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日一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
【每日一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出如下意见。
1.遵循司法规律推进繁简分流。科学调配和高效运用审判资源,依法快速审理简单案件,严格规范审理复杂案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根据案件事实、法 律适用、社会影响等因素,选择适用适当的审理程序,规范完善不同程序之间的转换衔接,做到该繁则繁,当简则简,繁简得当,努力以较小的司法成本取得较好的 法律效果。
2.推进立案环节案件的甄别分流。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科学制定简单案件与复杂案件的区分标准和分流规则,采取随 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方式,确保简单案件由人民法庭、速裁团队及时审理,系列性、群体性或关联性案件原则上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对于繁简程度难以及 时准确判断的案件,立案、审判及审判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会商沟通,实现分案工作的有序高效。
3.完善送达程序与送达方式。当事人在纠纷发 生之前约定送达地址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地址作为送达诉讼文书的确认地址。当事人起诉或者答辩时应当依照规定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积极运用电子方式送达; 当事人同意电子送达的,应当提供并确认传真号、电子信箱、微信号等电子送达地址。充分利用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建立全国法院统一的电子送达平台。完善 国家邮政机构以法院专递方式进行送达。
4.发挥民事案件快速审判程序的优势。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 定,积极引导当事人双方约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对于标的额超过规定标准的简单民事案件,或者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但标的 额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依法适用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特别程序。积极引导当事人将债权人 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的案件转入督促程序,推广使用电子支付令。
5.创新刑事速裁工作机制。总结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经验,加强侦查、起诉、审判程序的衔接配合。推广在看守所、执法办案单位等场所内建立速裁办公区,推动案件信息共享及案卷无纸化流转,促进案件办理的简化提速。
6.简化行政案件审理程序。对于已经立案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案件,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径行裁定驳回起诉。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探索建立行政速裁工作机制。
7.探索实行示范诉讼方式。对于系列性或者群体性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选取个别或少数案件先行示范诉讼,参照其裁判结果来处理其他同类案件,通过个案示范处理带动批量案件的高效解决。
8.推行集中时间审理案件的做法。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适用速裁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的轻微刑事案件,实行集中立案、移送、排期、开庭、宣判,由同一审判组织在同一时段内对多个案件连续审理。
9.发挥庭前会议功能。法官或者受法官指导的法官助理主持召开庭前会议,解决核对当事人身份、组织交换证据目录、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等相关程序性事项。对 于适宜调解的案件,积极通过庭前会议促成当事人和解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对于庭前会议已确认的无争议事实和证据,在庭审中作出说明后,可以简化庭审举证和质 证;对于有争议的事实和证据,征求当事人意见后归纳争议焦点。
10.创新开庭方式。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刑事案件,经当事人同意,可以采用远程视频方式开庭。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可以使用视听传输技术或者同步视频作证室等作证。
11.推行庭审记录方式改革。积极开发利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庭审语音同步转化为文字并生成法庭笔录。落实庭审活动全程录音录像的要求,探索使用庭审录音录像简化或者替代书记员法庭记录。
12.推进民事庭审方式改革。对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可以直接围绕诉讼请求进行庭审,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程序限制。对于案件要 素与审理要点相对集中的民事案件,可以根据相关要素并结合诉讼请求确定庭审顺序,围绕有争议的要素同步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
13.探索认罪认罚案件庭审方式改革。对于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案件,探索简化庭审程序,但是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审理的,可不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适用刑事简易程序审理的,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程序限制。
14.促进当庭宣判。对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原则上应当当庭宣判。对于适用民事、刑事、行政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应当当庭宣判。对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逐步提高当庭宣判率。
15.推行裁判文书繁简分流。根据法院审级、案件类型、庭审情况等对裁判文书的体例结构及说理进行繁简分流。复杂案件的裁判文书应当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有 针对性地说理。新类型、具有指导意义的简单案件,加强说理;其他简单案件可以使用令状式、要素式、表格式等简式裁判文书,简化说理。当庭宣判的案件,裁判 文书可以适当简化。当庭即时履行的民事案件,经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在法庭笔录中记录相关情况后不再出具裁判文书。
16.完善二审 案件衔接机制。积极引导当事人、律师等提交电子诉讼材料,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和诉讼档案电子化,运用电子卷宗移送方式,加快案卷在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移送。优 化二审审理方式,围绕诉讼各方争议问题进行审理,避免二审与一审在庭审和裁判文书方面的不必要重复。强化二审统一裁判尺度、明确裁判规则等功能。
