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过好教材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如何上好一节有效的数学课打好坚实的基础。
接着,用好教学片上资源,做好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
为了有效提高我校数学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大多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我们的策略是让身边的骨干培训身边的教师。因此,根据所辖完小所处的地理环境,我校共分为5个教学片,再给我校的县骨干教师任务,实行“分片包干制”,每一个教学片共为4名县级骨干教师,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培训好各个学校的骨干力量。在我们统一的安排下,按照五个保证:保证了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和辅导人员的基础上,以学科为单位,把教学片所属的完小教师定时集中研讨、学习,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碰头研讨,寻找解决的策略,以此形成共识:一节能使学生受益的课堂教学该如何上才有效。与此同时,负责教学片的4名骨干教师又肩负着培养校级骨干的作用,每一所完小都必须保证2名教师与跟班学习(由县级骨干教师到跟班学习的教师所在的学校班级手把手辅导)每周至少进行1次这样的教研活动,这样,校级骨干教师就很快得到健康地成长起来了。
最后,抓好课堂教学阵地,扎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为了落实“人人上好一节有效的数学课”这个主题,我们需要值直奔我们的目的地:课堂教学。为此,在活动开展的至始至终,我们都在提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每每开展一次活动的时候,我们都对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布置:活动前: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活动时:我的问题怎样解决;活动后:今后碰到这些问题我改怎么做。带着这些思路,教师们对每一次活动都有了深刻的认识,都在活动中共得到了反思:为什么要开展这次主题活动?这次主题活动该解决我教学中的什么困惑?我在活动中得到了什么?然后再根据反思,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反馈,基本上都让我校的所有数学教师都动了起来。真真正正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先后进行的课例展示活动有“观摩课”“展示课”“研讨课”“实验课”“成果课”等等,三年来,共上课例有63节,教师的反思、论文获县级奖以上的有136篇。
在培训内容上的“三级”培训模式:学科培训;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学校研训开展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把握学科特点是关键。为此,在培训内容上首先进行的是学科培训,这个主要是全员培训,过好学科关。目的就是让科任教师掌握学科特点,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围绕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架起教师——学生——文本只是的桥梁。我们如此进行的培训每学年每一个年级不止10场,受益教师为110人,为数学科任教师的100%。其次进行的是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我们清楚,不管那一种研训的开展,最终的归属还是课堂教学,为此,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技能培训这个宗旨不变,通过观摩名师课例(主要是(DVD)形式出现),畅谈自己的感受,以教学反思的形式进行,我校每一年均收集并累总一本《教师反思集》,现已经有《教师反思集》5辑。同时,还通过骨干教师课例展示,把认识和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起来,这主要是县级骨干教师和校级骨干教师的课例展示,我们要求我校的18名县级骨干教师和36名校级骨干教师每一学年人人至少上一节示范课,目的是带动大都数教师动起来,如此进行的课例不少于200节以上。但终究中心学校的教研力量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教研力量发挥得更大呢?只有让各个完小的教研搞活,让他们自己去做教研是一条捷径。为此,我们每一个学期对我校所辖的13所完小均采取送研到校的形式,手把手式的教完小如何搞教研。围绕一个主题——课堂展示——围绕问题议议——得出策略——落实策略。每一个学期,我中心学校联系点成员都要走进各个完小,帮助各个完小作教研活动不少于1次。如此进行的活动不少于30次,使得我们的活动受益面达到了100%。
2、实施“带、帮、扶”的工作方式。
在实施“带、帮、扶”的过程之中,我们主要做好三项工作:打造骨干队伍,以骨干拉动;同课展示,互帮互助;送教.送研到校的方式。
打造骨干队伍,以骨干拉动;
由于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权威性和引导作用,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强,认真负责、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同时,也为了解决各个完小教学教研工作薄弱的问题。我校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队伍的作用,努力打一支县、校级骨干教师队伍。我们的工作:先培训好中心学校数学科骨干力量:我校数学科的骨干一律为澄迈县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共为8人,他们定时集中研讨、学习,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碰头研讨,寻找解决的策略,以此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分片负责,骨干拉动:我联系点把中心学校分为5个教学片,8位骨干教师和主管教学的校长及中心学校的教研员共10人,每2个人负责1个教学片的教学教研工作。这些负责教学片的2名教师又肩负着培养校级骨干的作用,每一所完小都必须保证2名教师与跟班学习(由县级骨干教师到跟班学习的教师所在的学校班级手把手辅导)每周至少进行1次这样的教研活动,这样,校级骨干教师就很快得到健康地成长起来。由此产生“滚雪球”的效应,再由1名校级骨干带动2名教师,各个完小的教研活水就被搅活了,很好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又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此产生的校级数学科骨干教师有36名,受益的是全体数学科任教师。