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牢固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坚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林业局
牢固树立森林健康理念 坚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江西省信丰县中美合作森林健康项目工作进展及成效
信丰县中美合作森林健康项目于2002年6月启动,至2010年共实施了两期工程。一期工程项目区为大桥八角村,实施期限是2002-2006年,重点是探索影响森林健康的主导因子——萧氏松茎象的防治技术为目标的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二期项目是在一期工程实施4年和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试点项目——崇墩沟流域项目实施3年(2003—2005年)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为扩大项目的推广示范效应和影响,巩固试验示范区建设成果而开展的。二期项目以不同建设内容布局三片,即嘉定小区、直竹山小区、柏枧小区。重点是探索防治果园开发、稀土矿开采、马尾松低效林地水土流失和萧氏松茎象可持续控制技术为主要目标的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
现就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实施工作报告如下:
1.一期项目实施情况
1.1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大桥镇八角村,地处信丰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0多公里,土地总面积1792.6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522.6公顷,约占总土地面积的85%,区内地貌以丘陵为主,海拔175-660米,整个地势走向南高北低。山地土壤多为千枚岩、石英岩发育的红壤,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为主,少量经济林、竹林,是一个多立地类型、多林种树种、多针叶纯林、常发性和新发病虫害较严重的典型南方丘陵低山区。项目区有15个村民小组,520户农户,总人口2106人,其中农业人口2056人,劳力1062人。
1.2森林健康问题诊断 1.2.1生态系统脆弱
影响项目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活动的因子有人为活动、立地条件、自然灾害等因素。人为活动包括侵占林地、道路、采矿、水坝、环境污染、放牧、乱砍滥伐、种质低劣、经营管理不当等,这些因素造成定位空间或地段内生物物种多样化减少,土壤侵蚀程度加重,加重了森林的碎裂程度,加速了生物多样性锐减,导致形成三大效能低下的干扰型或经营型低效松林。其中立地条件较差或生长环境恶劣的,导致自然形成三大效能低下的原生型低效林。自然灾害包括火灾,萧氏松茎象、松毛虫等病虫害,干旱,洪涝,霜冻等,致使多数珍稀的、受威胁的、濒危的或森林物种数量、分布等消失或锐减,导致形成三大效能低下的干扰型低效松林。这些因子导致形成的干扰型、经营型或原生型低效林,多数林相单一,针叶纯林占绝对优势,低产低效林面积大,且相对集中;大部分为人工中幼纯林,森林生态功能非常脆弱,区域的生态重要性达到了“非常”等级。
1.2.2经济效益低下 林业投入低,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用材林地亩平均蓄积量仅为1.7立方米,年林业产值仅为25万元;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单位蓄积量低,质量差,同时不能较好的发挥生态效益。
1.2.3生物灾害严重
项目区内主要病虫发生的种类达52种,年均发生危害率达到10%,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余万元。特别是钻蛀性害虫—肖氏松茎象等,已成为影响森林健康的主导因子。
1.2.4森林火灾隐患多
常年火险等级高,阻隔山火能力差。1.2.5林果经营粗放
多种经营资金投入不足,果品品质差,布局分散,经营粗放,产出率低。
1.3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示范区遵循森林健康理念,总体策略上从影响森林健康的主导因子——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入手,把森林健康功能的目标放在以试验消化、吸收国外引进的森林健康经营技术上,以现代林业的理论组织实施项目,总结研究形成适应于南方普遍推广的森林健康经营技术及管理模式,适合于林业可持续发展、功能齐全、自然和谐协调的森林生态系统,以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具体通过森林健康区划、森林功能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森林火险管理及森林健康监测等多种措施来完成和实现既定的目标。
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是:侧重运用生态学原理,优化森林结构,开展护林防火、森林健康生态与效益监测;侧重运用监测预警和无公害防治手段,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训、考察、科研等。
该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任务是:
根据不同地类、不同林分类型和不同的经营目的,把项目区森林经营区划为五大经营区,总建设任务1617.1公顷,分别为(1)人工造林、补植区203.3公顷;(2)抚育改造区495.7公顷;(3)经济果木林抚育改造区36.6公顷;(4)复层异龄林培育区452.8公顷;(5)地带性植被恢复428.7公顷。
1.4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4.1营造林任务完成情况
2002-2006年,完成了森林经营建设任务1725.1公顷,森林营建超额完成6.67个百分点,分别为:人工造林补植区328.1公顷,其中营造以木荷、油茶为主的生物防火林带54.7公顷,折合37.1公里;抚育改造区454.9公顷,经济果木林抚育改造区2.7公顷;复层异龄林培育区346.5公顷,地带性植被恢复区592.9公顷。
1.4.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监测情况 自2002年以来,在项目区及辐射区布设了30多个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点。重点监测萧氏松茎象、松褐天牛、马尾松毛虫等病虫的发生发展情况,并发布中短期预测预报。有效开展了示范区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试验等。示范防治面积达365.65公顷次,其中:生态防治93.2公顷次,生物防治53.1公顷次,人工防治108.65公顷次,物理防治69.4公顷次,化学防治43.3公顷次。
在国家、省、市专家的直接指导下,重点开展了萧氏松茎象可持续控制系统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和林间观察试验,基本掌握了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征,创立了萧氏松茎象测报办法,筛选出较为成功的实用技术进行试验性推广运用。
2.二期项目实施情况
2.1项目区概况
项目实施范围位于赣江一级支流——桃江河区域,示范区以不同建设内容布局三片。即嘉定小区——生物埂建设示范小区;大塘埠坪石直竹山小区——低效林改造示范小区;万隆林场柏枧小区——健康森林培育和萧氏松茎象防治试验示范小区。项目区总面积为1573.21公顷。
2.2森林健康问题诊断
2.2.1稀土矿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嘉定小区有未治理的小矿点8处,面积21.92公顷,据测算每年将造成水土流失3530吨。2.2.2果业开发导致水土流失。
项目区果业面积261.82公顷,年均水土流失量达14231吨。
2.2.3、树种单一,林相结构简单,纯林多,布局不合理。
项目区有乔木林面积788.13公顷,针叶纯林面积736.45公顷,针叶纯林占93.44%。且相对集中。另一方面,层次结构简单,除天然林外,90%为同一时期造林。特别是马尾松低效林,由于林地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且易造成林业有害生物的暴发成灾。
经四川省设计院实地调查,项目区总面积1573.21公顷中水土流失面积1321.98公顷,占84.03%。侵蚀区平均侵蚀模数高达3391.73吨/平方公里〃年,年土壤流失量53359吨。
2.2.4生物多样性残缺。
项目区由于地表植被、物种结构较差,不可能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再加上人为捕杀破坏活动,生物多样性残缺,野生动物食物链断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2.3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规划森林健康经营面积1193.4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6.79公顷;封山育林390.96公顷;低质低效林改造23.68公顷;森林经营489.95公顷;病虫害防治试验162.08公顷。
