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摘 要
行了内隐记忆的测验实验。将实验数据用配对T和再认记忆属于不同的记忆系统。关键词 内隐记忆 再认 回忆 1.导言 人类记忆具
16名被试进
(explicit)或内隐(im—plicit)类型。近20
(Gazzaniga M S1998)。这一结论的基础是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性分离。早在20世纪60年代对遗忘症病人的研究中就已发现二者的分离现象(Warrington E K
1974)
(Rugg
2006)。
把再认出旧单词与新单词的正确率差异作比较发现旧单词的正确率高于新单词的正确率。采用这一范式的原因之一是单一的再认测验能有效地去除不同测验任务的影响。已往对内隐记
Buchnert A2000
Paller K A,2000
项目在 实验在再认
2.方法 2.1 被试
均为右利手。以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2.2 仪器和材料 和用于补笔的材料。2.3 实验设计
2.4 实验程序1、3、习过的不常见的英文单词3.结果 实验对16
未
2、主试依次呈现两组英文
自变学习过单词正确数 学习过单词正确数 再认 补笔 再认 补笔平均正确率 0.91 0.64 0.92 0.89 未学单词与已学单词再认 未学单词与已学单词补笔 配对样本T检验-1.6-4.8 的配对样本T检验显著大于未学单词与已学应和再认记忆属于不同的记忆系统。4.4、讨论 的影响。Jacoby 和Dallas在关于此类的实验上要记忆的任务则不受加工类型的影响。但是由于被试的内在学习基础差异和分心原因实验结果是再认成绩好于补笔。
5.参考文献 Gazzaniga M S534 Warrington E K
1998
1974
469
The effect of prior learning on sub
419
428 孟迎
Weiskrantz L—sequent retention in amnesic patients 郭春彦.2006.21.Jenikins RrecognitionBurton A M
Ellis AB43
W
Neuropsychologia
ERP研究.38(1)
2002
Long—term effects of covertface
Wippich W
2000
On the
40InCognitionB52 Buchnert Areliability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memory measures227—259 Paller K AD LMedin(EdSan Diego6.附录 7.验。实验大概持续7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0.Neuro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human memory
V40)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cademic Press
你现在要进行的是内隐记忆实10你看到的10笔。明白后开始试验
第二篇:内隐记忆教案(定稿)
《内隐记忆》的教案
教学重点 1.内隐记忆的内涵
2.内隐记忆是如何提出的3.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4.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内隐记忆的含义,能分辨出生活中的内隐记忆现象。
2.学生学习前科学家研究内隐记忆的结果并能利用其研究成果对内隐
教学内容
记忆进行研究。
当代记忆心理学的研究沿着两个方向开展的,一是传统的研究研究方向,即注重对意识到的过去经验的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而另一方向是内隐记忆它代表了记忆研究的最新动向,本节课学习我们将对内隐记忆进行。
内隐记忆在记忆研究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事实上第一次引进内隐记忆这一术语距今只有不过十年的时间。
内隐记忆定义: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他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并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通过内隐记忆定义的学习,举例生活中的内隐记忆现象,如做选择题等。
内隐记忆是根据启动效应的研究和遗忘症的研究而提出的。
启动效应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
通常分为重复启动和间接启动两种。
重复启动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及后呈现的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面呈现的启动刺激;
间接启动中除包含重复启动外,还允许两个刺激有所差别。
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有词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干或词段补笔。
1968年,英国神经心理学家沃林顿和韦斯克兰茨首先在对遗忘症患者的启动效应研究中发现了内隐记忆现象。它们的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甚至深度遗忘症患者也能够长时间的保留完整信息。
多重记忆系统说
认为记忆是有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的,而每个子系统又都有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同一个子系统内的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不同子系统的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可能具有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在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
迁移适当加工理论
由勒迪格等提出的迁移适当加工理论与多重记忆系统说不同,它主张一个单一的记忆系统。按照迁移适当加工理论,记忆实验研究所观察到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应的只是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不同而已,并不说明机能独立的两个不同的记忆系统的存在。
研究方法
1.词干补笔是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词后,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几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几个字母而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字。补笔的另一种形式为残词补全,是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缺一些字母的残词填上适当的字母而成为有意义的单字。虽然词干补测量的是一些永久性的知识,但研究发现这些知识的提取也依赖于实验中所发生过的事件。
