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蕾计划-关爱留守流动女童健康成长”汇报材料
“春蕾计划-关爱留守流动女童健康成长”汇报材料
2015年,由中国少年基金会倡导、强生公司赞助、京山县妇联负责实施的春蕾计划——关爱留守流动女童健康成长社会公益项目,在我校试点实施,我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致力建立对留守流动儿童特别是女童强化女孩赋权意识和社会对留守流动女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的长效机制,现就我校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校目前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有学生1117名,通过开学各班对留守儿童的摸底,有116名“留守儿童”享受不到父母的呵护,其中留守流动女童63名,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2014年12月,我校桂婷、李慧玲老师到宜昌参加湖北省妇联儿童部主办的“关爱留守流动女童健康成长”项目培训回来后,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安排桂婷老师就培训相关内容,对全校老师做了培训,之后我校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关爱留守流动女童健康成长”工作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流动女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为她们营造一种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她们快乐地健康成长。
关爱留守流动女童健康成长专班小组
组 长:胡继平
副组长:桂永祥 伍琼义 曾令斌 安品宏
成 员:吕世雄 李大勇 廖国荣 沈方婧
各班班主任
二、组织实施,强化落实。
1、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流动女童档案。
我校现有学生1117名。其中留守流动女童63名,为了全面了解每一个留守流动女童的生活现状和成长需求,我们分班进行细致地调查,详细记录每个儿童的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其父母的姓名、电话及打工地址、其监护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建立留守流动女童个人信息卡,并汇编入册,存入档案。
2、关注留守流动女童健康心理。
学校结合本地方特色和学生认知水平,对儿童进行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给老师同学写“悄悄话”纸条,为师生搭建起彼此了解、互相沟通 的有效平台,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给予它们精神上的动力,培养他们拥有健康、阳光、自信的性格。
3、组织师生结对互助帮扶活动。
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为帮扶儿童补习没有掌握的学习内容;学习之余,和帮扶儿童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教育他们怎样克服困难,学会自理;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关爱。
4、学校每学期开课之前,对全校担任心理健康课的老师们进行全面集中培训,让老师们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所有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卫生,身心、生殖健康,生活技能以及预防性侵等知识技能的培训,要求老师们高度重视,认真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5、丰富课余生活,定期开展活动。
为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半个小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光。学校以少年宫为依托,根据每个留守儿童不同的兴趣爱好,特别成立了绘画、篮球、合唱、呼啦圈、书法、象棋、跳绳、抖空竹、葫芦丝、口琴、舞蹈等兴趣小组,另外利用周六上午半天时间组织留守儿童中对足球和网球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训练,由体育教师进行义务辅导。
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每周三下午为开放时间,心理老师接受以流动女童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有些女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老师进行沟通,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问题由心理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每年的3月8日,邀请心理老师对全校十岁以上的女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小学四、五、六年级女生正处于“性觉醒”阶段,与以前相比,感到自己“长大”了,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有时还会有莫名的烦恼。老师用亲和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引用大量活生生的实例,告诉女生们如何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学校邀请学校法制安全校长,镇派出所民警为我校留守儿童进行法制安全知识讲座,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儿童就学生就餐注意事项、学生就寝纪律、个人卫生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具体的指导。放学后,由
生活管理老师带着住校的留守儿童或与父母电话聊天,或看网络电影,听音乐,看书等。
生活管理老师指导留守儿童叠被子、洗衣服、做卫生等,提高他们的个人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邀请县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留守流动女童进行免费体检,关爱女孩健康成长,在为孩子们体检时,宣讲普及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女童的健康意识和科学保健能力。
6月2日,我校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共同欢庆六一儿童节。学校按年级分成活动小组,低年级的活动有:字母数字大变形、写字大王、吹气球等,高年级的活动有:鸟的乐园、弹珠夹夹乐、舞林奇迹、植物大战僵尸等,全校一共25个活动组,学生们手拿活动券参加活动,优秀的同学可以得到一枚印章,让每个孩子充分展示了个性与特长。孩子们、老师们共同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三、家校社三者联合,呵护成长。