我中心学校把骨干教师分别分配到全中心学校13个完小,每一个县级骨干教师分别负责一所完小的教学教研指导工作。让他们带领各个完小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负责完小的备课、听课、作业的检查、活动的开展和学期结束后教师的测评等工作。让他们承担每学期的专项研究任务: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组织本校教师研讨;对于典型问题确立专门的课题来研究,把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奉献给所负责学校的教师等。学期结束,由学校组织人员对各个完小的工作进行评估,从活动的开展、教学成绩、研究成果等方面综合评价,评出等次,作为奖惩的依据。实践表明,由于他们业务过硬,工作认真,处处能起到带头作用,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选用他们担任各个完小研训带头人,使我校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全中心学校的统考,学生学业成绩的及格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平均分将近16分。
同课展示,互帮互助;
有压力,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激情;有激情,工作才能创出一片天地。所以,我们不仅给每一位骨干教师一个担子,而且还给每一位受训教师一个压力,在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通过“同课展示”的形式:骨干教师和科任教师共同围绕一个主题,分别进行授课比较,即“一带一”式的课堂教学指导。如我们在我校后坡小学进行了这样的校本研训活动,这次活动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在活动开始之前,中心学校教研员与教研室主任周飞共同深入后坡小学进行调研,根据后坡小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活动方式,活动方式一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研讨—确定—学习—展示—研讨—形成—落实。活动时,后坡小学的李小妹老师和中心学校教研员、县级骨干教师林志兰老师利用三年级同一个班的学生围绕确定的主题分别展示了“认识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课例。各位骨干教师紧紧围绕“如何上好有效的数学概念课”这个主题认真的观摩,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性”。课后,参与教师具体进行了研讨:蔡于惠老师提出了概念教学是教师要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准确;梁球老师却从把握重难点和突破重难点进行交换意见;曾令荣老师从处理教学细节方面提出看法适当引导和善于总结;曾令宙老师确认为抽象的概念教学应该从形象直观的教学入手;莫仕学老师的观点是善于利用教学资源,用身边的生活例子进行教学,年轻的蔡老师认为要注意师生的互动等等,整个研讨氛围非常的活跃,纷纷畅所欲言,教师们受益匪浅。这样的活动,不仅把各个学校的研训活动的这一盘水给予搅活了,还使每一位教师得到了培养,真正落实了我校工作室的宗旨:人人上好一节有效的数学课。我们开展的活动,受益的教师已经进行到了三年级,受益教师有100多人次。
送教.送研到校
在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我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人人上好一节有效的课,为了真正落实“学以致用”。每学期一——六年级的各个学科任教师在县级骨干教师的具体安排之下,集中学习和课例研讨时间不少于1周;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校开展的到研讨活动已经进行了6个年级,参与教师将近170人次。县级骨干教师分别到各个学校手把手进行帮扶,使师资培训的“送教.送研到校”活动有序开展,受益的学校有永灵小学、排坡小学等10所完小。同时我们要求所有参与的教师要做到“一个中心”即如何上好一节有效课为中心;“两个至少”即每学期每年级每学科至少大校集中研讨一次,每学期每一位骨干教师至少主持活动一次;“三个按时”即针对课堂的有效教学,上课前按时认真备课,上课时按时进入课堂,上课后按时到位辅导;“四个精炼”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精选,即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和学题上要“精”,精讲,即在授课时重点和难点的教学语言要“精”。精练,即给学生提供的习题要“精”。精评,即在讲评作业和考卷时要“精”。“五个必要”,即在作业布置和检查上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训练为主线”的作用。“六个环节”即时刻要抓好备、讲、批、辅、考、评六个环节,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如此 “一带一”式的课堂教学师资培训和“送研送训到校“活动,受益教师有150多人次,“送教.送研”到的学校有10所,收获学生有将近3000人。
三、工作经验
1、让教研问题源于课堂。
我们知道:只有把研训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来源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困惑;才能达到我们的研训目的:解决实际问题,促使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校改变以往的教学研训路子,每一个完小均有1名骨干教师负责收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每个月都要把所收集的问题进行梳理,向中心学校教研室汇报,中心学校再把问题又一次梳理,最后得出共性的问题,驾驭解决。因为我们明白“只教不研,苦了自己;只研不教,累了自己;教研相成,焕发生机。”如我校侍郎小学根据他校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地向课堂要实效,提出了这么一个教研问题:“根据学生需求教好一节课”。他们根据教学提出的要求,把身边的数学问题与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如在教学《利息》一课时,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现在老师有5000元,老师为了能够得到较多的利息,谁能帮帮老师,该如何个存法?”,这样,学生到银行调查了解一下储蓄的种类,再计算同样的钱不同的存法,经过这样的训练,真正落实了他校提出的“根据学生需求教好一节课”。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正确地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使他们养成运用数学的眼光洞察世界,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如,在教学如教学《平均分》时,老师创设了把12朵花插到4个花瓶里的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动手试一试,然后交流:把12朵花插到4个花瓶里共有多少种分法?引导得出结论,每只花瓶里的花相同的分法就是平均分。这一堂课,较好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两种基本原则,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把握了平均分的基本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2、把问题研究让给教师。
