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修改)

时间:2019-05-14 03:1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题报告(修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题报告(修改)》。

第一篇:开题报告(修改)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1 页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

行政管理0509(05736150)从新 研究背景

在我国,为城市建设而进行的房屋拆迁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伴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二十几年的时间内,对许多大中城市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和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景观和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城市的建设中,类似的项目天天都在进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户家庭拆旧房,搬新居。因此,城市房屋拆迁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被拆迁人关心的是拆除房屋能够得到多少补偿,拆迁人关心的是通过拆迁所得到的土地和需支付的费用,作为管理部门关心的则是通过拆迁,能解决多少危房户、能够使城市建设得到多大的改观、能够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多大的支持。由于我在ZJ集团实习和在YY集团的课题调研过程中,对由于房屋拆迁问题所引发的纠纷和上访事件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思考在房屋拆迁中遇到的种种的问题。以便与大家能更好的学习和探讨。

通过上学期YY集团的课题研究和ZJ集团的实习锻炼,以及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到因房屋拆迁而引起的纠纷比较普遍,经过这阶段的特意实地调查,报刊等资料的查阅研分析,得知大中城市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和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景观和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而且通过和住房制度改革的内容相衔接,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房屋管理体制。如果我们能分析房屋拆迁中纠纷产生的原因,就能找到解决办法,就能够通过房屋拆迁更好的造福人民。也就不会出现由此产生的上访,甚至造成流血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房屋拆迁工作,解决好有关纠纷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与内容,意义十分重大,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研究了该课题。文献综述

武锋在2003年发表的文章上,对直管公房在拆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拆迁人名不符实,拆迁补偿中“产权调换”的差价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而对承租户合法权益的保护在直管公房范畴内并没有完全实现。

白丽华在《城市房屋拆迁答疑解惑》一书中对公有住房、私有住房、城郊结合部等地方的拆迁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并针对不同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2 页

房屋属性的拆迁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农村农业耕种土地的补偿没有具体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骆刚对房屋拆迁装横部分补偿价格评估的一点看法。他从重置和拆迁的两个角度出发,指出确定补偿标既要考虑拆迁人的拆迁成本.又要合理考虑被拆迁户的利益,使拆迁双方的利益在合理的标准中找到一个结合点。但是由于建筑附属物及建筑材料的价格在不同的时段上有不同的浮动差,没有制定出一个以每年为标准作为参考值。

张宝林通过对“住改商”产生的原因及估价难点的分析,阐述对这类房屋估价的一些见解。但他始终没有把是“住”还是“商”完全区分开,而是在评估的价格上进行衡量,这样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则会引发大量的民事纠纷,甚至刑事纠纷。

赵燕军对房地产市场将面临进一步的规范和调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展望美好的未来。不过他的这种想法并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建言阐述了建设部将加大力度解决拆迁纠纷,对其将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最后下级机关在实施中,作为建设部将采取怎样的监督方式没有提出相应的说明。

李道民,李东对由于城市房屋拆迁中不同的区位,所产生的不同拆迁补偿价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不过并没有提出因房屋的结构或装潢条件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张大平、魏德军在认真搞好城市房屋拆迁加快旧城改造中谈了自己的一些亲生体会,可是没有对在拆迁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宋振远、周国洪、崔励金提出了城市房屋拆迁的最终目的就是造福于民,可是他们并没有对拆迁户特别是拆迁中的丁子户进行分析。

邓娟在拆迁新政中,对房屋拆迁中政府机关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方法。不过对它的可实施性,并没有相应的依据和措施。

施晓兰对新时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几点建议,可是并没有提出新时期被拆迁户在拆迁过程中的一些无理要求进行阐述,使拆迁户能更好的配合政府的拆迁工作。

张忆在如何加强住宅装饰中物业管理的作用提出的业主满意度调查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但最终没有提出结论。

成都大学法学院王怡在《论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强制权》一文中提出,只有法院通过诉讼才能产生出强制执行合同的权力。城市房屋拆迁近十年来,演化成最易产生矛盾的一个领域。拆迁的强制性正是诱发矛盾的根源。同时近年来,人们也渐渐懂得了“法治”的要义并不在于简单的知法守法,而在于让法律成为个人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3 页

权利的保护神。王怡认为扩大“强制拆迁”范围,是近年来拆迁纠纷走向尖锐化的根源。所谓“拆迁”,可引用有关条例的管辖定义,“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条例”。这一定义仅排除了自行拆迁的情形,而将一切因土地使用权转让带来的拆迁都囊括在“强制拆迁”之内。不像以前只有被纳入城市改造或政府工程的项目才搞强制拆迁。这一规定强调拆迁发生在“国有土地”上,似乎为政府强制力量介入提供了一个理由。但它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即这些“国有土地”是政府已经向私人有偿出让了土地使用权的土地。政府的身份有两种解释,一是土地所有权人的名义,一是社会管理者的名义。但政府既然拿地换了钱,就不能再以土地所有权人的身份强制性介入。政府拥有土地所有权并不构成强制的理由,相反,政府不拥有土地使用权构成了不能强制的理由。因为强制拆迁的本质就是政府单方面收回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物权,土地使用权及其附着的房屋所有权是老百姓用一生积蓄换来的、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财产权。拆迁问题首先不关乎补偿,而关乎对私人产权的剥夺。无论《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还是《土地管理法》,都未提及“房屋拆迁”这一概念。因为房屋拆迁的基础是房地产交易,无交易即无拆迁。只要国家不收回私有房屋的土地使用权,拆迁的实质就是一种私法意义上的履约行为,而非行政法上的概念。即便拆迁行为因为影响到城市配套建设而需要进行规范和管理,这种作为社会管理者角色的管理权限,也不可能包括违背产权人意志的强制拆迁在内。政府的强制拆迁只能发生在一种前提下,即政府强制性地收回了某幅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只有土地使用权被政府合法的强制性收回,才会产生出强制拆迁的行政权力。而征用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只发生于政府自身因公益而用地的情形。

王怡还认为房屋拆迁的本质,是卖方处分自己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私人行为,或买方基于契约而产生的合同权利。两方面都和政府无关。但“国有土地上的拆迁”这一模糊的概念,通过强制而?夺了拆迁户的土地使用权。为什么说公民个人的财产权是宪政制度的基石,就因为公权力对它的侵犯是无所不在的:强制性退耕,强制性拆迁,强制性安装或不安装防护栏,强制性使用统一的店铺招牌,禁止在阳台上晾内衣,禁止在家门口放泡菜坛子,以及乱罚款乱收费等。只有当这些政府行为的背后,存在一个财产权先于国家权力的宪政原则,法律才可能在个人财产权和政府权力之间划出具体的边界。除财产权外,强制拆迁所侵犯的还有两种同等重要的对象。一是私法领域内的“契约自由”,一是公法领域内的司法权力。有关拆迁管理条例以“房屋拆迁”这一行政指令性概念,代替了房地产转让,事实上侵犯和取消了拆迁户的契约自由。无论各地政府对于补偿问题和估价问题进行怎样的立法,有的城市合理些,有些城市不尽合理,但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即拆迁户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是在推土机之下缔结的“城下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4 页

