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拒绝公开内部信息应充分说明理由

时间:2019-05-14 03:5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机关拒绝公开内部信息应充分说明理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机关拒绝公开内部信息应充分说明理由》。

第一篇:行政机关拒绝公开内部信息应充分说明理由

行政机关拒绝公开内部信息应充分说明理由

◇ 张战华 王 立 刘志强

--------------------

【案情回放】

2012年7月26日,原告大连华龙企业集团公司天津房地产开发公司向被告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申请公开该局某份文件内容,理由是该文件涉及原告原开发建设项目,与原告的生产经营有关系。8月14日被告向原告邮寄了不予公开告知书,告知原告信息不予公开。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违反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侵犯了原告的知情权,于10月26日诉至法院,请求法院撤销被告不予公开告知书。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答复原告申请的内容不予公开,但未说明不予公开的理由,违反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

(二)项“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的规定。被告未对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理由进行举证,属证据不足。在诉讼中,被告辩称原告所申请公开的信息属于内部调查报告,但被告并未出示该文件的内容,使法院无法判断是否属于内部调查报告、被告的答复是否合法适当。因此,被告的不予公开告知书明显不当。

2012年11月23日,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1.撤销被告不予公开告知书;2.被告在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重新作出政府信息公开答复。

【不同观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三: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能否作为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法律依据;二是内部管理信息能否公开;三是法院能否审查内部管理信息。围绕争议焦点,形成了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应作为被告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法律依据。原告所查询的信息是委办局向市政府领导汇报情况的内部调查报告,依据上述意见第二条的规定,内部管理信息一般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履行职责是行政管理职责,而非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职责。调查报告属于汇报义务,是内部管理权,不具有社会公共性,报告内容不对公民、法人有任何影响。调查报告属日常工作中制作的内部管理信息,不属于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法院无权审查行政机关内部管理信息。

另一种观点认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不是法规或部门规章,不能作为审判依据,该文件缩小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范围,如果原告申请公开的文件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被告不予公开就没有法律依据。被告提出该文件属于内部管理信息,但该文件是否属于内部管理信息应由法院审查后才能认定,不能因被告答辩是内部管理信息,法院就无权审查该文件的内容。法院有权审查该文件的内容,即使该文件属于内部管理信息,根据可分割性原则,至少可以公开文件中可以公开的部分。而且,《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没有规定向市领导报告的内容就不能公开,被告不予公开没有法律和行政法规层级的依据。被告应当向法庭提供该文件,由法院决定是否属于不宜公开的内容。

【法官回应】

内部信息豁免公开的认定与规范性文件的适用

1.规章以下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适用

国务院办公厅属于国务院的内设机构,其制定的文件不属于规章,属于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既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依据”,也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参照”,在法律适用上没有一席之地,可以不加以考虑。但是,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对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完全不加以考虑是不现实的。目前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还处在初建阶段,要使国家行政管理完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尚需时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面对这一现实,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对规章以下行政规范性文件亦要予以参照或参考,只要其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就应认定其合法性,对依据此种规范性文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应予以维护。

然而具体到本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缩小了《条例》规定的信息公开的范围,与《条例》相抵触,则该第二条第二款不能作为审查政府信息是否应当公开的依据,而应当适用《条例》的规定。

2.内部管理信息能否公开

原告于2012年7月26日申请被告公开2004年的一个内部调查报告文件,此信息是历史信息。有人认为,此调查报告是在2004年作出来的,而《条例》是2008年5月1日才实施的,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此调查报告不受条例的约束。

历史信息,是指《条例》施行之前形成的政府信息。历史信息能否公开?实践中有不同的看法。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反对的是以明天的法律来调整人们今天的行为。其内涵是:法律文件的规定仅适用于法律文件生效以后的行为,对于法律文件生效以前的行为不适用。它指的是,人民法院不能依据现行《条例》认定行政机关在该法施行前不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违法。但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新法施行后才申请公开此前产生的政府信息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审查被诉信息公开行为的合法性。换言之,《条例》对于行政行为的溯及力与对于新法施行前已经形成的政府信息的溯及力是两回事。