2.4项目完成情况 2006-2009年,完成森林健康经营面积1800.35公顷,占规划任务的150.85%,其中人工造林362.58公顷,补植640.65公顷,抚育改造285.58公顷,绿化苗圃建设1.13公顷,封山育林348.33公顷,病虫害防治试验162.08公顷,果园生物埂515.48公里,水域绿化8.28公里,道路绿化3.00公里,林便道建设20.75公里。
继续开展了萧氏松茎象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试验,至2010年完成了萧氏松茎象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地小气候特征和土壤特征研究及萧氏松茎象防治技术研究等。
3.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
3.1增强了森林健康经营理念,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管理和技术人才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考察、交流、研讨、培训、示范建设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各级行政和项目区广大群众的森林健康经营理念,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省、市、县、村各层次的森林健康经营技术专家和施工员。以我县为例,培养了高级工程师4名,项目监理工程师1名,林业工程师18名。
3.2萧氏松茎象系统控制技术取得成果
为了攻克萧氏松茎象防治技术难关,项目实施以来,在中央专家的指导及省、市、县三级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下,通过开展大量的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和防治试验。掌握了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等,找到了其防治的关键所在,探索了在不同林分、不同虫态的防治办法,创新性地制定了《萧氏松茎象预测预报办法》和《萧氏松茎象防治技术规程》,“萧氏松茎象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课题于2011年度通过国家林业局和江西省科学院主持的项目鉴定,并获江西省农科教技术成果二等奖。同时该项技术成果已列为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推广项目,并在全省开展示范推广。项目区及周边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已由最高年份的8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20%左右,达到了可控目标。
3.3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明显
通过在项目区大力开展“造、封、改、补、抚”等森林经营,经我县与四川省设计院、西南大学协作努力。项目区不同地类的保水保土效益逐步改善,水土流失程度减轻。自2003-2009年连续7年对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一期项目区崇墩沟流域的生态监测结果表明,崇墩沟流域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由2003年度的463.5公顷减少到2009年的355.66公顷,强度和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减少,逐渐转化为微度和中度侵蚀。年土壤侵蚀量由1.48万吨减少到0.67万吨,平均侵蚀模数由3185吨/km〃a减少到2009年度的1887吨/km〃a以下。
通过建立坡面径流试验区,沟道径流堰和多点标桩对试验区不同利用土地类型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生物治理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改善。荒山造林
22与封山育林措施土壤保水保土效果较好,灌木补植措施、乔木补植措施优于草本补植措施。
4.主要经验与做法
4.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江西省成立了以原江西省林业厅厅长为组长,市、县林业局长和相关处、室及信丰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为成员的“江西省信丰试验区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监督、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工作,研究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成立了以信丰县林业局局长为组长、市、县、乡相关科室和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江西省信丰试验示范区项目实施小组”及以原省造林处倪修平副处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温小遂总工等10位专家组成的“江西省信丰试验区项目专家组”。实施小组在省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对项目建设质量、进度负全面责任。
4.2大力宣传、群众积极参与
为使我县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森林健康的理念,提高项目区群众普遍参与的积极性,我县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宣传项目建设的意义,使之深入民心。一是在赣州电视台、信丰电视台、《赣南日报》、《信丰报》等媒体多次进行宣传报道;二是编辑《信丰林业信息》、《森防简讯》及《林农知识问答》等2000余份分发到项目区农户手中;三是多次深入村、组开展森林法、森防条例、森林健康项目实施内容、建设目标的座谈、宣传工作;四是每年组织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和项目参与群众举办2-3期室内、现场培训班。
4.3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项目管理。
4.3.1政策上创新,在政策上对项目区的林业生产实行倾斜,如长防林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工业原料林建设、通道绿化等工程项目和安排专项集约经营材采伐指标等优先满足项目区需要。
4.3.2体制上创新。在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林业生产,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如股份制造林、发展果业(以脐橙为主)生产等。
4.3.3机制上创新。以林地经营权流转为突破口,采取各种方式搞活经营机制。如“集体、农户出山,大户承包经营,项目资金扶持,利益分成”等经营形式推动项目实施,扩大群众和大户参与的积极性。
4.3.4强化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中全面引入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项目法人制、报帐制等。明确了项目建设管理者、经营者、施工者的责任和利益,将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贯穿到项目建设的每个环节,严格依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拨付项目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投资的调控作用,有效地提高于项目建设质量。
4.4大力开展科技交流和协作
2002-2010年江西省林业厅多次组织省、市专家和领导到我县召开项目座谈会。2002年我县协助国家林业局在信丰启动森林健康项目会以来,2004年又在我县成功地举办了中美合作森林健康项目技术交流会,我县也积极主动到北京、四川等项目区考察交流,同时也得到了贵州、四川等项目区的专家指导。期间更得到了美国专家、中科院、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专家学者的亲临指导,极大地开阔了森林健康经营思路。
在科技协作中,项目县在省厅的重视下,着重与江西农业大学、四川省规划设计院、西南大学、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赣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等开展了生物治理水土流失,萧氏松茎象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等多项科技合作项目,提升了项目区森林健康经营的科技含量,取得了一些科技成果。
