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方案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这个群体的逐步壮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健康成长,促进我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现就切实做好我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领导机构
为切实做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使我校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特成立湖山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领导机构:
组
长:杨召冰 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安排、布置以及留守儿童相关的扶贫助学。
副组长:刘 波 王庆伟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各项措施的拟定。
成 员:王召娟(少先队辅导员)负责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落实。各班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在各班的具体执行。
领导机构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推动各相关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工作目标
1.通过调查摸底,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及在各村民的分布。
2.学校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校能接受优质的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
3.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教育保护的网络,为留守儿童创设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4.通过与家长联系,家校协同教育保护留守儿童。
三、工作措施
1.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扶贫助学档案。
学校将对160名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住址、家庭电话、是单亲外出还是双亲外出,并记录外出家长的联系方式等,建立我校留守儿童档案,并根据调查了解的留守儿童家庭的具体情况,落实扶贫助学。
同时,学校将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册,客观、公正地记录留
守儿童的各项成长情况,做好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档案。2.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
建立的五条网络通过校讯通平台、书信、电话、网络、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相对应的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遇到重要问题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在春节、农忙时,组织召开返乡劳务输出人员子女情况通报会、工作座谈会,交流、研究共同教育孩子的计划。
3.协同相关部门整治“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
我校将积极与村治安室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呼吁全社会都加入到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中来,铲除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毒瘤,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成长环境。4.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关护系列活动。
学校将发动全校教职工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鼓励各教师争当留守儿童特别是问题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各“代理家长”重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条件允许的也可以从经济上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5.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易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我校将集中组织开展了“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主题教育,引导留守儿童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和克服身上容易出现的不良嗜好。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学守则,争做优秀小公民”活动。6.创设活动条件,丰富课外生活。
我校在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时,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专门设立有关节目或项目让其主动积极地参与,也可以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开展一些少年宫活动,使他们能自然融入集体生活,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消除自卑感和孤独感。创造条件为“留守儿童”开辟图书阅览、体育锻炼、上网阅读、绘画书法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
7.依托课程改革,培养学习兴趣。我校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避免“留守儿童”因厌学而流失。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鼓励教师主动无偿地为“留守儿童”的学科知识进行课外辅导,弥补缺漏。
湖山小学 2012
第二篇: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方案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这个群体的逐步壮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健康成长,促进我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现就切实做好我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领导机构
为切实做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使我校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特成立三畈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领导机构:
组长:左昭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安排、布置以及留守儿童相关的扶贫助学。
副组长:王方根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各项措施的拟定。
成员:严玉芝(少先队辅导员)负责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落实。
各班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在各班的具体执行。领导机构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推动各相关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工作目标
1.通过调查摸底,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及在各村民组的分布。
2.学校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校能接受优质的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
3.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教育保护的网络,为留守儿童创设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4.通过与家长联系,家校协同教育保护留守儿童。
5.为问题留守儿童找“家长”,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工作措施
1.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扶贫助学档案、成长记录档案。
学校将对114名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住址、家庭电话、是单亲外出还是双亲外出,并记录外出家长的联系方式等,建立我校留守儿童档案,并根据调查了解的留守儿童家庭的具体情况,落实扶贫助学。
同时,学校将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册,客观、公正地记录留守儿童的各项成长情况,做好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档案。
2.构建“留守儿童”关护网络。
学校将积极动员,发挥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村管护网络,把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关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职责;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着重对有问题苗头的留守儿童进行对口帮助;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予以亲人般的关怀;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侵害留守儿童利益的犯罪行为。五条关护网络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尽心尽责,营造良好环境。
4.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
建立的五条网络通过校讯通平台、书信、电话、网络、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相对应的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遇到重要问题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在春节、农忙时,组织召开返乡劳务输出人员子女情况通报会、工作座谈会,交流、研究共同教育孩子的计划。
5.协同相关部门整治“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
我校将积极与村治安室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呼吁全社会都加入到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中来,铲除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毒瘤,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成长环境。
6.培训“留守儿童”第二家长监护队伍。
学校将依托家长学校,开设爷爷奶奶家教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让“第二家长”懂得照顾孩子的知识,学好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培养孩子的本领。学校将有针对性地挑选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的老师担任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并保证他们有条件代管,有精力工作,有机会培训。
7.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关护系列活动。
学校将发动全校教职工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鼓励各教师争当留守儿童特别是问题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各“代理家长”重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条件允许的也可以从经济上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
8.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易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我校将集中组织开展了“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主题教育,引导留守儿童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和克服身上容易出现的不良嗜好。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学守则,争做优秀小公民”活动。
9.家校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学校将积极与各留守儿童在外务工的家长联系,向家长介绍了我校“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以及目前所做的一些工作;向家长讲述了家庭、社会、学校,特别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劝告家长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与孩子建立稳定的通讯联系,了解、关心孩子的成长等,并号召各“留守儿童”每月给其父母写一封信或通一次电话,向父母汇报一月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
10.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系统。
