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表述的“醉酒驾驶”,能否直接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

时间:2019-05-14 04:5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表述的“醉酒驾驶”,能否直接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表述的“醉酒驾驶”,能否直接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

第一篇: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表述的“醉酒驾驶”,能否直接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表述的“醉酒驾驶”,能否直接

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

行政证据应依法收集并经行政机关审核确认后,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工伤认定部门未履行对工伤事实的审核义务,在当事人表示异议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表述的事实不能直接作为认定工伤的定案依据。

韩某某诉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案

问题提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表述的“醉酒驾驶”,能否直接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中作为事实证据使用? 【要点提示】

行政证据应依法收集并经行政机关审核确认后,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工伤认定部门未履行对工伤事实的审核义务,在当事人表示异议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表述的事实不能直接作为认定工伤的定案依据。

【案例索引】

一审:县人民法院(2012)鄄行初字第6号(2012年5月24日)【案情】 原告:韩某某

被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原告韩某某的丈夫李某某系XX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2012年1月25日15时55分许,李某某骑电动自行车在上班途中与同向行驶的鲁RF1***号小轿车接触,当场死亡。2月9日,菏泽市公安局鄄城交警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李某某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及未按规定车道行驶为由,认定李某某承担交通事故的同等责任,后经交警调解结案。原告韩某某于2月29日向被告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鄄城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被告依据原告提交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为李某某系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于3月2日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原告否认李某某系醉酒驾驶,请求法院撤销该决定书。被告鄄城人社局辩称,《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已载明李某某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的事实,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不予认定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请求予以维持。

【审判】 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5条第2款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障工作。”被告鄄城人社局对原告韩某某之丈夫李某某具有作出工伤认定的法定职责。李某某作为XX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在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死亡,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规定的认定工伤的情形;但第16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李某某是否醉酒是判定能否认定工伤的关键依据,菏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鄄城大队作出的(2012)第2012012501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只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具有专业证据效力,但不是确认李某某醉酒事实的直接证据,被告鄄城人社局以此作为行政定案依据应谨慎审核,应通过调查询问、尸体检验报告、血液酒精含量、醉酒标准等综合分析案件事实的情况下,才可以确认李某某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结论是否成立。现被告鄄城人社局仅以菏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鄄城大队作出的(2012)第2012012501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认定了李某某醉酒驾驶而直接确认李某某醉酒,未履行对李某某醉酒结论的审核义务,《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作为确认李某某醉酒的直接证据。故被告鄄城人社局作出的鄄人社工认字(2012)第027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主要证据不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目之规定,判决撤销被告鄄城人社局于2012年3月2日作出的鄄人社工认字(2012)第027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评析】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合议庭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本案中,被告在受理了原告的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原告提交的证据《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李某某属于上班途中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并无不当,因而李某某的死亡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不予认定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原告称李某某不是醉酒驾驶,虽然当庭提供韩某证言,证明李某某饮酒但未醉酒,可仅是单一证据,无其他证据佐证,不能对抗《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确认李某某醉酒的结论,故不能证明原告的主张成立,李某某死亡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5条规定的情形。故被告对李某某的死亡不认定为工伤,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被告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了工伤认定书,程序合法。被告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具体行政行为应予维持。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某作为XX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在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死亡,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规定的认定工伤的情形;被告未提供李某某发生事故死亡中醉酒的直接证据,仅依据《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认定了李某某醉酒驾驶而直接确认李某某醉酒,证据不充分,未履行对李某某醉酒结论的审核义务,故被告鄄城人社局作出的鄄人社工认字(2012)第027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应予撤销。

法院最终采纳了第二种意见。本案在审理中需注意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的性质、证据效力、举证责任、醉酒对工伤事故的原因力等问题。

1.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的性质

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制定责任认定书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权。由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针对的又是特定的人和事,对当事人承担道路交通事故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产生影响,因而容易使人误解,使人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依法作出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效力,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不能直接确定当事人具体的权利义务,即不对当事人的人身权、财产权进行直接处理,因而不属于直接调整当事人人身权、财产权法律关系的具体行政行为。1992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法发〔1992〕39号),该通知第4条规定,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因此,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仅是技术结论性质的证据。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的证据效力问题

