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变电站管理规范
变电站管理规范
1.总则
1.1.为了规范电网生产管理,促进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等,并结合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本规定制定了变电站岗位职责、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班组建设和文明生产、培训工作八个方面的规范化要求。
1.4.本规范适用于我局所辖的35kv变电站。2.岗位职责
2.1.变电站人员岗位职责 2.1.1.站长的职责
2.1.1.1.站长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站工作,2.1.1.2.组织本站的政治、业务学习,编制本站年、季、月工作计划,值班轮值表,并督促完成。落实全站人员的岗位责任制。2.1.1.3.制度和组织实施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组织本站安全活动,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等工作。参与本站事故调查分析,主持本站障碍、异常和运行分析会。2.1.1.4定期巡视设备,掌握生产运行情况,核实设备缺陷,督促消缺。签发并按时报出总结及各种报表。2.1.1.5.做好新、扩、改建工程的生产准备,组织或参与验收。2.1.1.6.检查、督促两票、两措、设备维护和文明生产等工作。2.1.1.7.主持较大的停电工作和教复杂操作的准备工作、并现场把关。
2.1.3正(主)值的职责
2.1.3.1.在站长领导下担任与调度之间的操作联系。
2.1.3.2.遇有设备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等情况,及时向有关调度、站长汇报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2.1.3.3.做好设备巡视、日常维护工作,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按时抄录各种数据。
2.1.3.4.受理调度(操作)命令,填写或审核操作票,并监护执行。
2.1.3.5.受理工作票,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2.1.3.6.填写或审核运行记录,做到正确无误。2.1.3.7.根据培训计划,做好培训工作。2.1.3.8.参加设备验收
2.1.3.9.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2.1.4.副值的职责
2.1.4.1.在正(主)值的领导下对设备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进行处理。
2.1.4.2.按本单位规定受理调度(操作)命令,向站长汇报,并填写倒闸操作票,经审核后在正(主)值监护下正确执行操作。2.1.4.3.做好设备的巡视、日常维护、监盘和缺陷处理工作。2.1.4.4.受理工作票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2.1.4.5.做好运行记录、2.1.4.6.保管好工具、仪表、钥匙、备件等。2.1.4.7.参加设备验收。
3.安全管理 3.1.安全目标管理
3.1.1.变电站每年应制定安全管理目标,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本年度设备检修、操作计划,制定出变电站年度安全管理目标,并上报主管部门。
3.1.2.安全管理目标应结合本变电站的设备、人员和工作实际,提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组织、技术措施。
3.1.3.按期对年度安全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2.工作票、操作票管理
3.2.1.变电站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应遵循《电业生产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以下简称“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工作票签发人应由工区(所)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设备情况、熟悉安全规程的生产领导、技术人员或经供电公司(局)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员担任。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员名单应由安全监察部门每年审查并书面公布。3.2.2.“两票”的保存期至少为一年、3.2.3.“两票”管理要先把住执行前的审核关,考核重点应放在执行过程中,严禁无票作业、无票操作。3.2.4.工作票
3.2.4.1.工作票使用前必须统一格式、按顺序编号,一个年度内不能有重复编号。
3.2.4.2.第一种工作票应事先(最迟前一天)送到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可在当日工作开始前送达。
3.2.4.3.工作票填写应字迹工整、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3.2.4.4.复杂作业,针对本次作业内容和现场实际,编制相应的危险点分析及控制单,与工作票一起送到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应填写《继电保护安措措施票》。
3.2.4.5.变电站运行人员接到工作票后,应根据工作任务和现场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认真审核工作票上所填写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善并符合现场条件,如不合格,应返回工作负责人,不受理该工作票。3.2.4.6.运行人员审核工作票合格后,核实现场情况,在已采取的 措施栏内填写现场已拉开的开关、刀闸及装设的地线等。并在“工作地点临近带电设备”和“补充安全措施”栏内填写相应内容,经核对无误后,方能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2.4.7.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
a.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b.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c.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完成上述许可手续后,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3.2.4.8.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工作票仍由工作负责人执存。间断后继续工作,无需通过工作许可人。每日收工,应清扫工作地点,开放已封闭的道路,并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次日复工时,应得值班员许可,取回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必须事先重新认真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后,方可工作。若无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带领,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
3.2.4.9.工作票执行后加盖“已执行”章。
3.2.4.10.使用过的工作票一张由变电站保存,每月由专人统一整理,收存;另一张工作票按本单位规定收存。
3.2.4.11.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工作票许可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3.2.4.12.第一种工作票填写标准
a.“工作负责人”栏填写施工班组负责人姓名。若多班组共用一张工作票,则填写总负责人姓名;
b.“工作班组”栏填写使用该工作票的所有班组名称。c.“工作班人员”栏填写工作班组主要人员姓名。多班组共用一张工作票时,此栏只填写各班组负责人姓名,但共计人数应包括使用本票工作的所有人员。d.“工作任务”栏应写清具体工作地点和相应的工作内容,多处工作也应逐项写清。
e.“计划工作时间”应根据调度批准的工作时间填写。f.安全措施的填写要求
f.1.“应拉开关盒刀闸”栏填写因工作需要而应拉开的所有开关和刀闸(包括填写前已经拉开的开关和刀闸)。因工作需要而拉开的低压交、直流开关、刀闸、保险等。
“已拉开关和刀闸”栏由变电站当值人员填写,填写前应逐项核实现场情况。
f.2.“应装接地线”栏填写因工作需要装设接地线的地点或应合上的接地刀闸。
“已装接地线”栏由当值人员除按上述要求填写外,还应填写接线编号。
f.3.“应设遮拦、应挂标示牌”栏内填写因工作需要所装设的临时遮拦、围网、布幔及所悬挂的各种标示牌。注明装设和悬挂的具体地点或设备编号。
“已设遮拦、已挂标示牌”栏除按上述要求由当值人员填写外,对安装在固定遮拦内的检修设备应填写“打开×××遮拦门、取下×××固定遮拦上的‘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f.4.“工作地点临近带电设备”栏应将工作地点四面和上、下方临近的带电部分全部填入,施工设备的同一电气连接部分断开后的带电部分亦应填入。f.5.“补充安全措施”栏根据现场情况填写对施工人员的特殊安全要求。
g.工作票使用的术语按照倒闸操作术语要求填写。
h.第二种工作票的使用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要求执行。
3.2.5.操作票
3.2.5.1.倒闸操作应由二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3.2.5.2.除事故处理、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拉开接地刀闸或全站仅有的一组接地线外的倒闸操作,均应使用操作票。事故处理的善后操作应使用操作票。
3.2.5.3.变电站倒闸操作票使用前应统一编号,每个变电站在一个年度内不得使用重复号,操作票应按编号顺序使用。
3.2.5.4.操作票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下达的操作命令(操作计划和操作预令及检修单位的工作票内容)填写。调度下次操作命令(操作计划)时,必须使用双重名称(设备名称和编号),变电站要由有接令权的值班人员受令,认真进行复诵,并将接受的操作命令(操作计划)及时记录在《运行日志》中。
3.2.5.5.开关的双重编号(设备名称和编号)可只用于“操作任务”栏,“操作项目”栏只写编号可不写设备名称。
3.2.5.6.操作票填写完成后,要进行模拟操作,正确后,方可 到现场进行操作。
3.2.5.7.操作票在执行中不得颠倒顺序,也不能增减步骤、跳步、隔步,如需改变应重新填写操作票。
3.2.5.8.在操作中每执行完一个操作项后,应在该项前面“执行”栏内划执行勾“V”.整个操作任务完成后,在操作票上加盖”已执行”章。
3.2.5.9.执行后的操作票应按值移交,复查人将复查情况记入“备注”栏并签名,每月由专人进行整理收存。
3.2.5.10.若一个操作任务连续使用几页操作票,则在前一页“备注”栏内写“接下页”,在后一页的“操作任务”栏内写“接上页”,也可以写页的编号。
3.2.5.11.操作票因故作废应在“操作任务”栏内盖“作废”章,若一个任务使用几页操作票均作废,则应在作废各页军盖“作废”章,并在作废操作票页“备注”栏内注明作废原因,当作废页数较多且作废原因注明内容较多时,可自第二张作废页开始只在“备注”栏中注明“作废原因同上页”。
3.2.5.12.在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因故中断操作,应在“备注”栏内注明中断原因。若此任务还有几页未操作的票,则应在未执行的各页“操作任务”栏盖“作废”章。
3.2.5.13.“操作任务”栏写满后,继续在“操作项目”栏内填写,任务完成后,空一行再写操作步骤。
3.2.5.14.开关、刀闸、接地刀闸、接地线、压板、切换把手、保护直流、操作直流、信号直流、电流回路切换连片(每组连片)等均应视为独立的操作对象,填写操作票时不允许并项,应列单独的操作项。
3.2.5.15.填入操作票中的检查项目(填写操作票时要单列一项)
a.拉、合刀闸前,检查相关开关在分闸位置。
b.在操作中拉开、合上开关后检查开关的实际分合位置。c.拉、合刀闸或拆地线后的检查项目。
d.并、解列操作(包括变压器并、解列,旁路开关带路操作时并、解列等),检查负荷分配(检查三相电流平衡),并记录实际电流值;母线电压互感器送电后,检查母线电压表指示正确(有表计时)。e.设备检修后合闸送电前,检查待送电范围内的接地刀闸确已拉开或接地线确已拆除。
3.2.5.16.倒闸操作术语及要求。
3.2.5.17.填写操作票严禁并项(如:验电、装设接地线不得合在一起)、添项及用勾划得方法颠倒操作顺序。
3.2.5.18.操作票填写要字迹工整、清楚,不得任意涂改。3.2.5.19.手工填写的操作票应统一印刷,未填写的操作票应预先统一编号。
3.2.5.20.对使用计算机生产操作票,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3.3.倒闸操作安全管理 3.3.1.变电站倒闸操作程序 3.3.1.1.操作准备
复杂操作前由站长或值长组织全体当值人员做好如下准备: a.明确操作任务和停电范围,并做好分工。
b.拟订操作顺序,确定挂地线部位、组数及应设的遮拦、标示牌。明确工作现场临近带电部位,并订出相应措施。
c.考虑保护和自动装置相应变化及应断开的交、直流电源和防止电压互感器、所用变二次反高压的措施。
d.分析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e.与调度联系后写出操作票草稿,由全体人员讨论通过,站长审核批准。
f.预定的一般操作应按上述要求进行准备。
g.设备检修后,操作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状况及一、二次设备的分合位置与工作前相符。3.3.1.2.接令
a.接受调度命令,应由上级批准的人员进行,接令时主动报出变电站名和姓名,并问清下令人姓名、下令时间;
b.接令时应随听随记,接令完毕,应将记录的全部内容向下令人复诵一遍,并得到下令人认可。
c.如果认为该命令不准确时,应向调度员报告,由调度员决定原调度命令是否执行。但当执行该命令将威胁人身、设备安全或直接造成停电事故,则必须拒绝执行,并将拒绝执行命令的理由,报告调 度员和本单位领导。3.3.1.3.操作票填写 a.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
b.“操作任务”栏应根据调度命令内容填写。
c.操作顺序应根据调度命令参照本站典型操作票和事先准备好的操作票草稿的内容进行填写。
d.操作票填写后由操作人和监护人共同审核(必要时经值长审核)无误后监护人和操作人分别签字,在开始操作时填入操作开始时间。
3.3.1.4.模拟操作
a.模拟操作前应结合调度命令核对当时的运行方式。b.模拟操作由监护人按操作票所列步骤逐项下令,由操作人员模拟操作。
c.模拟操作后应再次核对新运行方式与调度命令相符。3.3.1.5.操作监护
a.每进行一步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1.操作人和监护人一起到被操作设备处,指明设备名称和编号,监护人下达操作命令。
a.2.操作人手指操作部位,复诵命令。
a.3.监护人审核复诵内容和手指部位正确后,下达“执行”令。a.4.操作人之下操作。
a.5.监护人和操作人共同检查操作质量。a.6.监护人在操作票本步骤前划执行勾“√”,再进行下步操作内容。
b.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问题后,在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c.由于设备原因不能操作时,应停止操作,检查原因,不能处理时应报告调度和生产管理部门。禁止使用非正常方法强行操作设备。
3.3.1.6.质量检查
a.操作完毕全面检查操作质量。
b.检查无问题应在操作票上填入终了时间,并在最后一步下边加盖“已执行”章,报告调度员操作执行完毕。3.3解除钥匙使用管理 3.4.3.解锁钥匙应封存管理。
3.4.4.解锁钥匙只能在符合下列情况并经批准后方可开封使用。
3.4.4.1.确认防误装置失灵、操作无误。
3.4.4.2.紧急事故处理时(如人身触电、火灾、不可抗拒自然灾害)使用,事故立即汇报。
3.4.4.3.变电站已全部停电,确无误操作的可能,履行规定程序后使用。
3.4.5.每次使用后,立即将解封钥匙封存,并填写记录。3.4.6.在倒闸操作中防误闭锁装置出现异常,必须停止操作,应重新核对操作步骤及设备编号的正确性,查明原因,确系装置故障且无法处理时,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解锁操作。
3.4.7.电气设备的固定遮拦门、单一电气设备及无电压鉴定装置线路侧接地刀闸,可使用普通挂锁作为弥补措施。3.5.消防保卫管理 3.5.1.消防管理
3.5.1.1.按照国家颁发的消防法规,制定消防措施并认真落实。
3.5.1.2.变电站消防器具的设置应符合消防部门的规定,定期检查消防器具的放置、安好情况并清点数量,记入相关记录。3.5.1.3.变电站的控制盘、配电盘和开关场区的端子箱等电缆孔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3.5.1.4.变电站设备室或设备区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因施工需要放在设备区的依然、易爆物品,应加强管理,并按规定要求使用,施工后立即运走。
3.5.1.5.运行人员应学习消防知识和消防器具使用方法,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3.5.1.6.运行人员应熟知火警电话及报警方法。3.5.2.防盗窃管理
3.5.2.1.变电站围墙的高度符合规定,市区变电站因特殊规定不设围墙的,必须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报有关部门审查。3.5.2.2.变电站的大门正常应上锁。
3.5.2.3.外来人员进入变电站必须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出示有关证件,经变电站人员核实后方可进入,并做好登记。3.5.2.4.装有防盗报警系统的变电站应定期检查、试验报警装置的完好性,存在故障的要及时处理。
3.5.2.5.运行人员在巡视设备时,并兼顾安全保卫设施的巡视。
3.5.2.6.变电站值班员每日必须对变电站大门、围墙、重要设施周围及其他要害部位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3.5.2.7.变电站围墙不得随便拆除,因工作需要确需拆除的,必须事先与有关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制定出有效的防盗措施后方可拆改。
3.5.3.防破坏工作。
3.5.3.1.变电站要根据所处的位置和重要性,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防止外人破坏设备的措施。
3.5.3.2.重要节假日、活动、会议等保电期间,要加强对设备区的巡视和保卫工作。
3.6.防汛、防风、防寒工作管理
3.6.1.变电站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设备实际,制订相应的设备防高温、防寒、防风措施。
3.6.2.变电站内应根据需要配备适量的防汛设备和防汛物质,防汛设备在每年汛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处于完好状态;防汛 物质有专门保管,并有专门的台帐。
3.6.3.定期检查开关、瓦斯继电器等设备的防雨罩应扣好,端子箱、机构箱等室外设备箱门应关闭,密封良好。
3.6.4.雨季来临前对可能积水的地下室、电缆沟、电缆隧道及场区的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疏通,做好放进水和排水措施。3.6.5.下雨时对房屋渗漏、下水管排水情况进行检查。3.6.6.雨后检查地下室、电缆沟、电缆隧道等积水情况,并及时排水,设备室潮气过大时做好通风。
3.6.7.变电站应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制度出切实可行的防风管理措施,刮大风时,应重点检查设备引流线、阻波器、瓦斯继电器的防雨罩等是否存在正常。
3.6.8.定期检查和清理变电站设备区、变电站围墙及周围的漂浮物等,防止被大风刮到变电站运行设备上造成故障。
3.6.9.冬季气温较低时,应重点检查开关机构内的加热器运行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机构箱要采取防寒保温措施。3.7.防小动物管理
3.7.1.变电站应有防小动物措施,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3.7.2.各设备室的门窗应完好严密,出入时随手将门关好。3.7.3.设备室通往室外的电缆沟、道应严密封堵,因施工拆动后及时堵好。
3.7.4.设备室不得存放粮食及其他食品,应放有鼠药或捕鼠 器。
3.7.5.各开关柜、电气间断、端子箱和机构箱应采取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电缆层室、蓄电池室出入门应有防鼠板。
3.8.安全措施及交通标志的规范化管理
3.8.1.变电站内设备及设施应符合安全生产有关规定的要求。3.8.2.变压器和设备架的爬梯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
3.8.3.停电工作使用的临时遮拦、围网、布幔和悬挂的各种标示牌符合现场情况和安全规程的要求。
3.8.4.变电站内道路的交通标志应符合有关交通法规的要求。3.9.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3.9.1.变电站应配备足够数量有效的安全工器具,各种安全工具应有适量的合格备品,变电站人员应会正确使用和保管各类安全工器具。
3.9.2.各种安全工器具应有明显的编号,绝缘杆、验电器等绝缘工器具必须有电压等级、试验日期的标志,应有防雨罩,应有固定的存放处,存放在清洁干燥处,注意防潮、防结露。
3.9.3.安全工具在接班时和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发现损坏者应停止使用,并尽快补充;
3.9.4.各种安全工器具均应按安全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超期使用; 3.9.5.携带型地线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要求,接地线的数量应能满足本所需要,裁面满足装设系统短路容量的要求,导线应无断胶、护套完好、接地线端部接触牢固、卡子应无损坏和松动,弹簧有效。存放地点和地线本体均有编号,存放要丢号入座;
3.9.6.各种标示牌的规程应符合要求,并做到各类齐全、存放有序,安全帽、安全带完好,数量能满足工作需要; 3.10.低压漏电保安器的安全与使用
3.10.1.变电站内所有检修工作的电源应有专用电源箱(盘),变电站使用的各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低压电器,均应安装漏电保安器,每个熔断保险,只能带出一个负荷。
3.10.2.携带型的低压电器,漏电保安器装在移动的低压电源板上;
3.10.3.使用中的低压电器保安器应定期试验,对不起作用的漏电保安器及时更换。3.11.危险品管理
3.11.1.凡是在变电站内可能危害人身安全及健康的用品统称为危险用品。变电站内各类危险用品应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制定使用规定,专人负责监督使用。
3.11.2.各类可燃气体、油类应按产品存放规定的要求统一保管,定期检查,不得散存;
3.11.3.对变电站内废弃有毒的电力电容器要按国家环保部门有关规定保管处理。3.12.外来人员、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3.12.1.进入变电站施工作业现场的施工人员应遵守变电站安全管理规定,必须履行工作票手续,在作业中不准擅自变更安全措施; 3.12.2.对于所使用的临时工、外来施工人员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经供电公司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安全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在供电公司工作负责人的带领下,方可进入变电站,如在施工过程中违反变电站安全管理规定,运行人员有权令其离开变电站。
3.12.3.各级领导、外来参观人员等必须得到允许后,并在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带领下方可进入设备厂区并戴好安全帽。
3.12.4.施工作业中使用变电站电源时,必须经变电站运行人员同意,并指定接引位置。
3.12.5.不准动用工作票所列范围以外的电气设备。作业中发生疑问时,应先停止作业,立即报告运行人员。3.13.安全文件管理及安全活动。
3.13.1.变电站站长接到安全生产文件、通报后应明确指示,立即组织学习,传达到每位职工,值长及以上人员应 分别签字。对与本站有关的事故,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并具体落实。3.13.2.安全资料的管理应以有利于指导变电站安全管理为原则,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3.13.3.安全活动在学习、传达上级安全通报、文件等时,应结合本站实际,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同时总结一周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对照安全规程查找习惯性违章和不安全因素,并制订有效的防范 措施。
3.13.5.有关人员应定期检查“安全活动记录”的填写情况,对运行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作出反馈,审查后签名。4.运行管理。4.1.值班制度
4.1.1.变电站运行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以后方能上岗值班。
4.1.2.值班期间,应穿戴统一的值班工作服和值班岗位标志。4.1.3.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不应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
4.1.4.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要服从指挥,尽职尽责,完成当班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和管理工作。值班期间进行的各项工作,都要填写到相关项记录中。监盘、吵表要认真、细心,抄表时间规定为整点正负五分钟。4.2.交接班制度
4.2.1.值班人员应按照现场交接班制度的规定进行交接,以控制室钟表为准,正电交接完毕,接班人员应提前20分钟进入控制室。未办完交接班手续之前,不得擅离职守。
4.2.2.交接班前、后30分钟内,一般不进行重大操作。在处理事故或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班;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停止交接班,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值长指挥下协助工作。4.2.3.交接班的主要内容 4.2.3.1.运行方式及负荷分配情况
4.2.3.2.当班所进行的操作情况及未完的操作任务。4.2.3.3.使用中的和已收到的工作票。4.2.3.4.使用中的接地线号数及装设地点。4.2.3.5.发现的缺陷和异常运行情况。
4.2.3.6.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动作和投退变更情况。4.2.3.7.直流系统运行情况。
4.2.3.8.事故异常处理情况及有关交代。4.2.3.9.上级命令、指示内容和执行情况。4.2.3.10.一、二次设备检修试验情况。4.2.3.11.维护工作情况。4.2.3.12.环境卫生。
4.2.4.交班值长按交班内容向接班人员交待情况,接班人员在交班人员陪同下进行重点检查,交班值长或指定人员负责监盘。4.2.5.接班人员重点检查的内容。
4.2.5.1.查阅上次下班到本次接班的值班记录及有关记录,核对运行方式变化情况。4.2.5.2.核对模拟图版。
4.2.5.3.检查设备情况,了解缺陷及异常情况。4.2.5.4.负荷潮流。
4.2.5.5.检查试验中央信号及各种信号灯。4.2.5.6.检查直流系统绝缘及浮充电流。4.2.5.7.检查温度表、压力表、油位计等重要表计指示。4.2.5.8.核对接地线编号和装设地点。4.2.5.9.核对保护压板的位置。4.2.5.10.检查内外卫生。
4.2.6.接班人员将检查结果互相汇报,认为可以接班时,方可签名接班。
4.2.7.接班后,根据天气、运行方式、工作情况、设备情况等,安排本班工作,做好事故预想。4.3.巡回检查制度。
4.3.1.值班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巡视检查设备,提高巡视质量,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及时汇报调度和上级,杜绝事故发生。4.3.2.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检查,一般分为正常巡视(含交接班巡视)、全面巡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
4.3.3.正常巡视的内容,按《变电运行规程》规定执行。4.3.4.每周应进行全面巡视一次,内容主要是对设备全面的外部检查,对缺陷有无发展做出鉴定,检查设备的薄弱环节,检查防火、防小动物、防误闭锁等有无漏洞,检查接地网及引线是否完好。4.3.5.每月的1号-15号进行熄灯巡视一次,内容是检查设备有无电晕、放电、接头有无过热现象。
4.3.6.特殊巡视检查内容,按《变电运行规程》规定执行,遇有以下情况,应进行特殊巡视。4.3.7.1.大风前后的巡视; 4.3.7.2.雷雨后的巡视;
4.3.7.3.冰雪、冰雹、雾天的巡视; 4.3.7.4.设备变动后的巡视; 4.3.7.5.设备新投入运行后的巡视;
4.3.7.6.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运后重新投入系统运行后的巡视;
4.3.7.7.异常情况下的巡视。主要是指:过负荷或负荷剧增、超温、设备发热、系统冲击、跳闸、有接地故障情况等,应加强巡视,必要时,应派专人监视。
4.3.7.8.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时、法定节假日、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时,应加强巡视;
4.3.8.站长应每月进行一次巡视,严格监督,考核各班的巡视检查质量。
4.4.变电站记录管理。
4.4.1.变电站应具备各类完整的记录。各种记录至少保存一年,重要记录应长期保存,变电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有关记录。
4.4.2.各种记录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按格式填写,提倡使用仿宋体,作到字迹工整、清晰、准确、无遗漏。4.5.反事故措施管理。
4.5.1.变电站应根据上级反事故技术措施的具体要求定期对本站设备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4.5.2.配合主管部门按照反事故措施的要求,分析设备现状,制定落实计划。
4.5.3.作好反措施执行单位施工过程中的配合和验收工作,对现场反措执行不利的情况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
4.5.4.变电站进行大型作业,应提前制定本站相应的反事故措施,确保不发生各类事故。
4.5.5.定期对本站反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备案,并上报有关部门。
5.技术资料管理
5.1.变电站图纸技术资料管理; 5.1.1.变电站应具备的图纸; 5.1.1.1.一次主接线图; 5.1.1.2.站用电主接线图; 5.1.1.3.直流系统图;
5.1.1.4.正常和事故照明接线图;
5.1.1.5.继电保护、运到及自动装置原理和展开图; 5.1.1.6.全站平、断面图; 5.1.1.7.调相机油气水系统图; 5.1.1.8.组合电器气隔图; 5.1.1.9.直埋电力电缆走向图;
5.1.1.10.接地装置布置以及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5.1.1.11.消防措施(或系统)布置图(或系统图); 5.1.1.12.地下隐蔽工程竣工图; 5.1.2.变电站图纸的管理;
