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侨务法律法规知识问答题
侨务法律法规知识问答题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归侨、侨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
本法对归侨、侨眷实行的这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对归侨、侨眷实行16字方针的法律化和规范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侨务工作和维护侨益工作。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保护华侨正当的权益,扶助归国的华侨”的护侨原则。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时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得以确认。
此后,中国的宪法也都明确规定了护侨的原则。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提出了对归侨、侨眷,要根据其特点,给予适当照顾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提出对归侨、侨眷要实行“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16字方针。这一原则在长期的侨务工作实践过程中,深得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拥护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并经实践证明是一个正确的、行之有效的、符合侨心民意的原则。《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将该原则通过立法程序,予以提高与升华,使之成为侨务法律中维护侨益的总原则。其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归侨、侨眷是中国公民的一部分,他们与其他中国公民一样,享有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一切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
中国宪法规定的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年满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非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有休息及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有依照法律规定纳税的义务;有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责任以及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归侨和侨眷作为中国公民与其他中国公民一样,既享有宪法和法律上的权利,又应承担宪法和法律上的义务,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体现。
一、全面理解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的十六字方针问题
首先,要正确把握《保护法》和十六字方针的关系。党的“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十六字方针,是我党建国以后制订的,是我党对侨务工作的一贯政策,和《保护法》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归侨、侨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这一条的规定把党的侨务政策的十六字方针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在《保护法》第六条、第七条、第九条至第十四条、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又从政治、经济、就业、子女升学、出国定居、出国留学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其次,要把握“适当照顾”的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归侨侨眷“适当照顾”的问题,有的有具体规定,如归侨子女高考录取分数有加分规定。有的没有规定。在贯彻《保护法》过程中,各地对有规定的执行比较好,对没有规定的就不一样。我们觉得对没有规定的,也要“适当照顾”,这个度怎么把握,这就是根据特点,根据每个归侨侨眷的不同特点来把握,在城乡拆迁安置、归侨侨眷子女上学、劳动就业、创办企业等方面都应考虑。如在城乡拆迁安置中,对侨胞在拆迁房中所占比例不足60平米的,应考虑给其安置60平米拆迁安置房,以体现留根政策。侨务法律法规知识问答题侨务法律法规知识问答题。对这个度作硬性规定很难,因为每个归侨侨眷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富裕,有的贫困,有的需要照顾,有的不需要。这只能由各地灵活掌握,但是总的原则是要给予“适当照顾”。第三,各地对归侨侨眷“适当照顾”有许多事情可做。对归侨侨眷政治上要关心,工作、劳动就业上要支持帮助,生活上要照顾,这就有许多事情可做。我们要主动与归侨侨眷沟通联系,要发挥好侨联的桥梁纽带作用;要积极推进侨务进社区活动;利用好华侨活动中心、侨台服务站、侨属之家等平台,真正做到生活优先照顾,问题优先考虑,事务优先办理,工作优先安排,困难优先解决。
二、切实解决好建国初期归国的老华侨的生活照顾问题
建国初期至1960年代初归国的老华侨全市有200多人。这些人不顾危险,冲破阻挠,归国定居。现在他们绝大多数已年过花甲,有的经济收入低,生活困难;有的年老体弱,生活无人照顾;有的身边无子女,孤寡独居;有的身患疾病,需人照料。总之这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解决对建国初期归国老华侨的生活照顾问题,一是要提高认识。侨务工作无小事,为他们解决一件小事,在海外会影响一片。党和政府对华侨的关心关怀,就是通过这样一件一件小事体现出来的。二是和全市老龄工作结合起来。各级侨办要与当地的民政部门密切配合,把我市对老龄、高龄人群的各项优惠落实到每一位老华侨,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不得歧视”。三是大力推进“侨务进社区”活动。社区侨务工作已在2006年初被列入《无锡市侨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前我市已有200多个社区居委、村委建立了社区侨务工作制度。这是我们一个大的阵地,一个大的平台,要很好地发挥作用,通过社区居委、村委做好定期走访、志愿者服务、一对一帮扶等工作。
三、侨办如何发挥好统筹、协调、指导、牵头作用的问题
侨务工作不是侨办一个部门的工作。特别是现在提出了“大侨务”的概念,不仅要做好归侨侨眷的工作,而且要做好海归人员创业和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的服务工作,这更不是侨办一个部门可做好的。要落实好《保护法》,必须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形成合力。侨办作为政府主管侨务的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指导、牵头作用。要切实转变职能,解决以审批代管理、代服务的问题。不能认为现在侨办没有什么行政审批职能,许多情况无法扎口,事情不好办了。当前,首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要把涉侨的政策、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清理,把没有废止的,仍然可以适用的整理出来,交给侨办,由侨办会同政府法制办审查后,汇编成册,下发给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单位,以利于贯彻执行。其次建立涉侨工作会办和联席会议制度。对于重大的涉侨事项,要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召集相关部门会办,以便及时予以解决。侨务法律法规知识问答题文章侨务法律法规知识问答题出自,此链接!。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侨办领导牵头,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保护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制订涉侨优惠政策。
四、侨联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侨胞、归侨、侨眷的桥梁和纽带的问题
侨联作为人民团体,它是党和政府联系侨胞、归侨、侨眷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它要了解侨情,把归侨、侨眷的诉求及时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以便政府及时了解和解决归侨、侨眷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它要将党和政府涉侨的政策、法律法规及时向侨胞、归侨、侨眷作宣传,使他们掌握党的涉侨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支持各级侨联的工作,使侨联真正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在2006年相继下发文件,要求全省各地与侨联建立涉侨案件通报制度。这个文件在我市基本没有落实。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把这个制度建立起来。同时,政府行政执法部门也应当与侨联建立涉侨案件通报制度
《黄埔报道》 2007年10月5日 “学习”
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2004年6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为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保护法》,增进社会公众对侨务工作及其法律制度的了解,依法维护广大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我们特将有关涉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问答的形式编辑成“涉侨知识16问”,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涉侨知识16问
1、对华侨、归侨、华侨学生、归侨学生、侨眷、外籍华人身份如何界定?
