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

时间:2019-05-14 03:0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

第一篇: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

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

2017-03-04 作者:党鹏

来源:中国经营报

“我们为来这里创业的年轻人准备了6000人的免费床位,但现在已经很紧张了。”创客宿舍作为创业企业的配套之一,成都菁蓉镇负责招商引资的王维,在2017年年过后一直为引进人才的住宿问题而绞尽脑汁。

但在两年之前,这里闲置的大量宿舍楼,同样让当地政府的管理者绞尽脑汁:如何去库存才是最大的困难。

这是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0公里的一个小镇。如今走在街上,一幢幢创业大厦悬挂着五颜六色的招牌,各路创客熙熙攘攘,浓厚的创业氛围和前几年人气不佳的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2015年初开始,这个原名为源镇的地方就发生了蜕变,如今已经成为成都“双创”的一张新名片——创客小镇“菁蓉镇”。

“全球创新中心西部中心、中美技术转移中心、中美双创孵化器都相继落户菁蓉镇。”作为全国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其管委会投资促进部王维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截至目前,该镇已经形成75万平方米的创客空间,聚集了创客一万多人,这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居民数量。

不仅如此,按照日前成都发布的《关于扶持郫都区菁蓉镇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努力将郫都区菁蓉镇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创客小镇。正如李克强总理去年6月视察时所评价的:“空置宿舍巧变创客空间,好比新经济借壳传统产业‘上市’。” 菁蓉镇已探寻出一条新型“双创”路径。

“双创”激活闲置资产 “作为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配套兴建的产业新城,这里的配套能力已达到10万人以上。”郫都区相关负责人毫不讳言地表示,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产能的变化以及智能化设备的运用,菁蓉镇的人气从10万多人降低到后来的不超过两万人,再后来就剩下当地拆迁安置的一万人左右的居民。

由此,随之带来的结果是闲置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楼宇面积以及众多其他配套设施。为此,郫都区想尽了很多办法,包括引入职业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其他商业等,但是没有产业的支撑,消化能力非常有限,这个小镇只能是日渐冷清。许多当地居民为先前产业工人们开设的餐馆、网吧、茶坊等不得不相继关门,没人能想到这座因传统产业升级而几乎人去楼空的小镇会获得第二次生命。

契机,来源于2015年开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的到来,成都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

作为中国豆瓣之乡的郫都区,敏锐地捕捉到“双创”带给德源镇的机遇:郫都区有19所大专院校、常年近30万名在校大学生,是包括一圈层在内的成都市较大的高校资源集中地之一。

“将这些优势科教资源与德源镇的闲置楼宇资源以及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是实现德源镇完美转型的升级之道。”上述郫都区负责人介绍,由此在2015年年中这里更名为菁蓉镇,而郫县也在今年正式更名为郫都区,“双创”让这个产业空心化小镇涅槃式升华。

2015年以来,郫都区先后出台了《郫县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暨种子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郫县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意见的实施导则》《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优惠政策》等一系列创新扶持政策。“我们去年底出台的《聚焦菁蓉镇打造双创高地若干政策》,则是系列双创政策的2.0版。”王维介绍,一系列的探索性动作,已然让菁蓉镇产生了巨大的聚集效应。

截至目前,郫都区“菁蓉镇”已与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13所高校签订校地共建大学生创业园区合作协议,“双创”让创业者迅速在这里汇集。

国际化双创视野

在去年10月份才正式入驻菁蓉镇的普瑞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学术技术团队完全是一个国际纵队:有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ack W.Szostak、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高远、张鹍,以及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沈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叶丰副教授等。

“今年底将从实验室升级为研究中心,并在两三年内升级为研究所。”该公司企划总监周恒介绍说,公司相继获得鹍远基金总计1500万元的天使投资,根据研发进度,未来三年内业绩将实现爆发式的增长。

目前,在成都市政府的支持下,菁蓉镇正积极实施“聚财引智”计划,引进聚集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此外,郫都区将每年投入5亿元支持菁蓉镇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重点用于聚集人才资源、扶持优质项目等。其中,尖端项目最高可获得1亿元资助。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份,菁蓉镇引进创新型孵化器38家,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4名,创客1.2万余人。

