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范文模版)
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访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 杨维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制定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对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政策导向。最近中央司改办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为什么要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改革试点有什么总体考虑?
答:司法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根据中央关于重大改革事项先行试点的要求,考虑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商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决定就这4项改革,在东、中、西部选择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先行试点,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积累经验。
改革试点的目标和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遵循司法规律和从中国国情出发相结合,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推动制度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改革试点的总体考虑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既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加强总体谋划;也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在机制改革上进行积极探索,为全国逐步推开试点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体现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要求。《改革框架意见》对改革试点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政策意见或政策取向,为地方制定试点方案提供了依据。上海市根据中央改革精神,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司法工作实际,形成了《上海改革方案》,对如何推进试点工作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这两个文件对于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问:《改革框架意见》对哪些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政策导向?
答:《改革框架意见》主要针对下列问题提出了政策导向:一是对法官、检察官实行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把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办案一线。三是完善法官、检察官选任条件和程序,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尊重司法规律,确保队伍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四是完善办案责任制,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五是健全与法官、检察官司法责任相适应的职业保障制度。六是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七是完善人民警察警官、警员、警务技术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问:《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提出要完善司法责任制。为什么把司法责任制作 为改革试点的重点?对完善司法责任制有何考虑?
答: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现司法公正,关键是要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办案责任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近年来,司法机关为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等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探索建立突出法官、检察官主体地位的办案责任制。
《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将司法责任制作为改革试点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完善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为抓手,突出法官、检察官办案的主体地位,明确法官、检察官办案的权力和责任,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形成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为防止法官、检察官滥用权力,需要同步研究健全对司法权力的监督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全面推进办案工作全程录音录像、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充分发挥律师在诉讼中的作用,确保司法权依法公正运行,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问:《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对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有哪些具体举措?其意义是什么?
答:没有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再科学,也难以实现司法公正。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是建设高素质司法队伍的制度保障,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必须牵住的“牛鼻子”。
长期以来,我们对司法人员实行与普通公务员基本相同的管理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司法职业特点,不利于建设政治素养好、专业素质高的职业化司法队伍,不利于把优秀人才留在司法一线。为此,《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根据中央要求,提出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
应该指出,在法院、检察院工作的人员并不都是法律意义上的司法人员。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就是把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对法官、检察官实行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的基础,是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提高法官、检察官任职条件,综合考虑政治素养、廉洁自律、职业操守和专业素质、办案能力、从业经历等多种因素,公平、公正地选任法官、检察官,解决目前法官、检察官队伍大、门槛低的问题,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公正司法能力。
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在提高法官、检察官的入职门槛、严格办案责任的同时,也要健全法官、检察官的职业保障制度。司法权是对争议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判断权、裁决权,不仅要求司法人员具有良好的法律专业素养和司法职业操守,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社会阅历。因此,试点地方可探索延迟优秀法官、检察官的退休年龄,下一步还将考虑适当提高初任法官、检察官的任职年龄。
问:今后将如何选任法官、检察官?
答:法官、检察官的选任,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尊重司法规律。法官、检察官首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为了保证专业能力,在省一级设立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从专业角度提出法官、检察官人选。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在政治素养、廉洁自律等方面考察把 关,人大依照法律程序任免。遴选委员会的组成,应当具有广泛代表性,既有经验丰富的法官和检察官代表,又有律师和法学学者等社会人士代表。建立逐级遴选制度,上级法院、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原则上从下一级法院、检察院择优遴选,既为优秀的基层法官、检察官提供晋升通道,又保证上级法院、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具有较丰富的司法经验和较强的司法能力。扩大法官、检察官的选任渠道,实行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招录办法,招录优秀律师和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法学学者等法律职业人才进入法官、检察官队伍,为建立法律共同体搭建制度平台。
问: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有什么考虑和举措?