5.1.2.1.变电站的图纸应有专人或兼职人员管理;
5.1.2.2.变电站竣工图纸,应分别在本站和上级技术档案室存放;
5.1.2.3.图纸必须与实际设备和现场相符合;
5.1.2.4.应按图纸存放要求,在变电站设置合适的资料室存放图纸;
5.1.2.5.图纸管理人员建立本站图纸清册,建立图纸查(借)阅,每年对图纸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给予复制;
5.1.3.变电站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5.1.3.1.变电站设备说明书;
5.1.3.2.变电站工程竣工(交接)验收报告; 5.1.3.3.变电站设备修试报告; 5.1.4.变电站技术资料的管理;
5.1.4.1.变电站技术资料应有专人或兼职人员管理,并建立有关管理制度;
5.1.4.2.变电站应有合适的多资料室保存技术资料; 5.1.5.变电站应具备的指示图表; 5.1.5.1.一次系统模拟图; 5.1.5.2.设备评级表; 5.1.5.3.站用电系统图; 5.1.5.4.直流系统图; 5.1.5.5.安全记录指示; 5.1.5.6.设备最小载流; 5.1.6.变电站指示图表的管理; 5.1.6.1.每年检查、修订一次图表;
5.1.6.2.设备异动或新建、改建、扩建后,5.1.5中的相应图表应予以相应的变更;
5.1.6.3.各种图表统一收存。
6.设备管理。
6.1.设备定期维护工作。
6.1.1.变电站设备除按有关专业规程的规定进行试验和检修外,还应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
6.1.2.变电站投产、改扩建或设备检修后应进行验收并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备齐各种技术资料。
6.1.3.变电站的二次线及端子箱应按本单位规定定期进行检查。
6.1.4.设备导流接头应有温度检测手段和措施。
6.1.5.按季节性特点及时做好防污、防汛、防风等各项工作。6.1.6.变电站及设备室的通风设备应运行良好。6.2.继电保护
6.2.1.保护及自动装置新投入或定值改变后,运行人员必须和当值调度员核对核装置的全部定值项,正确无误后方可投入运行。6.2.2.保护及自动装置屏(柜),前后屏眉要有保护专业统一规范的名称。
6.2.3.保护室的空调按运行设备管理。
6.2.4.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或告警后,运行人员必须准确记录控制屏光字牌,保护屏信号,及时向调度及有关部门汇报。6.2.5.停运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屏(柜),必须有“已停运”标示。
6.3.设备定级
6.3.1.变电站设备以台(相)为单位每年对主要设备进行定级。6.3.2.设备定级分为一、二、三级,一、二级设备为完好设备,要求各变电站设备完好率在100%,一级率在80%以上。
6.3.3.新装和大修后的设备应满足一级设备的要求,经运行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6.3.4.定级单位:主变、开关、调相机、消弧线圈、电抗器为“台”(主变、电抗器是单相得按“相”为单位);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耦合电容器按“相”为单位;
6.3.5.设备定级后,设备主管单位应针对三级设备问题,立即拟定升级的措施计划,并积极落实,对二级设备的问题也应安排计划,有步骤地使其升级。6.3.6.设备定级标准; 6.3.6.1.主变定级标准;
一级
1.本体积套管电气试验主要各项合格,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下次试验进行比较;试验未超期;
2.本体及套管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合格,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下次试验进行比较;试验未超期; 3.内部器身状况绝缘良好,线圈未变形或无明显变形; 4.外部零部件状况完整齐全; 5.密封情况无渗漏或少量轻微渗油;
6.有载调压开关运行正常,动作次数或检修周期未超过规定,7.冷却装置状况运行正常; 8.负载能力符合铭牌要求; 9.整体评价无严重缺陷,运行正常;
二级
1.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主要项目超标;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复试;试验超期;
2.本体及套管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超标;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复试;试验超期。3.内部器身状况绝缘一般,线圈轻微变形。
4.外部零部件状况基本完整齐全,有部分零部件存在缺陷; 5.密封情况渗油面积较大或滴油(漏气)。6.有载调压开关存在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转,动作次数或检修周期超过规定。
7.冷却装置有整组故障,但不影响出力。8.负载能力基本符合要求。
9.整体评价有严重缺陷,但能正常运行。
三级
1.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主要项目严重超标,且具有变坏趋势。2.本体及套管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严重超标,且具有变坏趋势。
3.内部器身状况绝缘老化,线圈严重变形; 4.外部零部件状况有零部件损坏影响功能;
5.密封情况不良,存在严重滴油或漏油(漏气且压力低); 6.有载调压开关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转; 7.冷却装置状况多组故障影响出力; 8.存在严重限制出力的缺陷;
9.整体评价有严重缺陷,影响正常运行或运行年限长且绝缘老化;
一级
1.绝缘良好,油质、SF6气体合格,真空开关真空度符合要求,2.操作机构动作正常,动作速度、行程、动作电压、气压、油压等性能符合规定,油气系统无渗漏。
3.各部分油面与标志相符,气体压力正常,4.导电回路接触良好,无过热现象; 5.标注正确=明显、齐全,分合标志正确,6.运行地点的短路容量小于开关的实际短路开断容量,不过负荷。
7.户外开关应有防雨措施。8.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二级
1.绝缘良好,油仅有微酸反应,2.对一级中的2~4项允许存在一般缺陷,但不得直接或在一定时间内发展到危及安全运行。
3.短时间过负荷,无严重过热现象。4.开关油位低于监视线以下者。5.SF6开关年漏气率和含水量超标者。
三级
达不到二级设备标准的。
6.3.6.4.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定级标准。
一级
1.各项参数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2.部件完整,瓷质无损伤,接地良好;
3.油质、绝缘良好,各项试验齐全,符合规程要求; 4.油位正常,整体整洁,标志正确清楚; 5.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二级
能达到一级设备1.3条标准,但有下列缺陷: 1.油位低于监视线,有渗油现象; 2.瓷套有缺损,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3.资料基本齐全,能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级
1.瓷套严重损坏,绝缘水平降低; 2.严重渗漏油,看不到油面; 6.3.6.5.避雷器定级标准
一级
1.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试验合格。2.瓷件完整无损伤,密封接地良好。3.安装地点符合过电压保护规程规定。4.放电记录器完好,指示正确。5.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二级
1.瓷套有缺损,但不致引起闪络。2.放电记录器运作不正确。
3.资料基本齐全,能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级
瓷套严重损坏,预试项目不合格。6.3.6.6.耦合电容器定级标准
一级
1.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试验,其结果符合规程要求。2.瓷质完好无损。
3.密封良好,外壳无渗油,无锈蚀。4.资料齐全、正确,与现场实际相符。
二级
1.试验数值变化,但仍符合规程要求。2.瓷件有损坏,但不影响安全运行。3.有轻微腐蚀。
4.资料基本齐全,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级
达不到二级标准的 6.4.设备缺陷管理
6.4.1.各单位生技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统一管理,其职责为: 6.4.1.1.督促各单位贯彻执行本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6.4.1.2.及时掌握主要设备危急和严重缺陷。
6.4.1.3.每年对设备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缺陷产生的规律,提出年度反事故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
6.4.2.运行管理单位及设备修试单位均设缺陷管理专责人,其职责为:
6.4.2.1.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管辖设备的全部缺陷和缺陷
的处理情况。
6.4.2.2.建立必要的台帐、图表、资料,对设备缺陷实行分类管理。做到对每个缺陷都有处理意见和措施。
6.4.3.变电站发现缺陷后应对缺陷进行定性,并记入缺陷记录,报告主管部门。
6.4.4.缺陷分类的原则,6.4.4.1.危急缺陷: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的缺陷,否则,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火灾等事故。
6.4.4.2.严重缺陷: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尚能坚持运行但需尽快处理的缺陷。
6.4.4.3.一般缺陷:上述危急、严重缺陷以外的设备缺陷,并性质一般,情况较轻,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6.4.5.运行单位发现危急、严重缺陷后,应立即上报。6.4.6.一般缺陷应定期上报,以便安排处理。
6.4.7.消缺工作应列入各单位生产计划中,对危急、严重或有普遍性的缺陷要及时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尽快消除。
6.4.8.缺陷消除实际应严格掌握,对危急、严重、一般缺陷要严格按照单位规定的时间进行消缺处理。6.5.设备测温管理。
6.5.1.测温类型:计划普测、重点测温。6.5.2.测温周期。
6.5.2.1.计划普测:每季不少于一次。
6.5.2.2.重点测温:根据运行方式和设备变化安全测温时间,按以下原则掌握:
a.长期大负荷的设备应增加测温次数。b.设备负荷有明显增大时,根据需要安排测温。c.设备存在异常情况,需进一步分析鉴定。d.上级有明确要求时,如:保电等。
e.新建、改扩建的电气设备在其带负荷后应进行一次测温,大修或实验后的设备必要时。
f.遇有较大范围设备停电(如变压器、母线停电等),安排对将要停电设备进行测温。6.5.3.测温范围
6.5.3.1.所有一次设备导流接头、所内二次重点设备接头、长期运行的主变强油(水、气)风冷回路接头等。
6.5.3.2.具备测量设备内部温度条件的,应对设备内部进行测温。如: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设备套管等。
6.6.变电站的统一标志
6.6.1.运行设备必须具有标志牌。
6.6.2.变电站设备标志应做统一规定,以便统一管理。6.7.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
6.7.1.为了加强无功设备管理,提高电压质量,运行人员应对
站内无功补偿装置及调压装置进行认真的投切合调测、监视,并做好记录。
6.7.2.变电站要严格按照调度部门下达的电压曲线或调度命令及时投切无功补偿装置或调节调相机无功出力。
6.7.3.加强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抗器的维护与管理,保障足够的可调容量。
6.7.4.加强电压监测仪的管理,按有关要求报无功电压监测报表。
6.7.5.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应根据调度命令或按调度的有关规定及时调整。
7.班组建设和文明生产 7.1.班组建设
7.1.1.健全变电站管理体制
7.1.1.1.变电站应成立以站长为首的核心小组,核心小组应坚持月度工作例会制度。7.1.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7.1.2.1.加强政治学习
7.1.2.2.核心小组应做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并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对好人好事大力宣传、表扬。
7.1.2.3.核心小组要带头搞好团结,关心职工生活,职工遇到生活、生产上有困难要认真帮助解决。
7.1.2.4.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搞好政治宣传和学习,活跃职工生活。
7.1.3.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
7.1.3.1.全站人员均应按岗位责任制的内容,认真执行,落实岗位职责。
7.1.3.2.站长随时做好全站人员执行岗位责任制的监督工作。7.2.人员仪表
7.2.1.运行人员上班时按规定着装,佩戴标志。坚守岗位,不做与运行工作无关的事。
7.2.2.运行人员待人应有礼貌,说话文明,养成良好习惯。7.2.3.所有进站人员均不得在站内打闹追逐,不随地吐痰和乱丢废弃物。7.3.站容战貌
7.3.1.站内环境应整洁,场地平整,道路畅通。设备区无杂草、无垃圾、无积水。
7.3.2.站内任何工作场所内,设备、材料均应放置整齐有序,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应及时清理现场。
7.3.3.室内物品应摆放有序,门窗应完整,设备厂房无漏雨,墙壁、屋顶干净,地面整洁。
7.3.4.站内各上、下水道应畅通,无跑、冒、漏水现象,一旦发现要及时修复。
7.3.5.站内电缆沟要略高于地面。沟内电缆排列整齐,并至少
半年检查一次,做到无杂物、无堵塞、无积水、无积油。电缆沟盖板应齐全完整,放置整齐。
7.3.6.变电站照明、围墙、大门应完好。7.3.7.站内应备有急救箱
7.3.8.值班室和休息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测温设备。7.3.9.站内应备有存放安全用具、仪表、常用工具、备品备件、钥匙的专用器具,应定置管理。
7.3.10.站内应备有存放各类技术资料、图纸的专用柜,柜内摆放整齐,标志醒目齐全。
7.3.11.站内生活房间应保持清洁,被褥整洁。
7.3.12.站内应有卫生负责分工,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7.3.13.有条件的站应办好食堂,不断改善职工生活,无条件的站也应建有公用伙房。各种食品应有固定存放地点和专用存放器具。
8.培训工作 8.1.一般规定
8.1.1.坚持规程学习和定期培训制度,是变电运行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工作,各站要结合实际,坚持不懈地做好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
8.1.2.运行人员,必须经过上岗考试和审批手续,方可上岗正式担任值班工作。
8.1.3.各站均应根据上级规定的培训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要
求,按期完成本站的培训计划,由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监督培训计划的落实。
8.2.培训标准
8.2.1.熟练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8.2.1.1.掌握设备结构、原理、性能、技术参数和设备布置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8.2.1.2.掌握一、二次设备的接线和相应的运行方式。8.2.1.3.能审核设备维修、试验、检测记录,并能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巡视结果,分析设备健康状况,掌握设备缺陷和运行薄弱环节。
8.2.2.能正确执行规程制度
8.2.2.1.掌握调度、运行、安全规程和运行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以及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规程的有关内容,正确执行各种规程制度。
8.2.2.2.熟练掌握本站现场运行规程。遇有扩建工程或设备变更时,能及时修改和补充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保证倒闸操作、事故处理正确。
8.2.2.3.熟练掌握倒闸操作技术。
8.2.2.4.能正确执行操作程序,迅速、正确地完成各项倒闸操作任务。
8.2.2.5.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要领和一、二次设备相应的操作程序,熟知每一项操作的目的。
8.2.2.6.掌握变压器并列条件及系统并列条件和操作方法。8.2.2.7.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事故处理。
8.2.2.8.发生事故和异常时能根据仪表、信号指示、继电保护和设备异常状况,正确判断故障范围,并能做到迅速、正确地处理事故。
8.2.2.9.遇到运行方式改变时发生故障,事故处理亦能达到上述水平。
8.3.定期培训制度 8.3.1.规程学习
8.3.1.1.根据本单位实际可安排安全规程、调度规程、运行规程、现场运行规程的学习。
8.3.1.2.每季末进行一次考试,总结学习效果。8.3.2.定期培训项目
8.3.2.1.每季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8.3.2.2.技术问题:每月每人至少一题。8.4.新人员培训
8.4.1.新人员首先应进行上岗培训
8.4.2.一般学习一年并经考试合格方可担任正式值班员。8.4.3.考核办法。
8.4.3.1.学习期间应定期进行测验,以检查学习效果。8.4.3.2.分阶段进行全面考试,检验学习成绩。
8.4.3.3.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提前进行上岗考试,经审批后正
式担任值班工作。8.5.培训资料管理
8.5.1.各项培训工作均应及时填写好专用培训记录。全部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均应存入个人培训档案。不断总结培训工作经验,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运行管理水平。
a.变电站设备台帐管理
a.1.各种主设备台帐应按下列单元分类建立。
a.1.1.主变单元(主变、有载调压装置、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等)。
a.1.2.站用变、接地变单元(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缆、站用变、接地变、消弧线圈、接地电阻等)。a.1.3.调相机单元。
a.1.4.出线单元(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阻波器、线路CVT、耦合电容器、线路避雷器、电力电缆等)。a.1.5.旁路单元。a.1.6.母联单元。
a.1.7.母线单元(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器、母线等)。a.1.8.电力电容器单元(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电容器、放电线圈、避雷器等)。
a.1.9.直流单元(充电机、蓄电池、直流屏)。a.1.10.防误闭锁装置单元。
a.1.11.换流闸以及外冷却水系统等相关设备单元分类。
注:10kV设备不做规定,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档分类。a.2.每个单位内应有如下内容。a.2.1.本单元一次系统单线图及调度号。a.2.2.各设备铭牌规范、投入或更换日期。a.2.3.交接、大修及历次试验报告。
a.2.4.设备运行记事(大修、绝缘分析、异常及缺陷处理)。设备更换后,应将旧设备资料撤除,重新填写新设备资料。b.变电站应具备的记录及填写说明。b.1.变电站运行日志。
b.1.1.本日志由当值人员填写,应填写年、月、日。b.1.2.记录本站运行方式、设备投运和停运情况。b.1.3.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仪表等异常运行情况。b.1.4.事故处理经过,设备异常现场和发现的缺陷。b.1.5.调度和上级有关运行的通知。
b.1.6.执行调度命令、工作票和操作票的情况,例行工作完成情况、检修、试验、传动结果的主要内容。b.1.7.与运行有关的其他事宜。
b.1.8.交接班时间和参加交接班人员的姓名。b.2.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记录。
b.2.1.本记录由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填写并签名,值长审核后签名,按值移交。
b.2.2.按设备或线路名称分页进行填写,记录装置、回路等项
目工作的简要内容,定值及改变情况,检验中发现异常及处理情况等,装置的使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能否投入运行的结论性意见。b.3.安全活动记录
b.3.1.由当值人员填写,主要记录活动主题、发言内容以及结合本站实际,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等内容,总结一周的安全生产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b.3.2.检查人对运行人员提出的措施及建议提出意见并签名。b.4.两票管理记录。
本记录由站长组织填写,每月统计一次。b.5.符合记录
b.5.1.本记录由当值人员抄写,主值或值长负责审核。b.5.2.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按时填写并上报;监控系统中的负荷记录也应按有关部门的规定打印上报。b.6.避雷器动作检查记录。b.6.1.本记录由当值人员填写。
b.6.2.按电压等级及运行编号分组、分页进行记录,每次核对放电记录器动作后,在底码栏内记录放电计数器所指示的实际数字,次数栏填写此次检查与上次检查的差额数字。
b.6.3.每月定期核对一次,雷雨季节在每次雷雨过后应增加核对一次,并在日期栏内填写检查日期。b.7.设备检修记录和设备试验记录。
b.7.1.由工作负责人填写并签名,值长审核后签名,按值移交。
b.7.2.本记录应按设备单元名称分页填写,记录工作日期、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经过,记录实验项目,能否投运的结论。其他设备的检修、处缺等工作内容也应按单元记录。b.8.开关故障跳闸记录。
b.8.1.本记录由当值人员填写并签名。
b.8.2.按开关或线路名称分页填写,记录故障跳闸次数、保护及重合闸动作情况,外观检查情况,最近一次检修日期。
b.8.3.开关经过解体检修,故障跳闸的累计次数从该次检修后重新统计,并用红笔在检修前纪录的下方划红线,注销以前的跳闸次数。
b.9.反事故演习记录。
b.9.1.反事故演习前应由主持人先填好题目、运行方式、日期及天气情况。
b.9.2.记录事故现象(包括音响、表计、信号指示,继电保护动作和设备异常拉合位置)。
b.9.3.记录实际演习时,被演习人的判断结果和实际处理情况。
b.9.4.由主持人填写评语并提出差距和努力方向。b.9.5.被演习人签字后,主持演习人签名。b.10.测温记录
b.10.1.每次测温后由测温人及时填写。
b.10.2.测温过程中,如发现以下情况视为异常现象均应记入
测温记录。
b.10.3.被测设备的温度超过规程规定的温度值的。b.10.4.设备同一部位三相之间温差大于10℃时。b.10.5.负荷较小,但温度偏高时。
b.10.6.10kV小车柜体某部件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b.10.7.设备的红外成像图有明显异常状况的。
b.10.8.当测温末发现异常接头温度时,也应记录实测温度,变电站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c.设备检查
c.1.1.变电站事故照明系统每月试验检查一次。
c.1.2.电气设备的取暖、驱潮电热装置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c.1.3.检查取暖电热应在入冬前进行,对装有温控器的电热应进行带电试验或用测量回路的方法进行验证有无断线,当气温低于0℃时应复查电热装置是否正常。
c.1.4.装有微机防闭锁装置的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半年应对防误闭锁装置的闭锁系统、编码等正确性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对,并检查锁具是否卡涩。
c.1.5.对于变电站内的不经常运行的通风装置,运行人员每半年应进行一次投入运行试验。
c.1.6.变电站内长期不调压或有一部分分接头位置长期不用的有载分接开关,有停电机会时,应在最高和最低分接间操作几个循
环,试验后将分头调整到原运行位置。
c.1.7.直流系统中的备用充电机应半年进行一次启动试验。c.1.8.变电站内的漏电保安器每月应进行一次试验。d.典型操作票编写规定。
d.1.1.典型操作票的编写格式应符合网、省公司有关文件的规定。
d.1.2.编写典型操作票时应结合站内一、二次设备实际情况,调度整定书要求、运行规程、调度规程、变电站现场运行注意事项、有关图纸以及检修、继保校验人员填写的主要事项等有关要求内容进行。
d.1.3.典型操作票必须使用“调度操作标准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设备名称和编号),使用的设备双重名称必须经调度批准且实际设备铭牌相符。
d.1.4.凡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操作任务名称相同,其操作步骤必须一致。
d.1.5.同一变电站中相同性质的回路,若其设备装置相同时可以互相套用,否则必须分别编写典型操作票,不能相互套用。d.1.6.旁路带各种线路(包括带主变回路)的典型操作票必须分别编写。
d.1.7.操作步骤内容与顺序必须与操作任务的内容与顺序相对应,操作步骤内容与顺序不得颠倒或跳越。
d.1.8.如操作任务或步骤有特殊要求应在典型操作票中详细
说明,或填写注意事项,且被说明的步骤应打“*”号。
d.1.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一下内容应填入操作票。
d.1.9.1.应按合德开关和刀闸。d.1.9.2.检查开关和刀闸位置。
d.1.9.3.用验电器检查应停电的导电部分是否确无电压。d.1.9.4.检查接地线是否拆除。d.1.9.5.检查负荷分配。d.1.9.6.装拆接地线。
d.1.9.7.合上或拉开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的保险器(熔丝、小开关)。
d.1.9.8.切换保护回路(用上货停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改变其整定值)。
d.1.10.为防止误操作,下列项目在操作票中应作为单独项目填写检查其实际位置。
d.1.10.1.开关、刀闸操作后应检查其实际位置(拉开或合上位置)。
d.1.10.2.合上、拉开接地刀闸后(或挂、拆接地线后)应填写检查实际位置。
d.1.10.3.回路改热备用前,应检查回路无接地线。d.1.10.4.在操作刀闸前应填写“检查×××开关在拉开位置”。
d.1.10.5.冷备用改检修时,在合接地刀闸(或挂接地线)前填写检查相关刀闸在拉开位置的项目。例如“检查×××母线刀闸、线路刀闸、旁路刀闸在拉开位置”。
d.1.10.6.当母线停电,在拉开母联、分段开关时应填写“检查××母线上各回路的母线刀闸均在拉开位置”。
d.1.10.7.在合上接地刀闸前,应填写“在××××××测验明无电,对线路、变压器测、电压互感器、电容器等应验明无电外,还应增加‘放电’内容”。e.变电站值班人员汇报
e.1.领导到变电站参观检查时值班负责人应向领导汇报运行和工作情况。
e.2.领导到主控室时全体运行人员应起立(有工作时除外),按岗位顺序列队,值班负责人向领导汇报工作。汇报时应做到正确无误,语言流利,汇报内容包括:
e.2.1.值班人数,值班人员的岗位和姓名。e.2.2.变电站主接线及运行方式,主变压器负荷等。e.2.3.现场工作班组及工作内容。e.3.变电站汇报示例。
e.3.1.欢迎领导检查指导工作,我是×××变电站×值值班长×××,现向领导汇报。
e.3.2.今天当值×人,主值班员××,值班员××在现场巡视(或是做其他工作,或是晚班休息等)。
e.3.3.现场系统运行方式:
e.3.4.现场有×个工作班组,工作负责人××及×人进行××开关小修,工作负责人××及×人进行××线路保护定检。
汇报完毕,请领导检查指导工作。
e.3.5.在介绍完人员情况后,应汇报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一次系统出线条数等,然后在简要汇报其他内容。
f.变电站应配备的国家法规、行业颁发的法规、规程。f.1.变电站应具备以下国家、行业颁发的法规、规程和制度等。f.1.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f.1.2.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f.1.3.发电机运行规程(有调相机时)f.1.4.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f.1.5.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 f.1.6.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f.1.7.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f.1.8.电气事故处理规程
f.1.9.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f.1.10.100kV~200kV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条例。
f.1.11.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f.1.12.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
f.1.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f.1.14.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f.1.15.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f.2.变电站必备以下规程
f.2.1.各级调度规程(根据调度关系)f.2.2.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f.3.变电站应有如下制度 f.3.1.两票管理制度 f.3.2.设备巡视检查制度 f.3.3.交接班制度
f.3.4.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 f.3.5.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 f.3.6.变电运行岗位责任制 f.3.7.运行分析制度 f.3.8.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f.3.9.变电站主设备定级标准 f.3.10.设备验收制度 f.3.11.运行维护工作制度 f.3.12.变电站安全保卫制度 f.3.13.变电站培训制度 f.3.14.事故处理制度(换流站)f.4.变电站应有如下记录
f.4.1.运行日志 f.4.2.负荷记录 f.4.3.上级指示记录
f.4.4.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记录 f.4.5.事故预想记录 f.4.6.设备缺陷记录 f.4.7.避雷器动作检查纪律 f.4.8.设备测温记录 f.4.9.解锁钥匙使用记录 f.4.10.设备检修记录 f.4.11.有载调压装置调节痉挛 f.4.12.开关故障跳闸记录 f.4.13.防小动物措施记录 f.4.14.安全活动记录 f.4.15.操作票管理记录 f.4.16.反事故演习记录。