(1)华侨:指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
(2)归国华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简称归侨。不论年龄大小和何时回国,都是归侨。来华定居的外籍华人,在恢复中国国籍后,也称归侨。
(3)华侨学生:指回国学习未在国内定居的华侨。
(4)归国华侨学生:指从国外回来定居就学的华侨,简称归侨学生。不论年龄大小,就读何种学校,都是归侨学生。
(5)侨眷:指华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含媳妇、女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儿孙女、外孙儿外孙女、抚养人和生活主要来源依靠华侨的其他亲属。华侨回国后,其国内眷属仍旧视为侨眷。外籍华人在华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眷属,与侨眷范围相等(享受同等待遇)。
(6)外籍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侨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籍者(国内有关优待华侨的政策一般可以适用于外籍华人)。
2、广州市目前处理的属落实侨房政策的华侨房屋是哪些?
(1)代管侨房。是指华侨、港澳同胞解放后因各种原因没有向人民政府进行房产登记,无人管业而被政府代管、接管的房屋。
(2)私改(亦称经租)侨房。是指1958年对华侨出租的私房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侨房。房屋产权人在1958年前必须已具备华侨、外籍华人、侨眷(指产权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在私改时已具备华侨、外籍华人身份)、归侨、归国华侨学生身份,或房屋产权人是建国后至私改前国回内地定居的港澳同胞。其被私改(经租)的房屋可申请发还。
3、出境定居前所购商品房是否属侨房?
根据《广东省拆迁城镇华侨房屋规定》第三条,华侨房屋包括:(1)华侨、归侨的私有房屋;(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侨汇购建的私有房屋;(3)依法继承华侨、归侨的私有房屋。只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私有房屋,都可以依法确认为城镇侨房。对于出境定居人员在取得华侨身份后,其在国内拥有的合法私有房屋,即为华侨私有房屋,亦称侨房。
4、出境“定居”的含义是什么?
(1)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
(2)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含5年)以上合法居留资格,并在国外居住,视同定居。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被视为定居:①出国留学生(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②因公出国人员(包括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
5、出国留学后在国外定居是否认定为华侨?
出国留学生(包括自费留学生)不是华侨,他们回国后不具有归国华侨身份。出国留学生,如已在国外定居或毕业后就业的是华侨,他们回国后可享受归国华侨待遇。侨务法律法规知识问答题法律题库。
6、出境定居办理离职的含义是什么?
出境定居办理离职的含义是指凡不符合国家规定离休、退休、退职条件的在职职工,在获准出境定居后,应办理离职手续。
7、国家对出境定居离退休人员的医疗报销问题有何规定?
根据劳动人事部《关于已出境定居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临时入境就医报销医疗费问题的函》(劳人险[1984]14号)规定,已出境定居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临时入境就医,如属长期领取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其医疗费可由支付待遇的单位,按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待遇的规定予以报销。其在境外因病就医的医疗费均自理。
8、未享受过房改优惠政策人员,在退休后出境定居,能否享受货币分房?
根据市房改办、市住建办和市财政局《关于向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住房补贴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穗房改住建[2005]11号)文规定,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经批准出境定居,现仍在原单位领取退休金的离退休在册人员,应按本单位离退休人员同等待遇发放住房补贴。对于其他离退休出境定居人员的货币分房问题,我市暂无政策规定。
9、退休后在国外定居,但长期在广州住,能否领取老人证?
发放老人证是以本市常住户口为前提的。对于离退休出境定居人员,注销了本市常住户口,但长期在本市生活,要求领取老人证问题,现政策仍未放开。
10、什么是“三侨生”?