17.提升人案配比科学性。在精确测算人员、案件数量和工作量的基础上,动态调整不同法院、不同审判部门的审判力量。根据法院审级、案件繁简等相关因素,合理确定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配置比例,科学界定各自职能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审判团队优势。
18.推广专业化审判。在充分考虑法官办案能力、经验及特长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案件的不同类型确定审理类型化案件的专业审判组织,根据案件的繁简程度 确定专门审理简单案件与复杂案件的审判人员。推进办案标准化建设,健全案例工作制度。构建法官轮岗机制,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激发和保持审判队伍的活力。
19.推进审判辅助事务集中管理。根据审判实际需要,在诉讼服务中心或者审判业务等部门安排专门的审判辅助人员,集中负责送达、排期开庭、保全、鉴定评估、文书上网等审判辅助事务。
20.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综治组织、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公证机构等各类治理主体发挥预防与化解 矛盾纠纷的作用,完善诉调对接工作平台建设,加强诉讼与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机衔接,促进纠纷的诉前分流。完善刑事诉讼中的和解、调解。促进行政调解、行 政和解,积极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裁决同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
21.发挥律师在诉讼中的作用。积极支持律师依法执业,保障律师执业权利,重视律师对案件繁简分流和诉讼程序选择的意见,积极推动律师参与调解、代理申诉等工作。
22.引导当事人诚信理性诉讼。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非诚信诉讼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诉讼费用、律师费用调节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杠杆作用,促使 当事人选择适当方式解决纠纷。当事人存在滥用诉讼权利、拖延承担诉讼义务等明显不当行为,造成诉讼对方或第三人直接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无 过错方依法提出的赔偿合理的律师费用等正当要求予以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
2016年9月12日
第二篇:【每日一法】《关于执行案件调查令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
【每日一法】《关于执行案件调查令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
一个案件走完一审、二审,胜诉后拿到的只是一份判决书,只有通过执行才能让判决落到实处。如果执行不力,判决书只是一纸盖着法院公章的白条。为了更好地执行案件,只有更大、更好的发挥律师作用。昨天,省高院发布《关于执行案件调查令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意味着今后代理律师可持令调查。
律师取证底气更足了
据省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执行案件调查令制度,是指在案件执行终结前,申请执行人及其代理律师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调查取证时,经申请执行人申请,由人 民法院签发调查令,指定申请执行人的代理律师持调查令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收集相关证据的制度。该负责人形容:“这就意味着在代理执行难案件时,律师取证 有了‘尚方宝剑’。”
这把“尚方宝剑”对律师工作,会带来什么好处?赵宝丽律师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人收了她当事人7000多元钱至今不还,现在她当事人打算起诉对方,但是对方称已经破产,考虑到起诉后判决下来怕拿不到钱,那不仅浪费金钱,也浪费了精力。
于是,赵宝丽想到在起诉前调查对方银行账号是否有钱?如果有,就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就有利于判决执行。“但这个时候,有的银行会以‘我们只认法院’为理由驳回。现在有盖着法院鲜红印章的调查令在手,怎么说也会底气足一点。”
调查令也有“有效期”
《意见》要求,调查令适用于对有关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实际履行能力证据的调查收集,但法律、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必须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除外。今后相关律师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由申请执行人委托的持有效《律师执业证》的代理律师进行。调查收 集证据时,应当主动出示身份证件和调查令。接受调查人应当于收到调查令之日起五日内,向持令人提供调查令所指定的证据。持令人应当将调查收集的证据于调查 结束后五日内连同接受调查人填写的回执提交人民法院。
附: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调查令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最大限度发现案件真实,坚持能动司法,提高审判效率,保障当事人诉权,促进审判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民事诉讼调查令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因客观原因难以自行调查取证时,经申请并获人民法院批准,由人民法院签发给其代理律师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收集涉案所需相关证据的法律文件。
本条所称客观原因是指当事人、代理律师通过正常的调查取证途径无法自行调查取证的情形。
第三条 代理律师可以依法在审理、执行阶段申请签发调查令。申请调查的证据应当与待证事实有关联性且能证明案件基本事实。
代理律师在一审审理中申请签发调查令,应当在案件受理后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代理律师在第二审程序中申请签发调查令,应当在庭审结束前提出。
代理律师在执行阶段申请签发调查令,应当在执行终结前提出,申请调查的证据限于被执行人履行本案义务所需财产状况的证据。
第四条 代理律师申请签发调查令,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
(三)代理律师所在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指派律师函;
(四)代理律师有效的执业证书。
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调查证据的名称、种类、与待证事实的关系、证明目的、无法获得证据的原因、接受调查人及证据线索,并由代理律师签字或者盖章。
第五条 代理律师申请调查的证据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个人隐私的;
(三)涉及商业秘密的;
(四)与待证事实无关联、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或者其他无调查收集必要的;
(五)不在本省行政区划内的。
涉及上述第(一)、(二)、(三)种情形的证据,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
第六条 合议庭、独任法官或者执行法官负责对调查令申请进行审查。
人民法院应当自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签发调查令。
人民法院决定签发调查令的,由院长或其授权的副院长签发,并统一编号。决定不予签发调查令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口头告知的,记入笔录。
