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各课渗透法制教育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2)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任课教师:杨其芬
为了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特拟定以下计划: 本册安排了9个“法制教育渗透点”:
第1课《草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十一条 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拉肥土等,必须经草原使用者同意,报乡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并做到随挖随填,保留一部分植物的母株。禁止在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和沙化地区砍挖灌木、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未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不得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
第2课《丝绸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四条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伪造、变造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标记,伪造、变造或者买卖进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配额证明或者其他进出口证明文件;
(二)骗取出口退税;
(三)走私;
(四)逃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认证、检验、检疫;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课《白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森林保护法》第二十三条 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进入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区的人员,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为林业服务的标志。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以及“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概况等;《口语交际·习作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该法第一百二十条还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第5课《牧童》:《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十条 严格保护草原植被,禁止开垦和破坏。草原使用者进行少量开垦,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已经开垦并造成草原沙化或者严重水土流失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限期封闭,责令恢复植被,退耕还牧。第十二条 合理使用草原,防止过量放牧。因过量放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水上流失的.草原使用者应当调整放牧强度,补种牧草,恢复植被。对已经建成的人工草场应当加强管理,合理经营,科学利用,防止退化。
第14课《再见了,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闲置土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第七十三条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6课《桥》:《城市桥梁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在城市桥梁安全保护区范围内从事牵拉、吊装、打桩、挖掘、地下(水下)管道顶进、爆破作业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当向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准许作业的,申请人应当与市政设施行政管理部门签订安全保护协议,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擅自在城市桥梁安全保护区范围内从事牵拉、吊装、打桩、挖掘、地下(水下)管道顶进、爆破作业的,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桥梁设施损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课《景阳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第三十一条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口语交际·习作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三条 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第六十六条 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的,由主管部门予以关闭,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27课《与象共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就明确指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内用禁用工具破坏珍禽、珍兽或者其他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即构成犯罪,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措施。《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通令要求公告全体公民,切实遵照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陈应初等人不仅非法捕杀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而且以营利为目的,割去牛胆、倒卖象牙,具备经济犯罪的性质。1988 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中指出: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非法出售倒卖、走私的,按投机倒把罪、走私罪处刑。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第一条第一款中指出:犯投机倒把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选读课文《拉萨古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
(三)擅自将国有馆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
(八)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为。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学校教育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也不能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风云变幻的世界要求他们具备社会生存能力,更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而语文教学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方面有着独天德厚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传授知识技能,也可渗透法制教育内容,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懂法守法的习惯,从而健康成长,做个“四好少年”,成为“四有”接-班人。
第二篇:五年级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5、渗透法制内容:(1)《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是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教学关键:
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二)计算:
268÷ 4 224÷ 4 256÷ 6 345÷ 15
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重点说一说224÷ 4怎样算。
3、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20表示什么?
24表示什么?
二、教学新课
(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
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暑假期间,老师也参加了清晨健身行列。在广场老师四天跑了22.4千米的路程。你能算一算老师每天跑多少远吗?
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
(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3)出示:
《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4)学生读读。(5)教师点拨。
(二)提出问题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困难时可求助同学和老师。
(三)交流问题
1、小组内交流答案并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相信每一位同学所得出的答案都有自己的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吧,把不明白的弄明白,比比看,看哪个小组解决困难问题最多,要加油噢!
2、小组内交流,师收集相关信息。
(2)分小组在指定的黑板上进行板演。强调全组人员参与。在交流后,指定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板演,全组参与。
(3)全班分组展示。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适时的知识冲突,突出学习目标。
(四)算法展示
1、对每一道的算法进行展示 生1: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生2:22.4÷4=5……2.4
生3:先把22.4扩大10倍,变成224,用224÷4=56,再把商缩小10倍,得出结果是5.6。
生4:直接算出22.4÷4=5.6 生5:列竖式计 师:分别介绍你是怎样想的?听明白了吗?5的后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呢?
2、比较算法间的不同,择优。问:会用竖式计算了吗?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3、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五)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
1、第一步用22除以4,商5余2。这里的24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又怎样算?
2、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2、计算下列各题。
9.42÷6 94.2÷6 87.64÷7 876.4÷7 反馈后教师问:如果计算出第一题的结果是1.57,你能估计出第二题的结果吗?已知第三题的结果是12.52,你能说出第四题的结果吗?为什么?