教研问题的主体应该在于教师,为了更好地激起教师教研的积极性,我校所有的校验问题均来自于教师,均研究于教师。我校永灵小学的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不知是什么原因,题目是越来越容易了,可是成绩却是越来越差了,是什么原因?”问题到底是出自于哪里呢?问题经过在教师之间不断的流传,许多教师都对此产生了共鸣,均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此时,中心学校便相机的集中我校县级数学骨干教师(联系点的成员),汇总大家的意见,得出的结症在于课堂。那又是如何在向课堂要质量呢?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如何上好一节有效的数学课”。根据影响一节课组成的部分,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的影响一节实在的有质量的课的因素有: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要做好三步工作:课前预习,课时专心,课后复习;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也要走好三步工作:课前备好课,课时注意生成,课后要补救;从文本的结构分析:知识网络的连贯性,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知识点的实效性;从知识的传授分析:教学的总目标——年级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再根据这些因素,我再把它分解给各个成员(骨干教师)所负责的学校,让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整个教研活动氛围之中,各个骨干教师再从中加于引导。如我把“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要做好三步工作:课前预习,课时专心,课后复习”的研究内容布置给骨干教师梁球老师,由他具体去领引他所负责的学校东兴小学,南轩小学,永丰小学和博厚小学的教师参与到“如何让学生课前预好习,上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课后如何进行复习”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上来。其他的问题也相应的交给了其他骨干教师和相应的学校。只有这样,把问题的研究还于教师,才能激起研究的源泉,教研活动才有动力。
3、把研究成果还于教学。
所有的活动要有生命力,其中有一条非常关键,即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为此,我校的教研活动所取得的每一个教研成果均运用于课堂。如负责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研究如何上好一节有效课的博罗小学,教学时很是注意问题的生成性。在教“比的意义”时,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后,举例说明比、除法和分数三者的关系,让学生从抽象的知识转向具体的、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比的意义”,使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各个细节有机延伸,又注意了问题的生成,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又如“从文本的角度去分析”进行研究的永丰小学,在教学“估算”时,将了这么一个故事“曾有一位大学生他陪女朋友去买东西,他女朋友买了一个手电筒17元,一条毛巾5元,一个洗脸盆26元,一个电风扇98元,她给人家200元,找回56元,她走出商店后一直闷闷不乐,他男朋友问她怎么了?她说好象找少钱了但不好意思说。他男朋友看一下她手中的钱说:你可以估算一下就知道了:电风扇100元,手电筒20元,洗脸盆30元,毛巾5元,就是应该找56元左右。女朋友点点头说:哦是这样算呀。”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实践对于估算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为即将传授的知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把成果教验交给学生。
只有将教研的成果交给学生,因为所有的教研最终目的,都是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所决定的,就是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让学生健康的成长。我校排坡小学所承担的教研问题“如何设计好一节有效的课堂作业”根据该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得出的该问题的结果是:一堂有效的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知识点的体现,是学生能力的检验有效方式。作业的内容有基础知识题,实践操作题,能力提高题和拓展提高题;基本题型有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和操作题,另外额加选择题,判断题。因此,每上一节数学课了之后,教师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后,他们的老师是这样设计作业的:
一、填空题。
1、商店里卖一本笔记本需要3.4元,一支水彩笔需要2.65元,一本笔记本比一支水彩笔贵()元。如果我想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水彩笔,一共需要()元。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的相同点是();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
3、小明在计算9.86 — 4.26时,得出的结果是560,你认为他错在(),正确的答案是()。
二、用竖式计算。
8.6—3.69 9.3+6.98 13.8—8.3 53.3+2.47
三、应用题
商店里卖一个热水瓶38.5元,一个保温杯10.5元,一口铁锅22.8元,一个水壶15元。
1、热水瓶比铁锅贵多少元?保温杯比水壶便宜多少元?
2、买一个保温杯和一口铁锅,需要多少元?妈妈付出40元,应找回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拓展提高题