2.知觉辨认是指在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要求在速示条件下对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学过的单字进行辨认。它的另一种变式为模糊字辨认,是指在测验时所呈现的单字的字母很模糊,要求被试辨认是什么字。
雅阁比采用再认和知觉辨认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实验中他让被试在三种条件下学习反义词。条件一为无上下文,被试看到“***——冷”便大声说出“冷”字,这里要求被试加工的是“冷”字的字形;条件二为有上下文,被试看到“热——冷”并大声读出“冷”字,在这里要求被试加工“冷”字的意义,条件三为产生条件,被试看到“热——???”,而要求被试说出“冷”字,这是条件一和条件二的结合,要求被试即加工字形也加工意义。三种条件下,一半被试是用直接测量方法测验,即再认;另一半则用间接测量方法测验,即知觉辨认。实验结果发现,当用直接测量的方法来测量时产生条件下的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条件其次,无上下文条件最差;而用间接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恰恰相反,表现为无上下文条件下击中的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条件次之,产生条件最差。由此可知,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方法所得的实验结果正好相反。
本节课对内隐记忆的定义、提出、理论解释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进行拓展及讨论,并预习下一节--内隐学习,研究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陈海平09072223 09心理2班
第三篇: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
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内隐记忆任务分离加工分离内隐记忆1985年 Graf和 Schater利用记忆测验,以能否有意识回忆为标准,正式提出 “内隐记忆 ”一词。而 1924年心理学家 William McDougall在“Outline of psychology”中最早使用 “内隐的 ”(implicit)和 “外显的 ”(explicit)这对术语来描述不同记忆形式。只是在当时并未引起记忆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也未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1]。1968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 Warrington和 Weiskrantz在对遗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就发现了 “内隐记忆 ”的现象:他们用 Korsakoff综合症和额叶切除后的患者作为健忘症被试,以无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发现健忘组被试不能有意识地提取已学过的单词,但仍然保存着关于这些单词的记忆痕迹,这些单词的痕迹可用补笔等测验间接测出。这就激发了人们对正常被试无意识的,无察觉的记忆现象的研究兴趣,并找到了理解人类记忆本质的全新途径。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 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 Schacter,1985)[2]。
启发
1.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1任务分离范式
任务分离范式是由心理学家 Tulving(1983年)提出来。他是指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通过改变测验指导语,造成两种记忆任务(间接测验与直接测验),再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加工过程的分离。在研究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实验性分离有可能 只是任务外部形式上或内部心理操作上的分离,而不是深层加工过程的分离(Merikle,P.M.,1991)。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对此范式进行了一些改进。Merikle和 Keingold(1991)将匹配比较法运用于内隐记忆研究中,将间接测验表现出的比相应直接测 验更高的感受性作为内隐记忆存在的判定标准。杨治良等(1994)也使用匹配比较法对汉字内隐记忆进行了研究。匹配比较法就是将直接测量任务和间接测量任务在形式上和心理操作上匹配起来,使他们只存在指导语上的差别。这时若出现实验分离,就有可能是深层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不是任务差异所引起。1.2加工分离范式
20世纪 90年代,Jacoby等人提出和完善了加工分离程序模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简称 PDP)。他试图从两种记忆编码和提取过程来理解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差别,并将测验中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进行了分离,还借用经典测验理论的公式来计算这两种影响,这为内隐记忆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另外,这一范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和修 正。Buchner,Erdfelder和 Vaterrodt Plunnecke(1995)认为再认测验 PDP分离出的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的贡献受到由猜测引起的反应偏向的影响,降低了测量指标的精确性。从而提出了扩展模型(extended model),增加了两个猜测变量。他们试图将反应偏向的影响从意识性提取和自动加工中分离出来。
此外,Yonelinas等人提出了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他们将自动提取看作是类似于信号检的加工过程,并采用信号检测论的计算模式,排除被试判断标准的变化对 PDP熟悉性指标的影响。Dodson和 Johon还建议用 “源监测框架 ”代替加工分离程序,Mulligan和 Hishman(1997)进一步结合多维加工簇模型和源监测框架的有关理论,提出了“情境诊断模型 ”(diagnostic context model)来补充加工分离程序 [3]。
2.内隐记忆模型
2.1阈限说
阈限说是最早解释内隐记忆的理论。持阈限说的研究者认为内隐记忆的产生是由于记忆痕迹过于微弱,达不到外显记忆所需要的强度。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否定了这一假说。
2.2激活扩散理论
Collins & Loftus(1975)认为内隐记忆没有保留形成这些记忆的情节性事件,但激活了网络中某些节点,这种激活是自动的,他可能达不到节点的阈限水平,而是提前了节点的激活水平。但其无法解释图形启动等非语义现象,即使在字词启动范围内也有麻烦。