之盟”。只有法院通过诉讼才能产生出强制执行合同的权力。这就是司法权独立的一个基本内容,即只有法院才有权对具有司法性质的纠纷进行裁决,并有权对什么是属于司法性质的纠纷作出判断。而以行政法上的“拆迁期限”替代合同中的履约期限,这就一方面剥夺契约自由,自我授权拥有了强制执行合同的行政权力,另一方面也僭取了法院的司法裁判权和强制执行权。这使房产开发商与房产权利人之间的合同成为一种准行政合同,成为一切合同中的一个例外,即政府直接拥有强制执行一份私人契约的特权。这一特权的存在,使开发商如同带着“刀子”走进每一笔合同的谈判现场。而当强制力直接掌握在政府部门(政府的另一个身份是土地使用权一级市场上的垄断者)手中时,开发商利用和勾结这种强制力的机会更高,成本极小。有人以为政府拥有强制拆迁权力会更好地提高效率,而诉诸司法的成本可能太高,万一拆迁户漫天要价怎么办呢。此起彼伏的拆迁纷争已使这一观点难于维持。王怡认为人们通常对法律的强制力存在一种误解。套用斯密的一句名言,“用得最少的强制才是最好的强制”,强制力的最大效用是构成一种“法律阴影”,一种法律所预设的潜在的惩罚结果,会对当事人双方构成一种必须达成妥协的成本衡量的压力。潜在的而非现实的强制,才会最有效率地迫使双方找到双赢的解决之道。

谢泱在《解决城市房屋拆迁矛盾和冲突的机制问题》一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围绕着拆迁的纠纷和矛盾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被拆迁人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有更加激化的势头。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如何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及时化解拆迁中的矛盾和冲突,值得我们深思。谢泱认为:

一、拆迁是围绕房屋所有权交易的利益博弈。拆迁是指经法定机关许可而拆除权利人房屋并给予补偿、安置的行为。除了违章建筑以外,被拆迁房屋都是有合法权属手续的房屋。房屋所有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有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拆迁的实质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一场利益博弈。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各自的利益不同,产生分歧和矛盾就成为必然。拆迁同样应当遵守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通过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妥协,达成既有利于拆迁人又有利于被拆迁人的公平交易。在利益发生冲突而又无法通过讨价还价的市场手段解决时,必然付诸行政、司法程序,要求政府和司法部门充当利益博弈中的公平裁判者,做出裁决并动用强制手段保护合法权益。

二、严格区分公益性拆迁和营利性拆迁从拆迁的性质看,所有的拆迁可以分成公益性拆迁和营利性拆迁两大类。公益性拆迁,是指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拆迁。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它是指牵涉到社会中全体或绝大部分成员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的利益,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一般而言,为了行政管理、国防、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保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5 页

健以及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内的公共项目建设而进行的拆迁属于公益性拆迁。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拆迁的最终结果是有利于整个社会,被拆迁人也同样可以从中获益。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市场主体为了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在与房屋所有者达成交易并经法定机关批准后进行拆迁,法律同样是允许的,也是符合优化资源配置要求的。与前述公共利益相对,这种拆迁的目的只是为了市场主体自身的个别和局部利益,不属于社会公共利益,其性质只能是营利性拆迁。应当特别注意,掌握公共权力的人所认为的公共利益未必就是公共利益,政府所认定的公共利益有时会脱离公共利益的目标,现实生活中政府与民争利、权力寻租等问题比比皆是。因此,拆迁项目的属性不能由政府决定,而应由该项目涉及到的利益主体通过合法程序民主决策。

三、政府在不同性质拆迁中的不同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政府既是最大范围内的公共利益的唯一代表者,还是包括公共利益在内的各种社会不同群体或阶层的意志和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者和仲裁者,同时还拥有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公共权力。这种先天的“运动员”与“裁判员”双重身份,既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了保证,但又使公共权力的滥用成为可能。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首要责任是促进市场的发育,保护自发的市场秩序,确保民间契约的履行,维护自发市场平稳运转的环境。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均衡与和谐,在于两者都在自己最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各司其职。我们区分两种不同性质拆迁的意义就在于,明确政府在不同性质拆迁中的不同角色,保证政府在公益性拆迁中不“缺位”,在营利性拆迁中不“越位”。在公益性拆迁中,拆迁行为的一方是政府,另一方是被拆迁人,双方同处一种平等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地位。“裁判员”是司法系统。政府通过与房屋所有者的讨价还价,达到获得房屋所有权的目的,为公共利益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在通过讨价还价仍达不成协议时,交由法律途径解决,发挥司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这里,政府首先应注意通过公开、民主的程序确认拆迁的公益性质,其次要注意予以被拆迁人充分、及时的补偿。在国际上,各国政府为公共利益需要而对居民进行动迁也同样存在,普遍的原则同样是居民必须为大局做出让步,但政府必须提出征地的充分理由及不低于市场价格的足够补偿。在营利性拆迁中,拆迁行为的双方是商业利益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政府的职责与在公益性拆迁的职责截然不同,在这里,政府不是交易的一方,不能“越位”。政府应当尊重交易双方对各自当前及预期利益的独立判断,尊重其自愿交易的自由,对可以通过市场和社会自行调节与自我管理的民事行为不必越俎代庖。假如被拆迁人不同意交易,唯一的解决途径是双方进行新一轮的讨价还价,重新分配利益。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无意识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绝不能以加快城市建设、招商引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6 页

资、维护对外开放形象等借口,强行介入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否则,政府手中的公共权力就会失去了其作为个人权利保护神的本来意义,而将成为个人权利最 危险的侵害者。

谢泱在文中提出解决我国当前拆迁中各种矛盾的几点建议。现阶段我国拆迁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究其原因,无非有两条:一是从国家到各级政府对房屋所有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没有落到实处;二是没有区分公益性拆迁和营利性拆迁,导致政府角色定位混乱和公共权力的滥用。因此,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改进:(1)清理现行法规和规章,对不符合《宪法》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精神的法律、规章及时予以废止或修订。(2)建立包括司法措施、行政措施在内的一系列权利维护保障制度,在公民认为其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其主张能得到有效支持,及时化解由于拆迁过程中的不公平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3)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准确界定公益性拆迁的内涵,既为公共权力介入拆迁领域提供法律依据,又为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提供制度保证。(4)建立完善的土地和房屋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交易中的作用。论文(设计)框架 房屋拆迁

1.1 城市房屋拆迁概述

城市房屋拆迁,是指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项目的实施,由拆迁人以进行项目建设为目的而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现有的房屋进行拆除,对房屋的所有人和承租人进行动迁、补偿等一系列法律行为。

然而,在房屋改造过程中,被拆迁人关心的是拆除房屋能够得到多少补偿,拆迁人关心的是通过拆迁所得到的土地和需支付的费用,作为管理部门关心的则是通过拆迁,能解决多少危房户、能够使城市建设得到多大的改观、能够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多大的支持,而作为开发商,关心的是能够得到多少的利润。由此所引发的纠纷非常普遍。据信访部门介绍,目前城市拆迁问题已成为群众信访反映的焦点之一。特别是非典疫情解除后,国家信访局接待的群众集体上访中,反映企业劳保、城市拆迁、征地三类问题的批次和人次占到60%以上。1.2 城市房屋拆迁的意义和作用

拆迁是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房屋拆迁的重要意义在于:

(1)通过拆迁改造,重新安置了大批旧区住户,道路变宽了,住房变新了。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7 页

使居住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2)通过拆迁改造了大批土地,使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配置。(3)通过房屋拆迁,使土地、房屋的产权得到明晰,解决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城市房屋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房屋拆迁工作量不断扩大。房屋拆迁中遇到的矛盾不断增加。在这几年的城市房屋拆迁中,由于房屋所有性质、区位等因素的不同,以及一些单位拆迁补偿不到位、拆迁安置不落实、工作方法不当,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滥用职务,徇私舞弊等,造成房屋拆迁引起的纠纷和集体上访有增加趋势.甚至引发恶性事件。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直管公产住房

