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魏家峁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
一、评价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1、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学业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评价,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了解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评价内容:
(一)品德方面
做好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继续使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表》。思想品德是学生个体道德表现、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的总称。小学生正处在思想品德的形成期和完善期,思想品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我校始终把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除常规教育外,我们设继续使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从 “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意志坚强勤奋学习”、“热爱科学活动积极”、“勤俭节约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知法守法”、“文明礼貌谦虚向上”、“讲究卫生锻炼身体”、“热爱劳动会管自己”、“事实求是说到做到”、“助人为乐诚实勇敢”十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育水平,我们分低、中、高段对1—6年级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二)学业方面
学业方面是由实践检测(平时课堂表现、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1.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不同有所区别,讲究操作的实效性。
语文:学生朗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作业。数学:计算,动手操作,设计制作、作业。
英语:英语对话,歌曲及诗歌展示,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求异性和灵活性。认真落实有关期末考试的指示精神,检测继续实行闭卷考试及等级制评定的方式。
(三)结果呈现
1、学业成绩的评定: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测试,作业情况进行有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学生平时表现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9为宜。最后的综合评价以A、B、C、D的等级呈现。
2、综合评价:
(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2)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由自评和互评两部分组成。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这样,互评就不仅仅是检查一个人学习情况的活动,而且是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
(3)家长评价:家长评价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
四、评价工作领导机构:
组 长:安占怀
副组长:罗峰 刘爱珍
组 员:庞耀华 武娟 王在义
第二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而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综合素质评价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改变了单一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法,从能力和素质上促进学生发展。
2、通过综合素质的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促进学生、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
3、建立学生、家长、教师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4、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积极探索运用学生成长记录袋以及各种活动记录资料,关注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和发展。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2.激励性原则。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之强化,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注意激励学生。
3.差异性原则。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间差异和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
4.科学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
5.参与性原则。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评价活动变成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评价的对象: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1.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关于“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确定我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和个性特长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2.综合素质评价要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表现详实纪录是指能够表明小学生在学校期间多方面素质及个性发展状况的关键性材料。综合表现详实记录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身体素质状况。(2)心理素质评价。(3)学科课程学习状况。(4)品德与生活评价。(5)学习品质评价。(6)能力发展。
五、评价方法:
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其中自评占10%,互评占20%,师评占70%。
六、评价结果的呈现
1、每项评价均以A、B、C、D四个等级形式呈现,依次对应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
2、每一评价维度的等级以得分占该项总分的比例来确定,得分比例90%及以上为A类,得分比例75%-89%之间为B类,得分比例在60%-74%之间为C类,得分比例在60%以下为D类。
3、六项总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总评等级为A;总得分在75-89之间的,总评等第为B;总得分在60-74之间的,总评等第为C;总得分在60分以下的,总评等第为D。
4、原则上综合素质总评定为A类的学生不超过班级总人数的70%。
5、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对学生给予一个综合性的评语。综合性语言应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应采取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对低年级学生的评价应浅显、生动。
6、评价结束,班主任应对本班的评价结果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以书面形式进行总结。学校要利用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将评价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七、评价实施工作步骤
1.宣传培训。学校应就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程序、方法、过程、制度等内容,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学习并进行培训,做好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
2.组织自评。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确定六个维度的自评等级。所搜集整理的有关材料要求提供完整的原始记录,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参与评价活动的重要主体,所提交关键性材料和自我鉴定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3、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审核学生的个人评价材料。
4.组织班级学生互评。各班分几个小组开展互评。先由学生自我介绍自评意见,出示相关表现材料,然后同学集体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六个评价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分别根据各要素的权重打出得分,得出互评等级建议。A等达6 0%以上的记为A等,A+B达6 O%以上的记为B等,A+B+c达60%以上的记为c等,否则记为D等,对每个学生的互评情况应单独形成评议记录材料,供班级评价小组参考。