2.3多重记忆系统理论(multiple memory systems theory)由 Tulving和 Squire等人研究遗忘症,提出了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认为记忆是由不同操作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每一操作系统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和行为指标,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属不同记忆系统。Squire和 Cohen认为外显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系统,内隐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系统。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健忘症病人的记忆分离现象,即脑损伤遗忘症患者出现的外显记忆障碍而启动效应完好现象。这是由于各记忆系统是独立的。当陈述记忆系统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仍保持完好。但多重记忆系统的解释也遇到质疑。1986年 Glisky等强调健忘症病人学会了新知识,但 不记得“学习过”这一经历。这自然仍为内隐记忆,而不能用陈述记忆来解释。因此,Tulving等人认为各种记忆形式都会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不会引起人们的理论兴趣,更重要的是,不会有统一的记忆原则,而且由某种记忆形式发现的事实也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形式的记忆。
2.4迁移恰当加工理论
Roediger等人研究正常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迁移恰当加工理论(transfer appropriate processing theory,简称加工说),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系统只有一个,直接测验与间接测验间的分离是测验所要求的心理加工过程不同。他试图从两种记忆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的本质及关系来解释两者的差异。外显记忆属于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加工,内隐记忆属于自下而上的信息驱动加工,两者都依靠记忆系统中预存的整体表象[7]。由于直接和间接测验要 求的提取过程不同,两类测验从不同的学习编码加工中获益也就不同。从而导致内隐和外显记忆间实验性分离。至今,加工说和系统说的争论仍持续不断地进行,并出现了两种学说逐渐融合的趋势。正如 Tulving所说,“系统说和加工说的融合是将来内隐记忆研究发展的方向”。Zinimer(1995)综合系统论和加工论提出多水平、多象征模型(Multi-level, Multi-token model),将信息加工分成不同水平。较低加工水平平行分布着多个相对独立表征系统,这些系统对刺激进行加工,其产物为象征(Token);较高水平的象征由较低水平象征整合产生,这些象征同样也有特定的子系统驱动。
3.内隐记忆研究对教学的启发
3.1教学中重复学习与强化练习的必要性
内隐记忆的研究,表明阈下刺激、启动效应对后继任务易化作用的普遍存在,还有麻醉期间学习的存在等。另外有实验表明,脑外伤病人在高强度练习和准确反馈条件下,各任务领域都存在具有直观性与无意识的内隐学习效应,并且这种内隐学习效应随着不断强化策略训练有增强和向外显转化的趋势。因此,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高原期的消失,即在没有外显的学习效果的条件下,学习或许依然在进行。这为重复学习、强化学习的教学原则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其实,重复对于新旧知识的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都有促进作用,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已。重复对后者的促进作用会更大一些。重复练习的效果或许不易外显,但其实无意中已经提高了主体的理解力与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研究发现,外在刺激仅仅因为呈现次数越频繁(并不一定需要引起刻意的注意或强化),个体对刺激的印象就越深刻,这种知觉的流传性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要素之一。
3.2教学中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
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强调通过逐步推理来得出结论。这种教学会妨碍学生直觉理解的健全发展。因此,课程设计应从低年级起就开始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在直觉思维的训练方法中,启发式程序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人们在面对不确定问题时,常用启发式规则进行直觉飞跃,其中就隐含了内隐的无意识记忆。这样,教学就可利用类比,使用对称,考察有限条件,从而使解题的方法更形象化。其次,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积极地应用直觉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对那些应用直觉思维的学生加以赞同并纠正其错误,使其直觉思维能更好发展。最后,因为直觉思维具有视觉化映像表征的特点,这就丰富了学习者的想象力及心理表象能力。从而可以使事物的诸因素以映像的形式,并直观呈现于大脑。这有助于活跃直觉思维。
3.3教学中隐性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人们在不同的动机水平下,往往以不同的方式从社会传播中学习信息。这样就可以自动发挥材料的预期作用,教师就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潜移默化却很容易收到预期效果。同时,“相信第一感觉 ”现象也说明在较浅的加工水平或非注意状态下的自动加工,往往不易受外界干扰;而在模糊决策状态下的控制性加工,则增加了预测的不确定性,产生干扰作用。隐性课程设计正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8]。其隐蔽于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各种载体的影响。另外,其无意识迁移具有非定向性,迁移范围广,有利于实现跨领域迁移。
3.4适当的学绩评价与测量理论
个体差异普遍存在,这样,“因材施教 ”成为教育学的理想教育原则。而当今的学绩测验及智力测量主要是以再认或再现方式,来测量学生能够有意识提取的外显记忆知识以及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很难测出学生的内隐学习与内隐记忆等无意识加工能力。但这种内隐加工能力又确实存在,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基本心理品质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我们测评的目的是将儿童置于合适的教育环境中,尽可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因此,在加强外显记忆能力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其内隐心理潜能,进行多方位、多侧面的综合培养。经典的测验理论是在整个测验水平上分析测验结果,忽视了个体差异及不同项目的反应模式,并混淆了相同测验分数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特征。我们可以借鉴内隐记忆研究中的一些测量措施,如
