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5篇

时间:2019-05-14 04:3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第一篇: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一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强抓基地、龙头和市场三要素,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定、健康

地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环境,引进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效益农业持续发

展,以农业龙头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9家(金华市级13家),2005年销售收入亿元,出口创汇850万美元,建有各类基地万亩,带动农户万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8家(其中专业协会7家,行业协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省级示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家,金华市级6家,会员达到1万多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5514名),联结基地万亩,今年新成立专业合作社4家,行业协会1家;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获省级名牌产品1个,金华市名牌产品3个,金华市著名商标3个;到2005年底已经认定省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万亩,森林食品生产基地3个,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只,有机农产品2只,2006年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4只。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

村工作的重点。一是针对实际情况,多次出台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出台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对建基地、办协会(专业合作社)、创品牌、设窗口(农产品销售窗口)给予大力扶持,在财政极为紧张的状况下每年安排15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补助。三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列入各镇(乡)、街道工作汇报会的重要内容,列入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四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2、因地制宜,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我们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壮大龙头带产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坚持“围绕区域特色建龙头,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围绕基地规模建龙头,围绕外贸订单建龙头”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为主的六大类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群,农

业龙头企业呈现出多龙腾飞,强龙劲舞之势。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多方招商引资。市财政拿出50以上的支农资金专门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奖励。(1)对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有功之臣给予1—5万元奖励;(2)对引进新办固定资产300万元以上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在征用土地中,分档次给予土地征用费补贴;(3)对投资板鸭、杨梅、蔬菜、珍珠、水萝卜和兰花六大类农产品项目,奖励每个品牌宣传费5—10万元;三是外贸政策扶持。为了使六大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对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的给予优先支持,对拥有外贸自营出口权的农产品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对出口创汇业绩显著的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市政府每年给予重奖。

3、建立规模基地。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围绕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等六大类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较为

稳定、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植小区,使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联为一体,形成了“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基地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沾、风险共担、连心联利、共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全市建立各类基地万亩。

4、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8家,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覆盖领域不断拓展。目前,我市农、林、牧、渔各个产业和具有优势的主要特色农业行业,都已经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合作层次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生产领域合作,向品牌流通领域合作拓展,有的合作社开展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几统一”服务。三是合作机制不断

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发展初期运作无序、分配随意的不规范现象,组织结构、股12全文查看

第二篇: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一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强抓基地、龙头和市场三要素,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定、健康

地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环境,引进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效益农业持续发展,以农业龙头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9家(金华市级13家),2005年销售收入6.8亿元,出口创汇850万美元,建有各类基地10.8万亩,带动农户5.6万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8家(其中专业协会7家,行业协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省级示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家,金华市级6家,会员达到1万多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5514名),联结基地8.75万亩,今年新成立专业合作社4家,行业协会1家;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获省级名牌产品1个,金华市名牌产品3个,金华市著名商标3个;到2005年底已经认定省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7.6万亩,森林食品生产基地3个,4.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只,有机农产品2只,2006年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4只。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一是针对实际情况,多次出台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出台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对建基地、办协会(专业合作社)、创品牌、设窗口(农产品销售窗口)给予大力扶持,在财政极为紧张的状况下每年安排15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补助。三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列入各镇(乡)、街道工作汇报会的重要内容,列入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四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2、因地制宜,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我们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壮大龙头带产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坚持“围绕区域特色建龙头,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围绕基地规模建龙头,围绕外贸订单建龙头”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为主的六大类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群,农业龙头企业呈现出多龙腾飞,强龙劲舞之势。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多方招商引资。市财政拿出50以上的支农资金专门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奖励。(1)对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有功之臣给予1—5万元奖励;(2)对引进新办固定资产300万元以上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在征用土地中,分档次给予土地征用费补贴;(3)对投资板鸭、杨梅、蔬菜、珍珠、水萝卜和兰花六大类农产品项目,奖励每个品牌宣传费5—10万元;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三是外贸政策扶持。为了使六大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对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的给予优先支持,对拥有外贸自营出口权的农产品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对出口创汇业绩显著的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市政府每年给予重奖。