第二篇:1《变电站管理规范》题库
《变电站管理规范》题库
一、填空
1.值长是本值的负责人,负责当值的各项工作;完成当值设备维护、资料收集工作;参与新、扩、改建设备验收。
2.正值在遇有设备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等情况时,应及时向有关调度、值长汇报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3.坚持规程学习和定期培训制度,是变电运行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工作。各站要结合实际,坚持不懈地做好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4.变压器单元有:主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等。
5.母线单元有: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器、母线等。6.直流单元有:充电机、蓄电池、直流屏。
7.变电站运行日志由本日当值人员填写,应填写年、月、日。
8.反事故演习记录事故现象包括:音响、表计、信号指示、继电保护动作和设备异常拉合位置。
9.发现问题应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并及时上报。
14.蓄电池测量应每周抽测一次代表电池,每月定期进行一次整组测量。15.“两票”的保存期至少为一年。
16.操作票填写完后,要进行模拟操作,正确后,方可到现场进行操作。17.解锁钥匙应封存管理。
18.携带型地线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要求,接地线的数量应能满足本站需求,截面满足装设系统短路容量的要求。
19.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应根据调度命令或按调度的有关规定及时调整。20.“两票”管理要把住执行前的审核关,考核重点应放在执行过程中,严禁无票作业、无票操作。
21.变压器和设备架构的爬梯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22.各开关柜、电气间隔、端子箱和机构箱应采取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电缆层室、蓄电池室出入门应有防鼠板。
23.停电工作使用的临时遮栏、围网、布幔和悬挂的各种标示牌应符合现场情况和安全规程的要求。
24.变电站运行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值班。
25.值班期间,应穿戴统一的值班工作服和值班岗位标志。26.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不应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
27.每次操作联系、处理事故及与用户调整负荷等联系,均应启用录音设备。28.在处理事故或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
29.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检查,一般分为正常巡视(含交接班巡视)、全面巡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
30.变电站进行大型作业时,应提前制定本站相应的 反事故措施,以确保不发生各类事故。
31.全站人员 均应按岗位责任制的内容,认真执行,落实岗位职责。站长随时
做好全站人员执行岗位责任制的监督工作。
32.站内环境应 整洁、场地平整、道路畅通。设备区应无杂草、无垃圾、无积水。
33.编制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应履行审核 和批准程序后方可执行。
34.变电站新建、扩(改)建、大修、小修、预试的一、二次设备的工作完成后,必须经过质量验收、设备验收工作结束后,应按照有关要求填写 有关检修试验记录,并履行相关手续,交接手续完备后,方能投入运行。35.新建、扩(改)建设备的竣工验收,主变压器 及110kV及以上主设备大修后竣工验收,变电站站长(或专责工程师)、值班长应参加验收。36.验收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暂时无法处理,且不影响安全运行的,在急需投入运行时,必须限期处理,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方能投入运行。37.在已带电运行的变电站内施工前,运行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交底,详细交待工程建设工作地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38.新设备交接验收过程中,变电设备操作应由运行人员进行,对设备名称、编号、状态进行仔细确认,严格进行监护。
39.在有专用收发信设备运行的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天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高频通道的对试工作。
40.一条母线上有多组无功补偿装置时,多组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次数应尽量
趋于平衡,以满足无功补偿装置的转换运行要求。
41.装有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半年应对防误闭锁装置的 闭锁关系、编码等正确性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对,并检查锁具是否卡涩。42.直流系统中的备用充电机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启动试验。
43.凡变压器装有冷却设备的风扇、油泵、水泵、气泵正常时为备用或辅助状态的应进行手动启动试验,确保装置正常,试验后倒回原方式。
44.变电站管理规范制定了变电站岗位职责、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班组建设、变电设备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和文明生产、培训工
作九个方面的规范化要求。
45.A.一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一个季度 4.作废的操作票应将“作废”章盖在B内。A.备注栏 B、操作任务栏 C、操作项目栏
5.值班人员在值班时监盘、抄表要认真、细心,抄表时间规定为整点正负C。A.10分钟 B、3分钟 C、5分钟 D、2分钟
6.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应提前B分钟进入控制室,交接班前、后B分钟内,一般不进行重大操作。
A.30、20 B、20、30 C、15、20 D、10、15 7.对蓄电池测量时,抽取的代表电池个数应不少于整组电池个数的 C,选测的代表电池应相对固定,便于比较。
A.1/5 B、1/3 C、1/10 D、1/2 8.对强油(气)风冷、强油水冷的变压器冷却系统,各组冷却器的工作状态(即工作、辅助、备用状态)应 D进行轮换运行一次。A.每周 B、每月 C、每半月 D、每季 9.新设备交接验收过程中,变电设备操作应由 B 进行。A.施工人员 B、运行人员 C、施工和运行人员 10.交接班时发生事故时,应停止交接班,由A处理。A.交班人员 B、接班人员 C、正值 D、值长
11.设备定级分为一、二、三级,A 是安全 A.典型操作票 B、运行参考资料 C、调度命令内容 D、随意填写 15.D为完好设备。
A.一级设备 B、二级设备 C、三级设备 D、一、二级设备 16.要求各变电站设备完好率在100%,一级率在D。A.100% B、90% C、80% D、80%以上 17.巡视检查记录由 B 填写。
A.当值人员 B、巡视人员 C、站长 D、值长 18.变压器和设备架构的爬梯上应悬挂 C 标示牌。
A.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B、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C、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D、止步,高压危险 19.D 时可不使用操作票。A.事故处理
B.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
C.拉开接地刀闸或拆除全站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D.以上情况时 20.操作票在执行中 C。
A.根据需要可颠倒顺序 B、根据需要可增减步骤、跳步 C、如需改变应重新填写操作票。D、可在原操作票上进行修改 21.接受调度命令,应由 D 进行。
A.值班员 B、工作许可人 C、技术专职 D、上级批准的人员 22.变电站正常情况下,控制室应不少于 B 人值班。A.一 B、二 C、三 D、四
23.变电站在执行倒闸操作、设备投切等任务时,控制室应有 C 或以上人员监督。
A.值长 B、正值 C、副值 D、学员 24.变电站交接班时间以 D 为准,正点交接完毕。
A.控制室钟表 B、交班值长钟表 C、接班值长钟表 D、北京时间 25.交接班前、后 C 时间内,一般不进行重大操作。A.60min B、45min C、30min D、15min 26.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在 D 下对交接班内容进行重点检查。
A、站领导的指挥B、接班值长的指挥C、交班值长的指挥D、交班人员的陪同 27.变电站电缆沟内电缆应排列整齐,并至少B 检查一次。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二年 28.变电站事故照明系统每(B)试验检查一次。A.年 B、月 C、日 D、周 29.(D)是变电站安全
36、对变电站集中通风系统的备用风机与工作风机,应每(A)轮换运行一次。A、季;B、月;C、周;D、年
37、对GIS设备操作机构集中供气站的工作和备用气泵,应每(A)轮换运行一次。
A、季;B、月;C、周;D、年
38、电气设备的取暧、驱潮电热装置每(D)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A、季;B、月;C、周;D、年
39、装有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变电站,运行人员每(D)对防误闭锁装置的闭锁关系,编码等正确性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对,并检查锁具是否卡涩。A、周;B、年;C、月;D、半年 三.判断
1.副值应按本单位规定受理调度(操作)命令,向值长汇报,并填写倒闸操作票,经审核后正确执行操作。(×)
2.副值可以受理工作票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设备同一部位三相之间温差不应大于10℃时,可不时视为异常现象。(√)4.蓄电池充放电测试次数,按运行经验做。
(×)5.每年定期进行一、二次蓄电池充放电整组测量。(×)
6.安全活动记录由当值人员填写,主要记录活动主题、发言内容以及结合本站实际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等内容。(√)
7.变电站出线单元只有断路其、隔离开关和阻波器设备。(×)8.避雷器动作检查记录每年只要进行一次。(×)
9.运行分析记录应由站长、副站长和技术专职三人完成。(×)10.11.12.13.两票管理记录由站长(操作队长)或技术负责人组织填写。(√)设备运行记事包括大修、绝缘分析、异常及缺陷处理。(√)上级有关运行的通知应记录到变电站运行日志中。(√)
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工作票许可人可以兼任
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14.15.16.填写操作票严禁并项、添项及用勾划的方法颠倒操作顺序。(√)在倒闸操作中防误闭锁装置出现异常时,可立即解锁操作。(×)电气设备的固定遮栏门、单一电气设备及无电压鉴定装置线路侧接地刀闸,可使用普通挂锁作为弥补措施。(√)17.变电站值班人员每半月应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巡视检查,每周应进行一次熄灯巡视检查。(×)18.设备定级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设备为完好设备,二、三级设备为不完好设备。(×)19.各级领导、外来参观人员等得到值班人员的允许后,可单独进入设备场区,并应戴好安全帽。(×)20.倒闸操作票应由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单人值班的变电站可由一人操作。(√)21.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新投入或定值改变后,运行人员必须和当值调度员核对该装置的全部定值项,正确无误后方可投入运行。(√)22.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并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23.24.25.26.工作间断后继续工作,无需通过工作许可人。(√)
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都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备用变压器(包括备用相)与运行变压器应半年轮换运行一次。(×)施工作业中使用变电站电源时,必须经变电站运行人员同意,并指定接引位置。(√)27.28.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不应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变电站投产、改扩建或设备检修后应进行验收并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备齐各种技术资料。(√)29.新设备自当值值班员向调度汇报具备启动条件起,即属于调度管辖设备,改变设备的状态必须有调度的正式操作命令。(√)30.31.在紧急情况下,工作票签发人可以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事故处理、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拉开接地刀闸或全站仅有的一组接地线外的倒闸操作,均应使用工作票。(×)32.33.34.35.36.外来人员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可直接进入变电站。(×)500kV变电站连续值班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接班人员应按交接班时间准时进入控制室。(×)
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停止交接班,由接班人员处理。(×)对实现微机管理的变电站,值班记录签名栏可以打印交接人员姓名。
(×)37.38.39.变电站各种记录至少保存一年。(√)变电站投运前必须建立现场运行规程。(√)
变电站现场规程每年应进行一次复查、修订,对不需修订的可不修订,继续执行。(×)40.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工作票许可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41.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中“操作项目”栏必须填写设备双重编号。(×)42.操作票中“操作任务”栏写满后,继续在下一页操作票中“操作任务”栏内写完。(×)43.44.45.46.47.倒闸操作后应由监护人检查操作质量,操作人无权检查。(×)220kV及以上变电站值班连续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变电站事故照明系统每季试验检查一次。(×)设备定级都是以“相”为单位。(×)
专题分析由值长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当值人员进行,每值每月至少一次。(√)
48、典型操作票的操作任务和任务顺序由负责设备调度管理的调度部门提出。(√)
49、典型操作票每年四月份定期进行一次全面审查修订,由站长布置。(√)50、交接后的新设备应调整至冷备用状态,所有保护自动化装置在停用状态。(√)
51、在执行倒闸操作,设备维护等任务时,控制室应有正值或以上人员监盘。(×)副值 四.简答
1、《变电站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定期培训项目是什么?
答:每季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每月每人至少一题技术问答和生产考问。
2、变电站必备那些规程?
答:各级调度规程(《华中网调调度规程》、《江西省中调调度规程》、《地调调度规程》)和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3、技术资料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 变电站图纸技术资料管理;⑵ 设备台账管理。
4、变电站应具备技术资料有哪些?
答:⑴ 变电站设备说明书;⑵ 变电站工程竣工(交接)验收报告;⑶ 变电站设备修试报告。
5、设备缺陷记录应填哪些内容?
答:⑴ 发现缺陷由站长或值班长定性,然后填入记录中;⑵ 缺陷分类准确,写明部位、程度及有关数据;⑶ 缺陷情况变化或消除后及时更正或注销。
6、简述倒闸操作的程序步骤?
答:(1)、操作准备;(2)、接令;(3)、操作票填写;(4)、模拟操作;(5)、操作监护;(6)、质量检查。
7、简述在操作票中哪些项目应作为独立的操作对象?
答:单独操作的对象为:开关、刀闸、接地刀闸、接地线、压板、切换把手、保护直流、操作直流、信号直流、电流回路切换连片等。
8、简述设备缺陷分哪几类?
答:设备缺陷可分为三类,即危急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
9、简述在设备台帐中的每个单元内应具有哪些内容?
答:应具有以下内容:(1)、本单元一次系统单线图及调度号;(2)、各设备铭牌规范、投入或更换日期;(3)、交接、大修及历次试验报告;(4)、设备运行记事(大修、绝缘分析、异常及缺陷处理),设备更换后,应将旧设备资料撤除,重新填写新设备资料。
10、简述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检查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检查一般分为正常巡视(含交接班巡视)、全面巡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
11、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完成哪些许可手续后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答: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字。
12、什么是危急缺陷?
答: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的缺陷,否则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和火灾等事故
13、解锁钥匙只能在哪些情况并经批准后方可开启使用?
答:①确认防误装置失灵、操作无误。②紧急事故(如人身触电、火灾、不可抗拒自然灾害)处理,事后立即汇报。③变电站已全部停电,确无误操作的可能,履行规定的程序后方可使用。
14、在倒闸操作中防误闭锁装置出现异常时应怎么办?发生疑问怎么办?
答:在倒闸操作中防误闭锁装置出现异常时,必须停止操作,应重新核对
操作步骤及设备编号的正确性,查明原因,确系装置故障且无法处理时,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解锁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15、全面巡视的主要内容?
答:全面巡视的内容主要是:对设备全面的外部检查,对缺陷有无发展做出鉴定,检查设备的薄弱环节,检查防火、防小动物、防误闭锁等有无漏洞,检查接地网及引线是否完好。
16、熄灯巡视的主要内容?
答:熄灯巡视的主要内容是:检查设备有无电晕、放电,接头有无过热现象。
17、简述班组建设的主要内容?
答:健全变电站管理体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
18、接地线使用前如何检查?
答:导线应无断股、护套完好、接地线端部接触牢固、卡子应无损坏和松动、弹簧有效。
19、如何检查驱潮电热装置?
答:检查驱潮电热应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可用钳型电流表测量回路的电流的方法进行验证。
20、新建、扩改建竣工验收,施工部门应向变电站移交哪些资料?
答:设备制造厂说明书、设备出厂试验报告、安装竣工图纸、安装调试记录及试验报告。五.问答题
1.《变电站管理规范》对培训标准做了规定,要求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掌握设备结构、原理、性能、技术参数和设备布置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掌握一、二次设备的接线和相应
的运行方式;3)能审核设备检修、试验、检测纪录,并能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巡视结果,分析设备健康状况,掌握设备缺陷和运行薄弱环节。2.变电站应建立哪些工作记录簿?
答:⑴ 运行工作记录簿;⑵ 调度操作命令记录簿;⑶ 设备缺陷记录簿;⑷ 断路器事故跳闸记录簿;⑸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记录簿;⑹ 设备检修记录簿;⑺ 设备预防性试验记录簿;⑻ 高频保护交换信号记录簿;⑼ 蓄电池运行记录簿;⑽ 设备巡视记录簿;⑾ 避雷器动作记录簿;⑿ 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记录簿;⒀ 运行分析记录簿;⒁ 反事故演习记录簿;⒂ 事故预想记录簿;⒃ 安全活动记录簿;⒄ 培训记录簿;⒅ 工作票、操作票记录簿。3.变电运行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⑴ 值班制度管理;⑵ 交接班制度管理;⑶ 设备巡视制度管理;⑷ 运行记录簿管理;(5)反事故措施管理。4.变电站应具备哪些指示图表? 答:变电站应具备的指示图表为:
(1)、一次系统模拟图;(2)、设备评级表;(3)、站用电系统图;(4)、直流系统图;(5)、安全记录指示;(6)、设备最小载流元件表;(7)、运行维护定期工作表;(8)、交直流保护配置一览表;(9)设备检修试验周期一览表。1.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应重点检查哪些内容? 答:接班人员重点检查的内容为
(1)、查阅上次下班到本次接班的值班记录及有关记录,核对运行方式变化情况;(2)、核对模拟图板;(3)、检查设备情况,了解缺陷及异常情况;(4)、负荷潮流;(5)、检查试验中央信号及各种信号灯;(6)、检查直流系统绝缘及浮充电流;(7)、检查温度表、压力表、油位计等重要表计指示;(8)、核对接地线编号和装设地点;(9)、核对保护压板的位置;(10)检查内外卫生 2.变电站的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的内容为:
(1)、为了加强无功设备管理,提高电压质量,运行人员应对站内无功补偿装置及调压装置进行认真的投切和调测、监视,并做好记录;(2)、变电站要严格按照调度部门下达的电压曲线或调度命令,及时投切无功补偿装置或调节调相机无功出力;(3)、加强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抗器的维护与管理,保障足够的可调容量;(4)、加强电压监测仪的管理,按有关要求报无功电压监测报表;(5)、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应根据调度命令或按调度的有关规定及时调整。3.输变电新设备启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输变电新设备启动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1)、工程已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安装、调试完毕,验收中发现的缺陷已消除;启动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均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设备名称标牌、安装调试报告等齐全,具备投运条件;(2)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人员培训等各项生产工作完成;(3)、变电运行人员应认真组织学习启动调试方案,准备好相应的操作票,弄清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及意义,并做好事故预想;(4)、新设备启动前,启动范围内所有一次设备均应在冷备用状态,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定值及小开关、拨轮等位置正确,压板均应在停用位置;(5)、新设备启动前,变电运行人员应根据启动方案的要求,认真、细致核对启动范围内所有一、二次设备的实际状态是否正确,发现不正确的要立即进行操作调整;检查及调整操作内容要有书面记录并签名,可纳入正规的倒闸操作票进行管理; 4.填入操作票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答:填入操作票中的检查项目(填写操作票时要单列一项):
⑴、拉、合隔离开关(刀闸)前,检查相关断路器(开关)在分闸位置;⑵、在操作中拉开、合上断路器(开关)后检查断路器(开关)的实际分合位置;⑶、拉、合隔离开关(刀闸)或拆地线后的检查项目;⑷、并、解列操作[包括变压器并、解列,旁路断路器(开关)带路操作时并、解列等],检查负荷分配(检查三相电流平衡),并记录实际电流值;母线电压互感器送电后,检查母线电压指示表正确(有表计时);⑸、设备检修后合闸送电前,检查待送电范围
内的接地刀闸确已拉开或接地线确已拆除。5.哪些情况下应进行特殊巡视?
答:大风前后的巡视;雷雨后的巡视;冰雪、冰雹、雾天的巡视;设备变动后的巡视;设备新投入运行后的巡视;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运后重新投入系统运行后的巡视;异常情况下的巡视;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时和法定节假日、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时。6.有人值班变电站值长的职责?
答:值长是本值的负责人,负责当值和各项工作;完成当值设备的维护、资料的收集工作;参与新、扩、改建设备验收;领导全值接受、执行调度命令,正确迅速地组织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并监护执行倒闸操作;及时发现和汇报设备缺陷;审查工作票和操作票,组织或参加验收工作;组织做好设备巡视、日常维护工作;审查本值记录;组织完成本值的安全活动、培训工作;按规定组织好交接班工作。
7.《安规》中规定哪些内容应填入操作票?
答;应拉合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检查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位置;用验电器检查应停电的导电部分是否确无电压;检查接地线是否拆除;检查负荷分配;合上或拉开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的保险器;切换保护回路; 8.交接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运行方式及负荷分配情况;当班所进行的操作情况及未完成的操作任务;使用中的和已收到的工作票;使用中的接地线号数及装设地点;发现的缺陷和异常运行情况;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动作和投退变更情况;直流系统运行情况;事故异常处理情况及有关交代;上级命令、指示内容和执行情况;
一、二次设备检修试验情况;维护工作情况;环境卫生情况。9.主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定级为三类设备?
答: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主要项目严重超标,且具有变坏趋势;本体及套管油化验主要项目严重超标,且具有变坏趋势;内部器身状况绝缘老化,绕组
严重变形;外部零部件状况有零部件损坏影响功能;密封情况不良,存在严重滴油或漏油;家载调压开关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转;冷却装置状况多组故障影响出力;存在严重限制出力的缺陷; 10.缺陷分为哪几类?各类缺陷的定义是什么? 答:缺陷分为:一般缺陷、严重缺陷;危急缺陷。
危急缺陷: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的缺陷,否则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和火灾等事故;
严重缺陷: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尚能坚持运行但需尽快处理的缺陷;
一般缺陷:上述缺陷、严重缺陷以外的设备缺陷,指性质一般,情况较轻,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11.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规程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自动化监控系统介绍及构成、网络连接、测控装置作用及接用的回路、后台机功能介绍、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及异常处理方法,日常巡视项目。12.变电站应具备哪些制度?
答:两票管理制度;设备巡视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变电运行岗位责任制;运行分析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变电站主设备定级标准;设备验收制度;运行维护工作制度;变电站安全保卫制度;变电站培训制度。13.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应根据哪些内容进行编制?
答:应根据上级单位颁发的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整定书、图纸和设备厂家的说明书,编制变电站各类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经履行审核和批准程序后执行。14.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一次设备部分的编写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本站设备调度范围的划分和运行方式情况、设备的作用及组成部分、设备技术参数、运行巡视检查维护项目、投运和检修的验收项目、正常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及处理;一次设备规程中对牵涉到运行人员须操作的特殊部件、元件,应制定详细的运行注意事项。15.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继电保护部分的编写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保护范围、保护的组成部分、正常运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投运前和校验后的验收项目、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对微机保护还要求有故障及异常信息的对照说明、分析故障打印报告的方法。
16、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其他设备系统部分编写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设备的作用及组成,设备技术参数、运行巡视检查维护项目、正常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17、典型操作票的编制程序是如何?