5.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学生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撰写描述性评语,并以等级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6.班级评价小组评审。根据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意见,以及各项客观佐证材料,班级评价小组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后,初步确定学生的各项评价等级,并将评价结果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审议后,对被评定为A等的学生名单应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7.收集反馈意见,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复评。再次公布复评结果。对有重大分歧的评议意见,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集体审议裁定。
8.撰写综合性评语,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整理相关材料归档,待学生毕业时,一并归入档案。
9.总结上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每学期将评价情况写出书面总结上交学校存档。
八、评价实施要求
1.评定主体要多元化。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学生自评、互评意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建立诚信协议书制度,教师和学生应签定诚信协议,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2.确定等级应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实际水平,并与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实际分布状况基本相符。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注意以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内容为抓手,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及时将相关数据和评语做好记录,同时应充分参考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关键表现记录和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状况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把握所评价的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自评、互评意见,参考自评、互评所提供的信息,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等级评定,撰写综合性评语并逐一签名。如果出现经过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出结论;如有重大的原则性分歧,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裁定,并逐一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上签名。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讲诚信的教师和学生,实行责任追究。
5.评价结果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应进行核实与裁定。公示制度要得到保障,对评价的结果,被评定为A级的学生名单应予公示,其他等级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评价结果经公示后,校长应签名并加盖公章,存档备查。
九、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1.对借读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原则上在其就读学校进行,就读学校要对借读生认真评价。
2.对弱智生、伤残生的评价,根据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本方案进行评价。
3.本方案自即日起执行。
十、评价结果的使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小学生在校综合表现及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长钢小学教务处
2016—8—17
第三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北寒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主要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法,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从而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过程性原则。
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行为观察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面向全体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
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生、家长、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分别对学生进行考核,每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等级评估。
(一)道德品质
1、遵纪守法
A、自觉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模范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主动维护公共秩序,勇于和不良行为作斗争。
B、自己能遵守法纪,但不能和不良行为作斗争。
C、不能自觉遵纪守法,表现散漫,时常有小的违纪行为发生,有时甚至出现违纪行为。
2、热爱集体
A、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自觉自愿为集体做好事,无私奉献以行动为集体争光添彩。B、能服从集体利益,关心集体事情,但不能主动为集体做好事。
C、对集体漠不关心,缺乏集体荣誉感,因个人表现不好使集体荣誉受到损失。
3、爱护公物
A、自觉爱护公物,不损坏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看见破坏公物的行为,积极制止。B、能够爱护公物,不损坏公物,但不能主动制止破坏公物的行为。C、有时会故意损坏公物。
4、举止文明
A、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礼貌用语。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集合做到 “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B、见到老师、客人问好,向别人请教,态度诚恳。不打架,不骂人,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
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文明观看比赛。
C、见到老师、客人有时不能主动问好,向别人请教,态度不诚恳。有时给同学起绰号或歧视某些同学,个别时候不能文明观看比赛。
5、爱亲敬长
A、尊敬老师,虚心求教,服从教导,有礼貌,配合老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主动和老师谈心,达到师生沟通、相互理解、帮助父母和老人。
B、尊敬老师服从教导,有礼貌,但与老师沟通不够,尊敬父母,但有时顶撞父母的批评。
C、虽然能接受老师教育,但态度不诚恳,有时出现不尊重老师的言行,对父母不尊重。
6、诚实守信
A、衣着朴素,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虚伪,不欺骗,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在同学和老师中有信誉。
B、待人诚恳,言行一致,但有时对老师、同学和家长不敢讲真话,有糊弄作业的现象。
C、待人不够诚恳,言行不一致,有欺骗老师和同学及家长的现象,有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行为。
7、谦虚明礼
A、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B、听对方说话,不打断他人,但有时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能够听取他人的批评。
C、听他人说话,有时会随便打断他人说话。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能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一旦妨碍了他人不能及时道歉。
(二)公民素养
1、遵守公德
A、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心社会和他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B、能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C、能基本遵守社会公德,不顶撞师长、父母。偶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能知错就改。
2、勤劳节俭
A、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爱护公物财产,生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浪费,不乱花钱,不追求高消费,主动做家务劳动。