3、建立规模基地。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围绕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等六大类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较为稳定、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植小区,使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联为一体,形成了“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基地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沾、风险共担、连心联利、共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全市建立各类基地10.8万亩。

4、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8家,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覆盖领域不断拓展。目前,我市农、林、牧、渔各个产业和具有优势的主要特色农业行业,都已经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合作层次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生产领域合作,向品牌流通领域合作拓展,有的合作社开展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几统一”服务。三是合作机制不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发展初期运作无序、分配随意的不规范现象,组织结构、股

本结构不断优化,表决方式的民主性和公开性、分配方式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开始得到了体现。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问题,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品销售,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5、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创优品牌。多年来,我市把帮助企业创建名优

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作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工作来抓。(1)对获国家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20万元;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8万元;获金华市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1万元;(2)对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奖励0.1万元;(3)对当年通过市级有关部门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农展会获得金奖的农产品给予奖励,获国家级的奖励5万元,获省级的奖励2万元,获金华市级的奖励0.5万元;(4)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直销本地农产品窗口奖励1万元。

6、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农业技术保障。(1)建立以科技特派员“联村、抓点、带片”的工作责任制度;(2)建立以农技干部“分线、抓点、带面”的工作责任制度;(3)建立以镇乡、街道“特色凸现专业连片”农业龙头原料保障制度;(4)依托农技部门“农民之家”和电视台“金色田野”为大本营,面向农村,服务农业,送药上门,下乡送诊,为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经营、基地产业化提供农业科技保障。(5)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做好农业信息服务。

三、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再融资困难。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一是初期投入较大,企业回报率相对较低,回报周期长,存在风险大,造成再融资困难;二是农产品原料季节性收购,收购时货款当场两清,流动资金需求量集中,造成流动资金相对短缺,甚至周转不灵。

2、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缺乏。农业龙头企业都存在“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等企业发展之初的综合症,再加上经营有大部分是种养植大户、加工大户出身,又是典型的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新产品开发又受资金和知识的限制,农产品只能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大大削弱了企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大多是非正式的、临时的,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

3、农业产业化程度底,科技含量不高。我市几个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大,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乱、杂,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面积规模较小。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欠规范。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打算

1、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规模基地。把扶持资金集中起来,引导解决产业规模偏小、偏散,“样样有一点,样样一点点”的现状,大力发展专业镇乡,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市建成一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新建杨梅、枇杷、蚕桑、小萝卜示范基地1万亩,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抓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今年争取申报省级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基地6个以上,面积3万亩以上,规划实施女埠、马涧省级森林食品基地3.1万亩。

2、培育规模经营的生产主体,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嫁接改造,扩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突出扶持培植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对企业集团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继续围绕珍珠、蜂产品和杨梅等特色农产品开展农业招商,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

3、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于基地建设、开发和推广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及技改醒目的贷款需求,应及时进行项目论证,符合条件的优先给予安排。协调龙头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对龙头企业的信誉进行评估,对信誉好的企业,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为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其间提供资金保证。

4、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支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并在自愿互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联合与合作,组建农产品营销公司,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集约化,大力推行“公司 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真正把农民与企业连接起来。

5、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推广普及农民信箱,促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发展农民信箱注册用户15000户以上,全面组建农民信箱村级联络点,初步构建我市农民的电子商务平台。按照“农广联动、优势互补”运作模式,继续办好《金色田野》电视栏目。继续办好农民之家。做好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多渠道发布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赤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汇报

(2011年12月)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农业产业化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一、2011年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截至11月底,我县市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实现3.1亿元,同比增长7.8%;“111”工程实际完成投资38159万元,完成投资计划的 %;龙头企业完成银企对接贷款2210万元;全县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比上年增加11家。其中5家(赤城县富民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赤城县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赤城县溢利蔬菜专业合作社、赤城县兴盛肉鸡专业合作社、赤城县和艺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现了“农超对接”,对接总额突破2500万元。全县共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45个(畜牧养殖专业村20个、种植专业村25个)。