“三侨生”是指考生本人是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三侨生”都具备广州市户口。
11、对“三侨生”有何优惠政策?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报考各类学校,给予照顾录取;报考侨务部门主管的学校及华侨、港澳居民捐资兴办的学校,应当优先录取。
12、我市出台的《华侨子女回国就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意见》适用于哪些人?
适用于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的子女,即华侨子女。
(1)父母是港澳同胞暂不适用;
(2)子女是回国就读的,即不具有广州市户口,也不具有其他省市户口;
(3)回国就读的是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非民办学校),现放开至高中阶段。
13、华侨子女回国就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享受什么待遇?
华侨子女回国就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由各区、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就学手续,并享受本市户口适龄子女入学同等待遇。
14、华侨申请办理回国(到我市)定居应如何办理?
华侨申请办理回国(到我市)定居的,可到拟定居区、县级市的公安局办证中心出入境窗口申请,具体申请条件与程序以公安局公布内容为准。
15、留学人员申请来穗入户如何办理?
留学人员要求来穗入户,请到市人事局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咨询办理。
16、归侨、侨眷属农村“五保”供养的,可否安排入住福利院或敬老院?
归侨、侨眷属农村“五保”供养的,应当优先安排入住福利院或敬老院。
第二篇:全国侨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全国侨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中国侨联普法办公室
2008年11月18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五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侨法意识,贯彻执行好党的侨务政策和侨务法律法规。2008年5月至10月,中国侨联、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全国侨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此次竞赛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答题卡704367份。竞赛活动成效显著,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竞赛活动基本情况
本次竞赛在全国各级侨联、司法部门、普法办高度重视下,经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使宪法和侨务法律法规知识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普及。参赛活动呈现了参赛面广、参赛人员多、答卷质量好的喜人局面。广大参赛者普遍反映,这项活动时机好、主题好、组织发动好,学习了知识,提高了素质,收获很大。
1、从填写答题卡的情况看,参赛覆盖面广,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赛,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参赛,其中中央企业有105家参赛。
2、从参赛人员看,参加人数不仅多,且参与层面具有 1
较广泛的代表性,参赛群体涵盖了工人、农民、公务员、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学生、教师、及城市街道社区居民等各阶层人士,很多单位都是领导干部带头答题,可谓是全民动员,全员参与,为宣传贯彻好侨务法律知识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3、从判卷情况看,答题质量好,答题卡正确率在96%以上达到60余万份,全国有15个省份答卷份数过万份,其中云南省、浙江省答卷均超过10万份。
二、竞赛活动的基本做法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
各地侨联组织和司法部门在接到竞赛通知后,立即行动,成立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部署活动方案,提出具体工作要求,迅速转发通知,明确工作步骤、部门责任、活动方式和学习内容等。一些省区市和地市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听取工作汇报,主管领导亲自抓落实,省侨联、省司法、普法办专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对各部门的参赛工作给予指导和协调。通过参赛,各部门始终把竞赛答题过程作为学习侨务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公众侨法意识、强化维护侨益责任、提高维权人员素质的过程,确保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部门配合,组织到位
为使竞赛活动取得实效,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注重抓好
三个方面的部门配合。一是注重主办单位之间的配合,本次竞赛中,中国侨联、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密切配合,从活动策划到组织实施、从学习宣传到竞赛答题,从出题、阅卷到抽奖、颁奖,在竞赛活动的各个阶段,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都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各级侨联作为具体承办部门,积极主动与各级司法厅(局)、普法办进行沟通协商,落实活动计划,明确负责人员,确保竞赛活动有序开展。二是注重“五侨”部门的联系,通过本次竞赛活动加强了与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委、政协港澳台侨委、统战部、致公党和侨办的联系,调动更多的机关干部和社会公众参与竞赛活动。三是注重各级侨联上下联动,省级侨联对各市侨联的参赛工作给予及时指导、答疑,一些省(区、市)侨联按照通知要求,专门印制了统一答题卡,为这次竞赛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浙江省把参加本次竞赛活动的组织参赛情况,作为侨联系统“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是衡量各地各级侨联组织是否健全、活动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准,省普法办还把此项活动作为“全省优秀普法网站”评选的重要条件。这些规定为组织本次侨法竞赛活动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营造氛围,宣传到位
为了增强学习效果,各部门结合本地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各单位普
遍结合实际,请专业法律人士进行专题辅导;利用网络平台,开办网上答疑栏目;浙江宁波鄞州区侨联会同区小百花越剧团组织编排了一台侨法宣传戏,在重点社区举办纳凉晚会,将侨法宣传与文艺演出有机结合;福建省侨联要求竞赛中要提高“三率”即:知晓率、参与率、合格率。北京市侨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竞赛活动与北京奥运会相结合,周密组织,科学筹划,既宣传奥运会,又按规定时间组织参赛。