答:操作票的任务提出(由调度部门提出或者变电站与调度协商后由调度提出)——操作票编写(变电站编写)——操作票审核(任务审核和顺序审核由调度部门技术负责人审核,步骤审核由变电站正值、值长审核后签名交专工、站长审核签名交运行主管审核签名)——操作票批准(由上级主管运行科长或主任工程师审定后交总工批准。)
第三篇:变电站管理规范
变 电 站 管 理 规 范
(试
行)
1、总则
1.1 为了规范电网生产管理,促进变电站(所、集控站、换流站)的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等,并结合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制定了变电站岗位职责、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班组建设、变电设备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和文明生产、培训工作九个方面的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单位。
2、岗位职责
2.1 有人值班变电站人员岗位职责
2.1.1 站长的职责
2.1.1.1 站长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站工作。
2.1.1.2 组织本站的政治、业务学习,编制本站年、季、月工作计划,值班轮值表,并督促完成。落实全站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2.1.1.3 制定和组织实施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组织本站安全活动,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等工作。参与本站事故调查分析,主持本站障碍、异常和运行分析会。
2.1.1.4 定期巡视设备,掌握生产运行状况,核实设备缺陷,督促消缺。签发并按时报出总结及各种报表。
2.1.1.5 做好新、扩、改建工程的生产准备,组织或参与验收。
2.1.1.6 检查、督促两票、两措、设备维护和文明生产等工作。
2.1.1.7 主持较大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准备工作,并现场把关。
2.1.2 副站长的职责
协助站长工作,负责分管工作,完成站长指定的工作,站长不在时履行站长职责。
2.1.3 专责工程师(技术员)的职责
2.1.3.1 变电站专责工程师是全站的技术负责人。2.1.3.2 监督检查现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参加较大范围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监督把关,组织处理技术问题。
2.1.3.3 督促修试计划的执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完成设备评级。
2.1.3.4 负责站内各种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和设备台帐。
2.1.3.5 负责组织编写、修改现场运行规程。
2.1.3.6 编制本站培训计划,完成本站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2.1.3.7 制定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督促执行。
2.1.4 值长的职责
2.1.4.1 值长是本值的负责人,负责当值的各项工作;完成当值设备的维护、资料的收集工作;参与新、扩、改建设备验收。
2.1.4.2 领导全值接受、执行调度命令,正确迅速地组织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并监护执行倒闸操作。
2.1.4.3 及时发现和汇报设备缺陷。
2.1.4.4 审查工作票和操作票,组织或参加验收工作。
2.1.4.5 组织做好设备巡视、日常维护工作。
2.1.4.6 审查本值记录。
2.1.4.7 组织完成本值的安全活动、培训工作。
2.1.4.8 按规定组织好交接班工作。
2.1.5 正(主)值的职责
2.1.5.1 在值长领导下担任与调度之间的操作联系。
2.1.5.2 遇有设备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等情况,及时向有关调度、值长汇报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2.1.5.3 做好设备巡视、日常维护工作,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按时抄录各种数据。
2.1.5.4 受理调度(操作)命令,填写或审核操作票,并监护执行。
2.1.5.5 受理工作票,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1.5.6 填写或审核运行记录,做到正确无误。
2.1.5.7 根据培训计划,做好培训工作。
2.1.5.8 参加设备验收。
2.1.5.9 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1.6 副值的职责
2.1.6.1 在值长及正(主)值的领导下对设备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进行处理。
2.1.6.2 按本单位规定受理调度(操作)命令,向值长汇报,并填定倒闸操作票,经审核后在正(主)值监护下正确执行操作。
2.1.6.3 做好设备的巡视、日常维护、监盘和缺陷处理工作。
2.1.6.4 受理工作票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1.6.5 做好运行记录。
2.1.6.6 保管好工具、仪表、钥匙、备件等。
2.1.6.7 参加设备验收。
2.1.6.8 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2 集控站人员岗位职责
各单位参照执行
2.2.1 集控站(监控中心)负责人的职责
2.2.1.1 负责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站(中心)工作。
2.2.1.2 组织本站(中心)的政治、业务学习,对人员进行工作和业务考核;落实全站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2.2.1.3 制定和组织实施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组织本站安全活动,开展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等工作。不定期地对“四遥”缺陷进行分析,主持与所辖变电站相关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调查和运行分析会。
2.2.1.4 编制年、季、月工作计划、值班轮值表,并认真督促执行;签发并按时报出总结及各种报表。
2.2.1.5 查阅有关记录,掌握生产运行情况,做好安全经济运行及电能质量分析工作。
2.2.1.6 组织或参与所辖变电站新、扩、改建设备“四遥”功能的验收。2.2.1.7 定期组织本站人员熟悉变电站运行设备。
2.2.2 集控站(监控中心)正(主)值的职责
2.2.2.1 负责当值的安全、运行、维护工作。
2.2.2.2 负责监视所辖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并按调度命令进行事故处理。
2.2.2.3 根据调度命令监护或执行所辖变电站“遥控”、“遥调”操作。
2.2.2.4
及时发现和分析所辖变电站的缺陷和异常,并汇报。2.2.2.5 填写或审核操作票。
2.2.2.6 参加所辖变电站新、扩、改建设备“四遥”功能的验收。
2.2.2.7 填写或审核本班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2.2.2.8 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2.3 集控站(监控中心)副值的职责
2.2.3.1 在正(主)值领导下,负责监视所辖变电站的运行状况,按调度命令进行事故处理。
2.2.3.2 填写操作票,在正(主)值监护下,执行“遥控”、“遥调”操作。
2.2.3.3 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异常,并进行汇报。
2.2.3.4 做好各种记录。
2.2.3.5 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2.4 维操队(操作队)队长的职责
2.2.4.1 队长是本队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队工作。
2.2.4.2 组织本队的政治、业务学习,落实全队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2.2.4.3 制定和组织实施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组织本队安全活动,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等工作。参与负责变电站事故调查分析,主持本队障碍、异常和运行分析会。
2.2.4.4 定期巡视所辖变电站的设备,掌握生产运行状况,核实设备缺陷,督促消缺。
2.2.4.5 组织新、扩、改建设备生产准备,并组织、参与验收。
2.2.4.6 检查和督促两票、两措、设备维护和文明生产等工作。
2.2.4.7 主持较大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准备工作,并现场把关。
2.2.4.8 负责本队的交通安全管理,确保专用通信工具畅通完好。
2.2.4.9 编制年、季、月工作计划,值班轮值表、设备巡视、维护周期表,并组织实施。
2.2.5 维操队(操作队)副队长的职责。
协助队长工作,负责分管工作,完成队长指定的工作,队长不在时履行队长职责。
2.2.6 维操队(操作队)专责工程师的职责
2.2.6.1 专责工程师是全队的技术负责人。
2.2.6.2 监督检查现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参加较大范围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监督把关,组织处理发生的技术问题。
2.2.6.3 督促修试计划的执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完成设备评级,负责本队各种报表的填报以及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管理工作。
2.2.6.4 负责技术资料管理。
2.2.6.5 负责组织编写、修改现场运行规程。
2.2.6.6 编制本队培训计划,完成本队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2.2.6.7 制定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并督促执行。
2.2.7 维操队(操作队)值长的职责
2.2.7.1 值长是本值的负责人,负责当值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维护工作。
2.2.7.2 领导全值接受、执行调度命令,正确迅速地组织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
2.2.7.3 组织安排本值的设备巡视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汇报)设备缺陷。
2.2.7.4 受理和审查工作票,并参加验收工作。
2.2.7.5 检查、安排车辆和通讯工具的使用,保证正常巡视、维护工作的需要。
2.2.7.6 审查本值记录。
2.2.7.7 组织完成本值安全活动、培训工作。
2.2.7.8 按规定组织好交接班工作。
2.2.8 维操队(操作队)正(主)值的职责
2.2.8.1 在值长领导下负责与调度之间的操作联系。
2.2.8.2 遇有设备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及时向有关调度、值长汇报并处理,同时做好记录。
2.2.8.3 做好设备巡视维护工作,发现缺陷及时汇报和记录。
2.2.8.4 受理调度命令,填写或审核操作票,并监护执行。
2.2.8.5 受理工作票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2.8.6 填写或审核运行记录,做到正确无误。
2.2.8.7 根据培训计划,做好培训工作。
2.2.8.8 按规定参加设备的验收。
2.2.8.9 参加本队、本值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2.9 维操队(操作队)副值的职责
2.2.9.1 在值长及正(主)值的领导下对设备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进行处理。
2.2.9.2 受理调度命令,向值长汇报,并填写倒闸操作票,经审核后在正(主)值监护下正确执行操作。
2.2.9.3 做好设备的巡视维护工作,发现缺陷及时汇报,并作好记录。
2.2.9.4 受理工作票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2.9.5 做好本值各种记录。
2.2.9.6 保管好工具、仪表、钥匙、备件等。
2.2.9.7 按规定参加设备的验收。
2.2.9.8 参加本队、本值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3 换流站人员岗位职责
2.3.1 站长的职责
2.3.1.1 站长是本站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站工作。
2.3.1.2 组织本站的政治、业务学习,编制本站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督促完成。落实全站人员的岗位责任制。2.3.1.3 制定和组织实施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组织本站安全活动,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等工作。参与本站事故调查分析,主持本站障碍、异常和运行分析会。
2.3.1.4 定期巡视设备,掌握生产运行状况,核实设备缺陷,督促消缺。
2.3.1.5 做好新、扩、改建工程的生产准备,组织并参与验收。
2.3.1.6 检查和督促两票、两措、设备维护和文明生产等工作。
2.3.1.7 主持较大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准备工作,并现场把关。
2.3.2 副站长的职责
协助站长工作,负责分管工作,完成站长指定的工作,站长不在时履行站长职责。
2.3.3 专责工程师的职责
2.3.3.1 换流站专责工程师是全站的技术负责人。
2.3.3.2 监督检查现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参加较大范围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监督把关,组织处理发生的技术问题。
2.3.3.3 督促修试计划的执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完成设备评级,负责本站各种报表的填报以及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管理工作。
2.3.3.4 负责站内各种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和设备台帐。
2.3.3.5 编写、修改现场运行规程。
2.3.3.6 编制本站培训计划,完成全站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2.3.3.7 制定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并督促执行。
2.3.4 值长的职责
2.3.4.1 值长是本值的负责人,负责当值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维护工作。
2.3.4.2 领导全值接受、执行调度命令,正确迅速地组织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
2.3.4.3 及时发现和处理(汇报)设备缺陷。
2.3.4.4 受理和审查工作票,并参加验收工作。
2.3.4.5 组织做好设备巡视、维护工作。
2.3.4.6 审查本值记录。
2.3.4.7 组织完成本值安全活动、培训工作。
2.3.4.8 按规定组织好交接班工作。
2.3.5 副值长的职责
在值长的领导下,协助值长搞好各项工作,值长不在时履行值长的职责。
2.3.6 正(主)值班员的职责
2.3.6.1 在值长(副值长)领导下担任与调度之间的操作联系。
2.3.6.2 遇有设备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等情况,及时向有关调度、值长(副值长)汇报并处理,同时做好记录。
2.3.6.3 做好设备巡视、维护工作。
2.3.6.4 受理调度命令,填写或审核操作票,并监护执行。
2.3.6.5 受理工作票,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3.6.6 填写或审核运行记录,做到正确无误。
2.3.6.7 根据培训计划,做好指定的培训工作。
2.3.6.8 参加设备验收。
2.3.6.9 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3.7 副值班员的职责
2.3.7.1 在值长(副值长)及正(主)值班员的领导下对设备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进行处理。
2.3.7.2 受理操作命令,向值长(副值长)汇报,并填定倒闸操作票,经审核后在正(主)值班员监护下正确执行操作。
2.3.7.3 做好设备的巡视、维护、监盘和缺陷处理工作。
2.3.7.4 受理工作票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3.7.5 做好运行记录。
2.3.7.6 保管好工具、仪表、钥匙、备件等。
2.3.7.7 参加设备验收。
2.3.7.8 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3、安全管理
3.1 安全目标管理
3.1.1 变电站每年应制定安全管理目标,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本设备检修、操作计划,制定出变电站安全管理目标,并上报主管部门。
3.1.2 安全管理目标应结合本变电站的设备、人员和工作实际,提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组织、技术措施。
3.1.3 按期对安全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2 工作票、操作票管理
3.2.1 变电站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应遵循《电业生产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以下简称“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工作票签发人应由工区(所)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设备情况、熟悉安全规程的生产领导、技术人员或经供电公司(局)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员担任。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名单应由安全监察部门每年审查并书面公布。
3.2.2 “两票”的保存期至少为一年。
3.2.3 “两票”管理要先把住执行前的审核关,考核重点应放在执行过程中,严禁无票作业、无票操作。
3.2.4 工作票
3.2.4.1 工作票使用前必须统一格式、按顺序编号,一个之内不能有重复编号。
3.2.4.2 第一种工作票应事先(最迟前一天)送到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可在当日工作开始前送达。
3.2.4.3 工作票填写应字迹工整、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3.2.4.4 复杂作业,针对本次作业内容和现场实际,编制相应的危险点分析及控制单,与工作票一起送到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应填写《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
3.2.4.5 变电站运行人员接到工作票后,应根据工作任务和现场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认真审核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善并符合现场条件,如不合格,应返回工作负责人,不受理该工作票。
3.2.4.6 运行人员审核工作票合格后,核实现场情况,在已采取的安全措施栏内填写现场已拉开的开关、刀闸及装设的地线等。并在“工作地点临近带电设备”和“补充安全措施”栏内填写相应内容,经核对无误后,方能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2.4.7 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
a.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b.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c.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
完成上述许可手续后,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3.2.4.8 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工作票仍由工作负责人执存。间断后继续工作,无需通过工作许可人。每日收工,应清扫工作地点,开放已封闭的道路,并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次日复工时,应得值班员许可,取回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必须事前重新认真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后,方可工作。若无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带领,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
3.2.4.9 工作票执行后加盖“已执行”章。
3.2.4.10 使用过的工作票一张由变电站保存,每月由专人统一整理、收存;另一张工作票按本单位规定收存。
3.2.4.11 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工作票许可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
3.2.4.12 第一种工作票填写标准
a.“工作负责人”栏填写施工班组负责人姓名。若多班组共用一张工作票,则填写总负责人姓名。
b.“工作班组”栏填写使用该工作票的所有班组名称。
c.“工作班人员”栏填写工作班组主要人员姓名。多班组共用一张工作票时,此栏只填写各班组负责人姓名,但共计人数应包括使用本票工作的所有人员。
d.“工作任务”栏应写清具体工作地点和相应的工作内容,多处工作也应逐项写清。
e.“计划工作时间”应根据调度批准的工作时间填写。
f.安全措施的填写要求
f1.“应拉开关和刀闸”栏填写因工作需要而应拉开的所有开关和刀闸(包括填写前已经拉开的开关和刀闸)。因工作需要而拉开的低压交、直流开关、刀闸、保险等。
“已拉开关和刀闸”栏由变电站当值人员填写,填写前应逐项核实现场情况。
f2.“应装接地线”栏填写因工作需要装设接地线的地点或应合上的接地刀闸。
“已装接地线”栏由当值人员除按上述要求填写外,还应填写接地线编号。
f3.“应设遮栏、应挂标示牌”栏内填写因工作需要所装设的临时遮栏、围网、布幔及所悬挂的各种标示牌。注明装设和悬挂的具体地点或设备编号。“已设遮栏、已挂标示牌”栏除按上述要求由当值人员填写外,对安装在固定遮栏内的检修设备应填写“打开×××遮栏门、取下×××固定遮栏上的‘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f4.“工作地点临近带电设备”栏应将工作地点四面和上、下方临近的带电部分全部填入,施工设备的同一电气连接部分断开后的带电部分亦应填入。
f5.“补充安全措施”栏根据现场情况填写对施工人员的特殊安全要求。
g.工作票使用的术语按照倒闸操作术语要求填写。
h.第二种工作票的使用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要求执行。
i.对使用计算机生成工作票,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应严格执行。
3.2.5 操作票
3.2.5.1 倒闸操作应由二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单人值班的变电站可由一人操作。
3.2.5.2 除事故处理、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拉开接地刀闸或全站仅有的一组接地线外的倒闸操作,均应使用操作票。事故处理的善后操作应使用操作票。
3.2.5.3 变电站倒闸操作票使用前应统一编号,每个变电站(集控站)在一个内不得使用重复号,操作票应按编号顺序使用。
3.2.5.4 操作票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下达的操作命令(操作计划和操作预令及检修单位的工作票内容)填写。调度下达操作命令(操作计划)时,必须使用双重名称(设备名称和编号),同时必须录音,变电站要由有接令权的值班人员受令,认真进行复诵,并将接受的操作命令(操作计划)及时记录在《运行日志》中。
3.2.5.5 开关的双重编号(设备名称和编号)可只用于“操作任务”栏,“操作项目”栏只写编号可不写设备名称。
3.2.5.6 操作票填写完后,要进行模拟操作,正确后,方可到现场进行操作。
3.2.5.7 操作票在执行中不得颠倒顺序,也不能增减步骤、跳步、隔步,如需改变应重新填写操作票。
3.2.5.8 在操作中每执行完一个操作项后,应在该项前面“执行”栏内划执行勾“√”。整个操作任务完成后,在操作票上加盖“已执行”章。
3.2.5.9 执行后的操作票应按值移交,复查人将复查情况记入“备注”栏并签名,每月由专人进行整理收存。
3.2.5.10 若一个操作任务连续使用几项操作票,则在前一页“备注”栏内写“接下页”,在后一页的“操作任务”栏内写“接上页”,也可以写页的编号。
3.2.5.11 操作票因故作废应在“操作任务”栏内盖“作废”章,若一个任务使用几页操作票均作废,则应在作废各页均盖“作废”章,并在作废操作票页“备注”栏内注明作废原因,当作废页数较多且作废原因注明内容较多时,可自第二张作废页开始只在“备注”栏中注明“作废原因同上页”。
3.2.5.12 在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因故中断操作,应在“备注”栏内注明中断原因。若此任务还有几页未操作的票,则应在未执行的各页“操作任务”栏盖“作废”章。
3.2.5.13 “操作任务”栏写满后,继续在“操作项目”栏内填写,任务写完后,空一行再写操作步骤。
3.2.5.14 开关、刀闸、接地刀闸、接地线、压板、切换把手、保护直流、操作直流、信号直流、电流回路切换连片(每组连片)等均应视为独立的操作对象,填写操作票时不允许并项,应列单独的操作项。
3.2.5.15 填入操作票中的检查项目(填写操作票时要单列一项)
a.拉、合刀闸前,检查相关开关在分闸位置。
b.在操作中拉开、合上开关后检查开关的实际分合位置。
c.拉、合刀闸或拆地线后的检查项目。
d.并、解列操作(包括变压器并、解列,旁路开关带路操作时并、解列等),检查负荷分配(检查三相电流平衡),并记录实际电流值;母线电压互感器送电后,检查母线电压表指示正确(有表计时)。
e.设备检修后合闸送电前,检查待送电范围内的接地刀闸确已拉开或接地线确已拆除。
3.2.5.16 倒闸操作术语及要求
各网、省公司应对倒闸操作术语做统一规定。
3.2.5.17 填写操作票严禁并项(如:验电、装设接地线不得合在一起)、添项及用勾划的方法颠倒操作顺序。
3.2.5.18 操作票填写要字迹工整、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3.2.5.19 手工填写的操作票应统一印刷,未填写的操作票应预先统一编号。
3.2.5.20 对使用计算机生成操作票,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3.3 倒闸操作安全管理
3.3.1 变电站倒闸操作程序
3.3.1.1 操作准备
复杂操作前由站长或值长组织全体当值人员做好如下准备:
a.明确操作任务和停电范围,并做好分工。
b.拟订操作顺序,确定挂地线部位、组数及应设的遮栏、标示牌。明确工作现场临近带电部位,并订出相应措施。
c.考虑保护和自动装置相应变化及应断开的交、直流电源和防止电压互感器、所用变二次反高压的措施。
d.分析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e.与调度联系后写出操作票草稿,由全体人员讨论通过,站长或值长审核批准。
f.预定的一般操作应按上述要求进行准备。
g.设备检修后,操作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状况及一、二次设备的分合位置与工作前相符。
3.3.1.2 接令
a.接受调度命令,应由上级批准的人员进行,接令时主动报出变电站名和姓名,并问清下令人姓名、下令时间。
b.接令时应随听随记,接令完毕,应将记录的全部内容向下令人复诵一遍,并得到下令人认可。
c.接受调度命令时,应做好录音。
d.如果认为该命令不正确时,应向调度员报告,由调度员决定原调度命令是否执行。但当执行该项命令将威胁人身、设备安全或直接造成停电事故,则必须拒绝执行,并将拒绝执行命令的理由报告调度员和本单位领导。
3.3.1.3 操作票填写
a.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
b.“操作任务”栏应根据调度命令内容填写。
c.操作顺序应根据调度命令参照本站典型操作票和事先准备好的操作票草稿的内容进行填写。
d.操作票填写后,由操作人和监护人共同审核(必要时经值长审核)无误后监护人和操作人分别签字,在开始操作时填入操作开始时间。
3.3.1.4 模拟操作
a.模拟操作前应结合调度命令核对当时的运行方式。
b.模拟操作由监护人按操作票所列步骤逐项下令,由操作人复诵并模拟操作。
c.模拟操作后应再次核对新运行方式与调度命令相符。3.3.1.5 操作监护
a.每进行一步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1 操作人和监护人一起到被操作设备处,指明设备名称和编号,监护人下达操作命令。
a.2 操作人手指操作部位,复诵命令。
a.3 监护人审核复诵内容和手指部位正确后,下达“执行”令。
a.4 操作人执行操作。
a.5 监护人和操作人共同检查操作质量。
a.6 监护人在操作票本步骤前划执行勾“√”再进行下步操作内容。
b.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c.由于设备原因不能操作时,应停止操作,检查原因,不能处理时应报告调度和生产管理部门。禁止使用非正常方法强行操作设备。
3.3.1.6 质量检查
a.操作完毕全面检查操作质量。
b.检查无问题应在操作票上填入终了时间,并在最后一步下边加盖“已执行”章,报告调度员操作执行完毕。
3.3.2 集控站倒闸操作
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集控站倒闸操作管理办法。
3.4 防误闭锁装置管理
3.4.1 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网(省)公司防误工作的有关规定。
3.4.2 防误闭锁装置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中对防误装置的使用应有明确规定,电气闭锁装置应有符合实际的图纸;运行巡视同主设备一样对待,发现问题应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并及时上报;防误闭锁装置的检修维护工作,应有明确分工和专门单位负责。
3.4.3 解锁钥匙应封存管理。
3.4.4 解锁钥匙只能在符合下列情况并经批准后方可开封使用。
3.4.4.1 确认防误装置失灵、操作无误。
3.4.4.2 紧急事故处理时(如人身触电、火灾、不可抗拒自然灾害)使用,事后立即汇报。
3.4.4.3 变电站已全部停电,确无误操作的可能,履行规定程序后使用。
3.4.5 每次使用后,立即将解锁钥匙封存,并填写记录。