直管公产住房是指由房地产光里部门经营管理的房屋。这一类房屋主要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预算拨款建造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司法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经过批准和规定程序确定归公的房屋,主要用于出租给有资格、符合惩租公房的承租人。

在实际的拆迁工作中,直管公产住房最困难的就是对拆迁户的安置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房屋承租人的补偿要求十分强烈,有时超出可产权人的补偿能力(2)拆迁人名不符实,房管部门身份复杂

(3)在新旧拆迁条例过渡衔接阶段,直管公房承租人的权益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完整的保护 2.2 私有住房拆迁

凡是持有地方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发的产权证件,确定属于个人所有的房屋称为私有产权房屋。按照我国的产权制度的规定,私产房的所有者,必须同时拥有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

在拆迁工作中,私有住房的拆迁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权纠纷;(2)大量的违章建筑 2.3 “住改商”房屋拆迁

“住改商”是指合法用途(产权证标明的)为住宅,而实际用于商业或其他经营的房屋的俗称,如商店、饭店、美发厅等。由于其租金收益或市场交易价格高于同区域住宅房屋,因此,在拆迁补偿、安置时是按住宅用途对待还是按商业用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8 页

途对待,成了县(市)、镇房屋拆迁的难点。

在拆迁工作中,“住改商”在拆迁过程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对“住”与“商”的不同看法使估价产生了难题.2.3.1 按住宅用途估价的理由 2.3.2 按“商业”用途估价的理由 2.4 房屋拆迁中装潢部分的疑难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拆迁房屋装模高档、用料讲究、工艺复杂、投资较大、有的甚至超过了购房价格,特别是一些酒店、别墅等,装潢部分投资巨大。如何确定房屋拆迁中这些装横部分的补偿价格,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2.5 开发商在拆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开发商为了能尽早拿到土地,进行开发建造,在未经行政裁决情况下,擅自对尚未达成拆迁补偿协议的被拆迁居民强制拆迁。由此拆迁户被剥夺根本权益而引发的拆迁矛盾屡见不鲜。

2.6 政府机关在拆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投诉、上访暴露的问题集中反映在长官意志强,法律意识薄,形象工程多,财政能力弱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6.1 城市规划调整随意,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拆迁 2.6.2 拆迁评估随意性大、政府干预多

2.6.3 房屋拆除缺乏监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6.4 主管部门越俎代庖,政府职能错位、越位 2.6.5 突击发放拆迁许可证,人为造成拆迁矛盾 2.6.6 假借“公共利益”进行“商业拆迁” 对策及解决方案

如何认真搞好城市房屋拆迁,加快旧城改造,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打造城市品牌,使城市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3.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旧城拆迁改造的良好舆论氛围

房屋拆迁是一项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工作。工作中既要维护国家、集体的合法权益,又要解决被拆迁人的实际问题。房屋拆迁重要的是做好人的思想工作。为此,可以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拆迁政策,使城市房屋拆迁成为领导关注的焦点,居民谈论的热点。

3.2 严格执行拆迁政策,确保各项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9 页

每个项目在拆迁开始前都严格审查手续,做到了“四个合法”:一是拆迁项目合法;二是拆迁主体合法;三是拆迁程序合法;四是拆迁标准合法。这样有力地维护了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3.2.1 拆迁项目合法

要严把审批关,对没有拆迁计划与拆迁安置方案,或违反城市规划的拆迁项目,不得发放拆迁许可证;拆迁资金以及被拆迁人安置不落实的坚决不准实施拆迁,确保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3.2.2 拆迁主体合法

对不符合拆迁主体资格的单位搞拆迁的,要坚决制止。3.2.3 拆迁程序合法

为了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特别是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3.2.4 拆迁标准合法

绝不能以“尺”谋私,任意开口子。“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评到底,一个办法补到底”。

(1)统一拆迁估价方法、估价时点和技术路线。(2)建立了公开、公平选择拆迁估价机构的机制。

(3)建立了拆迁估价结果公示制度.估价机构应当将分户的初步估价结果向被拆迁人公示。

(4)建立了拆迁评估纠纷调处机制。

(5)明确了被拆迁房屋性质和面积争议的处理方法(6)对违法违规行为提出了处理意见。(7)对拆迁户进行满意度调查 3.3 建设部实行统一集中监督管理 3.3.1 加大督查力度

3.3.2 加大配套政策的实施力度

3.3.3 结合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拆迁中违法违规行为 3.3.4 加强拆迁规范化管理

3.3.5 改善住房供应,满足被拆迁居民的住房需求 对新时期房屋拆迁中政府管理的几点建议

4.1 合理调整房屋拆迁补偿形式有利于矛盾的转化 4.2 市政工程中的房屋拆迁也应按市场经济规则运作 4.3 旧城改造与经济适用房建设并软施行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10 页 城市房屋拆迁发展趋势

展望中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城市中危陋房屋数量的不断减少和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的匮乏,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一,今后几年内,城市中成片的、大规模的房屋拆迁会减少。第二,第二,房屋产权管理日渐规范。

第三,随着我国法制制度体系的健全,官(政府、机构)对居(居民、个体业主)的不平等关系将被打破。

第四,在整个拆迁过程中,会更多地引入市场手段。

第五,随着城市建设程度的加深和拆迁数量的不断减少,拆迁活动不再是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下的专门行业,而只是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成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阶段,拆迁问题更多地由建设着自己来解决。

第六,除重大工程和市政设施建设必须由政府组织外,政府相应的管理部门将逐渐从具体的拆迁事务中脱身,不再直接参与拆迁活动。

第七,在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方式中,货币补偿将成为主要的拆迁补偿方式,而产权调换将只是作为无法实行货币补偿时的补充手段而使用。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06年11.1 - 2006.11.30)

参加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收看论文辅导课件。

2、申请、选题、报题(2006.12.1 - 2006.12.15)

通过平台,申请进入毕业论文环节,选论文方向。将自选的论文题目报教育中心。

3、与导师见面、定题(2006.12.16 - 2006.12.30)

与指导教师联系,请教讨论、确定论文题目。

4、获知论文选题申请结果(2007.1.5)

通过平台知晓论文方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等有关情况。

5、上传任务书(2007.1.10 - 2007.1.20)

指导教师向所指导的学生下达任务书,学生明确任务、要求。

6、开题报告(2007.1.30 - 2007.2.14)

根据课题任务,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在指导教师指导、帮助下,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资料分析,撰写开题报告;与指导教师反复讨论,修改、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并通过平台提交。

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11 页

7、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2007.2.28 - 2007.3.10)

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论文写作,并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完成论文初稿,上传平台并交指导教师通过平台审阅。

8、论文修改和定稿提交(2007.3.17 - 2007.3.30)

根据指导教师的评阅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并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对论文修改稿进行分析、修改;将修改后的论文定稿,上传平台,交导师通过平台审阅。

9、论文定稿的再修改和终稿提交(2007.4.10 - 2007.4.24)

根据导师的评阅意见,对论文定稿进行再修改,并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对论文定稿作进一步的分析、修改;将论文终稿上传平台。

10、论文评审答辩(2007.5 - 2007.6)

交论文文本给教育中心;按规定时间、指定地点参加论文答辩。5 参考文献

[1]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S].2001. [2]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S].2003.[3] 武锋.直管公房拆迁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房地产,2003,000(9):55-55.[4] 骆刚.房屋拆迁中装修补偿价格评估[J].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2,000(6):20-21.[5] 白丽华.城市房屋拆迁答疑解惑[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6] 张宝林.“住改商”房屋的拆迁补偿估价之我见[J].房地产评估

2003,000(8):19-21.[7] 赵燕军.房地产市场面临进一步的规范和调整[J].北京房地产,2004,000(2):23—25.[8] 建言.建设部将加大力度解决拆迁纠纷[J].北京房地产,2001,000(2):4—6.[9] 李道民,李东.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区位价[J].房地产评估,2004,(000(1):28—30.[10] 张大平,魏德军。寿光市认真搞好城市房屋拆迁加快旧城改造[J] 山东房地产,2003,000(5):47—48.[11] 宋振远,周国洪,崔励金.拆迁应造福于民[J].上海住宅,2003,000(12):24—25.[12] 邓娟.拆迁新政[J].商界,2003,000(11):16—18.对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分析探讨(开题报告)

第 12 页

[13] 施晓兰.对新时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房地产,2003,000(10):50—51.[14] 张忆.如何加强住宅装饰中物业管理的作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城市管理学院,2003.