当事人在诉讼中,可以就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事实认定本身不在国家职能部门权力分工的范围之内,每个国家职能部门都可以在自己有权处理的案件中作出自己的事实认定,但这种事实认定对其他国家职能部门不具有既定事实的效力。特别是对享有最终裁判权的法院来说,其他部门作出的事实认定,仅是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证明其诉讼请求或抗辩的证据,法院依法必须审查其是否可称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及其证明力如何。当事人可以按自己主张的事实和责任进行诉讼和抗辩,不受责任认定的限制。在审判实践中,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采用长期存在一种误区。部分法官怠于行使审查权力,对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和事实、过错、责任不去核查,直接采取“拿来主义”,直接以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定案证据采纳,对当事人的抗辩事实不作过多的考虑。我们认为,法院应当依据证据规则,判断案件事实是否真实准确、责任划分是否恰当,再确定是否采用这一证据,而不能将责任认定简单等同于生效文书而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故本案仅依据当事人对事实已有歧义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不能确认交通事故认定书表述的事实的真实性,即交通事故认定书表述的李某某醉酒,因原告表示异议,而成为待证事实。因此对交通事故认定书表述的“李某某醉酒驾驶的事实”不能直接作为采信的证据。

3.被告的举证责任问题

行政诉讼的核心任务是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审判所依据的就是证据。“在法庭上,只有证据没有事实”,无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赖的事实多么真实客观地存在,但如果在形式或内容上与法律规定的要求相悖,其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本案应该由鄄城人社局负责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如果举证不力则承担败诉后果。现本案原告否认交通事故责任书中认定李某某醉酒的事实,被告称“李某某醉酒”则应举证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依法出具的检测结论、诊断证明等材料,可以作为认定醉酒的依据。本案被告也没有提供受害人李某某酒精含量的检测结论、诊断证明,因此认定李某某醉酒就没有直接证据。

4.醉酒对工伤事故的原因力问题

《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但是倘若“醉酒或者吸毒的”职工符合条例第14条、第15条的规定伤害情形,“醉酒或者吸毒”因素却与所受到的伤害无关或者可忽略不计时,是否仍适用条例的第16条?如个别人虽饮酒后血液中乙醇含量为80mg/100ml以上,但对工作具有完全的控制力,在工作时受到非本人因素的伤害;个别吸毒人员吸毒未上瘾或毒瘾未发作而正常工作时受到非本人因素的伤害或者虽然“醉酒或者吸毒”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但对交通事故无责任等,此类特殊情形虽没有法律或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但应该认为“醉酒或者吸毒”与伤害事故无关的情况下,可按工伤事故处理。

综上所述,行政案件证据应依法收集并经行政机关审核确认后,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劳动保障部门将认定工伤的交通事故事实真实性的鉴别判断权完全交给交通部门,未履行对工伤事实的审核义务,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表述的事实,在当事人表示异议的情况下,不能作为认定工伤的定案依据。

第二篇:交通事故责任不明时如何认定工伤

交通事故责任不明时如何认定工伤

【案情】2013年11月1日0时20分许,刚刚从某工厂下班的职工韩某骑摩托车回家途中,在国道上发生交通事故,致其当场死亡。由于无法查清交通事故成因,某县交警大队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条的规定,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对上述事实予以证明,没有认定责任。

韩某近亲属向某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工厂方以无法认定韩某在交通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为由,不同意认定工伤。人社局采纳了工厂的观点,作出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韩某的近亲属不服,依法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分歧】一种意见认为,韩某应认定为工伤;另一种意见认为,韩某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评析】笔者持第一种意见。

1.从举证责任的角度

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应该由谁负责提供证据,用于证明有争议的案件事实,否则将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本案的关键,是认定韩某对交通事故是否负主要责任。如果负主要责任,不应认定为工伤;反之,应当认定为工伤。然而,交警大队并没有认定韩某的交通事故责任。作为用人单位的工厂方虽然提出异议,亦未提供证据。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举证不能,应当承担于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2.从立法目的角度

《工伤保险条例》属于劳动法的范畴,根据劳动法第一条的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该法的立法目的。在《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和《工伤认定办法》第一条中,也均体现了该立法目的。因此,作出工伤认定时,应当遵照“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出现伤亡事故后,能否认定为工伤,不仅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稳定企业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此,在作出工伤认定时,应当适当向劳动者倾斜,以体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

本案中,韩某对交通事故是否负主要责任处于难以认定的灰色地带,根据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应当推定韩某对交通事故不负主要责任,并进而认定为工伤。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

第三篇: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并非工伤认定的必要条件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否是工伤认定的必要条件

导读:

职工因交通事故致伤,申请工伤认定,但未能提交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是否属材料不完整?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否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必要条件? 基本案情:

某公司职工张某下班后,骑摩托车回家途中不慎摔伤。张某认为自己属工伤,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了石某、齐某等人的证言以及住院资料等证据。

社保局审查后认为,张某所提供的申请材料中没有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书,申请材料不完整,遂书面告知张某10日内补齐。由于张某的疏忽,事故发生时未报警,故在规定的时间未能提交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书。社保局遂以张某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材料不完整,作出了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