生:看被除数的小数点。
师:看被除数的小数点想什么? 生:想商的小数点。
3、根据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题。
58.23÷3=
5.823÷3=
582.3÷3=
四、课堂小结
(一)启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知识。
(二)教师归纳总结。
五、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完成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2、课外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1、用连除(双归一)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材第32页例11及“做一做”和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渗透《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教学重点:
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4、渗透《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
《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 从事奶畜养殖,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以及其他对动物和人体具有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
禁止销售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生鲜乳。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3
考?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邮政编码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4)让学生在编码的活动中,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5)让学生经历用数字编码的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23条。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数字编码方法。难点: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一、创设情境(1)图片出示:
一辆汽车撞倒行人后,迅速逃逸,行人向公安人员说出几个数字,公安人员迅速找到了肇事汽车。
(2)教师提问:
公安人员是怎样找到肇事汽车的?(3)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类似的号码?
教师: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板书课题:数字编码-邮政编码)
(1)学生观察画面。
(2)学生讨论后,汇报。汇报时,学生会说出:根据车牌号码能迅速找到车主。
(3)学生独立思考后,可能说出: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学号……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信息,为下一步教学活动作好准备。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字编码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信封封面。
仔细观察信封,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信封上那两排数是邮政编码。
(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3)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呢? 教师板书: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4)学习例1:邮政编码448268 ①学生观察邮编。
②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各数字的含义。③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板书。(5)介绍本地邮政编码。
(1)学生观察后,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然后汇报。
(2)学生在上课前已到邮电部门了解到: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的传递速度。
(3)①学生自学教材113页的内容。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③学生汇报,说一说自己自学和调查的内容。(4)①学生观察邮编,结合刚才的自学思考。②小组合作,议一议,说一说。
③结合黑板上的提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5)学生独立思考后,说出本地邮编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收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6)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2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二十三条 用户交寄邮件,应当清楚、准确地填写收件人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邮政企业应当在邮政营业场所免费为用户提供邮政编码查询服务。
邮政编码由邮政企业根据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编制规则编制。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对邮政编码的编制和使用实施监督。
三、应用反馈
(1)教材第113页“做一做”。①展示学生收集的邮政编码。
②请你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1)①学生分小组汇报说出自己收集的邮政编码。
②学生经过观察、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
(2)学生汇报平时观察到的数字编码。汇报时可能说出:座号、电器型号、书号……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编码,自己去发现规律,感受数字编码为生活带来了方便。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应用非常广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学生谈收获、感想。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提出疑问,为下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板书设计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身份证号码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学号和身份证编码的方法,学习用数字来进行编码,学习抽象概括方法。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分工协作能力。
3、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第1、2、3条,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编码的组成及数字反映的信息。教学准备 :
学生收集不同编码资料,了解各种数字编码含义及其编排方法。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到银行开户储蓄时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你还知道什么时候用到身份证吗?
生答:
1、父母外出打工
2、住旅馆
3、办结婚证
4、高考、成人高考
5、出国旅游
看来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设计意图:从身份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来引入,体会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感悟身份证中的信息
1、自主探索
(1)、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调查了一些身份证号码,谁愿意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 互动交流
(2)、请同学们分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身份证编码的知识。
小组汇报
(3)、老师也带来了两个身份证号,贴卡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并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从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互动交流 小组汇报
3、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调查讨论和小组合作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身份证的信息。那用身份证号代替这些信息有什么好处吗? 生答……
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这么多的信息!它非常的简明、科学,这也就是编码的优越性。
(二)编码:
1、编写身份证号码。
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会有一个身份证号码。
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
是多少?借助今天所学的知识给自己编制一个身份证号码。马上行动起来,把编好的身份证号码写在纸上。(编写后在组内交流)
学生上台汇报,并介绍每个数字的含义。
其实在户口簿上就有我们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请大家与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
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第1、2、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规定第一条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第二条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第三条 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3、编写学号
(1)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身份证号码,常常见到数字编成的号码,这些号码都表达一定的信息。学号也是用数字进行编码的。17号这样的学号只适用于自己班内使用。如果放在整个学校中使用,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所以,学校为了便于管理,我们每一位同学一进入小学,便会拥有一个学号,这个学号将伴随你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
请大家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给全校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看谁编写的学号既能尽可能多的反映出这个同学的信息,又科学合理!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组长汇报,说设计意图,怎样设计学号能体现出是男生还是女生?怎样设计学号才能保证学号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不变? 其他同学对上台汇报的各种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3)、小结:大家真能干!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给全校同学编了一个学号,而且反映出了这么多的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学号和身份证编码的方法,学习用数字来进行编码,学习抽象概括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分工协作能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请你应用以上所学知识来设计一个编学号的方案,给全班同学编号
2、小明很马虎,他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出示:
***412 *** *** ***161 同桌讨论,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3、一个被警方通缉的男罪犯,打算坐飞机逃走,他劫持了一个专门制作身份证的工人为他做了一号码为“***28”的身份证。正当罪犯拿着这身份证去坐飞机,却在出关检查时被扣住了。原来是工人在制作身份证时留下了线索,协助警方抓罪犯。你知道工人留下什么线索吗?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知识?