5.问题与讨论
5.1由于森林经营周期长,短时间内森林经营各项技术措施效果难以充分体现,建议项目应长期坚持,深入开展。
5.2由于中美合作森林健康项目属于试验、示范项目,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作保障,建议国家设立专门投资渠道,以确保项目正常实施。
5.3项目研究、示范技术性强,涉及到的专业门类多,知识面广,既要定性研究,更要定量研究、长期监测,需要各层次、各门类专家、技术人员参与,建议成立稳定的项目科技支撑体系。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工作简报-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
工 作 简 报第3期(总第287期)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2015年4月
目录
●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驻局纪检组监察局《关于“五一”期间严肃纪律要求、坚决纠正“四风”问题的通知》精神
● 我院召开第七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纪委领导 ● 我院顺利通过ISO9001监审
● 我院与安徽省合作建成全省森林资源“一张图” ● 我院承担的松阳县二类调查外业工作进展顺利 ● 我院派员参加全国重要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会议
● 我院生态监测处赴上海开展湿地资源保护利用调研活动 ● 我院资源监测一处邀请专家进行技术交流
● 规划设计处在我院2013-2014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佳绩 ● 第一、第九党支部联合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教育活动
● 我院第五、八党支部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我院编制完成的《浙江省航空护林管理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 简 讯 1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驻局纪检组监察局《关于“五一”期间 严肃纪律要求、坚决纠正“四风”问题的通知》精神
根据中共中央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和监察部驻国家林业局监察局《关于“五一”期间严肃纪律要求、坚决纠正“四风”问题的通知》要求,我院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于4月29日下午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专题会议,就五
一、端午假期节点,严明纪律要求,积极推进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会上,傅宾领院长带领大家传达学习了《通知》全文,一条一条对照落实。他指出一是要根据通知要求,抓住五
一、端午假期节点,严明纪律要求,坚持纠正“四风”问题常态化、具体化、制度化,切实落实“两个责任”,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二是各处室要及时组织干部职工传达学习《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正风肃纪,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将《通知》精神落到实处。三是院纪委监察处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节日期间进行明察暗访,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我院召开第七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
党委纪委领导
4月22日,我院第七次党员大会在杭州召开,全院有选举权的党员97人出席了大会,院长、党委副书记傅宾领主持了会议,浙江省直机关工委企工部调研员闻士勤专程到会指导并发表讲话。会议听取了院党委书记刘裕春作的第六届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七年来,党委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为队伍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二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了提高;三是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牢固树立了为生态文明做好服务的全局意识;四是大力加强业务建设,积极推动了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题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成效;六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作用。刘裕春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几年党委工作的主要任务,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二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三是要不断提高业务实力和管理水平;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五是要加强党支部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六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制度执行力;七是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八是要加强群团工作的领导,深化文明创建工作。
会议还听取了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琪作的纪委工作报告。之后,以无记名差额选举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班子。新一届党委由刘裕春、傅宾领、周琪、何时珍、丁文义、毛行元、刘强、马鸿伟、楼毅等九名委员组成,纪委由周琪、李明华、朱磊、杨铁东、罗细芳等五名委员组成。
我院顺利通过ISO9001监审
2015年3月以来,我院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周密部署和严格开展监审工作。一是全面开展了项目质量检查。在各处室对一年来完成项目质量进行自查的基础上,院生产技术处还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全院完成项目技术质量进行全面抽查和评价。二是严格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审核人员全面审查了各相关处室的质量记录,认真查找质量管理问题,分析产生质量不符合项的原因,提出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督促相关处室整改质量问题,按期关闭了所有不符合项。三是认真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在管理评审末次会议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汇报了本处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情况,院管理者代表在《管理评审工作报告》中,认真总结和分析一年来全院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取得的经验、成绩和存在问题,认为本院质量体系总体运行基本有效,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四是顺利通过了外部监督审核。4月29日至30日,我院接受了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组的监审。监审人员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及相关文件、表单进行了严格审查后,认为华东院(浙江华东林业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近一年来,所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相关质量记录较完整,各项工作流程和技术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和完善,没有发现严重不符合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体符合ISO 9001要求,质量体系运行具有良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建议通过监督审核,待将审核情况报认证中心审查认可后,给予监督审核通过标识。