小丽用竖式计算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的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他们的老师每上完一节课后,都是这样的作业设计,这样的作业设计,是教研成果的有效延伸。对比一下过去的作业设计,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基本型的变化,“作业的设计是为了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不是为了上级的检查”。只有这样,把我们的教研成果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检验我们的教研成果,我们的教研才有活力。同时,设计好一节有质量的作业设计,对上好一节有效的数学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让提高成绩促进参与。
一个有效的经验,务必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但不管是什么活动,要让参与者充满激情的去参与,获取成绩是关键。因此,为了激起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把每一次活动所获取的成绩当做第一要素。让成绩作为教师参与活动的向心力,让成绩的提高来促进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参与的教师都有成绩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研活动中来。如我校永丰小学的吴君权老师,2008年春季,他所教的三年级成绩不仅在我校的统考中成绩排后,在我县举行的三年级抽考中也是属于倒数20名,属于重点关注和帮扶对象,经过调查,原来该教师基本上教研活动为零,为了更好的让该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经过慎重考虑,终于采取了帮扶与教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我们确定三位骨干教师对其进行帮扶,一名为中心学校县级骨干教师蔡于惠老师,一位为其所在学校教导主任,一位为所在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他们即分工又合作,集合力促使其健康成长。骨干教师蔡于惠老师负责其文本知识的解读(教什么),教导主任负责其知识如何传授(怎样教),教研组长负责其知识传授了没有(学到了什么),做到“一天一研,一周一合”,即每天研究一个小问题,一周综合研究一个大问题“如何教好一节有效的数学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该教师成长很快,在2009年春季我校的统考中,成绩进步可以说用一个“突飞猛进”来形容。及格率上升了将近40个百分点,有倒数后三名一跃为顺数前三名。现在该教师非常乐于参加教研活动,他深有感触地说:“没有中心学校联系点成员的帮助,没有教研活动,我还是一位拖后腿的老师,有了教研,我却是一位好老师了。”可见,教学成绩的提高,对教师参与活动的原动力来说,起到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6、让参与教研享受乐趣。为师者,都明白一个道理“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同样,这个道理也能运用于我们教师的身上。为了让教师沉迷于教研活动,乐于参加,我们只有在活动之中,让参与者享受起乐趣,活动的连续性才得于延伸。因此,每一次活动,我们都会让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又享受其带来的乐趣。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我校联系点开展了“送研到校”的活动,我们先后送出的教研活动所到的学校有永灵小学、东兴小学、博罗小学等,受益教师有将近30名,受获学生将近500名;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把教师的教研成果加于汇总,体现出教师的劳动价值,我校及时地编辑了两本专辑,《永发教育专辑》和《网络教研通讯》,使得我们的活动既有实施,又有成果,同时,使参与的教师有了成就感,真正体验到教研所带来的乐趣。
四、工作成绩
三年来,在李国良特级教师的关心支持下,在我校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成绩喜人。我们学校不仅获得了“海南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海南省课改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10多项等,还分别在全省和澄迈县各地作经验介绍5次。我们教师所获荣誉也是喜人:涌现出全国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1人次,全国录像课优秀奖以上2人次;海南省数学课作课比赛一等奖1人次,说课评比一等奖1人次,作课比赛二等奖1人次;获县级作课一等奖3人次,说课1等奖2人次,二、三等奖将近30多人次。教师撰写的论文,近三年获县级以上奖的有160多篇,发表于《新教育》、《考试》、《陕西教育》等杂志报刊的有20多篇。而学生成绩更是锦上开花:连续4年在亚太地区小学奥数比赛中有学生代表我们海南省赴新加坡参加亚太地区的小学奥数总决赛,参加的海南省比赛有3名学生荣获海南省第1名,在小学毕业测试中,连续6年重点中学录取人数名列全县第一,共为海南中学、海南国兴中学等省级重点学校
10、我校十年来考取海南中学的同学有30名,为澄迈中学等县级以上重点学学输送学生不少于200人。
总之,”李国良特级教师工作室”,我校联系点的工作获取了一些成绩,也塑造了我校教研的新格局,为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面的道路还需要我们去摸索,去耕耘,去开拓,我们相信,在李国良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联系点的工作将给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二篇: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汇报材料(精)
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汇报材料 白莲河中心小学 卢专政
校本研训是学校的常规工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和主要的途径,更关系着一所学校的长远发展。校本研训不用出远门,不花大价钱,搞得好,还是便宜货,还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今天有这样好的机会,向各位专家汇报我校的此项工作,希望给位领导多多指导,从而能够使我们在校本研训的工作中走得更稳,走得更快,走得更远。下面向大家汇报的内容有些是我们一直在做的,有些是我们边想边做的,有些还只是我们基于现状及现有一些理论的一点思考。