第二篇:开题报告修改稿件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小学生习作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山东省海阳市方圆学校 李玉文

(2006年9月)

今天,把课题组成员召集在一起,共同研究我们学校《小学生习作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以下简称“立体作文”)的开题工作。这项课题已被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并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确立为有关课题的子课题。搞好这项课题研究,对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改进教法学法、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代表课题组向与会的领导和老师做开题报告,请大家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实践意义

(一)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的习作立体化研究是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内在要求

实施新课程是教育的全面创新,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而且在实施新课程中,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在语文界,有关专家认为,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扩大语文课程学习资源,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和发展感悟,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白和心灵的对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的习作立体化研究是我国目前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

目前,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识字、阅读、作文三板块教改流派林立,各成一体。有些流派为了保持自己的特色,敌视其他流派的一些成功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综观我国语文教改,有的在识字环节上独树一帜,姜兆臣发明的韵语识字教学法可 以让小学生一年识字2500个,确保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自由阅读一般的报刊杂志;有的在阅读问题上独辟蹊径,程汉杰的高效阅读法可以让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每分钟达到800—1200字;有的在作文的分层训练上大胆创新,被邓小平称为“打不死的小学教师”丁有宽在小学生作文五步分层训练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的起步成篇上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姜兆臣根据现代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了起步成篇的新观点;有的在作文的观察训练上方法独到,袁浩从心理学的角度找到了学生作文观察的有效途径;有的在快速作文上颇有建树,湖南名师杨初春发明的快速作文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25分钟之内写出800—1500字的文章。而我们的立体作文应取百家之长,借鉴古今中外实践已证明的识字、阅读、作文、脑潜能开发的成功做法,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立体教育”之路。

(三)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的习作立体化研究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1998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行韵语识字教学法和读写结合教学法,大力实施“积累、感悟、模仿、创新”模式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认真探讨高效快速作文的策略和评价方法,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一些富有创意的理论观点,使开展高效作文教学研究在我校变成了一种客观需要。在开展高效作文研究活动中,我们依据创新教育理论,开展了立体识字、立体阅读、立体作文教学研究,提高了全体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了一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从而为开展立体习作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师资基础。专家对我校开展高效作文教学研究的评价与指导,也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持。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一)课题研究的假设

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虽然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到位,但缺失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个性张扬和人格发展,轻视了学生生命质量的培养和提升。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弊端:一是单纯语文教学观。狭隘的单纯语文教学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语文教学实践,许多语文教师不能及时地把其它科学研究领域、其它学科的一些新成果及时引入语文学科,来丰富和发展语文学科,阻碍了语文学科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的迅速提高。二是政治性太强。传统语文教学忽视了母语的人文性和民族性,造成了事实上的学生双重 2 人格。三是技术主义过强。传统语文教学教法繁琐僵化,无法形成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机制。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平面型的单向、单线性弊端,我们把如何在“双轨教学”的框架结构中丰富和发展语文学科的立体化教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坚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际,开展立体语文与学生素质同步发展研究与实验,以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基为终极目的,以绿色作文和个性化作文为方向,以创新思维训练为核心内容,以快速识字为前提,以语言和生活积累为基础,以感悟为载体,以模仿为手段,教会学生创造性地识字、读书、作文,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提升,从而形成一套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语文学习能力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操作运行机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兴趣,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独立获取知识,习得基本技能,探求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二是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推出拥有自己特色的科学识字模式。

三是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主题生命单元教学,推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读写结合课堂授课模式。

四是通过立体化作文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追求积极的情绪体验,实现知情的内在统一,提升情感层次,感受作文创新时所带来的高峰体验的快乐

五是通过四五年的实践探索,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理论观点,初步形成一套立体语文教学的操作运行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习作立体化教学与学生素质发展理论研究。站在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的高度,从生命学、成功学、哲学、美学等视角,对习作立体化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内涵、主要特征、科学理念、价值取向和一般过程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重点探讨有关提升生命质量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内容、以及立体化习作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内容。

饮食与脑潜能开发研究)、立体识字运作机制(环境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韵律识字等等方法的整合)、立体读书(网络阅读、影视阅读、图书阅读、听力阅读)运作机制、主题生命单元教学运作机制、二是习作立体化与生命质量提升同步运作的策略研究。以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和优质快速习作能力为根本目标,从知、能、情、意、行五个维度对习作立体化的学习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重点探讨左右脑整体潜能开发运作机制(智能体操、智能体操研究与训练音乐与右脑智力开发研究绘画与智力开发研究手工制作与右脑潜能开发研究以“起步成篇,篇内五步分层”训练、童话作文、绿色作文、个性化作文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化作文运作机制。

三是立体习作评价研究。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目的性、科学性、客观性、创新性、有效性等角度,加强对立体语文教学的评价研究,着重探讨立体习作包含的学习内容的评价指标、量化标准、评价方法和操作步骤等,构建立体习作的评价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纪志全

成员:李玉文、孙学文、修悦宝、孙志明、于桂玲、高文军、修丽静、刘春国

专家指导小组

组长:王永义、车言勇、李玉文

成员:孙学文、孙志明、修悦宝、高文军、刘春国、修丽静、于桂玲、徐春宝、倪静静

2、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的分工

纪志全责组织领导、宏观决策、保证投入、指导与培训等。李玉文、孙学文、修丽静、于桂玲负责研究的实验方案、工作计划、实施细则的制定及开题报告的撰写。

王永义、车言勇负责课题研究的指导。

孙学文、修悦宝、孙志明、徐淑秀、于桂玲、孙春梅、倪静静、王 淼、姜洪杰、徐春宝、孙黎光、孙智广、纪鹏、叶秋红等负责小学生习作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所设定的研究内容的实验、研究,并及时进行总结,撰写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6—8月)。成立相应机构,开展组织发动工作,指定具体的操作运行机制,加强实验教师培训,负责人为纪志全、李玉文。

2、实验阶段(2006年9月—2010年6月)。组织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立体化教学与学生素质发展模式研究,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理论观点,形成一套有效的学生习作水平与生命质量同时提升的教育教学策略,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评价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的优秀实验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负责人为李玉文、孙志明。

3、总结阶段(2 010年7月—12月)。总结整理研究成果,深化课题研究内容,寻找新的生长点,编撰结题资料汇编,负责人为李玉文、修悦宝。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1、研究方法。在研究目标方面,主要采取理论探索法、多维比较法和调查研究法。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采取实验对比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方面,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反思实践法。

