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局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

时间:2019-05-14 04:2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南局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南局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

第一篇:海南局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

当前气瓶安全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海南省质监局特设处 刘耀文

气瓶产权转移的目标和要求是全面实现气瓶充装单位拥有气瓶产权并向用户提供合格气瓶,气瓶充装单位对气瓶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全面负责,建立以气瓶充装单位为气瓶安全责任主体的气瓶安全监管新模式,建立以气瓶充装单位为监察对象的气瓶长效安全监管机制,彻底改变因气瓶产权分散导致长期以来气瓶数量不清、安全状况不明、事故率高、检验率低、“流浪”气瓶无人负责的一系列问题。但由于法律法规的不配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人民群众安全意识薄弱,气瓶管理仍普遍存在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并未完全消除、监管乏力等现象,反映出了气瓶安全监察所面临的一些普遍问题。本人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技手段落后,无法对产权转移工作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按《产权转移工作方案》要求,通过对气站的充装设备进行改造,使用专用的电子灌装机,并通过控制网络实行联网管理,在每一个气瓶上安装唯一身份标识的电子射频标签,建立气瓶电子档案,充装时专用灌装机读取钢瓶上电子标签的信息并判别气瓶的合法性从而决定是否给予充装,实现钢瓶的定点充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电子射频标签的质量不过关使得电子灌装机上的电子探头不能稳定地识别气瓶上安装的电子射频标签,造

成部分气瓶无法正常充装。同时标签的质量差,使用一年后损坏率达80%以上。

二、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无法对产权转移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产权转移要求实行定点直销制度。拥有气瓶产权的持证充装单位,应本着既方便用户又方便全过程安全管理的原则,通过自设若干三级销售网点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但由于气站不愿增加经营成本,而采取指定或委托现有销售网点的方式担负起直接面向客户收空瓶充气和运送实瓶供气的任务,造成大量客户掌握在三级销售网点的手中,充装单位被三级销售网点牵着鼻子走的情况。三级销售网点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哪里价格低就到哪里充装,同时气站存在着我不充装他充装的心理,为了经济利益和争取市场,也依然充装无标识编号的“流浪”气瓶和超期服役或过期未检气瓶。《海南省燃气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三级销售网点的经营许可由建设部门负责,但由于建设部门人员不足,监管不到位,造成大量无证网点的存在,严重扰乱了产权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人员不足,经费缺乏,转移工作不彻底,无法保证气瓶安全监察工作顺利进行。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在目前气站经营者的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不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气瓶安全,就必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充装“流浪”气瓶和超期服役或过期未检

气瓶的行为,但由于人员不足,经费缺乏,难以保证对气站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造成执法监管不到位,力度不够,反过来执行政策好的气瓶充装单位还吃亏。在海南目前18个市县中除了海口、三亚2个地级市有监察机构外,其余16个县级局只有一名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

四、定检率下降,充装超期瓶现象屡禁不止。

近三年来,我省每年都对气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每年都对3~4家违规充装的充装单位实施停产整顿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但充装超期瓶现象屡禁不止,从检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造成:

1、政府缺少城市燃气总体规划,造成我省气站建站过多。我省800万人口,拥有二级液化石油气站90家,平均每9万人拥有1家加气站,个别县甚至达到5万人拥有1家加气站。

2、由于近年液化石油气价格居高不下和管道燃气的普及,相对于管道燃气、沼气、电力等能源,液化石油气并无价格优势,由于地理气候原因,我省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群众不多,一年使用一瓶气的现象屡见不鲜。

3、产权转移之前,一家送检一个气瓶对家庭经济没什么影响,产权转移之后,要气站一次性拿出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资金对气瓶进行检测,在目前市场条件不好和气站经营者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下难以做到。

五、气瓶转移押金监管缺位,给气瓶安全监察留下巨大隐患。

根据《气瓶整治方案》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液化石油气时,首先要把自己的气瓶进行产权转移,由气站以一定的价格收购消费者的气瓶,然后再向气站缴纳气瓶使用押金,由气站提供合格的气瓶购买液化石油气。以全省120万只气瓶计算,每只气瓶缴纳80元的使用押金,则押金总数约1亿元。对于这部分资金,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目前属于放认自流的状态,无人监管,由气站自行管理,存在巨大风险,给气站挪用、占用这部分资金创造了机会。如果气站挪用造成损失或经营权转让,用户退瓶无法返还押金,势必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第二篇:江西省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

关于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工作汇报

尊敬总局特设局领导、各位兄弟省市的同仁:

你们好!