B、能注意节约,爱护公物,但劳动观念不强,在家里基本不做家务,有浪费现象。
C、懒惰,在家从不干家务,经常浪费食物和物品,花钱大手大脚,与别人比吃比穿,有破坏公物的行为。
3、有责任心
A、热爱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和他人。表现突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嘉奖。
B、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维护公共设施、有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太强。
C、社会责任感不太强,偶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能知错就改。
4、自强自信
A、有健全的人格,有自尊心和荣辱感,有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精神,有竞争意识和成就感。B、有健全的人格,有自尊心和荣辱感,但缺乏自主意识和自信心,有依赖性,成就感不强。C、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自己不能照顾自己,依赖性强。
5、自护自救
A、正确熟练掌握各种不同险情的自护自救常识和方法。
B、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不同险情的自护自救常识和方法。
C、简单掌握各种不同险情的自护自救常识和方法。
6、宽容友爱
A、团结同学,诚恳、热情地对待他人,与人发生矛盾时,主动做自我批评。B、友爱同学,愿意帮助他人。
C、与人斤斤计较,有时不能与人为善
7、竞争向上
A、有远大理想,有奋斗目标,有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B、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想法,但有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C、理想和奋斗目标不远大,不严格要求自己有时挨批评。
(三)学习能力
1、知识技能
A、各科学习成绩普遍较好,而且在某一学科有突出的成绩。
B、各科学习成绩一般,在某一学科学有所长。C、各科成绩都不理想,而且没有特长。
2、搜集、整理、积累
A、能运用语言和书面清楚的表达思想,对事物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活跃有创造性。
B、思维能力一般,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基本清楚正确,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造性。C、思维能力较差,理解力低,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经常出现偏差和错误。
3、惜时乐学
A、能合理安排时间,能完成各项作业和学习任务。B、有时学习抓不紧,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C、贪玩,不珍惜学习时间,经常不完成作业。
4、勤思善学
A、能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能有效地使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独立获取新知识,学习轻松自如。
B、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完成课前预习、课上笔记、课后复习,定期总结学习过程。
C、自学能力较差,不能独立完成学习过程,学习吃力。
5、勇于探究
A、热爱科学,渴望知识,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勤奋、刻苦。B、学习知道努力,态度比较认真,但自觉性不够高,也不刻苦。C、学习兴趣不高,态度不认真,不勤奋,需别人督促。
6、实践创新
A、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B、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已有的经验和技能,能够交流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C、不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及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四)交流与合作
1、交流、沟通
A、能够使用普通话主动与他人交流与沟通,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
B、能够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与沟通,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
C、能够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时不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倾听、评判
A、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善于在倾听中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疑义。
B、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够在倾听中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但不能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疑义。
C、倾听不认真,不能在倾听中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并提出疑义。
3、尊重、理解
A、善于交流,能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与家长、师长和社会相处十分和谐,知道感恩和回报家长、师长和社会。
B、能换位思考,能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与家长、师长和社会和谐相处,知道感恩和回报家长、师长和社会。
C、基本上能与家长、师长和社会和谐相处。偶有不能换位思考、不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的情况。
4、谦让、主动
A、在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中,能够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做到与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具有宽容与谦让精神。平时能够主动关爱同学,热爱集体。
B、能够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做到与同学交流合作中,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不唯我独尊。关爱同学方面不够主动。
C、与同学交流中不谦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经常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从不主动关爱同学,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5、团结协作
A、有合作精神,能团结同学,关心他人,待人诚恳,助人为乐,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B、与同学相处较好,团结不广泛,只能帮助自己喜欢的同学。
C、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对他人漠不关心,为人自私,难于相处,不受大家欢迎。
(五)运动与身心健康
1、良好的卫生习惯
A、懂得卫生知识,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B、在生活、饮食、卫生方面存在某些不良习惯,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吃零食,书写姿势不端正等。
C、缺乏生理卫生知识,在生活中有严重的不良习惯,个人卫生差,又不努力改正。
2、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A、热爱体育运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认真上好两操一课,不缺勤。B、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一般,能认真上好体育课,但有缺勤情况。C、上体育课不认真,经常申请免体育课,甚至旷课。
3、身体健康状况
A、体质强壮,适应力强,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眼睛不近视,没有疾病,全年出勤率100%。
B、体质一般,体检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眼睛不近视,有少量病假。C、体质弱,眼睛近视,适应性差,经常生病。
4、勇于面对挫折、挑战
A、能够勇敢面对挫折,不害怕,不逃避,对自己有极强的自信心,有较强的耐挫能力。勇敢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挑战。
B、能够面对挫折,不害怕,不逃避,对自己有自信心,但不强。能够面对困难,但不敢挑战困难。C、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能面对困难,只会退缩到其他人的身后。
5、不任性、不偏激
A、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性格和行为不偏激,不钻牛角尖,不走极端。
B、能够清楚自己的行为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一定约束的。面对出现的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做法。
C、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只要自己认准的事情,无论对错就钻到底,不听从别人的忠告。
(六)审美与表现