我院与安徽省合作建成全省森林资源“一张图”
我院和安徽省林业厅以及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三方共同努力,建成了安徽省森林资源“一张图”。安徽省森林资源“一张 图”是基于全国林地“一张图”,结合安徽省最新遥感影像和二类调查成果构建的,主要包括三部分:安徽省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安徽省森林资源更新机制、安徽省森林资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安徽省森林资源“一张图”的建成,将为有序开张林地“一张图”变更调查、森林资源出数、森林增长指标考核、森林生态建设绩效考核提供了资源家底;为制定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了基础信息;为推动全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目标责任制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安徽省森林资源”一张图”的建成,是安徽省林业管理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我院在安徽省森林资源“一张图”的建设中,发挥了技术指导和关键性技术支撑的作用,为实现林地“一张图”向森林资源“一张图”的根本转变,探索建立全国林地“一张图”更新和应用机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我院承担的松阳县二类调查外业工作进展顺利
我院资源监测一处在浙江省率先启动了松阳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工作,目前外业调查工作进展顺利。
参加二类调查的技术人员发扬我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积极地投入到这项调查工作之中。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几名实习生也加入其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4月26日,监测一处朱磊处长和中南林业科 技大学林辉教授,赴松阳县对正在开展的二类调查工作进行现地检查指导。朱磊处长、林辉教授对技术人员已经完成的调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疑和解答,同时希望参加二类调查的所有技术人员不能懈怠,用更饱满的热情再接再厉,圆满完成好松阳县二类调查工作。
我院派员参加全国重要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会议
为加强全国湿地生态系统监测,2015年4月13日至14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组织中科院遥感所、国家林业局华东院、西北院、昆明院相关技术人员召开全国重要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会议,我院规划设计处楼毅处长一行2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我院技术人员介绍了所承担的2014年全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与中央财政湿地补助资金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并就《全国重要湿地生态评价与预警方案》进行了专题汇报。我院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工作成果得到了湿地保护管理中心领导的好评。
下一步,我院将根据会议部署和要求,开展河北省6处重要湿地遥感影像预处理,积极为2015年全国重要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做好准备工作。
我院生态监测处赴上海开展湿地资源保护利用
调研活动——“握手湿地,相拥生态”
为进一步加深对湿地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直观认识,充分 了解国内湿地保护利用领域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4月11日至12日,我院生态监测处(碳汇计量监测处)组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赴上海开展湿地保护利用调研活动。
生态监测处技术人员先后考察了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西沙国家湿地公园、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等,针对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鸟类栖息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和湿地野生动物保护等内容与保护区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治理和湿地生态修复施工现场及历年来成功修复的典型区域,西沙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物定点监测设施、湿地生态旅游规划布局和旅游线路组织情况,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百鸟湖湿地区及公园西部待建湿地公园区域人工湿地建设情况等。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使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加深了对湿地资源保护理论的感性认识,拓宽了湿地资源综合利用视野,为今后顺利开展湿地公园规划、湿地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等工作充实了理论和实践经验。
我院资源监测一处邀请专家进行技术交流
4月 24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辉教授与我院资源监测一处的多名员工进行了技术交流,监测一处处长朱磊、副处长林辉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林教授致力于林业遥感研究多年,是湖南省精品课程《林业遥感》的项目负责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 中心主任,中国遥感协会理事、中国林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理事,有着十分丰富的林业与遥感结合的实践经验。此次交流会,林教授交流了其正在研究的技术信息以及相关经验,她主要从森林资源信息快速提取技术研究和林业高光谱发展及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展开交流。另外,林教授也反映了实验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她研究的内容带给与会人员很大的启发,与会人员就林业遥感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规划设计处在我院
2013-2014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佳绩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继往开来再谱新章。规划设计处秉承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华东院2013-2014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优秀成绩。
其中:《浙江省航空护林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5)》荣获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横店八面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和《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2013年监测评估报告》荣获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桐庐县色彩林业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荣获优秀成果三等奖;另外《浙江中部4种类型公益林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本次优秀成果评选申报数量多,竞争激烈。规划设计处职工能够取得喜人成绩,无不凝聚着设计人员的心血,大家表示在以 7 后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开拓进取,争取再创佳绩,为林业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一、第九党支部联合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教育活动 “吃水不忘挖井人”——怀念优秀共产党员陆乌铁