内部管理信息能否公开,各国规定不一。在美国,“内部文件”有两个限制。首先,它仅限于在“决定前”的“考虑”阶段。决定一旦作出,保护就没有必要存在,相反,它必须根据政府公开原则而被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第二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向申请人提供的政府信息,应当是正式、准确、完整的,申请人可以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正式使用,也可以在诉讼或行政程序中作为书证使用。因此,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以及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一般不属于《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该文件没有完全禁止内部管理信息的公开。

参照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做法,判断是否公开过程性信息可以采取形成阶段标准、主客观信息标准和公益衡量标准相结合的办法。首先,当行政过程已经结束,行政决策已经公布,此时,公布信息不会从根本上影响行政决策。其次,有必要将过程性信息区分为两类,政策考虑与事实信息,对于这两类信息应当区别对待。不公开过程性信息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公开给个人意见表达带来影响与阻碍,保障官员自由发表、交流个人思想。而公开事实信息并不阻碍这一目的的达成。第三,还应当考虑公开信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如果公开所带来的利益大于不公开所保护的利益,那么此项信息应当被公开。

在我国,可分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条例》第二十二条。根据该条规定,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能够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可分割性原则是最早由美国《信息自由法》针对豁免公开条款而设置的一项原则。根据这项原则,信息中可以合理分离的任何部分,在删除根据豁免条款应予保密的部分之后,应当提供给请求获取信息的任何人。实践中,法院应重点审查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内容能否相互分离,区别处理;二是信息能否进行重新处理或遮盖;三是如果无法区分,则不能适用可分割性原则;四是说明理由。

本案中,被告认为该文件属于委办局向市政府领导汇报情况的内部调查报告,因此拒绝公开这份调查报告。根据上述综合标准衡量,调查报告应属于上述分类中的事实信息。如果说其中有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决策性的建议是供领导参考的,关于处理的建议还是不成熟的,可以不公开,但是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分割的方法将调查报告中客观描述的部分公开。

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或者行政机关自己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往往任意限缩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他们动辄以文件属于“不宜公开的内部政府信息”为由拓宽《条例》规定的不宜公开的范围。但是,笔者认为,如果是不属于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超出《条例》所规定的不予公开范围的规定,人民法院不予适用。

3.法院能否审查内部管理信息

司法机关能否审查内部管理信息,如果能,审查应当如何进行?德国行政法学家哈特穆特·毛雷尔指出:“应当认为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可以并且必须受到全面的司法审查。”司法审查的必要性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可是,如何对行政裁量进行司法审查,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但一个总的趋势是,现代司法在行政裁量领域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司法审查。美国法院在信息自由法诉讼中的做法是,法院根据重新审理标准,用法院自己对事实的判断代替行政机关的判断,忽略行政机关对事实的认定,等于行政机关的裁定不存在一样。

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可以要求被告提供内部管理文件。首先,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这些外围证据不能充分证明涉诉政府信息属于免于公开的信息,就可以要求被告提供该文件进行审查;其次,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涉诉政府信息尽管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可以依照《条例》的规定对政府信息作出区分处理,也需要被告方提供相关文件,以便审查确定能不能把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与可以公开的内容区分开来。

(作者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

第二篇:你一定要知道的客户拒绝你的十大理由以及应对话术

你一定要知道的客户拒绝你的十大理由以及应对话术

借口之一: 我要考虑考虑

销售员:-顾客先生,太好了,想考虑就说明你很感兴趣。是不是呢?顾客:是

销售员:-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一定会很认真的做决定吧。对吧? 顾客:-是

销售员:-这样说,该不会是想躲开我吧? 顾客:-不是,不是,你千万不要这样想。

销售员:-既然你有兴趣,你又会很认真的做出你的最后决定,我又是这方面的专家,为什么我们不一起考 虑呢。你一想到什么问题,我马上就答复你,这样够公平了吧!顾客:-无语、、、、销售员:--顾客先生,坦白的讲,是不是钱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的使用技巧,我们在公众号,奇正商道,qzsd668 里面已经有详细的介绍了,如果你想更加具体的学习提高,那你可以去关注一下,你会发现惊喜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借口之二:太贵了