一、目前状况

江西压力管道2314.6公里,气瓶344.8万只,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15家,压力管道安装单位51家、设计15家,气瓶充装单位711家。

二、2009年特种设备工作

全省特种设备安全态势总体平稳,杜绝了重特大特种设备事故。主要开展了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特种设备安全“三项行动”工作,二是全力做好国庆60周年以及其它重要时期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三是加强特种设备规范化管理工作,四是强化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工作,五是积极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

(一)压力管道

为了进一步加强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提升压力管道安全运行,2009年五月和十二月分别对全省部分压力管道制造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查,我们的具体工作是分别由省市监察机构代表和鉴定评审专家组成,共计对我省5家单位,其中钢管和钢骨架PE制造单位各1家,阀门制造单位3家,监督抽查比例为33.3%,总体平价断提从抽查情况看,大部分被抽查单位能够按照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从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产品质量基本能够得到保证。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取证时间较长的制造单位能够不高管理水平,持续保持和改进生产条件。主要评价如下:

1.各制造单位资源条件总体符合国家质检总局《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要求。

2.未发现超许可证范围制造行为。

3.经抽查,产品制造及检验记录报告基本齐全,现场产品制造质量总体良好,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发现的主要问题:部分技术人员流失,产品外表TS标识不全,大部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未按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质量体系运行记录不全、合格供方评价、报告等,材料管理存在漏洞

处理意见:

1.对内部管理存在较多问题的企业提出通报批评。2.被抽查的制造单位应当根据抽查备忘录进行整改,自本通报发出之日起2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当地设区市质监局确认,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省局。

3.全省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应当对照此次抽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自查、整改,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

下一步工作要求

1.组织制造单位加强对国家新的法规及技术规范学习。目前,国务院新修订的《条例》和安全技术规范出台后,一些企业对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技术宣贯工作重视不够,掌握不及时,导致在安全管理和执行技术标准方面存在滞后现象。为此,省局要求各设区市质监局督促、指导本地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开展一次法规自我学习宣贯活动,提高政策水平,规范制造行为。

2.强化制造单位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目前,由于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经验规则按产品项目配套不全,因此我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工作尚未开展,一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省局要求各设区市质监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现场监督检查规则》要求,定期对本地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运转和资源条件保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制造单位持续保持并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和资源条件,一旦发现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运转异常或资源条件发生较大变化,要及时向省局报告。

3、进一步提高鉴定评审工作质量。有关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加强对鉴定评审人员的培训和考评,不断提高鉴定评审的工作质量。在取(换)证评审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法规标准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生产单位存在的问题,切实起到把关作用,促进制造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质量意识。

(二)气瓶充装

为加强气瓶充装单位获证后的监管工作,促进鉴定评审机构工作质量提高,省局于2009年12月对全省部分气瓶充装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查。

按照《关于开展气瓶充装单位监督抽查的通知》要求,省局抽调部分人员分成A、B两个检查组,从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对南昌、吉安、宜春、鹰潭、上饶5个设区市共计29家气瓶充装单位(名单见附件)进行了监督抽查。检查组通

过听取充装单位汇报、查阅有关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被检查单位进行了交流反馈,并下发了监督检查备忘录。

总体评价

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各充装单位基本具备气瓶充装资格条件要求,持证充装作业人员数能够满足单位的生产需要,储罐等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安全附件能够定期校验,单位法人都较重视本单位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工业气瓶充装单位管理相对更加规范。

主要问题

1.大部分充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未能按照总局新颁布的《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1-2006)要求进行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缺少规则中所要求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体系运转情况也相对较差。

2.充装记录填写不齐全,不能按要求逐只填写充装记录。缺少气瓶收发记录,不能根据气瓶编号对所充装的气瓶进行使用跟踪,多数单位存在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现象。

3.气瓶档案建立不完全,部分单位自有产权气瓶数量不够,除南昌市工业气瓶充装单位办理了气瓶使用注册登记外,大部分单位尚未办理气瓶使用登记。

4.气瓶充装现场管理不规范,突出问题是绝大多数液化石油气瓶和焊接气瓶无充装站标志和编号,无永久性钢瓶代码。

5.大部分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未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有的演练过但无演练记录。

处理意见

1.江西铜业集团(贵溪)冶化新技术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存在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现象,建议当地设区市质监局按照《行政处罚法》、《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2.宜春市袁州区昌湖液化气站等9家单位未按规定粘贴气瓶警示标签和气瓶充装标签,建议当地设区市质监局按照《行政处罚法》、《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3.江西铜业集团(贵溪)冶化新技术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存在充装超期未检气瓶现象,责令立即整改,并提出通报批评。

4、被抽查的气瓶充装单位应当根据监督检查备忘录进行整改,自本通报发出之日起2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当地设区市质监局确认,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省局。

下一步工作要求

1.各设区市质监局要加强对充装单位的监督检查,指导充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手册及充装工作表卡,督促充装单位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正常运转,完善气瓶充装记录和收发记录,确保监督检查工作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2.各设区市质监局应结合本地实际,全面推开气瓶使用注册登记工作,并确保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本辖区内气瓶使用注册登记。

3.各设区市质监局应督促气瓶充装单位每年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提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4.2010年,省局为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创业服务年”活动,全面落实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气瓶充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彻底解决当前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气瓶充装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局制定了《全省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第三篇:陕西省压力管道及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

压力管道及气瓶安全监察情况汇报

陕西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近几年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省压力管道方面的状况,我局一直将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工作都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总体任务和目标里中一项重点工作予以布臵,克服困难、开展宣传、创造条件、努力推进监管工作,08年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开展压力管道元件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办特„2008‟347号)文件精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活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或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在研究制定措施的同时,积极探索监管方法。经过这几年持续努力地工作,相关建设单位、制造、安装和使用单位对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对保证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防止压力管道事故发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在压力管道监管方面重点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努力开展宣传工作,扩大影响争取社会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和配合