3.4.6 在倒闸操作中防误闭锁装置出现异常,必须停止操作,应重新核对操作步骤及设备编号的正确性,查明原因,确系装置故障且无法处理时,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解锁操作。
3.4.7 电气设备的固定遮栏门、单一电气设备及无电压鉴定装置线路侧接地刀闸,可使用普通挂锁作为弥补措施。
3.5 消防保卫管理
3.5.1 消防管理
3.5.1.1 按照国家颁发的消防法规,制定消防措施并认真落实。
3.5.1.2 变电站消防器具的设置应符合消防部门的规定,定期检查消防器具的放置、完好情况并清点数量,记入相关记录。
3.5.1.3 变电站的电缆隧道和夹层应有消防设施,控制盘、配电盘和开关场区的端子箱等电缆孔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3.5.1.4 变电站设备室或设备区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因施工需要放在设备区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加强管理,并按规定要求使用,施工后立即运走。
3.5.1.5 变电站内易燃易爆区域禁止动火作业,特殊情况需要到主管部门办理动火手续,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
3.5.1.6 运行人员应学习消防知识和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3.5.1.7 运行人员应熟知火警电话及报警方法。
3.5.2 防盗窃管理
3.5.2.1 变电站围墙的高度符合规定,市区变电站因特殊规定不设围墙的,必须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报有关部门审查。
3.5.2.2 220KV及以上变电站应设警卫室,生活设施不得与运行人员混用。变电站的大门正常应上锁。
3.5.2.3 外来人员进入变电站必须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出示有关证件,经变电站人员核实后方可进入,并做好登记。
3.5.2.4 装有防盗报警系统的变电站应定期检查、试验报警装置的完好性,存在故障的要及时处理。
3.5.2.5 运行人员在巡视设备时,应兼顾安全保卫设施的巡视。
3.5.2.6 变电站的专职安全保卫人员每日必须对变电站大门、围墙、重要设备周围及其它要害部位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5.2.7 变电站围墙不得随便拆除,因工作需要确需拆除的,必须事先与有关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制定出有效的防盗措施后方可拆改。
3.5.3 防破坏工作
3.5.3.1 变电站要根据所处的位置和重要性,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防止外人破坏设备的措施。
3.5.3.2 重要节假日、活动、会议等保电期间,要加强对设备区的巡视和保卫工作。
3.6 防汛、防风、防寒工作管理
3.6.1 变电站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设备实际,制订相应的设备防高温、防寒和防风措施。
3.6.2 变电站内应根据需要配备适量的防汛设备和防汛物资,防汛设备在每年汛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处于完好状态;防汛物资要专门保管,并有专门的台帐。
3.6.3 定期检查开关、瓦斯继电器等设备的防雨罩应扣好,端子箱、机构箱等室外设备箱门应关闭,密封良好。
3.6.4 雨季来临前对可能积水的地下室、电缆沟、电缆隧道及场区的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疏通,做好防进水和排水措施。
3.6.5 下雨时对房屋渗漏、下水管排水情况进行检查。
3.6.6 雨后检查地下室、电缆沟、电缆隧道等积水情况,并及时排水,设备室潮气过大时做好通风。
3.6.7 变电站应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防风管理措施,刮大风时,应重点检查设备引流线、阻波器、瓦斯继电器的防雨罩等是否存在异常。
3.6.8 定期检查和清理变电站设备区、变电站围墙及周围的漂浮物等,防止被大风刮到变电站运行设备上造成故障。
3.6.9 冬季气温较低时,应重点检查开关机构内的加热器运行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机构箱要采取防寒保温措施。
3.7 防小动物管理
3.7.1 变电站应有防小动物措施,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3.7.2 各设备室的门窗应完好严密,出入时随手将门关好。
3.7.3 设备室通往室外的电缆沟、道应严密封堵,因施工拆动后及时堵好。
3.7.4 各设备室不得存放粮食及其它食品,应放有鼠药或捕鼠器械。
3.7.5 各开关柜、电气间隔、端子箱和机构箱应采取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电缆层室、蓄电池室出入门应有防鼠板。
3.8 安全设施及交通标志的规范化管理。
3.8.1 变电站内设备及设施应符合安全生产有关规定的要求。
3.8.2 变压器和设备架构的爬梯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
3.8.3 蓄电池室的门上应有“禁止烟火”标志。
3.8.4 停电工作使用的临时遮栏、围网、布幔和悬挂的各种标示牌应符合现场情况和安全规程的要求。
3.8.5 变电站内道路的交通标志应符合有关交通法规的要求。
3.9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3.9.1 变电站应配备足够数量有效的安全工器具,各种安全工具应有适量的合格备品;变电站人员应会正确使用和保管各类安全工器具。
3.9.2 各种安全工器具应有明显的编号,绝缘杆、验电器等绝缘工器具必须有电压等级、试验日期的标志,应有防雨罩,应有固定的存放处,存放在清洁干燥处,注意防潮、防结露。
3.9.3 安全工具在交接班时和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发现损坏者应停止使用,并尽快补充。
3.9.4 各种安全工具均应按安全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超期使用。
3.9.5 携带型地线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要求,接地线的数量应能满足本所需要,截面满足装设系统短路容量的要求。导线应无断股、护套完好、接地线端部接触牢固、卡子应无损坏和松动,弹簧有效。存放地点和地线本体均有编号,存放要对号入座。
3.9.6 各种标示牌的规格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并做到种类齐全、存放有序,安全帽、安全带完好,数量能满足工作需要。
3.10 低压漏电保安器的安装与使用
3.10.1 变电站内所有检修工作的电源应有专用电源箱(盘),变电站使用的各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低压电器,均应安装漏电保安器;每个熔断保险,只能带出一个负荷。
3.10.2 携带型的低压电器,漏电保安器应安装在移动的低压电源板上。3.10.3 使用中的低压漏电保安器应定期试验,对不起作用的漏电保安器及时更换。
3.11 危险品管理
3.11.1 凡是在变电站内可能危害人身安全及健康的用品统称为危险用品,变电站内各类危险用品应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制定使用规定。专人负责监督使用。
3.11.2 各类可燃气体、油类应按产品存放规定的要求统一保管,定期检查,不得散存。
3.11.3 变电站内备用SF6气体应妥善保管,特别对使用过的SF6气体更应严格收存,专人保管。
3.11.4 对变电站内废弃有毒的电力电容器要按国家环保部门有关规定保管处理。
3.11.5 对变电站内蓄电池组使用的酸类物品应有专用库房,配置室内必须有自来水,以防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3.12 外来人员、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3.12.1 进入变电站施工作业现场的施工人员应遵守变电站安全管理规定,必须履行工作票手续,在作业中不准擅自变更安全措施。
3.12.2 对于所使用的临时工、外来施工人员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经供电公司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安全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在供电公司工作负责人的带领下,方可进入变电站。如在施工过程中违反变电站安全管理规定,运行人员有权责令其离开变电站。
3.12.3 各级领导、外来参观人员等必须得到允许后,并在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带领下方可进入设备场区并戴好安全帽。
3.12.4 施工作业中使用变电站电源时,必须经变电站运行人员同意,并指定接引位置。
3.12.5 不准动用工作票所列范围以外的电气设备。作业中发生疑问时,应先停止作业,立即报告运行人员。
3.13 安全文件管理及安全活动
3.13.1 变电站站长接到安全生产文件、通报后应明确指示,立即组织学习,传达到每位职工,值长及以上人员应分别签字。对与本站有关的事故,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并具体落实。
3.13.2 安全资料的管理应以有利于指导变电站安全管理为原则,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3.13.3 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的安全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一次,可以全站或分值进行,由站长或值长组织,站长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活动,3.13.4 安全活动在学习、传达上级安全通报、文件等时,应结合本站实际,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同时总结一周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对照安全规程查找习惯性违章和不安全因素,并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3.13.5 每次安全活动应认真填写记录,记录活动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和活动内容。对学习内容讨论情况、事故教训及建议和措施应详细记录,不得记录与安全生产无关的内容,不得事后补记。
3.13.6 有关人员应定期检查“安全活动记录”的填写情况,对运行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做出反馈,审查后签名。
4.运行管理
4.1 值班制度
4.1.1 变电站运行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以后方能上岗值班。
4.1.2 值班期间,应穿戴统一的值班工作服和值班岗位标志。
4.1.3 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不应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
4.1.4 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要服从指挥,尽职尽责,完成当班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和管理工作。值班期间进行的各项工作,都要填写到相关项记录中。监盘、抄表要认真、细心、抄表时间规定为整点正负五分钟。
4.1.5 实行监盘制的变电站,正常情况下,控制室应不少于二人值班。在执行倒闸操作、设备维护等任务时,控制室应有副值或以上人员监盘。其它值班方式的变电站,除倒闸操作、巡视设备、进行维护工作外,值班人员不得远离控制室。
4.1.6 220KV及以上变电站值班连续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值班方式,由各单位自行制定。值班方式和交接班时间不得擅自变更。
4.1.7 每次操作联系、处理事故及与用户调整负荷等联系,均应启用录音设备。
4.2 交接班制度
4.2.1 值班人员应按照现场交接班制度的规定进行交接,以控制室钟表为准,正点交接完毕。接班人员应提前20分钟进入控制室。未办完交接手续之前,不得擅离职守。
4.2.2 交接班前、后30分钟内,一般不进行重大操作。在处理事故或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停止交接班,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值长指挥下协助工作。
4.2.3 交接班的主要内容
4.2.3.1 运行方式及负荷分配情况。
4.2.3.2 当班所进行的操作情况及未完的操作任务。
4.2.3.3 使用中的和已收到的工作票。
4.2.3.4 使用中的接地线号数及装设地点。
4.2.3.5 发现的缺陷和异常运行情况。
4.2.3.6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动作和投退变更情况。
4.2.3.7 直流系统运行情况
4.2.3.8 事故异常处理情况及有关交代
4.2.3.9 上级命令、指示内容和执行情况。
4.2.3.10 一、二次设备检修试验情况。
4.2.3.11 维护工作情况。
4.2.3.12 环境卫生。
4.2.4 交班值长按交接班内容向接班人员交待情况,接班人员在交班人员培同下进行重点检查,交班值长或指定人员负责监盘。实现微机管理的变电站,在交接班时,应当面打印出当班的值班记录。值班记录的签名栏,应由交接班人员亲自签名,不得打印。
4.2.5 接班人员重点检查的内容
4.2.5.1 查阅上次下班到本次接班的值班记录及有关记录,核对运行方式变化情况。
4.2.5.2 核对模拟图板。
4.2.5.3 检查设备情况,了解缺陷及异常情况。
4.2.5.4 负荷潮流。
4.2.5.5 检查试验中央信号及各种信号灯。
4.2.5.6 检查直流系统绝缘及浮充电流。
4.2.5.7 检查温度表、压力表、油位计等重要表计指示。
4.2.5.8 核对接地线编号和装设地点。
4.2.5.9 核对保护压板的位置。
4.2.5.10 检查内外卫生。
4.2.6 接班人员将检查结果互相汇报,认为可以接班时,方可签名接班。
4.2.7 接班后,根据天气、运行方式、工作情况、设备情况等,安排本班工作,做好事故预想。
4.3 巡回检查制度
4.3.1 对各种值班方式下的巡视时间、次数、内容,各单位应做出明确规定。
4.3.2 值班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巡视检查设备,提高巡视质量,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及时汇报调度和上级,杜绝事故发生。
4.3.3 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检查,一般分为正常巡视(含交接班巡视)、全面巡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
4.3.4 正常巡视的内容,按本单位《变电运行规程》规定执行。
4.3.5 每周应进行全面巡视一次,内容主要是对设备全面的外部检查,对缺陷有无发展做出鉴定,检查设备的薄弱环节,检查防火、防小动物、防误闭锁等有无漏洞,检查接地网及引线是否完好。
4.3.6 每周应进行熄灯巡视一次,内容是检查设备有无电晕、放电、接头有无过热现象。
4.3.7 特殊巡视检查的内容,按本单位《变电运行规程》规定执行。遇有以下情况,应进行特殊巡视:
4.3.7.1 大风前后的巡视。
4.3.7.2 雷雨后的巡视。
4.3.7.3 冰雪、冰雹、雾天的巡视。
4.3.7.4 设备变动后的巡视。
4.3.7.5 设备新投入运行后的巡视。
4.3.7.6 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运后重新投入系统运行后的巡视。
4.3.7.7 异常情况下的巡视。主要是指:过负荷或负荷剧增、超温、设备发热、系统冲击、跳闸、有接地故障情况等,应加强巡视。必要时,应派专人监视。
4.3.7.8 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时,法定节假日、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时,应加强巡视。
4.3.8 站长应每月进行一次巡视。严格监督、考核各班的巡视检查质量。
4.4 变电站记录管理
4.4.1 变电站应具备各类完整的记录(见附表C),格式可由单位自行制定。各种记录至少保存一年,重要记录应长期保存。变电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有关记录。
4.4.2 各种记录要求用钢笔按格式填写,提倡使用仿宋字,作到字迹工整、清晰、准确、无遗漏。
4.4.3 使用微机运行管理系统的变电站,数据库中记录应定期检查并备份。值班记录应按值打印,按月装订。
4.5 反事故措施管理
4.5.1 变电站应根据上级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性评价提出的整改意见的具体要求,定期对本站设备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
4.5.2 配合主管部门按照反事故措施的要求和安全性评价提出的整改意见,分析设备现状,制定落实计划。
4.5.3 作好反措执行单位施工过程中的配合和验收工作,对现场反措执行不利的情况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
4.5.4 变电站进行大型作业,应提前制定本站相应的反事故措施,确保不发生各类事故。
4.5.5 定期对本站反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备案,并上报有关部门。
4.6 集控站运行管理
4.6.1 集控站应能对所辖各无人值班站实行监控,实现防火、防盗自动报警和远程图像监控。宜逐步实现对风机、照明等辅助电源的遥控功能。
4.6.2 集控站应有实用的微机变电运行管理系统,实现安全运行、档案资料、记录和两票管理微机化。
4.6.3 集控站有完备的钥匙管理办法,宜逐步在一个无人值班辖区内统一设备闭锁;对无人值班变电站房屋门锁管理,宜逐步实现统一的可变使用权限式的电子锁具。
4.6.4 集控站有所辖各站的相关技术资料,建立有关记录。
4.6.5 集控站值班人员应熟悉所辖各受控站的设备,满足操作、巡视、维护和事故处理的要求。
4.6.6 集控中心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如监控班、操作队等)。其运行记录填写应按4.4要求执行。
4.6.7 集控站应配备国家法规、行业颁发的法规、规程、制度等除按附录G之外,还应具备集控站现场运行规程以及无人值班站的现场运规程。
4.6.8 集控站的行政及专业管理隶属于变电运行部门;在运行操作方面,听从调度指挥。集控站人员值班配置,应满足两个无人值班站同时有操作和监控值班的需要。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使用调度自动化监控装置,认真监视设备运行情况,作好各种有关记录。
b.根据调度命令,进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
c.按工作计划,作好受控站所辖设备的维护和文明生产等工作。
d.使用“遥视”设备和现场巡视检查各无人值班站设备。
e.负责所辖各站的工作票办理、施工质量验收等工作。
f.负责所辖各站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g.定期召开安全活动及运行分析,进行人员技术培训。
5.技术资料管理
5.1 变电站图纸技术资料管理
5.1.1 变电站应具备的图纸
5.1.1.1 一次主接线图
5.1.1.2 站用电主接线图
5.1.1.3 直流系统图
5.1.1.4 正常和事故照明接线图
5.1.1.5 继电保护、远动及自动装置原理和展开图
5.1.1.6 全站平、断面图
5.1.1.7 调相机油气水系统图
5.1.1.8 组合电器气隔图
5.1.1.9 直埋电力电缆走向图
5.1.1.10 接地装置布置以及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5.1.1.11 消防设施(或系统)布置图(或系统图)
5.1.1.12 地下隐蔽工程竣工图
5.1.1.13 断路器、刀闸操作控制回路图(换流站)
5.1.1.14 测量、信号、故障录波及监控系统回路、布置图(换流站)
5.1.1.15 主设备保护配置图(换流站)
5.1.1.16 换流阀冷却系统图(换流站)
5.1.1.17 控制系统结构图(换流站)
5.1.1.18 直流保护配置图(换流站)
5.1.1.19 空调系统图(换流站)
5.1.2 变电站图纸的管理
5.1.2.1 变电站的图纸应有专人或兼职人员管理。
5.1.2.2 变电站竣工图纸,应分别在本站和上级技术档案室存放。
5.1.2.3 图纸必须与实际设备和现场相符合。
5.1.2.4 应按图纸存放要求,在变电站设置合适的资料室存放图纸。
5.1.2.5 图纸管理人员建立本站图纸清册,建立图纸查(借)阅记录,每年对图纸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予以复制。
5.1.3 变电站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5.1.3.1 变电站设备说明书
5.1.3.2 变电站工程竣工(交接)验收报告
5.1.3.3 变电站设备修试报告
5.1.4 变电站技术资料的管理
5.1.4.1 变电站技术资料应有专人或兼职人员管理,并建立有关管理制度。
5.1.4.2 变电站应有合适的资料室保存技术资料。
5.1.5 变电站应具备的指示图表
5.1.5.1 一次系统模拟图
5.1.5.2 设备评级表
5.1.5.3 站用电系统图
5.1.5.4 直流系统图
5.1.5.5 安全记录指示
5.1.5.6 设备最小载流元件表 5.1.5.7 运行维护定期工作表(换流站)
5.1.5.8 交直流保护配置一览表(换流站)
5.1.5.9 设备检修试验周期一览表(换流站)
5.1.6 变电站指示图表的管理
5.1.6.1 每年检查、修订一次图表。
5.1.6.2 设备异动或新建、改建、扩建后,5.1.5中的相关图表应予以相应地变更。
5.1.6.3 各种图表应统一收存,可根据实际情况存入计算机。
5.2 设备台帐管理
各单位应制定本单位的变电站设备台帐管理规定。设备台帐的格式不做统一规定,其格式可参照附录B。
6.设备管理
6.1 设备定期维护工作
6.1.1 变电站设备除按有关专业规程的规定进行试验和检修外,还应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
6.1.2 变电站投产、改扩建或设备检修后应进行验收并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备齐各种技术资料。
6.1.3 变电站的二次线及端子箱应按本单位规定定期进行检查。
6.1.4 开关的气动机构应定期进行放水工作,并检查空气压缩机润滑油的油位及计时器。
6.1.5 设备导流接头应有温度监测手段和措施。
6.1.6 按季节性特点及时做好防污、防汛、迎峰等各项工作。
6.1.7 变电站设备室、地下变电站的通风设备应运行良好。
6.1.8 蓄电池应定期进行检查、清扫、维护。
6.2 继电保护
6.2.1 保护及自动装置新投入或定值改变后,运行人员必须和当值调度员核对该装置的全部定值项,正确无误后方可投入运行。
6.2.2 保护及自动装置屏(柜)前后屏眉要有保护专业统一规范的名称。
6.2.3 保护室的空调按运行设备管理。
6.2.4 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或告警后,运行人员必须准确记录控制屏光字牌、保护屏信号,及时向调度及有关部门汇报。
6.2.5 停运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屏(柜),必须有“已停运”标示。
6.3 设备定级
6.3.1 变电站设备以台(相)为单位每年对主要设备进行定级。
6.3.2 设备定级分为一、二、三级,一、二级设备为完好设备,要求各变电站设备完好率在100%,一级率在80%以上。
6.3.3 新装和大修后的设备应满足一级设备的要求,经运行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6.3.4 定级单位:主变、开关、调相机、消弧线圈、电抗器为“台”(主变、电抗器是单相的按“相”为单位);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耦合电容器按“相”为单位。
6.3.5 设备定级后,设备主管单位应针对三级设备问题,立即拟定升级的措施计划,并积极落实。对二级设备的问题也应安排计划,有步骤地使其升级。
6.3.6 设备定级标准(各单位可参照以下原则制定)
6.3.6.1 主变定级标准
一级
1.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主要项目合格,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下次试验进行比较;试验未超期。
2.本体及套管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合格,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下次试验进行比较;试验未超期。
3.内部器身状况绝缘良好,线圈未变形或无明显变形。
4.外部零部件状况完整齐全。
5.密封情况无渗漏或有少量轻微渗油。
6.有载调压开关运行正常,动作次数或检修周期未超过规定。
7.冷却装置状况运行正常。
8.负载能力符合铭牌要求。
9.整体评价无严重缺陷,运行正常。 二级
1.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主要项目超标;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复试;试验超期。
2.本体及套管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超标;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复试;试验超期。
3.内部器身状况绝缘一般,线圈轻微变形。
4.外部零部件状况基本完整齐全,有部分零部件存在缺陷。
5.密封情况渗油面积较大或滴油(漏气)。
6.有载调压开关存在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转,动作次数或检修周期超过规定。
7.冷却装置有整组故障,但不影响出力。
8.负载能力基本符合要求。
9.整体评价有严重缺陷,但能正常运行。
三级
1.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主要项目严重超标,且具有变坏趋势。
2.本体及套管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严重超标,且具有变坏趋势。
3.内部器身状况绝缘老化,线圈严重变形。
4.外部零部件状况有零部件损坏影响功能。
5.密封情况不良,存在严重滴油或漏油(漏气且压力低)
6.有载调压开关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转。
7.冷却装置状况多组故障影响出力。
8.存在严重限制出力的缺陷。
9.整体评价有严重缺陷,影响正常运行或运行年限长且绝缘老化。
6.3.6.2 开关定级标准
一级
1.绝缘良好,油质、SF6气体合格,真空开关真空度符合要求。2.操作机构动作正常,动作速度、行程、动作电压、气压、油压等性能符合规定,油气系统无渗漏。
3.各部分油面与标志相符,气体压力正常。
4.导电回路接触良好,无过热现象。
5.标志正确、明显、齐全,分合标志正确。
6.运行地点的短路容量小于开关的实际短路开断容量,不过负荷。
7.户外开关应有防雨措施。
8.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二级
1.绝缘良好,油仅有微酸反应。
2.对一级中的2~4项允许存在一般缺陷,但不得直接或在一定时间内发展到危及安全运行。
3.短时间过负荷,无严重过热现象。
4.开关油位低于监视线以下者。
5.SF6开关年漏气率和含水量超标者。
三级
达不到二级设备标准的。
6.3.6.3 调相机定级标准
一级
1.运行音响正常,振动和窜动符合厂家规定。
2.励磁机和励磁系统完整正常,电刷接触良好,不跳动、不打火,励磁调节均匀,调节范围合格。
3.冷却系统完整,安装正确,运行正常。不漏气、漏水、润滑系统不漏油。
4.温度和压力测量装置齐全,指示灵敏准确。
5.运行中各部分的温度或温升不超过厂家规定。
6.资料齐全正确,能满足运行要求。 二级
对于一级中1~5项,允许存在一般的缺陷,但不得直接或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发展到危及安全运行。
三级
1.对于一级中1~5项,存在直接或在短时间内可能发展到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
2.运行中各部分的温度或温升超过厂家的规定。
6.3.6.4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定级标准
一级
1.各项参数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2.部件完整,瓷质无损伤,接地良好。
3.油质、绝缘良好,各项试验齐全,符合规程要求。
4.油位正常,整体整洁,标志正确清楚。
5.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二级
能达到一级设备1、3条标准,但有下列缺陷:
1.油位低于监视线,有渗油现象。
2.瓷套有缺损,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3.资料基本齐全,能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级
1.瓷套严重损坏,绝缘水平降低。
2.严重渗漏油,看不见油面。
6.3.6.5 避雷器定级标准
一级
1.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试验合格。2.瓷件完整无损伤,密封接地良好。
3.安装地点符合过电压保护规程规定。
4.放电记录器完好,指示正确。
5.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二级
1.瓷套有缺损,但不致引起闪络。
2.放电记录器动作不正确。
3.资料基本齐全,能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级
瓷套严重损坏,预试项目不合格。
6.3.6.6 耦合电容器定级标准
一级
1、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试验,其结果符合规程要求。
2、瓷质完好无损。
3、密封良好,外壳无渗油,无锈蚀。
4、资料齐全、正确,与现场实际相符。
二级
1.试验数值变化,但仍符合规程要求。
2.瓷件有损坏,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3.有轻微锈蚀。
4.资料基本齐全,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级
达不到二级标准的。6.4 设备缺陷管理
6.4.1 各单位生技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统一管理,其职责为:
6.4.1.1 督促各单位贯彻执行本规范,并检查执行情况。
6.4.1.2 及时掌握主要设备危急和严重缺陷。
6.4.1.3 每年对设备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缺陷产生的规律,提出反事故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
6.4.2 运行管理单位及设备修试单位均设缺陷管理专责人,其职责为:
6.4.2.1 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管辖设备的全部缺陷和缺陷的处理情况。
6.4.2.2 建立必要的台帐、图表、资料、对设备缺陷实行分类管理。做到对每个缺陷都有处理意见和措施。
6.4.3 变电站发现缺陷后应对缺陷进行定性,并记入缺陷记录,报告主管部门。
6.4.4 缺陷分类的原则
6.4.4.1 危急缺陷: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的缺陷,否则,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火灾等事故。
6.4.4.2 严重缺陷: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尚能坚持运行但需尽快处理的缺陷。