有着浓厚的研训氛围,许多教师都是带着课题搞教育。学校校本研训的常态工作可圈可点,有声有色。两周一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题。参与研训的各位教师积极主动,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疑惑、问题都能坦诚相见。
目前形成了了较为稳固的研训模式,即八环节教研流程:即“主题确定——理论学习——课堂实战——理念评课——交流小结——活动反思——统一进度——确定任务”。每个环节力求活泼有效。
比如课堂实战,我们常采用“几人一课”即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合背一课,一人执教;“一课多人”,同一备课组的多名教师上统一的内容;“跨班上课”;等方法,听课教师事先分工,后写出诊断,共同把脉,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实战,结合本组课题,把研究的内容与课堂实战紧密结合,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发育。
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迸发出活力。我们不断地把培训的内容充实到每个教研环节中去的。目前我们还是觉得学校教学的比较大的一个问题还是课堂教学效率、质量仍就低下。新课改的确使我们教育教学的理念、方式、行为产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我们还是清醒的意识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革命远未成功,一轮课改结束了,但是新课改工作还只是刚开了个头,培训要坚守住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向课堂要质量,让课堂绽放教与学的魅力,让课堂吸引孩子,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教育幸福、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的舞台。
所以这几年来,学校借新教育教改这股东风,始终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校本研训的主旋律。围绕打造高效课堂,学校用活动促培训,尽可能的丰富培训的形式。先后开展了教师论坛、案列分析、教育叙事、专题讲座、课例分析、骨
干示范、校际互动、课件制作、沙龙交流、技能比武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渐渐有了点自己的感觉。高效的课堂应该有序、有情、有理、有度。序,即课堂秩序要收放自如,课堂不是菜市场。有情,即课堂是情感交融的课堂,不是冷冰冰的手术室,是教师学生智慧碰撞的课堂,是动态生成,对话互动的课堂。有理,即尊重课堂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度,即课堂要有参与度、练习度、拓展度与达成度。
我校的校本研训模式:
(一 交尺子:就是制定培训目标,使之,成为全体教师自觉的奋斗目标,克服“ 职业倦怠”,不断地超越自我,而不至于流于平庸,成为无所事事的“ 教书匠”。
(二)指路子:就是指明具体的培训内容和途径。教学基本功(五至八项)是基本内容,研读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是重要内容,及时吸收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是必要内容,研究实际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是最终目的。
(三)想点子:就是不断地改进适应新情况、新对象的培训办法。
1、规范性:树立一个观念,养成一个习惯。
一个观念——常规工作就是校本培训。教师从早到晚做的那些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说都是校本培训,而且是最具体、最实在的培训。如果能这样认识,那些工作在心理上就不再是负担,而是提高能力的机会;在工作过程中,就不再是完成任务了事,而是会自觉地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工作结果也不再是单纯地促进学生成才,而是使自己得到了成长。
一个习惯——凡公开场合的发言或谈话,都经过认真准备,并形成书面材料。如:团旗下讲话、值周教师工作总结、备课组中心发言、教研组说课、教师会述职等等,都要求写成书面材料。这对小学教师来说,便于他们对工作中的问题深入思考、斟酌语言、提高水平。我们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教师的教学业务、理论水平都会在一定时候出现飞跃。
2、实效性: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并适时调整。近一年以来,我校开展的计算机、演讲比赛、教育论文写作讲座、说课竞赛、现场研讨会、活动化学习指导模式的建立等活动,都是在研究实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活动,力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起到实效性的指导作用。
3、多样性:
一是师资多层次。我校不断完善和健全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度,加强学习交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形式,创设一切有利条件,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习班、专题讲座、观摩课堂教学。另外,学校还请许多专家来校作报告。我们还挖掘校内的资源,请学校骨干教师分主题进行专题讲座。
二是教材多渠道,公开出版的著作、本地专家的著述、本校同事的论文都成为我校校本研训的材料。
(四)搭台子:教师的成长需要有锻炼的机会、表演的舞台。那么,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他们搭好台子。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实施“ 青蓝师培工程”,即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明确任务,固定时间,规定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二是“ 五课” 活动,即合格课、研讨课、示范课、汇报课、随堂课,不同层次的教师献出不同性质的课,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三是科研讲坛。教研沙龙、课改论坛、开放活动、家长日活动、读书节、艺术节都为老师们提供了舞台。
(五)给面子:学生需要成功教育,教师也需要成功管理。只有不断地取得成功,才会不断地获得动力,向着既定的目标靠近。我校每年要评选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每期要评选继教先进个人,每期还进行师培工作考核,这使得校本培训工作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下。