在目前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尚不够健全的条件下,开展压力管道的监管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西安市局领导多次向西安市政府有关领导反映,率领或安排特设处同志继续积极的与有关部门进行座谈、沟通,主动进行对现有管理规定和有关压力管道典型事故的宣传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警示说服作用,力争在现有法规和规定的条件下取得更多的社会协作和支持。

由于传统的原因,燃气管道及热力管道的从设计到施工、使用、检验直到报废一直由其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并且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很强的习惯惯性。使我们质监系统很难在这些范围里开展和实施相应的压力管道的监管工作。在经过这几年持续不断地开展宣传和做多方工作的努力下,目前终于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结果。如由西安市特检院进行并完成的对西安市多家天然气输送门站的定期检验工作和新建热力输送管道的安装监督检验工作;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安装监督检验和对在用天然气管道及热力输送管道的检验也已经在洽谈落实中,力争全面实现对公用管道的检验检测和登记注册发证工作。

二、从做好压力管道重点使用单位工作入手,带动促进一般使用单位

在我省众多的各类压力管道使用单位中,重点选择部分典型使用单位,从多方入手、强化监督管理服务,一是对危险介质、高温高压和成套装臵中使用的各类管道进行定期检验;二是对新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做好安装监检,三是对经过安装监检或定期检验合格的压力管道及时予以注册登记和办理压力管道使用证。要求各级监察、检验人员热诚为企业提供服务,做到随时配合安装单位的安装进度或使用单位的具体生产情况调整进行检验检测工作的进行,尽最大可能配合企业,使检验检测项目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的安装监检工作或在用压力管道及承压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顺利进行,为企业对特种设备的规范管理和持续进行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普遍好评。

三、巩固成绩,持续开展监督管理注册发证工作

这几年以来,我局在继续抓好对原来普查注册的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验和注册发证的工作,同时对新建压力管道进行监管,从办理压力管道安装告知到安装监督检验,尤其是对重点石化、化工项目中的工业管道和蒸汽管道安装告知和安装监检。对成套石化化工压力容器安装、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液化石油气站及其他各类气体充装站容器安装、较大吨位蒸汽锅炉安装等市内各类重点项目,坚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压力容器(锅炉)与压力管道同步履行告知,同步实施安装监检和注册发证工作。

四、监察与执法并重,全面展开元件制造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切实预防和减少因压力管道元件造成事故,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过程中,确定压力管道元件整治重点,严格按照《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的规定,重点对阀门、管子、法兰、补偿器、膨胀节、高压管件等元件进行整治,杜绝无证制造和“贴牌”生产行为,严禁使用无证企业生产的产品,坚决查处无证制造和“贴牌”(指产品名牌上标注的企业与实际生产企业不一致)生产行为。同时,按照《压力管道制造许可规则》的规定,加强对重大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的现场安全监察,主动提供服务,向压力管道元件使用单位(含建设单位、安装单位)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同时,在执法检查中不断分析我省压力管道制造市场的现状,首先是找准管道元件整治的突破口。要求执法人员务必熟悉《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目录中的取证产品的范围,结合我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达到查处一个点,带动一个面,查处一个管件,规范一个单元。其次建立无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黑名单。压力管道元件整治活动是国家总局开展的一项新工作,我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底子不清,状况不明,要求除专职稽查队以外,其他稽查队也要在执法检查中同时了解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信息,并报告总队登记。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搜集制造企业的信息,然后逐一排查。对不属于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的元件制造企业,则督促其向社会作出书面承诺声明,作为产品合格证的附件销售。如中核(同昌)科技有限公司波纹管西安分厂生产补偿器,通过调查核实,该公司生产的元件用于市政供水和空调管道上的元件,限期该公司作出书面承诺声明。第三、从管道工程查找制造的源头。深入压力管道安装施工现场,抽查工程中使用的管道元件是否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资质,从而发现制造的源头。

五、坚持严格监察与帮扶并举,督促企业依法经营 去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制造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加之一些企业还不了解所生产的管道元件属于《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的范畴,也不了解其制造的元件必须取得国家总局核准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因此,我们对检查发现辖区无证制造的管件企业,首先责令限期申请取证,及时整改的企业则免于处罚。如在查处捷耐特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无证从事中高压阀门一案期间,该公司及时主动向省局申请并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受理通知书》,达到了整治活动的目的。对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则从严查处。如陕西东岳工贸有限公司假冒河北恒通管件制造有限公司的销售工业管道元件违法行为,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除没收其销售的假冒产品,并给予5万元的经济处罚。同时对于已在压力管道工程中使用的未取得相应特种设备许可制造资质的产品,委托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产品质量鉴定,符合安全性能的则允许继续安装使用,并通知建设单位不得采购无证企业制造的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对既属于无证又经鉴定不符合安全性能的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则依法没收。