1.价值法

顾客先生,我很高兴你能这样的关注价格,因为那正是我们公司最吸引人的优点,你会不会同意,一件产 品的真正价值是它能为你做什么,而不是你要为它付多少钱。这才是产品有价值的地方。如果你在沙漠里,走了两公里,你快渴死了,一瓶水可值一百万,因为它让你重获了你走回家的所需要的 力气,这是这瓶水的价值所在。如果有一个卖水的人过来,一瓶书卖你十元钱,我保证你不会跟他讨价还价的,如果这时候你有钱,你一 定会买这瓶水,你说对吗?

2.代价法

顾客先生,让我给你说明,你只是一时在意这个价格,也就是在你买的时候。但是整个产品的使用期间,你就会在意这个产品的品质。难道你不同意,宁可投资比原计划的多一点点,也不要投资比你应该投资的少一点点吗?你知道使用次级 产品,到头来你会为它付出更大的代价的,想想省了眼前的小钱,长期反倒损失了更多的冤枉钱,难到你 舍得吗?

3.品质法

顾客先生,大多数的人包括你和我,都清楚的了解到:好东西不便宜,而便宜的东西往往没有好的。客户 有很多的事可以提,但大多数人都会忘记价格,然而他们绝对的不会忘记差劲的品质和差劲的服务的,要 是那件商品很差劲的话,你说是吗!

4.分解法

贵多少: 计算此产品的使用的年份 算出平均每年的价格 所得的数字除以 52 算出每周的价格 若是办公室使用的话就除以 5,家庭使用就除以 7 算出平均每天贵了多少。

5.如果法

顾客先生,如果价格低一点点,那么今天你能作出决定吗? 6.明确思考法 明确思考法 跟什么比 为什么呢

借口之三:别家更便宜

销售员:顾客先生,你说的可能没有错,你或许可以正在别家找到更便宜的产品,在现在的社会中,我 们都希望用最小的钱买到最大的效果,不是吗 ? 顾客:是

销售员:同时,我也常常听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最便宜的产品往往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不是吗 ? 顾客:是

借口之四:超出预算

销售员:顾客先生,我完全可以了解这一点,一个管理完善的公司需要仔细的编列预算,因为预算是帮助 公司达到利润目标的重要工具,不是吗? 顾客:是

销售员:但为了达成工具,工具本身应带有弹性,你说是吧。顾客:是

销售员: 假如今天有一项产品能带给贵公司长期利润和竞争力,身为企业的决策者,为了达成更好的结果,你是让预算控制你,还是来主控预算呢。

借口之五:我很满意目前的所用的产品

销售员:请问你要买我的 C 产品吗 ? 顾客:不要了

销售员:为什么 ? 顾客:我有 B 了

销售员:你用 B 是多长时间了 ? 顾客:用三年

销售员:很满意吗 ? 顾客:很满意

销售员:用 B 之前你用什么呢? 顾客:用 A 呀

销售员:当初三年前从 A 转成 B 的时候你考虑了什么好处 ? 顾客:考虑了一二三

销售员:考虑之后你得到了吗 ? 顾客:得到了得到了

销售员:你真的很满意吗? 顾客:真的

销售员:告诉我既然三年前你做出了从 C 转成 B 的决定,并且很满意自己当时所做的考虑,现在为什么你 有否定一个跟当初一样的机会在一面前呢,当初你的考虑带给你了更多的好处,为什么你现在不再做一次决定呢,你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借口之六:**时候我再买

