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第47届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汇报材料(科学教育培训组)王长江
2011年第47届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汇报材料(科学教育培训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下午好!我是郑州市二七区的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王长江。非常感谢本次会议的主办方、承办方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培训机会!
很荣幸能做为一名科学教育培训组的代表,向大家简单地汇报交流一下这三天的培训收获和体会。
在培训中,郝瑞辉老师和赵云铃老师就“什么是探究式科学教育?”、“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学生前概念的策略”,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学习科学搭建脚手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并组织教师们参与到活动中来,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比如说“神奇的粉末”这个主题探究活动,老师们在如何分辨四种神奇的粉末的任务驱动下,各小组团结合作,调动各种资源和前概念,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粉末外部特征(晶体和粉末)到粉末本质属性(遇酸,遇碘的不同变化等),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活动老师们知道什么是科学探究,更意识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探究的欲望”,同时对于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倡导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次培训,我们科学教育培训组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点:
1、这种参与式培训方式,使我们感到很生动、活泼,参训老师又重新找回了做学生的感觉,动手去做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行动,重新体验了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体验了做中学科学教育的过程。
2、促使我们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
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处处体现出科学教育中既要关注科学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最适合孩子学习的方式: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才能理解,其实这反映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3、对“探究式科学教育”有了较为清晰、全面的认识。培训过程中,老师们合作、分享。参与探究活动其中,享受探究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探究式科学教育”强调让学生亲历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的过程,重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它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共同学习、研究、发展的集体。
4、激发了参训教师的探究热情。
培训教师非常敬业,乐业,爱业,时时引导,使得我们各位参训教师,不但能在培训课堂上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而且纷纷踊跃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小小建筑师》这个主题活动中,刚开始培训教师给我们提供吸管和回形针材料,让我们去设计建筑模型,要求稳定、承重、美观、创新。小组展开了讨论:稳定首先要是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承重就要求牢固的连接点,而且连接点尽量的少等,各小组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在设计过程中又有新的想法,再重新修改,老师们一次次的修改,目的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稳定、更承重、更美观、更有独到之处。最后把自己的成果纷纷上台展示承重实验,把木板一层层放在模型上,有模型压塌的质疑声,也有模型完好无损的喝彩声,这一刻,老师们其乐融融享受着探究的快乐!
5、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成为每位参训教师的共识。
几天的培训中,我们常常感受到一次次的思维碰撞:原以为自己对探究式学习已经了解,但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活动,我们明显感受到自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还很少。比如:如何设计探究活动方案?如何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怎样为学生科学学习搭建脚手架?等,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
我们的收获很多,我不再一一赘述。今后,我们一定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落实“探究式科学教育”中所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为学生的发展搭设合适的脚手架。我倡议通过我们科学教师的不懈努力,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教育的水平。谢谢大家!谢谢科学教育培训组的老师们!
第二篇: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建设性工作与心理建康教育培训研讨会汇报材料(冲突2012-05-07 10-49-03)
参加“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建设性工作与心理建康教育
培训研讨会”汇报材料
我有幸于2012年3月17、18两天在合肥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建设性工作与心理建康教育”培训研讨会。聆听了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中国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李晓凡所作的《内化师德是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党总支书记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系教授高谦民的《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和上海中小学心理辅导学会秘书长,中学德育高级教师蒋薇美的《善待每一个学生》。专家们从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说起,用真实的事例告诉我们应如何面对自己的学生,面对遇到的难题,强调当代的教育应以让孩子成长为目标,摒弃“坏孩子”观念。让我感悟最深的是李晓凡的讲座,她的讲座历时6个小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循善诱。
她说:“师者心备大爱之心,然后去唤醒人类的大爱之心。”