6.4.4.3 一般缺陷:上述危急、严重缺陷以外的设备缺陷,指性质一般,情况较轻,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
6.4.5 运行单位发现危急、严重缺陷后,应立即上报。
6.4.6 一般缺陷应定期上报,以便安排处理。
6.4.7 消缺工作应列入各单位生产计划中。对危急、严重或有普遍性的缺陷要及时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尽快消除。
6.4.8 缺陷消除时间应严格掌握,对危急、严重、一般缺陷要严格按照本单位规定的时间进行消缺处理。
6.5 设备测温管理
6.5.1 测温类型:计划普测、重点测温。
6.5.2 测温周期
6.5.2.1 计划普测:每季不少于一次。
6.5.2.2 重点测温:根据运行方式和设备变化安排测温时间,按以下原则掌握:
a.长期大负荷的设备应增加测温次数。
b.设备负荷有明显增大时,根据需要安排测温。
c.设备存在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鉴定。
d.上级有明确要求时,如:保电等。
e.新建、改扩建的电气设备在其带负荷后应进行一次测温,大修或试验后的设备必要时。
f.遇有较大范围设备停电(如变压器、母线停电等),酌情安排对将要停电设备进行测温。
6.5.3 测温范围
6.5.3.1 所有一次设备导流接头、所内二次重点设备接头、长期运行的主变强油(水、气)风冷回路接头等。
6.5.3.2 具备测量设备内部温度条件的,应对设备内部进行测温。如: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设备套管等。
6.6 变电站的统一标志
6.6.1 运行设备必须具有标志牌。
6.6.2 变电站设备标志应做统一规定,以便统一管理。
6.7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
6.7.1 为了加强无功设备管理,提高电压质量,运行人员应对站内无功补偿装置及调压装置进行认真的投切和调测、监视,并做好记录。
6.7.2 变电站要严格按照调度部门下达的电压曲线或调度命令及时投切无功补偿装置或调节调相机无功出力。
6.7.3 加强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抗器的维护与管理,保障足够的可调容量。
6.7.4 加强电压监测仪的管理,按有关要求报无功电压监测报表。
6.7.5 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应根据调度命令或按调度的有关规定及时调整。
6.8 主要设备检修、试验周期的管理
变电站主要设备检修、试验周期应按有关规程执行。检修、试验周期若不能按有关规程执行的,必须制订由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的管理办法。7.变电设备基建、验收及启动阶段的管理
7.1 基本要求
7.1.1 各单位要针对变电设备在基建、验收及启动阶段的工作,制定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7.1.2 变电站新建、扩(改)建、大修、小修、预试的一、二次设备的工作完成后,必须经过质量验收,设备验收工作结束后,应按照有关要求填写有关检修、试验记录,并履行相关手续。交接手续完备后,方能投入运行。
7.1.3 新建、扩(改)建设备的竣工验收,主变压器及110KV及以上主设备大修后竣工验收,变电站站长(或专责工程师)、值班长应参加验收。
7.1.4 新建、扩改建竣工验收,施工部门应向变电站移交有关资料,包括设备制造厂说明书、设备出厂试验记录、安装竣工图纸、安装记录及试验报告。设备大修后竣工验收,施工部门应移交大修、试验报告,并填写有关检修、试验记录。
7.1.5 新安装、大修后的配电装置,防误闭锁装置必须完善,否则不得投入运行。
7.1.6 验收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暂时无法处理,且不影响安全运行的,急需投入运行时,必须限期处理,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方能投入运行。
7.2 变电设备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
7.2.1 生产运行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参与新建变电站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做好各项生产准备。站内变电新设备的工程建设应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要求进行管理,运行单位应做好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7.2.2 在已带电运行的变电站内施工前,运行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交底,详细交待工程建设工作地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7.2.3 基建设备与运行设备应有明显断开点,运行人员应督促基建人员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严防基建设备误碰、误跳运行设备,与变电站相连接的未投运线路终端塔的跳线应保持断开。
7.2.4 基建施工电源宜使用与所用电源分开的独立电源,若必须使用所用电源,运行人员必须合理安排所用电的运行方式,严防主变冷却、闸刀操作、开关储能及直流充电电源失去。
7.2.5 运行人员应主动向建设单位了解工程实际进度,及时参与、配合输变电工程的土建、接地网(极)施工以及各主要隐蔽工程验收,了解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提出修正意见并做好记录,参与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主要环节的工作,全面了解输变电工程的设备性能,及时发现新设备存在的问题。
7.3 变电站新设备的交接验收
7.3.1 工程建设完工后,运行人员应积极参与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进行预验收和工程进行正式交接验收。按照交接验收大纲中的内容。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交工程建设单位现场处理。
7.3.2 新设备验收合格后应办理交接手续,新设备交接手续应以正式的交接记录为依据。交接记录的内容包括交接的设备范围、工程完成情况、遗留问题及结论等。
7.3.3 新设备交接验收过程中,变电设备操作应由运行人员进行,对设备名称、编号、状态进行仔细确认,严格进行监护。
7.3.4 运行人员应配合做好新设备的接收工作,包括设备出厂资料、试验资料、图纸、现场设备、联动操作、备品备件、工器具等。新设备的验收受工程进度和停电计划的影响时,允许进行分步交接验收。分步交接验收后的设备同样要履行交接手续,具备书面交接记录。
7.3.5 交接后的新设备应调整至冷备用状态,所有保护自动化装置在停用状态。
7.4 输变电新设备交接验收后的运行管理
7.4.1 新设备交接验收结束、办理交接手续后,应视作运行设备,交由运行人员管理,任何人不允许擅自改变交接后的新设备状态。新设备状态的改变、地刀地线等作为交接班内容移交。
7.4.2 新设备上的任何工作,必须履行正常的工作票手续,由运行人员操作、许可、验收及终结,工作人员必须填写工作记录。工作结束后,由运行人员将新设备恢复到工作前的冷备用状态。
7.4.3 新设备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进行与运行设备的搭接工作。搭接后的新设备(包括二次设备)应有可靠的防误措施,严防误分、误合或误投而造成事故。
7.5 输变电新设备启动必须具备的条件
7.5.1 工程已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安装、调试完毕,验收中发现的缺陷已消除;启动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均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设备名称标牌、安装调试报告等齐全,具备投运条件。
7.5.2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人员培训等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完成。
7.5.3 变电运行人员应认真组织学习启动调试方案,准备好相应的操作票,弄清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及意义,并做好事故预想。
7.5.4 新设备启动前,启动范围内所有的一次设备均应在冷备用状态,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定值及小开关、拨轮等位置正确,压板均应在停用位置。
7.5.5 新设备启动前,变电运行人员应根据启动方案的要求,应认真、细致核对启动范围内所有一、二次设备的实际状态是否正确,发现不正确的要立即进行操作调整。检查及调整操作内容要有书面记录并签名,可纳入正规的倒闸操作票进行管理。
7.6 新设备启动过程管理
7.6.1 新设备自当值运行值班员向调度汇报具备启动条件起,即属于调度管辖设备,改变设备的状态必须有调度的正式操作命令。7.6.2 所有启动操作应严格按照启动方案的规定程序,规范作业,强化解锁钥匙管理,严防误操作。
7.6.3 启动过程中发现缺陷,应立即暂停启动,并将缺陷情况汇报调度及有关部门。设备消缺工作应履行正常的检修申请手续,办理工作票。
7.6.4 输变电新设备启动过程中发生事故,当值人员应服从当值调度指挥,迅速进行故障隔离,并立即汇报有关部门。事故处理结束后,运行单位应将详细情况汇报调度,根据调度命令停止或继续启动工作。
8.班组建设和文明生产
8.1 班组建设
8.1.1 健全变电站管理体制
8.1.1.1 变电站应成立以站长为首的核心小组,核心小组应坚持月度工作例会制度。
8.1.2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8.1.2.1 加强政治学习。
8.1.2.2 核心小组应做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并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对好人好事大力宣传、表扬。
8.1.2.3 核心小组要带头搞好团结,关心职工生活,职工遇到生活、生产上有困难要认真帮助解决。
8.1.2.4 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搞好政治宣传和学习,活跃职工生活。
8.1.3 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
8.1.3.1 全站人员均应按岗位责任制的内容,认真执行,落实岗位职责。
8.1.3.2 站长随时做好全站人员执行岗位责任制的监督工作。
8.2 人员仪表
8.2.1 运行人员上班时按规定着装,佩戴标志。坚守岗位,不做与运行工作无关的事。
8.2.2 运行人员待人应有礼貌,说话文明,养成良好习惯。
8.2.3 所有进站人员均不得在站内打闹追逐,不随地吐痰和乱丢废弃物。
8.3 站容站貌
8.3.1 站内环境应整洁,场地平整,道路畅通。设备区无杂草、无垃圾、无积水。
8.3.2 站内任何工作场所内,设备、材料均应放置整齐有序,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应及时清理现场。8.3.3 室内物品应摆放有序,门窗应完整。设备厂房无漏雨,墙壁、屋顶干净,地面整洁。
8.3.4 站内各上、下水道应畅通,无跑、冒、漏水现象,一旦发现要及时修复。
8.3.5 站内电缆沟要略高于地面。沟内电缆排列整齐,并至少半年检查一次,做到无杂物、无堵塞、无积水、无积油。电缆沟盖板应齐全完整,放置整齐。
8.3.6 变电站照明、围墙、大门应完好。
8.3.7 站内应备有急救箱。
8.3.8 值班室和休息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调温设备。
8.3.9 站内应备有存放安全用具、仪表、常用工具、备品备件、钥匙的专用器具,应定置管理。
8.3.10 站内应备有存放各类技术资料、图纸的专用柜,柜内摆放整齐,标志醒目齐全。
8.3.11 站内生活房间应保持清洁,被褥整洁。
8.3.12 站内应有卫生专责分工,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8.3.13 有条件的站应办好食堂,不断改善职工生活。无条件的站也应建有公用伙房。各种食品应有固定存放地点和专用存放器具。
9.培训工作
9.1 一般规定
9.1.1 坚持规程学习和定期培训制度,是变电运行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工作。各站要结合实际,坚持不懈地做好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
9.1.2 运行人员,必须经过上岗考试和审批手续,方可担任正式值班工作。因工作调动或其它原因离岗三个月以上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履行考试和审批手续,方可上岗正式担任值班工作。
9.1.3 各站均应根据上级规定的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要求,按期完成本站的培训计划,由站长或技术负责人负责监督培训计划的落实。
9.2 培训标准
9.2.1 熟练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9.2.1.1 掌握设备结构、原理、性能、技术参数和设备布置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9.2.1.2 掌握一、二次设备的接线和相应的运行方式。9.2.1.3 能审核设备检修、试验、检测记录,并能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巡视结果,分析设备健康状况,掌握设备缺陷和运行薄弱环节。
9.2.2 能正确执行规程制度
9.2.2.1 掌握调度、运行、安全规程和运行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以及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规程的有关内容,正确执行各种规程制度。
9.2.2.2 熟练掌握本站现场运行规程。遇有扩建工程或设备变更时,能及时修改和补充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保证倒闸操作、事故处理正确。
9.2.2.3 熟练掌握倒闸操作技术
9.2.2.4 能正确执行操作程序,迅速、正确地完成各项倒闸操作任务。
9.2.2.5 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要领和一、二次设备相应的操作程序,熟知每一项操作的目的。
9.2.2.6 掌握变压器并列条件及系统并列条件和操作方法。
9.2.2.7 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事故处理
9.2.2.8 发生事故和异常时能根据仪表、信号指示、继电保护和设备异常状况,正确判断故障范围,并能做到迅速、正确地处理事故。
9.2.2.9 遇到运行方式改变时发生故障,事故处理亦能达到上述水平。
9.3 定期培训制度
9.3.1 规程学习
9.3.1.1 根据本单位实际可安排安全规程、调度规程、运行规程、现场运行规程的学习。
9.3.1.2 每季末进行一次考试,总结学习效果。
9.3.2 定期培训项目
9.3.2.1 每季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
9.3.2.2 技术问答:每月每人至少一题。
9.4 新人员培训
9.4.1 新人员首先应进行上岗培训。
9.4.2 一般学习一年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担任正式值班员。9.4.3 考核办法
9.4.3.1 学习期间应定期进行测验,以检查学习效果。
9.4.3.2 分阶段进行全面考试,检验学习成绩。
9.4.3.3 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提前进行上岗考试,经审批后正式担任值班工作(转正、定级时仍应重新考核,履行转正手续)。
9.5 培训资料管理
9.5.1 各项培训工作均应及时填写好专用培训记录。
全部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均应存入个人培训档案。不断总结培训工作经验,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运行管理水平。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审制度
各单位可参照本附录编写本单位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审制度。
A.1 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格式、内容及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审核、批准程序,规范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管理工作。
A.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审与管理工作。
A.3 制订依据
A.3.1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A.3.2 各网、省公司发布的变电运行管理工作规定。
A.4 具体内容
A.4.1 现场运行规程的制定与编写要求
A.4.1.1 现场运行规程的制定与编写应根据上级单位颁发的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整定书、图纸和设备厂商的说明书,编制变电站各类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经履行审核和批准程序后执行。A.4.1.2 一次设备规程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本站设备调度范围的划分和运行方式情况、设备的作用及组成部分、设备技术参数、运行巡视检查维护项目、投运和检修的验收项目、正常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一次设备规程中对牵涉到运行人员须操作的特殊部件、元件(例如主变的瓦斯、压力释放继电器等)应制定详细的运行注意事项。
A.4.1.3 继电保护部分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保护范围、保护的组成部分、正常运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投运前和校验后的验收项目、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对微机保护还要求有故障及异常信息的对照说明、分析故障打印报告的方法。
A.4.1.4 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自动化监控系统介绍及构成、网络连接、测控装置作用及接用的回路、后台机功能介绍、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及异常处理方法。
A.4.1.5 防误闭锁装置运行管理规定。
A.4.1.6 其它设备系统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设备的作用及组成部分、设备技术参数、运行巡视检查维护项目、正常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辅助设备系统规程应有详细的系统图。
A.4.2 现场运行规程的管理要求
A.4.2.1 变电站在投运前必须建立现场运行规程。
A.4.2.2 各变电站负责本站设备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站长及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报送上级部门审核、批准。
A.4.2.3 站内现场设备、系统接线变动后在投运前,站长及技术负责人应负责落实完成新设备规程的制定及相关的修订工作,并报送上级部门审核、批准。
A.4.2.4 当上级颁发新的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或应事故防范措施需要时,由站长及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对现场规程的补充或对有关规定修订工作,书面报告上级部门。
A.4.2.5 变电站每年应对现场规程进行一次复查、修订,不需修订的,也应出具经复查人、批准人签名的“可以继续执行”的书面文件。
A.4.2.6 现场运行规程应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审定并印发。
A.4.2.7 现场运行规程的补充或修订,应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附录B(资料性附录)变电站设备台帐管理
B.1 各种主设备台帐应按下列单元分类建立
B.1.1 主变单元(主变、有载调压装置、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等)。B.1.2 站用变、接地变单元(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缆、站用变、接地变、消弧线圈、接地电阻等)。
B.1.3 调相机单元。
B.1.4 出线单元(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阻波器、线路CVT、耦合电容器、线路避雷器、电力电缆等)。
B.1.5 旁路单元。
B.1.6 母联单元。
B.1.7 母线单元(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器、母线等)。
B.1.8 电力电容器单元(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电容器、放电线圈、避雷器等)。
B.1.9 直流单元(充电机、蓄电池、直流屏)。
B.1.10 防误闭锁装置单元。
B.1.11 换流阀以及内外冷却水系统等相关设备单元分类。
注:10KV设备不做规定,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档分类。
B.2 每个单元内应有如下内容
B.2.1 本单元一次系统单线图及调度号。
B.2.2 各设备铭牌规范、投入或更换日期。
B.2.3 交接、大修及历次试验报告。
B.2.4 设备运行记事(大修、绝缘分析、异常及缺陷处理)。设备更换后,应将旧设备资料撤除,重新填写新设备资料。
附录C(资料性附录)变电站应具备的记录及填写说明
C.1 变电站运行日志
C.1.1 本日志由当值人员填写。应填写年、月、日。
C.1.2 记录本站运行方式、设备投运和停运情况。C.1.3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仪表等异常运行情况。
C.1.4 事故处理经过,设备异常现象和发现的缺陷。
C.1.5 调度和上级有关运行的通知。
C.1.6 执行调度命令、工作票和操作票的情况,例行工作完成情况、检修、试验、传动结果的主要内容。
C.1.7 与运行有关的其它事宜。
C.1.8 交接班时间和参加交接班人员的姓名。
C.2 巡视检查记录(集控站必备)
C.2.1 本记录由巡视人员填写。
C.2.2 记录巡视日期、起止时间、巡视人员及发现的异常情况。
C.2.3 巡视类别应注明。
C.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记录
C.3.1 本记录由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填写并签名,值长审核后签名,按值移交。
C.3.2 按设备或线路名称分页进行填写,记录装置、回路等项目工作的简要内容,定值及改变情况,校验中发现异常及处理情况等,装置的使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能否投入运行的结论性意见。
C.4 安全活动记录
C.4.1 由当值人员填写,主要记录活动主题、发言内容以及结合本站实际,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等内容;总结一周的安全生产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C.4.2 检查人对运行人员提出的措施及建议提出意见并签名。
C.5 蓄电池测量记录
C.5.1 本记录由当值人员填写并签名。
C.5.2 每周定期抽测代表电池,每月定期进行一次整组测量。
C.5.3 充放电测试次数,按本单位规定执行。
C.6 设备缺陷记录
C.6.1 发现缺陷由站长或值长定性,然后填入记录中。C.6.2 缺陷分类准确,写明部位、程度及有关数据。
C.6.3 缺陷情况变化或消除后及时更正或注销。
C.7 两票管理记录
本记录由站长(操作队长)或技术负责人组织填写,每月统计一次。
C.8 负荷记录
C.8.1 本记录由当值人员抄写,主值或值长负责审核;有监控系统的站应定期备份负荷记录。
C.8.2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按时填写并上报;监控系统中的负荷记录也应按有关部门的规定打印上报。
C.9 避雷器动作检查记录
C.9.1 本记录由当值人员填写。
C.9.2 按电压等级及运行编号分相、分页进行记录,每次核对放电记录器动作后,在底码栏内记录放电记数器所指示的实际数字,次数栏填写此次检查与上次检查的差额数字。
C.9.3 每月定期核对一次,雷雨季节在每次雷雨过后应增加核对一次,并在日期栏内填写检查日期。
C.10 设备检修记录和设备试验记录
C.10.1 由工作负责人填写并签名,值长审核后签名,按值移交。
C.10.2 本记录应按设备单元名称分页填写,记录工作日期、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经过。记录试验项目,能否投运的结论。其它设备的检修、处缺等工作内容也应按单元记录。
C.11 开关故障跳闸记录
C.11.1 本记录由当值人员填写并签名。
C.11.2 按开关或线路名称分页填写,记录故障跳闸的次数、(220KV及以上开关应分相统计)保护及重合闸动作情况,外观检查情况,最近一次检修日期。
C.11.3 开关经过解体检修,故障跳闸的累计次数从该次检修后重新统计,并用红笔在检修前记录的下方划红线,注销以前的跳闸次数。
C.12 收发讯机测试记录
C.12.1 本记录由当值人员填写签名,按规定时间进行测试。
C.12.2 按线路名称、保护名称或设备编号分页进行,按项目进行测试并进行核对分析,发现测试数据超出或低于规定值以及其它异常,应报告值长、站长及值班调度员,并通知继电保护人员进行处理。必要时向调度申请退出保护。
C.13 运行分析记录
C.13.1 综合分析由站长(操作队长)或技术负责人组织每季至少一次,题目要预先选好交值班员准备。
C.13.2 专题分析由值长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当值人员进行,每值每月至少一次。
C.13.3 分析后要记录活动日期、参加人员姓名、分析的题目及内容、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对分析出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C.14 反事故演习记录
C.14.1反事故演习前应由主持人先填好题目、运行方式、日期及天气情况。
C.14.2 记录事故现象(包括音响、表计、信号指示,继电保护动作和设备异常拉合位置)。
C.14.3 记录实际演习时,被演习人的判断结果和实际处理情况。
C.14.4 由主持人填写评语并指出差距和努力方向。
C.14.5 被演习人签字后,主持演习人签名。
C.15 测温记录
C.15.1 每次测温后由测温人及时填写。
C.15.2 测温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况视为异常现象均应记入测温记录。
C.15.3 被测设备的温度超过规程规定的温度值的。
C.15.4 设备同一部位三相之间温差大于10℃时。
C.15.5 负荷较小,但温度偏高时。
C.15.6 10KV小车柜体某部位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的。
C.15.7 设备的红外成像图有明显异常状况的。
C.15.8 当测温末发现异常接头温度时,也应记录实测温度。
附录D(资料性附录)变电站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
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附录制定本单位的《变电站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
D.1 一般规定
D.1.1 本制度适用于变电站内所有一、二次设备,同时包括通风、消防等附属设备。
D.1.2 变电站内设备除应按有关规程由专业人员根据周期进行试验外,运行人员还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对有关设备进行定期的测试和试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D.1.3 对于处在备用状态的设备,各单位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定期投入备用设备,进行轮换运行,保证备用设备处在完好状态。
D.1.4 各单位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将有关内容列入变电站的工作年、月历中,并建立相应的记录。
D.2 设备定期试验制度
D.2.1 有人值班变电站应每日对变电站内中央信号系统进行试验,试验内容包括预告、事故音响及光字牌。集控站亦应每日对监控系统的音响报警进行试验。
D.2.2 在有专用收发讯设备运行的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天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高频通道的对试工作。
D.2.3 蓄电池定期测试规定
D.2.3.1 铅酸蓄电池每月普测一次单体蓄电池的电压、比重,每周测一次代表电池的电压、比重。
D.2.3.2 碱性蓄电池每月测一次单体蓄电池的电压,每周测一次代表蓄电池的电压。
D.2.3.3 有人值班站的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每月普测一次电池的电压,每周测一次代表电池的电压。
D.2.3.4 无人值班站的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每月普测一次电池的电压。
D.2.3.5 代表电池应不少于整组电池个数的十分之一,选测的代表电池应相对固定,便于比较。
D.2.3.6 蓄电池测量值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每次测完电池应审查测试结果。当电池电压或比重超限时,应在该电池电压或比重下边用红色横线标注,并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设法使其恢复正常值,将检查处理结果写入蓄电池记录。对站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处理。
D.2.3.7 各站应参照蓄电池厂家说明书及相关规程,写出符合实际的蓄电池测试规范及要求,并贴在《蓄电池记录》本中,以便测量人员核对。
D.2.3.8 各站站长(操作队长)应及时审核《蓄电池记录》,并在每次测完的蓄电池记录(右下角)签字。
D.2.4 变电站事故照明系统每月试验检查一次。
D.2.5 运行人员应在每年夏季前对变压器的冷却装置进行试验。
D.2.5.1 凡变压器装有冷却设备的风扇、油泵、水泵、气泵正常时为备用或辅助状态的应进行手动启动试验,确保装置正常,试验后倒回原方式。
D.2.5.2 冷却装置电源有两路以上的且平时作为备用的电源应进行启动试验,试验时严禁两电源并列,试验后倒回原方式。
D.2.6 电气设备的取暖、驱潮电热装置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D.2.6.1 检查取暖电热应在入冬前进行。对装有温控器的电热应进行带电试验或用测量回路的方法进行验证有无断线,当气温低于0℃时应复查电热装置是否正常。
D.2.6.2 检查驱潮电热应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可用钳型电流表测量回路电流的方法进行验证。
D.2.7 装有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半年应对防误闭锁装置的闭锁关系、编码等正确性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对,并检查锁具是否卡涩。
D.2.8 对于变电站内的不经常运行的通风装置,运行人员每半年应进行一次投入运行试验。