第七条 持令调查取得的证据属于申请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需经法定程序举证、质证或审查、核实后,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或者采取执行措施的依据。
第八条 调查令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持令人的姓名、性别、律师证编号、律师事务所全称;
(二)被调查人姓名或单位全称;
(三)向被调查人收集、调查证据的范围;
(四)调查令的有效期;
(五)调查令签发人签名;
(六)妨害调查的法律后果;
(七)签发日期及院印。
调查令样式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统一制定。
第九条 调查令的有效期限根据调查证据难易程度确定,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代理律师应当在调查令载明的有限期限届满前调查收集证据,期限届满,调查令自动失效。
第十条 代理律师持令调查时,应当主动出示调查令和执业证。调查取证后,五日内将调查收集的全部证据及接受调查人填写的回执提交人民法院。
代理律师因故未使用调查令或者接受调查人未提供证据的,应当在调查令载明的有效期限届满后五日内,将调查令向人民法院缴存入卷。
代理律师持令调查获得的证据及信息,仅限于本案诉讼目的,不得不当使用或者泄露。
第十一条代理律师持令调查时,接受调查人核对调查令和执业证无误后,应当提供调查令所指定的证据。不能当即提供的,应当在收到调查令之日起五日内提供。
接受调查人有权拒绝提供调查令指定证据以外的其他材料。接受调查人应当在提供的证据材料上注明与原件核对无异,在回执上注明证据材料的名称、页数等,并签名、盖章。
接受调查人不能按时提供证据,无证据提供或者拒绝提供调查令指定证据的,应当在调查令回执中注明原因。
接受调查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协助调查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采取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十二条 持令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议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予以处罚或惩戒;构成妨碍民事诉讼行为的,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涉及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正当理由未按照本办法交还调查令或者回执的;
(二)不当使用、泄露持令获得的证据或者信息的;
(三)伪造、变造调查令以及伪造、变造、隐匿、毁灭持令调查的证据的。
持令律师存在本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层报省高级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有权根据情节轻重决定在六个月至两年内不再向该律师签发调查令并通过省高级人民法院内网公示。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办法适用于陕西省三级人民法院向代理律师签发调查令事宜。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解释、修订。
第三篇:【每日一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导游劳动权益保障的指导意见》
【每日一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导游劳动权益保障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委、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
导游是我国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展示旅游形象、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旅游业发 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旅游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及《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 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要求,维护和保障导游合法劳动权益,促进导游队伍平稳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和《若干意见》为契机,以依法保障导游劳动权益为出发点,以广大游客更加满意为落脚点,以推动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依法治旅、依法兴旅,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排除阻碍劳动 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实现导游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旅游行业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保障导游合法劳动报酬权益为核心,建立公开、公平、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构建法律关系清晰、管理责任明确、权利 义务对等、收入与服务质量挂钩、基本保障健全的导游劳动权益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实现导游体面劳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不断提高导游服务水平,优化队伍结构,培养一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至诚、形象健康的导游队伍,为从源头和基础上彻底解决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条件。
(三)基本原则 1.平稳有序,加快推进
导游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关系到旅游企业、从业者的切身利益。既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既要积极破除阻碍旅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不合理的导游用工管理模式,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又要做到科学合理,平稳有序,力求实效。
2.兼顾利益,实现共赢 切实保障导游的合法劳动权益,是旅行社应尽的法定义务,旅行社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将为导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必须兼顾各方利益,着眼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真正实现共赢。
3.加强协作,创新模式
开展导游劳动权益保障工作不仅需要旅游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紧密合作,还需要发挥行业组织、用人单位及导游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胆创新,突破难点,制定切实有效的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工作。
二、主要工作
(四)理顺旅行社与导游的关系