2、教学与科研一体化。课题组与实验教师、班级、学生组成实验的联合体,既搞理论研究,又搞实践探索。运用电脑收集和储存资料,实现资料科学化管理。

3.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学生进行进行立体语文的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策略和具体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我们学校将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理论的力度。一是职前培训。每年的新学期开学之前,学校将组织教师进行为期一个周的专题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理论培训,做到辅导教师、辅导备课、学习笔记、实践运用、效果考试与考核评估六落实。二是进修研究。学校每年将筹措足够的资金安排部分骨干教师利用节假日参加语文教学培训班与研讨班,让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与全国语文教改同步前进。三是报告会。学校将每年定期邀请海阳市、烟台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专家尤其是语文大师到校做学术报告,让我校的语文教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迅速提升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素养。四是定期汇报会。学校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立 5 体语文教改工作汇报会,发扬优点,纠正不足,让语文教师在对比中进步,在竞争中成长。

2、培养实验骨干教师,造就一支合格的语文科研队伍。学校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骨干实验教师的培养,树立好典型,以骨干带动全体,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学校将本着“从小到大,循序渐进,抓好当前,着眼长远”的工作思路,吸引其他教师选择力所能及的子课题,参与立体语文教改实验。学校还将成立一个专家指导小组,对实验教师的实践探索进行专门指导。

3、加强过程管理。一要加强计划管理,整体安排立体作文教改的研究过程,把课题的总体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十一五规划之中,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二要加强实施管理,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主要领导将协助科研负责人把任务落实到人,定要求,定时间完成,使每个实验教师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增强责任感。负责课题研究的领导要及时了解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和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组给以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及时提供研究信息。学校将尽最大可能提供完成这一课题研究任务所需的研究经费、实验设备和先进的研究手段。三要加大检查力度。学校将对立体作文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及时掌握科研活动实际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工作计划,确保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检查中将突出对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以及计划科学性、可行性在实践中的情况等关键环节。四要突出总结环节。总结是科研形成成果的最后阶段,也是教育科研过程管理的关键性环节。学校将重点抓好成果总结、成果鉴定等项工作。

4、加大科研工作评估力度。学校将根据课题研究的准备、实施、总结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四个方面,从教研工作准备阶段、教研工作计划、教研工作准备、教研工作目标、教研工作实施、教研工作方法等十二项指标对实验教师进行百分考核,全方位调动实验教师搞好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立体作文研究与实践的实效。

5、及时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学校将采取得力措施及时把研究出来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生产力。在立体化作文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各实验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条件,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以及其他条件进行切合实际的具体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对 6 原有成果进行检验,也要对原有成果进行改正、完善和发展,进而产生新的经验和新的成果。

总之,抓好本课题的研究关系到我校语文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关系到我校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关系到我校新的十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更关系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我相信,只要课题组成员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规律,积极探索,同心协力,奋发进取,我们的课题研究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三篇:开题报告第二次修改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目: 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系 别: 生化系 专 业: 环境工程

班 级: 环境工程N081 学 号: 200845849128

学生姓名: 丁昊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1.印染废水现状分析

印染废水是只印染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所排放的废水混合而成的混合废水,染废水水质随原材料、生产品种、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1]。近年来,新型助剂、染料、整理剂等在印染行业中被大量使用,难降解有毒有机成分的含量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是致癌、致突变、致畸变的有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对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威胁和危害越来越大[4]。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或处理未达标排放的话,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破坏水体、突然及生态,将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了解和开放有效的印染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是环境保护业一直关注的课题[5] 考虑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中规定的一级标准,因此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该镇所排放的污水,要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以减轻对当地纳污河流的污染

2、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以生化法为主,常常与物理、化学法串联,才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生化法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一般用完全混合方式曝气池,生物膜法一般采用塔式生物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也随着染料的改进,有新的发展,并且通过研究与实践,综合处理几个成熟的处理工艺[6]。

(1)水解酸化-UASB-SBR工艺 在运行过程中,用高浓度、高碱度的煮炼和丝光废水取代清水加碱的脱硫除尘用水,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采用调节池和酸化池共建,既保证了调节池容量的足够大,解决了印染废水多变化的难题,又节约占地和投资,由SBR排出的剩余污泥不是直接排放,而是返回了调节酸化池,在进入UASB反应池以厌氧消化后再排放出,这种污泥回流方式可使污泥基本实现稳定,易脱水,不发臭,可直接用作肥料。

(2)水解-混凝-复合生物池工艺流程

水解、混凝、处理可以降低废水PH值,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混凝气浮脱色使色度去除率达76.6%,复合生物池生物量大,运行稳定。抗冲击复合强。对于可生化性较差的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去除率90.5%,BOD去除率96.6%。(3)涡凹气浮(CAF)-A/O工艺流程

原理是通过独特的涡旋曝气机将微泡注入废水中,实际使用证明,该系统非常适合于洗毛染色废水的处理,其处理效果为COD:70%;BOD:46%;SS:90%以上。

(4)新型内电解铁屑过滤塔-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流程

采用内电解铁屑过滤塔作为印染废水的预处理单元,铁屑过滤塔的填料有铁屑与辅料按1.5:1的比例组成,辅料的加入可以防止铁屑板结和塔内沟流并提高脱色效果。

(5)推流式曝气增氧活性污泥工艺流程

该工艺将水解酸化池前置于系统中,能将不易降解的染料、印染助剂等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处理起铺垫作用。在活性污泥前设置了生物选择器,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在此充分接触,提高了基质的浓度,菌胶团细菌在生物选择器中媳妇了大部分的溶解底物,在后续的活性污泥池中利用这部分底物继续生长。而丝状细菌在高基质浓度下生长缓慢,进入活性污泥池后可以防止污泥膨胀的产生,而且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BOD的去除率可达99%。(6)接触氧化-电解工艺流程

采用的电解池,工艺简单,又运行管理方便。客服了混凝气浮或沉淀工艺的复杂,其中电解池是集氧化还原、混凝、气浮于一体的多功能处理装置。在电解池的作用下,一方面污泥物在阳极失去电子或在阴极等到电子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另一方面废水中的物质如氯离子,被电解成次氯酸跟,氧化废水中的污染物,即所谓的间接氧化,而铁阳极发生溶蚀,产生的铁阳离子对废水中的胶体物质、细小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就又絮凝的作用[8]。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课题的研究内容如下:

1、按照废水处理工业设计计算指导丛书,进行对拟定工艺有关的主体建筑物及附属建筑物的设计计算;

2、根据各设备及建筑物的设计尺寸、废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常年主导风向及气候等因素进行处理厂的总平面布置;

3、依据处理厂的地形状况、各建筑物的这几高度、按照废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原则进行废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4、通过CAD技术,进行图纸绘制,包括废水处理厂的总平面图、高程图、各主体建筑物等。

本课题针某企业排放的印染废水,设计采用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要求经过设计处理后,水质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中规定的一级标准。

设计水量5000t/d;水质pH 4~9;COD 800~1200mg/L;BOD5 200~300mg/L;SS 300~500mg/L;NH3-N 20-30mg/L。

三、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1.11.22-2012.2.19 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 2012.2.20-2012.3.11

编写毕业设计方案,做好设计所需前期准备工作; 2012.3.11-2012.4.10

完成工艺、设备设计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

2012.4.11-2012.5.1

用Auto CAD画出污水收集和预处理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构筑物图;

2012.5.1-2012.5.12

毕业设计初稿撰写、修改及定稿,评阅; 2012.5.15-2012.5.22 论文ppt制作、参加设计答辩,提交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其它材料。