六、依法行政,稳步推进

对管道元件制造单位的监管,面广难度大,企业取证意识不强,其质量又直接影响承压设备的安全使用,因此,我省从实际出发,分类查处,稳步推进。对具备管道元件制造条件的企业限期其申请取证,逾期不申请取证的制造单位实行立案查处;对不具备条件的制造企业加大查处力度,责令其停止制造活动;对已经获得制造许可的企业,根据国家总局颁布的技术规范,实行制造监督检验的责令其立即开展监督检验工作,如陕西国联管件制造公司、陕西华山胜邦科技有限公司等两家单位获证以后,一直未开展制造监督检验,在查处后,立即联系省特检中心开展了监督检验工作;对暂未实行监督检验的管道元件,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其质量进行抽查,以提高市场管道元件的质量。

气瓶安全监察情况的汇报

气瓶作为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由于储存的介质不同,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加之气瓶的使用范围广、数量多、流动性大及使用环境多变等因素,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损失,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据统计,气瓶事故位居八大类特种设备事故第三位,是各级安全监察机构专项整治的内容之一。为了确保气瓶的充装和使用安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气瓶充装许可规则》等要求,不断提高气瓶充装单位的管理水平。

一是制定了《陕西省气瓶罐车充装安全管理规定》。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充装许可规则》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陕西省气瓶罐车充装安全管理规定》,对各类气体充装站的规模、气体储存能力和自有气瓶数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提高了门槛,同时把汽车罐车的充装纳入许可范围,减少了汽车罐车充装和运输事故。特别是对天然气车用气瓶的安装、充装和检验实行了“IC”卡管理系统,收到了好的效果。

二是每年年底前召开下换证单位工作会议。气体充装单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复审换证工作不积极主动,为了保证各类气体充装单位按时换证,确保合法充装,我省每年召开一次下换证单位工作会议,学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有关气瓶充装的有关规定,特别对《气瓶充装许可规则》作重点的宣贯,请评审专家和有经验的充装单位管理人员就充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怎样才能保证安全充装等进行辅导。

三是帮助充装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气体充装的技术含量低,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技能素质较差,对如何按照《气瓶充装许可规则》的要求编制质量管理手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都不熟悉。过去充装站只有简单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一些操作规程,并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此,我们请特种设备协会的技术专家按《气瓶充装许可规则》附件B要求的内容编制了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印发各气体充装单位,供充装单位参考使用,同时还编写了《气瓶事故救援预案编写指南》和《气瓶事故处臵作业指导书》(气瓶事故处臵操作规程),在对充装站的站长和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考核时进行讲解辅导。因此,目前我省各类气体充装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比较规范、统一。并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写了《气瓶事故救援预案编写指南》和《气瓶事故处臵作业指导书》(气瓶事故处臵操作规程)。

(二)严格许可条件,把好“入口关”。

一是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从事评审工作。为了搞好充装单位的资格评审,我省的鉴定评审机构(省特种设备协会)聘请了省内石化系统、兵器系统和铁路系统检验站(所)长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同志负责评审工作,为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奠定了基础。

二是制定了气体充装站评审细则。评审专家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和《陕西省气瓶罐车充装安全管理规定》制定了评审细则,按资源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充装质量及气瓶管理等三个方面将核准规则的要求进行细化,编制了评审表,对所要求的项目按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逐项进行评定。较好地保证了评审结论的科学、公平和公正。

三是在评审中坚持取证重条件、换证重管理的原则。在取证评审时严格坚持许可条件,从充装单位建设的合法性、储存和充装设备安全的可靠性及各种记录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评审,对批准文件、人员证件及检验、校验、检定、测试报告等技术资料原件进行核对;对暂不具备充装条件的单位,不但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出如何整改的建议,帮助充装单位完善条件,尽快取得充装资格。对存在问题多,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动员其放弃充装工作。

在换证评审时,重点是查充装单位的安全管理,审查质量管理手册的内容,查看各项记录的填写,从而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情况。设备的缺陷、管理的不完善和充装人员的误操作是发生气瓶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评审过程中坚持查看设备技术状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使充装单位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依靠当地政府,消除气瓶事故隐患,取谛非法充装。一是以“创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县(区)”活动为平台,落实政府统一领导的责任。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纳入当地政府的目标任务,市政府与县(区)、县(区)政府与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

二是政府多部门联合执法,消除气瓶事故隐患。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受职能所限对于非法充装单位和事故隐患单位,采取政府多部门联系执法的办法,在帮扶、整改仍达不到许可条件的情况下予以坚决取谛。

(四)加强专项整治,确保“两站”安全

一是针对护罩用螺丝联接到瓶体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寿命已超过和接近报废年限的实际,省局已决定从2010年5月至11月30日在全省开展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单位和检验机构的专项整治。(1)要求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钢瓶必须有永久性的原始制造日期钢印和充装单位永久性标记,检验单位不得更改钢瓶的永久性标记和调换钢瓶所注册的充装单位。对于使用期限超过15年的任何类型钢瓶,登记后不予检验,必须做破坏性报废处理。(2)要求充装单位和检验单位对于护罩用螺丝联接到瓶体的钢瓶,如钢瓶本体上没有任何永久性制造日期钢印和其他永久性的原始钢印的,无论检验与否,一律按报废处理。严禁将上述报废钢瓶流回到充装、使用环节。(3)要求充装单位须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二十六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履行的七条义务上墙,并向用户公示《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安全责任承诺书》。二是召开全省气瓶检验机构安全监察工作会议,宣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和《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法规规定,并从2010年6月1日起组织专家对全省各类气瓶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人员、设备等条件不能满足检验工作的单位停止其检验资质,限期整改;对于拒不接受监督检查或无法整治的单位将取消取检验资质。切实落实检验机构的把关责任。