答:长期以来,我国司法人员和地方法院、检察院经费按行政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体制,不利于排除地方不当干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这项改革举措,对于确保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具有深远意义。
《改革框架意见》明确了试点地区省级统管的改革路径。对人的统一管理,主要是建立法官、检察官统一由省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对财物的统一管理,主要是建立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经费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机制。地方各级法院、检察院经费上收省级统一管理时,要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使各地办公经费、办案经费和人员收入不低于现有水平,为办公、办案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省级统管是对司法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情况复杂,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开。《上海改革方案》对如何建立统一管理机制做了具体安排,在市级组建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并建立统一管理全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经费、资产的保障机制。
问:对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改革框架意见》提出,完善人民警察警官、警员、警务技术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序列制度,重点解决量大面广的基层一线人民警察任务重、职级低、待遇差的问题。按照公务员法确定的职位分类框架,建立公安、安全、审判、检察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制度,确保人员待遇与专业技术职务配套衔接。对公安、安全机关具有刑事司法属性的侦查人员探索试行主办侦查员制度,并完善相应的职业保障制度。
问:请问下一步推进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有什么考虑?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审议通过了《改革框架意见》和《上海改革方案》,下步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指导各试点地方根据中央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试点方案,启动试点工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司法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同层级司法机关工作要求、队伍状况也有较大差异。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既要对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突出问题找准症结,又要对推进司法改革过程出现的阻力充分估计,做到谋定而后动。二是坚持循序渐进。既不迁就现状止步不前,又不脱离现阶段实际盲动冒进,确保改革的力度、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适应。三是坚持分类推进。试点地方的改革方向和总体思路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但在具体措施、改革步骤上,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提出试点方案和进度要求。四是加强工作指导。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帮助地方解决试点中遇到 的难题,确保改革部署落到实处。对于试点中需要修改法律或得到法律授权的问题,要按程序进行,坚持依法有序推进改革。
第二篇:军事时政:积极稳妥协调有序推进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
军事时政:积极稳妥协调有序推进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
关键词:军转 张为臻 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四中全会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陈菲、罗沙、徐硙)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这个《实施方案》是自四中全会决定公布以来印发的首个专门领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的文件。近日,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绘就路线图和时间表
记者:为什么要出台《实施方案》?
中央司改办负责人:四中全会着眼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好四中全会决定的部署,中央出台了这个《实施方案》,在协调衔接三中全会相关改革任务和四中全会改革举措的基础上,绘就了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实施方案》是2014年初中央出台的《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其贯彻实施分工方案的姊妹篇,共同奏响了稳妥有序深化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崇法尚德法治社会的乐章。中央两次全会作出总体部署后,司法和社会领域就快速跟进贯彻落实,这既体现了中央对推进司法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相关部门见事早、行动快、效率高。认真落实好这两个文件,有利于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改革举措要在三年内出台具体落实的政策、措施
记者:《实施方案》对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作出了什么安排?
中央司改办负责人:《实施方案》对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一是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符合司法规律的改革之路的同时,《实施方案》强调要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着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解决深层次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将84项四中全会改革举措逐项具体化,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节点,提出可检验的成果要求,提升了改革举措的可操作性。按照《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这些改革举措都要在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内出台具体落实的政策、措施。三是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宣传引导和督导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强化了推进改革的制度保障。张为臻博客
促进各项改革协调联动,有序推进
记者:《实施方案》的制定主要有哪些难点问题?
中央司改办负责人:制定《实施方案》必须解决好“三个怎么办”。一是四中全会提出的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举措是对三中全会改革任务的深化,既有承继,也有拓展,如何处理好两者的衔接?二是四中全会不少改革举措相互关联,怎么让它们彼此配套、相互促进?三是四中全会对有的改革举措提出的是原则性要求,如何明确改革的政策取向?
围绕“三个怎么办”,我们对各项改革举措的主要任务和进度成果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精心规划。一是对深化三中全会改革任务的举措,做好进度统筹、前后承继,做到梯度推进。二是对拓展三中全会改革任务的举措和内容、逻辑上相互关联的举措,做好整体谋划、相互衔接,做到协调推进。三是对只有原则要求的改革举措,明确了任务思路和政策要求,以便于统一认识、把握重点。通过以上措施,着力增强推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各项改革协调联动,有序推进,实现预期目标。
从三个方面对84项举措作出安排
记者:《实施方案》涉及哪些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举措?