二、主要做法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充分分析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赤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扶持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500万元资金,对蔬菜、生猪、肉牛等 1

主导特色优势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在落实好国家、省、市有关用水、用电、用地及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以贷款贴息、财政补助、以奖代投等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改、研发、安全生产等项目。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活动,发展订单农业,在企业、合作社与农户间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使农户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中得到更多实惠。年内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发展社员200余户,带动农户1000余户。

3、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扩模发展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全年共集中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2次,为符合授信条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争取信贷3000余万元。

4、实施品牌增效战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基地生产产品的品牌申报及认证工作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品牌效益。全县共注册商标9个,认证无公害基地5个,品种15个。

5、狠抓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实行“政府招聘、财政供给,企业使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2012年农业产业化工作谋划情况

1、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坚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明确三大任务(做强龙头企业、做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好农民技能培训);落实四个强化(强化扩张发展、强化激励机制、强化市场营销、强化指导服务);突出五个重点(加快规划引导、保障资金供给、做好监测认定、加强农超对接、力促政策落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新跨越。

2、主要奋斗目标:到2012年末,蔬菜规模种植年产值力争达到3亿元,规模养殖业年产值达到2.5亿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400元以上。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15-20家,“一村一品”专业村数量达到50个。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9.3%,增长1.4%;农户参与率达到82%,增长8%。力争创建省优品牌1-2个,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数达到总量的20%以上。同时,为县委、政府提供3-5份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助力产业发展。

3、主要工作措施:一是提升龙头企业发展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区集聚,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竞争优势明显、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二是深化财政资金导向功能,通过担保方式,有效解决企业抵(质)押物不足的难题,破解资金瓶颈;实施以奖代补,鼓励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带领农民致富。四是出台优惠政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四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兰溪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一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强抓基地、龙头和市场三要素,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环境,引进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效益农业持续发展,以农业龙头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9家(金华市级13家),2005年销售收入6.8亿元,出口创汇850万美元,建有各类基地10.8万亩,带动农户5.6万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8家(其中专业协会7家,行业协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省级示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家,金华市级6家,会员达到1万多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5514名),联结基地 8.75万亩,今年新成立专业合作社4家,行业协会1家;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获省级名牌产品1个,金华市名牌产品3个,金华市著名商标3个;到2005年底已经认定省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7.6万亩,森林食品生产基地3个,4.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只,有机农产品2只,2006年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4只。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一是针对实际情况,多次出台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出台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对建基地、办协会(专业合作社)、创品牌、设窗口(农产品销售窗口)给予大力扶持,在财政极为紧张的状况下每年安排15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补助。三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列入各镇(乡)、街道工作汇报会的重要内容,列入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四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2、因地制宜,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我们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壮大龙头带产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坚持“围绕区域特色建龙头,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围绕基地规模建龙头,围绕外贸订单建龙头”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为主的六大类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群,农业龙头企业呈现出多龙腾飞,强龙劲舞之势。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多方招商引资。市财政拿出50%以上的支农资金专门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奖励。(1)对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有功之臣给予1—5万元奖励;(2)对引进新办固定资产300万元以上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在征用土地中,分档次给予土地征用费补贴;(3)对投资板鸭、杨梅、蔬菜、珍珠、水萝卜和兰花六大类农产品项目,奖励每个品牌宣传费5—10万元;三是外贸政策扶持。为了使六大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对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的给予优先支持,对拥有外贸自营出口权的农产品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对出口创汇业绩显著的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市政府每年给予重奖。

3、建立规模基地。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围绕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等六大类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较为稳定、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植小区,使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联为一体,形成了“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基地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沾、风险共担、连心联利、共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全市建立各类基地10.8万亩。