关爱留守流动女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发动家长们以及社会力量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
1、家校联系,关爱留守流动女童。
做好家校联系工作是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保证,我校每学期都召开学生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老师们与家长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让家长了解现在学校的工作思路及方向,特别是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工作,让家长们了解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
4月27日上午8点半,“情满校园”公益演讲活动在钱场镇小学举行,学校全体师生及754名家长参加了活动。本次演讲活动,由中国素质教育专家朱恒剑老师主讲,朱老师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引导留守儿童们常怀感恩之心,牢记父母养育儿女付出的艰辛汗水,理解父母为了他们的为他们的成才必须外出务工付出的辛勤劳动,经常反思自己在父母面前的言行举止。朱老师激情的讲演与现场互动,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同学们发自肺腑的一声声“爸爸妈妈辛苦了!”、“爸爸妈妈我爱你!”呼喊长久不息,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此次活动搭建了一个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家长、老师们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得到了广大家长、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2、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呵护留守儿童。
市妇联通过对我校进行多方面考察,决定在我校建立留守儿童服务站,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北京长林公益基金会为我校送来了5000册图书,总价值11万余元,并在我校建立了“长林图书角”。图书非常受到学生的欢迎,图书室里经常坐满了学生,学校正尝试让学生自主管理图书室。
武汉晚报“扶助行动”微公益平台开通,联合武汉爱心天使社会服务中心等,推出“关爱留守儿童”助学行动,首场组织42台爱心车、130名爱心志愿者走进京山县钱场镇小学,全部实行一对一现场资助,35名贫困生获赠生活费,222名学生圆梦,累计捐赠款物13万元。
2015年元旦前夕,县邮局和学校联合举办了“我为爸妈寄贺卡,感恩父母心”活动,指导孩子们书写贺卡,为在外地打工不能回家过年的父母寄上一份贺卡,寄去孩子们对父母浓浓的思念。
湖北省妇联领导亲切慰问了我校留守流动女童,并赠予我校旗帜,随行的武汉体院教授,给学校四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从留守流动女童的生理心理健康、自身安全防范等方面提供了教育和援助。
6月2日,钱场镇县级人大代表和爱心企业家们给留守孩子们带来了儿童节礼物—衣服和学习用品。镇人大代表们和爱心企业家们到校看望留守儿童,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捐款,并约定以后每年每人拿出500-3000元成立“爱心育才”基金支持学校教育。
四、存在问题
关于留守流动女童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流动女童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各位教育同仁商讨:
1、由于留守流动女童人数越来越多,平时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短,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素质亟待提高,有 的家长对子女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单粗暴,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个别留守流动女童学习困难,性格孤僻,需要进行辅导。
4、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所需要的开支,因学校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留守流动女童健康成长”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二是缺乏专业心理教育的老师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
留守流动女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来关爱她们,学校就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真心实意地关注留守流动女童,对她们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每个留守流动女童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第二篇:关于留守儿童、春蕾女童帮扶工作的汇报材料
关于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帮教工作的汇报材料——XX县妇联
XX县妇联为抓好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帮教工作,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结合我单位实际及工作特点,把此项工作的重点放在对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帮教上,针对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和监护不力产生的各种问题,重点对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春蕾女童进行帮扶。主要通过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创办教育基地、成立“春蕾爱心协会”,巧搭平台,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一、留守儿童及春蕾女童现状
XX县现有人口32.5万,其中0-17岁儿童8.43万,春蕾女童3.88万人,占儿童总数的46%,留守儿童11187人,占儿童总数的13.27%。其中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606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4.2%,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3543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1.7%。
