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个案分析工作坊
学生个案分析工作仿——学生工作队伍培训的探索与创新——首都医科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成果
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建设规定》等文件精神,精心打造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有战斗力的学生工作队伍。开展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典型个案分析工作坊,是探索和发展辅导员工作队伍培训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实践表明,工作坊系列培训对学校辅导员队伍提高工作能力水平、拓展视野、增进交流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受到了广大学生工作队伍人员的欢迎。
一、工作思路: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学生工作迎来更多的新的挑战。在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引导的同时,个别学生的问题成为许多辅导员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为了更好解决学生工作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对辅导员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同时要教会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技巧。因此我校力图探寻一种培训方式,既生动有趣又行之有效,既有理论引导又有实例分析,能够较快地提高学生工作队伍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PBL教学法理念,结合学生工作队伍的需求,从2007年开始,我校创办“学生个案分析工作坊”活动至今,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具体举措:
1.定位:“学生个案工作坊活动”是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2007年将“学生个案工作坊活动”纳入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培训体系,在《首都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队伍培训大纲》中明确要求实施该项工作,保证该项工作的连续性、规范化。
2.参与人员范围:校本部各学院及临床各学院学生辅导员、班 主任、学生部(处)、研思部、团委、杏林学苑(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3.活动步骤:活动由学校学生处主办,各学院轮流承办。学生处年初制定工作坊活动计划,确定每期主题及承办单位。每次活动前由承办学院准备典型案例3-4个,并将案例的基本情况、解决措施、效果、思考讨论的问题等内容形成PPT文件形式,经过学生处审核后,提交工作坊现场讨论。学生处根据案例的内容,邀请相关专家出席工作坊现场,并将案例素材提前发给专家审阅。活动时间一般为2小时,每月举办一次,具体时间由承办学院决定并上报学生处,由学生处通知各学院及所有相关人员,活动地点、设备协调等相关事务工作由学生处承担。活动由承办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主持,首先由学院辅导员汇报个案,对个案进行描述并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针对个案所有参与人员进行集体分析、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由专家进行总结点评。活动结束后形成书面文档存留并由学生处备案。
4.内容:
学生个案要求搜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比较典型、有启发和促进作用的案例,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案例。主要包括如心理问题、违纪处理、学习问题、人际关系、突发事件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实际发生和面对的问题。或者根据不同主题选取典型案例,如就业、新生教育管理、适应大学生活、素质培养、学生工作的契机、宗教信仰等。
2007年由基础医学院等学院在8次工作坊中和大家汇报交流了不同的典型学生案例,并讲述了他们在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案例涉及学生的心理、学习、违纪、人际关系、身体健康、个人安全防范等多方面问题。
2008年,临床学院共举办了6次学生个案分析工作坊。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个案分析工作坊的针对性,在工作坊上尝试了设立专题的形式,利用最后半小时的时间邀请专家就某一方面专题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如08年10月28日举办的“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学生个案分析工作坊,第四临床学院介绍了两个学生突发事件的典型 案例,对突发事件处理过程进行了反思,并对突发事件性质和解决方法与大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后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最后,出席此次活动的专家校党委副书记李义庭教授做总结点评,紧扣此次工作坊的主题,详细讲解了突发事件处理的十二个步骤,为全校辅导员,特别是为年轻辅导员在工作中处理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提高了大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009年,我们设计了6次以专题形式的工作坊,比如学生就业个案、新生入学教育个案研讨都和学生工作周期紧密结合,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实施效果:
1.提高了辅导员工作水平,增强了学生教育效果,具有实效性 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通过对具有共性问题的讨论、交流、分析,不断增强了学生工作队伍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许多辅导员反映通过工作坊活动了解了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通过具体方法的实际应用,妥善处理了许多学生的实际问题,甚至危机问题,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突出了重点难点,探索了新的培训方式,具有创新性 学生个案工作坊活动与其他培训方式不同,以问题切入,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场面热烈,生动活泼。大家对案例各抒己见,纷纷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共同探讨了当前大学生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活动的内容给参与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通过专家的总结点评,每个人都会获得更多的启示,素质能力水平都会得到提升。一位辅导员说:“工作坊活动对我们帮助很大,每次专家点评就是一堂精彩培训课,不仅从学校育人的高度、学校全局角度指导具体工作,更有理论高度,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及工作的开展助益很大。“不仅长见识,而且长知识。””这种活动形式受到了广大辅导员的欢迎和好评。
3.内容素材来源于实际工作,操作可行,具有可推广性 活动的内容素材是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每一个案例都是辅导员们亲身经历的事件,因此开展此项活动不仅收效显著,而且借此时机可把以往工作中宝贵的素材挖掘出来,所需经费少,且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满足了辅导员成长的需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活动程序清晰明确,易于操作。经过3年来的案例积累,在我校广大学生工作队伍的共同努力下,已把案例进行收集整理,汇编成《学生工作典型案例集》初稿(待出版),可成为同行借鉴参考的材料。
