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怪:宁可回头读高三,绝不报名上大专
教育领域之“见怪不怪”系列评论
第四怪:宁可回头读高三,绝不报名上大专
老家有个考生,今年高考达到了大专分数线,可他连志愿都没填,干干脆脆准备再干一年,回头复读高三。并且,那所高中学校里很多考上了大专的同学也都放弃报名,准备继续复读。
考上大学的学生纷纷回头,落榜的更是要回头复读。于是,复读成了多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一个沉重的话题。
这本来是一个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可是这两年被有关部门折腾得反倒有些奇怪了。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就三令五申禁止公办普通高中开设复读班,今年更是层层“下令禁止”。
我就奇怪了,如果禁止公办高中开复读班,请问落榜的学生怎么办?踢到社会去?这就是我国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吗?要说都到民办高中去复读,那简直是贻笑大方了。目前社会办学水平到底怎样,业界人士心知肚明。要说教育的绝对主力,那还是“正规的”公办学校。民办中学势力依然很薄弱,根本承担不了“回笼”落榜生和复读生的重任。而且,从整体上来看,民办与公办的水平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这是其一。
我奇怪的第二点是,公民学习和再学习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禁止学生复读有什么法律依据?
我奇怪的第三点是,如果说高中复读抢了高校的生源,那更是有点莫名其妙。我国高校招生在年龄阶段上从来没有严格的规定。15岁可以上大学少年班,40岁也可以读大学。我就不明白,这“抢了高校生源”一说怎么理解。如果说高中复读抢了高校的生源,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达不到录取分数线,上不了大学?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有“落榜”,就别提什么“抢生源”,自相矛盾的说法。还不是我国高校都在“掐尖”,争抢所谓最优质的生源,而不愿意承担普及高等教育的责任!
我奇怪的第四点是,这样的规定竟然不符合我国的“教育国情”。调研我国教育现状尤其是农村的教育现状不难发现:考大学,考一个好大学,考一个好专业,是农村孩子的主要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农村学生“出人头地”的奋斗模式,几代人都按照这个模式铸就了他们的人生。这也是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体系的产物。于是,瞄准一个计划目标反复攻克有什么错?君不见,现在就业市场上,别说大专生了,就一般的本科生都难找工作。只有名牌大学和高学历、热门专业,就业前景才比较好。在现实面前,你让这些考生怎么办?考一个大专将来也是没人要或者要专升本,一样要耽误两三年,那还不如现在就回头复读一年考上个好学校、好专业,这属于一次性的科学的解决方案。这种学业规划何错之有?
我奇怪的第五点是,“复读禁令”认为这是高中学校为了再次捞钱,是浪费资源,是耽误孩子青春„„真是好笑,难道将来专升本耽误两年就不用花钱了?就不是耽误了?难道将来因为学历低找不到工作或者需要再进修就不是浪费资源了?在转升本或成人自考等学历考试的战场上,从自考办到委托学校,再到各种辅导班„„一路下来,耗费了考生家庭多少“银两”,天知道!所以,依我看,“复读禁令”把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当作傻瓜了。
当然,复读的问题也是存在的。比方说,复读生插班到应届班,与应届生同场竞技,这确实有点不公平。在应试制度中,需要一个区分体系来维持平衡。再比如,复读模式事实上加重了应试教育的砝码,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发展,对提高未来国民综合素质极为不利。诸多问题,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和解决,但是我反对一刀切的做法。
事实上,正因为是不够客观,所以这项规定执行起来非常难。各地复读班红红火火,而且办出了经验和“理论水平”。很多学校还抽调“精兵强将”组阁复读班师资力量,目的就是一个:让学生考上好学校,让学校多出大学生。说一千,道一万,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这一点永远没有错。要说错,那是应试教育体制的错,不要赖在“复读班”头上。
(碎月如歌2008年10月7日,原载《中学生报》)
原稿地址:http://user.qzone.qq.com/81008800/blog/1232112866
目录:
第一怪:教师节送礼,有什么不对!第二怪:大人的行为,小孩的思想 第三怪:又想马儿跑得好,又想马儿不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