二、主要做法
1、发挥远程教育和妇女之家的功能,合力筑起关爱留守儿童、春蕾女童的港湾。
我县妇联充分利用远教站点和妇女之家,积极拓展远程教育和妇女之家服务功能,强化对留守儿童、春蕾女童的教育管理,促进了留守儿童、春蕾女童的健康成长。XX镇水北村站点管理员、妇女之家主任孔二梅鉴于该村留守儿童较 1
多,常常分散玩耍,家长为了生计而外出打工,疏于对他们的照顾,义务承担起“辅导员”的工作,在寒暑假期间和平时双休日负责下载和整理教学资源,让留守儿童、春蕾女童观看兴趣教学、科普知识、爱国教育及动画片等节目,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同时定期组织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等监护人收看家庭教育题材的讲座,弥补他们在进行儿童素质教育方面知识的不足。我县钤山镇妇联充分利用该乡远程教育站点的设施添置了摄像头由站点管理员通过专用QQ账号,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通话,为他们开通了快捷的“亲情热线”,消除了留守儿童的孤僻心理,让父母安心在外务工。
2、创办“留守儿童教育基地”,开办“爷爷奶奶家长学校”。
XX县一小是全省远程教育教学示范学校,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学校于2008年,由县政府筹出部分资金,再通过各方力量筹集,利用原“江西锻压厂子弟学校” 旧址,创办了一个全省示范性的“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基地”——德仁苑,集中了全县农村86名孤儿,专门聘请了四位生活老师,关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并对他们的学习等进行必要的辅导。2012年8月,德仁苑里的谢梦蝶同学荣获了中国儿童少年文化艺术基金会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评选的“百名自立优秀农村留守儿童”称号。“基地”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开设了“亲情电话”,建立了“智力开发馆”、“道德楷模馆”、等12个馆室,供孩子们学习、娱乐、休闲,还添置了行军床,供孩子们休息。通过4年多的实践,孩子们生活得十分快乐,基地成了孩子们温馨的“家”。XX一小还根据“留守儿童”的现状,创造性地开办了“爷爷奶奶家长学校”。校长黄梅生是江西省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成员,他经常担任主讲。并定期组织爷爷奶奶们收看远教播放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学校每学期培训8批次爷爷奶奶讲座班,近千余人,提高了爷爷奶奶们的管教素质。
3、成立“春蕾爱心协会”,开展结对帮扶。
县妇联组织全县女企业家、副科级以上女领导干部、各级妇联干部成立了旨在帮扶贫困春蕾女童和留守儿童的“春蕾爱心协会”。先后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等活动,动员爱心人士、巾帼志愿者争当“爱心妈妈”和“知心哥哥姐姐”,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春蕾女童进行“一对一”、“多对一”定点帮扶活动。全县共资助2500余贫困女童,资助金额达30余万元;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对子1350对,为1000多名儿童找到了代理妈妈和知心哥哥、姐姐。如:高岚乡盆溪村的黄丽是高岚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时由爷爷奶奶抚养。这个学期,老师反映小黄丽的学习状态一直不佳,越来越不爱说话,成绩也直线下降,仔细追问,才知道原来今年小黄丽的父母没有回家过年,小黄丽已经两年没有见到父母了,非常想念他们,不仅平时上课精力难以集中,连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知心姐姐”乡妇联干部李爱群知道后,利用下课的时间,每天
把小黄丽带到乡里的文化中心活动室,通过网络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视频聊天。经过多次交流,小黄丽不仅恢复了活泼开朗的性格,学习成绩也显著提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习惯普遍较差,亲子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心理问题突出,思想道德滑坡,安全存在隐患,威胁自身成长
2、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传统习俗的原因,春蕾女童常被家长忽视,在成长中缺失关爱。
四、对策和建议
1、建立保障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女童的成长提供政策、资金和法律保障。
建议成立以县委、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为组长,由县教文体局、县妇联的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关爱教育留守儿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文体局,由办公室负责协调全县关爱教育留守儿童工作。建议将留守儿童、春蕾女童工作纳入乡镇教育工作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加留守儿童专项支助资金,切实帮助改善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条件。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宣传,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2、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管理教育留守儿童的主阵地作用。
建立留守儿童全面档案,班主任和教师要掌握留守儿
童的基本情况,并仔细了解留守儿童的特殊需要,做好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教育管理。并培养留守儿童的独立生活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安全常识,生理卫生知识。为了排解留守儿童的孤独、寂寞和思亲之念。
实现留守儿童、监护人及教师的三方互动。通过指导培训,帮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转变重学习好坏轻思想教育、重考试分数轻应用能力、重体格健壮轻心理健全的错误认识,同时与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实现三方信息互动,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4、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实现援助方式的全面发展