销售员:**时候你会买吗? 顾客:会

销售员:现在买跟**时候买有什么差别吗 ? 顾客:**

销售员:你知道现在买的好处吗 ? 你知道**时候再买的坏处吗 ? 我给你计算现在买,**个月后可以节省或多赚多少钱 再给你计算**个月后再买会损失或少赚多少钱

借口之七:我要问某某

销售员:顾客先生,如果不问别人你自己可以做决定的话,你会买吗 ? 顾客:会

销售员:换句话说你认可我的产品了 顾客:认可

销售员:那你会向别人推荐我的产品吗 ? 顾客:会

销售员:也许是多余的,但允许我多问几句,你对品质还有问题吗? 顾客:没有了

销售员:对服务还有问题吗? 顾客:没了

销售员:对价格还有问题吗 ? 顾客:没有

销售员:对我们公司还有问题吗? 顾客:没有

销售员:对我还有问题吗 ? 顾客:没有

销售员:你还有别的问题吗 ? 顾客:没有了

销售员:太好了接下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与**见个面。

借口之八:经济不景气

顾客,多年前我学到了一个真理,当别人卖出的时候,成功者买进,但当别人买进的时候,成功者卖出。最近有很多人说到市场不景气,但是在我们公司,我们决不会让不景气捆饶我们,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今天有很多拥有财富的人都是在不景气的时候建立他们的事业基础,他们看到了长期的机会而不是短 起的挑战,因此他们做出了购买的决定而获得了成功,当然,他们也必须愿意做出这样的决定。顾客先生,今天你有相同的机会,可以做出相同的决定,你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吗?

借口之九:不和陌生的人做生意

我知道你的意思,并且非常理解,同时你知道吗,当我走进这扇门时,我们就已经不是陌生人了,你说对 吗!

借口之十:就是不买

销售员:顾客先生,我相信在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推销员,经常有很多人向你推荐许多优质的产品,不是 吗? 顾客:是

销售员:而你当然可以向任何一位推销员说不,对不对? 顾客:是

销售员:身为一名专业的推销员,我的经验告诉我,没有一个人可以对我说不,他们是在向 自己说不(对 自己的未来,健康,幸福,快乐等等任何与你产品有关的都可以)而我怎么可能让我的顾客因为一点点小 问提而向自己说不呢,如果你是我,你会忍心吗?

第三篇:山东省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试行)

山东省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第三条 公文类信息公开工作遵循依法、及时、高效的原则,按照“谁起草、谁审核,谁公开、谁负责”的要求进行,在公文产生的过程中同步确定其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三种属性。

第四条 行政机关内负责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信息公开审核机构”),管理、指导、协调本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的审核工作。

第五条 政府机关公文的草拟部门在完成公文草拟的同时,应当根据公文的内容,在发文单上注明其属性;属于不予公开的,应当具体注明不予公开的理由。

第六条 信息公开审核机构在审核公文时,应当以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同时审核草拟部门确定的属性是否准确,不予公开的理由是否充分。

信息公开审核机构认为草拟部门确定的属性不符合《条例》和《办法》的要求,可以商请草拟部门重新确定属性;协商不一致的,可以提出审核意见,由公文签发人确定。

第七条 公文签发人在签发公文时,有权最终确定其公开属性。

第八条 对于联合发文,各联合发文机关应当协商确定公文公开属性。公文签发后,主办机关应当将其属性反馈给其他联合发文机关。

第九条 公文印发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按照其公开属性,及时编入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属于主动公开的,应当在法定时间内通过适当途径发布。

对于部分内容需要保密的公文类信息,可采用简本的形式将需要公众知晓的内容予以发布。

第十条 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保密部门应当配合信息公开审核机构做好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的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产生或保存的其他非公文类信息公开的审核,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案例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应兼顾个人隐私[范文]

http://lxks.offcn.com

【2017中公遴选·案列分析】 政府信息公开应兼顾个人隐私

【导语】2017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背景链接

近日,安徽合肥、铜陵,江西景德镇、宜春等地曝出基层政务网站在公示中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个人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可以随意下载,引起人们警惕。