4月13日,时至清明时节,院党委书记刘裕春专程前往金华,参加了第一党支部和第九党支部联合组织的支部活动,带领支部党员及有关干部职工,前往金华沙畈水库,向陆乌铁墓地敬献了花篮,缅怀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人民的好公仆。
有点年纪的人都应该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就在金华,也同样演绎着这样相似的故事。沙畈水库位于金华江支流白沙溪上,距金华城区约50公里。主体工程于1992年6月动工,1997年底,工程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自那时起,金华人从此喝上了清甜的沙畈水库, 同时也记住了陆乌铁这个名字。
金华人对陆乌铁不会陌生,他是原金华市水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时任沙畈水库工程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指挥。在沙畈水库工程建设过程中,他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工作认真踏实,处处以事业为重,在妻子诊断为癌症要开刀前,含泪奔赴杭州出公差,当父亲临终之际,强忍着哀伤坚守工作岗位;面对建设资金短缺,他一次次到上级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陆乌铁的执着和诚心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陆乌铁敢为人先,在全国首家发行水电企业债券,筹得建设资金3000万元;他还积极组织社会募捐,在沙畈水库树立的功德碑上留下部分时任领导、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等的名字,捐助数额从200元到几千元不等。陆乌铁连续几个月日夜蹲点在库区有关村里做细致的群众工作,取得库区移民的谅解和支持,提前实现了金华市委、市府提出的“四年工期、三年完成”工作目标。1997年底,工程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而就在1997 年1 月20 日19 时,他不幸遇车祸殉职。
陆乌铁1995年获金华市十大实干家提名,1996年被评为金华市十大实干家。1997年2月,中共金华市委、中共浙江省水利厅党组分别作出向陆乌铁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和全省水利干部职工向陆乌铁学习。
我院第五、八党支部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勿忘国耻、继往开来,以林为业、复兴中华”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铭记历史,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4月25日,在我院党委书记刘裕春同志的带领下,第五、第八党支部党员赴南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遇难同胞。
同志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回顾了遇难同胞用血的代价记录的那些惨不忍睹的历史片段。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实物展示,全面深入的了解了日军侵华过程、南京大屠杀暴行、国际安全区援助、南京大屠杀战犯审判、南京大屠杀历史见证、八年艰苦抗战、胜利大受降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过程,更深刻地领悟到了“可以宽恕,但不可以被忘却”的深刻含义。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同志们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精神,勿忘国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热情献身林业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院编制完成的《浙江省航空护林管理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4月20日,我院规划设计处编制完成的《浙江省航空护林管理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通过了专家的审查论证。参加评审的有国家林业局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有关专家。
评审组认为航空护林管理站的建设是开展航空护林工作的基础,《可研报告》将浙江主要林区和重点火险区纳入森林航空消防巡护范围,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浙江省建设“森林浙江”、“平安浙江”的总体要求,同时和相关规划符合。对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实现森林消防形势的根本好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研报告》分析了浙江省航空护林管理站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导思想正确、目标明确、建设内容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
简
讯
★3月30日,生态监测处张伟东主任工程师、唐学君工程师在北京参加2015年林业碳汇培训班。
★4月1日,我院完成杭州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2014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申报。
★4月10日,我院完成浙江省社会保险事业单位2015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申报
★4月10日,何时珍副院长在北京参加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4月13日,何时珍副院长在北京参加国家林业局第二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选拔评审工作。
★4月13日,我院完成了“2014领导干部(处级)个人有关事情报告”收集、录入、汇总和报告各项步骤,结果已按上级要求上报。
★4月17日至20日,生产技术处李文斗高工在绍兴参加期刊标准培训班。
★4月20日,傅宾领院长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庄参加了由国家林业局驻上海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召开的2015年苏浙沪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
★4月21日,根据《国家林业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办法》的规定以及我院2015年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实施方案的要求,我 院完成了2015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初试(笔试)工作。经过判卷五个专业的23名考生进入复试(面试)。
★4月19日至23日,第三党支部书记楼毅在杭州参加了省部属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示范轮训班。
★4月23日至24日,傅宾领院长在北京参加了由国家林业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召开的“十三五”林业人才评价工作座谈会。
★4月28日,离退休干部处处长杨健、副处长张志宏,到金华中心医院看望了因病住院的退休干部胡为民同志,杨健转达了院领导对他的关心和慰问,并祝他早日康复。
★4月28日至29日,离退休干部处安排全院在金近50名离退休老干部在金华市慈铭体检中心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
★4月29日,我院举行一年一度非全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工作会议,聘任教授级高工1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2名。
★4月29日至30日,我院完成了2015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复试(面试)工作。有12名面试考官对进入面试的23名考生进行了面试。