请同学们课下到图书室去了解一下图书管理员是怎样给众多的图书编码 的?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身份证 110102 19750110 151 9 行政区划代号 出生日期码 顺序码 校验码。
第三篇:五年级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整数》学科渗透
法
制
教
育
教 学 设 计
——苗二河小学
石治录
【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例1及相关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方法与过程: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5、渗透法制内容:
(1)《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是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教学关键】
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二)计算:
268÷ 4 224÷ 4 256÷ 6 345÷ 15
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重点说一说224÷ 4怎样算。
3、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20表示什么? 24表示什么?
二、教学新课
(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
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暑假期间,老师也参加了清晨健身行列。在广场老师四天跑了22.4千米的路程。你能算一算老师每天跑多少远吗?
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
(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3)出示:
《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4)学生读读。(5)教师点拨。
(二)提出问题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困难时可求助同学和老师。
(三)交流问题
1、小组内交流答案并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相信每一位同学所得出的答案都有自己的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吧,把不明白的弄明白,比比看,看哪个小组解决困难问题最多,要加油噢!
2、小组内交流,师收集相关信息。
(2)分小组在指定的黑板上进行板演。强调全组人员参与。在交流后,指定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板演,全组参与。
(3)全班分组展示。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适时的知识冲突,突出学习目标。
(四)算法展示
1、对每一道的算法进行展示 生1: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生2:22.4÷4=5……2.4
生3:先把22.4扩大10倍,变成224,用224÷4=56,再把商缩小10倍,得出结果是5.6。生4:直接算出22.4÷4=5.6 生5:列竖式计
师:分别介绍你是怎样想的?听明白了吗?5的后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呢?
2、比较算法间的不同,择优。问:会用竖式计算了吗?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3、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五)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
1、第一步用22除以4,商5余2。这里的24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又怎样算?
2、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2、计算下列各题。
9.42÷6
94.2÷6
87.64÷7
876.4÷7
反馈后教师问:如果计算出第一题的结果是1.57,你能估计出第二题的结果吗?已知第三题的结果是12.52,你能说出第四题的结果吗?为什么?
生:看被除数的小数点。师:看被除数的小数点想什么? 生:想商的小数点。
3、根据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题。
58.23÷3=
5.823÷3=
582.3÷3=
四、课堂小结
(一)启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知识。
(二)教师归纳总结。
五、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完成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2、课外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学科渗透
法
制
教
育
教 学 设 计
——苗二河小学
石治录
教学内容:
1、用连除(双归一)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材第32页例11及“做一做”和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方法与过程: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教学重点:
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4、渗透《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
《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 从事奶畜养殖,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以及其他对动物和人体具有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
禁止销售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生鲜乳。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
课后小记: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邮政编码》学科渗透
法
制
教
育
教 学 设 计
——苗二河小学
石治录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邮政编码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2)方法与过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4)让学生在编码的活动中,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5)让学生经历用数字编码的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23条。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数字编码方法。难点: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一、创设情境(1)图片出示:
一辆汽车撞倒行人后,迅速逃逸,行人向公安人员说出几个数字,公安人员迅速找到了肇事汽车。
(2)教师提问:
公安人员是怎样找到肇事汽车的?(3)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类似的号码?