(六)出票子:就是在继教育经费上给以保证,适当地补助和奖励,如报刊费、学历奖、外出培训的差旅费等,使积极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经济上也得到一些实惠。
当然我校的校本研训还处于一种较低的阶段。我把教师研训的形式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学过程管理,让教师心中有规则,落实教学常规;第二个层次是教研活动,让教师手上有技术,提高教学技能;第三个层次是教育行动研究,让教师脑中有智慧,促进教师素养的进步。我校还处于第二层次之中,但我们会努力提高我们的研训层次,真正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为广大的学生服务。
第三篇:2013年下学期双凫中心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双凫铺中心学校
校 本 研 训 工 作 总 结
2013年下学期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为了本我中心校的校本研训工作更好地开展,在年初就根据我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2、认真开展了与阅读有关的各类活动。
3、积极组织参加校内外研讨课。从第2周开始,我中心校相继组织了新教师的随堂听课活动、综合组教师的高效课堂赛课活动、养成教育活动课等校本教研课。
4、抓实抓细抓严教学常规。中心校对学校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教师的听课作了具体要求,对教师的上课、备课、听课、教学随笔或反思也作了具体的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宁乡县教学常规》,重点抓好了“五认真”落实情况。
5、教师培训工作,本根据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们开展了校本培训与远程培相结合,共有18名教师参加了现代远程的“国培计划”的培训。
6、继续推行了教师读书制度。教师们都认真读了书并写了读书笔记或博文,师之间开展了读书交流活动、好书推荐、心得分享活动。
8、组织教师参加了县、市的各类教学活动的听课,分别听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的听课,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全县的高效课堂赛课活动。有邱玲、李小美、黄艳老师参加了县高效课堂赛课,并分别获得了县二等奖的可喜成绩;有刘晓莉老师被宁乡县教研室邀请参加了《科学》科县观摩课活动,并获得县一等获奖的好成绩。
9、积极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教学论文撰写,本共组织我中心校老师撰写论文多余篇,并已上交县、市。
10、落实了养成教育。以教育局《养成教育工作指南》为工作指南,做到了养成教育进课堂,切实落实好学生养成教育。经过努力,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仪表更加文明,修养更加高尚。
11、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了艺体科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了教师多次外出学习,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认真开展了健康知识教育,;积极开展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12、组织全体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有双凫铺中心小学成功的创建了市级校本研训示范校。
二、今后工作的设想
1、进一步完善学校校本研训的各种规章制度,促使我中心校教学研究工作更进一步的上 1
一个新的台阶。
2、加大对各学校教研工作的经费,使教研工作有经费保障。让教师人人参与到教学研究工作中来,使我镇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形成良好的氛围。争取在明年的全县课堂教学改革交流会中有我镇的一部分。
3、做好我镇的校级名师工作的评选工作。评选出我们自己的名师,以带动我镇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4、继续做好师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培训教师以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以提高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将不断完善以校为本的研训机制,继续扎扎实实地抓好校本研训工作,使我镇的教学教研工作不断纵深发展。
第四篇:横市镇中心学校校本研训的特色与创新
横市镇中心学校校本研训的特色与创新
一、校本研训特色:
横市镇中心校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群策群力,团结一心,不断寻求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措施。通过以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等课型为载体,通过互相研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一股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合力。通过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和课程管理规程,督促教师坚持多维学习,增强多元联系,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我们通过搭建“备、教、听、说、评”一体化平台,通过常态课、汇报课、达标课、探究课、示范课等课堂模式的展示,加快教师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心智模式、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速度。
二、校本研训作法创新:
1、我镇五年如一日,以镇中心小学为龙头,坚持分年级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我们要求每周一下午3点至5点30是我镇教师集体备课时间,通过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备课纸张,力求使我镇的集体备课达到一定高度。我们要求老师认真写好反思和旁记,精心撰写教学后记和我的教育故事,来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2、镇中心校几年来要求各学校各年级备课组的老师每周推出一至两堂常态化的教学研讨课,并要求所有备课组成员全程参与研讨、备课、评课、反思和总结。我们采用 “以点带面同发展”的形式,即“示范引路,全面铺开,智慧共享,优势互补,吸收创新”,促使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基础上自我升华。