第三篇:国家林业局关于森林公安机关查处林业行政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森林公安机关查处林业行政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保证森林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林业行政案件,更有效地履行保护森林资源的职责,现将森林公安机关查处林业行政案件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森林公安机关可以以其归属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在《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盖林业主管部门的印章。
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森林公安警察大队查处《森林法》第39条、第42条、第43条、第44条规定的林业行政案件,应以自己的名义查处,在《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盖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森林公安警察大队的印章;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所属的派出所应以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的名义作出林业行政处罚,在《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盖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的印章。
二、森林公安机关与其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部门按照谁先发现谁办理的原则,依法查处林业行政案件。
森林公安机关民警查处林业行政案件时,应当向有关人员出示国家林业局统一核发的林业行政执法证件。
三、对于依法立为林业行政案件的,森林公安机关不得采取查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各类治安、刑事强制措施。
依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和管辖范围的规定》,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必须立刑事案件,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森林刑事案件经公安机关批准撤销案件、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的,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应依法作出林业行政处罚。
四、上级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森林公安警察大队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决定查处下级森林公安机关有权查处的林业行政案件。
下级森林公安机关认为重大、复杂的林业行政案件需要由上级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森林公安警察大队处理的,可以报请上级森林公安机关决定。
五、森林公安机关以其归属林业主管部门的名义作出林业行政处罚的,复议机关是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森林公安警察大队以自己名义作出林业行政处罚的,复议机关是上一级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或其所属的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特此通知。
国家林业局
二○○一年四月十六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林业局决定:
一、授权森林公安机关查处《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案件。
二、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森林公安警察大队,查处本决定第一项规定的案件,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其它森林公安机构,查处本决定第一项规定的案件,以其归属的林业主管部门名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森林公安机关查处本决定第一项规定的行政处罚案件,必须持有国家林业局统一核发的林业行政执法证件。
第四篇:四川金堂森林健康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2006年国家林业局造
四川省金堂县森林健康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2006年, 国家林业局造工函[2006]40号文确定新增我县栖贤乡盐井沟、官仓镇顺河沟为全国森林健康试验示范点,项目实施期限为5年(2006年-2010年)。项目实施以来,在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关心指导下,我县森林健康项目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背景及目的、意义
森林健康近年来在国内外有了更为广泛的探索与实践,内涵也更为丰富,涉及到森林经营、森林培育的许多方面。2001年,国家林业局与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开展了中美森林健康合作试验示范项目,从2002年6月起,中美合作森林健康合作项目正式在北京、陕西、江西、贵州、云南的5个试验区启动,项目自实施以来,各示范区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扩大项目试点建设,国家林业局将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与森林健康项目相结合,从2006年起,新增四川省金堂县等5个试点区域,开展“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森林健康)试验示范”项目建设。
金堂试验示范区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丘陵紫色土区,区域内森林为次生林,结构单一,质量较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较弱,森林生产力水平和防护功能较差,林相破碎,森林生态景观不良,农林矛盾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和现象也反映了四川盆地丘陵森林经营和培育方面的共性。因此,通过该试验区以森林健康经营培育为主题的试验示范,将为川中丘陵区的森林培育探索出可供借鉴的途径和方法,将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和景观,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群众经济收入,为金堂县项目区提供一片健康森林,为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实现森林健康的技术措施和模式,同时为川中丘区森林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借鉴。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
金堂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北部,距成都市区36公里,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成都市东部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全县幅员面积1156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金堂县森林健康试验示范点位于金堂县栖贤乡和官仓镇境内,涉及两个乡镇的四个行政村,农户数1663户,人口5832人,幅员面积1546.21hm2。试验区地处龙泉山脉,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高海拔1046m,最低海拔521m,相对高差525m,山地坡度一般介于10~40°之间。流域内防护林体系基本完整,山体上部一般为柏木、桤木、青冈等成片防护林,坡度较陡峭的坡面一般为柏木、桤木、青冈等防护林带分隔,沟道两侧一般为枫杨护岸林。项目区植被为亚热带次生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纯柏木林与次生林,针叶纯林比重较大。项目区有林地面积419.38hm2,其中,针叶林149.02hm2,阔叶林22.03hm2,针阔混交林248.33hm2,分别占有林地35.53%、5.26%、59.21%。
2、影响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是低质低效林比重大,二是林分组成结构不合理,三是森林生态景观不良,四是森林抵御病虫害能力差,五是生物多样性差。