D.2.9 变电站内长期不调压或有一部分分接头位置长期不用的有载分接开关,有停电机会时,应在最高和最低分接间操作几个循环,试验后将分头调整到原运行位置。
D.2.10 直流系统中的备用充电机应半年进行一次启动试验。
D.2.11 变电站内的备用所用变(一次不带电)每年应进行一次启动试验,试验操作方法列入现场运行规程;长期不运行的所用变每年应带电运行一段时间。
D.2.12 变电站内的漏电保安器每月应进行一次试验。
D.3 设备定期轮换制度
D.3.1 备用变压器(备用相除外)与运行变压器应半年轮换运行一次。
D.3.2 一条母线上有多组无功补偿装置时,各组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次数应尽量趋于平衡,以满足无功补偿装置的轮换运行要求。
D.3.3 因系统原因长期不投入运行的无功补偿装置,每季应在保证电压合格的情况下,投入一定时间,对设备状况进行试验。电容器应在负荷高峰时间段进行;电抗器应在负荷低谷时间段进行。
D.3.4 对强油(气)风冷、强油水冷的变压器冷却系统,各组冷却器的工作状态(即工作、辅助、备用状态)应每季进行轮换运行一次。将具体轮换方法写入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D.3.5 对GIS设备操作机构集中供气站的工作和备用气泵,应每季轮换运行一次,将具体轮换方法写入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D.3.6 对变电站集中通风系统的备用风机与工作风机,应每季轮换运行一次,将具体轮换方法写入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附录E(资料性附录)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的编制程序与管理
各单位可参照以下内容编写典型操作票:
E.1 典型操作票任务的提出
典型操作票的操作任务和任务顺序由负责设备调度管理的调度部门提出,或者变电站与调度协商后由调度单位提出,但两种方法提出的任务和任务顺序均必须经调度部门技术负责人审定合格。
E.2 典型操作票编写
变电站应根据调度部门提供的操作任务和任务顺序,由变电站的站长或站长指定的运行人员[正(主)值以上]编写具体的操作步骤;必须结合站内一、二次设备实际情况,调度整定书要求、运行规程、调度规程、变电站现场运行注意事项、有关图纸以及检修、继保校验人员填写的注意事项等有关要求内容进行,并对步骤正确性负责。
E.3 典型操作票审核
E.3.1 操作任务审核:典型操作票的任务和任务顺序应由调度部门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E.3.2 操作步骤审核:典型操作票编写完成后,由站内全体运行人员自审合格并由各正(主)值、值长签名,然后由站长、站技术负责人审核正确无误签名,审核人员对操作步骤的正确性负责。典型操作票一式二份再交运行部分管运行专职或运行主管审核签名,运行专职或运行主管对典型操作票的原则正确性负责。典型操作票的审核工作一般应在编写完成后一个月内完成。
实行集控站或“子母站”模式变电站的典型操作票由集控站或“母站”负责,可参照上述条款执行。
E.4 典型操作票批准
经上级运行专职或运行主管审核签名后的典型操作票,由上级主管运行科长或主任工程师审定后,再由运行总工批准执行。自批准之日起,典型操作票有效。
E.5 典型操作票的管理办法:
E.5.1 典型操作票应用钢笔、圆珠笔填写或电脑打印,票面应清楚整洁,字迹要端正、不准涂改,并一式两份。
E.5.2 典型操作票应有目录、编号。同一任务有连续多张的操作票,在其操作票左下角写上或打印“转下页”(最后一页除外),同一任务有连续多张的典型操作票其编号方式为:“编号—序数号”(1,2,3,„„)。
E.5.3 经各级审核、批准的典型操作票(含任务及步骤)应一式二份,其中一份送存调度部门。另一份站内留存。
E.5.4 站内典型操作票,应有站长、站技术负责人(或站长指定的值长)两人负责,其责职是要始终保持站内典型操作票正确完好。如有设备变动应及时修正典型操作票并完成审核程序。
E.5.5 现场设备情况如有变更时,应由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管理者及时向调度提出修改相应的典型操作票,原典型操作票作废。经过与第1~4条相同的程序,上报新的典型操作票,并经审核、批准后执行,此项工作应在变动设备投运前完成。
E.5.6 系统方式变动时应由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管理者及时向调度提出修改相应的典型操作票,原典型操作票作废,经过与第1~4条相同的程序,上报新的典型操作票,并经审核、批准后执行,此项工作应新方式运行前完成。
E.5.7 在新建、扩建的变电、线路设备正式投运前,应制订典型操作票作为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启动投产时的操作,就应使用已批准过的典型操作票,否则不具备投产操作的条件。
E.5.8 典型操作票每年四月份定期进行一次全面审查修订,由站长布置,站内各值长重新审查全部执行的典型操作票并签名,然后站长及技术负责人审查正确后签名。典型操作票重新审查后的站内各级审核人员签名及上级分管运行专职审核签名和日期应签在典型操作票目录相应栏内。
E.6 典型操作票编写规定
E.6.1 典型操作票的编写格式应符合网、省公司有关文件的规定。
E.6.2 编写典型操作票时应结合站内一、二次设备实际情况,调度整定书要求、运行规程、调度规程、变电站现场运行注意事项、有关图纸以及检修、继保校验人员填写的注意事项等有关要求内容进行。
E.6.3 典型操作票必须使用“调度操作标准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设备名称和编号),使用的设备双重名称必须经调度批准且与实际设备铭牌相符。
E.6.4 凡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操作任务名称相同,其操作步骤必须一致。
E.6.5 同一变电站中相同性质的回路,若其设备配置相同时可以相互套用,否则必须分别编写典型操作票,不能相互套用。
E.6.6 旁路带各线路(包括带主变回路)的典型操作票必须分别编写。
E.6.7 操作步骤内容与顺序必须与操作任务的内容与顺序相对应,操作步骤内容与顺序不得颠倒或跳越。
E.6.8 如操作任务或步骤有特殊要求应在典型操作票中详细说明,或填写注意事项,且被说明的步骤应打“*”号。
E.6.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以下内容应填入操作票:
E.6.9.1 应拉合的开关和刀闸。
E.6.9.2 检查开关和刀闸的位置。
E.6.9.3 用验电器检查应停电的导电部分是否确无电压。
E.6.9.4 检查接地线是否拆除。
E.6.9.5 检查负荷分配。
E.6.9.6 装拆接地线。
E.6.9.7 合上或拉开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的保险器(熔丝、小开关)。
E.6.9.8 切换保护回路(用上或停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改变其整定值)。
E.6.10 为防止误操作,下列项目在操作票中应作为单独项目填写检查项目:
E.6.10.1 开关、刀闸操作后应检查其实际位置(拉开或合上位置)。
E.6.10.2 合上、拉开接地刀闸后(或挂、拆接地线后)应填写检查其实际位置。
E.6.10.3 回路改热备用前,应检查回路无接地线。
E.6.10.4 在操作刀闸前应填写“检查×××开关在拉开位置”。
E.6.10.5 冷备用改检修时,在合接地刀闸(或挂接地线)前填写检查相关刀闸在拉开位置的项目。例如“检查×××母线刀闸、线路刀闸、旁路刀闸在拉开位置”。
E.6.10.6 当母线停电,在拉开母联、分段开关时应填写“检查××母线上各回路的母线刀闸均在拉开位置”。
E.6.10.7在合上接地刀闸前,应填写“在×××
×××××侧验明无电,对线路、变压器侧、电压互感器、电容器等应验明无电外,还应增加‘放电’内容”。
E.6.10.8 保护用上前填写必要的测试步骤或检查出口继电器不动作或装置无异常信号。
E.6.11 在下列情况应填写抄录三相电流。
E.6.11.1 合上母联开关后,应抄录三相电流。
E.6.11.2 合上分段开关后,应抄录三相电流。(注:如是合环操作可以抄录三相电流,空充母线时应抄录三相电压。)
E.6.11.3 在拉开母联、分段开关前后,应抄录三相电流。E.6.11.4 旁路带出线或主变,在合上旁路开关后,应抄录三相电流。
E.6.11.5 线路或主变由旁路带改本线运行,在合上本线开关后,抄录三相电流。
E.6.11.6 解、合环操作时,抄录有关回路的三相电流。
E.6.11.7 主变投运时,抄录主变各侧开关三相电流(空充母线时,亦应抄三相电压)。
附录F(资料性附录)变电站值班人员汇报
F.1 领导到变电站参观检查时值班负责人应向领导汇报运行和工作情况。
F.2 领导到主控室时全体运行人员应起立(有工作时除外),按岗位顺序列队,值班负责人向领导汇报工作。汇报时应做到正确无误,语言流利。汇报内容包括:
F.2.1 值班人数,值班人员的岗位和姓名。
F.2.2 变电站主接线及运行方式,主变压器负荷等。
F.2.3 现场工作班组及工作内容。
F.3 变电站汇报示例
欢迎领导检查指导工作,我是××变电站×值值班长××,现向领导汇报。
今天当值×人,主值班员××,值班员××在现场巡视(或是做其它工作,或是晚班休息等)。
现系统运行方式,220千伏双母线并列运行,旁路母线备用,母差有选择:110千伏双母线并列运行,旁路开关经旁路母线带××线路运行,母差有选择,1号、2号主变分别运行在××母线上,负荷均是××万千瓦,近期最大负荷××万千瓦。
现场有×个工作班组,工作负责人××及×人进行110千伏××开关小修;工作负责人××及×人进行110千伏××线路保护定检。
汇报完毕,请领导检查指导工作。
F.4 集控站示例
欢迎领导检查指导工作,我是××集控站×值值班长××,现向领导汇报。
今天当值×人,监控值班员××,操作人员××在现场巡视(或是做其它工作,或是晚班休息等)。我站负责××变电站、××变电站、××变电站、××变电站和××变电站的监控任务。主变共××台,总容量××千伏安,运行××台,容量××千伏安。
现场有×个工作组,工作负责人××及×人在××站进行110千伏××开关小修;工作负责人××及×人在××站进行110千伏××线路保护定检。
汇报完毕,请领导检查指导工作。
在介绍完人员情况后,应汇报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一次系统出线条数等,然后再简要汇报其它内容。
附录G(规范性附录)变电站应配备的国家法规、行业颁发的法规、规程
G.1 变电站应具备以下国家、行业颁发的法规、规程和制度等
G.1.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G.1.2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G.1.3 发电机运行规程(有调相机时)
G.1.4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G.1.5 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
G.1.6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G.1.7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G.1.8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
G.1.9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G.1.10 110KV~220KV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条例
G.1.11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1.12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
G.1.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1.14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四篇:《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为进一步规范电网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规范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网、省电力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及现场运行实际,参考各省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完成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供各单位参考和借鉴。目录 1 总则 2 引用标准 3 术语 4 管理职责
4.1 管理部门职责 4.2 运检单位职责 5 运行管理 5.1 巡视管理
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 5.3 倒闸操作管理 5.4 防误管理
5.5 异常及事故处理 6 设备管理 6.1 设备分界 6.2 验收管理 6.3 缺陷管理 6.4 台账管理 7 智能系统管理 7.1 站端自动化系统 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7.3 智能辅助系统 8 资料管理 8.1 管理要求 8.2 应具备的规程 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9 培训管理 9.1 管理要求
9.2 培训内容及要求 1 总则
1.1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等,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智能系统管理、资料管理和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
1.5 本规范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引用标准
Q/GDW 383-2010《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10《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394 《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410-2010《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 及编制说明 Q/GDW 424-2010《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及编制说明 Q/GDW 425-2010《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 及编制说明 Q/GDW 426-2010《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 及编制说明 Q/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 及编制说明 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及编制说明 Q/GDW 429-20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 及编制说明 Q/GDW 430-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及编制说明 Q/GDW 431-2010《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 及编制说明 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580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试行)》 Q/GDWZ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Q/GDW640 《110(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11 《220kV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2 《330kV 及以上 330~750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750-2012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 号 《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生[2008]1261 号 《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科[2009]574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 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国家电网生[2006]512 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生[2008]1256 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 3 术语
3.1 智能变电站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3.2 智能电子设备
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接收来自外部源的数据,或向外部发送数据,或进行控制的装置,例如:电子多功能仪表、数字保护、控制器等,为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环境中特定逻辑接点行为且受制于其接口的装置。3.3 智能组件
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主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智能组件还可承担相关计量、保护等功能。
可包括测量、控制、状态监测、计量、保护等全部或部分装置。3.4 智能终端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3.5 电子式互感器 一种装置,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于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以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3.6 合并单元
用以对来自互感器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合并单元可以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一个分立单元。3.7 设备在线监测
通过传感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及时获取设备的各种特征参量并结合一定算法的专家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可对设备的可靠性作出判断,对设备的剩余寿命作出预测,从而及早发现潜在的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3.8 交换机
一种有源的网络元件。交换机连接两个或多个子网,子网本身可由数个网段通过转发器连接而成。
3.9 IED 能力描述文件(ICD 文件)
由装置厂商提供给系统集成厂商。该文件描述 IED 提供的基本数据模型及服务,但不包含 IED 实例名称和通信参数。3.10 系统规格文件(SSD 文件)应全站唯一。该文件描述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以及相关联的逻辑节点,最终包含在 SCD 文件中。
3.11 全站系统配置文件(SCD 文件)
应全站唯一。该文件描述所有 IED 的实例配置和通信参数、IED 之间的通信配置以及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由系统集成厂商完成。SCD 文件应包含版本修改信息,明确描述修改时间、修改版本号等内容。
3.12 IED 实例配置文件(CID 文件)
每个装置有一个,由装置厂商根据 SCD 文件中本 IED 相关配置生成。4 管理职责
4.1 管理部门职责
生产技术部(运维检修部)负责组织制定和执行智能一次设备及在线监测设备的技术规范,负责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组织开展智能一次设备运行分析并提出技术防范措施。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和执行智能二次设备的技术规范,负责所辖受控智能站运行信息的日常监视及遥控、遥调工作,组织开展智能二次设备的运行分析并提出技术防范措施。安全监察部负责智能变电站安防管理,负责智能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4.2 运检单位职责
运维单位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单位颁发的智能设备运行标准和规范,负责编制智能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负责智能变电站的日常操作、巡视和缺陷管理,定期开展智能化设备运行分析。检修单位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单位、部门颁发的智能设备检修标准和规范,负责编制智能化设备检修策略,负责智能化变电站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缺陷处理。5 运行管理 5.1 巡视管理
5.1.1 巡视管理基本要求
5.1.1.1 智能变电站巡视管理按照相关巡视检查制度执行,巡视周期按照《变电运行管理规范》 有关要求执行。
5.1.1.2 智能变电站设备巡视分为正常巡视、全面巡视、熄灯(夜间)巡视、特殊巡视和远程巡视。
5.1.1.3 智能变电站的正常巡视每周应不少于 1 次。
5.1.1.4 智能变电站根据设备智能化程度、设备状态远方可视化程度,可采用远程巡视。远程巡视可代替正常巡视,但不允许代替熄灯巡视、全面巡视和特殊巡视。
5.1.1.5 智能化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系统设备、通信设备、计量设备、站用电源系统及辅助系统设备的日常巡视工作由运行单位负责,设备的专业巡检由检修单位负责。5.1.2 电子式互感器的巡视项目
5.1.2.1 设备标识齐全、明确、正确;
5.1.2.2 设备基础牢固完整,无倾斜、裂纹、变形; 5.1.2.3 设备无锈蚀,内部无异声、无异味; 5.1.2.4 套管、伞裙无裂纹、放电闪络现象; 5.1.2.5 均压环固定良好,无倾斜;
5.1.2.6 各引线导线松紧程度适中,无松脱、断股或变形; 5.1.2.7 前端装置外观正常,指示灯状态正常。5.1.3 智能在线监测设备的巡视项目
5.1.3.1 检查监测单元的外观应无锈蚀、密封良好、连接紧固;
5.1.3.2 检查电(光)缆的连接无松动和断裂,检查油气管路接口应无渗漏; 5.1.3.3 检查电源指示正常,各类信号显示正常;
5.1.3.4 监控后台、在线监测系统主机监测数据正常,数据通讯情况应正常;
5.1.3.5 定期检查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数据,与历史数据比较,确认设备运行状态正常。5.1.4 保护设备(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的巡视项目
5.1.4.1 检查设备外观正常,各交直流空气开关正确,电源指示正常,各类信号指示正常,无告警信息。
5.1.4.2 检查保护定值区正确,设备软、硬压板投退正确。5.1.4.3 检查装置无其他异常声响及异常气味。
5.1.4.4 远程巡视时利用远方监控后台定期查看保护设备告警信息,检查保护通信正常,保护定值区正确,各软压板控制模式和投退状态正确。
5.1.4.5 远程巡视重点检查测控装置“SV 通道” 和“GOOSE 通道” 信号正常。5.1.5 交换机的巡视项目
5.1.5.1 检查设备外观正常,电源指示正常,各类信号指示正常,风扇运转正常,设备运行环境温度正常,无告警。
5.1.5.2 远程巡视时利用远方监控后台检查计算机系统网络运行正常,网络记录仪无告警。5.1.6 对时系统的巡视项目
5.1.6.1 检查设备外观正常,电源指示正常,各类信号指示正常,风扇运转正常,无告警。5.1.6.2 检查对时系统主、备机运行状态符合运行方式要求; 5.1.6.3 检查保护装置时钟与对时系统同步正常。
5.1.7 监控系统、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和智能控制柜的巡视项目
5.1.7.1 检查监控系统运行正常,各连接设备通信正常,设备信息正确,保护软压板投退状态正确,电流、有功、无功显示值正常,监控后台无异常报文;
5.1.7.2 检查智能终端、合并单元设备外观正常,电源指示正常,各类指示灯、通讯状态正常;
5.1.7.3 检查室外智能终端箱、智能控制柜密封良好,无进水受潮,箱内温湿度控制器工作正常,设备运行环境温度正常,无异常发热,柜内温度应保持在 5-50℃之间、湿度应小于 75%; 5.1.7.4 检查光纤应有明确、唯一的标牌,需注明传输信息种类、两端设备、端口名称等。5.1.7.5 检查光纤接头可靠连接,光纤无打折、破损现象。备用芯防尘帽无破裂、脱落,密封良好;
5.1.7.6 检查光纤熔接盒稳固,光纤引出、引入口应可靠连接,尾纤在屏内的弯曲内径大于 10cm(光缆的弯曲内径大于 70cm),光纤应无打折、破损现象;
5.1.7.7 检查各交直流空气开关位置正确,压板投退状态与运行状态和调度要求相一致; 5.1.7.8 检查装置无其他异常声响及异常气味。5.1.8 站用电源系统(一体化电源)的巡视项目
5.1.8.1 检查站用电源系统外观正常,监测单元数据显示正确,无告警信息,交直流系统各表计、指示灯指示正常;
5.1.8.2 检查站用电系统交直流系统运行方式正确,各出线开关分合位置正确; 5.1.8.3 检查蓄电池组外观正常,蓄电池电压正常,无漏液;
5.1.8.4 远程巡视时利用远方监控后台定期检查站用电系统通信状态、告警信息,检查交直流系统运行方式和蓄电池电压正常,重点检查直流系统充电模块、直流接地告警和绝缘监察装置信息。
5.1.9 辅助系统的巡视项目
5.1.9.1 检查辅助系统外观正常,电源指示正常,各类指示灯、通讯状态正常;
5.1.9.2 远程巡视时利用辅助系统监控后台检查各辅助设备通信正常,运行数据正常,无异常告警,检查历史数据,确认设备运行状态正常。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
5.2.1 智能变电站常规定期切换、试验工作应按照公司《变电运行管理规范》有关要求执行。5.2.2 智能变电站定期切换、试验工作可通过远方控制方式进行。
5.2.3 装设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的变电站,可不再抄录避雷器动作次数及泄漏电流,应每月进行历史数据比较和现场实际数值核对。
5.2.4 蓄电池具有自动采集装置,可不再测量蓄电池电压,应每季进行历史数据比较和现场实际数值核对。
5.3 倒闸操作管理
5.3.1 变电站倒闸操作应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站倒闸操作规范》的相关管理制度执行。5.3.2 智能变电站应具备适应不同主接线、不同运行方式下顺控操作功能。一般情况下倒闸操作应采用顺控操作方式。5.3.3 顺控操作
5.3.3.1 顺控操作的基本要求
a)实行顺序控制时,顺序控制设备应具备电动操作功能。条件具备时,宜和图像监控系统实现联动。
b)顺序控制操作票应严格按照《安规》有关要求,根据智能变电站设备现状、接线方式和技术条件进行编制,符合五防逻辑要求。顺序控制操作票的编制要严格例行审批手续,不能随意修改。当变电站设备及接线方式变化时应及时修改。
c)顺序控制操作前应核对设备状态并确认当前运行方式,符合顺序控制操作条件。
d)在远方或变电站监控后台调用顺序控制操作票时,应严格核对操作指令与设备编号,顺序控制操作应采用“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模式。
e)进行顺序控制的操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采用软压板控制模式。
f)顺序控制操作完成后,现场运维人员应核对设备最终状态并检查有无异常信息后完成此次操作。
5.3.3.2 顺控票管理 a)顺序控制典型操作任务和操作票需要经过各运维管理单位生产分管领导审批。b)顺序控制典型操作任务和操作票应备份,由专人保存。
c)顺序控制典型操作票必须经过现场试验,验证正确后方可使用。
d)变电站改(扩)建、设备变更、设备名称改变时,应同时修改顺序控制典型操作票,并重新履行审批手续,同时完成顺序控制典型操作票的变更、固化。
f)固化于系统内的顺控操作票应两年审核一次,由二次专业人员导出,运维人员审核确认。5.3.3.3 顺控操作中断处理原则
a)顺序控制操作中断时,应做好操作记录并注明中断原因。待处理正常后方能继续进行。b)若设备状态未发生改变,应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继续顺控操作;若无法排除故障,可根据情况改为常规操作。
c)若设备状态已发生改变,应在已操作完的步骤下边一行顶格加盖“已执行”章,并在备注栏内写明顺控操作中断时的设备状态和中断原因,同时应根据调度命令按常规操作要求重新填写操作票,操作票中须填写对已经变位的设备状态的检查。5.3.4 压板操作
5.3.4.1 运维人员的软压板操作应在监控后台实现,操作前应在监控画面上核对软压板实际状态,操作后应在监控画面及保护装置上核对软压板实际状态;
5.3.4.2 正常运行的保护装置远方修改定值压板应在退出状态,远方控制压板应在投入状态,远方切换定值区压板应在投入状态。运维人员不得改变压板状态;
5.3.4.3 正常运行的智能组件严禁投入“置检修” 压板,运维人员不得操作该压板;
5.3.4.4 设备开关检修时,应退出本间隔保护失灵启动压板,退出母差装置本间隔投入压板; 5.3.4.5 设备从开关检修改冷备用或保护启用前,应检查确认间隔中各智能组件的“置检修” 压板已取下。
5.3.4.6 禁止通过投退智能终端的断路器跳合闸压板的方式投退保护。5.3.5 定值操作
5.3.5.1 运维人员定值区切换操作在监控后台进行。操作前应在监控画面上核对定值实际区号,操作后应在监控画面及保护装置上核对定值实际区号,切换后打印核对正确; 5.3.5.2 检修人员的修改定值只允许在装置上进行,禁止在监控后台更改。5.4 防误管理
5.4.1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规定,并制定有关智能变电站的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
5.4.2 安装独立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管理同常规站。
5.4.3 采用监控防误功能的变电站,应按照公司《变电站防误操作技术规定》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逻辑闭锁+本设备间隔电气闭锁” 来实现防误操作闭锁功能。
5.4.4 采用监控防误功能的防误闭锁逻辑应经过运维管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方能维护进相应自动化设备及后台监控系统,并做好相应备份处理。
5.4.5 监控系统的防误闭锁逻辑应定期进行复核,防误闭锁逻辑软件升级、修改,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4.6 智能化变电站的解锁操作应严格按照安规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各类解锁钥匙及工具应进行统一封存管理。5.5 异常及事故处理
5.5.1 变电站异常及事故处理应按照相关异常及事故处理原则执行。
5.5.2 对于单套配置的智能设备故障,影响保护正确动作时,应申请退出其对应的运行开关。5.5.3 对于双套配置的保护装置单套停运操作无法进行时,应申请停用对应的母差装置失灵保护,及与该保护装置对应的智能终端。
5.5.4 对于双套配置的合并单元单套故障时,应申请停用对应的线路(主变)保护、母线保护装置。
5.5.5 对于双套配置智能终端单套故障可能影响跳合闸回路时,应退出该智能终端出口压板。
5.5.6 交换机故障
5.5.6.1 间隔交换机故障,影响本间隔 GOOSE 链路,应视为失去本间隔保护,应申请停用相应保护装置,及时处理;(按间隔配置的交换机故障,当不影响保护正常运行时(如保护采用直采直跳方式)可不停用相应保护装置;当影响保护装置正常运行时(如保护采用网络跳闸方式),应视为失去对应间隔保护,应停用相应保护装置,必要时停运对应的一次设备。)5.5.6.2 公用交换机故障,根据交换机所处网络位置以及网络结构确定其影响范围,可能影响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过负荷联切等公用设备,应申请停用相应设备。6 设备管理