一个班主任应做到: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
张力是你对别人要有宽容度、接纳度;别人对你有信任感,释放感。学生在你面前不敢释放,那说明班主任无能。
张力内显:是学生成长理念的确立;张力外显:赏识有度,批评得当。没有批评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她介绍赏识与批评的艺术为:
1、情感投入:与学生挎着胳膊走,批评时不坐面对面,不当着其他同事的面批评。进办公室说:“请座”。
2、放大优点:淘气孩子后来成大器了。
3、合并同类项缺点:建议列举学生缺点时用中性词。如:不学习、不做作业、懒惰,合并成:对学习不感兴趣。她说教师应该具备追求人性完美,形成个性优化,力求厚德懿行的内功。
教师魅力的源泉是提升素质,更新观念、完善自我。(例:女生生物考倒一,老师按排名读分数,伤害了学生,自杀未遂)
教师应做人师,人师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教科书。让学生读懂:
1、会看太阳的人才能得到太阳的温暖。(案例:一16岁孩子的爸回家说厂长不好,整了他,天天说,儿子就拿刀去杀厂长,砍了厂长的女儿,结果孩子被判16年。――父亲的过;一男生,说中国腐败,列一数学表格,逐年上升,班主任让他分别背对阳光和面对阳光站。反问:有白天,黑夜吗?多看白天;一孩子两岁半爸去世,母亲说:“你爸不要我们了,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为妈妈报仇。――母亲的责任:人为给别人制造坎坷)
2、积极向上的人才能踏踏实实的走路。
3、优秀品质从点滴小事做起。
4、成就未来靠辛勤汗水积淀。她还说:班主任应研究透工作,因为你面对的不仅仅是几十个学生,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她说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贴心交流。„
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一旦释放,那将会达到:优化个性、挖掘潜能(案例:学生干部问班主任班会怎么开,班主任说:你那么有才能,还没点子吗?)、追求卓越、启迪心灵(案例:一女生二个月没妈,在班级当班长,很霸道,一天生活委员当学生的面将班级所收费用交给她,她不要,看在楼道口就他俩个人,她要了,反跟老班说生活委员没给他。班主任处理说:这在社会上是犯罪,在学校是犯错,我给你们改错的机会,时间:一天、二天、„„、十年、„„学校处理这件事:分管校长罚300元、班主任罚200元。后找班长谈心,关心她没妈,一年后她发短信说:当年再追究下去,二个结果:辍学、自杀)的良好效果。教师应学会发现、暗示和倾听。
教师的工作魅力是:用心做人、用情做事、用智慧做学问。
她说,升旗及旗下讲话的人应轮流,课间操五天做五种,新鲜、有趣。教师的生活魅力是:为师爱生、为友忠诚、为妻贤良、为母奉范、为父博爱。实现人格魅力的途径:
做人――坦荡、宽容、公允正直。知识――善思、勤学、批判储备。能力――发现、求贤、积累运用。
教师的外在活力是教师通过内化而产生的多种智慧和能力。她说:只要有选拔人才必须应试。现在的人才是学历加能力,再过30年是能力加学历。现在的家长扼杀了孩子:要么不问,要问就问学习怎么样,是家长让孩子逆反。动动心思,换种方式。教育教学都重要,教育唯先。
班规、班约经常换,毕业班不搞倒计时(例)。教师应具备:
1、不断学习的能力:准确而不是偏差的,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自觉而不是盲目的。
2、用心不用手段的能力。(例)
3、溶于自然超越自然的能力。(例)
4、不教之教理论应用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最后,李老师送给我们几句话:
以美养德,德美并重;以才养德,德才并重;以智养德,德智并重。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然后上了一堂主题为“励志教育”的班会课。(简介)
高谦民讲座重点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他说:当代原本让学生快乐的教育扭曲了。(例)班主任是学生心灵的关怀者----核心理念。
只知一天忙到晚,一件一件做事儿的班主任是盲目的、被动的。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
一、建设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1、什么是班集体?
2、为什么要建立班集体?
3、怎样建设班集体?(1)确立班级共同目标、激发上进心;(例)(2)强化集体观念、维护集体荣誉;(例)(3)建立班级组织机构,明确服务意识;(例)(4)制定班级规范,实施自主管理;(5)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个性发展;(例)(6)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关怀精神。
班集体建设的四个关键词:关爱、平等、民主、自由。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1、班级活动的意义。
2、组织班级活动的要求。(1)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2)贴近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例)(3)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4)重视实践,让学生有动手机会;(5)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优化班级管理的原则:人性化原则,民主化原则,情感性原则(这与李晓凡提出的情感投入是一致的),(例)自主性原则。(例)
四、营造高尚和谐的班级文化。
五、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力量
1、统合学校的教育力量
2、形成家校联系纽带。(例)
3、、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蒋薇美的讲座主题是《善待每一个学生》。积极心理学的启示,强调的是老师用积极的态度去接纳学生,相信学生的同时让学生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例)
“教养孩子不仅只是修正她的缺点,更要发掘其优势和美德。”“换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应对他人的消极行为会更有效果。”
积极心理学的主张:
(1)更关注生活的积极面;(2)发现并发挥你的优势;(3)通往更快乐,更幸福门径。例:美国画家瓦兹的《希望》,此画改变奥巴马一生。问题背后都有正面因素,如作弊,想成绩优秀等。越抱怨越不顺。(4)强调社会文化的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使命是让每只鸟都歌唱,让每朵花都开放。就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教育教学艺术的根本是激励!唤醒!鼓舞!
教育界的两句名言:(1)一个教师假如不知道“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就很难成为一个好教师。(2)要毁掉一个孩子,莫过于每天对孩子说一遍:你真笨!
老师就像一个“预言家”:老师说学生行,学生竟会“不行也行”;老师说不行,学生竟会“行也不行”;学生的将来往往被老师“不幸而言中”。老师千篇一律对每个学生说同样的话无意义。老师要善于赞赏与激励,要真正走进心灵,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和场合,要“蹲”下来;重点在激发自信。老师要善于补充心理营养。故事:改变人生的批注:写得不错。
成就了一个孩子就救了一个家庭;读懂学生的内心:
1、青春期学生的渴望:关注、重视、接纳、鼓励、赞赏、平等;
2、需要的帮助:有一个关注者――亲切和赏识、宽容和期待。有一个指导者――及时和热情,鼓励和支持。
3、及时补位,以免暗淡了学生的心灵。(例)
蒋老师送给我们一句话:带着微笑进课堂!
三位老师都提到了:一个老师一辈子不当班主任就一辈子没有一个亲学生;接班就接差班,能锻炼你,成就你。班干不搞“终身制”要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全面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