Jacoby的排除与包含测验等认知实验方法等,在教学领域中进一步测量学生内隐加工能力的强弱。
4.小结 综上所述,二十多年来内隐记忆作为记忆研究的新领域,其有关理论建设取得了系列的成果,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至今内隐记忆,这个接近心灵底层领域的研究仍没有一个统一、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正如 Tulving(1995)所说,“没有理论就会蔓延困惑,而困惑培育的仅仅是更多的困惑,不正确的理论迟早是会得到修正的。”内隐记忆的研究和探索将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随着研究者对该理论不懈地深入探索,内隐记忆研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价值将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展现。参考文献:
[1]陈宏 ,张明.当代记忆研究与中枢执行机能.东北师大学报 2001,2:91~92.[2]刘万伦.短时记忆研究综述.巢湖学院学报 2003,5(3):10.[3]任智.关于内隐记忆的理论综述.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4 26(2):36~40.[4]叶茂林.中国记忆研究回顾.心理科学.2000,23(3):334~335.[5]陈寒.对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的反思.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53~54.[6]王国猛.论内隐记忆现象的理论解释.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3.5(1):4~6.2 [7]徐大真.方法学进展中的记忆理论建构综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10 23(5):59~60.[8]张一中 ,王笃明.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5:93~95.
第四篇:实验报告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名称:体育测量与评价
实验名称:ISAK全套人体测量指标(共39项)测试
一、预习报告
1.实验目的①通过实验强化体格及身体成分测量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系统的积累有关数据资料,树立求真务实的风气,培养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②通过实际测量,准确掌握测试点的定位,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准确读数;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将基本理论知识联系到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科研的实际中去,培养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进而为体育运动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2.实验内容
量度:体重(1项)
长度:身高、坐高、上臂、前臂、手长、髂前上棘高、大转子高、大腿、小腿、胫骨长(10项)
宽度:肩宽、髂嵴、足长、胸宽、胸厚、肱骨、股骨(7项)
围度:头围、颈围、上臂放松、紧张围、前臂、手腕、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大腿中、小腿、踝围(13项)身体成分:肱
三、肩胛、肱
二、髂嵴、髂前、腹部、、大腿前、小腿内(8项)
3.实验条件
量度测量:杠杆式体重秤
长度测量:身高/坐高仪,长、短钢直尺,两米以上的卷尺,足长测量计
宽度测量:测径规
围度测量:带状软尺
体成分测量:皮褶厚度计
二、实验操作与结果
1.实验方法、步骤
①学习ISAK全套人体测量指标(共39项)测试的相关理论知识;测量方法、相关仪器使用方法、读数、产生误差的原因等。
②测量上述指标,3人一组(被测人、测量员、记录员)相互测量,完成3次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计算出平均值或取中间值记录,检查准确无误后,再填写电子版,打印后贴在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处。
③讨论交流测试各项指标的心得体会,为自己或同学制定个人锻炼计划、体质健康增强方案等提供参考数据。
2.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
见附表(要求将测试数据输入表格后打印粘贴)
3.分析讨论
围绕受试者各项指标的测量结果,根据以往学习基础,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析其目前体格和身体成分状况,提出制定个人锻炼计划的设想或个人增强体质健康的重点方向。
针对出现较多或较大误差的测试项目,探寻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篇:实验报告
西华大学学生上机实践报告
西华大学上机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程序设计方法
指导教师:陈克力
上机实践名称:根据实验指导书填写实验名称
上机实践编号:填写第几个实验(如实验1)
年级:2004 姓名: 学号: 组号:1 上机实践成绩:上机实践日期:哪一天上机就填写哪一天,不得随意乱写 上机实践时间:例如9:40-11:40
一、目的本次上机实践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二、内容与设计思想
上机实践内容(填写自己实验的具体题目)、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等。
三、使用环境
奔4计算机,windows xp, Edipplus+IIS50+ACCESS编程环境
四、核心代码及调试过程
详细记录核心代码以及程序在调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记录程序执行的结果。
五、总结
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问题回答,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六、附录
下面说明内容,在正式上次实验报告时删除之
(陈克力老师EMAIL:click_ckl@163.com
实验报告上交注意事项:实验报告只上交电子档,每一个实验单独交一个文档,文件名取名规则为:完整的学号+姓名+实验N.doc例如:200409010527封寅达实验1.doc;如果文件名取错,造成的遗失由学生自己负责认真准备填写实验报告表头信息,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