在我校学生处的组织和各学院共同参与下,“学生个案典型工作坊” 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培训的有效方式,成为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各学院以及广大学生工作者之间交流学习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形势下,“学生个案分析工作坊”活动也必将越来越促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增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支撑材料:
1、活动实施细则及历年活动通知。
2、《学生工作典型案例集》已经汇编成册,待出版。
3、案例材料之一。(2009年工作坊活动护理学院案例ppt资料)
4、活动照片。
5、发表的相关论文。
(1)李芳等,精心建设学生工作队伍 推进学校德育工作,2009《北京教育》(德育版)第九期;
(2)李连杰等,工作坊在辅导员队伍培训中的应用与思考,2009 《北京教育》(德育版)第10期;
(3)李连杰等,以工作坊形式加强对我校辅导员队伍培训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4)金玲玲等,辅导员年度考核及激励机制建立实践探索 北京教育(德育版)12期;
第二篇:学生个案分析
学生个案分析
李纯忠
一、基本情况:
2010年9月,我担任了四年级的教学任务,有一位学生叫陈子璇,女,11 岁。该生家庭经济较差,父母常年父母离异后父亲又因车祸身亡,平时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不爱和同学交流,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不强,课下说话比较大胆,课堂上却声音较小,思想经常开小差,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对其学习比较关心。
二、存在问题:
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常开小差,比较沉闷,课下作业写的字迹潦草,错误较多,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严重。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表扬鼓励,奏效的持续性短,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在家庭中的依赖心理较重。
三、诊断及措施:
(1)爷爷奶奶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老人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只管孩子生活,不问学习。
(2)长辈对孙子过于偏袒,放纵。
也许,以前他的爷爷奶奶对他照顾过多,纵容过多,总之,孩子在老人的教育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孩子有时比较任性,使父母感到束手无策。
由于长辈对孩子的恣肆放纵太过偏袒,使孩子小时形成依赖、任性的性格,兼顾长辈(双方老人)面子,和教育方法的偏颇,父母对孩子的固执、任性无计可施。
四、采取的措施:
(1)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首先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2)让他担任班级中的小干部(组长),培养他的责任心。
让他担任班级组长,通过收发作业,督促他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关心班集体的责任心。
(3)与她爷爷奶奶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定期与父母联系,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 作。
五、辅导效果:
经过我与陈子璇家长的密切配合及他本人的努力,一个多月来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虽然偶尔还是有时在生活上有依赖性,但我知道他一直都是自己在努力去做。、陈都已清楚地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和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按量完成作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4、能经常看见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跃的身影,听见她开朗的笑声。并且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声音也比较洪亮了。
5、在班级绘画展和朗读比赛中,她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且不管比赛的规模如何,但这都是一次次公平的竞争,参与竞争就已标志着他成功了一半。
六、个人体会:
陈子璇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给孩子自信就是给了孩子成功的钥匙。对于陈都的教育没有结束,还有更多的“问题学生”在等待接受教育。“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守长和社会共同来关注。
2011年1月
第三篇:学生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
研究对象:
刘伟轩同学,男,1998年9月出生,身高1.65左右,初一(1)班学生。家庭情况:
伟轩同学有两兄妹,他是老大,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对他们两人没有说特别偏爱哪一个,都是父母的“掌中宝”。
虽然父母都是经营小本生意,平时都很少在家亲自督促自己的孩子做作业或者其他,但家庭教育良好。兄妹两人的成绩和思想品德都良好,妹妹更是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排班级的第一名。性格分析:
在这实习的一个多月中,我发觉伟轩同学具有两面性的性格。在平时、在同学面前,他总是露出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好像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给人一种颓废的感觉,怎么看也不像是那种积极向上的同学。还记得有一次升旗,他给班主任留堂罚站了,他还是一副嘻嘻哈哈、无所谓的样子。但事后,当我看到他的作文时,我才知道为什么他被班主任罚站了,还是原来的样子。但具体的原因,也表现了他不成熟的一面,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但是,当我深入跟他交谈后,我会发觉他是一个乖巧、乐观、学习认真、有目标、有计划的人。平时,很爱运动,特别是打篮球。总体上,给人一种阳光男孩的感觉。语文学习的水平:
开始注意他,是从他的作文开始的。他的作文写得很特别,一般的初中生是不会这样写作文的。他写的作文特别有文采,而且是运用散文的形式写的,一开始,你还不相信,一个初中生会写出这样的作文来。但是,在后面的周记中,你会发觉他的作文虽然很散文式,但都很写实,都是平常他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事。
有句话好像是“看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就看一下他的写作水平如何”,但我发现这句话并不能应用在他身上。经过第一单元的大测验、平时的小测,我发觉伟轩同学的语文水平只能是排在班里的中等位置。通过改卷,我发觉他在阅读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是基础知识方面就有待改进。但是总体来说,伟轩同学在学习
个案分析
语文方面还是挺有天分的,只要稍加培养,日后应该会在语文这一大模块上有所发展。
对语文学习的态度:
总体来说,伟轩同学对语文学习的态度还不够积极。虽然在语文上很有天分,但是没有特意去培养。平时的语文作业都是把它当成一个任务完成,字体不够端正。
早读和晚修的时候,就经常要老师提醒督促。语文早读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不开口读书,经常要老师过去督促才开口读一读。晚修的时候,很多时候做完作业就坐在那里,书也不看。语文课的学习情况:
由于我们学校提倡的是“高效课堂”,所以就提倡我们在课堂上要以学生的回答、讲授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在这么多次上课中,我发觉伟轩同学上课还是比较认真的,老师讲的重点基本上都会做好笔记,但有时也会分散注意力。在回答问题方面,也比较积极。但有时分神的时候,会连老师问什么问题都回答不出来。课外学习的情况:
经过交流,发现伟轩同学作文写得好,是因为他经常都会看一些散文式的小说,还有就是经常听歌,记起那些写得好的歌词,然后应用在写作文上。
但是,伟轩同学的英语成绩比较差,这是从小学就是这样的。而他自己也没有说因为英语很差,就特别在英语这一科努力。他抱着的是一种差就任由它差的态度,遇到不会的就不做了,也没有说问问其他同学。只是单纯的认为自己英语差,已经没有补救的办法。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要从根本上改正他的学习态度,这叫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在学校,要以老师的教育为主,与他进行面谈:让他正视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成绩也会跟着进步。