“尤其是全球创新中心西部中心、中美技术转移中心、中美双创孵化器在今年相继落户,使得菁蓉镇的‘双创’与国际化接轨,更有利于创新创业要素的流动。”王维表示。

为打造全球影响力创业小镇,郫都区坚持将“菁蓉镇”的发展视野放到国际化背景下,从2015年开始,在提振“菁蓉镇”的平台效应上一直不遗余力。“尤其2016年以来成功举办了2017SWC创业世界杯中国区总决赛、菁蓉创业运动会暨黑马运动会等具有国际水准的双创论坛、赛事活动200余场。”该基地管委会宣传部负责人介绍。

由此,菁蓉镇的平台效应日益凸显:2016年1月,建筑面积约为4700平方米的硅谷楼正式揭牌,成都和煌吉普斯能源科技、饵光美容仪、科乐得技术有限公司等首次7个海外归国人才的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宣告正式入驻;2016年12月,四川瑞邦华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英国沃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则入驻菁蓉镇成都军民融合双创科技中心。

“这里一切从零开始,在顶层设计上更容易以国际化的视野来推动创新创业。” 成都军民融合双创科技中心杨习章表示,军民融合最难突破的就是机制障碍,成都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军民融合需要‘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和全面融合。菁蓉镇在军民融合领域做出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创新驱动产业集群

“我们选择菁蓉小镇的原因除了一些硬件方面的优惠之外,还看重入驻基地提供的一些行业内部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双创’指数。这对于我们创业型企业而言非常有价值。”供职成都寻道科技有限公司的彭娟说。该公司2015年底入驻菁蓉小镇国信优易公司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

根据规划,到2020年,包括成都大数据交易中心等业态在内的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产业(成都)基地在菁蓉镇基本建成,并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全国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基地目前有十几家大数据相关企业入驻,我们专注于大数据在教育方面的运用,有的公司主攻大数据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大家在一个基地工作,相互之间也会有一些启发。”彭娟谈道。寻道科技公司于2014年创建,如今已经获得5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互联网+时代,要避免低端化发展,将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运用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同时更要注重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发展。”王维表示,菁蓉镇有严格的产业引进规划,不会“捡到篮子都是菜”,目前主要集中在大数据、无人机、新材料、生物医疗、VR/AR技术等新兴产业,已经引入的项目多达1300余个。

为此,郫都区还制定具体实现目标:到2018年,郫都区将建成创新创业园区120万平方米,聚集创新创业人才3~4万人,引进2000家以上创新创业企业、500家以上基金及投资机构在郫都区注册,孵化100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项目落地建设,培育上市创业企业10家以上。

如今,菁蓉镇已然成为国务院首批17个双创区域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首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园、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在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明确将郫都区定位为“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由此,菁蓉镇再获政策红利。

第二篇:从“3W咖啡”到校园“创客空间”

从3W咖啡到校园“创客空间”

李克强总理视察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中关村从上世纪80年代有名的“电子一条街”到如今又被称为“中国的硅谷”,这条街名字的变化,渗透着最强烈的国家意图 — 创新创业。而这杯咖啡成为中国政府支持创新创业最坚定的表态。大学生无疑是创新创业主力军之一,职业院校于在校期间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60年建校历史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积极实践和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以软件工程系2013届学生生产性实训环节为契机,借助新落成的百度实验室的场地环境、设备平台、实训环境的支持,合作企业希毕迪教育的积极参与下,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取得了丰厚成果。本周“北信软件工程生产性实训成果汇报暨‘百度实验室’‘校园创客空间’揭牌仪式”正式举行。

参加汇报和揭牌仪式的包括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武马群,副院长卢小平、董国东,软件工程系主任张晓蕾,副主任高立军,生产性实训指导教师刘桂玲;百度营销大学院校合作总监刘伟;希毕迪教育总经理周海涛、市场总监张存禹、运营总监胡潇、项目经理陈浩,还有来自广西职校创业就业办公室谭小燕主任,以及2013届软件工程系的同学。

首先,刘老师与同学生代表一并,就生产实习过程中,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和成果进行了汇报。自9月开学以来,在北信各位老师和希毕迪教育项目经理陈浩的带领下,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互联网媒体建设和应用的学习与工作。在生产性实训中引入商业项目,让同学亲身参与创业实践;同学们开设个人自媒体、微商,与供货商对接、洽谈客户、商业推广,并取得了实际的经济回报,在完整的商业闭环中接受了深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会着创新创业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汇报完毕后,学校领导向创新创业优秀同学颁发了证书。