中央司改办负责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切实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着力破解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因此,按照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框架,《实施方案》从三个方面对84项举措作出了安排:
一是着眼于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共有4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等。
二是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
三是着眼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健全法治工作部门和法学教育研究机构人员的双向交流与互聘机制,深化律师管理制度改革等。
2015年底相关部门每个月都将推出新改革举措
记者:2015年如何推进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
中央司改办负责人:《实施方案》构建了分类分层有序推进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对条件成熟、难度不大的改革举措,要求加快推进、早见成效;对重大改革、尚不具备全面推进条件的,要求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对情况复杂、牵涉面广、条件暂不成熟的,要求抓紧研究论证,尽早拿出改革方案;对需要修改法律或得到立法机关授权的,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根据这个思路,2015年全面启动各项改革工作,着重抓好“三个一批”:
一是深入推进一批已启动的改革试点工作,年内取得更大进展。主要有完善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等。二是抓紧部署一批有影响的改革任务,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有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三是组织论证一批难度大的改革项目,早日形成改革的基本思路。
目前,各有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思路、安排,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自年初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在深圳、沈阳挂牌设立,开庭审理案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已经出台,《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方案》等改革实施意见也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预计到2015年底,相关部门每个月都将推出新的改革举措,形成相应的改革成果。(原题目:中办国办印发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部署-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来源:解放军报)
第三篇:鹤山市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鹤山推进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
探索与实践
鹤山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南海、顺德隔江相望,总面积1082.85平方公里,下辖11个镇(街),户籍人口36.5万人,常住人口47.41万人。2009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5.31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59亿元,增长15.1%,增幅居江门市第一位。
2009年8月,鹤山被正式确定为省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单位,成为全省五个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城市之一。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在借鉴先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鹤山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党代会常任制工作新路。
一、鹤山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背景和条件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要求党代表资格常任,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一致,从制度上保证同级党的代表大会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在同级党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的作用,保证党代表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联系群众、参与决策和实施监督的作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内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作为组织载体和制度载体的党代会常任制在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的代表大会职能有效发挥的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特质和优良品格,决定了她与生俱来就关注这一制度建设。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确立党代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并每年召开会议。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党为提高其民主生活水平,多年来不断进行的一项重要研究和探索。1956年,中央提出了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设想。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把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写入党章。1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召开的地方各级党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问题的规定》。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央有关部门对党代会常任制进行了试点探索。从1988年开始,浙江、湖南等5省的12个市县区先后开展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十六大之后,全国不少地方积极探索,纷纷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广东首先在惠州市、深圳宝安区、阳东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去年,又增加了惠州市惠阳区及沙田镇,中山市的小榄镇、三角镇,以及鹤山市等五个单位,扩大试行范围。
从鹤山的情况看,试行市党代会常任制具备了以下条件。一是先后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全市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员干部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全市社会政治稳定,形成了风正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三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党员民主意识显著增强,党内监督制度逐步完善,党内和谐氛围日趋浓厚。
二、鹤山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作为省、市开展党代会常任制的试行单位,一年来,鹤山立足地方实际,着力探索党代会常任制的施行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力争创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经验和做法。
(一)建章立制,确保试点有效运行
试行党代会常任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鹤山从建立健全常任制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入手,推进试行工作步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建立试行工作保障机制。市委高度重视党代会常任制试行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郭伟任组长的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工作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镇(街)、市直各党(工)委也成立了党代表联络办公室,配齐了人员编制,并将党代会会议经费和常任制工作经费、代表活动经费及履职费等纳入市财政预算,不足部分由镇(街)财政负责,真正做到了领导到位、机构人员到位和经费到位,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立市委工作运行机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鹤山市代表大会常任制度(试行)》,确立了市党代表大会作为全市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决策机关和监督机关的地位;明确了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关系,形成了常委会对全委会负责、全委会对党代会负责的体系,确保党代会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在市党代会闭会期间,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等应当由全委会票决;特别重大事项需要全体代表票决的,经常委会、全委会研究,召开党代会。
建立市委部门协调运作机制。市委成立了市党代会各专门委员会,以提案委员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的形式,整合市委办公室、组织部、纪委和宣传部的力量,由市委常委分别任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市委各工作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分别参与到各专门委员会中,协调运转、增强合力。四个专门委员会作为党代会常任执行机构,职责明确,在大会和闭会期间共同处理大会交办的各项工作,确保党代会精神的落实、代表提案的交办和其他事项的完成,进一步推进常任制工作的开展。