6.1 设备分界
6.1.1 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含电子式互感器)、电抗器、电容器、避雷器等属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以采集单元为维护分界点。采集单元随电子互感器归属一次专业维护,合并单元归属二次专业维护。
6.1.2 成套的智能设备以智能终端的外侧端子排为界,智能终端(含智能终端)至设备本体属一次设备,外侧引线属二次设备;由外配智能终端组成的智能设备,以设备本体(控制端子箱、操作机构箱、汇控柜)二次接线端子排为界,内侧引线(含端子排)属一次设备,外侧引线(含智能终端)属二次设备。
6.1.3 变电站站端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作为主设备的辅助设备,属于一次设备。6.2 验收管理
6.2.1 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应满足技术协议标准,工程启动调试部门应事先编制调试方案,完成竣工报告。
6.2.2 工厂验收时,对不能具备实际设备拍摄图像的情况,应提供模拟方案,验收合格后应完成出厂验收报告。
6.2.3 变电站严格按照《智能变电站验收细则》 和《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 验收,并参照相关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6.2.4 运维人员宜提前介入工程安装调试工作,结合现场安装调试,组织运维人员技术培训,做好各项投运前生产准备工作。
6.2.5 验收除常规的移交技术资料外,还应包含全站智能装置的配置文件、软件工具及各类电子文档等资料。
6.2.6 新建、修试后的智能设备,应在设备投运前组织资料验收、外观验收、功能验收,验收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对于暂时无法处理的一般缺陷,急需投运时,必须经设备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投运,要求限期整改。
6.2.7 新建、修试后的在线监测设备,应在设备投运前组织资料验收和外观验收。对于不能在主设备停电时完成的功能验收,在主设备运行、验收条件满足后,立即完成。
6.2.8 工程验收时除移交常规的技术资料外还应包括:
6.2.8.1 系统配置文件、GOOSE 配置图、全站设备网络逻辑结构图、信号流向、智能化设备技术说明等技术资料;各智能电子设备的 CID 文件、ICD 文件,记录所有设备版本号和 CRC 码等;以光盘介质(一式两份)进行备份; 6.2.8.2 系统集成调试及测试报告;
6.2.8.3 设备现场安装调试报告(在线监测、智能组件、电气主设备、二次设备、监控系统、辅助系统等);
6.2.8.4 在线监测系统报警值清单及说明。6.3 缺陷管理
6.3.1 按照智能变电站智能设备的功能及技术特点,应制订和完善智能设备缺陷定性和分级,使运维人员及专业维护人员了解设备缺陷的危急程度,及时处理,保障设备安全运行。6.3.2 智能设备缺陷分为危急、严重、一般缺陷。6.3.3 智能设备的危急缺陷主要包括下列情况: a)电子互感器故障(含采集模块及其电源); b)合并单元故障; c)智能终端故障;
d)保护装置、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故障或异常; e)纵联保护装置通道故障或异常;
f)GOOSE 断链或异常,SV 断链或异常,可能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 g)过程层交换机故障;
h)光功率发生变化导致装置闭锁; i)其它直接威胁安全运行的情况。
6.3.4 智能设备的严重缺陷主要包括下列情况:
a)GOOSE 断链或异常,SV 断链或异常,不会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 b)对时系统异常;
c)智能控制柜内温控装置故障,影响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的; d)监控系统主机(工作站)、远动设备、站控层交换机故障或异常; e)装置液晶显示屏异常; f)接线端子锈蚀严重;
g)测控装置接收合并单元数据异常; h)其它不直接威胁安全运行的情况。
6.3.5 智能设备的一般缺陷主要包括下列情况:
a)智能控制柜内温控装置故障,不影响保护装置正常运行; b)在线监测系统故障; c)网络记录仪故障;
d)辅助系统故障或通讯中断; e)其他不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6.4 台账管理
6.4.1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6.4.1.1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按对应的间隔(断路器、主变)分相建立设备台帐。
6.4.1.2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命名按照“设备电压等级+设备间隔名称编号+组别号+电流互感器+相别”。例: “220kVXXX 断路器 A 组 1 号电流互感器A 相”。6.4.2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6.4.2.1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按对应的母线或间隔(断路器、主变)分相建立设备台帐。6.4.2.2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命名按照“设备电压等级+设备间隔名称编号+组别号+电压互感器+相别”。例: “220kVXXX 断路器 A 组 1 号电压互感器A 相”。6.4.3 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
6.4.3.1 互感器按对应的间隔(断路器、主变)分相建立设备台帐。6.4.3.2 互感器的命名按照“设备电压等级+设备间隔名称编号+组别号+电流电压互感器+相别”。例: “220kVXXX 断路器 A 组 1 号电流电压互感器 A相”。6.4.4 合并单元
6.4.4.1 设备类型:继电保护-合并单元;
6.4.4.2 合并单元按对应的断路器、主变、母线间隔按台建立台帐
6.4.4.3 合并单元的命名按照“电压等级+设备间隔名称编号+合并单元类型+合并单元+组别号。例:“220kV XXX 断路器电流合并单元 A 组”。6.4.5 智能终端
6.4.5.1 设备类型:继电保护-智能终端;
6.4.5.2 智能终端按对应的断路器、主变间隔按台建立台帐。
6.4.5.3 智能终端的命名按照“电压等级+设备间隔名称编号+智能终端+组别号”。例:“220kVXXX 断路器智能终端 A 组”。6.4.6 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6.4.6.1 设备类型:继电保护-测控保护装置;
6.4.6.2 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按对应的母线、断路器、主变单元中按台建立台帐。6.4.6.3 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命名按照“设备间隔名称编号+保护测控装置+组别号”。例: “1 号主变保护测控装置 A 组”。6.4.7 交换机
6.4.7.1 单独建立交换机间隔单元,单元中各交换机设备按台建立台帐;
6.4.7.2 属于单个间隔的交换机命名按照“交换机接入的设备间隔名称+网络分层(过程层、间隔层)+交换机+网络组别号(A 或 B 组)。例:“220kV 石利2535 线路过程层交换机 A 组”,“1 号主变间隔层交换机 B 组”。跨间隔的交换机命名按照接入设备的电压等级+网络分层(过程层、间隔层)+交换机+网络组别号(A 或 B 组)。例: “220kV 设备过程层交换机 B 组”。6.4.8 在线监测设备
6.4.8.1 设备类型:一次设备-在线监测设备。
6.4.8.2 按间隔配置的在线监测设备按间隔建立台账,跨间隔配置的在线监测系统单独建立台账。
6.4.8.3 单间隔在线监测设备命名按照“设备间隔名称编号+在线监测对象(如断路器状态、SF6 状态、局部放电、主变油色谱、避雷器状态等)+在线监测设备+编号,例: “1 号主变油色谱在线监测设备第一套”。跨间隔在线监测系统命名按照“电压等级+在线监测对象(如断路器状态、SF6 状态、局部放电、主变油色谱、避雷器状态等)+在线监测系统+编号,例: “220kV 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第一套”。6.4.9 智能辅助系统
6.4.9.1 智能辅助系统按套建立台帐,纳入智能辅助系统单元;
6.4.9.2 智能辅助系统命名按照“编号(第几套)+智能辅助系统。例: “第一套智能辅助系统”。6.4.10 屏柜
6.4.10.1 线路保护测控二次屏柜、交换机屏柜纳入屏柜单元,按屏柜建立台帐。
6.4.10.2 屏柜命名按照“线路、断路器或主变名称编号+保护测控屏+(组别号)”,智能控制柜命名应含盖对应所有设备名称编号。例: “1 号主变保护测控屏 A”,“1 号主变本体智能终端柜”,“石利 2535 线路保护测控屏 B”。7 智能系统管理
7.1 站端自动化系统 7.1.1 站端自动化系统一般管理要求
7.1.1.1 站端网络设备服务器、交换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GOOSE 网络、通讯光纤等设备均属运行设备,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停用或拔插设备。确需停用时,必须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停用。
7.1.1.2 站端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属于变电站内运行设备的一部分,所有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退出或者停运监控软件,不得随意拷贝、删除、添加文件,不得在站控层软件系统上从事与后台维护或操作无关的工作。
7.1.1.3 工程师站、运行操作站等人机接口系统应分级授权使用,用户只能在自己的使用权限范围内进行工作,不得越权操作。工程师站、运行操作站微机的光驱、UBS 接口硬密封,严禁非系统管理员使用。
7.1.1.4 用户对密码必须严格保密,防止泄露,必要时定期进行更新。
7.1.1.5 后台机使用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并经变电运维人员许可后方可使用,严禁将后台机移作他用。
7.1.1.6 后台机调试、升级或故障处理时,应在做好防止误控运行设备的措施。同时做好系统硬件、软件故障的记录台账,软件修改记录台账,详细记录系统发生的所有问题处理情况。7.1.1.7 运行中站端自动化系统的实时告警事件、历史事件、报表为设备运行的重要信息记录,所有人员不得随意修改和删除。7.1.1.8 停用的站端自动化系统所有服务器、工作站的软驱、光驱及所有未使用的 USB 接口,除系统管理员外,其他用户禁止启用上述设备或接口。7.1.1.9 禁止使用非专用计算机对站端自动化系统进行维护。
7.1.1.10 站端自动化系统软件需修改或升级时,必须经过技术论证,制定实施方案,并经过相关部门确认后方可实施。每次修改或升级后,均应进行一次数据备份,并妥善保存。7.1.2 站端自动化系统监控画面设置原则
7.1.2.1 监控主界面目录索引应包含与实际设备运行状态相对应的一次系统图、站用电系统图、直流系统图、全站 GOOSE 网络图、UPS 系统图;分间隔告警总、运行报表(报表应具备导出功能); 电流、电压、电能平衡曲线; 故障录波; 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等。7.1.2.2 一次系统监控画面设置设备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母线电压、主变档位、主变温度、开关远方/就地位置、线路有压指示灯、事故总、间隔事故总等基本信息。当任一间隔出现告警、异常、通讯中断时,该间隔开关图形应闪烁提醒,或设置告警总提醒。主变、母线、线路、开关间隔等按电压等级以不同颜色区分,并在有压与无压时自动变色。
7.1.2.3 点击监控主界面任一间隔单元应能进入间隔分画面,分画面应包含该间隔一次接线图,测控、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机、远方/就地开关等位置状态提示; 间隔逻辑闭锁功能提示; 负荷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等数据; 光字信号、线路有压指示; 保护定值区切换、保护定值修改、压板投退索引; 顺控操作索引; 智能告警、事故分析索引; 在线监测索引等。间隔分画面内应具备设置屏蔽某一具体信号功能。
7.1.2.4 监控画面应具备监视各间隔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上的“置检修” 硬压板状态的功能。
7.1.2.5 监控画面应具备监视和操作保护装置保护软压板状态的功能,保护软压板分为保护功能投入压板(如差动保护软压板、距离保护、零序保护、投互联、投分列等)、保护出口压板(如跳闸出口、失灵启动、重合闸出口)和接收软压板(MU 投入、GOOSE 接收等)。
7.1.2.6 监控画面应具备监视保护装置软压板状态的功能(远方控制、远方修改定值区、远方修改定值)。
7.1.2.7 监控画面上的保护软压板应有明确且本间隔唯一的编号,在监控后台操作前,需输入间隔编号及压板编号确认操作无误。7.1.3 站端自动化系统异常处理原则
7.1.3.1 监控系统服务器、交换机、网络等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切换至备用设备,对不能及时恢复的异常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7.1.3.2 监控系统双服务器、GOOSE 交换机故障、与该交换机连接的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相应的 GOOSE 断链故障,监控系统发 GOOSE 断链故障,应立即检查相关 GOOSE 交换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有无异常信号。
7.1.3.3 终端系统或信号传输通道异常,造成上述信号无法实时监控,由监控值班员通知运维操作班加强相关变电站的巡视,运维操作人员发现异常应及时向监控值班员汇报。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7.2.1 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应按照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规定》 相关要求执行。
7.2.2 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等同于高压主设备进行监视、巡查、维护。
7.2.3 设备状态监测报警值应由生产技术部根据相关标准规范或运行经验制定,检修单位实施报警值的整定和修改,报警值不应随意修改。7.2.4 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异常信号告警后,运维人员应进行现场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a)核对报警值的设置是否变化;
b)检查外部接线、网络通讯是否出现异常或中断; c)查看是否有异常天气影响;
d)核查是否有强烈的电磁干扰源发生,如开关操作,外部短路故障等; e)检查监测装置及系统是否异常; f)比较分析在线监测数据变化的趋势。7.2.5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报警后,运维人员应通知检修人员进行现场检查,若经检查是由于系统误报警的,经生产技术部门同意后可退出相应报警功能,缺陷处理后再投入运行。在线监测系统未经运维检修部门同意不得随意退出运行。7.3 智能辅助系统
7.3.1 应按照公司《变电运行管理规范》 有关要求开展常规辅助设备管理。7.3.2 视频监控管理
a)定期巡视视频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b)定期检查站内摄像机等图像监控系统设备,定期测试视频联动及智能分析等功能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及时处理,确保其运行完好。
7.3.3 安保设备管理
a)变电站应设置全站智能安保系统,安保系统应由视频探头、电子围网、门禁系统等组成,系统具备设备运行状况、视频信息、入侵警报等信息的数字传输功能。
b)应定期检查智能安保系统和附属视频探头等智能感应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数据传输情况。c)危急情况下能够解除门禁,迅速撤离,门卡的使用权限应经运行管理部门批准,由运维人员监督使用。7.3.4 消防设备管理
a)变电站应设置全站消防报警系统,系统应具备设备运行状况、火灾警报等信息的数字传输功能,并与烟感、红外感应等智能感应设备构成智能消防系统。
b)运维人员应定期巡视火警监测装置配置的传感器,确保其运行完好;应定期检查、试验报警装置的完好性,发现故障及时上报处理。7.3.5 防汛设施管理
a)变电站应根据周边地势和排水情况专设防汛设施,防汛设施应具备设备工况、水位异常警报等信息的远方监测及控制功能。
b)运维人员应定期检查防汛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数据传输情况。7.3.6 环境监测管理
a)变电站内空调、风机等设施应具备环境温度、设定温度、运行状况等信息的远方监测及控制功能。
b)运维人员应定期检查风机及空调联动运行状况,发现缺陷及时上报处理。7.3.7 其他设施管理
a)GIS 室或 SF6 充气柜室装设 SF6 泄漏报警装置,装置应具备泄漏报警、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的数字传输功能。
b)对于装设有红外测温在线监测及大电流桩头温度检测系统的红外测温辅助系统,应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况和数据传输情况。资料管理
8.1 管理要求
8.1.1 设备维护部门应按专业技术管理范围,对上述文件存档备案管理。
8.1.2 变电站 SCD 文件、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交换机配置文件等电子资料的存储应使用单独的存储介质,并定期进行备份,防止资料受到病毒或者恶意代码的破坏。8.1.3 全站 SCD 配置文件有变更时,必须事先告知各相关专业部门,各专业部门许可后方可更改。维护单位应在维护管理制度和维护手册中明确变更审批流程,SCD 配置文件修改前后应进行备份。8.2 应具备的规程
8.2.1 常规变电站应具备的法规、规程。8.2.2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8.2.3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8.2.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8.2.5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8.2.6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8.3.1 常规变电站应具备的图纸、装置说明书、调试大纲、试验报告。8.3.2 一体化电源负荷分布图。
8.3.3 在线监测传感器位置分布图。
8.3.4 站内 VLan、IP 及 MAC 地址分配列表。8.3.5 交换机端口分配表及电(光)缆清册。8.3.6 监控系统方案配置图。8.3.7 网络通信图。
8.3.8 网络流量计算结果表。8.3.9 保护配置逻辑框图。8.3.10 GOOSE 配置表。8.3.11 SV 配置表。8.3.12 VLan 配置表。8.3.13 屏柜配置表。8.3.14 交换机接线图。8.3.15 功能互操作图。8.3.16 逻辑信号图。
8.3.17 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置文件和配置软件。培训管理
9.1 管理要求
9.1.1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应进行系统培训,了解上级下发的有关智能变电站的相关规定,熟悉智能变电站的新技术、新特点。
9.1.2 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应提前学习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图纸,熟悉变电站的整体结构。9.1.3 设备在厂家联调期间,运维人员入厂学习,熟悉其工作原理。9.1.4 设备现场统调期间,运维人员参与调试工作,熟练操作流程。9.1.5 设备验收结束,设备厂家及现场施工人员应对运维人员进行综合培训,便于运维人员对设备有一整体认识,利于今后的维护与操作。9.2 培训内容及要求
9.2.1 掌握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结构、原理、性能、技术参数和一、二次设备布置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维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9.2.2 掌握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接线和运行方式。9.2.3 掌握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
9.2.4 掌握智能变电站光互感器、合并装置、智能终端、光纤交换机、在线监测设备等新设备的日常巡视工作。
9.2.5 能审核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检修、试验、检测记录,并能通过在线监测系统、智能辅助系统和设备红外测温情况等分析设备的健康状况,掌握设备缺陷和运行薄弱环节。9.2.6 熟悉智能变电站相关调度指令,掌握智能变电站软压板操作、定值操作方法。
9.2.7 熟练掌握智能变电站的顺控操作技术(包括顺控操作步骤、顺控票审核、顺控中断处理原则等)。
9.2.8 智能变电站发生事故和异常时,能根据网络分析仪、站端自动化系统、智能状态监测系统、智能辅助系统正确判断故障范围,并能做到迅速、正确地处理事故。9.2.9 掌握 IEC61850 规约的基本知识。
9.2.10 掌握智能变电站 GOOSE、SV 网络传输的具体内容,网络中断时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
9.2.11 掌握智能变电站检修设备和运行设备的隔离方法,熟悉装置检修压板对位的意义。注意二次设备停电检修安全措施的设置与常规变电站的不同之处。9.2.12 了解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站控层和对时同步原理。
第五篇:新扩建变电站资料管理规范
变电站资料管理规范
一、变电站资料管理范围
(1)设备基础资料。包括:设备台帐(电子版及时录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安装资料、竣工图纸、交接试验报告、技术交底资料、出厂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纸质、电子文档)
(2)运行检修资料。包括:保护动作记录、避雷器动作检查记录、高频通道测试记录、工作票记录、蓄电池测量记录、紧急解锁钥匙使用记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记录、设备检修、试验记录、设备缺陷记录
(3)技术管理资料。包括:相关各级调度规程、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变电运行相关的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危险点预控方案、变电站内直埋电力电缆走向图、变电站设备最小载流元件表(或限额表)、变电站一次系统模拟图、站用电系统图、直流系统图、交直流熔断器及空气开关配置一览表
(4)班组建设资料。包括:变电站安全保卫制度。
二、变电站资料管理内容
变电站资料管理包括新扩建变电站资料管理和日常变电站资料管理。2.1新扩建变电站资料管理内容 2.1.1新扩建变电站资料管理第一阶段
2.1.1.1根据变电站资料管理范围,建立需搜集的资料列表。搜集相关资料,说明需要搜集什么资料,搜集的作用是什么,例如220KV耿河变投运时建立的资料列表。(链接)目的是根据搜集的信息查找相关说明,进行学习,并实施相关工作。并进行提前准备。初步学习和掌握新扩建变电站相关知识内容。包括位置,接线方式,特点,设备情况,保护情况,进展,土建,验收的难点,重点,以及所要进行的工作。搜集资料,研究学习,为工作做好基础准备。
2.1.1.2设备台账整理准备。及时将设备信息录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PMS。包括设备铭牌,外观,特点,CT,载流量等整理,分类。保护设备的位置,设备位置图(照片档、电子文档)PMS录入,目的是为了进行数据采集,为投运时站内例行工作票,保护核对等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2.1.1.3建立站内所需文件夹,制作档案列表。准备标签以及盒子,用来放所需的文件、档案、资料。2.1.2新扩建变电站资料管理第二阶段
2.1.2.1资料档案管理指定专职资料档案管理人员,参照变电站档案管理制度,制定资料交接目录,明确责任人,随收、随签名、随登、随入档。建立现场所需档案,记录夹,及时搜集的资料(包括纸质、电子档)随时入档,并建立收档记录。
2.1.2.2根据采集的各样信息,将信息电子化,标准化。
1)用相机拍摄设备铭牌等相关信息,然后按类别编辑。照片上注明设备名称编号;
2)将各搜集铭牌编号文档录入,文档按生产指挥系统格式录入,每个设备付前期制作的照片,其相关特殊点,含义等编写进去。同时提前开通生产指挥系统,向里输入,并制作设备台帐。2.1.2.3 变电站所需各种图纸(文档版、电子版)的接收和整理 主要包括:1.保护配置图 2.巡视路线图 3.低压交流图 4.直流系统图 5.交直流照明图 6.消防器材配置表 7.安全组织网络图 8.班组建设网络图 9.三级劳动保护组织图 10.一次系统图 11.上下排水水管道图(管网)(交流 直流图做出对应的保险配置表)12.一次系统图,保险配置图,设备位置图,GIS设备气割图。13.房间定制图走廊宣传图(各时期)大厅宣传栏 和大门标志。14.无人值班站操作流程提示牌(控制室)15.巡视维护提示图(设备)
2.1.2.3编写现场规程及典操,变电站所需记录建立,预案编写。2.1.2.4培训资料的编写。现场百题的编写,现场设备特点等针对性培训教材的编写。
2.1.3新扩建变电站资料管理第三阶段
2.1.3.1检查新扩建变电站内所需资料夹及内容完备、新扩建变电站内档案夹及内容完备、集控中心档案及内容完备。
2.1.3.2根据现场数据将生产指挥系统PMS,台账,测温表,巡视表等投运后所需文件资料进行准备。并记录站内密码相关资料。2.1.3.3将前阶段准备的图形,提示卡,提示系统,典操等整合成型,并进行相关培训讲座。
2.1.3.4检查各种资料齐备,所需各种记录完备,网上登记系统完备,2.2变电站日常资料管理规范
参考变电站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及变电站档案管理制度 工作内容与要求 2.2.1 变电站的资料档案,采用分类,分卷办法管理。
2.2.2 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本站资料档案。
2.2.3 变电站应建立原始、运行、设备、个人技术四种档案,种类齐全、完整、准确并及时归档。
2.2.4 编制各种资料档案的检索目录,包括案卷目录,卷内目录。
2.2.5 及时填写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情况,保证档案与设备相符。
2.2.6 各种档案按有关要求装订成册,装入专用档案盒内,专柜存放。
2.2.7 资料档案核对要求。
2.2.7.1 每项大修、技改工程结束后,技术员要将变动部分及时补充修改。
2.2.7.2 对已核对了的图纸,核对人员应签名盖章,说明此图已核对。
2.2.7.3 由于施工单位造成图纸与现场不符,应通知上级主管单位及时进行修改。
2.2.7.4 由于保护、试验等部门在设备大修时,需改动的图纸,改动后应要求改动人员签名。2.2.8 档案资料管理方法。
2.2.8.1 变电站档案资料按单元划分,每单元一盒,档案盒编号顺序依次为主变、母线、站用变、消弧线圈、直流,地网避雷针单元、电力电容器、主变各侧断路器和出线断路器单元等,整齐地放入资料柜中。
2.2.8.2单元档案盒中应有下列资料。
目录、技术档案、大修报告、其它需长期保存的资料。
2.2.8.3单元设备技术档案应有下列内容 2.2.8.3.1 主变单元。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主变、隔离开关、避雷器、电流互感器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2.2.8.3.2母线单元。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母线、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2.2.8.3.3站用变单元。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站用变、跌 落保险、避雷器、电力电缆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2.2.8.3.4消弧线圈。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消弧线圈、接地变、隔离开关电力电缆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2.2.8.3.5直流单元。
目录,直流系统图,蓄电池、充电装置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2.2.8.3.6地网、避雷针单元。
目录,避雷针平面布置图,地网避雷针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2.2.8.3.7 电力电容器单元。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电力电容器、电抗器、隔离开关、电力电缆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2.2.8.3.8主变各侧断路器单元。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2.2.8.3.9出线单元。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耦全电容器、阻波器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2.2.8.4原始资料档案盒应有下列内容。
目录,设备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竣工图。
2.2.8.5 运行资料档案应有下列内容。
目录,需要保存的各种运行记录、工作票、操作票。
2.2.8.6 个人技术档案应有下列内容。
目录,个人技术经历状况,各类技术考核资料。
2.2.8.7 综合资料档案盒应有下列内容。
目录,继电保护定值单,新设备投运批准书、设备定级表预防性试验报告等资料并整理成册。
2.2.2变电站图纸管理
2.2.2.1 变电站图纸应按卷册名称分类,分别整齐地存入资料柜中。
2.2.2.2 设备异动后,施工单位应按技术要求及时修改站内图纸,并要求改动人签名。
2.2.2.3 图纸应准确、完整、齐全。2.2.2.4 施工人员或上级单位借用图纸时,应经站长(或技术员)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
2.2.3变电站大事记
2.2.3.1由站长、技术员填写
2.2.3.2应记入内容:本站投产情况;历任站长、技术员变更情况;扩建及主设备更换情况;安全记录及所发生障碍、事故简况;历年受奖情况,出席省级以上先进集体及个人主要事迹;历年参加省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技术比武取得名次简介。
2.2.4 变电站记录薄管理
2.2.4.1 各种记录薄应整齐地存放在主控室内的资料柜内。
2.2.4.2 记录薄的内容应按要求准确无误地及进填写,字迹应清楚、工整。
2.2.4.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调试工作记录薄的内容应长期保存。
2.2.4.4 值班长(主值)每班应对各种记录薄全面检查一次,站长(技术员)每周检查一次、安全员每周检查安全活动记录一次, 工区主管领导每 半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并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