合作企业代表,希毕迪教育总经理周海涛发言表示:同高职院校一起借助实训基地平台,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企业的使命和责任。希毕迪教育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丰富的企业资源,深入开展与职校的合作,有利于产业与学校对接、与专业对接、与学生对接。商业社会实践前置到在校期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能力培养和意识提升,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扎根于学生、结合到专业、落地在校园。同时,感谢北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百度实验室”、“创客空间”的建设运营中,给予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百度营销大学院校合作总监刘伟的发言中对百度实验室的体系做了简要介绍,百度公司非常重视院校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也将从产业平台的角度,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学生创新提供更多的有利资源。同时刘总表示,欢迎有意愿、有能力的同学来百度公司实习、工作。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武马群院长对这次创新创业实践和创客空间运营进行了总结。武院长首先对实训基地的创新运营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院校持续关注和支持由百度公司和希毕迪教育共同参与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更切实地于在校期间接触和了解商业项目、商业社会,也是职业院校办学的理念和宗旨。武院长对“百度实验室”和“创客空间”的下一阶段工作指出了方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要紧密与行业对接、与产业结合,充分发挥北信的专业优势,在运营过程中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为区域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随后在实训基地的产业展示厅举行了“百度实验室”和“创客空间”的揭牌仪式。最后武马群院长和院系领导实地视察实训基地和创客空间建设运营情况。

从3W咖啡到校园“创客空间”,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百度实验室”和“创客空间”的成立,标志着北信院系和希毕迪公司联合运营的创新

创业教育平台的全面启动,更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跨入了合作、创新和跨越的发展新阶段。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也将继续以促进首都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为己任,不断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

第三篇:从通用技术教室到校园创客空间

从通用技术教室到校园创客空间转型

长春市实践教育学校 何宸宇

摘要:自2015年创客教育大热收到关注,创客教育提供了新的创新文化,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创客教育提供了人才需求。随之进入教育视角还有校园创客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创客空间,校园创客空间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在国内,大部分的校园创客空间都是由科技社团、机器人社团等转型成创客空间的。除此之外,各高中学校都已经配备可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校园创客空间是通用技术教室的2.0版。

关键词:通用技术 创客空间

一、通用技术教室的建设

我校通用技术教室是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为指导,紧扣通用技术教材,服务通用技术课程,满足通用技术课程开展过程中师生技术学习与实践对教学环境、工具、设备、仪器、材料的需求。在通用技术教室使用期间,实现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充分了发挥学生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能够充分完成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制作、试验与创造等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技术人文因素的理解与感悟。

二、校园创客空间建设

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的实验室,创客们可以在创客空间里共享资源和知识,来实现他们的想法。社会上的创客空间大量涌现,是创客运动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创客教育来说,校园创客空间同样非常重要,是学生开展各类创客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不久的将来,校园创客空间将与学校的图书馆和实验室同样成为学校的基础学习环境一个组成部分。

三、从通用技术教室向校园创客空间转型

目前,社会上、大学里、还有中小学校园创立了很多的创客空间,对于现状而言,校园创客空间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据清华大学最新研究表明,学校是创客教育的最佳场所。学校是一个类似于社会的实践空间。如果在学校里开辟专门的空间,进行青少年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必将对中国创客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教育理念方面:通用技术和创客教育都是立足于实践,倡导“做中学”,创客教育定义中提到的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重要特征,在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早已经涉及,二者在教育理念方面是基本一致的,都具有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潜力。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用技术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技术与设计一》和《技术与设计二》,选修模块包括:《简易机器人》、《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而创客教育大部分是以数字化的编程通识教学,到作品的设计制作。无论在项目的选择范围和设计制作上都有很大的融合度。

在教学场地融合方面:课程体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方向,教学场地的环境和设备设施建设为课程体系提供了基础保障。在理念基本一致、课程体系融合度高的情况下,通用技术教室与校园创客空间的整合建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通用技术教室的基础上还是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第一,对通用技术教室进行设备设施的数字化机械化升级。在保留传统手工制作工具的同时,增加现代化的设备设施,如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各种迷你机床等;第二,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使用。我校把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纳入日常教学的新媒介,学校实现全网络覆盖,方便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和搜集材料,利用sratch软件和ardublock等软件进行编程设计,利用草图大师绘制设计图纸等等;第三,通过教室的整合实现选修模块的常规教学。我校将机器人教室、电子控制教室和建筑设计教室与必修教室进行整合,这样即实现了机器人、电子技术和建筑的常规化教学与创客教育的对接,即降低了以往必修教学的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增加创客教育项目。我校在重视信息技术理解与应用的同时,也将厨艺、农艺、工艺作为创客教育项目,形成创客活动的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第四,加强通用技术教室的环境设计。作为学校开放的创客空间,是学生平时参观实践最多的场所,创客空间从天花板到地面每个角落的设计都散发着创意的新鲜感和神秘感。吸引更多的学生在校园创客空间驻足、参观、设计、制作。第五,保证创客空间的资金的持续投入。创客空间的建设目前处在初级阶段,并非一次性大手笔的投入就可以建设成完美的创客空间。除去日常教学耗材的开销,还有新设备的采购、设备的保养与维护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好创客教育和通用技术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创客导师的培训