3、几年来,我镇每学期要求各校组织好新教师的汇报课、定级达标课。乡中心校认真组织了每学期的教学比武课及送课下校等几次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讨活动在我镇已经尉然成风。
4、我们多次请县教研室的专家来我镇上指导课、并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技能。
第五篇:洞口县花古乡中心学校教师校本研训实施计划
洞口县花古乡中心学校教师校本研训实施计划
一、校本研训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追求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位。继续贯彻“让生命快乐成长、为孩子奠定终身”的办学宗旨,深入实践“面向全体、着眼终身、和谐施教、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努力创建“个性教育”办学特色,认真研究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以“新基础教育”提出的与时代精神相通,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具有理解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管理、研究的能力的教师素养为要求,以培养一支“德高学广、一专多能”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分层互动、研训一体”为主要模式切实开展校本研训工作。通过校本培训,使我们的教师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二、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通过继续学习和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发展形成教学专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教育创新的步伐。综观我校教师队伍群体,呈现如下特点:
年龄结构:中青年教师较多,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达80%。学历结构: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0%以上。素质基础: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思维活跃,领悟性强。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内的教师培训资源,发挥老教师作用,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三、校本研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一支师德修养好,教育理念新,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2)具体目标:
1、努力增强敬业精神,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养成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建构成学习型组织,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
4、构建协作团队,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完善。
5、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做到45岁以下的教师80%会制作多媒体课件,100%青年教师会熟练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全部教师能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四、校本研训实施原则
1、师德为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2、青年优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培训的工作重点。
3、教、研合一:坚持以培训为基础、科研为先导、教研为核心,将教研、科研、培训相结合。
4、使用与培养相结合:坚持培养与使用并举的原则,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五、校本研训内容、具体实施措施
1、研训内容
(1)学习名师风范,敬业爱业,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主的内容,以电视教育、外请报告、自行教育等形式进行。
(2)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学科德育及社区教育调适教师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以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3)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文章。
(4)学习实施教科研课题的科学方法,围绕学校主要科研课题组织科研讲座。
(5)完成区里规定培训的课程。
2、具体实施措施
(1)专题讲座,交流提高。组织有针对性的报告、讲座,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师德修养、科研讲座等,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同时使教师了解教育前沿知识及发展趋势,拓宽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并要求老师写学习体会,在大会和小组会议中进行座谈、交流。
(2)同行指导,专家引路。在学校内部将优秀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要求、所要完成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等,如,每学期师徒间相互听课要达8-10节、设计教案、写阶段小结、写论文。学校按合同的要求定期进行考核、表彰和奖励。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将自己的“传帮带”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成为一种可贵的校本培训资料。
(3)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加强学校的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公开课为载体,教师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借鉴、相互切磋、相互指导,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实现教师互动,就地取经、经验共享、双向交流、合作探索。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开放与互通有无,可以有效的达到师资、设备、信息等各方面资源的共享。组织学习、观摩外校典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评析。通过网络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技术、音像资料等现代化教育手段。