张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深圳劳动律师文开齐分析:

从受理条件上看:《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办法》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还是劳动保障部的部门规章《工伤认定办法》都没有规定申请人提起工伤认定申请时必须提交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书。

从具体依据上看:社保局要求张某需提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依据,仅是劳动保障部统一制定的工伤认定申请表,该申请表的“填表说明”中有一项规定,即“由于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亡事故提出工伤认定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这是引导性说明而非强制性条款,其目的在于指引申请人尽可能详尽地提供有效申请材料,以便于准确作出工伤认定。从该条款规定的内容看,需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二者具有选择性,即既可以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也可以提交其他有效证明。张某提交的证人证言,已证实张某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受伤的事实,理应属于“其他有效证明”。至于该证言能否在工伤认定时被采用,则在此不论,因为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审查时,对该申请材料仅是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处分。

综上,深圳劳动律师文开齐认为,应当撤销社保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社保局应对张某的工伤认定申请进行立案受理。

第四篇:因醉酒在上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能否认定工伤

因醉酒在上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能否认定工伤

案例:

将职工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作为工伤保险的条件有其特定的条件和背景。但非所有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事故都可以认定为工伤,在《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法》中规定了不予认定的条件。现实中情况是复杂的,如何在现行法律、法规下,公平处理该类案件,是衡量工伤保险管理人员政策和工作能力的试题。

案情回放

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职工谭某某,于2013年8月5日20:08左右,去单位上夜班途中横穿马路,被赵某驾驶的摩托车撞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检验,谭某某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370mg/100ml。当地公安交警部门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谭某某因极度醉酒,丧失了自我辨认和控制力,而赵某因车速过快,未注意观察路况,故认定事故双方在该起交通事故中承担同等责任。

后谭某某的亲属以其在上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为由,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调查后,认为谭某某事故当时处于醉酒状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认定谭某某不是工伤。谭某某的亲属不服该决定,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地人民法院经审理后驳回其诉讼请求,维持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不属于工伤的决定。

争议焦点

本案的焦点在于职工在上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时处于醉酒状态,能否认定工伤。一方认为,谭某某在上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另一方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其中下列情形包括了醉酒的情形。因此,谭某某在上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伤害时处于醉酒状态,不应认定为工伤。

各方观点及理由: 1.职工方申请认定工伤的理由: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职工因醉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谭某某虽然在事故时处于醉酒状态,但其遭受交通事故伤害不是完全由醉酒导致的,在该起事故中,谭某某只付同等责任而不是主要责任或完全责任。而谭某某在上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2.用人单位认为不构成工伤、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不予认定工伤的理由:

谭某某虽然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但其在事故时处于醉酒状态,根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职工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但是有醉酒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谭某某在上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伤害时处于醉酒状态,不应认定为工伤。

案例评析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醉酒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醉酒或吸毒等原因,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以及由国务院法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的《工伤保险条例释义和实务》相关解释是,因醉酒导致的伤亡,是指职工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达到醉酒的状态,在酒精作用期间从事工作受到事故伤害。酒精具有麻痹神经中枢的作用,导致行为人的判断能力和反映能力迟钝,难以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

谭某某醉酒后横穿马路发生交通事故,其所受伤害显然与醉酒之后辨认力与控制力下降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以及相关部门的解释,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谭某某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符合法律规定。

把握问题要点:

一是按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第十条规定: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第二项中的醉酒标准,按照《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國值与检验》(GB19522-2004)执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依法出具的检测结论、那段证明等材料,可以作为认定醉酒的依据。

二是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34号)第四条规定:《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醉酒或者吸毒”的认定,应当以有关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决为依据。无法获得上述证据的,可以结合相关证据认定。

三是有证据显示职工有醉酒嫌疑使自己造成伤害的,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认定部门要求进行检测,而职工或者家属拒绝检测的,可以不予认定为工伤。职工醉酒和事故发生之间在实际工作中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职工醉酒操作设备导致事故发生;一种情况,其他人操作设备,但要求职工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职工因醉酒没有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

上下班途中或外出期间发生交通事故,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职工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一种情况,职工醉酒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发生交通事故,这两种情况下本人都有一定责任。

但职工若醉酒坐在车上发生交通事故、或职工在人行横道按红绿灯规则行走时,由于他人驾驶车辆闯红灯等其他因素导致了交通事故,严格意义上讲,这两种情况下职工没有责任,应当认定为工伤。

下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表述的“醉酒驾驶”,能否直接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表述的“醉酒驾驶”,能否直接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