学校将组织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且业绩好的教师(钟德根、刘其林、张官明、赵期年)组建心理咨询室,并着手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咨询。在班队课中开设心理、生理知识教育课程的情况和效果进行跟踪研究,本着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对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要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同时,学校将开设校长信息平台,班主任信息平台,以随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畈小学
2011.9.5
第三篇: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方案及措施策略
渠县蔡和乡中心学校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案及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夫妻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随着这个群体的逐步壮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关注。根据我校实际,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工作方案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保证“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在学习上营造良好氛围,在生活上尽力排忧解难,在心理上积极正确指导,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适宜的成长环境,促使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1、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此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和心理等状况,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制度和措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监护网络,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保证我校“留守儿童”中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达到和控制在省定标准范围内。
2、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重视“留守儿童”思想道
四、保障措施
1、蔡和乡中心学校成立“蔡和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施全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2、我校要根据当地“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力求“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趋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3、我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市团委、关工委、妇联等部门的支持,共同配合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蔡和乡中心学校
2015.9
第四篇: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化进程迅猛,由于城市空间拓展,人口和出行增加这就为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实现他们的“淘金梦”。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的14岁以下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为:
一、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我在平时测试中作了统计发现,“留守儿童”的平均成绩要比班上其他学生的平均分低4-6分。
二、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三、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对社会尤其是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但是作为教师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本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从心理着手,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
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2、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4、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此外,教师还要多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在思想上去掉他们那种“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不正确的思想,重视子女的教育,平时要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我相信有了父母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约束,有了学校的温暖关怀和帮助,孩子一定会对学习和生活树起信心。
二、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和他们交流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事实上,有些孩子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甚至老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意志变得坚强起来,思想变得成熟起来,学习也很用功。而这些品质是其他孩子所没有具备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善于发掘留守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将这些生活事例以作文或者主题班会的形式把自己的心里话倾诉出来,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这些学生当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后就会增强对学习的信心,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就能极大地促进学习。
三、政府部门要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不断加大农村小学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建立寄宿制学校,吸收“留守儿童”住校。乡镇政府要发挥“爱心超市”作用,把“留守儿童”列入帮扶对象,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努力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第五篇: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计划
留守儿童教学管理
工作计划
固镇县顾庄学
2012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计划近年来,我校各个班级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的探索实践。为更好地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保证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结合我校实际学习石湖小学的经验,创造性地做好“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现将本期工作计划拟定如下: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全校共有6个教学班,学生共198人,其中“留守儿童”32人。从自律和自理情况看:好的为17名,中的为10名,差的为5名;从思想道德品质情况看:好的为22名,中的为8名,差的为2名;从学习情况看:好的为18名,中的为11名,差的为3名。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长进
副组长:朱翠宇
成 员: 刘爱萍 凌慧芹 石焕飞 张卉 张莉
三、主要工作内容
1、“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2、“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研究。
3、“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研究。
4、“留守儿童”学习研究。
5、“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6、“留守儿童”身体健康教育研究。
7、“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比教育研究。
研究措施
1、成立高效的课题研究小组和高规格的指导、顾问小组。
2、建立一套完善、封闭、高效的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和相关的学习、交流、研讨、培训制度,使研究更趋规范、更具科学性,让参研教师在研究中使其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建立科学、合理的调查、检测机制。通过竞赛、问卷、抽样调查等检测手段,以保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矫治的有效性。
4、全面启动“四个‘五’工程”。
(1)是对学生的“五自”教育。即注意启发、培养学生自觉、自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让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不良言行得到矫治。
(2)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五心”。课题组要求教师们要用真挚的爱对待留守儿童,必须以“关爱尊重、科学”为前提,工作中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
(3)是学生和教师的“五个一”活动。对学生而言,要求每期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做一个合格中学生,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对教师而言,要求教师每期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开展一次调研,召开一次研讨会,上一堂优质课,从各个方面提升素质,使学生和教师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共同成长。
(4)是要求外出打工经商家长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父母与子女能及时沟通,家长与学校能及时沟通,从而相对全面地了解子女在家和学校的情况,并对他们施以更有效的教育。
5、成立家长学校。每期至少对学生家长进行一次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培训,提高家长教子育子的能力。每期于寒假期间召开一次留守学生家长会,对这部分学生家长进行特殊培训。
6、健全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学校定期开展“集中家访”、“家长开放日”活动;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保证留守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研究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留守学生各方面发展与进步情况。
7、建立学校--社会联动制度。聘请县、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群众团体的人员为学校校外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来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辅导。
8、建立健全缺乏有效家庭监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咨询体系,提高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对心理教育、咨询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的水平和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9、以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让留守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得到发展。
10、以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得到
锻炼,受到教育,得到发展。如每期一次的全校性运动会、一次单项体育比赛、逢节必有文艺演出活动、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等等。
成果推广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2、分级管理;
3、用爱心抚慰创伤;
4、用友情弥补亲情;
5、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
6、创设活动环境,发挥集体的力量;
7、注重自我教育,增强留守儿童“五自”能力;
8、培养儿童的移情和抗诱惑能力;
9、坚持正面引导,耐心说服;
10、落实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
四、可望得到的预期效果
1、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2、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3、促进学校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
4、争取得到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