建议关工委、教文体局、妇联、共青团、公安局牵头,农村学校联合村委会和派出所,共同构建留守儿童、春蕾女童的教育和保护体系,参与的人员由临时监护人扩大到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大学生志愿者及社会上其他有责任感、有爱心、有亲和力的“五老”。整合社会资源,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爱他们。
5、定期召开关爱留守儿童、春蕾女童研讨会,总结经验,探索教育管理的新情况、新方法、新路子。
2012年9月4日
第三篇:关爱女童教育 共绘春蕾蓝图
关爱女童教育 共绘春蕾蓝图
蔡都三小加强女童教育的几点做法
今天的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影响未来全民族的素质。要提高妇女素质,必须从女童教育抓起,因此关注女童教育,提高女童的入学率,是当今学校工作又一着力点,为此,我校采取下列措施,来保证女童教育的健康开展。
1、以成才教育,营造女童群体发展氛围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唤醒女童独立意识。通过开展《三理教育》对女童进行青春期指导,倡导女童珍爱生命,争做“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好女孩。同时,邀请社会杰出女性作“非常青春我做主”系列励志报告,邀请事业有成的女家长做国旗下演讲,通过杰出女性与成功女性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故事,树立女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坚定信念,激励女生用崇高的理想鞭策自己,用美好的情操陶冶自己,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勤奋学习,不畏艰辛,敢于竞争,追求上进。进一步激励女童求真、向善、内美。
2、以家校活动,拓展女童成长发展空间
一是采取学校家庭社区立体组合模式,将学生社团活动融合于家庭、社区、社会资源,指导女生参与社区爱心活动、交流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特别重视家访活动,按照要求把人最基本的情感、最基本的关爱,投向了我们的女童,尤其是有困难、有问题的女童。同时呼唤家长,引起共鸣,齐心协力,让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女童在更需要大人们呵护的时候得到应有的关心,开展“同一蓝天下,爱心手拉手”
活动,使困难女童、问题女童在生活上,心灵上,精神上得到慰藉,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
3、以课程建设,推动女童教育纵深发展
为了促进女童健康成长。我校征订了《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地方教材,内容包括青春期教育、形体礼仪、人际交往、自防自护等,每周开设一节课,指派专职教师上课,指导女童认识女性之美,追求女性之美,做到美丽保健,纠正心理偏差。
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女生健康人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专设女生心理辅导中心、增设“心理咨询室”、开展“美丽女生”征文活动,激发女童的自我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4、以教法改革,促进女生全面发展
纠正“女孩不如男孩”的性别偏见,改革教法学法,实施因性施教,增强女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增添女生探究的勇气,提高女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智能和品行。比如:数学科组的老师根据女孩语言优势,从训练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入手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改变女生死记硬背数学定理的陋习。注意培养女生的质疑能力,养成探究习惯。
补充教材内容,提高女生“四自”(自强、自护、自理、自律)意识。学校以科组为单位,结合学科特点,把卓越女性的优秀事迹补充进教材,让女性教育女生。比如:思想品德科组向学生介绍活跃在当今世界舞台的女性精英,语文科组组织发掘语文教材女性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这些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女性也是民族脊梁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振兴的生力军,从而帮助女童克服自卑依赖心理,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正视男女之间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坚信,求真务实,就一定能够创新思路,深化女童教育的内涵,拓宽女它教育的途径,提高女童教育的水平,开创女童教育的新局面。
蔡都三小
2013.10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天空那头是孩子,地上这头是爹娘。如今爹娘是风筝漂泊在那头,孩子是线轮守望在这头,小小的手里握着细细的线。十月国庆来了!你愿意把一些时间交给这些留守儿童吗?给远离父母的他们带去快乐,用知识引导,用爱心温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留守儿童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活动内容:
1、献出一份爱,伸出援助手,给留守儿童带上一份小小的节日礼物(闲置的衣物、学习用品、书籍等)
2、家庭拜访: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点滴,分享他们与家庭的生活故事。
3、趣味游戏:和留守儿童一起互动、竞争,让他们感受到沟通和合作的人文关怀,增强信任和集体荣誉感,敞开心扉迎接快乐。活动意义:
通过活动,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让更多的同学可以做小小的活雷锋,让更多的人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活动中来。
纳雍乡中心学校
2011年9月20日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健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健康成长
南昌市西湖区桃花一村小学方平里随作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离家乡,都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为了操持家庭,培养孩子,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或是与他们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或是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而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独处时的孤单,课余时间的无聊等等.如果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心理障碍。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关爱这些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因此笔者就学校如何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谈几点看法与大家探讨:
一、成立机构完善制度
学校要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我校成立了以方平里校长担任组长,大队辅导员李平、团支书胡佳音为副组长(具体抓,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订各种具体计划措施,如《桃花一村小学领导负责制度》、《桃花一村小学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制度》、《桃花一村小学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桃花一村小学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桃花一村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应急机制》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
二、开展普查完善档案
我校要求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所有学生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班上留守儿童的人数,对班上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
况和成长需求,建立每个留守儿童专门的成长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只有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才能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师生接对共同成长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经常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校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建立教师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活动。教师可以能通过电话、家访、谈心、共度周末或节假日等形式从思想上、情感、物质上给予帮助、关心,以便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不同情况,对留守学生进行不定期的家访,与他们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与留守儿童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期电话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如我校一位学生父母长期在浙江打工,每年春节才回来一次,跟着70多岁的爷爷过。爷爷除了给他吃、穿外,对他学习一无所知,只要他要钱就给他。因此造成他要钱越来越多,每天拿钱上网吧,交朋友,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胡老师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后,把他列为留守学生重点监控对象,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多次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利用双休日带他上公园,根据他爱好画画的优点鼓励他学好画画,将画好的画寄给爸爸、妈妈看。并借机教育他不乱花钱,把钱节省下来卖画笔、原料和邮票。他一有点成绩就在全班表扬,并多次通过长途电话与家长沟通,当小孩面向家长汇报他在学校的好表现。听到老师在给爸爸妈妈的电话里表扬自己,他的脸上充满了喜悦。通过一段时间,他的一些不好的行为该掉了。成绩也好起来,并当上了班上学习委员,成为学校“三好学生”。
另外我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手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邀请留守儿童一起到家里共度周末,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我校已有50多人次的留守学生
到同班的家里共度周末。学校每个季度为本季度过生日的留守学生一起过生日,每到端午节学校都会把他们组织起来包粽子,中秋节给他们发月饼,在一起吃团圆饭,让他们体会在家的温暖。
四、实施减免大力帮扶
许多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守在家里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流动性比较大,有的农民工今天在这里打工,说不定明天就到别的地方去,无法将小孩带在身边,我校就有学生2年读了4个学校的。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经济收人不高,农民工打工的收入主要消费在吃、住方面,特别是现在城市的租房价格升高,使得他们的收入降低,如果再加上小孩读书,特别是每年几百甚至几千元的借读费,使得一些农民工根本不敢把孩子带到城市来读书,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到城市读书会受到城里孩子的欺负,因此让他们留守在家里读书。
因此我们学校要加大对农民工子女读书费用的减免力度,大力帮扶这群特殊群体,对经济较困难的家庭除了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外,跟他们免除借读费,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学校要发放特困生补助,发放一些学习用品,对品学兼优的特困学生可以发放奖学金给以奖励。我校每年为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减免杂费、课本费、借读费等费用2万多元,确保他们能在校安心读书。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爱。而作为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认真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同龄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特殊资源,教育他们学会自理、自强、自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坚韧、独立的个性,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