2012.5.24-2012.5.30 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和成绩评定。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吴济华,文筑秀.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艺[J].工业给排水,2006.21-24.[2]袁飞,徐晓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实践与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06(8):60-61.[3]朱月海.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及浅析[J].工业给排水,1999.31-39.[4]景晓辉,尤克非,丁欣宇,等.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23-27.[5]张宇峰,滕洁,张雪英,等.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3(4):23-27.[6]彭会清,许开.印染废水处理现状与进展[J].四川纺织科技,2003:1-14.[7]明银安,陆晓华.印染废水处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8):16-19.[8]赵庆良,李伟光.特种废水处理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30-49.[9]唐受印,戴友芝等.废水处理工程(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6-237.[10]张忠祥,钱易.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3-185.[11]高廷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231.[12]陈家庆.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92-312.[13]张大群.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设计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27-153.[14]高峻发,王社平.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31-198.[15]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九、十一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70-527.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系意见:

学院意见:

签字: 签字: 签字: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日

第四篇:后进生教育转化开题报告(阅读修改)

农村高中后进生教育转化研究

开 题 报 告

简阳市三岔中学《农村高中后进生教育转化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经济繁荣,物质文明空前发展,思想观念迅速转变,但社会诚信的缺失,贫富差距的拉大,网络有害信息的充斥,就业形式的严峻等社会问题,使部分中学生价值观、是非观出现混乱。四类学生:即“独生子女”+“单亲家庭”+“隔代监护”+“留守学生”教育的复合问题已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我校地处农村,招收的上述四类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8%、16%、67%、34%。这些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后进生”,他们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等方面,远远落后于班级平均水平。同时,由于这些“后进生”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学校纪律,常违反班规校纪,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由他们所带领的“后进生小群体”更是严重地影响着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后进生教育转化”问题,不仅关系着社会、家庭的稳定,也关系到像我校这样的农村学校的生存发展。

“教育转化后进生”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同时要求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作为学校或教师,应当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决定》的精神上来,自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教育转化后进学生。

“教育转化后进生”还是实施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高高地举起“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旗帜,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教育公平的口号。在西方,亚里斯多德主张在剥削阶级内部实行教育民主,认为全体儿童都应该受教育,而且都应该受同样的教育。诞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联合国人权宣言》规定:“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会议通过了《反对教育歧视公约》。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将普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章第13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近些年来,我国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组织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这些措施有效地缩小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上存在的差距,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从国家的角度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作为学校或教师,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按照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关爱每一个学生,教育转化后进学生。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思考,学校课题组确定了《农村高中后进生教育转化研究》课题,已成功申报为资阳市教育科研课题,并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研究,以求努力解决后进生教育转化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

“后进生”在教育词典中的定义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我们这里的“后进生”是指在思想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可分为思想品德落后型、学习困难型和学习、思想均落后型等类型。

后进生的主要表现特点有四:一是思想觉悟低。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爱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泊,无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二是心理不健康。情感不稳定,喜怒无常,不分是非,感情用事,逆反心理强,缺乏毅力和自信,心态消极。三是行为习惯不良。自由散漫,纪律观念淡泊,自控能力差,懒惰、贪玩、怕苦、怕累,吸烟、酗酒、赌赙、打架、斗欧、沉迷于网络,早恋、迟到、早退、旷课等等。四是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无信心、无兴趣、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基础差,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无心读书,学习效果差。

“后进生”是可以通过教育转化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指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采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水平和思想素质,以改变他们思想意识差、行为习惯差、学习态度和效果差的现状,使他们发展成为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能够自主学习的合格甚至优秀的中学生。

“后进生教育转化研究”,是指学校组织教师,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育人目标,研究探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基本原则、实施途径和方法,探索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寻求转化的途径与方法。

三、同类研究概况

从十九世纪初至今,国外关于后进生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集中在对有语言障碍的学生的教育转化研究,对弱智儿童的教育转化研究。后来,美国教育在如何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方面作了一定研究,这些研究都重在对有缺陷的儿童进行教育转化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学校教育在国际上相继出现了凯洛夫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组、复、新、巩、布”的教育思想和西方为代表的“仁爱”、“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方法逐渐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互助学习”、“探究式学习”。我国对学生的教育转化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前曾有孔子教育转化学生的思想,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著名论断千古流传,至今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转化学生仍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洋思中学倡导:“学校教育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强调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他们流传着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足以说明他们转化教育后进生的决心多么大、信心多么足。恢复高考后,各级各类学校为提高升学率,都很重视转化后进生,但多数学校只是强调教师个人对后进学生作些转化工作,未将这一工作纳入教育科研课题进行专们研究。而且在“四类”学生教育问题十分突出的农村中学,进行该项综合研究的高中学校在省内外未见报道。我校十分重视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曾多次把转化后进生的问题提到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进行专门研究。我校作为资阳地区农村示范性中学,将《农村高中后进生教育转化研究》作为资阳地区的教育科研课题,集中学校教师的智慧进行专门研究,其研究对象是农村高中学生,研究内容是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心理矫正、学习能力的培养、道德观念、作人的基本准则、法律法规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的研究。其研究目标是总结出“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基本原则、策略、方法和有效途径,形成德育校本教程在校内外推广运用。

对“后进生”的研究,实质上是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国内外,关于个性心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关于心理动力系统在教育中的作用也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而对后进生教学方面,有关学校研究与实践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出适合我校实际、适合农村中学实际的转化“后进生”的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第四款规定:“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3、《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指出:“切实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努力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8月31日)指出“德育工作要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加强管理,认真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校规校纪,加强良好校风、学风建设。”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造福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地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理论依据(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理论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观点提出:人作为一个系统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诸种要素的集合,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当其中某一要素提高了,就可能带动其他要素的发展;当某一要素滑坡,也有可能引起其他要素下滑。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对象在德、智、体等方面能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反对单一要素的片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人具有和谐协调的素质结构。

素质教育还强调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要求既坚持所有的每个人都必须受教育(除非丧失学生能力的人),在形成素质结构上都有共同要求,同时又强调每个人受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是不一样的。这在实践中即要求教育方法不能追求“一刀切”和“齐步走”,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H·加登纳创立的,它是当今世界在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两方面都深具影响的一种教育理论,同时也是由一种心理学理论发展而来的教育哲学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启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九种多元智力,而这几种多元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出来。这一全新的智力理论对于中小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小学教学来说,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而教学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之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使之变得聪明。

(3)、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恩格斯认为:“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一定是同样适用的。”毛泽东指出:“马克思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着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联结、依存,同时又互相排斥、斗争,又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对立统一规律还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僵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动的、可变动的,即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和发展的。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4)、均衡教育理论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和受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就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让每一个人都受到教育,让绝大多数人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就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均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无论是班级间、年级间、校际间、区域间的同类教育或各类教育间都应当注意发展的均衡性。一方面生源分配、师资调配、教学装备、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应努力做到均衡,另一方面规划布局、财政投入、政策取向、供给需求更应该做到均衡。

(5)、成功教育理论

成功教育的实质就是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激励,从而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提高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成功教育的理念是:成功不仅仅是“优等生”的素质,也会垂青于那些敢于战胜困难,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学困生”、“后进生”和“中等生”。因而成功教育相信人人都能成功,处处都有成功,时时都能成功,个个都能成人。成功教育认为,负面的期望是阻碍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障碍,学生自己无端妄自菲薄,自我怀疑是其走向成功的第二障碍。实施成功教育应以期望为基石,以机会为砖石,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构建模式。

(三)现实依据

1、我校教师在“数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研究”“中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实践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分类分层教学研究”等课题研究中已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2、后进生自身追求上进,也渴望自我实现的心理特点。