存在问题和建议

1、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多头管理依然存在,监督执法工作难以进行,不利于开展和加强压力管道的监管。建议尽快出台压力管道监管方面的部门规章或地方规章,有利于基层监察部门开展工作。

2、压力管道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对日常监管和检验检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监督方法、手段及装备需要适时的更新和添加,在用压力管道检验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恢复的工作量也相当大、且检验周期长费用高,如埋地管道、架空管道及隐蔽管道等就比较难开展检验或监管工作。这些情况对压力管道来说都是不利于普及开展定期检验检测的重要原因。应进行专项研究并力争探索出适应的日常监管模式及新的检验方法,达到提高监管效率和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及缩短检验检测的时间的目的。

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要求实行监督检验,但各类元件及组合装臵的监检规程还不全(阀门、波纹管、膨胀节等),许多类型管道元件无法进行监检。

4、对于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许可的鉴定评审机构太少,应对各省的特种设备鉴定评审机构增加该项目的资格,这样便于对压力管道设计审核、审定及设计人员的考核及对取得许可设计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

5、是对各类气体充装单位的储气量,特别是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的储气量进行限定;

6、是对各类气瓶的销售,特别是液化石油气钢瓶的销售实行专卖,规定只能销售给有资质的气瓶充装单位,彻底解决气瓶产权自有的问题。

7、是在全国推广车用气瓶IC卡管理,以解决各地政府不理解、不支持的矛盾。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四日

第四篇: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15年)

(2003年4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公布,2015年8月2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66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保证气瓶安全使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的盛装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的气瓶(不含仅在灭火时承受压力、储存时不承受压力的灭火用气瓶)。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船舶和海上设施使用的气瓶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其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检验等各项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范围内气瓶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瓶实施安全监察。

第二章气瓶设计与制造

第五条气瓶设计实行设计文件鉴定制度。气瓶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总局安全监察机构)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第六条气瓶制造单位申请设计文件鉴定时,应当提交齐全的设计文件和产品型式试验报告。气瓶设计文件应当包括:

(一)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图样(含钢印印模图样);

(三)设计计算书;

(四)设计说明书;

(五)标准化审查报告;

(六)使用说明书。

改变气瓶瓶体主体结构、设计厚度、瓶体材料牌号时,气瓶制造单位应当重新申请设计文件鉴定。

第七条气瓶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要求。

第八条液化石油气气瓶上应当设计装配防止超装的液位限制装置;易燃气体气瓶和助燃气体气瓶的瓶口螺纹和阀门出气口应当设计成不同的左右螺纹的旋向和内外螺纹的结构。

第九条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及其附件(包括气瓶瓶阀、减压阀、液位限制阀等,下同),其境内外制造企业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书,方可从事制造活动。气瓶及其附件的制造许可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从事气瓶焊接和无损检测的人员,应当经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第十条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应当按照我国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产。暂时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应当制定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企业标准。

第十一条在符合有关气瓶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条件下,气瓶制造单位可按气瓶充装单位的要求,生产专用标识气瓶。

第十二条气瓶及附件正式投产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改变设计文件或者主要制造工艺或者停产时间超过6个月重新生产时,应当进行气瓶的型式试验。

第十三条研制、开发气瓶及其附件新产品,应当进行型式试验和技术评定。

第十四条气瓶应当逐只进行监督检验后方可出厂(出口气瓶按合同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气瓶出厂时,制造单位应当在产品的明显位置上,以钢印(或者其他固定形式)注明制造单位的制造许可证编号和企业代号标志以及气瓶出厂编号,并向用户逐只出具铭牌式或者其他能固定于气瓶上的产品合格证,按批出具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和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及产品标准的规定。

第十五条气瓶及其附件制造单位必须对设计、制造的气瓶及其附件的安全性能和产品质量负责。气瓶阀门制造单位应当保证气瓶阀门至少安全使用到气瓶的下一个检验周期。

第三章气瓶制造监督检验

第十六条承担气瓶制造监督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监检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监检机构所监督检验的产品,应当符合受检单位所取得的制造许可证书所规定的品种范围。

第十七条监督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气瓶制造过程中涉及安全的水压试验、气瓶出厂编号和打监督检验钢印等重要项目进行逐只监督检验;

(二)对气瓶材料的复验、气瓶爆破试验和产品试样的力学性能和其他理化性能测试进行现场监督确认;

(三)对受检单位的气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进行监督。

气瓶制造监督检验报告应当包括上述3项内容和结论。

第十八条监检机构应当加强对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根据受检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派出相应的监督检验人员,及时完成监督检验任务;应当对监督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考核,为检验人员配备必要的检验和检测工具,确保监督检验工作质量。监检机构应当对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负责。