本次竞赛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积极配合本次竞赛,以宣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侨务工作的成就、普及侨法为主题,开设侨法宣传栏目,在全球华侨华人中宣传侨法知识,宣传中国的侨务政策。并结合海外特点,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侨法有奖调查活动”,华语环球广播中心发挥其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运用他们的媒体传播手段向海内外侨胞宣传侨法知识,使用普通话及广州话、客家话、潮州话、闽南话四种方言,通过短波节目(全球播出)、调频节目(30多个国家落地)、华语广播网、《华人桥》杂志,用音频、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海内外宣传侨法知识,扩大了此次侨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的影响力。
(四)学以致用,结合到位
学法是为了懂法,懂法是为了用法。很多省、市侨联边学法、边用法,把竞赛活动落到实处。如:河南省侨联坚持
抓好“三结合”,一是与开展调研创新年活动相结合,领导下基层搞调研,督促、指导各地竞赛活动的开展;二是与信访维稳工作相结合,积极协调解决十余起多年拖而未决的涉侨信访事件,通过普法来维权,通过维权来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与全省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侨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五)参与广泛,认识到位
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侨法的受众面,消除了人们认为“侨法只是与侨界有关”的模糊观念,原来不懂侨法的人了解了侨法,对侨法了解的人加深了认识,活动中许多群众来信,对竞赛的内容和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过竞赛加深了同周围侨界群众的联系,了解了国家护侨的政策,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对侨务工作的重视程度,收获很大。竞赛过程中,许多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涌现出一些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如:天津市侨联印尼雅加达校友会校友平均年龄70多岁,其中有一位年龄最大的老人,才刚刚开始学习计算机,为参加竞赛,四处拜师求教,克服许多困难,终于从网上下载了竞赛答题卡,校友们汇集在一起,热烈讨论,认真填写答题卡。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名部队战士,来信说:“虽然这份卷子有很多知识我没学过,但我仍坚持把它做完,这不是乱编乱蒙的,而是我考虑再三才完成的,得不得奖是次要的,在我看来,获得知识,懂得法律才是重要的。
人人都得懂法是法治社会的前提,只有懂法,才会遵守,才会用法”。还有大学的教授、离休老干部、打工小保姆等人的参赛故事也很多。
(六)抽奖严肃,监督到位
11月10日,主办单位举行抽奖仪式,个人奖在全部正 确答题卡中抽取产生。优秀组织奖、组织奖根据各参赛单位的组织发动情况、参赛数量、答题质量,评选产生,并由主办单位审定。为体现竞赛活动的严肃性,确保抽奖工作公开、公正,竞赛抽奖全过程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当场验证所抽取答卷的有效性,并对有效答卷予以登记,监督人员签字确定。本次竞赛抽取了一等奖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纪念奖500名,评选出优秀组织奖10名;组织奖30名。
今年开展全国侨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圆满结束了,但是国家的《宪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任务没有结束,各级侨联还将继续总结经验,巩固学习成果,今后将以更新的形式和方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宪法》、《侨法》,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篇:侨务知识
首页 | 主席致辞 | 领导机构介绍 | 主要任务 | 联系我们
2011年11月2日
中央企业侨联干部培训班文件材料之二
新时期侨务知识及政策(提纲)
—北京市侨联副主席,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林少迈
1.“侨”的来历、历史渊源?
据侨史学者考证,中国人迁居海外,最早可上溯到二千年前的周、秦时代。自唐代开始,在一些古籍里已能找到中国人移居海外的记载。也有些学者认为有史可考的华侨史应从宋代开始。随着中国沿海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造船、航海技术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社会变动频繁、剧烈;这些都为较大规模海外移民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从受尽屈辱到奋起抗争,华侨华人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为中国革命和民族独立做出了光辉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侨胞为1000万人左右,足迹遍布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澳洲,基本形成了目前的分布格局。
2.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分布情况?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可说是对华侨华人分布之广的一个生动、形象的写照。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及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紧密,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也更加活跃。这使得海外华侨华人无论从分布、数量还是在社会结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统计显示,海外华侨华人人口共3400余万,其中亚洲2800余万,约占80%;美洲390余万,约占12%;欧洲110余万,约占4%;大洋洲50余万;非洲15余万。由于一些华侨华人居住较少的国家、地区近期华侨华人人口统计资料的欠缺,对这些国家、地区的统计仍然采用的是80年代末的数据。
3.我国侨务机构体系有哪些?
目前国家级的侨务机构有五个,即所谓“五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致公党中央。
4.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国内侨务工作为基础、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在海外发展一支宏大的对我友好力量,促进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独特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祖国
统一和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而奋斗。
5.侨务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发扬侨胞爱国、爱乡的传统,促进华侨团结互助,鼓励华侨根据自愿原则加入住在国国籍,教育华侨遵守住在国法律,尊重当地的社会、民族习俗,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为促进住在国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以及祖国和住在国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发挥积极作用,这是中国侨务工作的基本方针。6.侨务工作的三大任务是什么?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为侨服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侨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三个有利于原则即:区别国籍界线的原则;公开合法的原则;积极稳妥的原则。
2.十六字原则即: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8.侨务工作有哪些职责?