旅行社应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未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 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的导游签订劳动合同,且劳动合同期限应在1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应明确双方基本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与劳动报酬、社会保 险、休息休假、劳动保护与劳动条件等内容。临时聘用的导游,应是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并获得原用人单位同意的人员。临时聘用时,旅行社 可与其签订劳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五)依法保障导游合法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权益 1.依法保障导游的劳动报酬权益
旅行社应建立和完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合理确定基本工资、带团补贴、奖金等,按照旅游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劳动合同约定,按月足额向导游支付劳动报酬。旅行社临时聘用导游的,应按照旅游法及劳务协议约定,按时足额向其支付导游服务费用。
2.建立导游优质服务奖励制度
旅行社要尽快建立健全针对导游的职业技能、专业素质、游客评价、从业贡献为主要测评内容的导游绩效奖励制度,探索建立基于游客自愿支付的对导游优质服务的奖励机制。
3.依法保障导游的社会保险权益
旅行社应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按规定为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办理相关社会保险手续,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六)加强导游执业的劳动保护和职业培训
旅行社应为导游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对女性导游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就反映强烈的“导游专座”、住宿待遇等 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降低导游的劳动风险,保障导游安全执业和体面劳动;依法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鼓励投保导游执业综合保险等补充保险,妥善处置导游 因公伤亡事故;建立健全导游职业培训制度,加大投入,做好导游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支持导游参加提升素质的学习实践,不断提高导游的素质和能力。
(七)开展导游劳动报酬集体协商和指导性标准制定工作
各地要依法开展以协商确定导游劳动报酬为重点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应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协商对话机制,确 定协商主体,按程序选派代表进行集体协商;签订的集体合同经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后生效。试点城市要依据现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旅游市场状况、导游供求等实际状况,制定本地区导游劳动报酬的指导性标准,定期公布、调整。暂未进行集体协商试点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 推动建立导游劳动报酬的指导性标准。
三、工作要求
(八)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推进
各地旅游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将保障导游劳动权益作为贯彻落实旅游法和《若干意见》的重要 措施,高度重视,紧密配合,抓紧抓实。旅游主管部门要组织成立专门领导与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主动联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建立沟通协调 机制,共同研究,克服困难、改革创新。同时,要主动加强媒体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九)积极发挥导游行业组织和行业工会的作用
各地旅游主管部门要尽快推动同步建立健全导游行业组织和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导游行业组织联系政府、服务会员、促进 行业自律的作用,强化对会员的行为引导、规范约束、权益保护,组织实施导游注册、职业培训、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咨询与援助等工作。工会组织要全面履行职 能,维护导游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各地旅游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要指导督促旅行社严格按照旅游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 规定,与导游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保障导游的合法劳动权益。对不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支付劳动报酬、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要依法依 规严肃查处。旅游主管部门要引导旅行社健全导游服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导游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导游典型事迹宣传,建立游客对导游服务的评价和优质服务奖 励制度,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导游队伍健康发展。
(十一)努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增强维权能力 各地要加强对导游的宣传教育培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落实,健全导游诚信体系,建立淘汰退出机制。要积 极强化导游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意识,鼓励导游积极加入导游行业组织和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要引导导游积极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自觉将“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行业核心价值观作为职业行为导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要激励导游增强职业自信心 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导游队伍良好形象,热爱旅游、服务旅游、奉献旅游,成为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优秀导游。
国家旅游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2015年7月29日
第四篇:【每日一法】《关于执行案件调查令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_百.
【每日一法】《关于执行案件调查令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
一个案件走完一审、二审, 胜诉后拿到的只是一份判决书, 只有通过执行才能让判决落 到实处。如果执行不力, 判决书只是一纸盖着法院公章的白条。为了更好地执行案件, 只有 更大、更好的发挥律师作用。昨天,省高院发布《关于执行案件调查令制度的实施意见(试 行 》,意味着今后代理律师可持令调查。
律师取证底气更足了