3、国内外同类及相关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分析总结农村高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探索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策略、方法和有效途径。

2、促进农村高中后进生又好又快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3、形成德育教育的校本教程,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六、研究的对象、周期及方法

1、研究对象:三岔中学高2010级全体学生。

2、研究周期:3.5年(2007.09——2010.12)

3、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确定研究课题,建立理论框架,提出切合实际的理论假说。

②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测验、座谈等方式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得到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的深入奠定基础。

③实验法:在理论假说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实验控制,从而提出科学性的结论。

④行动研究法:根据变量的变化,不断调整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感情转移、发现激励、行为矫正、心理障碍调整、角色转变等手法进行教育转化,以期取得科学的结论。

3、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7年9月至11月

(2)实施阶段:2007年11月至2009年07月。

①宣传发动,准备问卷调查,了解后进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后进生的兴趣、爱好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寻找转化教育后进生的突出口。

②组织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撰写转化后进生的个案、转化后进生的经验进行交流,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用于实践。

③组织人员到外校参观学习。

④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讨论,寻找品性差、习惯差、成绩差的主要原因,追根塑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⑤对后进生通过建模跟踪,定期考查,作统计分析,寻求转化的策略、方法。⑥每期进行一次经验交流,形成相关的阶段工作总结报告。⑦组织教师开展对学生兴趣、爱好的研究,从学生兴趣入手进行诱导转化。⑧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访问,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07月至2010年12月 ①将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向其他年级、学校推广。

②完成三岔中学《农村高中后进生转化研究》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③总结关于后进生转化研究的经验册,编写德育教程。④申请专家组的评审。

七、研究阶段的划分和研究步骤

本课题计划3.5年完成(2007.9—2010.12)研究,共分3个阶段:

(一)课题准备启动阶段:(2007.9—2008.9)主要工作是:

①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作好理论准备。

②分析2010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明确研究目标,确定有关研究方法。

③组织研究队伍,咨询有关专家,完成实验研究方案。④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动员,培训参研教师。

(二)、课题研究深化阶段(2008、10——2009、12)主要工作是:

①宣传发动,准备问卷调查,了解后进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后进生的兴趣、爱好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寻找转化教育后进生的突出口。

②组织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撰写转化后进生的个案、转化后进生的经验进行交流,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用于实践。

③组织人员到外校参观学习。

④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讨论,寻找品性差、习惯差、成绩差的主要原因,追根塑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⑤对后进生通过建模跟踪,定期考查,作统计分析,寻求转化的策略、方法。⑥每期进行一次经验交流,形成相关的阶段工作总结报告。

⑦组织教师开展对学生兴趣、爱好的研究,从学生兴趣入手进行诱导转化。⑧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访问,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题研究总结推广阶段(2009.12——2010.12)主要工作是:

①将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向其他年级、学校推广。

②完成三岔中学《农村高中后进生转化研究》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③总结关于后进生转化研究的经验册,编写德育教程。④申请专家组的评审。

八、课题的实施

1、突出一个目标,在总目标培养四有新人的前提下,针对后进生这一团体提出分层次,分年级、分年龄及远近目标,全校上下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把这一个课题充分落实到位。

2、抓好两支队伍,一是在学校党支部,政教处的领导下,以年级主任、年级组长为首,以班主任、任课教师为骨干的教职工队伍,通过实施对班级工作的全面考核,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举行每月一次的摸底抽测或民主测评活动,引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骨干队伍。二是作为课题研究对象的后进生,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并开展在学生中间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处处都在帮助他们,到处都有热情的双手,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完善自我。

3、切实做好分析后进生成因的工作,只有寻找到形成的根源,才能更有效地去研究转化,在内因方面要充分挖掘,是在智力方面有差异,还是在德育上有陋习。在外因方面要了解透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家庭的不良影响。②社会上的不良影响。③学校教育教学的失误。④学生兴趣、爱好的特征。全体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学生,找到每个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从每个细处入手并做好分析记录,以备以后具体实施转化方法。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该课题的关键是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状况,以促进后进生的健康发展,直至培养成合格优秀的中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保障。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是我校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三年中,我们将逐步有所提高,以便全面快速推进素质教育。

①教师的心理知识普及教育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落实。

②进一步联系关心下一代教育委员会,心理教育活动的研究探讨,初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③不断深入学生群体,从现实中获取大量信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不断渗透。

④经验的总结,个别教育转化的记录,各项活动系统的优化,作好阶段工作总结。

5、形成课题研究的实施途径

①主渠道系列:包括政治课、班会课、及其他各科的教学,这是中学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解决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约束,并逐步养成道德情感,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动力。

②活动系列:包括主题班级,实践活动、课外活动、重大节目、纪念活动、国旗下的讲话,团校、党校的开课,各种先进人物的学习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体悟,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③互助系列:包括一帮一活动系列,小组互助系列,班级互助系列,同学互助系列,通过互助,使后进生感到处处都有帮助,从而感到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后进生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与奋发向上的斗志。

④环境教育系列:1)创设学校建设的硬环境,让学生进校能享受到学习、生活、休闲的舒适。2)布置温馨提示,如展示学校校训、学风、教风,教室内张帖一定启发性标语,办好板报、墙报,酝造人文精神的软环境。通过建设优美、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⑤考评系列:让后进生担任“值日生”、“纪检组长”、“学习组长”等进行角色转变,实施考评,到月底进行民主测评,综合测试,发现后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一步步渐渐转化。

⑥家庭社会系列:利用家访,家长学校的开办,使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要引导家长关注学校,形成合力。

⑦年级组系列:高一年级是抓后进生的基础,抓好起始年级,使每一位后进生了解、熟悉、适应中学学习生活,以便不使后进生团体扩大,从转变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着手,让他们一开始就感受学校的温馨、老师和同学的温暖;高二年级是高中阶段抓后进生工作的关键,缩小学习的两极分化,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提高后进生的自觉性、自控力、增强自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高三年级是后进生转化的发展和完善阶段,本阶段应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抓好学生的学习目标的确定与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后进生的自身素质,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优秀新生,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简析

1.思想舆论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为了应对21世纪对教育的挑战,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成立了以雅克·洛德尔为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坚定地坚持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1995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阐述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同时要求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作为学校或教师,应当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决定》的精神上来,自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教育转化后进学生。

2.政策法制条件——实施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高高地举起“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旗帜,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教育公平的口号。在西方,亚里斯多德主张在剥削阶级内部实行教育民主,认为全体儿童都应该受教育,而且都应该受同样的教育。在超越了身份制、等级制将教育视为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之后,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诞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联合国人权宣言》规定:“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应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存状态,以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会议通过了《反对教育歧视公约》。从那时到现在,教育平等一直是全球性教育改革浪潮中备受关注的问题。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将普及教育纳入法制轨道。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章第13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近些年来,我国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组织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这些措施有效地缩小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上存在的差距,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从国家的角度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作为学校或教师,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按照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关爱每一个学生,教育转化后进学生。

3.生源质量。随着高中教育的不断普及,农村高中生源质量正不断下滑。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迫切需要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和策略,这些因素成为后进生教育转化研究的内在动机和基本条件。

4.研究者。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资阳市课题《农村高中分层次教学实践模式研究》,于2002年4月获资阳市政府首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完成了资阳市课题《中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研究》,于2005年9月获资阳市政府第二届教育科研二等奖。在研省级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分类分层教学研究》开展顺利,取得了较大成果,正准备结题验收。该课题的研究,动员了全校教师,参与研究的主要人员中有中学高级教师6名、一级教师3名,研究能力强,身体健康,且有充足的研究时间。近年来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突出,2004年学校被批准为资阳市教育科研示范校,具备对该课题的研究实力。