正所谓“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在呼吁学生拿起工具进行“造物”的同时,我校的创客导师也是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培训,这样化解了教师对新事物的抵触,也让教师知道了用scratch编程是多么简单而有趣,拿arduino制作一个智能机器人是多么方便而炫酷,画个3D模型再打印出来更不是什么高科技。你会开始喜欢动手,教师如此学生亦如此。不讲大道理,实实在在,就进行实战新技术培训,这是创客导师需要的技术培训。

第四篇:嵊州从块状到集群关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和思考

“科学发展、寻策问计”调研报告

嵊州:从块状到集群

——关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和思考

2009年10月16日15:39来源:人民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产业集群战略是经过无数实践证明了的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也是我市扬长避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与一般的经济形态比较而言,产业集群具有大量同类企业集聚形成的规模优势、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的成本优势、创新信息非正式交流形成的创新优势和区域社会中“信任和承诺”形成的社会网络优势。发展产业集群,我市有经验、有基础、有优势。如何深入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加快我市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步伐,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产业经济发展度的总体定位

我市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了领带、针织、电机、厨具、服装、电子电声、机械、生物医药、造纸、汽摩配等特色鲜明的块状产业,先后被命名为“二十一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

虽然我市的块状产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有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我市的产业大多只能说是块状产业,而不能说是产业集群。从传统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我们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产业集群与块状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都是属于同一或相近产业领域中的企业集聚现象,而且大多产业集群都是从块状经济发展而来。区别在于:产业集群是块状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块状经济是一般意义上的同类企业的“扎堆”,而产业集群还要求企业之间具有充分的社会化分工协作,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善,形成完整的产业系统。

从领带产业看:领带是我市的一张“金名片”,年产领带3亿条,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市场份额达到了全国的80%,世界的40%,是全球最大的领带制造基地,2007和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但有些专家指出嵊州的领带产业还不是标准的产业集群,最多只能说是“准产业集群”,这也是不无道理的。按照郎咸平教授“6+1”的理论,我们现在只抓住了“1”,即制造业环节,而在其他的“6”上,包括产品设计、订单处理、原料采购、物流运输、批发经营和终端销售等产业链环节,我们的发展还很不充分。从缫丝开始,到打线、印染、织造、缝制、后整理、包装等一系列制造环节,领带产业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但这只是“小配套”,离“大配套”——“6+1”的产业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市领带产业在上下游都缺乏主动权,虽然在制造业环节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只能赚取一点微薄的加工利润。

从我市其它的块状产业看:我市其它块状产业发展度不一,但与领带产业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不用说“6+1”的“大配套”,就是在制造业环节上的“小配套”也很不充分。

企业大多处于类同的产业链环节,中间品配套也大多在区外完成。其中虽也有部分区内配套,但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订单加工业务过多时,外包于其它同类企业加工;另一种是利用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代为中间品加工。这两种方式还不是专业化的产业链分工。如电机产业,包括铸件、冲片、漆包线等很多中间产品,我市只有冲片环节有几家专业厂家,其它环节还没有本地化的专业配套。这种状态只能说是企业的“扎堆”,虽具有一定的群体规模优势,但离产业集群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从2008年初开始,我市对现有块状产业实施整合,提出重点培育提升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产业,形成三大产业集群,“三足鼎立”支撑起嵊州经济发展的大局。经过这一轮整合,我市的产业群体规模有了显著改观,产业发展的区间也得到很大拓展。

三大产业的整合树立了一种导向,加快了产业融合的步伐。如越来越多的领带企业开始兼营服装和家纺,巴贝的男装、鑫利达的内衣、雅士林的衬衣等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电机企业与本地机械、电器配套的情况也日渐增多。人们发现,在本地实现专业化配套,不仅节约了联系和运输成本,而且便于技术创新的沟通交流。但是三大产业整合毕竟时间尚短,还不足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融合。新的产业系统的建立,新的产业氛围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