据省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执行案件调查令制度, 是指在案件执行终结前, 申请执行人 及其代理律师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调查取证时,经申请执行人申请,由人 民法院签发调查 令, 指定申请执行人的代理律师持调查令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收集相关证据的制度。该负 责人形容:“ 这就意味着在代理执行难案件时,律师取证 有了 ‘ 尚方宝剑 ’。”
这把 “ 尚方宝剑 ” 对律师工作,会带来什么好处 ? 赵宝丽律师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人收 了她当事人 7000多元钱至今不还,现在她当事人打算起诉对方,但是对方称已经破产,考 虑到起诉后判决下来怕拿不到钱,那不仅浪费金钱,也浪费了精力。
于是,赵宝丽想到在起诉前调查对方银行账号是否有钱 ? 如果有,就可以申请诉前财产 保全,就有利于判决执行。“ 但这个时候,有的银行会以 ‘ 我们只认法院 ’ 为理由驳回。现在有 盖着法院鲜红印章的调查令在手,怎么说也会底气足一点。”
调查令也有 “ 有效期 ”
《意见》 要求, 调查令适用于对有关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实际履行能力证据的调查收 集,但法律、司法解释明确规定, 必须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除外。今后相关律师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由申请执行人委托的持有效 《律师执业证》 的代理 律师进行。调查收 集证据时,应当主动出示身份证件和调查令。接受调查人应当于收到调 查令之日起五日内, 向持令人提供调查令所指定的证据。持令人应当将调查收集的证据于调 查 结束后五日内连同接受调查人填写的回执提交人民法院。
附: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调查令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最大限度发现案件真实,坚持能动司法,提高审判效率,保障当事人诉权, 促进审判公正,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三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民事诉讼调查令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因客观原因难以自行调查取 证时, 经申请并获人民法院批准, 由人民法院签发给其代理律师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收集涉案 所需相关证据的法律文件。
本条所称客观原因是指当事人、代理律师通过正常的调查取证途径无法自行调查取证的 情形。
第三条 代理律师可以依法在审理、执行阶段申请签发调查令。申请调查的证据应当与 待证事实有关联性且能证明案件基本事实。
代理律师在一审审理中申请签发调查令,应当在案件受理后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代理律师在第二审程序中申请签发调查令,应当在庭审结束前提出。
代理律师在执行阶段申请签发调查令, 应当在执行终结前提出, 申请调查的证据限于被 执行人履行本案义务所需财产状况的证据。
第四条 代理律师申请签发调查令,应当提供下列材料:(一 申请书;(二 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三 代理律师所在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指派律师函;
(四 代理律师有效的执业证书。
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调查证据的名称、种类、与待证事实的关系、证明目的、无法获得 证据的原因、接受调查人及证据线索,并由代理律师签字或者盖章。
第五条 代理律师申请调查的证据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不予准许:(一 涉及国家秘密的;(二 涉及个人隐私的;(三 涉及商业秘密的;(四 与待证事实无关联、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或者其他无调查收集必要的;(五 不在本省行政区划内的。
涉及上述第(一、(二、(三 种情形的证据,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第六条 合议庭、独任法官或者执行法官负责对调查令申请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应当自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签发调查令。
人民法院决定签发调查令的, 由院长或其授权的副院长签发, 并统一编号。决定不予签 发调查令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口头告知的,记入笔录。
第七条 持令调查取得的证据属于申请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需经法定程序举证、质证 或审查、核实后,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或者采取执行措施的依据。
第八条 调查令应当载明下列内容:(一 持令人的姓名、性别、律师证编号、律师事务所全称;(二 被调查人姓名或单位全称;(三 向被调查人收集、调查证据的范围;
(四 调查令的有效期;(五 调查令签发人签名;(六 妨害调查的法律后果;(七 签发日期及院印。
调查令样式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统一制定。
第九条 调查令的有效期限根据调查证据难易程度确定,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代理律师应当在调查令载明的有限期限届满前调查收集证据, 期限届满, 调查令自动失 效。
第十条 代理律师持令调查时,应当主动出示调查令和执业证。调查取证后,五日内将 调查收集的全部证据及接受调查人填写的回执提交人民法院。
代理律师因故未使用调查令或者接受调查人未提供证据的, 应当在调查令载明的有效期 限届满后五日内,将调查令向人民法院缴存入卷。
代理律师持令调查获得的证据及信息,仅限于本案诉讼目的,不得不当使用或者泄露。
第十一条代理律师持令调查时, 接受调查人核对调查令和执业证无误后, 应当提供调查 令所指定的证据。不能当即提供的,应当在收到调查令之日起五日内提供。
接受调查人有权拒绝提供调查令指定证据以外的其他材料。接受调查人应当在提供的证 据材料上注明与原件核对无异,在回执上注明证据材料的名称、页数等,并签名、盖章。
接受调查人不能按时提供证据, 无证据提供或者拒绝提供调查令指定证据的, 应当在调 查令回执中注明原因。
接受调查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协助调查的, 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采取妨害民 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十二条 持令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议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予 以处罚或惩戒;构成妨碍民事诉讼行为的, 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涉及犯罪的, 追究刑事责任。
(一 无正当理由未按照本办法交还调查令或者回执的;(二 不当使用、泄露持令获得的证据或者信息的;(三 伪造、变造调查令以及伪造、变造、隐匿、毁灭持令调查的证据的。持令律师存在本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层报省高级人民法院, 省 高级人民法院有权根据情节轻重决定在六个月至两年内不再向该律师签发调查令并通过省 高级人民法院内网公示。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办法适用于陕西省三级人民法院向代理律师签发调查令事宜。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解释、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