其次,家庭方面,除了给他一定的自由外,应该还要以督促为主。因为他刚升上初一,思想还不成熟,正是思想形成期。这个时候,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时刻教育他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品德方面改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个案分析
再次,要培养他在语文和写作这方面的特长。作为老师,要注重培养写作特长的学生,平时,可以找他聊聊天,给他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信息和一些值得看的书籍,在写作上逐渐给予指导,让他在写作方面一步步成长。
最后,在他的薄弱科方面,要给予鼓励,让他对待自己的薄弱科的时候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帮他请一个补习老师,以便把落下的英语知识及时补上。结语:
最后,我希望这个学生在教育方法的辅导下,会逐渐得到改变,各科的成绩都得到平衡,写作特长会得到逐渐的发挥;而在思想品德上,会逐渐变成熟,考虑事情会更加全面。
第四篇:学生个案分析
德育贵在坚持,真情感动你我
—学生案例分析 会宫中学
王叙宝
一.基本情况:
汪某是我班上一名男生。初次对他有印象是开学初不久。我们班许多老师向我反映他上课无精打采的,甚至打瞌睡,课时作业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随即找他聊天,希望他能够改掉这些缺点。但几次聊天谈心都收效甚微。另外,我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他喜欢和别的班一些调皮的学生在一起。和家长电话聊天后,我得知他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晚上睡不着,白天打瞌睡,去很多医院查过,都说不是身体问题。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汪某个性外向,好面子,从小学习习惯就不好,学习自觉性差,需要别人督促他学习。此外他的生活习惯也不是很好,他睡觉前每天晚上必须吃东西,这也可能导致他晚上睡不着白天打瞌睡。2.家庭因素
汪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汪某便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2位老人对他很溺爱,他要什么便给什么。父母也觉得常年不在家对孩子有亏欠,想每个月就多给点钱来弥补(每个月生活费高达千元以上)。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老师对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动辄打骂,长期以来这些学生便会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感觉自己受不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重视与尊重,便会在班上做一些哗众取宠的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势必会造成老师和其他同学对他更为反感,从而使得他们与老师同学家长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三.辅导策略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我意识到像汪某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可能通过几次谈心就可以改变的。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挽救他呢? 1.激励教育,寻找闪光点。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认可。我发现汪某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但是他的接受能力很强,就经常鼓励他。另外,他擅长绘画,就让他帮忙出黑板报。这样一来,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各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
2.耐心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有了一点成效后,我的信心更足了。我开始指导他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例如,我让他睡觉前不要再吃方便面等食品,如果肚子饿可以少量的吃些饼干。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因为晚上吃得太饱睡不着。在学习上,我让他每天做好预习和复习,多做习题,不懂的多问老师和同学们。慢慢地他的成绩有了起色。渐渐地他对学习上越来越感兴趣,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再也没时间和别的班调皮生在一起了。3.家校沟通,促进成果。
汪某的许多行为习惯和家庭因素密不可分。因此我多次与家长联系告诉他们要改变爱孩子的方式。我让他们每个月可以少给点钱给孩子,多打电话,与孩子多沟通,还可以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四.辅导效果。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汪某现在有了明显的变化。他能按时的完成各科作业,和其他班的调皮生基本上不再往来,上课能注意听讲,打瞌睡的次数明显少多了。此外,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有时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五.反思。
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许多刚刚开始脱离家长,开始集体生活。那些学习生活习惯较好的学生会较快地适应高中生活。但每个班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汪某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赞美和关注。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老师不能靠简单的打骂来改变他们,更不闻不问。我们应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变他们。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可能反复的,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染他们,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改变他们。
第五篇:学生个案分析
学生个案分析
一、基本情况:
王彤是一位我们班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她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上课还时常摆弄东西,注意力不集中,面对比她强的同学,她总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王思彤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内向学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消除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王思彤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王思彤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王思彤同学„„”渐渐的,王思彤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王思彤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王思彤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鲁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王思彤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面对王思彤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王思彤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