(4)学习先进,榜样领路。将逐步推出学校首席教师、明星教师,他们的课堂向校内、外教师开放,让有才能的教师脱颖而出,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考验、鞭策和提高,从而带动其他教师向他学习。(5)课题研究,协作科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出“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所感悟”,引导教师从自身教学中一个小问题着手进行研究,每学期写一篇教学一得。以课题群作为抓手,分成主题研究。使每位青年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团队的精神,协作进行科研。培养教师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注重专项的技能训练,组织青年教师的“三笔字”比赛;作文比赛;课堂教学比赛。
(6)努力实践,重于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此,教师每上完课,都要求写反思,通过实践,说课、评课进行反思。倡导写“反思札记”、“教学后记”、“自省日记”、“个案分析”,并进行学期的展示。
(7)坚持开放,锻炼提升。学校要生存、要发展、要提高,必须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不断发好外功,即坚持向社会开放。学校坚持每学期向社会开放,另外学校将随时迎接来自各地的领导、专家和同行,用任务驱动法给自己压力,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在做中锤炼教师队伍。
(8)学会学习,自主培训。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适应学科知识的更新,思维向多维空间拓展。学会学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能力,善于吸收积累、总结思考,将多学创造性地运用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自学是校本培训的生长点。教师必须把社会需要、学校需要和个人需要有机地结合,不断丰富个人的内涵,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处室主任校本研训工作及措施:
1、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研训。
2、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校长及中层领导坚持深入课堂,中层以上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15节并坚持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3、举办科研沙龙,定期学习理论,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
4、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
5、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6、发动全体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省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工作情况。
8、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教科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
9、建立校本研训活动记录和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教研组校本研训工作措施:
1、组织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
4、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5、教研课题应主要来自学校实际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与学校改革发展相关的,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每个学科组的教改课题。
6、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每周听新教师课不少于一次。
8、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每学期要向学校和有关学会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9、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科室、教务处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教师校本研训工作措施:
1、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2、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每学期写4个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听15节课。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写一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坚持“三次备课制度”,不查资料的一备,查阅资料的二备,授课后反思性的三备,坚持隔周一次的以说课形式进行的集体备课日。
7、每个教师每学年上一节校级以上研讨课。
六、校本研训的考核管理
教师校本研训情况由教科室建档,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记入教师岗位考核,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与程序给予认定。教师校本培训情况包括教师读书学习、群体集中学习以及专项培训、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七、校本研训的经费管理
1、学校给予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经费支持。
2、学校给予校本研训、专题讲座等活动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