1.宣传贯彻党的侨务方针政策,引导和组织归侨、侨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广泛团结归侨、侨眷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海外侨胞与祖国大陆进行经济合作和科技交流。
3.组织归侨、侨眷参与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活动,反映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意见和要求。
4.弘扬中华文化,开展海内外文化、学术交流,协助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举办文教卫生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5.密切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关系,促进乡谊亲情。做好海外侨务工作中的对台工作,积极引导和推动海外华侨开展反独促统活动。
6.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9.什么是侨务工作?侨务工作的对象是什么?
侨务工作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指一定的部门和团体为实现党和国家在历史时期的工作和任务。我国特指有关机构对与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有关事务所进行的工作。
侨务工作的对象在我国是指华侨、外籍华人眷属、归侨、侨眷。外籍华人不是侨务工作对象。中国政府珍惜与外籍华人的关系和感情,一向把他们作为中国人民的亲戚善待之,在分清国籍的原则下,在来往事务中尽可能给予同华侨一样的照顾。
10.新时期为什么要加强侨务工作?有什么重要性?
1.加强侨务工作是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2.加强侨务工作是把握好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3.加强侨务工作是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需要。
4.加强侨务工作是拓展民间外交,争取和平稳定,国际环境的需要。11.什么是侨胞,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华侨华人有区别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籍,在国外具有长期居住权。
侨胞是“华侨同胞”、“侨居外国的同胞”的简称,是对华侨的亲切称呼。
国务院侨办等部门的有关身份解释中说明:外籍华人是指原华侨或华人后裔,现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外籍华人在国内的眷属视同侨眷。
中央多次强调,华侨、华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华人的工作,在观念上必须同华侨的工作严格区别开来,既不把他们当作一般外国人看待,又要注意华人与华侨的国籍区别。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与华人的交往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12.中国侨联的性质和任务?
侨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归国华侨和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侨联的任务是:
1.引导和组织归侨、侨眷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2.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广泛团结和动员归侨、侨眷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促进海外侨胞与祖国进行经济合作和科技交流;努力为归侨、侨眷兴办企事业和海外侨胞来华投资服务;办好侨联所属企业事业。
3.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活动,反映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意见和要求。参与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参与协商和推荐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归侨、侨眷代表、委员人选。参与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4.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海内外文化、学术交流,协助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兴办文教卫生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5.密切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促进乡谊亲情,鼓励他们同居住地人民和睦相处,为居住地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为促进我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而努力。
6.鼓励归侨、侨眷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艰苦奋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7.加强侨联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廉洁奉公,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全心全意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服务。重视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归侨、侨眷干部。
13.侨联组织如何办理确认归侨、侨眷身份的手续?
按照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办理确认归侨侨眷身份的手续,应该按如下程序进行:
确认归侨、侨眷身份,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对华侨、归侨、侨眷的规范为依据。
需要确认归侨、侨眷身份的人员,先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在市属和中央单位工作的,由申请人所在部、委、办、局、总公司、大专院校或中央司(局)级单位的侨务(统战)或组织、人事部门;在区、县属单位工作的,由其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单位的侨务(统战)或人事、组织部门,分别根据申请人档案和其他有效证明材料审查确认。之后,开具身份证明并填写相关登记表,一并报送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侨务工作机构。区、县人民政府侨务工作机构,根据申请人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复核认定。
外籍华人眷属身份的认定按上述程序办理。
确认侨眷或外籍华人眷属身份的有效证明材料,按照如下规定办理:
1、由归侨亲属构成的侨眷身份,归侨在外省市的,由归侨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负责审查并出具证明。
2、由华侨亲属构成的侨眷身份,由华侨提供我驻所在国使领馆出具的认证书。
3、由外籍华人亲属构成的外籍华人眷属身份,由外籍华人提供我驻所在国使领馆出具的认证书。
版权所有 © 中央企业侨联 2009 本站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侨务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______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A、归侨
B、侨眷
C、归侨和侨眷
D、华侨和华人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______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法律
B.法规
C.章程
D.宪法
3.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A.主权
B.领土
C.主权和领空
D.主权和领土完整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______组织。
A.统一战线
B.民主协商
C.参政议政
D.多党合作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的______。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管理体制
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
A.工人阶级
B.人民
C.公民
D.劳动者
7.凡______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
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血统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__的原则。
A.民主集中制
B.首长负责制
C.部门负责制
D.集体负责制
9.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地方自治
B.区域自治
C.社会自治
D.民族自治
10.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______相抵触。
A.制度
B.政策
C.章程
D.宪法
1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______。”
A.计划经济
B.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各级人民政府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______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1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______。