第十九条监督检验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检验到位。应当根据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要求实施监督检验,认真做好监督检验记录,对受检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等应当妥善保管,并予以保密。

签发监督检验报告的检验人员,应当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检验师证书。

第二十条监督检验人员发现受检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转失控而影响产品质量时,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受检单位改正,并报告受检单位制造许可证发证部门。监督检验人员在监督检验中发现零部件存在安全质量问题时,有权制止零部件流入下道工序。

第二十一条在监督检验过程中,受检单位和监检机构发生争议时,可提请受检单位所在地的地(市)级质监部门处理。必要时,可提请上一级质监部门处理。

第二十二条监检机构所在地的地(市)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对监检机构和受检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监检机构不能履行职责和受检单位逃避监督检验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报告监检机构的核准部门和受检单位制造许可证发证部门。

第四章气瓶充装

第二十三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省级质监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充装许可书面申请。经审查,确认符合条件者,由省级质监部门颁发《气瓶充装许可证》。未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的,不得从事气瓶充装工作。

第二十四条《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前,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原批准部门申请更换《气瓶充装许可证》。未按规定提出申请或未获准更换《气瓶充装许可证》的,有效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气瓶充装工作。

第二十五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营业执照;

(二)有适应气瓶充装和安全管理需要的技术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有与充装的气体种类相适应的完好的充装设施、工器具、检测手段、场地厂房,有符合要求的安全设施;

(三)具有一定的气体储存能力和足够数量的自有产权气瓶;

(四)符合相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的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向气体消费者提供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

(二)负责气瓶的维护、保养和颜色标志的涂敷工作;

(三)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负责做好气瓶充装前的检查和充装记录,并对气瓶的充装安全负责;

(四)负责对充装作业人员和充装前检查人员进行有关气体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

(五)负责向气瓶使用者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和危险性警示要求,并在所充装的气瓶上粘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六)负责气瓶的送检工作,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送交地(市)级或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指定的气瓶检验机构报废销毁;

(七)配合气瓶安全事故调查工作。

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它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履行上述规定的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七)项义务。

第二十七条充装单位应当采用计算机对所充装的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并负责涂敷充装站标志、气瓶编号和打充装站标志钢印。充装站标志应经省级质监部门备案。鼓励采用条码等先进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保持气瓶充装人员的相对稳定。充装单位负责人和气瓶充装人员应当经地(市)级或者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第二十九条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他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除外),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

第三十条气瓶充装前和充装后,应当由充装单位持证作业人员逐只对气瓶进行检查,发现超装、错装、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的,要立即进行妥善处理。

充装时,充装人员应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充装。对未列入安全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的气体,应当制定企业充装标准,按标准规定的充装系数或充装压力进行充装。禁止对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再次进行充装。

第三十一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保证充装的气体质量和充装量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装气瓶或将报废气瓶翻新后使用。

第三十三条地(市)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对辖区内的气瓶充装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自有产权气瓶的数量、钢印标志和建档情况、自有产权气瓶的充装和定期检验情况、充装单位负责人和充装人员持证情况。气瓶充装单位应当按照要求每年报送上述材料。

地(市)级质监部门每年应当将监督检查的结果上报省级质监部门。对监督检查不合格应予吊销充装许可证的充装单位,报请省级质监部门吊销充装许可证书。

第五章气瓶定期检验

第三十四条气瓶的定期检验周期、报废期限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承担气瓶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经省级质监部门核准,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的规定,从事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

从事气瓶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应当经总局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取得气瓶检验人员证书后,方可从事气瓶检验工作。

第三十六条气瓶定期检验证书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前,检验机构应当向发证部门申请办理换证手续,有效期满前未提出申请的,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气瓶定期检验工作。

第三十七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有与所检气瓶种类、数量相适应的场地、余气回收与处理设施、检验设备、持证检验人员,并有一定的检验规模。

第三十八条气瓶定期检验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气瓶定期检验标准对气瓶进行定期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二)按气瓶颜色标志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去除气瓶表面的漆色后重新涂敷气瓶颜色标志,打气瓶定期检验钢印;

(三)对报废气瓶进行破坏性处理。

第三十九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定期检验。检验气瓶前,检验人员必须对气瓶的介质处理进行确认,达到有关安全要求后,方可检验。检验人员应当认真做好检验记录。

第四十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和检验安全,保证经检验合格的气瓶和经维修的气瓶阀门能够安全使用一个检验周期,不能安全使用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和阀门应予报废。

第四十一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将检验不合格的报废气瓶予以破坏性处理。气瓶的破坏性处理必须采用压扁或将瓶体解体的方式进行。禁止将未作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交予他人。

第四十二条气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的要求,报告当年检验的各种气瓶的数量、各充装单位送检的气瓶数量、检验工作情况和影响气瓶安全的倾向性问题

第六章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

第四十三条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气瓶的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气瓶安全工作,定期对气瓶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人员进行气瓶安全技术教育。

第四十四条充气气瓶的运输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危险品运输的有关规定。

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气瓶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和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