4、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8家,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覆盖领域不断拓展。目前,我市农、林、牧、渔各个产业和具有优势的主要特色农业行业,都已经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合作层次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生产领域合作,向品牌流通领域合作拓展,有的合作社开展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几统一”服务。三是合作机制不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发展初期运作无序、分配随意的不规范现象,组织结构、股本结构不断优化,表决方式的民主性和公开性、分配方式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开始得到了体现。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

“包不了”的问题,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品销售,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5、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创优品牌。多年来,我市把帮助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作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工作来抓。(1)对获国家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20万元;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8万元;获金华市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1万元;(2)对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奖励0.1万元;(3)对当年通过市级有关部门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农展会获得金奖的农产品给予奖励,获国家级的奖励5万元,获省级的奖励2万元,获金华市级的奖励0.5万元;(4)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直销本地农产品窗口奖励1万元。

6、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农业技术保障。(1)建立以科技特派员“联村、抓点、带片”的工作责任制度;(2)建立以农技干部“分线、抓点、带面”的工作责任制度;(3)建立以镇乡、街道“特色凸现专业连片”农业龙头原料保障制度;(4)依托农技部门“农民之家”和电视台“金色田野”为大本营,面向农村,服务农业,送药上门,下乡送诊,为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经营、基地产业化提供农业科技保障。(5)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做好农业信息服务。

三、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再融资困难。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一是初期投入较大,企业回报率相对较低,回报周期长,存在风险大,造成再融资困难;二是农产品原料季节性收购,收购时货款当场两清,流动资金需求量集中,造成流动资金相对短缺,甚至周转不灵。

2、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缺乏。农业龙头企业都存在“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等企业发展之初的综合症,再加上经营有大部分是种养植大户、加工大户出身,又是典型的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新产品开发又受资金和知识的限制,农产品只能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大大削弱了企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大多是非正式的、临时的,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

3、农业产业化程度底,科技含量不高。我市几个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大,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乱、杂,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面积规模较小。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欠规范。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打算

1、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规模基地。把扶持资金集中起来,引导解决产业规模偏小、偏散,“样样有一点,样样一点点”的现状,大力发展专业镇乡,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市建成一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新建杨梅、枇杷、蚕桑、小萝卜示范基地1万亩,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抓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今年争取申报省级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基地6个以上,面积3万亩以上,规划实施女埠、马涧省级森林食品基地3.1万亩。

2、培育规模经营的生产主体,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嫁接改造,扩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突出扶持培植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对企业集团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继续围绕珍珠、蜂产品和杨梅等特色农产品开展农业招商,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

3、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于基地建设、开发和推广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及技改醒目的贷款需求,应及时进行项目论证,符合条件的优先给予安排。协调龙头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对龙头企业的信誉进行评估,对信誉好的企业,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为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其间提供资金保证。

4、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支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并在自愿互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联合与合作,组建农产品营销公司,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集约化,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真正把农民与企业连接起来。

5、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推广普及农民信箱,促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发展农民信箱注册用户15000户以上,全面组建农民信箱村级联络点,初步构建我市农民的电子商务平台。按照“农广联动、优势互补”运作模式,继续办好《金色田野》电视栏目。继续办好农民之家。做好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多渠道发布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兰溪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

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会的重要内容,列入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四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2、因地制宜,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我们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壮大龙头带产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坚持“围绕区域特色建龙头,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围绕基地规模建龙头,围绕外贸订单建龙头”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珍珠、蛋鸭、蜜蜂、水萝卜和兰花为主的六大类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群,农业龙头企业呈现出多龙腾飞,强龙劲舞之势。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多方招商引资。市财政拿出50%以上的支农资金专门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奖励。(1)对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有功之臣给予1—5万元奖励;(2)对引进新办固定资产300万元以上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在征用土地中,分档次给予土地征用费补贴;(3)对投资板鸭、杨梅、蔬菜、珍珠、水萝卜和兰花六大类农产品项目,奖励每个品牌宣传费5—10万元;三是外贸政策扶持。为了使六大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对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的给予优先支持,对拥有外贸自营出口权的农产品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对出口创汇业绩显著的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市政府每年给予重奖。