(二)丰富内涵,拓宽代表参政渠道
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规定党代表资格是常任的,任期与鹤山市委届期一致,为五年。为与党代会常任制相适应,鹤山根据区域、工作性质划分代表团,形成代表活动和代表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全市共划分16个代表团,共379名代表,各代表团设正、副团长,联络员各一名,负责安排代表团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开展活动。在代表的界别和数额设置上,逐步扩大基层和一线党代表比例,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先进人物、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所占比例,同时规定妇女代表所占比例不低于妇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
实行党代会不定期召开制度。目前全国各地试行单位都以年会制来贯彻落实党代会常任制,鹤山则根据实际和市委工作需要,推行党代表大会试行不定期召开制度,即在每届鹤山市委任期届满后召开第一次会议,任期届中再召开一次代表大会,此外,可就鹤山市党的建设工作、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在届期内不定期召开代表大会。其中每届市党代会第一次会议由市委召集、大会主席团主持;届中或不定期召开的党代会,由市委全委会委托常委会召集并主持,原则上以一会一事或一会多事的方式进行,不设大会主席团。每届市党代会第一次会议议题,由市委拟定草案,提请大会主席团讨论通过后,提交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表决通过;届中或不定期召开的党代会议题,由市委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在党代会召开期间,代表可以由代表团或代表十名以上联名向大会提出提案,同时根据会议安排,代表或代表团可以在党代会上进行大会发言。
实行全委会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鹤山市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草案)规定,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市委全体会议是全市党的领导机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市党代会的决议,领导全市的工作。全委会向市党代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为与党代会不定期召开制度相呼应,《试行》(草案)规定在市党代会闭会期间,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等应当由全委会票决;特别重大事项需要全体代表票决的,经常委会、全委会研究,召开党代会。
(三)注重成效,助推鹤山事业发展
以召开试行常任制工作首次党代表大会为标志,鹤山试行常任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共产党鹤山市代表大会常任制度(试行)》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鹤山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是有力地促进了鹤山经济社会发展。党代会实行常任制,党委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岭南特色宜居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为鹤山未来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6亿元,增长25.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6.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分别增长25.56%和24.44%,增幅位居江门市前列。
二是切实提高了党委的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在党代会常任制条件下,党委决策机制和实施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主体由核心成员扩大到全体党代表,决策的贯彻渠道提升到党内最高领导机关党代会、扩大到党代表发挥“常任”作用的所有载体。党代表在履行职责中,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基层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广泛地收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党委,推进了基层党委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是及时有效化解了发展中的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今年市委全会召开前,鹤山市党联办组织党代表围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内容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同时,实行市委(纪委)委员、党代表、党员、群众四级联系制度,建立起畅通有序的信息传递渠道和利益表达渠道,使党代表能够及时将基层和群众的需求、呼声向上一级党组织反映,有效落实了党代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鹤山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体会
鹤山党代会常任制一年来的实践,具有鲜明的基层发展党内民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通过制度规范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党代会和党代表的作用,让党代表像人大代表那样履行职责,有助于党代表更好地参与到党务管理和党内监督中来,推进党的民主建设。
(一)突出党代表的主体地位,集聚了党代会常任制的内在驱动力 党代表来自于全市广大党员,是党代会常任制试行工作的主体,也肩负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基层、沟通市委和各基层党组织的艰巨任务,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是做好党代会常任制工作的关键。
重视考查学习,选好配好代表队伍。要完成好党代会常任制试行这项新任务,必须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借鉴其他先行地市的经验。一年来,鹤山市委除了组织专题培训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收集书报刊、网络中各级、各地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有关经验资料外,还组织了市内各基层党组织的调查研究及到全国常任制工作先行点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学习考察活动,调研工作重点围绕党代表的名额及构成、党代表收集意见建议的渠道、组织党代表开展视察检查活动方式方法、党代表监督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同时,市委组织部就设置党代表联络机构、建立党代表沟通联络机制等方面与市人大进行沟通交流,从人代会的机构、制度中吸取相关经验。
突出议事职责,增强参政议政效力。党代会主要职责是集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智慧,对全市阶段性计划或长远规划,特别重大事项或事关全局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策。会议工作报告、重大决策方案经过会前充分调研、酝酿,在大会上表决通过后,形成公开、民主的决策,交由市委及全市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同时,党代表在党代会上围绕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议党议政,通过提交提案的方式,反映各方面建议和意见。据统计,今年鹤山市十届二次党代会共收到党代表提案、提议33件,目前已全部完成答复工作。
正是因为广大基层党员和党代表对试点工作亲力亲为,亲身体会到推进党代会常任制对于推进党内民主、推动市委科学决策、促进地方发展的巨大优势。试点工作的许多配套制度都是基层党员群众“摸着石头过河”集体创设出来的。市委对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重视,也使广大党代表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提升了理论素养,拓宽了政策视野,在市委与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沟通联系中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巨大作用。两方面的合力铸就了鹤山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不懈内在动力。
(二)构筑配套完善的工作体系,铸就了党代会常任制的前进推力 党代会常任制是完善党代会制度的实践载体和组织载体。这就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来提供保障。鹤山的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从开展之初就十分重视配套制度体系的建设,始终把党代会常任制制度的建立、拓展和体系化建设作为试点工作的一条鲜明主线抓紧抓好,先后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鹤山市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草案)以及《鹤山市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提议制度》、《鹤山市党代表大会代表调研、视察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规定代表享有优先知情权、参与决策权、民主选举权、提案提议权、视察调研权等多项职权。今年1月,在全市党代表中开展了“集中调研月”活动。各代表团组织党代表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党的建设等方面集中深入调研,共形成14篇详实的调研报告。同时建立党代表民主评议制度,允许代表参加干部的民主推荐和对市委、市纪委、各镇(街)、市直各部门党委(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民主评议。一系列配套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党代表参与决策和参政议政开辟了“绿色通道”。
丰富、鲜活的制度实践,构成了党代会常任制工作的前进推力,形成了鹤山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黄日华,单位:中共鹤山市委宣传部,职务:理论教育股股长,联系电话:8887434,电子邮箱:hrh@hesh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