1、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A、具有较好的审美情趣,能够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音、美评价优秀。
B、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正确区分美丑,注意仪表,穿戴得体。音、美评价良好。C、有一定的审美情趣,穿戴仪表基本与小学生相宜。音、美评价合格。
2、积极参加艺术活动。
A、具备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积极参加艺术活动或训练,能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造活动。B、平时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能用一定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C、平时很少参加艺术活动,表现力不够,表现方式单一。
3、能感受并欣赏美
A、对美好的事物有较强的感受与欣赏能力。B、感受与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不够强。C、缺乏感受与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
4、多种方式创造、表现美
A、能够结合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美。能够通过说、写、唱、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创造美、表现美。
B、能够感悟生活中的美,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创造美,对于表现美的方式不够多样。C、能够懂得生活中所蕴含的美,能够感受美。对于创造美和表现美方面不能做好。
5、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A、有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B、有环保意识,能参加环保活动,维护环境卫生。
C、有一定的环保意识,能完成环保任务,偶有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
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四、评价方式
评价采用学生自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三种方式。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坚持科学多元,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参与评价,各评价主体根据学生发展评价要素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依据和证据,以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要运用测试考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程度、个人行为习惯、作品分析等多种手段,依据评价指标搜集评价信息,进行科学、全面判断。
五、评价结果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
评价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中等,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素质评价中等以上,准予毕业。
六、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制定本校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查处违规行为。组员为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组成。
(二)公示制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应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各班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
(三)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评价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可向学校评价工作小组举报和投诉,学校评价小组负责调查和处理。学校评价小组应详细记录各项举报、申诉、查处过程及结果。
绥芬河市北寒小学 2015年9月
第四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小海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考核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行为习惯、科学文化素质、情感态度和学生的个性特长等四项内容。
1、行为习惯评价项目主要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勤劳俭朴、参加锻炼、社会公德、团结友爱、勇于实践。具体评价标准是: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行队礼;知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法律,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课堂上注意听讲,多想、多问、大胆提问题,考试不作弊、卷面干净;待人接物讲礼貌,不随地吐痰,不打架骂人,尊重老师和长辈;在校做好值日工作,爱护公物,在家里学做简单的家务;合理花钱,学会储蓄,爱惜物品,不浪费,生活学会自理;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公共场所中行为规范,即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与邻居、同伴和睦相处,主动关心他人,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积极广泛地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变化。
2、科学文化素质评价项目主要分为考试项目和考察项目,考试项目具体分为语文、数学、外语;考察项目分为:科学、品德、音乐、美术、书法、体育、微机、实践及其他。具体评价标准为: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写话)、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计算、应用题、概念;单词、听、说、读、写;科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器乐或舞蹈、唱歌或视唱;工艺、绘画、美术字;读写姿势、作品;运动能力、技能技巧;基础知识、操作;动脑动手能力、作品独自完成。
3、情感态度评价项目主要有:独立性、坚韧性、和谐性、创造性四个方面。具体评价标准为:认真完成作业,生活自理,在活动中爱动脑筋,有自己的看法,面对困难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有始有终,持之以恒,正确对待挫折;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在活动中善于和同学、老师交流合作;认真制作小发明或完成小实验。
4、个性特长素质评价项目主要从班级、学校、县市省及国家层面的各类表彰等情况。
四、评价方式与方法
(一)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1、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和阶段性测试评价(1)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
(2)阶段性测试评价: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采用书面、口试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每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情况。
2、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学科测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三者相加,最后形成终结性评价并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评价方法
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五、评价结果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
评价等级分为A、B、C、D、E五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中等、一般、不合格,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价为“不合格”时,应极其慎重。
(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素质评价一般以上,准予毕业。
小学生升入初中时,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手册应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带到初中。
2012.9
第五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xxxx中心学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准绳,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总目标,进一步突出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达到评价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全面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自主性原则。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