在低保、保障房等福利分配中,政府网站有必要公布受领群体的个人信息,这是公平公正的制度性保障。但是,信息公开到哪一步,公开的尺度和监督的边界在哪,都需慎重考量。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3条规定,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

综合分析 [意义] 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更多政府管理事务都需要借助网络施行。这既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对我们的治理理念提出了挑战。让更多阳光照进政务空间,不仅意味着要加强信息公开力度,也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

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是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一把标尺,考验着政府的基层治理能力、工作人员的办事态度和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见证着网民不断增加的隐私保护理念。公开政务信息是义务,保护个人信息更是责任。

[影响] 既未征求被公开者意见,又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对个人信息想当然地公开,有工作方式方法之误,也有懒政怠政之嫌。

简单粗暴地将个人信息加以公示,不仅违背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初衷,也暴露出审查机制的脱节。长此以往,势必会让群众对政府信息存储和处理缓解产生质疑,最终动摇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

对策措施

一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细化公开的主体与范围。

二是明确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并重,对两种公开方式的内容、范围、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加大主动公开的力度,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化制度

http://lxks.offcn.com

三是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升级。一站式办理需要一揽子数据的核实和调取,一键式服务更需个人信息的更新和维护。政务网站不仅是个数据库,更应是个保险箱。动态化的数据管理和维护,才能有制度化的个人信息公开。

四是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处理好信息公开制度与档案保管规则、个人信息保护的衔接措施,将公开落到实处。

第五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热点:警惕滥用“国家秘密”拒绝信息公开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热点:警惕滥用“国家秘密”拒绝信息公开

律师王先生申请财政部公开民航发展基金征收办法的制定依据。财政部以属于国家秘密为由告知不予公开,王先生诉至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日前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如此告知缺乏事实依据,判决撤销并责令重新答复。

民航发展基金从一开始就是一笔“糊涂账”,如何从机场建设费摇身一变成“基金”,更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些年舆论和公众一直没有放弃探究原委,但效果甚微。此次王律师申请信息公开的尝试,借助司法监督这个“有牙的老虎”,终于使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丝转机。

单纯从案件本身来看,既然不论是机场建设费还是民航发展基金,财政部长期收取数额不菲的金钱,公众要求看一看依据的诉求怎么说都不过分。如果说只是收取费用义务及收取标准可以让民众一见,而对更为核心、关键的“制定依据”,只是简单地依据“有关规定”、“有关批示精神”,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说是国家秘密更让人难以琢磨。因为这个信息直接涉及不特定众多人的切身利益,不仅不应当是涉密的,也不应当是需要依申请公开的,而是应当依法主动公开的。

一项政府信息,如果真是涉及国家安全,属于“国家秘密”,自然不应公开。但现实中,我们也要警惕“国家秘密”成了被滥用的挡箭牌,司法实务中,囿于传统和现实的种种困境,涉国家秘密的信息往往“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审查“禁区”,加之现行法规对于国家秘密界定、认定和审查以及信息公开与保密审查之间的衔接,相关规定不完善,法院往往左右为难,迫不得已选择迁就行政机关。

而对民航发展基金一案而言,法院并没有放弃尊重行政机关裁量权的谦抑姿态,但也并不保守,而是在推进公开的基调上,能动且技术地回避了对国家秘密的直接审查和认定,体现了一定的司法智慧。即在正面否定国家秘密认定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的情况下,从证据规则和强化说明理由角度否定不予公开的结论,同时仍然尊重财政部门的公开裁量权,这也为审理此类涉国家秘密信息公开的案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

公众理应知晓,属依法主动公开而未实际公开的政府信息,绝不仅仅只有民航发展基金的制定依据。一些政府部门应当在信息公开工作中,改变“挤牙膏”式的被动公开,不要再滥用诸如“国家秘密”等理由搪塞公众,而应依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公开有关政府信息。

凡注明来源“山东中公教育网(sd.offcn.com)”(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山东公务员招考网)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转载,请注明来源!

下载行政机关拒绝公开内部信息应充分说明理由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机关拒绝公开内部信息应充分说明理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