二、从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对策思考

如上所述,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是我市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市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随着一系列强有力的“救市”措施的实施,可以预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宏观经济必定会回稳趋暖,而且中国必定会率先回暖。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外部环境的改善并不能掩盖经济发展中的内在问题,宏观经济的回暖也并不代表着我们嵊州就具有了发展的优势。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眼前“保稳”上下功夫,还要思考长远如何推进“转型”的问题。只有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内在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才能实现“凤凰涅槃”,在科学发展的赛场上赢得先机。

1.加快产业整合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必然要求。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的组织结构问题。

一是产业之间的整合。三大主导产业目前还只是概念上的或是初步的整合,要真正在产业组织上达到融合的状态,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是产业网络的配套协作,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技术、设备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是产业融合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在社会网络上的融合,加强企业家之间、企业管理人员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协作。目前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有所增加,但大多还局限于原来的行业内部。对此,我们要通过舆论引导、政策促动、协会整合等方法逐步加以推进。

二是企业之间的整合。这是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问题。一般来说,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市场型产业集群,大家都是中小企业,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市场竞争关系;一种是轮轴型产业集群,有一家或几家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作为轴心,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从经济学角度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一个行业达到3-5家企业控制大部分需求的状态是最有效率的,也是集群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繁荣时期,所有企业都在蓬勃发

展,资产价格较高,企业之间的整合较为困难。而在当前经济低迷时期,有实力、有规模、有眼光的企业就可以抓住时机,实行购并重组,以迅速提高自身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对此,我们要因势利导,积极探索“退劣进优”的机制,推动集群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

2.拓展延伸产业链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关键环节。产业链是一个增值链,每一个环节都产生新的利润、新的GDP;产业链又是一个成本链,每一个环节的专业化运行,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产业链发育不完整是影响我市产业发展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抓产业集群,重点要抓好产业链这个关键环节。

一是纵向的延伸。就是要按照产业链分工纵向成链的发展需要,缺什么补什么。首先是在制造业内部进行链条补缺。有些环节在一个企业里“小而全”的生产,还不如实行“垂直分离”,让其它专业化企业加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如领带企业原先也是以“垂直一体化”生产为主,渐渐地多个环节分离出许多专业化的企业,这反映出集群发展的规律。有些环节是我们原先没有的,要发展起来。嵊州有许多电机企业,但要生产象双鸟机械厂电动葫芦中的电机的厂家却一个都没有。通过技术攻关,我们也有可能实现本地配套。其次是向制造业上下游延伸。无论是“6+1”也好,还是“微笑曲线”理论也好,说的是同样一个道理。目前,领带行业已成立了两家物流公司,就是要向上游原材料环节延伸,从基地建设、真丝采购到物流配送,实行一条龙配套、一体化运作。这样既可以节约运营成本,还可以提高原材料市场的话语权。在下游营销环节,我们也可以专业化运作,通过整合现有厂家的营销渠道,购并国内外的营销公司,就有可能掌握终端市场的主动权。

二是横向的拓展。就是要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横向拓展相关的产品区间,拓宽我们的产业领域。如领带行业要向服装、家纺等产品拓展,这些产品在市场、技术、设备等方面与领带都有相通的地方,但市场总量比领带大出不知多少倍。所以我们在积极探索打造一个真丝产品制造基地,以真丝为特色,形成一个区域性产业集群。又如电声产品,我市原先一直以扬声器零配件为主,天乐集团成功开发液晶电视,仅此一项全年销售收入就达20亿元,打破了我市电声产品单

一、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格局。目前天乐集团又开始制造笔记本电脑,努力形成一个系列的电子产品生产。今后随着协作配套厂家的增多,完全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企业群体。

3.推进自主创新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我们要充分利用集群推动创新的特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保持产业生生不息的活力。

一是要发挥政府的创新主导作用。主要在出台鼓励创新政策、沟通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服务平台、组织攻关产业共性平台建设上下功夫。目前我市的科创中心已创建成为省级科创中心,三大产业都有了一个科技服务中心。我们已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1所正式签约,在我市设立一个分所,把我市作为21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要抓紧促成投建,推动我市的电机行业科技创新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上,我们将建立起一个政企联动、产学研联合的技术攻关机制,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攻关。如我市领带制造技术与意大利的主要差距就在于真丝染色和后整理上,目前我们已经与香港理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委托他们攻关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够成功,将对我市领带制造工艺冲刺世界顶级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只有掌握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始