第四十五条储存充气气瓶的单位应当有专用仓库存放气瓶。气瓶仓库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气瓶存放数量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第四十六条气瓶或瓶装气体的销售单位应当销售具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合格气瓶和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

鼓励气瓶制造单位将气瓶直接销售给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充装单位。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购买具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合格气瓶,气体使用者应当购买已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

第四十七条气瓶使用者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严格按照有关安全使用规定正确使用气瓶;

(二)不得对气瓶瓶体进行焊接和更改气瓶的钢印或者颜色标记;

(三)不得使用已报废的气瓶;

(四)不得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或直接由罐车对气瓶进行充装;

(五)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第七章罚则

第四十八条气瓶充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充装,直至吊销其充装许可证。

(一)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他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除外);

(二)对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再次进行充装;

(三)充装前不认真检查气瓶钢印标志和颜色标志,未按规定进行瓶内余气检查或抽回气瓶内残液而充装气瓶,造成气瓶错装或超装的;

(四)对气瓶进行改装和对报废气瓶进行翻新的;

(五)未按规定粘贴气瓶警示标签和气瓶充装标签的;

(六)负责人或者充装人员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

第四十九条气瓶检验机构对定期检验不合格应予报废的气瓶,未进行破坏性处理而直接退回气瓶送检单位或者转卖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责令改正,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

第五十条气瓶或者瓶装气体销售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下罚款。

(一)销售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气瓶或者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

(二)收购、销售未经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或者使用过的非重复充装气瓶以及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

第五十一条气瓶监检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监督检验资格。

(一)监督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失控,未对气瓶实施逐只监检的;

(二)监检项目不全或者未监检而出具虚假监检报告的;

(三)经监检合格的气瓶出现严重安全质量问题,导致受检单位制造许可证被吊销的。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三条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四条气瓶发生事故时,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及时上报和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第五十五条各省级质监部门可以依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第五十六条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七条本规定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新的《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解读

2003年 4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第46号令),自2003年6 月 1日起施行。现就《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的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定》所调整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气瓶? 《规定》所调整的气瓶是指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的盛装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的气瓶(不含仅在灭火时承受压力、储存时不承受压力的灭火用气瓶)。《规定》对上述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检验等各项活动做出了具体规定。

但考虑到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船舶和海上设施使用的气瓶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所以以上气瓶不适用于本《规定》。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船舶和海上设施使用的气瓶的安全管理,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气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检验机构有哪些职责? 一是气瓶行政许可权。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确立了以下气瓶行政许可。

1、气瓶及其附件的制造许可。《规定》第九条规定,气瓶及其附件(包括气瓶瓶阀、减压阀、液位限制阀等)的制造企业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制造活动。

2、气瓶制造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许可。《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承担气瓶制造监督检验工作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承担气瓶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方可进行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

3、气瓶充装许可。考虑到气瓶充装不当所造成的事故已经占气瓶事故总数的大多 数,《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取得省级质监部门颁发的《气瓶充装许可证》,方可从事气瓶充装工作。另外,《规定》第二十八条还规定,气瓶充装人员必须经市地级以上(含市地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二是执法检查权。《规定》第四条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监部门分别负责全国和各行政区域内的气瓶安全监督管理。因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有权对气瓶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现场检查,责令消除事故隐患,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

三是事故处理权。气瓶发生事故,事故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为此,《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气瓶发生事故时,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及时上报和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四是强制检验权。《规定》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三十四条分别对气瓶型式试验、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要求,新研制的气瓶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型式试验;气瓶制造过程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验;使用中的气瓶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

三、气瓶的生产单位应当履行哪些安全质量义务?

气瓶的生产是指气瓶设计、制造两个环节。气瓶的生产活动与气瓶的安全质量密不可分,因此,《规定》对气瓶的生产单位规定了明确、具体的质量安全义务:

在设计环节,《规定》主要明确了气瓶设计文件必须经过鉴定的规定。为此,《规定》第五条规定,气瓶生产单位采用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 于制造。同时,为规范气瓶设计文件鉴定工作,《规定》第六条规定,设计鉴定需提交的气瓶设计文件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七条和第八条还分别对气瓶设计文件提出了基本的安全要求。在制造环节,《规定》主要明确了气瓶制造单位必须具备相应条件,在气瓶设计文件鉴定合格的基础上,通过相应气瓶型式试验和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规定。为此,《规定》第九条规定,气瓶及其安全附件的制造单位,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家质检总局许可,方可从事制造;《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气瓶正式投产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气瓶的制造过程,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逐只监督检验,方可出厂。气瓶出厂时,制造单位应当在气瓶的明显位臵注明制造单位代号和气瓶出厂编号,并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批量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四、气瓶的充装单位应当履行哪些安全义务?