三、项目建设情况
按照《四川省金堂县森林健康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06-2010)》的要求,主要开展了资源培育、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经营、林业产业、森林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防火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监测、公众意识参与等方面工作:
1、资源培育
资源培育累计完成营造林6280亩,其中坡耕地治理2263亩,栽植柏木、台湾桤木、核桃、花椒、梨共计248900株,林地恢复66亩,栽植窄冠刺槐、柏木、台湾桤木7200余株,生物埂建设3951亩,栽植梨、核桃、桃花椒等经济树种177800余株;完成公路绿化3.4公里,栽植银杏、紫穗槐、杨树2260株;2008年在项目区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家园行动,向林农发放速生巨桉苗30000株;2009年完成灾后重建盐井卫生院、盐井社区居民聚居点及街道绿化,栽植黄葛树1700株;完成沟道14320米,栽植枫杨、七里香、香椿9600株。
2、低质低效林改造
2006年以来,项目区累计完成低效林改造2377亩,按分,2006年完成改造1210亩,点播羽叶山黄麻种子354公斤,栽植台湾桤木、华榛8500株;2007年完成低效林改造710亩,点播青冈58000窝,栽植台湾桤木20000株;2008年完成低效林改造257亩,栽植窄冠刺槐28300株;2009年完成低效林改造200亩,栽植栾树22000株。
3、森林经营
项目累计完成森林经营面积589亩,其中单株抚育198亩,抚育间伐391亩。单株抚育是通过补植、锄草、施肥等措施,促进林木生长,抚育间伐是将郁闭度在0.8以上的林分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一次疏伐强度不得超过总体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保留在0.6-0.7之间。
4、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为了提高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2007年在顺河沟项目区引进业主,栽植速生杨120亩,支持业主发展林下养鸡10000只;在盐井沟项目区通过免费技术服务、部分资金支持的方式,支持林农发展园林绿化苗圃80亩,栽植银杏、桂花、黄葛树、红叶李、皂荚树等城市园林绿化树种10000余株。
5、森林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空,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在省林科院、林勘院、四川农业大学相关专家及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建立4个纯柏林径流观测场,监测森林病虫害,采取人工(摘叶)模拟蜀柏毒蛾危害(危害程度分别为0%、30%、60%、90%),进行林下径流变化的观测。(2)严格把好造林苗木检疫关,坚决不调运、使用没有经过病虫害防治机构检疫的苗木,从源头上控制住病虫害的入侵。
(3)金堂县林业园林管理局森防站具体负责项目区6285亩有林地的病虫害测报工作,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仿生、生物、物理及营林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科学防治,避免成片病虫害发生;
6、植物多样性保护
⑴ 保护原生物种。项目区无珍稀动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主要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原生物种,避免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
⑵ 开发乡土树种,培育混交林。在人工造林和人工促进更新的活动中,注重乡土树种的开发与培育,主要选用以本地桤木、青冈(麻栎)为主的阔叶树种进行资源培育,促进本土物种的发展。
7、森林防火及基础设施建设
以提高项目区群众爱林护林、防止森林火灾意识为重点,在沟口处设立了1块大型森林防火警示牌,在项目区内设立较小森林健康及森林防火标语牌6个,与村民联建防火水池10口,开辟森林防火隔离带(通道)200米,发放森林防火公告5000余份,栖贤乡、官仓镇分别组建森林扑火队专业队1个,累计出动宣传车30多辆次。
8、森林健康监测
(1)水土保持监测。在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的技术指导下,2007年在盐井沟一条支沟处建立了一个测流槽,观测项目实施前后小流域水量、泥沙输移与土壤肥力流失的变化情况。(2)单株抚育林木生长指标监测。分别选择自然生长和抚育后林木150株,对胸径、树高、生长量进行监测,对比林木生长情况。
(3)生物多样性监测。在项目区选择近自然、抚育间伐、沟道断面三块样地,对生长植物种类、地被物覆盖度、土壤、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
(4)社会经济指标监测。为对照了解分析森林健康项目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和贡献,我们对两条沟60户典型农户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在项目实施中期和项目实施完毕后也将进行这些农户相同指标的调查。
9、项目宣传及公众意识
为了使项目区广大群众及游人对森林健康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盐井沟口建立了1块大型的森林健康项目宣传牌,在沟内一公里处建立了1块森林健康项目简介碑,2006年发放森林健康年画1500余份,2007年发放宣传画册1000余本,利用暑期,动员盐井小学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标本制作,共收集并制成植物标本约有40余种,2008年发放经济林栽植技术资料1500份,基本做到一户一份,2009年完成森林健康项目植物影像收集,为今后我县植物分类提供参考。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为确保森林健康项目在我县顺利实施,由县林业园林管理局、项目乡镇组建了项目实施协调小组,并在县林业局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森林健康项目的实施。办公室在《四川省金堂县森林健康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06-2010年)》指导下,编制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由成都市林业园林管理局批复后,方可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将每年的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加强科技支撑
为确保项目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实施,金堂县森林健康项目由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作为科技支撑单位,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质量技术监督。
(1)搞好设计。2006年,我局委托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四川省金堂县森林健康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06~2010年)》的编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2)加强技术咨询。项目实施以来,由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四川省林业厅组织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林科院专家到我县项目区进行现场指导,技术咨询24人次。2007年11月,美国林务局专家来项目区考察指导,为项目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
(3)加强学习和交流。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到江西信丰、北京八达岭林场、贵州麻江、云南丽江等项目区进行考察学习,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国家林业局造林司2007年5月、11月在北京召开的森林健康评价因子研讨会、全国森林健康经营研讨会,2009年5月在云南丽江召开的林业冰雪灾后重建和森林健康恢复国际研讨会。