5、学校。我校是一所以艰苦奋斗、办学效益高而闻名巴蜀的农村中学,全校教职工有艰苦创业、勤奋务实、团结向上的好传统。从学校领导到青年教师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科研机构健全,富于务实创新精神,并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较丰富的科研经验;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已拥有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市内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图书室、阅览室藏书丰富、管理现代化,而且开通了宽代网,师生查阅资料、获取新信息非常方便。

6.上级领导。有资阳市、简阳市教育局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各级教育机构专家的认真指导。

上述条件使该实验的开展成为可能,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

十、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简况

课题组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新模式,经反复研讨和论证,在上级领导及专家们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了资阳市科研课题——“中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研究”的设计和申报工作。课题被批准立项后,课题组迅速、反复论证研讨研究计划,使之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也更强。目前,该课题研究已全方位展开:组建了实验班,组织师生学习、讨论方案和实验计划;制订了各级组织、各种职务的目标责任制,并进行岗位培训;举办学生自我管理讲座;建立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设计《简阳市三岔中学行为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创造性地分析现象,研究对策,管理项目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管理人数达80%,在提高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十一、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汇编后进生转化的论文集3本,转化后进生的优秀个案1本。

2、建立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跟踪卡,总结后进生内心的变化过程,探索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形成成果集。

3、总结转化后进生的基本原则、策略和方法,形成“后进生教育转化研究”的校本课程。

4、收集整理转化后进生的成功范例,形成校本教程。

十三、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略 参考文献:

1、参考了下列书刊:《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论坛》《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实验》《四川教学成果》《教育学》《心理学》《资阳市十一五课题选题指南》 《中学德育大纲》 《中学生守则》《新年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德修养》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心理与健康》。

2、网上查阅相关信息:孔子教育思想诠译;洋思中学关于后进生教育的相关研究;江西兴国一中的高中后进生转化的原则、方法;江苏泰州市网上家教学校黄毅撰写的《构建德育体系探索心育新年路》文章等。

简阳市三岔中学《农村高中后进生教育转化研究》课题组

2010年10月12日

第五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研究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号:姓名: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固有模式的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保险公司等不能进行有效的业务交叉和产品创新,从而跟不上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在我国金融业发展、制度转型和健全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对中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研究,特别是,将我国与英美两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与历史进行了研究与对比之后,得出现阶段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国内外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经验与措施,找出目前制约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意义:

论文的意义在以下两方面得到体现:从理论上来看,鉴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起步较晚,另外在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和发展对我国体制转轨和金融发展都具有良好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并且,国内学术界也十分重视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创新问题,以求探索和制定出符合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对策;从政策意义上看,本文通过剖析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创新和发展经验,对比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找出差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学术界研究认为,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来自于固定成本和销售成本的节约以及无形资产的共享等方面。Steinherr.A和C.Huveneers(1990)认为,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将管理客户的固定成本(包括人力和物力成本)摊薄到更广泛的产品中去So Llewellyn(1996.,)认为,从成本节约的角度看,金融控股公司中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己有的分支机构和其他销售渠道,以较低的边际成本销售其他金融附属产品,从而获得潜在的范围经济。Rajan(1996)认为,金融控股公司在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市场优势,而且还可以提高本机构的声誉和品牌价值,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利用其在一种业务上的优势来强化其在其他业务上的竞争力。

国内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不多,且大量文献集中在金融体制研究领域。一些学院派的研究仅仅关注国外的理论发展,而政策和实务部门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实践的总结。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中国式”的整体思考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夏斌(2001)是较早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研究的学者,他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动因、机制和经营模式以及我国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较早地提出了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现实选择。伍永刚(2007)认为,与西方相比,我国国内金融业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早地进行混业经营,由于缺少证券、银行、保险等业务间的防火墙,原本在保险或银行内的单一风险会因相互作用而加倍放大,从而使得控制风险更加困难。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论文的主攻方向是通过对中外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轨迹和经验教训,为我国目前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国内外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分析我国和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差距;第二,分析国内外金融控股公司的经验与措施,找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和制约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行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10年12月~2011年1月初: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资料,确定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2月~3月:确定毕业论文的基本写作思路,弄清核心概念的基本意义;同时进一步查阅和参考各种文献,丰富自己的认识,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充足准备。

2011年4月: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2011年5月:联系指导老师,结合指导老师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论文。2011年6月初:论文评阅,准备进行毕业答辩。

2011年6月10日:论文答辩。

五、论文主要文献

[1]安志达.金融控股公司一一法律、制度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3]保琳·斯基帕拉.金融市场的全球蛋糕怎么切[N].英国:金融时报,2007.7.17.[4]布拉德福德德龙.花旗的启示[J],财经,2007.11.12,vol.198.[5]Bernard shull(1999).美国银行业与商业的分离—对关键问题的审视[J].北京奥尔多投资咨询公司:奥尔多投资评论第二辑,2006.10.6.[6]彼得.德鲁克.公司治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7]常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一个分析框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4.[8]崔晓峰.银行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9]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5.[10]龚六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沿[J].经济研究

[11]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2]韩刚.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规范研究[D].2004.[13]黄卫华.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趋势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5.[14]赫米斯,伦辛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2001.[15]金祖钧,徐升起.对规模经济观念的新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6.[16]刘志平.论金融控股公司的几个问题[J].金融研究,2001.4.[17]刘翠兰.美国混业经营六年实践[J].银行家,2006.4.[18]鲁明易.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弱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5.3.[19]郎咸平.严管类金融控股公司[J].证券市场周刊,2004(21).[20]联合论坛.集团内部交易和风险控制原则[K].1999.[21]刘湘宁.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混业经营主要模式[N].中国证券报.2005.7.5.[22]王学军.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8.[23]夏斌等.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8.[24]谢平.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25]谢平,蔡浩仪等.金融经营模式及监管体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6]张志柏.论金融控股公司[N].证券市场导报,2001.3.4-14.[27]张艳,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途径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1.1

[28]贝政新、陆军荣主编,金融控股公司论——兼析在我国的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vol 1.[29]安志达,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30]叶辅靖,全能银行比较研究——兼论混业与分业经营[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8,vol 1.[31]熊波、土志强、陈柳、田晓东等,金融控股公司理论与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vol 1.[32]王文宇著,控股公司与控股公司法[M].台北元照出版社,2001.[33]张春子著,金融控股集团组建与运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vol 1.[34]陈建华著,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下载开题报告(修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题报告(修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老师一般会给模板,还要看你题目是什么。这是我的开题报告,你参考一下吧。 课题名称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olor Words between En......

    开题报告

    婚前财产公证问题探讨 一、婚前财产公证的研究背景 婚前财产公证,是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简称,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

    开题报告

    《回归英语教学实际,优化课堂效率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徐州市云兴小学刘娅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校《回归英语教学实际,优化课堂效率的研......

    开题报告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浏阳市文家市镇中心学校 里仁学校 课题负责人 由我们申报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开题报告

    《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差异成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差异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是延边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

    开题报告

    旅游景点导游词英译可接受性分析 ——以三峡大坝问卷调查为例 学生:杨会 指导教师:吴琼军 教学单位: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1 课题来源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旅游业的蓬......

    开题报告

    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开题报告 怀安县职教中心 我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是经河北省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批准的省级科研课题。经过有......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语、数教学质量提高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数教学质量提高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