A.指导和监督B.指导和管理 C.监督和管理D.控制和指导
15.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______,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A.初级教育 B.文化教育 C.初等义务教育
D.初等教育
16.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______以法律规定。
A.中央人民政府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特别行政区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______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政府
D.主管部门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
A.义务
B.权利
C.权力
D.权利和义务
19.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______父母的义务。
A.赡养关心
B.扶助
C.赡养扶助
D.扶养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__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21.______监督宪法的实施。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______,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A.宪法
B.制度 C.法律 D.宪法和法律
23.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______,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A.部分补充和调整
B.部分补充和修改
C.全面修改
D.部分修改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______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A.团体的B.国家的
C.社会公共的
D.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______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下岗、失业B.丧失劳动能力
C.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D.年老、困难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______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A.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B.申诉、检举
C.揭发、控告
D.申诉或批评
27.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华侨委员会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受______的领导。
A.国务院
B.全国政协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外事委员会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______。
A.侮辱、诽谤
B.诬告、陷害
C.侮辱、谩骂
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______公民的住宅。
A.破坏或损坏
B.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
C.搜查或侵入
D.擅自闯入
30.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______。
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基层群众性管理机构
C.基层政权机关
D.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构
31.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______。
A、街道办事处任命
B、居民选举
C、选民选举
D、居民推荐上级任命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______。
A.司法机关
B.法律监督机
C.仲裁机关
D.审判机关
33.______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A.2000年10月31日
B.1991年1月1日
C.1990年1月1日
D.1990年9月7日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自______起施行。
A.1990年9月7日
B.1991年1月1日
C.1993年7月19日
D.2000年10月31日
35.______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
A.1990年9月7日
B.2000年10月31日
C.1993年7月19日
D.1991年1月1日
36.归侨是指______的华侨。
A.回国工作
B.回国定居
C.回国探亲
D.回国学习
37.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______。
A.华人
B.华裔
C.中国留学生
D.中国公民
38.侨眷是指______在国内的眷属。
A.华侨、华人
B.华侨、归侨
C.归侨、华人
D.华侨、华裔
39.县级以上各级______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工作。
A.人大
B.政协
C.党委
D.人民政府
40.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______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A.地方归国华侨联合会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人民团体
41.归侨、侨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______。
A.侵犯
B.歧视
C.干预
D.妨碍
42.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______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法制办
D.国务院港澳办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______关系的其他亲属。
A.长期寄养
B.长期认养
C.长期抚养
D.长期扶养
44.归侨、侨眷境外亲友捐赠的物资用于国内______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A.投资兴业
B.公益事业
C.自主创业
D.营利性事业
45.对______的归侨、侨眷,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救济。
A.失学或者失业
B.夫妻两地分居
C.家庭人口众多或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D.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或者生活确有困难
46.归侨、侨眷有权______成立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
A.依法申请
B.联合申请
C.自愿组织
D.联合组织
47.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______。
A.经济补偿
B.适当安置
C.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
D.适当补助
4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______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制定实施办法。
A.人民政府
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部门
49.非法侵占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______。
A.赔偿责任
B.经济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50.非法占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合法使用的土地,有关主管部门应当______;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追究责任
B.限期整改
C.责令退还
D.给予处理
51.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______。
A.公安机关报案
B.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C.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52.国家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特别是兴办______,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A.乡镇企业
B.民营企业
C.高新技术企业
D.新兴环保企业
5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______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A.侨乡
B.华侨众多
C.归侨侨眷集中
D.归侨人数较多
5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______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A.家庭
B.子女
C.创业
D.就业
55.______升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A.归侨学生、华侨学生和侨眷子女
B.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