近年来,我国气瓶发生事故的情况表明,确保气瓶安全不仅要抓好气瓶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更要抓好气瓶充装和使用环节的安全。为此,《规定》除了在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五条中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并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许可外,还在第二十六条中对气瓶的充装单位规定了以下安全义务:

一是, 为了明确气瓶的安全责任主体,便于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充装单位向气体消费者提供自有产权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

二是,为了保证在用气瓶安全使用,规定充装单位负责气瓶的维护、保养和颜色标志的涂敷工作;

三是,为了避免气瓶的错装、混装和超装,直接引发安全事故,确保气瓶的充装安全性,规定充装单位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做好气瓶充装前的检查和充装记录,并对气瓶的充装安全负责; 四是,为了提高气瓶充装作业人员安全素质,要求充装单位负责对充装作业人员和充装前检查人员进行有关气体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 五是,为了宣传气瓶安全知识,提高气瓶使用者气瓶安全素养,要求充装单位向气瓶使用者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和危险性警示要求,并在所充装的气瓶上粘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六是,为了提高在用气瓶的定期检验率,确保气瓶定期检验,要求充装单位负责气瓶的送检工作,并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报废销毁;

七是,为了顺利进行气瓶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要求充装单位应配合气瓶安全事故调查工作。

另外,为了提高气瓶充装单位气瓶安全管理水平,《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充装单位应当采用计算机对所充装的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并负责涂敷充装站标志、气瓶编号和打充装站标志钢印。并鼓励采用条码等先进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安全管理。同时,为了保证气瓶的定点充装,《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他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除外),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

通过规定气瓶充装单位的以上义务,具有诸多好处。一是有利于气瓶的固定充装,避免气瓶的大流转;二是有利于落实气瓶的定期检验,提高气瓶的定期检验率;三是有利于气瓶的建档、统计以及对气瓶用户的安全使用教育。通过这种做法,建立气瓶充装单位拥有气瓶、气体消费者租赁气瓶使用,充装单位对自有产权气瓶的使用安全负总责的气瓶安全管理新机制。

五、《规定》对气瓶检验检测机构提出了哪些要求?

检验检测是气瓶安全监察的基础和支撑。为了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的积极作用,保证检验检测活动的客观、公正,《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并从明确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的资质条件要求和严格规范检验检测活动两个方面作了规定:

一是,从事《规定》规定的气瓶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等检验检测工作的气瓶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必要的条件,并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气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进行的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为此,《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三十五条都作出了相应规定。

二是,气瓶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严格依法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并对其检验检测结果负责。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认真、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报告。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遵循诚信和方便企业的原则,为企业提供服务,妥善保管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对企业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负责,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为此,《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二条等都对以上内容作了相应规定。

六、《规定》对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环节提出了哪些安全要求?

气瓶安全不仅与气瓶生产和充装过程的安全性密切相关,还与气瓶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过程有关。气瓶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都会引发气瓶事故。比如,气瓶运输过程中,不按规定要求配戴气瓶瓶帽和防震圈;气瓶储存时,可燃气体气瓶与助燃气体气瓶混合储放;不法经营者销售未作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导致报废气瓶重新流入使用;气瓶使用者不按安全要求使用气瓶或违法改装气瓶等等。因此,《规定》主要对气瓶的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环节提出了一些行为规定。比 如,《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气瓶的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第四十四条规定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气瓶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和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第四十五条规定储存充气气瓶的单位应当有专用仓库存放气瓶。第四十六条规定气瓶或瓶装气体的销售单位应当销售具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合格气瓶和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第四十七条还规定气瓶使用者应当遵守的一些行为要求。

七、《规定》规定了哪些法律责任?

气瓶安全监察机制的协调运转,必须以严格有效的法律责任制度为依托。《规定》规定了政府、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各负其责的责任制度:

一是,强化政府监管责任,促使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因此,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规定》 规定的气瓶行政许可和气瓶安全监察职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是,突出气瓶充装和气瓶(或瓶装气体)销售单位的责任,促使气瓶充装和销售单位增强气瓶安全责任意识。《规定》第四十八条和第五十条分别规定了气瓶充装单位和销售单位对其违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是,强调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责任自负,确保检验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和检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规定》第四十九条和第五十一条规定了对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罚,直至撤销其检验检测资格。

另外,对于气瓶生产等环节的其他违法行为,《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可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下载海南局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南局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共5篇)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2003年4月24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保证气瓶安全使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精选多篇)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 总 则 第1条 为了加强气瓶的安全监察,保证气瓶安全使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产品质量法》、《锅炉压力容......

    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气瓶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公司气瓶的安全管理,根据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各项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公司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所规定压力范围的......

    气瓶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气体钢瓶安全管理 1、《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瓶帽应满足下列条件:有良好的抗撞击性;不得用灰口铸铁制造等。 A、正确 2、《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规定,充装单......

    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气瓶安全管理制度1 1、气瓶车驾驶员职责1)、驾驶员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与行车纪律。2)、坚持车辆“三检查制度”,保证安全设备齐全有效,并做好行车记录。3)......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15年修订)全文--国务院部委规章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15年修订) (2003年4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公布、根据2015年8月2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

    实验室气瓶安全管理

    实验室气瓶安全管理 气瓶的安全特性 1.气瓶内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的压力受温度的影响大,因此,设计要求以60℃时的瓶内压力作为设计压力; 2.由于气瓶直径小,无法进行内部检查,......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奥克公司气瓶管理的基本要求,气瓶的购入、充装、运输、储存、经销、使用和检验等管理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奥克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气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