4、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8家,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覆盖领域不断拓展。目前,我市农、林、牧、渔各个产业和具有优势的主要特色农业行业,都已经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合作层次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生产领域合作,向品牌流通领域合作拓展,有的合作社开展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几统一”服务。三是合作机制不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发展初期运作无序、分配随意的不规范现象,组织结构、股本结构不断优化,表决方式的民主性和公开性、分配方式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开始得到了体现。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问题,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品销售,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5、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创优品牌。多年来,我市把帮助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作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工作来抓。(1)对获国家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20万元;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8万元;获金华市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1万元;(2)对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奖励0.1万元;(3)对当年通过市级有关部门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农展会获得金奖的农产品给予奖励,获国家级的奖励5万元,获省级的奖励2万元,获金华市级的奖励0.5万元;(4)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直销本地农产品窗口奖励1万元。

6、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农业技术保障。(1)建立以科技特派员“联村、抓点、带片”的工作责任制度;(2)建立以农技干部“分线、抓点、带面”的工作责任制度;(3)建立以镇乡、街道“特色凸现专业连片”农业龙头原料保障制度;(4)依托农技部门“农民之家”和电视台“金色田野”为大本营,面向农村,服务农业,送药上门,下乡送诊,为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经营、基地产业化提供农业科技保障。(5)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做好农业信息服务。

三、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再融资困难。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一是初期投入较大,企业回报率相对较低,回报周期长,存在风险大,造成再融资困难;二是农产品原料季节性收购,收购时货款当场两清,流动资金需求量集中,造成流动资金相对短缺,甚至周转不灵。

2、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缺乏。农业龙头企业都存在“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等企业发展之初的综合症,再加上经营有大部分是种养植大户、加工大户出身,又是典型的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新产品开发又受资金和知识的限制,农产品只能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大大削弱了企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大多是非正式的、临时的,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

3、农业产业化程度底,科技含量不高。我市几个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大,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乱、杂,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面积规模较小。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欠规范。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打算

1、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规模基地。把扶持资金集中起来,引导解决产业规模偏小、偏散,“样样有一点,样样一点点”的现状,大力发展专业镇乡,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市建成一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新建杨梅、枇杷、蚕桑、小萝卜示范基地1万亩,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抓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今年争取申报省级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基地6个以上,面积3万亩以上,规划实施女埠、马涧省级森林食品基地3.1万亩。

2、培育规模经营的生产主体,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嫁接改造,扩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突出扶持培植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对企业集团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继续围绕珍珠、蜂产品和杨梅等特色农产品开展农业招商,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

3、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于基地建设、开发和推广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及技改醒目的贷款需求,应及时进行项目论证,符合条件的优先给予安排。协调龙头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对龙头企业的信誉进行评估,对信誉好的企业,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为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其间提供资金保证。

4、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支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并在自愿互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联合与合作,组建农产品营销公司,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集约化,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真正把农民与企业连接起来。

5、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推广普及农民信箱,促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发展农民信箱注册用户15000户以上,全面组建农民信箱村级联络点,初步构建我市农民的电子商务平台。按照“农广联动、优势互补”运作模式,继续办好《金色田野》电视栏目。继续办好农民之家。做好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多渠道发布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下载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农业产业化情况工作报告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作为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已成为农村经济一大新的增长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省委、省......

    市农业产业化情况汇报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作为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已成为农村经济一大新的增长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省委、省政......

    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近年来,塔城地区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新阶段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作为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增......

    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汇报

    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汇报 按照川委办[2011]20号文件精神要求,面对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带动农民参与发......

    xx市农业产业化情况汇报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作为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已成为农村经济一大新的增长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省委、省政......

    xx市农业产业化情况汇报★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作为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已成为农村经济一大新的增长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省委、省政......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农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是国家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小麦良种重要繁育基地、河南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市)和全国小麦......

    市农业产业化局工作总结

    xxxx年,全市乡镇企业暨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乡镇企业局的直接关怀下,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求真,各项工作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