C.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人在国内的子女
D.侨属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
56.归侨、侨眷继承境外遗产的______受法律保护。
A.权利
B.权力
C.权益
D.资格
57.归侨、侨眷______处分其在境外的财产。
A.无权
B.有权
C.允许
D.限制
58.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的,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______。
A.停发
B.不发
C.保留
D.照发
59.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______应当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监察机关
B.侨务部门
C.纪检部门
D.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
60.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造成归侨、侨眷______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物质损失
B.精神损失
C.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
D.人身伤害
61.归侨、侨眷的身份,由其______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本人申请审核认定。
A.常住户口所在地
B.户籍所在地
C.经常居住地
D.暂住地
62.与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亲属申请认定侨眷身份的,应当提供由______出具的扶养证明。
A.本人单位
B.公安机关
C.侨务部门
D.公证机构
63.华侨、归侨去世后或者华侨身份改变后,其国内眷属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______。
A.不变
B.丧失
C.重新认定
D.终止
64.依法与华侨、归侨及其子女解除婚姻关系,或者与华侨、归侨解除扶养关系的,其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______。
A.不变
B.有效
C.丧失
D.重新认定
65.各级人民政府核拨给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的专项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______。
A.侵占或挪用B.侵占或截留
C.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D.侵占、挪用或者截留
66.归侨、侨眷及其境外亲友在境内投资的企业捐赠的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依法______。
A.享受所得税优惠
B.减免企业税负
C.降低产品出口关税
D.享受国家政策优惠
67.归侨、侨眷按照国家有关探亲规定获准出境探亲的,在批准的假期内,其工作、租住的公房______。
A.暂时保留B.应当保留
C.可以保留D.不予保留
68.归侨、侨眷对其私有房屋,依法享有______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A.出租
B.处理
C.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D.出让
69.依法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拆迁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房屋拆迁管理的规定给予______。
A.货币补偿
B.产权调换
C.补偿安置
D.货币补偿或者实行房屋产权调换
70.按照政府规定的租金标准出租的归侨、侨眷的私有房屋被拆迁的,补偿安置的办法由______会同有关部门规定。
A.侨务部门
B.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C.房屋拆迁部门
D.土地管理部门
71.华侨子女回国就读______,应当视同当地居民子女办理入学手续。
A.普通高等院校
B.中等职业学校
C.学前教育学校
D.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72.按照国家规定退休(离休)的归侨、侨眷获准出境定居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退休(离休)待遇______。
A.取消
B.不再享受
C.不变
D.经审批后再认定
73.按照国家规定退休(离休)的归侨、侨眷获准出境定居的,其养老金可以委托他人领取,但需每年向原工作单位或者负责支付养老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由我国驻其所在国的外交(领事)机构或者所在国公证机构出具的本人______。
A.生活情况证明
B.公证书
C.生存证明文件
D.体检报告
74.不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归侨、侨眷职工获准出境定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辞职、解聘、终止劳动关系手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______。
A.一次性补贴
B.一次性离职费
C.一次性补贴及相关待遇
D.一次性离职费及相关待遇
75.不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归侨、侨眷职工获准出境定居的,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结清应归属其本人的费用,并______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关系。
A.中止
B.保留
C.终止
D.冻结
76.归侨、侨眷境外亲友向境内捐赠财产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可以协助办理有关入境手续,为捐赠人实施捐赠项目提供帮助,并依法对捐赠财产的______进行监督。
A.保值与增值B.分配与管理
C.使用与管理D.运输与保管
77.归侨、侨眷需要赴境外处分财产或者接受遗产、遗赠、赠与的,有关部门和我国驻外国的外交(领事)机构或者______,可以根据归侨、侨眷的请求提供必要的协助。
A.当地侨团
B.当地中资机构
C.所在国的有关部门
D.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构
78.归侨、侨眷在获得前往国家(地区)的入境签证前,所在工作单位或者学校不得因其申请出境而对其免职、辞退、解除劳动关系、停发工资或者责令退学,并且不得收取______。
A.任何费用
B.保证金
C.抵押金
D.保证金、抵押金
79.经办侨务专项经费的机构、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规定,挪用、截留、私分侨务专项经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挪用、截留、私分的侨务专项经费,由______责令追回。
A.公安机关
B.侨务部门
C.纪检部门
D.其主管部门
80.经济困难的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当地______应当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A.法律援助机构
B.人民政府
C.政府侨务办公室
D.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五篇:法律法规知识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
A、1949年
B、1954年
C、1950年
D、1982年
2.()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
B、宪法
C、立法法
D、民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人民
B、中国共产党
C、公民
D、群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
C、国民
D、群众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尊严不受侵犯。
A、人身
B、人格
C、民主
D、民权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于()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日
B、1991年9月4日
C、1992年1月1日
D、1999年11月1日
7.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武力
B、法律
C、暴力
D、权力
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A、赡养
B、抚养
C、扶养
D、培养
9.()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人
B、学校
C、单位
D、机关团体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颁布的。
A、1986年
B、1978年
C、1976
D、1988
11、我国实行()制义务教育。
A、六年
B、九年
C、十二年
D、十四年
12、未成年人是指()公民。
A、未满十六周岁
B、未满十八周岁
C、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
D、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
13、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A、一般
B、可以
C、一律
D、应该
14、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15、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
A、书本费
B、学费
C、杂费
D、教育费
16、禁止在()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
B、厂矿企业
C、中小学校
D、商业区
17、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取消其学籍。
A、可以
B、不得
C、必须
D、应当
18、()不得在中小学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A、学校老师除外其他人