教师: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板书课题:数字编码-邮政编码)
(1)学生观察画面。
(2)学生讨论后,汇报。汇报时,学生会说出:根据车牌号码能迅速找到车主。
(3)学生独立思考后,可能说出: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学号„„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信息,为下一步教学活动作好准备。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字编码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信封封面。
仔细观察信封,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信封上那两排数是邮政编码。(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3)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呢? 教师板书: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4)学习例1:邮政编码448268 ①学生观察邮编。
②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各数字的含义。③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板书。(5)介绍本地邮政编码。
(1)学生观察后,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然后汇报。
(2)学生在上课前已到邮电部门了解到: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的传递速度。(3)①学生自学教材113页的内容。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③学生汇报,说一说自己自学和调查的内容。(4)①学生观察邮编,结合刚才的自学思考。②小组合作,议一议,说一说。
③结合黑板上的提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5)学生独立思考后,说出本地邮编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收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6)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2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二十三条 用户交寄邮件,应当清楚、准确地填写收件人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邮政企业应当在邮政营业场所免费为用户提供邮政编码查询服务。
邮政编码由邮政企业根据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编制规则编制。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对邮政编码的编制和使用实施监督。
三、应用反馈
(1)教材第113页“做一做”。
①展示学生收集的邮政编码。
②请你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1)①学生分小组汇报说出自己收集的邮政编码。
②学生经过观察、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
(2)学生汇报平时观察到的数字编码。汇报时可能说出:座号、电器型号、书号„„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编码,自己去发现规律,感受数字编码为生活带来了方便。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应用非常广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学生谈收获、感想。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提出疑问,为下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板书设计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分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一是以动画激趣导入新课;二是以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邮政编码的含义、编码规律、通过合作交流、探索识别、设计邮政编码,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编码的规律与方法;三是联系生活中的数字编码,进一步拓展练习,让学生感知数字编码与生活的联系及作用并以收集的邮政编码比较发现结束本堂课,让学生感受数字编码的魅力。
上完这节课,感觉自己有一定的进步,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教学理念在逐渐更新,重新认识了“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没有简单地充当知识的传话筒,也不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是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他们小组合作,探索编码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课堂上的生生互动,使师生共同获益,感受超强的信息量,探索到数字与编码的简单方法。
导入环节采用了激趣导入,成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可惜的是没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课堂没有跟着“生成”走,而过分被“预设”牵着了。
这节课还有一个遗憾是课堂上编码应用欠缺,小组合作的时效仍待提高,上课仍有些紧张、语速过快等。但这堂课在课堂形式、学生小组探究等新课堂理念方面进一步做了初步尝试,相信“邮政编码”等编码规律及意义会容易突破。
说
课
稿
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数字编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向学生渗透数字编码思想。由于这是数学广角中的内容,属于第一课时,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感觉比较新鲜,只要教师组织到位,学生学起来应该不是特别困难。但如果作为第一课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在后面的教学中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2.教材从老师点名的情境引入,说明我们可以用数字编码来区分班上的学生。而本节课的内容则是通过邮政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学情分析
1.数字编码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生在探究规律时容易理解,思维难度不大。2.教学中,老师尽量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教学,同时,启发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3.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有不同的编码方法,老师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调查、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设计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邮政编码》学科渗透
法
制
教
育
教 学 设 计
——二官小学胡恩海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学号和身份证编码的方法,学习用数字来进行编码,学习抽象概括方法。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分工协作能力。
3、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第1、2、3条,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编码的组成及数字反映的信息。教学准备 :
学生收集不同编码资料,了解各种数字编码含义及其编排方法。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到银行开户储蓄时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你还知道什么时候用到身份证吗? 生答:
1、父母外出打工
2、住旅馆
3、办结婚证
4、高考、成人高考
5、出国旅游
看来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设计意图:从身份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来引入,体会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感悟身份证中的信息
1、自主探索
(1)、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调查了一些身份证号码,谁愿意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 互动交流
(2)、请同学们分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身份证编码的知识。小组汇报
(3)、老师也带来了两个身份证号,贴卡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并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从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互动交流 小组汇报
3、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调查讨论和小组合作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身份证的信息。那用身份证号代替这些信息有什么好处吗? 生答„„
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这么多的信息!它非常的简明、科学,这也就是编码的优越性。
(二)编码:
1、编写身份证号码。
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会有一个身份证号码。
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
是多少?借助今天所学的知识给自己编制一个身份证号码。马上行动起来,把编好的身份证号码写在纸上。(编写后在组内交流)
学生上台汇报,并介绍每个数字的含义。
其实在户口簿上就有我们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请大家与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
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第1、2、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规定第一条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第二条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第三条 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3、编写学号
(1)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身份证号码,常常见到数字编成的号码,这些号码都表达一定的信息。学号也是用数字进行编码的。17号这样的学号只适用于自己班内使用。如果放在整个学校中使用,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所以,学校为了便于管理,我们每一位同学一进入小学,便会拥有一个学号,这个学号将伴随你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
请大家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给全校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看谁编写的学号既能尽可能多的反映出这个同学的信息,又科学合理!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组长汇报,说设计意图,怎样设计学号能体现出是男生还是女生?怎样设计学号才能保证学号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不变?