3、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施工是项目建设中最基础、最直接的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参与人员多,素质参差不齐,我局与乡镇大力协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广播电视、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宣传,让森林健康项目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项目建设中。
五、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2006年至2010年中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65万元,其中前其工作费8万元,健康森林培育费137.7万元,抚育管护费22万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费3万元,林业产业建设费5万元,管理体系建设费17.5万元,效益监测数据分析费24万元,科技支撑费14.5万元,森林防火建设费22万元,公众意识参与费11.3万元。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实行报帐制,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
六、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1、示范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在项目区共通过通过林地恢复、低质低效林改造、坡耕地治理、生物埂建设、四旁绿化等技术措施,林地面积由7525亩增加到9788亩,森林覆盖率由27.1%增加到28.1%;水土流失严重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深流失面积由原来的20940亩减少到20050亩;优化了林分结构,提高了森林质量,通过项目建设对针叶纯林、低质低效林、疏林地等的改造,针阔混交林增加830亩,阔叶林增加20亩,使现有不良的森林结构将得到合理的调整,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好发挥其功能,极大地改善了项目生态环境。
2、为川中丘陵区柏木林改造及经营开展探索性工作 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干扰,桤柏混交林中的阔叶树严重死亡,针阔混交林中阔叶树比重减小,甚至由混交林变成针叶纯林,造成森林种群结构不良,生物多样性丧失,抗逆性差。针对以上问题,采取补植、补播窄冠刺槐、华棒、栾树等阔叶树种、抚育间伐和封育管护等经营措施,改善林分结构,改善林内光照,促进林下灌草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出来的森林经营措施,将为川中丘陵区柏木改造提供借鉴。
3、促进项目区农家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梨花沟村一直以来就以“游农家、赏梨花”为主题开展旅游活动,在项目区功能定位上将该村规划为“景观培育生态观光游憩区”。一方面,加强游憩区生态景观的建设。梨花村在对原有梨园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坡耕地通过坡耕地治理,生物埂建设,栽植梨、桃,扩大梨园规模357.6亩,在旅游通道及盐井沟居民聚居点实施新农村绿化家园行动,栽植黄葛树树、银杏、木兰、等观赏树种;另一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修建步游道、垃圾清运池等,制作了一批景点标识标牌。在扩大项目区景观规模的同时,促进了景区功能的完善和规范建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村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当地农户种植业收入在2006年基础上提高100-300元/亩,开办农家乐的农户家庭总收入提高10000-20000元/年。
4、降低薪材的消耗,增强了森林固碳能力
通过沼气池的建设和林农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项目区使用薪材的农户大量减少,都用沼气或共它清洁能源代替了薪材,有效降低了农户对薪碳材的需求,促进了项目区树木的生长和林下灌丛及地被物的恢复,增强了项目区森林固碳能力,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5、示范区群众保护森林、参与林业建设的意识得到提高 通过召开座谈会、科普宣传、技术培训及其它多渠道宣传,广大群众对森林健康的经营理念有了初步认识,然后在示范区坡耕地治理、扩大景区景观规模工作中,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户、村组干部、乡镇政府三方的意愿,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森林健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真正认识到项目实施不仅仅是单纯的植树造林,而是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资金投入不足
森林健康项目涵盖了森林经营、经济林建设、景观打造、宣传教育及群众参与等多方面的建设内容,投资概算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确定。随着项目建设进度的推进,各类市场要素的价格指标变化较大,种苗、材料、油价、劳务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中劳务费大幅度增加,已由2006年的20~30元/工日增加到80~100元/工日,致使项目建设的劳务标准严重偏低。由于资金有限,在项目实施中的抚育间伐、林分抚育、管护等投入难以为继,导致部分地块的实施未达到规划目标。
2、农户经营水平较低
林业项目建设本身存在着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特征,森林健康项目以森林结构调整和低效林改造为重点,增加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防灾减灾等生态服务功能,与老百姓追求尽快取得经济收益的生产目的不一致。相对于外出务工获取的劳务收入,农户对森林经营、经济林管理等方面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森林健康项目发展了经济效益较高的核桃、花椒、梨等经济林木,但从经济林投产的周期来看,这些经济林都还处于生长的初期阶段,从品种生长状态到修剪、施肥、灌溉等经营管理技术,虽然进行过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但留守在家的人员受教育较少,加之农户的实践经验缺乏、经营处于较低水平,还不可能完全熟悉和掌握管理技术。
3、自然灾害影响项目建设成效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多冬少、光温条件较好。但自古以来,冬干、春旱、夏洪涝的灾害时有发生。2006年,四川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伏旱,次年,又发生较为严重的春旱灾害,至2007年3月,项目区连续8个月没有发生有效降雨。2008年初,项目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5月又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影响。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得新栽植的核桃、桃、梨及杨树、桉树等出现较多的死亡损失现象,特别是尖山村、梨花村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块,受雨雪冰冻影响严重,在受旱灾危害时,又无灌溉水源,导致幼苗出现成片死亡。2010年8月中旬,项目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沟道防护林配置的枫杨出现大量被折断、冲走,造成较大的林木资源损失。
4、项目监测工作薄弱 森林健康项目的效益监测工作对于客观、完整、准确地开展项目实施后的成效评估至关重要。本项目开展了森林资源变化、土壤理化性质、流域水位径流、植被(景观)动态及社会经济效益的变化监测。项目效益监测工作周期长、内容多、任务重、投入劳力和物资数量都较多,因此,根据监测实施的目标和要求,应做好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精心安排各监测项目实施计划,及时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类投入,使效益监测工作能够按时取得完整有效的监测数据和资料。项目区径流监测中,测流槽自记水位计安装后,其运行调试期较长,同时,观测人员变动及培训较少,监测人员操作仪器的熟练程度不够等原因,监测数据有部分中断现象。在下一步的效益监测中,还应该增加降雨量数据的收集,与流域径流变化相结合分析森林健康项目实施后,流域径流特征的年内或年际变化情况。
金堂县林业局 2012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