B、任何人
C、家长
D、除领导外其他人
19、.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责任。
A、直接
B、间接
C、主要
D、次要
20、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动物园、公园等场,()对中小学生和儿童优惠开放。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D、节假日
21、对流浪乞讨或者()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离家出走
B、小偷小摸
C、逃学旷课
D、打架骂人
2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
A、留级
B、休学
C、辍学
D、转学
23、中小学生(),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A、上课讲话
B、旷课
C、吸烟
D、不交作业
24、()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A、娱乐
B、健身
C、任何经营
D、商业
25、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____的未成年人参加劳动。
A.未满16周岁
B.未满17周岁
C.未满18周岁
D、未满14岁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____起施行。
A.1992年1月1日
B.1994年7月1日
C.1996年10月1日
D、1996年1月1日
27、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____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
A.离异双方
B.抚养方
C.双方约定的一方
D、任何一方
28、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除____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寒暑假
B.星期
六、日
C.国家法定节假日
D、任何时候
29、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属____行为。
A.不良
B.严重不良
C.犯罪
D、处罚
30、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属____行为。
A.不良
B.严重不良
C.犯罪
D、处罚
3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让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责令其立即改正。
A.训诫
B.罚款
C.警告
D.处罚
32、车辆和行人遇有灯光信号、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的指挥部一致时服从()的指挥。
A.交通标志
B.交通标线
C.交通警察
D.交通监督员
33、义务教育可分为()。
A.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
B.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
C.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
D.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
34、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处以拘留,拘留最长为几天?()
A.10天
B.12天
C.15天
D.18天
35、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列应为几人?()
A.不超过2人
B.可超过2人
C.不超过3人
D.可超过3人
36、学校对()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A、不听话
B、有疾病
C、身体有缺陷
D、有不良行为
37、如果我才12岁法律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即使我做了严重犯罪的坏事,法律规定也可以()处理。
A、没有办法
B、收容教养
C、拘留
D、劳动教养
38、在上课时有同学捣乱,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权利遭到侵犯由()来保护。
A、家长与老师 B、老师与同学
C、警察与老师 D、家长与同学
39、学生在学校违反校规(如未按规定存车),法律规定学校()对学生进行罚款。
A、应当
B、可以
C、禁止
D、必须
40、法律规定:“父母依法有对未成年的子女有抚养监护的职责”。那么,养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抚养监护的职责。
A、也有
B、没有
C、有一定的D、应该有
41、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学,()就违法了。
A、未成年人
B、父母、监护人
C、未成年人、父母、监护 D、学校
4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14
B、15
C、16
D、18
43、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劳动、法制教育、军训等活动,法律规定没有正当理由也()参加。
A、可以不
B、就有义务
C、可以家长请假就不
D、应当
44、我国年满()周岁的公民,可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14
B、16
C、18
D、20
45、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执行刑罚。
A、监狱
B、少管所
C、劳教场所
D、收容所
46、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
A、逃学
B、旷课
C、不在家中
D、擅自外出,夜不归宿
47、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A、批评
B、指责
C、体罚或变相体罚
D、教导
4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未满10周岁
B、未满14周岁
C、未满16周岁
D、未满18周岁
49、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A、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B、送工读学校
C、行政拘留
D、罚款
50、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健康发展。
A、身心
B、素质
C、身体
D、心理
5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A、协议书
B、劳动合同
C、口头协议
D、意向书
52、下列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又()
A、星期六和星期天
B、元旦
C、寒假
D、暑假
53、中小学周围环境的治理应当由()负责。
A、学校
B、公安机关
C、社区
D、居民委员会
54、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或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提起诉讼。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机关
55、下列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是()
A、抄袭作业行为
B、携带管制工具
C、考试作弊行为
D、不遵守课堂纪律
56、下列哪个是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A、电影院
B、博物馆
C、营业性电子游戏厅
D、动物园
57、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向公安机关报告。
A、12小时
B、24小时
C、14小时
D、28小时
58、对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从轻处罚,不满十四岁的人免于处罚,但是可以(),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
A、训诫
B、警告
C、罚款
D、劳动教养
59、下列未成年人的物品哪些不能传阅?()
A.少儿图书
B.作业本
C.信件
D、卡片
60、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____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消其监护人的资格。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居委会法律是一叶扁舟,乘载着你,在人生漫漫大海上安全行驶一辈子。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学法明是非,懂法知荣辱,用法保幸福。有一种爱叫法律,有一种温暖叫遵守。
如何应对敲诈勒索和抢劫:
反抗法:寻找薄弱,功其不备
感召法:通之以理,晓之以法
周旋法:佯装服从,伺机脱逃
耍赖法:嚎叫喊哭,引起旁观
呼叫法:呼喊救命,以求援助
认亲法:碰到大人,佯装害怕,迷惑对方。抛物法:扔掉物品,引开视线。
小学生法律知识儿歌: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2.被人殴打以后怎么办?
第一、设法与才老师或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尽快得到救助。第二、及时治疗。
第三、妥善保管包看病治疗的医院单据和诊断书,以备后用。
第四、及时报案,要报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特征。
3.有人拉你参与打架怎么办?(1)自己坚决不去。不管这件事和你是否有关,不管矛盾双方和你本人的关系如何,你都不能参与。
(2)设法劝阻。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说服对方,表明打架的危害性。(3)及时报告。如果劝服不了,就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门卫、学校领导报告,严重的要打110报警。
遵纪守法,从小做起。遵纪守法,不做危险事。
争做守法好孩子 知法、守法、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