其他同学对上台汇报的各种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3)、小结:大家真能干!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给全校同学编了一个学号,而且反映出了这么多的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学号和身份证编码的方法,学习用数字来进行编码,学习抽象概括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分工协作能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请你应用以上所学知识来设计一个编学号的方案,给全班同学编号
2、小明很马虎,他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出示:
***412 *** *** ***161 同桌讨论,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3、一个被警方通缉的男罪犯,打算坐飞机逃走,他劫持了一个专门制作身份证的工人为他做了一号码为“***28”的身份证。正当罪犯拿着这身份证去坐飞机,却在出关检查时被扣住了。原来是工人在制作身份证时留下了线索,协助警方抓罪犯。你知道工人留下什么线索吗?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知识? 请同学们课下到图书室去了解一下图书管理员是怎样给众多的图书编码的?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身份证 110102 19750110 151 9 行政区划代号 出生日期码 顺序码 校验码。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科学教案
义务教育五年级科学上册《种子发芽实验
(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教师
邱天芬
种子发芽实验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1、46条。【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充足的氧气。
五、进行法制教育教学。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1、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下列种子为假种子:
(一)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
(二)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下列种子为劣种子:
(一)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
(二)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
(三)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
(四)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
(五)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教学回顾:全班同学能做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且对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义务教育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教师
邱天芬
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防沙治沙法》的相关规定。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进行法制教育教学。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防沙治沙法》的相关规定。
5、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回顾:应用了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义务教育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教师
邱天芬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法制教育: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2、1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8条。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1)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1)
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1、总结归纳
回顾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2、法制教育: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2、1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水力发电对本法的适用,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通过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粪便等,不适用本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太阳能利用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对已建成的建筑物,住户可以在不影响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义务教育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教师
邱天芬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法制教育: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防灾减灾法》的相关规定。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法制教育: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防灾减灾法》的相关规定第一条规定: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4、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5、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6、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教学回顾:
1、学生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2、知道了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第五篇:五年级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五年级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3000字)
五年级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例1及相关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5、渗透法制内容:
(1)《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是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关键】
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二)计算:
268÷ 4 224÷ 4 256÷ 6 345
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重点说一说224÷ 4怎样算。
3、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20表示什么? 24表示什么?
二、教学新课
(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
÷ 15
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暑假期间,老师也参加了清晨健身行列。在广场老师四天跑了22.4千米的路程。你能算一算老师每天跑多少远吗?
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
(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
(3)大屏幕出示:
《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是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4)学生读读。
(5)教师点拨。
(二)提出问题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困难时可求助同学和老师。
(三)交流问题
1、小组内交流答案并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相信每一位同学所得出的答案都有自己的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吧,把不明白的弄明白,比比看,看哪个小组解决困难问题最多,要加油噢!
2、小组内交流,师收集相关信息。
(2)分小组在指定的黑板上进行板演。强调全组人员参与。在交流后,指定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板演,全组参与。
(3)全班分组展示。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适时的知识冲突,突出学习目标。
(四)算法展示
1、对每一道的算法进行展示
生1: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生2:22.4÷4=5??2.4 生3:先把22.4扩大10倍,变成224,用224÷4=56,再把商缩小10倍,得出结果是5.6。生4:直接算出22.4÷4=5.6 生5:列竖式计 师:分别介绍你是怎样想的?听明白了吗?5的后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呢?
2、比较算法间的不同,择优。
问:会用竖式计算了吗?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3、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五)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
1、第一步用22除以4,商5余2。这里的24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又怎样算?
2、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2、计算下列各题。
9.42÷6 94.2÷6 87.64÷7 876.4÷7 反馈后教师问:如果计算出第一题的结果是1.57,你能估计出第二题的结果吗?已知第三题的结果是12.52,你能说出第四题的结果吗?为什么?
生:看被除数的小数点。师:看被除数的小数点想什么?
生:想商的小数点。
3、根据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题。
58.23÷3= 5.823÷3= 582.3÷3=
四、课堂小结
(一)启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知识。
(二)教师归纳总结。
五、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完成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2、课外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荐小学
数学教
案 [1000]
字荐初二数学教案案
(800 [1000
字)荐生活中的数学教字] 荐人教版初一上数学教案(全册)[1500字] 荐工程数学教案(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