终立于不败之地。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加大了科技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对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加大扶持力度。如领带花型设计,是引导市场消费潮流的关键因素,巴贝公司正在筹建全球花型资料库,麦地郎公司正在正在筹建世界一流的领带设计研发中心。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我们有望在花型设计这个关键环节上实现重大突破。除技术创新之外,品牌创新和标准制定工作也需高度重视。俗话说,“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定标准”。尤其是目前国际市场不景气,许多企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大内销力度,扩大市场份额,更要重视品牌建设和标准制定。如果我们拥有了一批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著名品牌,拥有了一批在行业中具有标准制定权的企业,那么我们的产业集群也就有了更加稳固的地位。

4.产业招商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动力。从区域经济的角度,仅靠内源性积累发展是不够的,必须内外两条腿走路,才能更快更好。我市70%的经济总量来自于内源经济,目前本地企业的投资潜力已挖掘得较为充分,为此必须借助外部力量注入发展动力。从产业集群的角度,通过产业招商,一是可以迅速扩大产业的规模;二是引进外来竞争者,可以增强活力;三是为产业链配套补缺。目前各地都在充分利用国家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机遇,抓紧招商引资。当前各地的招商政策大致趋同,我市的区位优势也并不十分明显,为此,更要突出我们的产业优势,依托我市的产业配套基础来吸引外来投资。下一步我们要开展一系列的产业招商活动,切实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领带服装产业与宁波、上海对接,机械电机产业与金华(义乌、永康)、温州对接,电器厨具产业与广东(东莞)和慈溪对接。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把我们的主导产业推出去,把产业项目招进来,努力形成大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循环。5.打造集群品牌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必由之路。企业有自己的个性化品牌,集群也有自己的品牌。集群品牌是一个产业群体的标志,也是一个区域的招牌。集群品牌对集群企业来说是一个公共的资源,每一家企业,大到骨干龙头企业,小到街头巷尾的家庭作坊都可以从中受惠。打造集群品牌,首先要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要有拿得出手的产业优势;其次要编制出台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指导目录,着力建设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第三要有集群品牌营销的策略,政府、企业、协会联手,充分利用各种新闻、网络和展销节会活动推介我们的集群概念,进一步提高我市优势产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三、充分发挥集群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在产业集群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创造环境、提供服务等作用。我们既要尊重“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又要注重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走出一条符合嵊州实际的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

1.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集群加快发展。对三大主导产业,我们实行“五个一”加以推进,即:一个联系领导、一副专业班子、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一套产业扶持政策、一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目前领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已出台,受到了省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并确定为浙江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之一。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产业扶持政策也要抓紧制订,争取在5月份前出台,通过“一产业一策”,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投建基础设施,构筑产业发展平台。集聚公共资源,共享产业公共基础设施,这也是产业集群的优势。一方面,我们要建设好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区等发展平台,为产业集

聚创造良好的平台条件;另一方面,我们要针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个性化需要,投建基础设施。如领带工业园区、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等都是属于此类。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已列入省重点项目,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力争建成集交易、仓储、展示、科研、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群。

3.加强管理规范,引导产业有序竞争。产业集群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鼓励引导内部的有序竞争,防止内部相互残杀的无序竞争。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凝聚企业的团队精神,维护集群的利益。如去年我市由领带协会牵头,领带集体提价0.1美元,就是成功一例。我们要举一反三,在其他产业中推广这一经验。

4.优化服务效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政府服务的效能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努力减少企业的商务成本。深化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指数管理办法,让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机关效能,推动服务环境的进一步好转。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功能,使之有实体、有权威、有引力,真正成为行业之家、企业之家。

5.塑造集群文化,提升产业软实力。集群文化是集群企业价值取向和心理行为特征的群体反映,每一个集群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集群文化渗透在产业集群的方方面面,塑造集群文化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党委政府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运用政府的权力影响和非权力影响引导和修正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要加强企业家和员工的培训,着力提升集群每一个细胞的素质。要充分利用新闻、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强舆论宣传,推动集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课题主持人:郭 敏课题协调人:孙海荣责任单位: 市委办 政研室 发改局 经贸局科技局 财政局 国土局 外经贸局开发委

下载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